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隐形家务」?家务到底如何分工才更合理?
- 178 个点赞 👍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一位春节期间主动承担起家务的男性,以下为他的自述:
大年初一晚上,我在厨房洗全家人的碗筷时,水和油顺着缝隙流到了手套里,两只手黏糊糊的。突然想起小时候我妈教育我的一句话——「男人的手是用来握的」。
作为家里独生子,似乎从小到大,我都有一种不用做家务的特权,不用做饭、洗碗、叠被子、洗衣服……好像我的手要留着干某些「伟大的事业」。偶尔几次做家务的经历,也是学校布置劳动作业,或是心血来潮的体验。这一次在春节做家务也是一样——我加入的一个名为「男性现代化」的群里,发起了一次「春节家务营」活动,号召男性群友在春节主动做家务。
这只是群号召的很多活动之一,更多时候,群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稀少且高质量的讨论空间——男性如何理解、尊重女性,真正践行男女平等。
入群近一年,我看到群友们讨论过各种问题,有时候,凌晨两三点还在讨论诸如男性随地小便、在禁烟场所抽烟等问题;有时,对于亲密关系中的权力结构,这种比较深入的话题,有人会打出上千字的回复;关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群里时不时就会聊出999+的未读消息。
我发现许多当初自以为理所应当的事情,现在回看是多么荒诞。某种意义上,当传统性别脚本与时代浪潮正面相撞,我不确定会发生什么巨变,但微小的改变,似乎正在我这个小家庭里发生。
家务中的「理所当然」
这个春节,起初,我只是抱着一种好奇和尝试的心态,加入了这个「春节家务营」。我想,如此短暂的体验,虽然无法打破早已根深蒂固的性别分工,但它可以像一面镜子,照出琐碎家务背后的权力结构。
随着活动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家务劳动不仅仅是体力上的付出,更是一种情感和关系的微妙博弈。这段经历让我重新审视了性别角色、家庭分工以及那些「看不见」的女性劳动。
活动头几天,我按计划开始做家务:洗碗、晾衣服、收拾房间……这些看似简单的任务,刚开始还挺有新鲜感。我们一大家人每餐吃饭,大概要洗几十个碗和盘子,一开始我都是按照自己想当然的方式洗——每个碗先拿水冲一冲,挤上洗洁精,擦好了再冲掉,这个方法洗少量的碗是有效的,一旦面对堆成小山的碗碟就很麻烦。媳妇教了我更好的方法,先统一用热水冲一遍,再把洗洁精挤在洗碗巾上,挨个擦一遍,最后再统一冲水。用了这个方法,洗起来又快又干净。
但洗碗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还包括后续一系列的打扫——擦桌子、处理厨余垃圾、擦灶台、擦抽油烟机、擦洗碗池的水、洗毛巾,最后再把所有的用品物归原处,这一整套下来,时间可能比吃饭还要久。
一个细节是,作为男性晚辈,家人总会对我洗碗做家务表达出格外的关注,似乎我得到「真棒」、「真不错」的表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原来男性做家务不是「日常」,而是需要惊叹或赞扬的「事件」。
情况在几天后出现变化。家务做得多了,慢慢的家人的关注和肯定也就消失了,它正演进为一种「理所当然」。或许也是到了这时候,真正的家务才刚刚开始。弯腰在水池边,蹲在地上收拾东西出现的腰酸背痛,也开始让人感到疲惫。
加入「春节家务营」后,我开始洗碗
此刻才惊觉,很多女性几十年如一日操持家务却很少得到夸赞,而男性偶尔的劳动就能收获掌声,这种双重标准本身就是一种荒诞。
而这种对「女性做家务理所当然」的观念,在群里,其他人也看到了许多。在活动前,群友小蓝曾去女朋友家住了一段时间。女友是一名小学老师,工作强度很大,每天早出晚归。那段时间,小蓝负责了大部分家务:早上送女友上班,白天在家写论文、打扫卫生,晚上接她回家后还要洗衣服、晾衣服。尽管他做了很多,但女友却很少主动提起这些事,甚至会说:「我没有叫你做这些,你为什么要自作多情?」
「看不见」,让小蓝感到困惑和失落。他反思之后,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期待:希望女朋友能看到他的付出,并给予肯定。然而,这种期待似乎并没有得到回应。他觉得,这也呈现了一种当下社会里的性别矛盾——男性做家务时,总是希望获得更高的评价和赞美,而女性则被默认应该承担这些劳动,甚至不需要被看见。
活动中,很多群友也逐渐意识到家务劳动的一种心理反应。当为自己做家务时,比如整理自己的书桌或洗自己的衣服,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当为他人做家务时,尤其是当这些劳动被忽视或被视为理所当然时,却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这种「异化」,让我们这些参与者开始思考家务劳动的本质。家务是维系家庭运转的重要部分。可正因为它的重复和琐碎,做家务的人往往容易被忽视,甚至被视为「低价值」劳动。
这次活动还让我对「宏大叙事」和「微小声音」有了新的理解。小蓝说,他从小爱听家族男性长辈高谈阔论历史政治,觉得他们「胸怀天下」,而女性长辈的话题总是家长里短。但这次春节,他在外祖母家连续十几天早起备菜、洗碗、打扫,忽然发现:男性长辈的「宏大叙事」背后,是女性默默托起的一日三餐与满地瓜子壳。
「那些厨房里的响动,才是支撑他们高谈阔论的根基。」小蓝说。
群友暖炉感受更强烈,半小时能洗完的锅碗,妈妈每天都洗,重复起来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而到了老家的年夜饭现场,男人们在前厅高谈阔论等开饭,女人们在后厨匆匆扒几口剩菜。当他提议「请保洁」时,父亲说他浪费。
对于家务,代际之间也有一道潜在的规则。比如,有位群友发现,在舅舅家过年时,类似的割裂是:男人们围坐客厅指点江山,女人们在厨房忙得脚不沾地。她试图打破这种惯性——主动修门锁、放鞭炮、开车上路,甚至抢着洗碗扫地。但长辈们总把她当「孩子」,一句「放着我来」便将她推开。「舅母仿佛永远停不下来,劝她休息,她反而不自在。」这种代际间的家务秩序,像一道无形的墙。
还有人会觉得春节做家务就是一场长跑。在父亲手术后,群友树根他们家要在凌晨3点去菜场采购,洗200多个碗盘,而姐姐一家带着挑食的外甥回来,还要单独给他做饭。最刺痛的是妈妈总在深夜拖地:「早上拖会被踩脏。」
代际家务秩序在部分家庭里,是长辈(以女性长辈居多)包揽所有脏活,年轻人在客厅嗑瓜子。更可怕的是,这种模式正在延续——不做家务的晚辈,很多人将来可能会雇保姆代劳,而保姆往往也是女性。
图源电影《出走的决心》
哺乳期的战争
我加入「男性现代化」群快一年了。
我的微信里有许多群,这个群不是人数最多的,只有不到300人,但它一定是讨论氛围最热烈的。如果一段时间不看,几乎每天这个群都会聊到999+的未读消息,以至于更多的时候,我要做的不是参与聊天,而是要不断向上翻,搞清楚大家在聊什么,探讨到了哪一步,否则就跟不上讨论节奏。
时代的每一次震动,总能在各个地方激起涟漪。比如2月9日,民政部公布,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610.6万对,创下了45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结婚这个话题,最近在群里讨论得也非常激烈。婚姻作为传统观念中的人生大事之一,造就了一些人不得不结婚的现实。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于已婚人士的态度上——许多明知不合适的婚,为什么非要去结?
不同的观点很难最终达成一致,这是群里讨论的常态,很多事情往往不需要讨论出一个结果,某一部分达成共识也很重要。
我加入这个群,其实也跟婚姻问题有关。最早的机缘,是因为我跟媳妇的一次吵架。之前我对于女性生育这件事了解很少。媳妇当时在老家坐月子,我在北京上班。我想当然地认为,女性有这么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家休息,应该是一件觉得轻松的事,而且家里不仅第一个月有月嫂,后来还有两家的老人一起照顾,「应该不会过得太难」。如今我知道这个想法相当离谱,甚至会为自己当时有这个想法感到很羞愧。
一个人的行为,常常都是个人认知的外在体现。当我没有发自内心认识到产妇坐月子这个时期有多辛苦和孤独时,行为也会受到影响。
爆发的导火索与哺乳有关。当时我请假回老家探望,赶上媳妇堵奶了,要去产后月子中心疏通。我就陪着去了,但当天我还约了堂弟一起去买一把吉他。当时疏通用了一个多小时,媳妇出来的时候脸色显得很难过,但我把媳妇送到家之后,就觉得这件事结束了。我要去做下一件事——陪我弟买吉他。然后我就出门了。
我媳妇崩溃了,跟我大吵了一架。那次吵架的级别之高,能排进这些年婚姻「战争」的前三名(第一名的那次吵架差点离婚了)。如果说之前吵的架我还能想出原因,这次吵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完全是懵的,我想:「我都陪你疏通完了,接下来我按计划去跟我弟买吉他,这能有什么问题?」
在「男性现代化」群里,也有相当一部分女性群友。她们也会分享自己的经历,以及对事情的理解和看法。生育这个话题也谈得很多。我也是后来才意识到,就像哺乳一样,很多事情对女性来说,是一个连续性的劳动,它没法用「件」这个量词来形容,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周期,对一部分人来说,甚至有一种没有尽头的无望感。媳妇在老家坐月子期间,哺乳对她来说不是一件事,它是一段无法睡一个整觉、要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疼痛和堵塞,以及某种无法脱离的劳动的生活。
吵架后我去网上搜索资料,也是第一次开始了解到产后抑郁这件事,但可惜的是,人往往会选择性地吸收所看到的信息,我当时看到的原因,大多是生理性的,比如某种激素水平过高之类,所以得出结论:女性特殊阶段的生理性原因,过段时间就好了。
但我错了,它不仅没好,反而成了一根刺。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提到这件事,媳妇都会非常愤怒。而且我发现,如果我没有认识到这件事究竟因何发生,没法真正共情的话,那么光道歉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从小到大,我是一个回避冲突的人,但有时一味回避反而会扩大冲突,所以这件事也成了我心里的一个结。为什么会这样?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
我把这事发在了社交平台上,挨了网友一顿骂,但有一位网友推荐我加入这个群。我如今很感谢这个人,也正是在这个群里,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很多问题都出在那个「理所当然」上。就像我从小接受的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女性做饭洗碗是理所当然,女性洗衣服晾衣服是理所当然,女性打扫卫生也是理所当然。记得群里一个关于家务劳动的讨论,一对情侣在一起生活之后,女方爱干净,两人经常因为家里卫生问题争论,最后男方抛出一句话「谁看不下去谁做呗」,怼得女方哑口无言。我听了这件事心中一紧,自己好像就是这么想的,好像我从小把屋子弄得再乱都没关系,反正我妈会看不下去,她会「理所当然」地去收拾。
我媳妇还给我讲过「另一根刺」,当时因为堵奶,每到夜晚来临,她都非常恐惧,那种哺乳的疼痛是非常剧烈的,但当时我对此完全没有认知。有一天晚上,我跟她走在路上,她突然恐惧得哭了,哪知道我还笑出声来,我说「这有什么好哭的」。
如今想来,非常羞愧。我会觉得,当女性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更多的代价,男性才应该更多地付出和回报,这种责任,不光是体力上的,也包括情绪上的。换句话说,当时媳妇堵奶的时候,并不是一个要去单独完成的孤立事件,而是漫长生活里一个很小的瞬间,而我只是付出了短暂的一个多小时,就忙不迭地要去做下一件事,没有照顾到她情绪和情感上的需求。
图源电影《好东西》
生育损伤
如果说,坐月子以及哺乳期的痛苦还是「相对可见」的话,但后面发生的事,则带来的是一种「不可见」的痛苦。这其中还包括我的一些自以为是。
这件事是3年前发生的。当时,媳妇得知自己有腹直肌分离,而且不是在医院发现,是运动康复师告诉她的。我想当然地认为这可能就跟运动时扭到了脚差不多,但后来才发现问题要严重得多。
我媳妇非常热爱健身,当时她要做某个腹部锻炼动作,康复师做了一个腹直肌分离的简单检测——就是让她躺在地上,做类似于卷腹的动作,把食指和中指按在她肚脐处。后来的很多次,媳妇都抓着我的手,让我用手指这么按她。
这么简单的一按,我的感知却极其复杂。触感上,我的手指明显摸到了肌肉的断层,像是一道有几个手指宽的隐形的沟壑。这不光让我第一次感知到了生育损伤给女生带来的伤害,同时还提醒我一件事,损伤用肉眼看不见,并不代表不存在。
说实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知道有腹直肌这块肌肉,我只知道腹肌,但实际上,腹直肌作为参与身体弯腰、旋转的重要腹部肌肉,长期以来扮演着重要角色。长度大约26厘米的两块长条形肌肉,保护着我们每个人的内脏,参与着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的运转。男女都有,没有区别。
但生育会使得这块肌肉发生变化,随着肚子变大,像一个变大的皮球,外侧的腹直肌会向两边分离。并且,根据分离的位置,产生不同的腹直肌分离后果。
图源电影《祝你幸福》
我作为丈夫,当年也没有这方面的产后护理知识,至今想来也是一个巨大的遗憾。我媳妇也完全没有经验,我们两人的母亲也没有这种经验,请来的月嫂也不懂这个。真是太可怕了,生育损伤是个非常隐形的话题。但通常注意到时已经晚了。
是的,晚了。最佳的时间,是产后42天复检的时候及时采取措施,但我们发现的时候,娃都已经4岁了。这样一块重要的肌肉出现问题,造成的同样是一系列的隐藏损伤,包括腰酸背痛、疝气等等。而像我媳妇这样的健身爱好者,身体力量核心受到影响,这几乎是一记闷锤。
那段时间,肉眼可见,媳妇有一系列复杂的情绪:愤怒、沮丧、不甘、焦虑、挫败。她常会说一句话:你们男人真爽,不用生孩子。这句话常常让我哑口无言。她说的是事实。这个事实指向了性别上的差别所带来的不同处境。自然,也带来创伤。
好在一切都还不是太晚,经过我媳妇的努力,找对了康复机构,腹直肌分离的问题得到了缓解。
生育损伤话题也是在群里经常讨论的。我也挺感激群里的这些女性群友。正是因为她们的分享和讲述,我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去了解女性经历过什么,正在经历着什么。反过来,结合发生在自己家庭里的各种场景做对比和总结。也只有这样才能摸到一些男性「现代化」的门槛,因为我觉得,公平、平等一定是男性「现代化」的必备要素。
群里的女性群友们常常把这种向男性讲述自己感受和理解的行为称之为「支教」,我觉得这很贴切,在这些议题上,真正能当男性老师的只有女性。但女性没有义务来「支教」,而且也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对牛弹琴。所以,对于这些愿意「支教」的群友,我一直抱有感激。
所以,后面我经常跟我媳妇聊起当时的事,愤怒的平息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对方有足够深刻的反思。开启这些关于性别的讨论,也慢慢打开了我的视野,之前由于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存在,世界在我眼里是狭隘的,但现在,它正变得宽广起来。
图源电影《好东西》
反抗与反思
不过,只是让「理所当然」的事情变得不再理所当然,是不够的,群里很多时候会对一些社会事件,或者网上的言论进行讨论,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展现出了某些「有毒的男性气质」。
群友们对「有毒的男性气质」做过一个统计,比如那些时不时的说教,常常以「让我来教教你」、「这你都不会」为开头,还有一些词汇,比如城府、权威、妈宝、沉默是金等等,也体现出社会对男性的规训,某种程度上,在这个系统中受影响的不只是女性,男性很多时候甚至也是被规训者。
在群里,我也因为自己的无知挨过骂。当时我理所当然地觉得,男性和女性身处同一个世界,大家眼里看到的世界应该差不多。但当我跟一个群友表达这个观点的时候,我被骂了一顿,她发给我一幅漫画,漫画里描述出在男性和女性眼里,世界的危险程度是不同的。比如,「男性凝视」可以说无处不在,它成了部分男性嘴里的「黄段子」,而在女性这里是尴尬与恐惧的。而后来我知道,这种差别也是源于性别处境的潜在不平等。
每个人对男性的认知,最早其实是来自于自己的父亲。所以,群里大家讨论得非常多的也是父亲的角色。一些家庭第一胎生的是女儿,会想办法继续生育,直到生出一个儿子,而出生在这个家庭中的女儿,对于女性处境的感受会很深刻。
我记得有一名女群友,说自己从小就不被看好,得不到宠爱,眼睁睁看着家庭的长辈们偏袒弟弟,但对于自己这个做姐姐的就有诸多要求,就连批评人,也都会以「你不像个女孩子」来开头。比如她父亲会要求女孩子应该温柔可爱、善解人意,如果有情绪,就会被指责「像个泼妇」。这位群友身处其中,直到长大都觉得「感觉到异样,但找不到答案」。
而群友们关于父亲的印象深刻的画面还有许多。比如,有的人的父亲会批判女性:「有的女的天天只会化妆打扮,画得跟狐狸精一样」;有的会说「我是一家之主,我说了算」;有的父亲逼着结婚,因为「不结婚没有面子」;还有的强化家庭暴力的合理性,说「孩子就算被父母打断腿,也得孝顺父母」……
其中,有一名群友成功反抗了自己的父亲,并且还把过程写了上万字分享出来。身处一个有弟弟的家庭中,作为长女,她从小承受了来自父亲非常多的语言暴力和殴打,扫帚、凳子、麻绳、皮带、拖鞋……这些都给她的身心带来了伤痕,并且,父亲经常用一种「养你是一种恩赐」的态度来对待她,她从对父亲充满恐惧,到现在慢慢通过各种策略,让父亲感受到她的力量和存在,这种卓有成效的反抗也鼓舞了许多群友。
不光是这些关于原生家庭的沉重议题,有时候,群友会在人们容易忽略的小事上有所行动。比如有段时间,群里讨论到经常有男性在路边小便,就像贾玲的电影《热辣滚烫》里,开汽车灯照到随地小便的雷佳音的情节那样。很多人可能也仅仅当做一个乐子。一名群友谈到此事,决定买一个能照几十米远的强光手电,晚上看到哪个男性随地小便,就拿手电筒照他。
之前演员徐娇因为「劝男士不要在室内抽烟」上了热搜,群里也热烈讨论过,很多时候,社会把抽烟、喝酒当成了某种男子气概,以至于有的男性群友由于不抽烟,被人说是「没有男人味儿」,但说到底,抽烟是个人自由,但在公共禁烟场所吸烟肯定是错误的。所以一些群友还决定,主动去公共场所制止别人抽烟。
图源电影《热辣滚烫》
共同面对的生活
男性现代化群的群主,名叫斗斗,92年的男生。最早建这个群是在2023年7月,在那之前,他已经学习了性别平等的相关知识,组织了一些公益活动。那个夏天,他偶然看到了一篇读书笔记,讲的是当女人被期待去教育男人关于性别的议题,实际上是一种「认知剥削」。
文中有段话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如果你是某个优势群体的一员,而你想要和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站在一起,那么你应该积极发声、去教育你所处的优势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关于压迫的社会现实。因为他们更容易相信你,把你当成可靠知识的提供者」。
对他而言,成立「男性现代化」群也是有意义的。童年经历塑造了他独特的视角:8岁成为留守儿童,辗转多个姑姑家生活,「要学着取悦不同亲戚,自己做饭洗衣,还要照顾爷爷」。这种「当自己父母」的成长经历,让他对家务劳动的价值感同身受。不光如此,他的一些诸如「不高大、温柔、长发」等特质,也会让他作为所谓的「非典型男性」,而承受一些偏见。种种经历叠加在一起,更加速了他成立这个群。为此,哪怕如今gap在家暂时没有工作,甚至要焦虑未来的生存问题,斗斗仍然要花费很多精力在群里。
曾经做程序员的他离职了,运营社群、办活动、写作这些事更能让他快乐。「看到自己的倡导真正影响他人,比写代码完成KPI更有获得感。」他自称「没有恒心」,但这个群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坚持了近两年。
斗斗在群里分享的帮厨照片受访者提供
在这个群里,我看到了很多女性的反抗和男性的反思,可是这反抗与反思的过程都是漫长的,而且要知道,这仅仅是一个不到300人的小群,它能产生的影响力和整个社会比起来,很渺小,但这正是我想把它写出来的原因之一。
对我个人来说,总结下来,在群里待了近一年,学会的一个能力是,要时刻反思自己身上的「理所当然」,以及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习以为常」时,要抱有警惕。比如群里讨论的、年轻人普遍抵触的「有毒的爹味儿发言」。
我自己的生活,也有一些细节上的改变。在这个群里,还列出了一份「男性现代化清单」,里面有诸如「主动承担家务」、「日常携带买菜袋子,表明自己乐意承担采购」、「关注女性伴侣的月经周期」、「注意家里的物品消耗情况,及时补货」之类的要求,我都会努力做到。
群友自由填写的「男性现代化清单」
甚至有一些在不少男性看来难以做到的要求,比如「坐着尿尿」,我也在积极去做。
我生长于一个小城。从小到大,家里只有蹲便器。作为一个男的,一直以来,我接受的小便教育都来自我妈:不要尿到坑边上去了。但很无奈,经常会不注意,所以我们家厕所还常备一根管子,用来便后冲一冲不受控制溅出来的部分。
这也是入群后给我这个小家庭带来的变化。在过去,家庭里很多分歧的根源都在于无知,以及我明明无知却依旧自以为是的傲慢,而当我不断被现实打脸,我意识到每个人的处境都是特别的,千万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度量他人,当真正明白了这一点,或许共情和理解就有可能发生。而事实也证明,家庭关系在这之后,要融洽很多,而过去造成的那些「刺」,在承认它们的存在,以及带来的伤害之后,我们也可以一起面对。
话题扯远了。说回我参加的春节家务活动。身处其中,遭遇这些,我们每个人都会自动思考,该如何解决这些生活里的磕磕碰碰,现实难题。
比如,有人提到「家务异化」的概念,他发现,当一个人为他人无偿劳动却得不到认可时,家务便成了异化的苦役。家务并非冰冷的存在,而是也可以体现在亲密关系中。比如,一名参与者纠结于「效率与情感」的平衡。他承认,两人分工合作更高效,比如一人做饭、一人洗碗,但他也渴望通过家务表达爱意。「可如果对方看不见,这种付出就会变成委屈。」最终,他尝试与女友沟通,将部分家务拆解为「各自负责的区域」,比如自己洗自己的内衣袜子,「至少先守住边界」。
在这次活动尾声,一个细节让我意外:包括我在内,多位男性提到,密集参与家务后,他们突然理解了女性为何「难以兼顾事业」。比如,有个男性成员,连续几天从早到晚备菜、打扫,最后累得根本写不动论文;还有的人的哥哥会打电话让母亲洗袜子,增加女性的劳动时间,理由仅仅是「顺手的事」。这些瞬间揭开了更残酷的真相:很多女性被剥削。很多男性也被困在「甩手掌柜」的角色里,失去感知他人痛苦的能力。
群里暖炉的有段感悟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妈十年如一日做饭洗碗,我以前只觉得她『习惯了』。但这次自己做,才发现『习惯』背后是多可怕的消耗。」这也让人意识到:改变需要一代人的觉醒,上一辈人已经很难改变了,而自己能做的,或许只是从坚持洗自己的袜子开始。
这场家务实验没有标准答案。但我现在明白,作为男性,当我站在油腻的灶台前,或者听着洗衣机轰隆作响,面对孩子因为玩耍弄出的一地玩具,至少可以开始承认:那些曾被忽视的琐碎劳动,本就该是所有人共同面对的生活。图源电影《好东西》
文|易方兴
编辑|李天宇
查看全文>>
人物 - 63 个点赞 👍
我们以为做饭,是一个家务,但其中包含的琐碎行动,就是「隐形家务」。
出门,买菜,挑菜,砍价;
回家,洗菜,检菜,切菜,备菜。
然后按不同菜肴需求,蒸菜需要上蒸锅,设定好闹钟,等待烧熟,;
炒菜,需要在灶台前不停的煸炒;
油炸还需要准备两个锅子,复炸两次;
结束后,还要把烧菜过程中,溅到桌面上的油渍擦了,还要把使用的锅子残留物暂时处理下。
有的人勤快,会索性吃饭前,把烧菜用的用具洗干净,然后把垃圾再处理下。我见过身边手快的人,买菜用叮咚,西式做法,但这项家务都要20分钟左右完成,更别说当菜肴变多,我们习惯吃中餐,这个工作量会翻多少倍。
这其中每一次的随手擦拭,每一次把用具收拾干净放回原位,都是所谓的“隐形家务”。
所以,以这个标准去回想,家中的隐形家务非常的多,而我们在沟通时,把工作内容浓缩化了。
因而,家务会成为问题,重要的不单单是分工明确。
还有彼此对干净的认知程度,是否一致;
双方认为的,不同家务的工作量,是否一致;
是否可容错,当别人干活没达到自己要求时,能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存在;
是否能协调处理,而不是刻板单一的进行执行,没有协商的余地。
家务的矛盾,恰恰是关系双方不够了解彼此的一个缩影。
所以,把上面四个问题,在进行家务分工时,一同谈论一番。
比如谁拖地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讨论:
1 地板干净的标准,是不染一丝尘埃,擦的蹭蹭亮,还是把灰尘抹去就好。
这是在确定,彼此对于干净的理解是什么。
2 家里的地板区域分两个卧室,一个客厅,是需要每天都进行工作,碎片化清理;还是一周两次就好,专项清理;又或者平时碎片化清扫,两周一次大扫除。
这是在确定,双方认可的拖地清洁工作量。
3 碎片化清理期间,如果发现对方不够细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协助对方收尾;还是就放着不去管。
这是在确定,双方的容错率程度是多少。
4 遇到伴侣加班出差,恰逢大扫除日,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工作,还是往后推迟一周。
这是在确定,双方遇到问题的协调弹性度。这看似很琐碎的沟通事项,恰恰会日积月累,变成小石子,让彼此内心产生疙瘩。
所以学会把家庭,看成一个小团体,对家务工作,进行个性化的分配,对清扫目标,报以更人性化的态度。
编辑于 2022-11-28 14:4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银子心理有颗树 - 55 个点赞 👍
Thank you for your question! What is the invisible housework? As I understand and observe it, these are the invisible housework that we do it at home as long as we watch it very carefully. Here are the lists below:
Let us have a look at the kitchen as an example. In our inherit thinking, washing the dishes and cleaning the tables are all cleaned up our kitchen. In fact, there are some invisible works we need to do after a few months or few weeks. For example, after we finish our cooking, there are sticky oil stains in the wall and we have to use the rub to wipe and clean them regularly. In addition, it is essential to clean the cruet with no more than one month. Otherwise it is so greasy and breeding the germs and bacteria which is harmful to people's health. Furthermore, the kitchen ventilator should also be cleaned once a month and by doing so, we can make our kitchen feels brand new!
Another example of invisible housework is do the laundry in the washing machine. We can't put all kinds of clothes as the regular mode in the washing machine. Before the laundry, we have to collect the dirty clothes at first and make sure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the clothes use various cleaning mode. After washing our clothes, we need to sort-out our clothes as air dry in the racks and collect all of them together! It really takes time to do it and costs energy.
Finally, for the last question of how to share the housework properly. From my perspective, I don't believe that the housework should wife do all of them. Cause the essence of the marriage is mutual respect and understand. It 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undertake all kinds of housework and construct harmonious family atmosphere! Therefore, it is not worthwhile to argue with him or her what kinds of housework should you do or not, as long as we have free time and do it together!
编辑于 2022-12-09 14:40・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Tysailing - 51 个点赞 👍
因为现代女性大多财务独立,所以婚姻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事情其实是家务事。
像洗碗打扫卫生之类的事情,它那么小,但是又那么经常,每天都会发生,如果没有分担,只压在一个人身上,日积月累会产生很多怨气。爸爸主动分担家务,宠爱疼惜妈妈,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很多爸爸认为,做不做家务无所谓,只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就,就能给孩子传递正能量,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但事实上,如果爸爸从不与妈妈分担家务,不管家事,只会让女儿理所当然的认为家务活就该女人干,同时会让儿子效仿你,将来理所当然的去劳累别人家的女儿。
一个会做家务的父亲,不仅能给孩子塑造一个家庭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也必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幸福。
如果男的做饭,那么女的就洗碗。做饭的时候最好两个人一起,增加参与感,过程中增加两个人的交流。
如果女的洗衣服,那么男的就凉衣服。不能所有事都一个人干,这样太累了,也会有怨言。
如果女的这次扫地拖地,那么下次就轮到男的干。分工明确。
家里有些非常重的家务活,需要力气大的去干,这时男生可能是主力,女的也不要闲着,也要搭把手,不能总是嘴巴在指挥,自己呆呆的坐着。
关于水,电维修这方面的家务活,如果自己搞不来,就出钱把需要的东西买回来,给会搞的一方去搞。
一开始有一方可能干的不好,但是不要紧,多多鼓励对方,让对方有个信心,多点肯定,不是任何事情,一开始谁就干的很厉害,熟能生巧。
不能任何家务活都是一个人干,干活的那个人压力很大,如果没干好,可能还会被说。每个人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都想着有人伺候,有人疼有人爱,一开始可能会伺候,久了谁都受不了。
发布于 2022-12-09 18:1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6个云 - 9 个点赞 👍
家务劳动基本都是隐形劳动,只有你不干了才能看出你的劳动成果。
今天干好家务的,明天还得重复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时间节点,不见功绩,没有成效,更没有薪水。有好多人被家务拖垮,有好多人被家务累了一身毛病。
我虽然喜欢家里的干净、整洁,井井有条,可我是一个不爱做家务的懒人,我的日常安排首先是管好孩子,其次是努力工作,然后才是做好家务。老公实在看不过去就让他去做呗。
毕竟家务做不好不会影响大局,工作和孩子的学习会影响自己和孩子的一生,要抓着重点。
我的观点和习惯,肯定被那些讲究人诟病。但少做点家务还是轻松很多啊,所以,自己被定性为"邋遢"人,丈夫和孩子也就成了"勤快"人了。
编辑于 2022-12-13 20:39・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静好 - 9 个点赞 👍
隐形家务,我的理解是洗衣服、倒垃圾、做饭、刷碗、打收拾房间这种日常性的家务之外,还有灶台擦干净,洗干净的衣服需要收起来然后叠起来等等这些。隐形家务还有辅导孩子作业、子女教育、家庭投资、家庭支出规划等。
隐形家务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夫妻关系的和谐,家庭关系的和睦。
像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结婚刚半年就分手了,起因就是晚饭后因为谁洗碗的问题吵起来,然后双方从争吵到动手,男孩儿把女孩儿推到,导致两个家庭也参与了孩子的矛盾斗争。最后导致离婚收场。
还有就是我的一个小同事,新婚不久,有一天跟我发牢骚说,太气人了,昨天晚上就因为我看电视剧入迷了,没有洗碗,我老公就跟我生气了,我俩就吵起来,谁也不理谁了。我赶紧劝她,我说你俩呀,还得磨合一段时间,不要冷战,有问题要及时沟通。
所以看似不起眼的隐形家务,其实对婚姻的长久,夫妻关系的和谐,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那么隐形家务如何分工才能更合理?
说实话,隐形家务怎么分工,真没有统一定律。应当因人而异,比如一个人工作不忙,在家时间多,又喜欢收纳爱干净对烹饪有兴趣,那就负责买菜做饭,另一半也别闲着,帮忙打打下手,如果帮不上忙,就多夸夸对方,力所能及的做些其他隐形家务。
在家庭分工中,也可以像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按照自己擅长什么,合理安排。
夫妻之间千万不要说, 我在外头辛苦挣钱,你干点儿家务活算啥事儿啊?这样就很容易产生矛盾的。
总之,婚姻当中,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爱护,相敬如宾。这样,那些什么隐形家务、显形家务等等,都不会成为问题了。
发布于 2022-12-09 10:41・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晶姐的生活良方 - 6 个点赞 👍
『隐形家务』,居家必备,不出活又耗时间,常常被队友无视,是产生很多家庭的矛盾的源头之一。
其实『隐形家务』中的隐形,从女人怀孕就开始了。
都说生孩子是十级疼痛,男人也知道,所以在妇产科门前会焦虑会心疼。可从怀孕那一刻起,孕妇逐渐行动不变,呕吐和其他妊娠反应,还有要忍受变丑的压力,这些无一不是生孩子的隐形问题,和短暂的疼痛相比,同样让人难熬。
丈夫能做的就是给予理解和帮助,生孩子,真的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
家庭生活中所谓的隐形家务,是除了洗衣服倒垃圾做饭刷碗这种日常性的家务之外的劳动。
比如垃圾桶倒完垃圾之后需要重新套上垃圾袋,
做完饭之后需要把锅碗瓢盆刷干净,还有灶台擦干净,
洗干净的衣服需要收起来然后叠起来,
吃完东西的残渣也需要擦起来倒进垃圾桶里等等这些。
隐形家务,看着都非常不起眼,可没人做就会永远留在那里。
每次菜买回家,不会自己分门别类进冰箱;
取回的包裹,不会自己找到合适的地方有序存放;
厨房需要清洗的远远不止碗筷;
家里的日用品,不是买一次就用之不竭;
茶几,床头柜,书桌,不是永远不会落灰;
洗好的衣服不会自己进衣柜;
床单不会永远自己保持平整;
卫生间,马桶,不会自己变得干净洁白。
家务活,永远都做不完,今天做完了明天又会冒出来,并且做了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交效果,也得不到家人认可,所以隐形家务常常让人崩溃。
在做隐形家务时,别光顾着抱怨,别忘了,家庭成员是队友,可不是敌人。
一方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家务做的累了,可以告诉这个合作队友,而不是去埋怨他,否定他为这个家的付出。
很多人都只注意自己做的事情,忽略别人做的事情。
所以,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谈谈彼此的看法来获得意见的统一,
谈谈自己的困难来寻求更多的安慰和帮助。
这样才有助于家庭的和谐和稳固。
@知乎情感君 @
发布于 2022-12-21 15:05・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hdj - 5 个点赞 👍
我的理解,跟显性家务,比如做饭保洁接送孩子等相比,隐形家务就是“让人不认为是家务其实是的地方”,比如辅导孩子作业、子女教育、找保姆家政、家庭投资、家庭支出旅游等规划等,看起来比较务虚,但其实更重要。
怎么分工当然因人而异。比如一个人工作不忙,在家时间多,又喜欢收纳爱干净对烹饪有兴趣,那就负责显性家务,学历高有耐心稳健细心,当然负责隐形家务。
发布于 2022-12-03 11:00・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 3 个点赞 👍
我对「隐形家务」的理解是:
在你看不到的时候,其他家人干过的活。
举个栗子:
比如「兵家必争之地」——厨房。
我家现在的吃饭状态是:白天我一个人在家带着六个月的宝宝,饭点不定,通常是宝宝愿意配合我的时候,再去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等到晚上六点老公下班以后,我们的分工是:一个人负责跟宝宝一起玩,另一个人负责做饭。看孩子和做饭的任务分配不固定。
白天的我因为宝宝会随时召唤,所以经常会在吃完饭之后,顺手就把用过的餐具堆到水池里。
如果当天晚上负责做饭的是老公,他自然的就会把我堆积的餐具洗掉,而且他也不会特意的问我,为什么吃完饭没有洗碗。
因为他知道我白天一个人带娃,时间太过「自由」,很能理解我的时而勤快、时而懒惰。
以至于时间久了,我经常会忘记,自己到底有没有把碗洗了。
不管我有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收尾家务,每次吃完饭之后,那些餐具都会干干净净的摆在橱柜里。
也许这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比一个人生活好处多的原因,餐具都不会骗人。
如果是一个人生活,你洗了就是洗了,没洗它就是会躺在水池里等着你去洗它,你不来它就不会干净。
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即便是故意的不想刷碗,也会有他去做这件事。
不想做饭了,会有他去做。
不想吃饭了,他会做好吃的过来馋你。
当然了,也会有不好的地方。
比如原先可以一个人吃完一整盘自己喜欢吃的菜,两个在一起就只能吃一半。
以此类推,如果是三个人,就只能三分之一。
如果是四个人,就只能吃四分之一。
但是,如果四个人,就意味着菜也会变多呀。以前一个人,一盘菜就可以满足需求了,最多两盘。
现在我们两个人,三盘菜都不会觉得浪费。
也许你会说,菜是多了,需要刷的碗也多了呀!
人多了,菜多了,当然会需要干的活也会多。
但是,干活的人也是多了的呀!
一个人吃饭,不管你想不想刷碗,你每次吃完饭之后都必须得刷碗。
除非你碗多,可以多攒几顿,那样也只不过是把活积攒起来了,干的活还是一样多。
两个人吃饭,分工平均的时候,你至少能隔一顿才需要去做饭、刷碗。
共同生活的人要是再多点,多几个人就能多均几次。
也许人多了以后,队伍里总是会有那么一个两个不想做饭刷碗,或者是他根本就不会做饭刷碗。
做的饭不好吃,难以下咽。刷的碗不干净,他刷完你还得重刷一遍才能用。
但是,在一个家庭里,不做饭的人,他会在其他的地方比你多做一点。比如他会去洗衣服,打扫卫生等。
不要说如果他所有的家务活都不干怎么办,他什么都不干,你当初嫁给他干嘛呢?或者你当初娶她干嘛呢?
如果这个不干活的人是你的长辈父母,那我更没办法了。你长大了,你完全可以自己出去独立生活,完全可以不跟父母住在一起啊。
所以「隐形家务」的本质,其实就是出自于家人对我们的爱。
他(们)眼中有活,但是他(们)不会使唤你去做,而是自己去默默地把这个活干完。
深爱着你的,你的家人,他(们)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如果你能找到自己家中的「隐形家务」,那么我敢打包票,你绝对就能立马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沉默的爱。
请热爱家务吧!
请热爱自己的家人。
编辑于 2022-12-08 18:29・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吴妈妈饲养员 - 3 个点赞 👍
我觉得换季时的收纳整理是工作量最大的隐形家务了。
夏天用的电风扇,到秋冬时,得拆开螺丝,擦干净里面的灰尘,晾晒干之后,再重新拧好,用包装袋或者防尘袋装好,放在适当的位置,等来年再重新拿出来用。
冬天时的电暖器,也差不多的流程,只是不用拆开里面了。
换季时的衣服,得洗干净,暴晒好,再叠起来,包装好,放樟脑丸。旧的,孩子小了的,各种穿不上,不要了的衣服还得处理好。
鞋子也得收纳起来,洗好,擦干净,有的需要好好保护的还得套上鞋套,再装回鞋盒里。
换季时的被子,床单被罩,枕头套,又是一大工程。床单被罩这些还好搞定,洗干净,暴晒,折叠好,打包好。棉被最费劲,相比而言太大太重,抱着去晒也非常费劲,有时还需要晒两天,收晒,最后叠好,打包,最费力气。
还有沙发套也差不多的麻烦。
再加上其他的零零碎碎的换季用品,真的是费时又费力。
而且这类的家务活,还非常的隐性,家里的人一般都看不到那是需要做的,是需要费时费力的。
以前感觉一个家好好地运转很平常,到自己了才知道那并不容易,是需要付出很多才能维持正常运转的,一停下来,一散漫,就乱糟糟的了。
也养成了操心的习惯,都得收拾得整齐干净才感觉到舒服。
所以真的是家务是属于那个看不下去的人的吧,隐性的家务就更是了。
发布于 2022-12-03 14:47・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痴痴葬花人 - 2 个点赞 👍
家里的隐性家务,例如孩子玩游戏,在家里玩具(例如奥特曼,汪汪队等等)扔到到处都是,刚刚收拾好,不一会就扔的一片狼藉,还有窗户经常的落尘土,这一些不是常规家务,是随机或者隐性的。
你以为洗衣、料理这些日常家务很简单吗?其实,当中包含不少没被看见的隐形家务,就以最简单的倒垃圾来说:
先整理垃圾,桌上用过的卫生纸、绑绳、拆开的包装袋等。
↓
垃圾进行分类。
↓
收集房间、厨房和卫生间的垃圾袋。
↓
准备新垃圾袋替换。
↓
打包垃圾丢出去。
图片来源/INS©roomy_interiorshop
光是完成一项家务,得做5、6件以上的琐事,就内耗你不少精神。除了这些,还有更多你没想过的隐形家务:
- 洗衣前整理被翻乱的袜子、长裤。
- 睡前收好四处乱放的杯子。
- 使用扫地机器人前,椅子要搬起来,地面要清空。
图片来源/INS©gomi_sutero
图片来源/INS©gomi_sutero
日本主妇认为,我们花费太多时间和力气在这些没被意识到的家务,生命不该这样被浪费!今天就来归纳有哪些恼人的隐形家务,以及日本主妇如何避开家务的懒人方法。
1. 收集四散的衣物
替代方法:安排移动式的脏衣篮
在洗衣前,经常需要到处收集脏衣服,像是沙发上、椅子上,甚至在洗衣机前都能看到,光是找衣服就绕家里一大圈了。
图片来源/INS©gomi_sutero
图片来源/INS©yumeco__home
不如在洗衣机附近安排脏衣篮,让家人能先统一放置,衣服不乱丢,或是能选用自带滚轮的脏衣篮,方便推移收集衣物,解放双手自由。
图片来源/INS©jeanstofferdesign
图片来源/INS©misaki_mermaid
2. 清洗拖地机器人的拖把布
替代方法:改用抛弃式纸巾,脏了就丢,好用不沾手。
人人家中都有拖地机器人,虽然解放双手,但结束之后还是要将拖把布拆下,重新洗干净。身边周遭就有洁癖症患者的主妇,极度讨厌清洗脏掉的拖把布。
图片来源/INS©hagacyon
图片来源/INS©hagacyon
为了这些重度的洁癖症患者,目前日本的拖地机器人已经开始有可替换的一次性纸巾,拆了就能丢,拖完地后无须再费力清洗。
图片来源/INS©_ririnoie
3. 换新的垃圾袋
替代方法:整卷垃圾袋藏在垃圾桶里
家里肯定有大大小小的垃圾桶,垃圾袋尺寸也不一样,通常会将不同的垃圾袋整理收进抽屉,不仅需要费心收纳,在换新的垃圾袋时也要起身去找。
图片来源/INS©mari____home
想要更省事,不如改用卷筒垃圾袋,整卷放进垃圾桶里,垃圾打包时,就能不动一步地直接换好新的垃圾袋,快速又方便。
图片来源/INS©maachi.k.k_home
图片来源/INS©maachi.k.k_home
4. 整理乱脱的鞋子
替代方法:鞋柜悬空,制造一处可以马上收纳的区域。
一回家就发现玄关到处都是乱扔的鞋子吗?家人习惯改不过来,又不想跟着帮忙收拾的你,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制造一处可以随时乱扔的空间。
图片来源/INS©esse_online
鞋柜不妨可以采用悬浮设计,下方空间就能放置当天的鞋子,脚一踢就藏到下面,不用太费心收拾。
图片来源/INS©hinatalife
5 .清洁用过的马桶刷
替代方法:改用一次性的马桶刷更省事
刷完马桶,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其实,沾附脏污的马桶刷也要一并清洗,不时还会有毛发卡住,想到要清干净就觉得人生好难。
图片来源/INS©ethical_ririko
不少主妇为了省事,都改用抛弃式的马桶刷,前端夹住水溶性不织布后就能清洁马桶内侧,用完即丢一点都不沾手,马桶刷用水冲洗一下就干净,终结过往的清洗恶梦。
图片来源/INS©kurasso
图片来源/INS©kurasso
6. 清洁洗碗机内部
替代方法:改用携带式的超声波洗碗机,无须清洁零件更轻松。
你有发现洗碗机用久了,内部会开始出现水垢吗?虽然洗碗机帮你省下不少洗碗的时间,但久了也要定期清洁,所有的碗盘架全部拆下、泡水,清洁起来也很累人。
图片来源/INS©4696mono1222_shoko
图片来源/INS©4696mono1222_shoko
图片来源/INS©4696mono1222_shoko
目前已经有一种免安装的超声波洗碗机,就能利用声波震动去除污垢,设备体积小,也少了需要清洁的零件,不仅洗碗省事,连机器都不用洗。
图片来源/INS©bdp_lifestyle
图片来源/INS©bdp_lifestyle
7. 清洁浴霸、换气扇
替代方法:贴上过滤网
清洁卫生间吊顶的浴霸或换气扇,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隐形家务之一。表面会卡灰尘脏污,需要爬高拆下盖板,在清洁上特别费力。
图片来源/INS©piyohome_1
图片来源/INS©motegikazuya
为了让清洁更快速,日本主妇就推荐这种一次性的风扇过滤网,贴上滤网就能有效避免风扇内部卡脏,只要每个月定期更换,之后半年、一年重新拆装进行大扫除就可以了,有效减少清洁次数。
图片来源/INS©piyohome_1
图片来源/INS©motegikazuya
8. 洗浴用品放台盆,要擦台盆又要擦瓶子
替代方法:所有用品都改吊挂
别看洗面台表面很干净,其实翻开瓶子、盥洗物品的底部一看,全都是脏污!这些因为长期底部潮湿产生的污垢和霉菌,清洁时不仅要擦洗面台,连用品也通通要擦过一遍,简直太累人。
图片来源/INS©dxwbk386
图片来源/INS©dxwbk386
建议改成不放台面的吊挂收纳,从牙刷、梳子、剃须刀到洗浴用品,全都挂起来,少了接触面积,底部不积水,有效避免潮湿发霉,省下一件清洁工作。
图片来源/INS©ikmy_ig
这些隐形家务千万别忽略
有意识地找到缩短家务的方法
有效利用装修设计或一次性的用品来解决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
还有哪些隐形家务浪费你的时间!
发布于 2022-12-09 15:08・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实战专家老鲍 - 2 个点赞 👍
最近被隐形家务这个词触动了。
据说一位日本主妇光起床后要做的事情,就列出了60项。
比如,拉开窗帘、将枕巾上的头发摘下来、叠被子、将床单扯平、给孩子带去学校的水杯加水、收拾孩子的衣服、清洁洗脸盆、打扫洗面台、擦马桶……
所谓隐形家务,就是家里其他成员看不到,但又必须干的活儿,有些不是每天都做,有的则是天天要做。
比如,保鲜袋没了、卫生纸没了、牙膏没了……这些都要随时储备更新,既不能太多,又不能到用的时候发现一丁点没有了。
除了物品储备更新,很多家务其实是包含好几个步骤的,这些步骤都做完,才算完成。
比如用拖把拖地包括:洗拖把、拖地,拖完后洗拖把,最后把拖把悬挂好。
用洗地机洗地则包括,检查洗地机有没有水、拖完清理污水桶、自洁清滚刷、手动清洁充电底坐、充电。
以收衣服为例,它包括:收衣服,挑衣杆归位、衣服叠好、衣物分类、将分好类的衣服放在该放的衣柜,晾衣架归位。
扔垃圾的完整流程是:清洁垃圾桶附近、垃圾袋系好提出来,给垃圾桶套个干净的塑料袋。
不常做家务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些细节,或者说不会把所有流程走一遍。
他们干活儿,总干一半,说好听点叫必须有人收尾,说难听点叫得有人帮忙擦屁股。
一个家想保持整洁、干净,真的需要每个人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家务一起分担,习惯自己担起一切的,学着把活儿派出去。
你会发现,把活儿派出去,当他们真正去做的时候,他们其实做的也还不错。
比方今天早上,绵绵就把她自己的碗洗得干干净净。
除了费水,没毛病。
所以,一起分担,慢慢来吧。
发布于 2022-12-10 13:16・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colorful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明四起 - 1 个点赞 👍
“隐形家务”就是被大家认为不是正经的活,包括大部分的家庭主妇。
像洗衣、做饭、打扫,这些行为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才是正经的家务活,就往往忽略了做这些活之后,必须要做的流程就是“隐形家务”。
比如丢了垃圾后,垃圾桶不会自己套上新垃圾袋、洗好晾干的衣服不会自己回到衣橱、用完的日用品不会自动补货、洗好的床单也不会自己变的平整......
新婚家庭一般家务不多,生活也相对简单,但当孩子出生后,幸福就被做不完的家务打碎。不但要深夜起来喂奶,照顾孩子、教育孩子、打扫房间以及照顾双方父母等等。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地位明显提高,但是大部分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观念,妻子担负了80%的家务劳动。
当然也有些家庭是夫妻都有工作,老人帮忙带孩子打理家务,这种情况的我们今天不讨论。
而没有老人帮助照顾小孩、买菜煮饭的家庭中。
往往妻子担负了绝大多数的家务,另外妻子又必须保证自己的工作不受影响,这会造成憎恨和失落感,进而将夫妇引向剧烈冲突。
为了保持家庭和谐美满,做为家庭一份子,也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合理分配担负适合自己的家务。
具体改如何分工呢?
我们可以分5个步骤。
第一步:列清单
研究表明,男人和女人的承担家务比例大约是4:6。显而易见这不是5:5,也不是9:1。原因是大家不清楚另一方都干了哪些事情。
因而,需要双方一起来做这件事。从非常容易忽略的事情包括浇花,到带孩子上网课、辅导孩子写作业或是疏通马桶、更换电灯泡等等。这些通常不被重视的隐形家务,会给另一方造成怨恨和付出被低估的感觉。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起列一张家务清单,这将保证大家可以100%的了解我们的每日任务,不容易发生忽略、遗漏的家务。
第二步:检查清单中属于习惯的家务
有一些事情,大家仅仅下意识的去做,而从没有想过做这种事情的重要性。比如,如今厕纸都是水溶性的,可以直接扔到马桶,但是因为以前厕纸容易堵塞马桶,而把厕纸扔到专门的垃圾桶,需要每天清理,我们依然保持这样的习惯。诸如此类的家务还有哪些。好好思考一下,大家还能够不干什么,削掉多余的家务压力,解决这种无意义的付出。
第三步:我想做哪些家务
自己包揽了家务,但是做了又不被认可,衣服没洗干净啦,饭做的不好吃等。长期以往,对承担者来说就变成了一种压力。
尺有长短,人各有所长, 也许你喜欢烹饪,家人也喜欢;或许我很有耐心,在孩子入睡前给他讲故事,直到孩子稍大一点,也喜欢带孩子写作业还不爱生气(如果孩子大一点了,其实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体验家庭成员的幸福跟责任 哦!)。
如果夫妻双方都对英文不专业的,最好可以准备一只翻译笔给孩子,专业的事情还是要找专业的工具。
家务是家庭关系的连接点,这是一段幸福的亲密关系的起点。空出时间做一些自己喜爱而又擅长的家务。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会加强作为父母、配偶的身份认同。
第四步:哪些家务可以请人做
条件允许下,可以将一些自己不想做,也做不好的事情,找钟点工来做。
不论是干洗、清理抽油烟机、换门锁、清理空调过滤网这些,还是做饭,打扫清洁。家务外包能够 让我们空出大量的时间用于更重要的事情。
除开带娃以外,任务清单中别的你最讨厌的琐事,都能够依据自身的费用预算尽量多的业务外包出来。
我个人就喜欢每一个星期叫一次钟点阿姨来家里做大扫除,一个小时20元,不用半天就能完成。
而我这个时候可以放松一下,自己在家做沉浸式美容护肤(孩子他爸会带孩子出去玩,商量好的)先把堆积了一个星期没有好好清理的毛孔清理下
再敷上一片前男友面膜,躺在床上放空大脑完全休息十来分钟
第五步:彼此分工,但保留弹性与创意
对每日任务开展排班表,每个月轮着做。还可以依据彼此之间的工作情况排一个值日表,比如,周一到周四你煮饭,他洗碗;周五和礼拜天他煮饭,你洗碗。
写在最后: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夫妻双方的收入跟掌控的资源不一样,但是并不能因为收入高低为标准,或者其他的因素,就把家务推给一个人。
再就是每个人执行家务都有各自的衡量标准跟喜好,不要太过于代入自己的观点,多鼓励,少批评,让做家务成为个人学习成长的空间。
编辑于 2022-12-27 23:1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陈幸运 - 1 个点赞 👍
隐形家务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尤其是在不做家务的人眼里根本看不见的,但是又必须去做的家务,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不见活儿”。比如倒垃圾之前的垃圾分类、定期检查洗衣液余量、擦拭油烟机等......
日前揭晓的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是对她「女性劳动力市场」研究结果的高度肯定。 女性劳动力市场衡量,就不得不提家务,尤其是隐形家务。这些未能(被市场)衡量的无偿劳动,可能是性别研究最大的数据缺口。
据《看不见的女性》,女性承担了75%的无偿照护工作,每年为全球GDP贡献10万亿美元,甚至占高收入国家GDP的50%。 但承担更多家务劳动的女性,却往往得到的休息更少,得不到报酬,也缺少社会支持。
做隐形家务be like:
一直在忙,时间在流逝,但毫无成果可言 关于家务的效率问题,效率专家奥利弗·伯克曼曾说:“部分是因为家务是无止境的,所以似乎永远不会获得那种家务做完了的满足感,甚至不会取得一些进展。你把洗碗机堆满的唯一原因是明天可以再把盘子弄脏;你把小孩的玩具从沙发底下掏出来,好让他一醒来就把玩具扔回去。” 波伏瓦在《第二性》中说得更为露骨,很少任务比家庭主妇的劳动更像西西弗的酷刑了;日复一日,必须洗盘子,给家具掸灰,缝补衣物,这些东西第二天又会重新弄脏,满是灰尘和裂缝了。 家庭主妇在原地踏步中变得衰老;她什么都不做;她仅仅在延续现状;她没感到获得积极的善,而是无休止地与恶作斗争。
“夫妻抢着干家务的家庭,一般都不会离婚”
家务有一种不言自明(但并不正确)的性别传统:一个重视家里整洁度的男人会被认为是一个干净的男人,是夸赞,而一个重视家里整洁度的女性则被视为是正常女性,是一种要求,而一个不重视家里整洁程度的女性,则会变成糟糕的女性。 这解释了为什么女性即使收入更高,仍要做更多家务,女性会因为她们违反了传统的性别规范而感到不安,所以要做得更加传统来加以弥补。
美国专栏作家乔纳森·查伊特说:“我喜欢把杂志散落在咖啡桌上。我妻子不喜欢。如果她收拾,我不会反对,但当她这样做时,我不认为这是她在分担家务。” 但家务是一起分担,男性不是帮忙,“夫妻抢着干家务的一般都不会离婚”。因为双方对家庭有着几乎同样的责任心。
发布于 2023-10-11 12:2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Spot On 此刻洞见 - 1 个点赞 👍
我是先来吐槽的,什么鬼,前排第一的回答竟然是全英文输出,这莫不是到了Quora?大家也没见多少干货吧,一看英文好厉害,而且自己居然看得懂就点赞了吧;)
回到正题,成家才发现家务着实不少,尤其是再有了个娃之后,任务量不止double,对,不止翻倍,熊孩子的威力。
什么是隐形家务??依福爸而言,对方干的家务都叫隐形家务哈哈哈,因为自己都看不到啊,尤其有夫妻双方出现矛盾争执的时候,都会说自己做了很多家务,你干了啥呀哈哈,选择性失明即为隐形,扣题。
话说回来,我觉得我们家的家务分工还算明确,具体划分了任务和方向之后,各司其职男女搭配就会好很多。
简单介绍下我家分工,供后来小夫妻参考:
鄙人,福爸:主要负责厨房分担区,做饭、刷碗之类的全权负责,这里要说的是洗碗机的必要性,会减少了不少工作量,当然家里来客人的时候,福妈也会来厨房帮忙,平日里偶尔也会帮忙端端菜、捡捡盘子。
战友,福妈:主要负责洗衣物和收纳的工作,当然大部分工作量在她和福宝身上,确实更换的多且勤,福爸时不时的会帮忙晾晒一下。这里不得不夸奖我们家福妈是位收纳小能手,把家里的衣柜储物柜收拾得井井有条,尤其的是小孩子的东西,小小的看着很可爱,收拾起来很麻烦呀(算是隐形家务了)。
福宝:刚满3岁,主要负责个人卫生及物品包括玩具、书籍的整理,喜欢帮忙浇花、晾衣服、拖地等家务工作,但主要的是霍霍(捣乱),常常屋里一片狼藉始作俑者就是她。
援军:保洁阿姨,原来一周一次,后来改为两周一次深度清理一番,不得不说这部分支出实有必要。
援军没来的那周,我和福妈并肩作战,会进行周末大扫除,我家是跃层,所以分工也很简单,一人负责一层的工作即可。
So far so good!
以上。
发布于 2022-12-09 09:39・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福爸travel - 1 个点赞 👍
就是你明明转前忙后,忙活了一天下来,你老公问你,你都干嘛了!你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来两件有价值的事。
早上五六点,睡眼朦胧,家人都在呼呼大睡,你挣扎着揉开睡眼,起来先去洗漱做早餐,得赶在要让家里挣钱的上学的睡醒时能吃上热乎乎的早餐。翻来覆去也就那几样,实在不知道做啥,那就早起半小时出去买了拿回来。
给孩子收拾好了,送去上学,回来八点半左右了。马不停蹄的打扫卫生。床上一窝闹的被子,地上乱七八糟的玩具,架子上半脏不脏的衣服,桌子拐角的黑乎乎的污垢,门把手上的油腻,垃圾桶里的垃圾……。每一个你看的见或者看不见的角落,每天都在擦、扫、拖,每天都还有那么多灰尘、垃圾。
等你各种收拾完,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匆匆忙忙喝杯水,赶在十点前奔跑附近最热闹的早市。这里有最新鲜实惠的当季蔬菜,你得精挑细选一到三天的食材。
从菜市场回来,在小区遇到几个熟人,谝上几句,稍作歇息。一看时间,妈的咋又十一点20了,赶紧回去收拾接娃去。要准备食材做午饭,这个点就晚了,根本不敢在楼下停留。
小学中午一般11点50左右放学,你跑到学校,等娃出来,陪娃说说笑笑一路说说笑笑。大概赶在12点半之前回家,骑车能快几分钟,开车堵的更晚。
回家,娃自己消遣,你得赶紧给弄到。提前准备了,现在做后续加工,最少十分钟吧。12点40多,你陪娃吃饭。娃吃完在屋看电视、翻腾玩具,看书写字的那是别人家孩子;你得洗碗收拾厨房。
一点一十左右,你卸下围裙从厨房钻出来,发现你早上收拾好的玩具又散落各地,你不能发脾气。因为孩子是你亲生的,玩具买来就是要玩的。
你忽悠孩子午睡,他各种撒娇卖萌不乐意,好吧,只能陪着他一起做游戏,等到一点40左右,你再次收拾关门把娃送去学校。孩子中午两点前是要到校的。
下午终于轻松些,你晃晃悠悠从学校回到家,已经两点半前后。找朋友朋友聊天,下楼陪老太太晒太阳,还是看会儿书,这些都是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的正常活动。但是生活不是这样,就是那样,反正不是你想的那样!意外总是猝不及防。
下午五点多,你从冰箱搜罗各种食材,要准备好早饭,六点一十孩子课后延时结束,五点四十左右下楼和朋友们一块去学校。
晚上才是一天的形象。
从学校回来六点半左右,你哄孩子先做作业,你得做饭,七点左右挣钱的大爷回来要吃。
一般吃早饭,洗完碗在七点五十前。你洗完碗,督促孩子做作业,什么听着、书法、练习册、计算练习,一样一样写完,检查完,顺利九点前完成。不顺利得熬到十点,可能更久。三天两头冷天三天得让娃洗澡换衣服吧,热天得天天洗澡换衣服。
孩子睡前阅读得读吧,终于哄睡孩子,你再去洗漱上床,一看手机:操,又11点多了。
不理解的人,想不到地是要每天拖的,有小孩一天可能得拖好几次;垃圾桶是需要天天换垃圾袋的;玩具归类整理才整齐;简简单单一顿饭,前后下来也得一个多小时;每天能有干净衣服换,那是有人摸摸付出;孩子去学校没带书,是要及时送去的;孩子突然生病,老师是会打电话的;孩子学习是要家长心烦的……。
不干活的人,永远看不到活在哪儿!
这些只是我带一个娃的分析。
我们大的上一年,小的一岁多的时,我曾经从早上七点起床,到晚上十一点上床,我站不起来那一天我坐下休息过。
有个周五老公上班晚,大的先去上学,我陪小的看下电视。老公不想走“在屋带娃真好,还可以看电视!”我不知道说啥,我好想抽他。
编辑于 2023-03-20 09:45・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露夜浓 - 0 个点赞 👍
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带孩子、接送孩子、辅导功课等等,这都是最日常的家务。
与这些看的见,摸得着的家务相比,还有一些我们意识不到的家务,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作“隐形家务”。
比如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孩子保持沟通和交流,规划和组织家庭外出游玩,年节的走亲访友,平时对父母的关心,保持与年迈父母的沟通和交流等等。
这些事情仔细想想,可以发现一个特点:想要做好需要有润物细无声的功夫。
如果打个比方来说,显性家务就像是盖房子的砖头、瓦片、瓷砖、石块、房梁,支撑起家庭生活的大框架。而让房间牢靠、结实、更精细就少不了水泥、灰浆等粘合剂的辅助,隐形家务就是这个,是家庭生活的粘合剂和润滑剂,是让家庭生活更具有质感的调和剂。
因为“隐形”更多的表现是陪伴、玩耍、聊天等形式,看似轻松好玩,所以通常会被我们所忽视,认为付出这些劳动的一方是在轻松的享受。
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家务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耗费更多的心力,敏感的感受到更多别人不能感受到的问题,为此就要想办法去解决那些问题。
这些家务更深层次的表现是在心理上的变化,所以解决起来会更难,也让负责这些家务的一方承受更多的精神压力。
比如,孩子青春期的一些心理变化和遇到的困难,比如父母衰老后的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都会给感知人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忧虑。
所以,“隐形”家务才是我们现代生活中更为繁重的家务,它不是依靠金钱,依靠机器所能解决的,需要付出时间,付出感情,感同身受后才能完成的家务。
至于家务上的分工,我想每家都有每家的不同。
常听人调侃的说到,我们家男的管家里的大事,女人管家里的小事,但我们家一般没啥大事。
后面这句话不是说男人没用,而是说当家里发生了巨大危机时,应该是家里的男人担负起主要责任,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去承受危机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大概也算是对父爱如山的另一种解释吧。
而与女性相对应的是与生俱来的温柔、细腻、隐忍、喜爱干净、喜欢整洁等的特点,这也就使她们在日常生活中承担了更多的琐碎家务。
我们的父辈大多都是这样过来的。在我儿时记忆里就总是跳出,母亲春节前几周就开始忙碌的身影,先是拆被子,洗被子,缝被子,接着就是准备年货。
最重的家务就是想办法给每人做一身新衣服,这件家务活通常要持续个把月,一直到除夕,总是熬到深夜。从找布料,选样式,裁剪,锁边,缝纫,熨烫,直到春节的一早起来,让所有孩子换上新衣服才算结束。
记忆里全是母亲辛苦忙碌的场景,翻也翻不完,而父亲仿佛消失在记忆中了。
但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好,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变得越来越稳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少而又少,这才让家里没啥大事成为了现实。
但随着女性经济上的独立,工作上的独立,社交上的独立,迫使更多的男性也开始承担起了原本由女性操劳的家务。
比如,我们在上海、北京、四川、宁夏等地能看到很多家庭里,做饭最好吃的是往往爸爸,是爷爷,而不是原来的妈妈和奶奶,让曾经的妈妈的味道变得越来越稀少。
再比如,女强人的层出不穷,打破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惯例,让更多的奶爸走到了儿女身边,成了家庭中最重要的生活导师。
由此,也让一些原本就不喜欢在外应酬的男人更踏实的待在家里,过好自己的日子,心安理得地享受摆脱世俗应酬的自由时光。
所以,我认为家务的分工还是要以能促进家庭和睦的方法进行分配,以夫妻双方感觉舒适为标准,让家务劳动成为承担家庭的责任,表达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让自己的家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富有人情味的工具,都不是生活的负担。
编辑于 2023-01-01 02:0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五花马 - 0 个点赞 👍
有啊! 很多时候大家以为就做饭,洗碗,和拖地。错了 洗衣服,晾衣服,收衣服,每年换季收拾衣服,照顾宠物,哪怕是一只乌龟金鱼也要换水,给花浇水,擦桌子上的灰尘,甚至每年换季买衣服,辅导孩子功课,催孩子洗漱,都要用很多时间,我老公就做个饭,大家都以为他是模范老公了。我想考个证,最后发现只能熬夜腾出来一点时间。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女性的无报酬付出无法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公平对待。现代女性越独立,就会越觉得隐形家务占用太多时间,拖累后腿。这也应该是国家考量为什么生育率搞不起来的原因。因为孩子会导致大量的家务,女性被缠绕其中,没有报酬,不被看到,无法发展自身。如果一个家庭爸爸能很好的主动的分担家务和育儿,给妈妈一些自己休息发展学习的空间,家庭才会真正的和谐。
发布于 2022-12-09 09:09・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醉春风 - 0 个点赞 👍
隐性家务应该是那种不太受时间限制或许说十分零散的又十分耗时的,你于无形之中受制于它,等你干完以后,又发现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干一样,它不是一个很具体的事情,比如你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他可能会东躲西藏,东翻西找,一会儿把水泼了,一会儿把凳子推翻了,你可能会不断重复干许多次同样的工作,你受制于这件事情,甚至焦头烂额,可是在不理解的人眼中,你仅仅干了一件具体的事情,其他附加项,你说不清楚也道不明。你没办法把他们归置到一块儿,如果真要去计算,大事情中有小事情,那些剥离不开的成份,它就是隐形的,甚至还吃力不讨好,费了老鼻子劲儿,干了个寂寞。具体如何分工,一种是干完一件事情,再干另一件事情;另一种,同时干两样或几样,就像做饭,一边蒸饭一边准备菜品,对于用时都较长,通过协作,可以两样同时进行的,分清主次顺序,一起配合去做。
发布于 2022-11-28 18:35・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Q6Wye0 - 0 个点赞 👍
我认为的隐性家务,比如说切菜,随手扔垃圾,倒垃圾,然后在对方不在的时候可以做做家务,起床顺手将床整一整,进入家的时候将鞋子摆好,在对方做饭的时候打下手,共同承担带孩子的责任。
其实家务是属于看不下去的人这句话说的非常正确,但是要想双方能够和谐的生活,婚姻能够长久,合理分配家务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双方应该学会体谅对方,不能将让对方做家务看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其实家务分配看的是双方的想法,或许有的人喜欢做,那或许有的人喜欢做其他的,双方对于家务的理解定义不同,比如说一人喜欢去接孩子,但另一个人完全不喜欢去,一个人喜欢做饭,但另一个人不会做饭,这些都是属于家务的范畴之内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领域来选择自己想要做的家务。但是我们需要知道,任何人的热情都是会被消磨殆尽的,我们要学会去体谅对方。不不能够说是严格的按照家务分配的制度。毕竟两个人过日子,不能够分配的太严格,适当的换位思考,比如说一个人下班,非常的累,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够要求他去做。已经分配好了家务,因为他担任着挣钱的工作并且他很累的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去体谅对方。两个人共同生活的基础。是和谐,是相爱,是体谅,其实隐形家务在看的是对方是否有为对方着想的那一颗心,一个人如果无法正确看待隐形家务那么这个家务无论是怎么分配就是不合理的。因此在进行家庭分工的时候,我们要提前商量好,同时最大的核心就是体谅对方。
发布于 2022-12-08 00:59・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小红 - 34 个点赞 👍
咱们就以这次新冠为例吧。
我家有个小药箱,里面原来有三个温度计,现在只有一个了,另一个电子的在我妈那里,水银的在我这里。
我躺着。
布洛芬,泰诺,右美沙芬,止咳糖浆……也不在里面了,分散在各个房间。
每天我家大宝去外婆房间三次,帮忙测血氧,看情况 然后问我用什么药,然后去药箱里翻找。
因为里面还有创口贴,碘伏,吗丁啉,酒精棉球……等等。
这些东西都是我准备,我整理,我定期更新。但是,平常全家没人一年也就用得上1-2次。
都不好意思说这是家务。
然后药箱旁边是工具箱,电池,针线;然后是零食柜;再接下去是小宝的玩具柜(现在倒是主要她自己收拾)……储藏室里是卫生纸,洗衣粉……那些你你每天都需要用的东西,如果你没买过,那就是你家有人帮你做了隐形家务。
这么说吧,任何一个家庭,日常家务就是厨房冰箱洗衣机床沙发餐桌,如果你们家还有地方其它家居,储藏有其它东西,那么就都是隐形家务。
然后有孩子了,这些隐形家务就会成指数的增长。
当然,隐形家务嘛,就是做了锦上添花,不做也没关系。也就是现在新冠嘛,孩子发烧了,才四处求美林,求退烧栓。(不要回家抱怨你老婆,你也有责任~)
编辑于 2022-12-30 14:5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许晓风 - 3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水木清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