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李斌批评美国政府不让蔚来汽车进入美国市场?

- 222 个点赞 👍
我居然现在才知道美国政府是不让蔚来进入的,中国很多年以前已经允许特斯拉进口到中国,2018年更是允许设厂并提供贷款,美国对待竞争对手这手段真几把恶心。
发布于 2023-07-17 18:3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zZ澤Zz - 183 个点赞 👍
李斌明显是睁眼说瞎话,煽动民族情绪而已,因为蔚来快撑不下去了。
他要求的是美国政府给予进入美国市场的蔚来汽车给予补贴,否则就是歧视。按照这个逻辑,中国政府需要对福特在美国生产出口到中国的汽车也予以补贴。你觉得这可能吗?
发布于 2023-07-20 09:30・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损有余补不足 - 1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前燕吴王慕容垂 - 8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idosper - 74 个点赞 👍
不用反驳,事实如此。美国市场对新兴经济体高附加值产品的准入程度堪称闭关锁国,大清都比它开放。
除了上海品牌(指特斯拉),国产新能源汽车没一家准入。
再举个多年的例子,手机通讯行业,美国市场是八旗专营国企垄断,合约机占绝对大头。合约机市场是什么情况呢?
拿T-mobile举例,TM的销售机型里面,除了苹果和三星,再往下,一加就是老三了,是苹果三星外的最高端了,再后面除了Google和Moto的旗舰,就只有陈年机型和各种驴马烂子了。
苹果三星一加谷歌moto以下:
「驴马烂子」不是我乱黑。三星A系列懂的都懂。还有各种大黑框甚至翻盖机。
每个月xx美元是机器本身额外的税前,不含2年通讯套餐合约本身。为什么不举市场份额更大的Verizon?哦,Verizon那边的区别是,去掉一加。
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
说出来你不信,美国绝大多数用户连真正的高速快充都没见过。国产手机在国内都卷翻天了,如果不是市场准入挡着,去了都是嘎嘎乱杀。
三星现在全球份额还有20%,而不是Others,重要因素就是市场准入,有运营商爷爷给的专营。
「百姓无不怀念我大清」。
中国只搞自由贸易不搞炮舰开埠就是这样的结果。
编辑于 2023-07-19 22:26・IP 属地美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Luxenius - 71 个点赞 👍
2017年华为Mate10系列发布,除了国内也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开卖,当时市场传出华为Mate10与美国运营商AT&T合作,进军美国市场。
这个消息后来被证实是真的,美国的相关广告也开始了投放,
眼看就要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CES上发布了,正式宣布全面进军美国,就在CES开展首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称,美国移动运营商AT&T已经放弃了与华为合作,不在美国售卖华为智能手机,这一消息随后得到官方证实。
为什么呢?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直接原因是在2017年底,美国众参两院情报委员会委员致函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简称FCC)要求后者评估与华为的所有关系,并要求FCC对2012年以来提出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解,共有18名议员联合签名,同时,呈送给FCC的邮件也被抄送给了司法部长塞申斯(Jeff Sessions)等人。
在邮件中,议员表示,美国需要记住2012年HPSCI报告中的建议,即“美国应当以怀疑的态度去评估中国电信业公司在美国电信市场的持续渗透”,“美国政府系统不应当加入华为或中兴的设备,包括设备元件”,“政府承包商应当在各自系统中排除中兴或华为的设备”。因此我们要求知道,FCC雇员目前是否被允许在政府事务中使用华为的产品,以及如果美国电信运营商与华为合作,这样的规定是否会调整。”
华尔街日报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华为和AT&T合作告吹的原因。而早在2012年,美国国会的调查人员出台报告认为,华为的设备可能被用于监听或破坏美国电信网络,当时适逢华为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国会的调查结论实际上扼杀了华为从主要美国运营商赢得业务的机会。美国的法律并未规定公司不得与华为合作,但如果与华为合作,可能需要付出高昂的政治代价。后来余承东还说过这事儿,
美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是什么情况呢?三星和苹果一共占了82%的市场,在国内根本混不下去的摩托、Google、TCL分裂三四五位,但凡国产手机进去一个这三位也混不下去呀。怎么说呢,只能同情美国消费者了。
汽车行业,美国财政部与联邦税务局搞了个《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涉及新能源汽车补贴相关的实施细则,别说中国车企,连中国供应商都排除了。。
根据《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以及《规则建议》,美国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要获得7500美元的补贴,得跨过四道门槛。
第一重门槛是新能源车辆在北美组装。根据《规则建议》(NPRM)的总体要求,符合新能源车辆税收补贴要求的车辆必须在北美进行最终组装,并且不超过制造商建议零售价格。(货车、皮卡或运动型多用途车为8万美元,其他车辆为5.5美元。)
第二、三重门槛是关键矿物和电池组件要求。在车辆北美组装的基础上,《规则建议》还解释了制造商应如何满足《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下关键矿物质和电池组件要求。消费者所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必须满足关键矿物质和电池组件的采购要求,符合这两项要求之一的车辆有资格分别获得3750美元的抵免。
首先,满足关键矿物质的要求有资格获得3750美元的抵免,电池中所含关键矿物的价值适用百分比在美国或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提取或加工,或者在北美回收。
2023/2024/2025/2026/2027年的比例分别为40%/50%/60%/70%/80%。根据此前《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关键矿物指锂、钴、石墨、镍和锰及其组成材料。
《规则建议》提出了一个三步流程来确定电池中满足要求的关键矿物质的价值百分比:1)确定采购链,2)确定合格的关键矿物质,3)计算合格的关键矿物质含量。
此外,《规则建议》还详细提出了一套审议原则,以确定与美国具有有效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而“与美国具有有效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这一术语在《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中没有定义。
目前符合要求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巴林、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以色列、日本、约旦、韩国、墨西哥、摩洛哥、尼加拉瓜、阿曼、巴拿马、秘鲁和新加坡。
跟去年12月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相比,新的《规则建议》纳入了日本,但暂时没有包括欧盟和英国。不过,此次公告暗示,即将生效的《规则建议》可能包括新谈判达成的关键矿产协议国家。
在此前的3月10日,美国总统拜登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白宫会面后发布声明表示,双方同意就用于电动汽车的关键矿物展开谈判,以确保在欧盟开采或加工的这类矿物,也可以在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中享有新能源汽车税收减免。
其次,满足电池组件的要求有资格获得另外3750美元的抵免。根据《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此前规定,电池组件的价值适用百分比必须在北美制造或组装。
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年适用比例为50%/60%/60%/70%/80%/90%/100%。
《规则建议》也对电池组件提出了一个四步确值的流程: 1)确定在北美制造或组装,2)确定每个电池组件的增量值,3)确定电池组件的总增量值,4)通过北美电池组件的总增量值除以总增量值计算合格的电池组件含量。
第四重门槛是敏感实体排除要求。《规则建议》还强调,从2024年开始,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不得含有任何由外国敏感实体制造的电池组件,从2025年开始,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不得含有任何由外国敏感实体提取、加工或回收的关键矿物质。从表上看美国从来没禁止过中国的手机进入美国市场,然而呢?也不会禁止中国的汽车进入美国市场,不过你去试试看。
至于特斯拉来中国?基本都是白送呀,特斯拉刺激了中国新能源市场?只是时间的巧合而已,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产业链特斯拉来不来都已经有了,想反是特斯拉来了占便宜
编辑于 2023-07-20 00:2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养猫的哈士奇 - 59 个点赞 👍
一些人的思维怎么总是喜欢自贱呢?总喜欢拿特斯拉.上海开厂,是政府求来的,是中国求人办事儿,还要人家怎样怎样来说事。
典型的二极管思维,搞得好像完全是我们受了特斯拉的恩惠,所有这些都是特斯拉施舍似的,它特斯拉一点收益一点钱都没赚到,一点产能都没提升似的,2021年特斯拉的中国产能占了全球一半,只凭海外工厂它能实现吗?它能达到现在的利润率?它非得来中国建厂不能去别的地方?它特斯拉不需要中国办事?
商业合作中知不知道什么叫互利?
你这种思维放在打工中又算什么?老板都给你发工资了?你还要求涨什么工资啊,怎么还敢要求老板对你好点呢?嗯如果真是这样想确实适合特斯拉,哪个老板不喜欢这样听话又自贱的人呢?
发布于 2023-07-19 18:1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小布 - 56 个点赞 👍
我相信以李斌的身份地位和眼界不可能不知道美国的经商环境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印度,有华为中兴的前车之鉴,再加上目前中美关系恶化,不管是政策上还是时机上,进入美国市场可不是个好主意。
而且不久前蔚来获得了阿布扎比的大额投资,不管是历史趋势来看,还是环境来看,以后美国汽车市场会进入一个类似于孤岛的状态。可能是没有赚到刀乐,不甘心吧。我不知道李斌怎么想,其实赚刀乐这个行为我是非常支持的,至少是去赚外国人的钱了,而且也就卖个车。
作为企业主,商业规模没得扩大的确挺不爽的。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美国搞贸易保护主义,我是不信这种玩法可以让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变得强大起来,最多就和日本车一起玩,再过个十年八年,也许不只是汽车行业,连其他什么科技行业都会和国内有明显差别,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美国这边生活得很土鳖,然后还在不遗余力输出美式价值观。
也许这就是美国在逐渐露出本来面目的一个过程。什么自由市场吧啦吧啦的,以前通过强大的宣传手段忽悠了一批又一批人以为美国就是一片人与资本的乐土,结果贸易战之后开始越来越公开表明这就是个高配版的印度。
发布于 2023-07-20 08:4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黄医湿 - 43 个点赞 👍
有几个问题我没搞明白:
1、美国政府出台的哪部法律禁止蔚来或者其它中国车厂在美国销售了?
2、有人说特斯拉在中国有补贴,但中国车到美国却没有。我想问,特斯拉在中国生产,凭什么不能有补贴?
3、蔚来没有在美国生产,凭什么美国政府要给你补贴?
4、如果外国车厂不在中国生产,中国给不给补贴?
5、补贴这事儿本来就是各国内政自主政策,你愿意怎么补就怎么补。就算中国补贴比美国更优惠,你就能要求美国照跟?如果一国怎么补贴内部他国就必须跟进,那你怎么不学学美国怎么补贴农民的呢?
6、中国的进口汽车关税高,还是美国高?
2023年4月,美国财政部公布新的电动车税收抵免条件:美国电动车补贴规定,要获得价值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车企需满足两个前提,一是电动车型必须是在北美组装,另外价格方面,美国要求电动厢式货车、皮卡和SUV的制造商建议零售价上限为8万美元,其他电动车辆的制造商建议零售价上限为5.5万美元。
这些道理很难懂吗?数据很难查吗?为什么你们要这么无脑地自嗨?
编辑于 2023-07-20 15:14・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沉钧 - 1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alseLuffy - 17 个点赞 👍
国际贸易讲求对等性,也就是国际贸易公平,这是写在WTO条款里的。
当前中国进口汽车的关税是15%,另外18年中美贸易摩擦对美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也就是从美国进口汽车的关税变成了40%。实际执行情况有没有结束不清楚,知情人士可以告知。
当前美国进口汽车的关税大约是4%,另外貌似18年中美贸易摩擦时美对中国进口商品也加征了25%的附加税。
商务部官网上同类商品相互之间的关税,来自商务部官方网站。需要注意的是,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没在税务表清单中体现,所以不清楚有没有在执行。
然后第二点:
中国对原产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给予了相应补贴,但对进口的新能源汽车没有相应补贴,只有部分车型给了上绿牌的资质,允许其按照新能源汽车类型上牌(否则只能上蓝牌,要交购置税)。比如2019年9月份之前进口的特斯拉电动汽车不仅没有新能源补贴,同时还要交购置税。现在进口的Model S和X也是没有新能源补贴的,只可以享受免交购置税。
美国对于原产于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电动汽车)也给予了相应补贴,对进口的新能源汽车没有相应补贴,
上述两个方面,中美之间的贸易基本对等(美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还低一些)。那么李斌想要的以进口汽车身份卖到美国的蔚来纯电动汽车,想要享受美国本土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是个人都知道不可能啊。
然后就大批特批美国政府不让蔚来进入美国市场?这是用强盗思维骂别人强盗的双标啊。双标到这个份上,还要脸不?
发布于 2023-07-21 12:5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Topyeah Howard - 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申鹤姐姐的跟班 - 11 个点赞 👍
中国的汽车出口超日本了。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众多中国汽车制造商经过不断创新和努力,已经在市场上赢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蔚来汽车作为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高性能的电动汽车,并不断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预计今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而蔚来则特别渴望提高其销量,其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份额从第一季度的 2.3% 下降到第二季度的 1.3%,在全国共交付了 23,520 辆车。
李斌的强调。
蔚来汽车拥有国际声誉。他指出,除了在纽约上市外,蔚来汽车超过四分之三的投资者来自中国以外。“世界应该更加开放,停止将商业政治化,”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政治氛围与我们在2015年(注:准确时间是2014年11月)成立公司时已完全不同,特别是在疫情引发分裂和对立之后。”
李斌的质疑:“中国消费者能够选择多种新能源汽车,为什么美国消费者不能享受这些产品呢?”他表示,全球应该更加开放,停止将商业与政治紧张局势相联系。
蔚来的国际化。
蔚来汽车作为一家拥有国际资质的企业,除了在纽约上市外,超过四分之三的投资者来自中国以外。然而,李斌的呼吁凸显了中国电动车企业在国外市场准入方面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特斯拉通过价格战追求市场份额、冲击中国电动车企业的销售额之后,比亚迪、蔚来汽车等中国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国际化受阻。
尽管中国电动汽车在国内市场取得了蓬勃发展,但在某些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阻碍。一些国家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设置了限制和壁垒,使得这些先进的产品很难进入国际市场。
结语
一个想打开市场赚钱,一个不想你赚钱,在这场国际力量的角逐中,到底谁会胜出,是非常有看头的。
往期回答不能淹没在尘埃里
同是600km续航,为什么电车会有续航焦虑,而燃油车就没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5779252/answer/3155341103
网传比亚迪通报「员工到点下班」,公司回应称相关内容是假的,已在处理中,具体情况如何?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2909450/answer/3146268458
2023年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进行到什么阶段了?有哪些最接近智能化的智能汽车?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5040652/answer/3146159187
在蔚来汽车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161872/answer/3135712687
想去小米汽车上班去,不知道是不是值得去?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4647964/answer/3134250204
目前国内各大车企的真实待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426876/answer/3128731427
有人在比亚迪工厂做事吗,工资怎么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0298958/answer/3128285944
目前的互联网车企中哪家就业前景更好?应届求职或者跳槽更值得考虑?
发布于 2023-08-13 12:3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自由的心 - 8 个点赞 👍
李斌作为蔚来汽车的CEO,作为易车网的创始人,他无疑是懂汽车的,也是懂互联网的,可是李斌不懂美国,更不懂政治。
美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1.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利用英法之间的利益冲突获得政治独立。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向交战双方出售各种物资和武器攫取了大量的利益,在德国人撑不住的时候下场帮助英法,名利双收,成为世界最大工业国,奠定了崛起的基础。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向交战双方出售各种物资和武器,在轴心国撑不住时下场帮助同盟国,大赚特赚,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一句话概括:美国的崛起就是靠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成为世界老大后,美国为了防止它国超越自己,总是在世界各地拱火挑起冲突,想继续当“得利的渔翁”,最近的俄乌战争就是美国的杰作,美国也正在挑起台海危机,朝韩危机,中印危机,南海危机等,妄图让中国及周边局势不稳,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政治上,作为世界老大,美国是打压老二的高手:美苏冷战时期,美国拉拢中国搞垮了苏联;日本经济腾飞的时候,帮扶四小龙,打击日本半导体,强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压制住了日本;欧元崛起的时候,挑起科索沃战争,利用欧洲内部矛盾打压欧元;现在中国崛起了,美国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全方位对中国进行打压。
在这种情况下,蔚来汽车想进入美国市场,难道你不知道自己是一身黄皮吗?难道你不知道蔚来是中国车企吗?
抖音进入了美国市场,TikTok三番五次传出被制裁,被收购的新闻,前景未卜。
手机领域除了联想收购的摩托罗拉,小米ov没有一家能进入美国,更别提华为了。
汽车作为最重要的价值最高的制造业产品,迄今没有一家中国车企能进入美国市场,比亚迪已经声明不考虑美国市场了,难道你蔚来有三头六臂?
不过,李斌这话还是得说,起码可以让国内殖人看清美国的嘴脸:美国根本不是一个所谓的自由贸易,自由市场竞争的国家。
发布于 2023-07-17 08:58・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周臻 - 5 个点赞 👍
无人机不比汽车敏感多了,大疆不就靠北美市场活着;比亚迪2010年左右就卖到美国了;电信敏感不敏感,电信移动一样在美国开展业务;当年松的时候,到处买美国的大广告牌宣传中国成就:更不要提当年大把中国公司去美国募资。
蔚来就是拿不到美国政府的补贴吧。
美国被玩了这么多年,现在就是在对中搞对等贸易。
发布于 2023-07-21 00:4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游民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去买几个橘子 - 3 个点赞 👍
个人觉得,如果李斌先出具一份蔚来申请进入美国市场的材料,再拿出来一份美国拒绝蔚来进入美国市场的材料,这样更有说服力。
当然,拒绝的理由可以打马赛克。
发布于 2023-07-21 16:50・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张雨辰 - 2 个点赞 👍
有些拿蔚来不去建厂就要低关税政策来洗的,那就来较个真啊。
你知道中国资本去美国建厂一样拿不到补贴嘛,宁德为啥能接受福特100%持股建厂这种恶心人的合作,还不是因为美国这个政策恶心?你啥时候见过内资合资的那些品牌在待遇上有区别对待了?
而且全外资的特斯拉在上海拿了多少好处?补贴政策齐平就算了,上海的地皮能给到那个价,还批低息贷款,相当于白送。
这就是你说的对等?
编辑于 2023-07-19 11:31・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Jarvis - 2 个点赞 👍
公知嘴里的市场经济就是人家美国可以自由的不让你进入。美国政府现在是自毁自己多年营造的人设。导致以往一大批靠吹捧美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媒体人,律师,公知被反复打脸,而且不少因为迷信美国权威,难免被人看做汉奸。
中国的企业家媒体教授等等就不应该太实在,应该像美国企业家政客媒体学习,要在任何场合抱怨指责美国的市场不开放。可以就用它们惯常使用的话术。
编辑于 2023-07-19 23:1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司马衵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卫撕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Gaarmat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欢呼孙大圣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慈悲为怀八大王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eisfw liu - 0 个点赞 👍
美国从来都是双标之标王,一边向外宣扬开放市场,一边实施强力的贸易保护。
中国新能源车要蜂拥进去,除了特斯拉,那本土的老家伙们能顶得住啊,特么死啦。
但事实是,美国是不敢让中国的高端产业链渗进来,服装、日用品、家电等,来啊无所谓。
发布于 2023-07-19 22:45・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杂想杂说 - 0 个点赞 👍
任何国家,任何品牌,任何供应商都可能进入美国市场,就是中国的新能源车品牌不能进。如果不是因为美国造不出来,恨不得连一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都不让进。
发布于 2023-07-19 22:29・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某某 - 0 个点赞 👍
从这就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目前在贸易结构上美国仍然是处于主导地位,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的供给方并没有改变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中国需要外资的投资所以中国在贸易政策上很多时候都是处于被动的反击
国务院出台一个新的法案,领导人立马需要会见一些外资或者召开会议去强调中国的贸易环境没有变,也能看出目前我们的窘境
李斌的问题确实比较尖锐,说这样的话需要很大的勇气,目前对于我们自己资本家的舆论环境是不友好的,他说这样的话能够得到多大的支持不得而知,但一定会有争议
只能说在中国当民营企业家真的很难,他们承担着提供社会大量就业的机会,但还是会陷入大量的舆论攻击,这种舆论攻击有时候是官方的有时候是民间的,造成不必要的不理解增加了经营成本
实际上对于民营企业的不理解,还是出在文化上和福利制度的健全上,中国这种文化导向如果社会出现了某种问题必然民众就会寻找一个撒气口
现在社会很多枪口都将矛盾指向了资本家和民营企业,也是因为在民众看来他们的不满和现状都是这些资本家造成的,自然而然民营企业和资本家就是被攻击的对象,要把资本家挂路灯这种言论影响太深了
这也是为什么极左在现在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极左的天然属性导致了他们在寻找矛盾爆发点的时候很多都带着指向性
发布于 2023-07-19 22:25・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知乎章北海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公孙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