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成瘾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惊觉,仿佛一切都是自己的主动选择,直到当自己试图停止的时候。
人在体验抖音、网文、社交网以及游戏等娱乐时,起初都是被轻松愉悦的快乐所吸引,在高频重复与奖赏(快乐)的引导下慢慢建立起习惯。每天都要刷抖音,无聊时就要刷抖音,试图停下却立即进入卸载——>重装——>卸载——>重装的循环中,且会伴随让人失落的负面情绪跟自我厌恶。
尤其是当时有学业以及其它目标需要自己集中注意力,可总是无数次被抖音打断注意力的时候。
埋怨自己,真不争气,想离开,却很难摆脱掉了。
游戏,是快乐值(多巴胺指数)高于短视频的体验。尤其是对准人性弱点设计各种机制的手游,比抖音更让人感到快乐,同时也更难停止被游戏培养好的习惯。
事有两面,只要不极端,适当体验无论是短视频还是手游,都是能让人感到放松且能充盈内心的好选择,既满足娱乐又便利。可休闲目标的玩家面对是驱利的资本,无论是抖音的算法还是手游的策划,其目标都是占用用户的时间以及吸引用户付费。
猪养肥了,总是要杀的。
养猪阶段轻松快乐,轻松体验以前皇帝都享受不到的丰富娱乐体验,还免费,真心是天上掉馅儿饼的时代。
人类擅长发明工具,却不擅长运用工具。
个人最不擅长应对的,就是快乐。大脑的运作机制是随着多巴胺刺激的重复,需要不断的补充刺激,并需要逐渐提高多巴胺刺激指数来满足随着刺激物的重复造成的多巴胺刺激衰减。
再让人惊艳的短视频主题,演太多遍,随着重复会立即有愉悦感衰减的过程。再好看的游戏风景,故事,随着视觉习惯重复会有快乐衰减,新鲜感不再,需要不断的补充刺激,且要提高刺激物的指数。
大脑追逐多巴胺刺激的选择,永不满足。越便利的刺激物,补充起来越难,缺乏时内心越空虚,这便是陪伴朋友获得的快乐跟玩游戏得到的快乐记忆维持时间的区别。
不抽烟的人看烟民戒烟,觉得应该小菜一碟,既伤身体又浪费环境;不玩手游的人看玩家断游戏准备复习,觉得应该是轻松至极,既坏心情又影响情绪健康。
人跟人之间,很难互相理解。
曾跟朋友玩过一段《王者荣耀》,讲道理视角,不被胜负心左右,轻松一起开黑享受陪伴感,快事一件。可大家慢慢都被排位吸引,被可怕的排位机制折磨,遭罪,卸载——>重装——>卸载,反复循环。
还好《王者荣耀》不是饭圈经营的二游,否则还要忍受其它玩家每天为《王者》的流水感到骄傲的噪音,跟其它游戏玩家吵架的负面情绪,以及任何批评《王者》的意见都要遭受阴阳怪气贴诸如乐子人、捏鼻玩家这样的各种标签,更浪费时间精力。
且在算法跟广告控制信息流的时代,想避都避不开。
- 想早睡,不要继续熬夜了。可玩电脑,不知不觉间就过了凌晨,是喜欢熬夜吗?
- 想控制刷抖音的时间,节约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可下班吃完饭躺沙发上就习惯性的刷其抖音,是热爱抖音吗?
消费主义时代,个体都在被资本的裹挟下各种异化,铺天盖地的广告让人们朝消费者的方向异化;各种钻研人心弱点的网游,让人朝饭圈玩家的方向异化。跟吸烟一样,被厂商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是没有惊觉的,仿佛自然般的愉悦快乐——直到某一天试图停止的时候。
某游戏厂商的游戏,你消费了钱、时间、精力,对不满意的地方还不能批评,这种模式下一旦玩家惊觉个人的时间、精力被游戏过度占用,且是被培养习惯性下的侵扰,自然好感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