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回答

什么是「隐形家务」?家务到底如何分工才更合理?

上云台
63个点赞 👍

我们以为做饭,是一个家务,但其中包含的琐碎行动,就是「隐形家务」。

出门,买菜,挑菜,砍价;

回家,洗菜,检菜,切菜,备菜。

然后按不同菜肴需求,蒸菜需要上蒸锅,设定好闹钟,等待烧熟,;

炒菜,需要在灶台前不停的煸炒;

油炸还需要准备两个锅子,复炸两次;

结束后,还要把烧菜过程中,溅到桌面上的油渍擦了,还要把使用的锅子残留物暂时处理下。

有的人勤快,会索性吃饭前,把烧菜用的用具洗干净,然后把垃圾再处理下。

我见过身边手快的人,买菜用叮咚,西式做法,但这项家务都要20分钟左右完成,更别说当菜肴变多,我们习惯吃中餐,这个工作量会翻多少倍。

这其中每一次的随手擦拭,每一次把用具收拾干净放回原位,都是所谓的“隐形家务”。

所以,以这个标准去回想,家中的隐形家务非常的多,而我们在沟通时,把工作内容浓缩化了。

因而,家务会成为问题,重要的不单单是分工明确。

还有彼此对干净的认知程度,是否一致;

双方认为的,不同家务的工作量,是否一致;

是否可容错,当别人干活没达到自己要求时,能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存在;

是否能协调处理,而不是刻板单一的进行执行,没有协商的余地。

家务的矛盾,恰恰是关系双方不够了解彼此的一个缩影。

所以,把上面四个问题,在进行家务分工时,一同谈论一番。

比如谁拖地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讨论:

1 地板干净的标准,是不染一丝尘埃,擦的蹭蹭亮,还是把灰尘抹去就好。

这是在确定,彼此对于干净的理解是什么。

2 家里的地板区域分两个卧室,一个客厅,是需要每天都进行工作,碎片化清理;还是一周两次就好,专项清理;又或者平时碎片化清扫,两周一次大扫除。

这是在确定,双方认可的拖地清洁工作量。

3 碎片化清理期间,如果发现对方不够细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协助对方收尾;还是就放着不去管。

这是在确定,双方的容错率程度是多少。

4 遇到伴侣加班出差,恰逢大扫除日,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工作,还是往后推迟一周。

这是在确定,双方遇到问题的协调弹性度。

这看似很琐碎的沟通事项,恰恰会日积月累,变成小石子,让彼此内心产生疙瘩。

所以学会把家庭,看成一个小团体,对家务工作,进行个性化的分配,对清扫目标,报以更人性化的态度。

编辑于 2022-11-28 14:49・IP 属地上海
银子心理有颗树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