目前,许多地方财政因难的四个主要原因:
一、房地产行业不景气
有近40%左右的地方财政来源于大量卖地,新区开发、棚户区改造、搬迁等等,通过直接卖地或置换、整合,获得高财政收入。
同时,房地产行业带动许多相关行业,如:建材、家用电器、家具、水电、煤气、餐饮、网络、物业、装修等等,产生连锁反应。
而近期,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存量过大,过高的房价与买房者的收入不协调,房产销售大幅下滑,导致地方财政收方大幅缩水。

二、地方债务“滚雪球”
多年来,许多地方盲目举债搞建设,历年债务如“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多。例如:一个县年财政收入仅有四五亿,负债已经达到100多个亿,每年的财政收入仅够偿还负债利息,而新来的领导要想出成绩,只好继续高息融资,债务越滚越大,终有崩盘的时候。
盲目上项目,盲目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让大量财政资金白白浪费。有的项目,刚开工即面临倒闭。
只有一百万的资金,安排干一千万的项目,不切实际,形成“烂尾工程”。不但财政资全造成损失,还形成一笔笔项目“拖欠工资”。

三、当地上税大户举步维艰
经济增速总体放缓,许多地方上税企业危机重重,公司裁员、降薪,部分企业倒闭、业绩下滑明显。各行各业感到压力山大,人们捂紧钱袋子,不敢乱消费。地方财政艰难维持,想增收非常难。

四、收入赶不上支出
地方财政收不低支,收入增速缓慢,支出增速飞快,收支差距拉大,矛盾加剧。财政收入本来不多,而许多民生、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只增不减,地方预算执行力弱化。
结果就是:
一、公职人员的工资,能扣则扣,能拖则拖,已经缩水。经常拉用、挪用上级来的专项资金发工资。
二、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有的地方加大地方执法罚款力度,交警、城管满街跑。有的地方动员公职人员出钱参加地方融资,按职务分配融资任务,如:副科5万,正科10万。
三、部分地方公信力下降,地方拖欠、克扣工资、工程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建设弱化,公共服务力弱化,群众满意度下降。

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