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回病挂几次号费钱费时引争议,多地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将会发挥什么作用?
“孩子生病康复后,需要复诊证明才能返校,到医院开证明,却被告知需要重新挂号缴费。”近日,赵先生向记者反映自身遭遇时说,重复挂号不仅多花钱,还耽误时间,完全没必要...
- 0 个点赞 👍
正好最近去医院,感同身受。由于要检查情况比较重要,因此挂了一个专家号100。结果去了专家就说先拍个ct,然后这次挂的号服务就结束了,100块就这么没了。预约拍片,拍片再等片子出来,看片又要预约,最近的只能挂一个普通号。这个时候其实更需要有专业丰富的专家看下片子,可是那是之前的挂号了,没啥关联。要么就这个普通号,要么等着再挂一个专家号又是100. 吐血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0 个点赞 👍
呃,看过几次病,也算有一点经验
挂号这个事情,可能和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样
我是去看的骨科,骨科其实比较简单,要么拍片子,要么做核磁共振,只要不是骨折啥的,一般都是核磁共振
早上七点出发,八点取号,八点半见医生,聊三分钟做核磁共振,缴费,交单子,等核磁共振叫号
核磁共振这种东西,虽然有个大屏在那叫号,但你永远也不知道你前面到底还有多少人
我有一次,眼镜都摘了,手机都锁柜柜里面了,来了位大爷,四个子女推着,一等就是五分钟,大爷快做完了,又来了个老婆婆,坐在轮椅上,又是五分钟
运气好一点,十一点做完,运气不好,下午来吧
医院的很多检查都是上午做,下午出结果,下午做,大概率第二天
报告也是去机器取或者篮子里面自己找,取到之后再去重复最开始的过程,挂号,等待,然后医生看两分钟报告,跟你聊两分钟,行,回吧
有些医生会比较好一些,你取到报告直接去就行,进去敲一下门就行了,有些医生一看见你,挂号挂号,等叫号啊
查看全文>>
买辣条也分期 - 83 个点赞 👍
我发现这个问题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有意思在各方面对于这个问题本身其实是在虚空打靶,用一个看起来有用但其实是在帮倒忙的做法解决一些本不存在的问题。
而网上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大多是情绪性的,也很少有人讨论挂号这个流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患者或者吃瓜群众觉得看病要挂号,复诊或者看检查结果还得挂号,来回挂号费事费力,医院是不是财迷心窍就想多挣点挂号费……医生或医院一方觉得医疗本身就够便宜了,现在挂号费也要白嫖,还有一堆人乱哄哄来门诊加塞的……
其实要说挂号这个流程的本质,我们不妨想一个问题:既然很多人觉得挂一次号管三天比管一天好,那干嘛还要有挂号这个流程,干脆取消挂号,大家去医院看病时就像去商场或者餐厅排队一样,排到谁算谁岂不是更好?
这就要说到挂号的两个核心作用:契约和秩序。
契约的意思就是患者和医生之间达成一个稳定的医疗合同,你到医院挂了某个医生的号,该医生就有责任和义务向你提供与他本人乃至医院相对应的医疗服务。除非出现挂错了号或者医生本身有不可抗的因素无法出诊,否则医生是不能拒绝对挂了号的患者进行诊治的,医生也要对挂了自己号患者的医疗结果负责。如果没有挂号这个流程,某个患者来医院在 A 医生这里排队进行了初步问诊并开具了检查单,结果出来了走到 B医生那里看了结果开了药,临走时又去问了 C 医生几句注意事项并加了一种药,用药一周找 D 医生复查的时候 D 医生说没问题你继续吃,过半个月吃了药以后病情反而加重了,请问应该找哪位医生负责和进一步处理?这显然会遇到一个扯皮的流程,不管对医院、医生还是患者都显著增加了对医疗后果溯源追责的成本。
秩序的意思就更好理解了,一个医院一个科室往往有多个医生出诊有很多病人就诊,哪个病人找哪个医生,谁先看谁后看,出了结果是重新排队还是单开一个看结果的队交叉叫号……这些显然都是靠挂号来解决的。对医院来说,通过每个科室每个医生每个门诊单元挂号量也能判断医疗资源的供需情况,对于需求量大的科室或医生会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门诊量,对于门可罗雀的科室或医生也可以通过减少门诊量减少对医疗资源的占用。
实际上 现在大家如果真的去看病的话,会发现在绝大多数成规模的医院,已经很少出现以往印象中一大堆患者和家属把一个医生围得水泄不通的画面了,这其实就是通过对挂号患者的分时段预约就诊和分诊导流实现的。
对于很多人关心的复诊挂号问题,其实现阶段大部分医院已经有很成熟的解决流程,比如患者本次就诊开了一个CT 约到了三天后,三天后患者结果出来找谁看?做完检查的那天这位开单医生不出诊怎么办?如果患者需要指定给他看检查单的医生看,那么医生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工作站为患者预约好自己在患者检查结果出来后日期的号,如果患者不指定这位医生看,医生也可以预约三天后本科室其他医生的号,不管是哪种,患者届时都不用自己挂号,到了直接取号即可,这个流程就叫做诊后预约。
诊后预约在大多数正规医院都是十多年前就开始推广普及的一项流程,名称可能有差异,但流程上大同小异,如果你去医院看病的话询问医生,大多都是有这个流程的,有时候医生不愿意为患者预约,可能是属于医院自身医疗资源或者流程的问题,有时候也可能是某个医生个别的问题。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落实好诊后预约的流程,这是比挂一个号管三天或七天好的多的一个做法。诊后预约能够更精准地让医院安排门诊的秩序,某医生半天的门诊可以看 30 个患者,本周出诊给自己三天后的门诊约了 10 个号,那么他三天后的门诊就还有 20 个号给其他首诊患者可挂,既保证了就诊秩序也保证了每个患者的就诊时间。
反而如果一个号管三天的话,那么不管是医生还是医院都很难预测三天后的就诊人流,就可能出现又挂 30 个号结果今天的患者有 20 个三天后又来了,50 个患者去分原本 30 个号的就诊时间,每个人的就诊体验都很差,医生也难以负担这样的工作。可要是预测三天后有 20 个患者又来只放出去 10 个新号的话,要是实际上一个复诊患者都没来,就变成了原本 30 个患者的医疗资源被 10 个患者占用导致其他患者无号可挂。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哪些认为一个号管三天或者管七天就能解决就医问题的看法是虚空打靶,其实不管挂一次号管几天,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利益点都在于医疗秩序。以为通过挂一次号多管几天就能复诊无忧或者省去挂号的麻烦,来了排队就看的,实际上是找错了医疗资源供需问题的方向,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
其实,能够有条件有资源去搞一个号管三天或七天的,往往是患者数量偏少、门诊资源相对充足的医院,这样即便出现非预约的复诊高峰也能承受,可有意思的是大家的心态,对于很多人来说,人满为患的医院才能带来安全感,门可罗雀的医院很多人反而不敢去看。
最后,对于有人认为医院或医生是想赚挂号费的问题,我就这么说吧,可能对于绝大多数人满为患的知名三甲医院来说,成千上万的患者挂号费的总额或许不少 但在医院的收支中只是很少的比例,而对于医生来说,反正我呆过的几家医院最多的一个号给医生 5 毛,最少的一毛不给……也不知道是特例还是普遍现象,所以如果认为重复挂号加重就医经济负担的,完全可以提议医院优惠对于复诊患者的挂号费,实际上不少医院都是这么做的(我们是复诊挂号费 7 折),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做法。
但认为医生就想挣挂号费的,还是省省吧,我们虽然收入低,但也犯不着为 5 毛钱人头费折腾病人。
编辑于 2023-07-17 11:2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手抖毛大夫 - 28 个点赞 👍
其实现有的这种挂号制度是当前环境下的最优解了。「一次挂号管三天」我感觉负面作用更多。
「一次挂号管三天」存在三个大的问题:
(1)医生的工作量会明显增加;
(2)病人的就诊顺序很难控制(这条评论区已经说了,单独另一个就诊顺序号就可以了);
(3)既然有这样的制度,那么小病也直接约专家号。
(1)工作量明显增加
算个帐吧。按现有制度的话,如果一个医生一次看50个号,当天可能开具检查结果的有35人,其中当天出结果的有20人。也就是说那么算上当天检查出结果的病人,每次门诊可能实际看70人次左右。
如果更改为「一次挂号管三天」,那么这35个人可能就有15个人选择当天看完,有20个人选择下一次该医生门诊再看。
那么下一次这个医生出门诊时候,他的工作量就是:50个当天挂号病人+15个当天看结果的+20个昨天或者前天做了检查今天看结果的。
所以每天的接诊人次变成了85人,相比于之前工作量直接增加了20%。
或者医生只能进一步限制每天的挂号人数,例如降低20%。
(2)病人的就诊顺序很难控制
一般我们的就诊顺序就是报道顺序或者挂号顺序,先来后到的原则等医生叫号。
但是如果一次挂号管三天,那么来复诊的患者的顺序和第一次门诊的患者顺序应该怎么排?
这没有一个统一的先来后到的号码,那很可能演变为一大群人挤在诊室门口,谁力气大谁先看。
这样很容易引起患者之间的矛盾和摩擦。
(3)医疗资源大量浪费,人们会更倾向于挂专家号
由于很多人初次就诊时候仅仅是开具检查,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先挂一个普通号。检查结果出全后再看价格较高的专家号。
但是该制度出来以后,既然一次挂号可以管三天,那更多人会在初次就诊时候就挂专家号。
那么很多实际上并不需要高年资医师接诊的较为简单的病例可能就占用了宝贵的医疗资源。
专家号会更难挂。
这事在目前的制度下,弊大于利,只是听着好听。
编辑于 2023-07-17 16:1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0 个点赞 👍
我很不喜欢这则新闻中患者的那句话:
明明是医院没有完成诊疗工作,为什么要我们患者买单?
我只能说,这种转移矛盾,挑起医患冲突的话,最好少说。
推行什么一次挂号管三天,你们征求了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意见了吗?
患者说什么就是什么,患者要一号管三天就可以马上一号管三天?
都不用去调查研究矛盾为什么会发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医疗资源紧张没办法解决,压榨一线医务工作者最有一套是吧?!
老太太挑柿子,专拣软的捏!
明明一线医护已经超负荷工作,甚至有的医院都开始开设夜间门诊,为什么大医院还是一号难求,小医院依旧冷冷清清?为什么大医院还是会有患者抱怨检查化验结果当天不能出?
分级诊疗搞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是效果不显著,究竟应该谁来负这个责任?
虽然人微言轻,我还是要说:
我不同意这种侵犯医务工作者权益的所谓改革。
编辑于 2023-07-17 17:41・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心内科阳地黄 - 13 个点赞 👍
老马这儿早已经实行,效果很好。病患是满意的。
2022年以来,山东淄博、济宁、青岛等地陆续在全市或部分公立医院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三天内复诊可以免挂号费,但仅限于同一院区、同一科室复诊。
老马给您证实一下,我们这儿,一个号管三天!
有啥好争议的?挺好。
这样挺合理的,前面做完检查回来看看,或者处理结果不理想,这样,可以完成一次就诊的完整流程。
可以复诊,继续开其他检查或者开药等等。
也有问题,就是初诊和复诊的医师不是一个人,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
但是,开假条、诊断证明等等必须当天的号。
解决问题是关键,挂号费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老马班上能解决的,绝不会拖给下个班。但是,一个号管三天,确实给病患解决很多问题,而且,也是对当班医生的督促!尽快尽量解决问题!
为什么业内有些人就不可接受?!
编辑于 2023-07-18 13:59・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胸外老马 - 11 个点赞 👍
我是非常支持“一次挂号管三天”的措施的。
但必须有限定条件,包括对患者的限定条件,包括对医生的限定条件,包括对医院实际经营情况的限定条件。
一、现状和心声(患者端、各类医生端)
①作为患者:
如果看的病属于不算小的疾病,那医生肯定会开检查。
开检查就完了,
做完检查,医生都找不到了。
我这时候吧,要是到别的普通门诊医生那里看化验单,一进门就看到医生一脸嫌弃,然后叫我挂号去。
这事儿我还也没办法发脾气,
毕竟是我自己生了病,不是医生让我生病的。
而且不重新挂号吧,他确实也没办法连接进电脑看你的病历,也没办法开药或者开住院。
没办法,重新挂号吧。
但这时候,又排了好久队去重新挂号,前台大妈告诉我,挂号早就满了,再也挂不上了。
这就血压很高了。
“我辛辛苦苦来看一次病,结果仅仅换来专家简单看了一眼就给我开了个检查单?”
生气!!
②三甲专家视角:
关我毛事,反正我一周就一两个半天的门诊时间。
除非一次挂号管七天,才能找得到我。
③三甲普通医生视角: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这话说得真对。
这是把我们年轻医生当耗材使是吧!
本来普通门诊就天天爆满,我想要准时下班都是问题,
你还给我塞这么多大麻烦!
门诊量增多,那还是次要的,
关键是这帮人不排队啊!
整天病人看到一半,就冲进诊室要我看化验单。
可是普通人眼里“看化验单”绝对不是“看一眼”的事儿,是要结合病史,先推测上一个医生开化验单的目的,还要进行重新问诊,综合全部信息才ok的!
“医生我就问你一句话,这个指标是啥意思?”
“这化验单又没问题,他为什么要给我开这个化验单?”
我血压都要上来了。
这还不够。
这帮院领导还要搞“一次挂号管三天”?
④基层且没病人的医生:
那真是太好了。
本来我们临床的工作量就不足,被领导天天压榨着干那些造假的工作,什么假签约,假宣教,假数据库。
现在搞“一次挂号管三天”,
总算可以让工作量稍微充实一点,
领导给我压造假工作,我也可以有理由推脱了。
躺学党的大福利。
最后:
作为一个医生,一个曾经在大三甲学习过,研究生毕业后在基层新医院工作,并通过自身努力将自己的门诊量做到全院前几的医生——
我是亲身经历过一系列心态的变化的。
在大三甲读研的时候,只觉得门诊病人太多,天天看不完,老师还经常要加号的情况下:每天都是筋疲力尽,希望病人能少说话,多听话;希望病人自己能多一点筛选,少一点试探——每次的言语拉扯,都是对我们时间的浪费。
毕业后,进入一家全新建造的区级规模医院,且完全从0开始,我的挂号量是0,专家的挂号量也是0:见到一个病人就很高兴,终于可以不用白拿医院工资了!病人也不用排队,冲进诊室就可以直接一屁股坐下来看诊。病人不挂号冲进来问问题,也完全没脾气,只要没有门诊插进来,想聊多久聊多久。
那么现在呢,工作了几年,以一个初级医生的身份,将门诊量做到了全院前几,工作量接近饱和。
因为经历过大起大落,所以不会像读研时候那么不耐烦,但看门诊的时候,也会比较在意就诊秩序,那种插队的、白嫖咨询的是一定会请出去的。
也会要求病人去签到机上签到,以机排的顺序来看诊。
(这往往是一些病人预约了比较后面的号,但来得真的很早,他们看得早也是应得的。)
有时候遇到别的医生开化验单,第二天找我来判读的,一般不会拒绝,但会要求他在别的病人看完了再进来找我,要开药就再挂号,别看一半冲进来插队。
这已经是我能做的最大的善意了。
我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我能通过病历查询看到同科室前一个医生写的病史。但某些医院的HIS系统是不挂号真的一点信息都没有。
如果我使用的是“注重隐私”的his系统,那我的善意也将被封印,只能让他先去挂号了。
所以,我觉得我党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这个设想很棒,
但你不能要求人满为患的医生去被迫发放这种福利,但病人不多的医生,可以用提高服务的方式来留住病人,以支持“分级诊疗”的大方针。
对患者也必须有限制,限制条件是开具过化验单且出结果的时间比较长的。
不然少部分无耻的白嫖怪会动不动就来医生这里报到一趟,造成医生劳动力的不必要剥削。
“一次挂号管三天”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性政策,比如哪些科室/哪些医院比较弱势,就可以试试实施这个规则。
或者说,发展“电子方便门诊”,挂号免费,一些检查项目,可以让患者在电脑上自行打钩选择,但必须自费且没有资格获得医生专业指导。
方便门诊方便的就是自己通透的病人。
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政策,这,才是决策者们有必要做的。
编辑于 2023-07-26 11:33・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魔鬼名医高启兰 - 2 个点赞 👍
这里点名表扬一下西安交大一附院。
他们开发了个app,患者可以直接在app上申请开药或者开检查,避免了诊疗方案成熟的病挂号排队,浪费时间。
讲真的我为了这个app都更愿意去西安交大一附院就诊,大概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检查,留言描述清楚疾病,医生闲下来了各种检查直接给开好。(例如我甲状腺有问题,我自己知道自己需要做甲功五项,查血钙,做b超,再开几盒优甲乐,就提前网上申请这些东西,不用排队见了医生再开这些)。
节省好多时间,也可以把面诊的机会让给有需要的患者。真的很不错。下图是直接线上开了检查的过程,app是我用过医院app里最好用的一个,线上问诊不是摆设,给产品经理加鸡腿。
开发更友好的app,优化流程,比一拍脑门挂号顶三天强多了好吧
编辑于 2023-07-17 15:06・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刘厂长 - 2 个点赞 👍
我们这里有一家挂号费贵的医院,是48小时内可去分诊台免挂号复诊的。
到现场后,分诊台重分一个排队号,所以不会造成无序拥堵。
原则上是首接诊医生负责制,假如医生休息了,分诊台调剂到其他医生处。
从就医者的体验来说,这确实可能略增加整体的复诊频次,比如孩子高烧不退,家长坐不住,可能趁48小时有效时间再次面诊以求安心(医生能进行家长不会的听肺音、简单查体等)。
一般来说,也不完全是要省挂号费,抢号真的很难。
另一方面,现在的病人非必要也不想(蹭号)去医院,除了时间精力交通成本外,也懂得医院更容易交叉传染。
编辑于 2023-07-17 17:22・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皮实妞 - 2 个点赞 👍
那怎么安排就诊顺序?候诊患者在门口先打一架?就目前有挂号的,但凡前一个患者多耽误一会儿,后面的患者就要进来看好几次。不挂号患者直接过来,安排什么时候看合适?
评论有说复诊的,复诊不也是挂号吗?实际上就是不挂号,就没法保证就诊秩序。
编辑于 2023-07-17 19:0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南方小南瓜 - 2 个点赞 👍
什么时候患者能绕开挂号直接能预约医院的各种仪器检查才是真的提升效率,节省时间、金钱成本。
我可以直接拿着检查结果再去挂号,而不是先费劲吧啦地排队挂号,然后大夫告诉你去检查,又费劲吧啦地排队去检查。我也知道要拍x光,拍ct,要你告诉我呀?
检查科把可以做的检查项目像私立医院那样详细列出来,不用医生,我有AI呀。
能最大体现医生价值的是手术、妇幼领域,如果不涉及这类,绝大部分情况下,医生都是可有可无的,特别是检查类。
编辑于 2023-07-18 09:12・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自由技艺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只能看着你 - 1 个点赞 👍
看一回病挂几次号,那你上厕所的时候为什么要擦好几次?不是浪费纸吗?这种问题不是单一的医院或医生的原因。首先,在县级及以下的医院绝对不会存在这种情况,因为病人很少,医生绝对不会让你去挂号才给你开证明,因为他们也希望用服务去留住病人。其次在省城大医院,你不挂号,占用的是其他患者的时间,你问一下其他患者愿不愿意?要解决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可以设立专门的窗口,就像办理出院手续一样,而不是一味的把压力给到一线医生身上。
发布于 2023-07-17 22:57・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你曾经来过5 - 1 个点赞 👍
在十来个医院看过病
有大城市也有小县城,有三甲也有社区医院
确实不少检查当天做完不能复诊的,但一般问问医生,他们都会说“下次来直接找我”
非要问下次要不要挂号,大部分也会说“直接来找我就行”
也不少复诊的时候原医生没上班重新挂号的情况
医生也是普通人
普通人自然有好有坏,有贪财有廉洁
有过挂了大几十的号,医生说没必要来,自己吃点xxx就好了,给退号了
有过挂号转诊好容易见了医生,开了小千的检查,拿单回去的时候医生看都不看说“我这里看不了,你去xx医院看吧”
一定要重复挂号的那种,大多是医院体制的问题
某些媒体常把一个或几个医生的善扩大到一整个群体
又有某些媒体常把一个医院的问题或一个医生的问题引申到整个医疗系统
两种极端的宣传太割裂了
医患关系紧张受害的不过是我们普通人发布于 2023-07-18 14:3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淼淼 - 1 个点赞 👍
为什么要挂那么多次号,是医生图你每次挂号那几块钱吗。
其实也有一点(医疗圈子也是一个吃肉,十个喝汤的,喝汤的有点蚊子腿补充蛋白质也不错。)
但最主要是和医生评职称有关系。
现在医生想从主治到副主任医生,是有着大量的挂号数量要求的。
官方文件是这么写的:从聘任时开始计算,半天接诊不少于 15 位患者为 1 个有效单元,按照 4 小时为一个门诊单元数。在此基础上,医生需要完成 400 个单元(即接诊 6000 个有效患者)才能申报副高,完成 600 个单元才能申报正高。
也就是要有400个半天中挂超过15个号,医生才有资格往上评职称。
而职称决定了收入,福利,地位,你又如何让医生们不追求?
在我所轮转过的科室,如果带教已经是副高,不想评正高,就会比较佛系,有时候病人单纯来看个报告,问个问题就不会挂号。
但一些年轻的医生,学历也有,985博士,科研产出也有,10分sci,离副高就差个挂号数量了,那他不给病人挂号才是傻子。
说白了这是个楚王好细腰的问题。
发布于 2023-07-19 09:1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一粟观沧海 - 1 个点赞 👍
看一回病挂几次号费钱费时引争议,多地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将会发挥什么作用?
“孩子生病康复后,需要复诊证明才能返校,到医院开证明,却被告知需要重新挂号缴费。”近日,赵先生向记者反映自身遭遇时说,重复挂号不仅多花钱,还耽误时间,完全没必要。
但是,需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地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将会发挥什么正面、或者负面的作用吗?
「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使挂号费这种复诊类别的医院收入,从该医院开业就有了,现在取消了,虽然不多,但是会失去了。
既然这种小收入失去了,还会通过其他方式方法弥补吗?
对于患者、消费者而言,医院还有哪些类似可以取消的费用呢?
看来,多地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将会发挥的作用,还有“推动思考”的作用。
发布于 2023-07-19 08:5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八十五口 - 1 个点赞 👍
目前医院关于挂号的相关规定一般是按照当地的《医疗服务价格手册》的有关收费标准执行的,也就是说按政府的规定来执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手册指出:挂号费用是以次为单位计算的,即每看一次医生需缴纳挂号费用一次。
根据此规定,很多医院的电脑系统设置为此次就诊结束,医生工作站就只能查询该病人的就诊记录,不能再进行操作。因此,如果该病人复诊,医生要记录就诊情况,要开药,要开检查单等等,均需再次挂号方可操作。
再说,挂号的钱并没有给到医生,医生要求患者再次挂号也是执行相关规定,也是为了方便患者。所以,不要将压力给到医生头上,医生只是想解决病人的问题而己。
发布于 2023-07-19 09:3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兰花味儿 - 1 个点赞 👍
“一次挂号管三天”,即患者在一次挂号后,三日内均可享受复诊免费的政策。目前包括重庆西南医院、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东营广饶县人民医院等在内的多地医院均已开始实行相关措施。
“从患者角度来说,‘一次挂号管三天’的确可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但同时也需要有完整的配套联动措施支持,与现有的分级诊疗就诊体系建设以及预约就诊秩序并行不悖,才能建立长远的良性医患关系。”7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北京市中关村医院)业务院长兼心血管学科带头人潘明康教授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
医院挂号处。新华社 图
一次挂号管三天,做好定义和规划才能长期受益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王冬教授认为,医院推出此项措施后,对患者来说,不仅节省了支出,就医体验也得到了提升;从医院角度来看,虽然减少了部分复诊的挂号收入,但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归属和信任,反而更容易留住患者。
不过,潘明康教授同时指出,该政策若想顺利长期推行,就需要对“复诊免费”做出具体定义和规划。比如,从可及性和患者分流的角度来讲,普通号都会比专家号更适合“三日内免费复诊”的政策。“首先是普通号的号源往往多于专家号,更易实现。有的专家门诊一周出诊次数只有1-2次,就做不到三日内复诊;其次,复诊时患者也应该先找到开具检查的普通门诊所在医生,不能解决问题时,再去专家门诊,这样也能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
“所以,政策中对于‘复诊’也应该做出明确定义,两次就诊应该是同一名医生负责,保证就医流程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否则,虽然对于患者来说是‘复诊’,但对于医生来说,则是一个重新的诊疗过程,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潘明康教授补充。
推广过程中,预约程序、减免额度需进一步确认
对于今后“三日内免费复诊”政策如何才能更好地一进步推广,潘明康教授与王冬教授均表示:在现有规则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要对医院挂号等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优化,这样才能保证免费复诊环节能够流畅进行。”王冬教授说。
潘明康教授也认为,即使是减免挂号费,预约挂号的程序也仍然必要。“免费复诊不代表患者可以随意‘加塞’,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位患者的就医体验及质量。”
以北京市为例,2017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设立医事服务费,实现补偿机制转换。
“也就是说,目前我们通俗所说的挂号费其实是‘医事服务费’,主要用于补偿医疗机构运行成本,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这里面除了医生的诊疗费用,还包括了药剂科等科室在内的整个诊疗团队的费用。因此,免‘挂号费’时具体所减免的金额所占医事服务费的比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果只是‘一刀切’地将医事服务费全部免除,最终损害的还将是患者利益。”潘明康教授最后建议。
发布于 2023-07-19 11:03・IP 属地青海查看全文>>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思想摆渡THINKTIC - 0 个点赞 👍
从实现上讲没有啥技术难度,改一下控制就好了,但是这个玩意对于医院的门诊量变化可能是极大的,我观察一般的全科医院周一到周日的人流量是不一样的,如果放开当日挂号限制,会不会导致几天的号量堆积到一天导致现在人数过多是个问题
我的看法实际可行的应该是当天挂号管当天看病,然后患者可以持挂号条在后面几天或者几个月来医院开药复诊,这样实现的还比较实际
编辑于 2023-07-17 15:27・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我是渣旭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untorm247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向左看齐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看客小h - 0 个点赞 👍
管三天可以,你得按号排队啊,我今天早晨早早的来医院挂了号看病,我在诊室旁等着叫号进屋看病,你们这群前几天挂号的人也不排队直接就往诊室冲,真的很让人受不了啊,我一个8号愣是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看上了,可是我看诊室不断地有人进有人出,一个人进去三四分钟就出来了啊。
编辑于 2023-07-17 17:0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NoMatter - 0 个点赞 👍
坐标上海。
孩子需要每天点眼药水,而眼药水保质期比较短,过一段时间就得去拿一瓶新的,所以,每次除了眼药水的钱,还得付挂号费。
问题是医院也知道你挂号只是为了买药的,还搞了个特别的挂号发药窗口。既然如此,就不能更便民一点吗?总有办法的。
发布于 2023-07-17 17:26・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小孔 - 0 个点赞 👍
这个问题其实挺现实的,但是一次挂号管三天这个政策会带来别的问题。
以我自己为例,我每天限号是80个,最多一次一天上午加下午连轴,急诊带加号看了101个。假如一个号管3天,再假设第二天有第一天一半的患者复诊,第三天复诊的要加上一半第二天复诊的患者。
那我就要缩门诊量,80限号变40。这样第一天40个患者,第二天60(40+20),第三天70(40+20+10)。那么从第三天开始,其实工作量跟之前差不太多。
但这样的话我3天其实只为120位患者解决了就诊需求,而这三天实际有就诊需求的则有240-300位患者。
发现了吗?号不够用了。你别说复诊,你第一次的看病的号啥时候能抢上都不好说。。。
这也是没办法,这么大人口量,我国这么大患者数量,诊室每天被重复的患者占据,必然会导致号源进一步短缺,很多人连第一次病都看不上。有人会说“你医生多看点不行吗”,假如我每天卡着自己的极限看100个患者,这个问题也依然是存在的,这不是靠自我付出就能解决的问题。。。
那回到问题本身,我是怎么解决这种患者复诊问题的?我会在电子病志上书写:“xx结果如正常,则无需复诊,如异常,则周X上/下午携带化验单复诊”。那有同事会说“这样打字时间太长了,后边患者会等待太长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医院系统都用的搜狗输入法,搜狗输入法可以设置高级短语,输入几个字母然后出弹特定的一句话,这句话我的高级输入法是“hyd(化验单)”。其他人看病2分钟,写病志10分钟,我看病5分钟写病志1分钟,而且对应医生嘱托那里十几条的连用药方案+注意事项保证患者看明白。所以干活嘛,还是得有自己的套路才行。
发布于 2023-07-17 19:18・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狂雷天牢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果果 - 0 个点赞 👍
一部分医院可以拿复诊号,不需要重新挂号。比如深圳南山的协和深圳医院,一次看诊没完成的话,过几天拿着检查结果去分诊台可以挂复诊号,还挺方便的。当时我看病还是挂了几次复诊号,由于拍CT人太多,我还间隔了一周才去拍的CT,整个时间跨度将近两周。
编辑于 2023-07-17 18:2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好大一只狗 - 0 个点赞 👍
呃,看过几次病,也算有一点经验
挂号这个事情,可能和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样
我是去看的骨科,骨科其实比较简单,要么拍片子,要么做核磁共振,只要不是骨折啥的,一般都是核磁共振
早上七点出发,八点取号,八点半见医生,聊三分钟做核磁共振,缴费,交单子,等核磁共振叫号
核磁共振这种东西,虽然有个大屏在那叫号,但你永远也不知道你前面到底还有多少人
我有一次,眼镜都摘了,手机都锁柜柜里面了,来了位大爷,四个子女推着,一等就是五分钟,大爷快做完了,又来了个老婆婆,坐在轮椅上,又是五分钟
运气好一点,十一点做完,运气不好,下午来吧
医院的很多检查都是上午做,下午出结果,下午做,大概率第二天
报告也是去机器取或者篮子里面自己找,取到之后再去重复最开始的过程,挂号,等待,然后医生看两分钟报告,跟你聊两分钟,行,回吧
有些医生会比较好一些,你取到报告直接去就行,进去敲一下门就行了,有些医生一看见你,挂号挂号,等叫号啊
发布于 2023-07-17 18:01・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买辣条也分期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