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如何看待玩游戏天天骂还天天玩,甚至比死忠粉还关注游戏的人?
镜像问题,原问题:各位,如何看待爱玩玩不玩滚这句话?话说,要多关注这个游戏,才能找出那些正常玩家完全不会关注的点啊?比如赛博龙脉……甚至很多话题都是通过破解数据...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从恶魂开始一作不落玩到今天, 骂了一整个2022年艾尔登法环宫崎英高粉丝
PSP时代的MH玩家从R发售那一天骂到现在的MH粉
93年人参第一款启蒙游戏是她爸日本带回来的塞尔达三角力量, 玩到今天已经快30年但是追着王国之泪骂了大半年的塞尔达粉丝
各种五颜六色的国内stg通关第一人/机台小霸王/稀缺破解资源大佬/官榜分霸指着CAVE收官作说这是纯纯的垃圾然后每年都要在群里念叨这个垃圾怎么还不搬运上steam
上面这些人有人敢对着他们爱玩玩不玩滚吗
说到底题主你对这种态度抱有疑问是因为你需要的是换个更"高端"的讨论环境, 而不是试图在肚子里什么墨水都没有的人群身上浪费时间
发布于 2023-11-27 17:2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NocturnalDomina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一根葱 - 0 个点赞 👍
但凡认真玩游戏还能忍住不骂策划的都是神人了。
查看全文>>
浅白幻想 - 7 个点赞 👍
在我看来。他们不是讨厌游戏,也不是喜欢游戏,综合来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立场上,我对于这类现象持否定态度。
首先,一些类比是错误的。比如说,将“天天玩天天骂”的情况类比为上班,上学,对于单位或者学校的又爱又恨。实际上,游戏产品和单位学校差距甚远。
工作和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个人发展和维持。然而游戏是娱乐产品,是单纯的享受资料。
这一点上,我们几乎就能得到结论,作为玩具的产品,它生来就是被玩的。只是相比于开发者设计的初衷,游戏本身的娱乐价值,一些人扭曲了产品的原本属性,挖掘了游戏外的娱乐价值。
没错,我说的就是“贴吧,nga”之流的“边骂边玩”
请注意,我指出的对象人群并不是那些正常反馈游戏内问题,而是专指那些,为了提升舆论价值,故意制造矛盾,谣言,舆论压力的行为和对象个体。
抽象出来的这种群体,拥有一个有趣的特征:它们玩游戏的本质目标不是从游戏中汲取乐趣,而是钻研产品漏洞,制造更高的社区话题度(甚至不用考察这些舆论的正向反向作用,虽然它们反向居多)
没错,游戏是来玩的,但是把游戏花边话题提升为一种娱乐行为,不得不说是一种奇怪的网络社区现象。
这类现象哪里都有,只是在国内的社区里显示的更突出,更泛化。
具体的体现是,在讨论中剥离逻辑性突出情绪化,忽略事件的一般性特征,突出事件的特殊性,扭曲正常的价值观和普世价值。
但是它们并不会在意这些,我更愿意把它们比做,在光秃秃的烤串棍上撒香料,对着通红的铁条嗦味道。。。味道确实有了,但是也确实没啥营养(对于碳基生物)
行为是无意义的,更是小众的,甚至在外界看来是反常怪异的。但是它们自身不这么认为,甚至乐在其中,它们就像长在抹香鲸身上的藤壶,疥癣本身是没有价值的(除了自己吸收残羹剩饭滋养自己,繁育自己),纵使它吸附在巨鲸身上纵横四海,吸血的寄生虫还是在蔽塞角落苟延残喘,自鸣得意的小污渍。
(本文没有针对性,攻击性,请不要对号入座。)
发布于 2023-11-27 16:59・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南大鳥 - 5 个点赞 👍
人在成瘾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惊觉,仿佛一切都是自己的主动选择,直到当自己试图停止的时候。
人在体验抖音、网文、社交网以及游戏等娱乐时,起初都是被轻松愉悦的快乐所吸引,在高频重复与奖赏(快乐)的引导下慢慢建立起习惯。每天都要刷抖音,无聊时就要刷抖音,试图停下却立即进入卸载——>重装——>卸载——>重装的循环中,且会伴随让人失落的负面情绪跟自我厌恶。
尤其是当时有学业以及其它目标需要自己集中注意力,可总是无数次被抖音打断注意力的时候。
埋怨自己,真不争气,想离开,却很难摆脱掉了。
游戏,是快乐值(多巴胺指数)高于短视频的体验。尤其是对准人性弱点设计各种机制的手游,比抖音更让人感到快乐,同时也更难停止被游戏培养好的习惯。
事有两面,只要不极端,适当体验无论是短视频还是手游,都是能让人感到放松且能充盈内心的好选择,既满足娱乐又便利。可休闲目标的玩家面对是驱利的资本,无论是抖音的算法还是手游的策划,其目标都是占用用户的时间以及吸引用户付费。
猪养肥了,总是要杀的。
养猪阶段轻松快乐,轻松体验以前皇帝都享受不到的丰富娱乐体验,还免费,真心是天上掉馅儿饼的时代。
人类擅长发明工具,却不擅长运用工具。
个人最不擅长应对的,就是快乐。大脑的运作机制是随着多巴胺刺激的重复,需要不断的补充刺激,并需要逐渐提高多巴胺刺激指数来满足随着刺激物的重复造成的多巴胺刺激衰减。
再让人惊艳的短视频主题,演太多遍,随着重复会立即有愉悦感衰减的过程。再好看的游戏风景,故事,随着视觉习惯重复会有快乐衰减,新鲜感不再,需要不断的补充刺激,且要提高刺激物的指数。
大脑追逐多巴胺刺激的选择,永不满足。越便利的刺激物,补充起来越难,缺乏时内心越空虚,这便是陪伴朋友获得的快乐跟玩游戏得到的快乐记忆维持时间的区别。
不抽烟的人看烟民戒烟,觉得应该小菜一碟,既伤身体又浪费环境;不玩手游的人看玩家断游戏准备复习,觉得应该是轻松至极,既坏心情又影响情绪健康。
人跟人之间,很难互相理解。
曾跟朋友玩过一段《王者荣耀》,讲道理视角,不被胜负心左右,轻松一起开黑享受陪伴感,快事一件。可大家慢慢都被排位吸引,被可怕的排位机制折磨,遭罪,卸载——>重装——>卸载,反复循环。
还好《王者荣耀》不是饭圈经营的二游,否则还要忍受其它玩家每天为《王者》的流水感到骄傲的噪音,跟其它游戏玩家吵架的负面情绪,以及任何批评《王者》的意见都要遭受阴阳怪气贴诸如乐子人、捏鼻玩家这样的各种标签,更浪费时间精力。
且在算法跟广告控制信息流的时代,想避都避不开。
- 想早睡,不要继续熬夜了。可玩电脑,不知不觉间就过了凌晨,是喜欢熬夜吗?
- 想控制刷抖音的时间,节约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可下班吃完饭躺沙发上就习惯性的刷其抖音,是热爱抖音吗?
消费主义时代,个体都在被资本的裹挟下各种异化,铺天盖地的广告让人们朝消费者的方向异化;各种钻研人心弱点的网游,让人朝饭圈玩家的方向异化。跟吸烟一样,被厂商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是没有惊觉的,仿佛自然般的愉悦快乐——直到某一天试图停止的时候。
某游戏厂商的游戏,你消费了钱、时间、精力,对不满意的地方还不能批评,这种模式下一旦玩家惊觉个人的时间、精力被游戏过度占用,且是被培养习惯性下的侵扰,自然好感全无。
编辑于 2023-12-01 17:45・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姜小白 - 2 个点赞 👍
正常情况下一个玩家天天玩游戏,还格外关注游戏,还能给游戏提意见,在一般情况下叫“骨灰粉”。
但考虑到这里是知乎,讨论对像是原神,那么很可惜,那些人叫能成为“镍币人”,“魔征玩家”了。
介于原神是“完美游戏”,只能理解为,这帮人喜欢追求挑战,喜欢在鸡蛋里挑骨头了……
编辑于 2023-11-28 15:3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雾中篝火 - 2 个点赞 👍
骂能骂到点子上的就很正常,但骂不到点子上无脑情绪输出真的看着很烦,而跟着别人带节奏引战到处ky还美其名曰为了游戏好的只让我感到虚伪。
某些人既然对游戏这么不满意那真诚祝愿他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
编辑于 2023-11-29 14:51・IP 属地甘肃查看全文>>
tygxl - 1 个点赞 👍
因为任何事都不是非黑即白
拿原神来说
做的好的地方很多
做的差的地方很多
就像一个人不能单纯说是好人还是坏人
长了肿瘤就要割
长了青春痘就要挤
拉了屎就要冲
你连自己的屎都不愿意吃
也配自爱?
发布于 2023-11-28 10:25・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星爵 - 1 个点赞 👍
我就是边骂边玩的某一人。
你问我为啥要骂还要玩...
我爸妈也是把我从小骂到大,我字写得歪歪扭扭的时候骂,我背乘法口诀时背不出要被骂,我为了去网吧而逃了一节课时那是拿起拖鞋往死里打骂
高中沉迷游戏要骂,看金庸要骂,考分低了要骂,没做完练习题也要骂
开始工作了,我不运动要骂,吃夜宵要骂,无所事事要骂,忙于加班也要骂
他们何不把我遗弃了再生一个呢...
我想,这就是爱吧...
发布于 2023-11-28 15:31・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先锋Z字 - 1 个点赞 👍
很正常啊
什么时候要求玩游戏的人一定要是全肯定民了?
一定要把饭圈粉丝那套全面覆盖游戏玩家吗?
一个游戏组成部分有许多方面:剧情,玩法,建模,画面,演出,IP等等,只要有一个方面能够留下人,那自然就会有骂其他方面但是愿意继续玩的人。
比方说宝可梦系列,也不乏有人喷老任不知进取吃老本卖情怀的,但是乖乖掏钱的也大部分是这帮人。
又比如说赛博朋克2077,早期喷bug喷演出的哪个不是花真金白银预购的?
更别说那一大批骂策划教玩家玩游戏,但是还是乖乖上供的人了。
这些人才是玩游戏人的常态。像那种看到有人说一两句剧情不符合期望、对强度不满等等意见就让人卸游戏不配玩的,还沾沾自喜自诩为正义维护者的全肯定民,我觉得才是真正的奇葩
当然,要是觉得玩游戏就一定要无条件包容策划一切行为,我尊重你的看法并祝福你不会遇见教你玩游戏的伟大设计师
发布于 2023-11-29 11:2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案牍劳形小青雀 - 1 个点赞 👍
国服英雄联盟玩家,玩久了不都这样?
马服有三罪。
未能除演员,制外挂,守麻麻。
脚本换肤在淘宝都卖麻了。
官方属于是稳定不作为。
就这游戏。
玩是天天玩,骂那肯定也得骂。
玩不玩一个游戏是玩家的自由。
骂马服那是恨铁不成钢。
天下苦马服久矣。
外挂治不好是技术问题。
演员管不了是能力问题。
客户端臃肿的像是泡在盐水里两年半癞蛤蟆一样,那就是马服脑袋问题了。
俺们马服就是无能捏~
奖池是最烂的。
限定是最多的。
抽奖是重复的。
该骂骂该玩玩。
打开大乱斗,主打陪伴,分币不花。
发布于 2023-11-29 16:4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多喝热水 - 1 个点赞 👍
用死亡搁浅的理论来说就是
人与人产生了足够强的羁绊(连结关系),才算活着。但这种连接不一定是正向的,也可能是充满了负面的。
用心理学来说就是
情感投射,有时候对越亲密的关系人会越放肆(比如在家里作威作福在外唯唯诺诺),某些时候也是证明亲密的一种表现。
这种互动越强,投射的东西越多,产品就有活力,之所以好的娱乐品比如电影,vtuber,某开放世界啥的会有人追番立人设,玩剧情结构都是如此,动情是产品高级奖章。
对于游戏这种社交品来说被人关注和讨论,始终比不被关注要好
死掉的游戏或者终结的游戏不可怕,可怕的是淡漠和遗忘。
发布于 2023-11-30 09:2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青骑士 - 0 个点赞 👍
有人说游戏是“电子鸦片”,但是游戏就是一个充满“及时反馈”的电子文化产业。游戏很多时候依靠的是“及时反馈”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以及稍微深入一点的游戏养成与积累下的“沉默成本”,更深层次还有游戏背后的隐形的文化输入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很多人骂游戏很多时候是对游戏的策划的不满,具体体现为:玩家游戏环境、游戏付费内容价格,游戏付费内容产品,游戏内资产的保值增值等等…往往都是在网络游戏,特别是手机游戏里更加突出。但是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可某款游戏背后的软文化输入以及价值观,更有的对游戏的精美UI以及切中爽点的及时反馈的“上瘾”,还有更多的是对以前巨量的投入和社交属性的牵制。以上这些导致玩家嘴上骂一骂,身体却很诚实。真正的讨厌与告别都是无声的,没有情绪,没有言辞,没有仪式,默默的卸载并取关以及屏蔽该游戏以及亚文化圈所有推荐信息才是真正的讨厌。否则,就是以所谓“讨厌”为名词标签,继续掩盖自己自己内在精神认同的虚假的自我否定,其本质并不是批判与反抗,而是顺从与无奈。
发布于 2023-11-27 15:28・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来自海的鱼 - 0 个点赞 👍
表面上:知乎平台的变现是真的差(省略一万字吐槽)。
内心:怎么没人给我关注给我点赞呢,那个点喜欢的,你就不能点个赞?还有那个收藏的,点个赞呗?还有那个发评论的,你一百字的评论都写了,顺手点个赞会死人啊?
表面上:这游戏真是一言难尽(省略一万字吐槽)
内心:还不快快夸我专业,还不快快膜拜大佬!
发布于 2023-11-27 15:0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能编大师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星浩瀚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游魂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Klein - 0 个点赞 👍
说实话,挺可悲的,捏着鼻子玩游戏,玩完了之后才好意思扯着嗓子开骂。我甚至好奇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是啥样的,究竟是更偏向于玩家,还是偏向黑子多一点?
拿某游来说,我寻思正常玩家看待这游戏估计也就是每天习惯性登陆一会儿刷刷体力就完事了,顶多有活动了就做做任务。真是难以想象会有人真的会抱着批判的目的去用放大镜玩游戏来折磨自己——不喜欢就别玩了,远离不就得了?还有的,一边嘟囔着“我不喜欢这玩意,别给我推送了”,却被算法狠狠地拿捏,他甚至不愿意去点那个叉叉,面对大数据一点都反抗不了,真是太惨了。
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些人这么折磨自己,说到底不也是为了在和自己志趣相同的人群里博取认同吗?就像是辩论会分正反方一样,对一个事物也一定会有支持和反对的两方。而正是因为有人回应他们,他们才能耐住痛苦去捏着鼻子玩下去,要不然分分钟哪凉快哪待着了。毕竟,每个人都有振臂一呼当意见领袖的梦想,尤其是在这么个人人都能被代表的网络环境里。
发布于 2023-11-28 06:34・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滅茶苦茶不好喝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鸟为什么会飞 - 0 个点赞 👍
无视杠精,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跟网络杠精辩论上。
拉黑水军,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网络水军身上。
自己的时间自己把握,放下说教情节,拉黑杠精和水军。
发布于 2023-11-28 08:58・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烟台一生黑 - 0 个点赞 👍
这其实很难一概而论。
首先定好几个前提,一是大家心知肚明,知道是在说原。二是平心而论,原真的是完美无瑕的吗?很难说是,所谓瑕点,并不是像1+1=3一样,可以用事实来判断的;这是一个价值判断,比如我想不想看剧情,我想不想下深渊,都是在考虑“这个玩法,我喜欢不喜欢(它对我来说,有价值吗)?”
然后再来讨论骂的动机。
有可能是被里面的“瑕”恶心到了的玩家吧?什么剧情不能跳过,圣遗物掉落和强化歪不需要的品种和词条,深渊的流血狗等等等等,这些都可以带给你不愉快的体验。
这些让“我”不愉快的点,我可以选择回避(比如不下深渊,不过剧情,不打圣遗物……),也可以呼吁米去做出一些修改来改善体验(比如加跳过,加圣遗物合成台),也可以通过氪金来改善(比如抽不吃流血狗的角色)。
从这些人的动机来看,我是支持的,因为这些建议里的大部分,都是希望原往一个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方向去修改(少部分什么不打深渊不能过剧情,不刷每日副本不能过剧情,以及不能跳过……都是在降低原于他人的游戏价值,是在赶走别人,恕我不能赞同)。
而动机也有可能是单纯的想骂你,或者单纯的拉踩。他们并不能改善游戏内的体验,反而败坏游戏的名声。应该赶走他们。
“爱玩玩不玩滚”本应该是针对第二类人的,现在已经无差别的用在所有反对者的身上……
就像二次元的筛选一样,“玩原的不能算二”,“看国漫的不能算二”,“五十部动漫以下的不能算二”等各种各样的筛选……就,看似是在“提纯”,实际上你还是防不住别有居心的人混进去。原现在也是,“不看剧情的别玩”,“爱玩玩不玩滚”,但社区和评论区依然节奏不断……
发布于 2023-11-28 08:45・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梦在燃烧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兔兔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雪飘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两仪圆 - 0 个点赞 👍
我不是天天玩我为什么会天天骂?
大家可能了解过幸存者偏差这个统计学观点,在游戏里曾经有个机翼论
大意就是真正出现在视野里的对游戏的指责大多不致命,因为真正不玩这游戏的玩家可能在退坑后就不去关注这方面的消息了,在骂的一般都还在玩
以我常玩的LOL举例,现在随便点进一个骂LOL的视频里,群众无不义愤填膺,怨声载道,然后我周末一登就要排队
基本每天都能看到这个退坑那个不玩了,LOL要凉了之类的,诚然,LOL已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了,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数据,但是通过矮子看戏的方法可以简单了解:LOL真正出现危机的时候是16和17年吃鸡和ow的横空出世,当时网吧门口都是本网吧已适配吃鸡的横幅,而那年的LOL也是福利活动不断,我都不记得当时白嫖了多少皮肤了,现在看看最近马服的坑爹策划,感觉确实没到凉的程度
回到正题,如果一个游戏骂它的声音很大,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是骂它的声音一直很大,甚至持续好几年了,那就得想下是不是这b游戏的策划有恃无恐了,因为他知道玩家骂归骂,玩还是要玩的
LOL玩家也是,骂了又能怎么样,能转农的早就转了,不转的也找不到替代LOL的游戏,只能和大伙一起骂一骂英雄联盟策划和马服
发布于 2023-11-28 17:14・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玉米 - 0 个点赞 👍
我个人感觉哦。
这种行为或者说现象,其实是一种泄压模式。
当代世界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部分人的生活非常快节奏,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微信、抖音的信息推送,让所有人处在一个随时接收、发送信息的环境下,效率越来越快,行业越来越卷,生活越越来越累,压力越来越大。所以造成人们心理问题越来多,人们急需解压、泄压手段。
打游戏是一种,打牌喝酒也是一种,打麻将也很好,上网冲浪更是最好的解压手段。所以抖音非常受欢迎,B站也很受欢迎,贴吧也同理。
然后使用哪种解压手段上,人们也性格各异,有些人喜欢打单机,有些人喜欢网络游戏,有些人喜欢听音乐,有些人喜欢看书。
还有些人喜欢舆论战争。
其实这种行为,它无关游戏、电影、事件本体(更多时候只是该载体适逢其会),但是在这个moment,就是可以舒出一口气,让他/她心情舒爽一会(当然待会吵起来就不一定舒爽了/也有可能更舒爽)。
发布于 2023-11-28 16:47・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不记流年 - 0 个点赞 👍
一般来说是不存在这样的人
崩坏三早期有个吧,叫做逆熵吧,和目前NGA差不多。
就我个人观察几乎没有在里面活跃半年以上的用户
很多活跃半年以上用户反而其日常基本在崩坏三吧水贴。
我首先纠正你一点,比死忠粉还关注游戏是错误的。他们所谓关注游戏是论坛本身带来的优势,他们仅仅是更水论坛罢了。而论坛这种非中心化的平台,任何人和事物都不会获得多么高评价,除非提纯,私密化。
带节奏本身也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如果你混一下贴吧,NGA这类平台就知道了。个人意志和想法在节奏面前是很脆弱的。而节奏本身只需要满足一部分玩家需求和认同就可以带出来,当然主要也看吧主管不管事。
至于玩游戏天天骂,我不太清楚你对于骂所谓定义标准是什么?
圣遗物歪了?策划兽飞马?观赏鱼,不如龙王一喷?我不玩你把钱退我?
还是剧情又臭又长,编剧吃书了,其他?
福利真的扣,角色又歪了,米哈游你将失去一个玩家。。。
又或者是米学长,米跌,提纯。。。
又或者NGA那堆被天天搬到知乎的傻逼节奏?
现实是你说的那些傻逼节奏在论坛并不是主流,主流永远是圣遗物,装备,角色这三点。而一直信煞笔节奏的很大一批可能是方舟玩家并不是米哈游受众群体。
编辑于 2023-11-28 18:08・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孤儿院剑圣莉莉娅 - 0 个点赞 👍
有以下几种人:
1.发泄情绪的,工作上骂不了老板领导,在家里家里人又骂不得,但胸口又总有一口气无法舒缓,总不能憋着吧,会乳腺结节的!那就在游戏里骂骂,骂骂坑了自己的队友,骂骂啥也不是的游戏,骂出来总归是比憋在胸口会好的。
2.当一款游戏你投入了大量金钱和时间的时候,但又发现那游戏又没有那么好的时候,会舍不得卸了游戏但又很生气,就只能骂游戏了。
3.纯粹黑子,就像明星们的黑子一样,天天骂但还天天看,关注得比真爱粉还痴狂,可能在等哪一天这游戏凉了他可以宣告全世界他是对的吧。
怎么看待呢…平常心看待,一切随缘,毕竟他骂的是游戏,又不是你。
发布于 2023-11-28 20:2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学习的狗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wu - 0 个点赞 👍
背疼了一晚睡不着,刚好思考个问题转移注意力。
虽然这个问题讲的是米忽悠,后期被人修改加了农药和撸两个词条,但是客观看待,这种问题或者说“捏鼻人”这个群体并非米哈游玩家群体独有的。甚至把这种行为抽象(抽象的本意)为理论会发现这种行为远不止在游戏圈体现。
抽象的做个形容可以说:他们这样,就像是被消费主义陷阱侵吞之后的冤魂而化为的伥鬼。
这个话题太大,解释起来又非常麻烦,我也十分确定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看,再叠加我又疼又困的debuff(同时也是非专业领域的大话题,说多了怕露馅,嘿嘿),具体我也不展开讲,不过,这个形容我觉得已经非常贴切这类人的精神状态了。
以及最后,谢邀。
发布于 2023-11-29 04:4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