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职工和一方全职照顾家庭哪种家庭模式更好?
- 17 个点赞 👍
你俩一起商量好的模式,就是最好的。
家庭模式哪有一定之规呢?肯定是要衡量双方的意愿和现实条件来决定的。
但是,商量的过程中,请记住:
不妥协,别委屈,更别闹气。
很多事情,没有所谓的“完美方案”,但也没有那么多“身不由己”。
首先,别轻易向现实妥协。
好多家庭之所以要牺牲一个人(往往是女人)的工作权利去全职照顾家庭,常常是因为没有人帮忙带孩子。
这确实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但也不是不能解决。
关键在于你们两个人能不能同心同德。
我有个女性朋友,她和老公都是老师,由于双方父母都在外地,再加上老人身体都不好。孩子出生后,四个老人谁也帮不上他俩的忙。
产假结束前,夫妻俩把各自的课程表拿出来,一节课一节课地对时间,争取把两个人的时间都错开。实在错不开的,就提前跟同事换班。
就这种为了倒着时间带孩子所以提前对课时的事儿,他俩每周末干一次,一直到孩子三岁上了幼儿园为止。
可能你会说他们是老师,时间倒得开。
但其实,方法真的比困难多。
现在有好多像以前托儿所的机构,最小能接收6个月以上的婴儿。
每间教室都有实时摄像头,直接连到家长手机上。这不也是个办法嘛。
其次,选择了就别委屈。
有时候现实残酷,如果你选择了妥协,就别委屈。
无论是双职工的劳碌,还是全职照顾家庭的心酸,抑或是单独养家的压力,只要是两个人一起商量好的, 就别让自己太委屈。
人啊,经常容易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
当初做决定时想好了,也说好了。但时过境迁,身处自己想象不到的情境之下时,就很容易委屈。
这种时候,深吸一口气,想想当初,咬牙坚持一下。
一个家庭,时刻都在成长变化,事情总会有转机的。
最后,千万别闹气。
闹气,是最幼稚、对自己伤害最大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但偏偏很多人会选择它,好像一扭头、绝绝地摔门而去多么有震慑力似的。
最可怕的是,很多决定也是闹着气做的。
我表妹有了孩子以后就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全职的问题。
本来她还在犹豫,可婆婆听说了她这个想法以后大加阻拦。
本来还在冷静考虑的表妹,在婆婆过激的反应面前也不淡定了。
闹着气想:你不让我全职,我就偏要全职一个给你看!
如今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可我表妹想再找工作却没那么容易了。
两个人结婚后,如何经营家庭确实是门学问。但两个人只要心往一起想,劲儿往一起使,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对于家庭模式,你们两个人一定要拿出真诚,冷静客观地商量决定。
但思维也不要太僵化,不是说选择了一种模式,就要一辈子坚持下去了。
人生很长,变数也会很多,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愿你们共同面对,在岁月的磨砺下变得更加相亲相爱。
以上。 @知乎情感君
我是 @罗西的心灵空间 ,愿意帮助你解决困惑和难题,咨询可私信。
发布于 2022-12-07 21:30・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罗西的心灵空间 - 11 个点赞 👍
哪种家庭模式更好,不能做简单的二选一的评估,而是哪种模式更适合家庭发展,那么哪种就是最好。
一方全职照顾家庭对孩子对家庭肯定好处多多,先不论是女方全职还是男方全职,当然现实情况女方全职多一些,但首先得征得一方的同意,其次家庭经济条件要允许。
双职工的家庭模式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就是首选。许多新建的小家庭,不但背负着房贷、车贷等,还要养育子女,些许的存款就是杯水车薪,家庭经济这一关就过不去,即使想全职,也无奈。
还有的小夫妻在有了孩子之后,双方父母都帮不上忙,或者不帮,为了孩子也只能选择一方全职照顾家庭,而在孩子能送幼儿园时,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回归职场。
我表妹在怀孕后,因身体状况辞去了工作。孩子出生后,她的父母还没退休,无法帮她照顾孩子,而妹夫的父母家在外省,他还有个十几岁的妹妹需要父母照顾,也不能帮忙,无奈下,她只能自己全职照顾,好在她父母拿出自己的工资为她请了钟点保姆。
她在照顾孩子期间,没有放弃提升自己,在孩子能上幼儿园时,她也考上了社区工作,总算是回归了职场。
要说哪种模式更好,适合的就是更好的,没有绝对的「全职」和绝对的「双职工」哪个更好,全在于个人和家庭的契合实际情况的选择。
如果可以选择,我到是认为我表妹的先全职后双职工更好些。孩子在很小时,得到了母亲的全身心照顾,在教育启蒙上肯定占优势,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发展重返职场,既有利于家庭经济又不给自己留下与社会脱轨的隐患。
到底要怎么选择在于各人对于家庭和本身的发展的不同认知,只要是有利于家庭和各人发展事宜的,都是正确的,没有所谓的更好,只有更适合的。
我是 @源缘 ,有缘解答你的情感困惑。
编辑于 2022-12-31 23:29・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源缘 - 2 个点赞 👍
奔五中,这些天发生的事让我坚定的认为,双职工家庭更好。我是体制内中层,除了技术活,手下还负责一个值机组。我也曾经是个值机员。随着技术进步,值机的活技术含量越来越低,环境又很单纯,休息时间多。是真的很适合照顾家庭,她们也是这么做的。但无论是家务活的统筹安排,孩子的教育,婆媳亲戚关系的处理,对老公事业的辅佐办事能力,谈判能力见识格局等等,不要跟我这个老人比,就是和那些有些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比,都已经落后。
人的能力是全方位的能力,至少在我的阶层,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里的不争更多是自己不争气。向上很难,当今中国社会,普通家庭很难靠一个人的力量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工作不仅给我们带来物质收益,能力的提升,格局的打开,人脉的经营都是顺带的。
发布于 2022-11-23 21:1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静享年华 - 2 个点赞 👍
双职工婚姻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从积极的一面来看,第二份收入使一些家庭从贫困上升到中等收入,并使其他家庭富裕起来。它使妇女更加独立,赋予她们更大的经济权力,并减轻了男子成为供养者的压力;47%的在职妻子贡献了一半或更多的家庭收入。不太明显的好处可能包括夫妻关系更加平等、双方健康状况更好、女性更加提高了自尊以及父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不利的一面是,工作夫妻面临额外的时间和精力需求,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冲突,配偶之间可能的竞争,以及满足孩子需要的焦虑和内疚。尤其是对全职工作的妇女,家庭要求最高,因为她们有年幼的孩子。当一个工人正在职业发展期或职位提升时,职业要求特别高,这两种要求经常发生在青壮年时期(25-45岁)。
无论是因为工作干扰了家庭生活,还是相反,职业男性和女性似乎同样受到身体和心理压力的影响。然而,男性和女性可能会受到工作-家庭状况不同方面的压力。在314名收入和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配偶中,丈夫更容易承受超负荷(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被社会要求去处理家务和职业责任)。女性更容易感受到角色期望相互冲突的压力(职业和家庭主妇的双重压力),即在工作中需要有进取心和竞争力,但在家里要有同情心和养育之心。
总的来说,两位女性研究人员认为,就身心健康和关系强度而言,将工作和家庭角色结合起来通常对男性和女性都有好处。这一结论是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的,包括大多数心理性别差异都不太大或不可改变,不足以要求高度分化的角色。除了增加收入之外,有助于多重角色有益效果的因素包括增加社会支持的机会;在不止一个舞台上体验成功的机会;一个角色的失败或压力与另一个角色的成功和满足之间的平衡;更广阔的视角或参照系;自我概念的复杂性增加,这可以提高沟通和婚姻质量。然而,多重角色的好处取决于每个合作伙伴(夫妻)承担多少角色,每个角色的时间要求,最重要的是,合作伙伴从他们的角色中获得的成功或满意度。夫妻对性别角色持有传统或非传统态度的程度也会降低这种益处。
发布于 2022-12-31 12:3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呜呜 - 1 个点赞 👍
当然是双职工家庭模式更好。
现在男性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一些男权主义思想,认为君子远庖厨,生活的柴米油盐都应有女性一手包办。
特别是在带孩子方面,觉得照顾孩子的一切起居生活是女性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最可怕的是有些女性还是十分的认同他们的观点,心甘情愿的做起全职妈妈,不是不好,而是大多数家庭矛盾就是由“女主内,男主外”的思想所致的。
女人最久经不衰的魅力是来自于工作,留住男人的心,靠的不是容貌,而是自身的修养和内涵。
维护家庭和睦,靠的不是任劳任怨的付出,而是理解与包容,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双职家庭会比单职家庭更幸福的原因,如果你还不服,就看一下这几点。
1、职业妈妈会比全职妈妈更懂得理解老公
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大多数原因是双方不理解,老公的解释在老婆眼里就是狡辩,老婆的穷追猛打的问题在老公看来就是无理取闹,所以很多时候老公就会觉得自己根本就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一旦老公解释多了,就会心生烦躁,不愿意再和老婆有情感交流,矛盾越演越烈,直至夫妻感情破裂。
这类情况大多发生在全职妈妈家庭中,因为全职妈妈每天关心都是生活的琐事,对工作上的烦恼一概不通,所以双方面临的领域不同,很难做到互相理解。
但职业妈妈就不同了,因为她们自己亲身经历过,所以深有体会,因此她们会更懂得体谅和包容老公,不会硬逼着老公去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给老公一点自由的空间。
2、职业妈妈会比全职妈妈更懂得教育孩子
因为职业妈妈要经常跟人打交道,所以会比天天跟柴米油盐打交道的全职妈妈更擅长与人交际,会更懂得收敛自己的脾气,不轻易的对人发怒。
特别是对孩子,职业妈妈不会随便的把自己的气撒在孩子身上,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给孩子留下一个好形象。
而全职妈妈就不会,由于生活所有的琐事全部都堆积在她一人身上,压力过大,人就会变得易怒,即使知道不应该对孩子发脾气,但也会控制不住自己情绪。
不仅如此,职业妈妈的眼见会比全职妈妈更宽广。因为见识多,所以会更懂得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教育,也会更主动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孩子,倾听孩子的内心。
其实全职妈妈和职业妈妈最大的不同就是,职业妈妈更会学习,一个人没学习,脑子就会僵化掉,人也会变的不理智,做事情喜欢凭心情,不考虑事情的后果,所以说即使是没有工作的全职妈妈也要保持学习的习惯,这样不管对自己还是对家庭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发布于 2022-12-22 22:22・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冷眉 - 1 个点赞 👍
这两种模式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还是要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来选择。
双职工家庭模式的优点:
两个人工作收入还是比较丰厚的,在用完家用之后,还可以剩下一部分钱来进行储蓄,日子过的还挺美滋滋的。如果老人再能帮衬一点,那么日子就是过得美滋滋,如果老人不帮衬,也会因为有两份工资过得挺滋润。
双职工家庭模式的缺点:
孩子没有人管,下班以后要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彻底没有了自己的时间。而且夫妻双方还得共同做家务,共同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会感觉到很累,而这种累也是心理上的。情绪和心理压力非常的大。
一方全职照顾家庭的优点:
有一方承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以及照顾孩子,另一方下班回家之后就可以充分的休息,来为第二天上班做好准备。下班之后没有那么着急,心理压力会更小一点。
一方全职照顾家庭的缺点:
因为只有一方的工资,所以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可能每个月无法攒钱。而且一方全职照顾家庭会被另一方嫌弃,家庭矛盾也会不断的升级。如果有老人支持还好,如果没有老人支持,生活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但是如果这一方的工资很高,那么这些问题就会大大解决。
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进行选择,没有哪个模式更好,只有哪个模式更合适。但是我依然觉得双职工模式更好,毕竟上班也是一种乐趣。
发布于 2022-12-06 17:32・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与世无争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白白胖胖 - 0 个点赞 👍
现在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疫情当前也让越来越多人求职焦虑和就业焦虑。现如今就业难,好的工作岗位更是难得。所以很多父母在生完孩子之后,都会决定迅速回归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家庭增加更多的收入,也让整个家庭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一些。
当父母都投入工作的时候,孩子由谁来带又是一个问题了。如果是双职工家庭并且没有老人来接手的话,这个问题更加严峻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就出现了两种选择,一是宝妈辞职回归家庭,先带几年娃,等娃能送去幼儿园读小班的时候再回归到工作岗位上;另外一种,就是选择请保姆,白天的时候让保姆来接管带娃的任务,等到夫妻两人都下班之后就自己来。
有些家庭还是会纠结,到底是请保姆来接手一下带娃的任务,还是让宝妈辞职做全职妈妈呢?
针对这个问题,有些网友认为应该选择去工作,请个保姆来照顾比较好,因为当下合适的工作实在是不好找,加上离开工作岗位几年之后再重返职场难度太大,而且如果是准备晋升的职场宝妈,那更应该投入到职场。
而有些网友则认为,陪伴孩子的时间人生就那么几年,尤其是孩子成长最迅速的时期,更应该参与进来才是,等到孩子进了校园大家相处时间也会减少。
个人的观点认为,如果宝妈们觉得做全职妈妈,或者是不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相处,那么请一个高质量的保姆也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下班的时候再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也是一个选择。其实不管选择如何,都无需内疚,任何一个妈妈都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进行自由的选择。
做全职妈妈是一场巨大的冒险,但是如果选择了做全职妈妈的话,就相信自己有能力将这场冒险变成有惊无险吧!
而如果是家里请了保姆带孩子的话,存在如何和保姆相处的问题。小编则认为,其实和保姆相处更需要尊重、信任和宽容。学会尊重和处理好雇佣关系是关键,当保姆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她们自然也会真心帮助你抚育好孩子。
发布于 2022-11-25 00:1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Zingiber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R.赵 - 0 个点赞 👍
理论上我觉得双职工更好一些,但是双职工需要人帮忙。如果老人可以帮双职工家庭的话,那么他们的条件会变得好的多,既有收入,而且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会落下,就是苦了老人。其实带孩子真的挺累的,但是总觉得老人退休了,没有什么事情干,今天也郁郁寡欢的,如果有一个小孩子让他们开心,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如果有一方全职照顾家庭,那对另一半的工资要求会比较高,他一个人的工资就得支付全家人的开销。以普通家庭为基准,这就有点困难了,尤其是孩子一出生,各种费用就有了,奶粉,尿不湿等各种婴儿用品。这下子一个人的工资可就经不起折腾了。要是家里的老人能接近一下,那更好,如果接近不了,那可劲儿继续磨练吧。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经济条件,还是不要轻易的结婚。
我觉得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改变家庭模式。孩子在上幼儿园一起,一方全职在。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就可以变成双职工模式。普通家庭来说,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教育孩子,而更多的依赖于学校教育。但是学校教育,又往往依赖于家庭教育。很多家长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着孩子写作业,孩子连写作业都不会吗?理论上双职工家庭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实现的,只不过双方每天的行程会被安排的满满的。很多家长最烦的就是去接孩子下学。
发布于 2022-12-06 16:31・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温甜甜圈 - 0 个点赞 👍
曾经我们是双职工,长辈带孩子,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家庭矛盾。
一方全职照顾呢,也有利有弊。毕竟仅靠一方,压力会很大。
我更建议,预留一部分资金后,再要孩子。妈妈全职带孩子,等入托后出去工作。
这样避免家庭婆媳矛盾,也有经济基础,不至于压力过大。
发布于 2023-01-02 18:57・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优游 - 0 个点赞 👍
这要看每个家庭的想法。我们刚有孩子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帮忙看,完全得靠我们夫妻俩。夫人做出了让步,而且她怀孕也不好,工作还要产后恢复,她只能停止了她的工作。但是当时觉得生活压力特别的大,因为本来是两个人的工资,现在成了一个的工资,生活质量上发生了改变,而且生孩子要很多钱,给孩子买的那些用品也都很费钱。
但是我还是觉得双职工比较好,因为双职工家庭夫妻双方都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会有一种参与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非常的开心。
一方全职照顾家庭,不仅会给经济上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很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不能独立自主的人,思想上极具依赖性。因为家里的所有事情都让夫人干了,那孩子就不会干了,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懒惰。
如果是双职工照顾家庭,那么就会让孩子担负起一些家务的责任,甚至还会让他学会炒菜做饭,这些生活的基本能力,可以很好的培养他自主自立的能力。其实父亲带出的孩子会比母亲大寿的孩子更加自立自强,所以在孩子的教育当中,父亲必须要参与,而且必须展现出不可缺少的部分。
这主要还是看夫妻双方的想法,如果双职工家庭的压力很大,也可以选择一方全职照顾家里。这就看谁的收入更高了,收入高的人继续工作,收入低的可以回家照顾家里。但是在家庭中,财务上就会发生变动。我还是觉得双职工家庭比较好。
编辑于 2022-12-06 12:48・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努力的虾 - 0 个点赞 👍
我觉得,这个问题从时间来看,答案是不一样的。
从短期来看,一方全职照顾家庭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上班为事业打拼,兢兢业业;一方待在家里,负责各种家务,洗衣、做饭、打扫屋子,如果有孩子的话,还需要承担照顾孩子的重担。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特别精细地照顾,吃东西的种类、温度甚至是姿势都十分重要,稍大一些,能开口说话了,能迈出小短腿儿走路啦,短暂地惊喜之后,是长长久久地斗智斗勇。
工作赚钱和照顾家庭,分工不同,但是都十分耗费精力。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照顾家庭比工作赚钱更辛苦,因为它没有结束的界限。
工作再累,总有下班的时候,可是照顾家庭却没个头。
更可怕的是,照顾家庭虽然同样重要且辛苦,但是却经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永远想不到看上去舒适温暖的家庭,打理起来也是费心费力,甚至让人崩溃的事情。
所以,从长远来说,我还是觉得双职工家庭模式更适合长久的婚姻。
几年前,韩国出了一本现象级的书,叫做《82年生的金智英》。
这本书,是作者半自传式的小说。
里面有个情节,哪怕我没有经历过,却还是狠狠共情了。
它给我贡献了一个从没听过的词汇,就像它给我展示了一种我从没想过的人生。
这个词,叫做 妈虫。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过吧。
但是应该会对这个词产生生理性的厌恶吧?
我耐着性子,查了一下这个词。
”妈虫“一词,是韩国产生的网络流行语。
这个新兴名词,最开始用于贬低无法管教在公共场合大声喧闹幼童的年轻妈妈;后来,战火进一步蔓延,也用来贬低没有收入,专靠老公,在家里带孩子的全职妈妈。
甚至,我看到了更恶毒的解释,寄生虫一样的妈妈。
寄生虫。
妈妈。
这样的两个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被人联系在一起,视为一回事。
而把他们划上等号的契机,竟然就是没有收入的全职太太。
当然,我完全不认同这个观点,甚至是非常厌恶。
可是,它终究说明了一件事。
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是需要夫妻双方势均力敌的。
照顾家庭虽然很伟大,也很有价值。
可是在消费时代,如果这个价值不能变现,显示出一定的物质价值,夫妻关系很容易会失衡。
当然,也有能理解和尊重全职妈妈的家庭,遇到这样的对象是一种幸运。
可是更多的人,多年待在家里,远离职场,ta还能回得去吗?
纵使最开始大家仰望的是同一个方向,可是时间长了,两人的位置越来越远,当全职的一方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被生活的琐事所侵扰,不要说追上伴侣,便是理解ta的工作状态都很费劲的时候,你又怎么能指望ta可以挺起胸膛,维护婚姻呢?
就像那个被陌生人平白质疑,说是妈虫的母亲,她难道不愤怒吗?
可是她最终也没能维护自己什么,只能讪讪的离去。
在辗转难眠后,最终选择了出去找工作。
虽然也十分艰难,但她终究是迈出了重拾自信的一步。
发布于 2023-01-01 22:16・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一晌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