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游戏是“电子鸦片”,但是游戏就是一个充满“及时反馈”的电子文化产业。游戏很多时候依靠的是“及时反馈”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以及稍微深入一点的游戏养成与积累下的“沉默成本”,更深层次还有游戏背后的隐形的文化输入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很多人骂游戏很多时候是对游戏的策划的不满,具体体现为:玩家游戏环境、游戏付费内容价格,游戏付费内容产品,游戏内资产的保值增值等等…往往都是在网络游戏,特别是手机游戏里更加突出。但是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可某款游戏背后的软文化输入以及价值观,更有的对游戏的精美UI以及切中爽点的及时反馈的“上瘾”,还有更多的是对以前巨量的投入和社交属性的牵制。以上这些导致玩家嘴上骂一骂,身体却很诚实。真正的讨厌与告别都是无声的,没有情绪,没有言辞,没有仪式,默默的卸载并取关以及屏蔽该游戏以及亚文化圈所有推荐信息才是真正的讨厌。否则,就是以所谓“讨厌”为名词标签,继续掩盖自己自己内在精神认同的虚假的自我否定,其本质并不是批判与反抗,而是顺从与无奈。
发布于 2023-11-27 15:28・IP 属地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