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用市而不是传统的州府来称呼行政区?
- 13 个点赞 👍
因为帝制结束了,州、府基本在民国时期就被裁撤合并了,而市更为现代化、显得更加科学、摩登,便于管理。
北洋政府初期分为22省、4特别行政区、4地方、3地区和2府;国民政府初期分为28省、2地方和6院辖市。
中华民国建国初期,承袭清朝旧制。不同之处在于废除府,将所有不管县的州、厅全改为县,1914年时在省县之间设置93个道,青海、新疆及内外蒙古保留盟旗,西藏保留宗作为基层区划。[1]可以看到清朝皇帝退位之后,北洋政府依然延续了清代的一些制度,道这一层级实际上是保留的也就是省-道-县三级制,但1928年北伐战争以后道也被废除了,更不要说恢复明清以来的州府制和边疆地区的厅了。[2]
从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设立中国第一个市——广州市开始,市就一直是仅仅管理城市的点状行政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市是与城市化、现代化西化更为密切的概念,近代的城市化发展,更多的乡村精英开始离开农村来到大中城市发展,甚至不再回去了,而传统时期的中国城市的政治、军事功能更强一些。
中国要恢复州府厅或者郡县制度,除非复辟帝制、托古改制,那就需要王莽这样的大奸似忠的能臣了,但显然新儒家的那些人的水平还没发达到这个地步,要对标国际水平嘛。只不过现在的市制确实很乱让人不容易搞清楚,有地级市、县级市、有副省级市、有直辖市、有由镇升级上来的市,它们的行政级别、权力大小、管辖范围差别很大。
参考
发布于 2022-11-25 14:25・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0 个点赞 👍
事情是民国,民国起名字没起好。到今天也是比较那个。
民国使用的市是市区、城区。附郭县迁到城外,找个合适的镇设立新县城。市和县分离。延续大陆到解放后是市和地区、县分离。
今天台湾市县分离,大陆渐渐市和地区(广域)、县合并。
然后名字没有合理调整。
某某地级市下属某某县级市这种称呼,非常别扭。
编辑于 2023-01-10 23:32・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冯明哲 - 7 个点赞 👍
很多答主已经说得很详细了,这里说一下笔者的看法。
单纯说民国以来,废府存县,又创立“市”这一行政区划,大概还是民主革命和模仿国外区划为主因。一方面革命派希望与清政府及其体制做一个切割,想改革行政区划体制,也不愿意再用“州”“府”这一称谓;另一方面,国内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催化了市民阶级的产生和壮大,这是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这是原本的“市”。
后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行政区划上,几经调整,没有再用“府”的行政区划,而“州”则用于自治地方的二级区划,也就是“自治州”,这个其实是倒可以略微对应清代的直隶州。
而进一步扩大了“市”的应用,把本身在民国时期属于狭域管辖的“市”,通过法律的调整,几乎完全明确了“市”作为二级区划的地位,也就是现在大家说的“地级市”。由此,现在的地级市几乎就能和清代的“府”对应了,但也不是完全对应,因为现在我们还实行有“扩权强县”的体制,地级市并不完全对所辖区域内的县进行完整地管辖,而且还有明确为代管的“县级市”存在。而“副省级市”则又是一种创新。
所以,回到问题,我们现在不用传统的州、府来称呼地级市,主要还是政治考量和新的历史惯性。
再说点题外话,我国现在的行政区划体制,粗略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错综复杂。
单从级别上说,除开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外,以宪法第三十条规定,是有四级行政区划,
1级:省、自治区、直辖市
2级:自治州、较大的市
3级:县、自治县、市、区
4级:乡、民族乡、镇
那么在实际中,由于通过系列法律调整(除宪法),所有的地级市基本对应“较大的市”,而副省级市实际成了1.5级行政区划,再加上派出机构和一些特殊称谓的区划,实际的行政区划结构大概是这样的,
1级:省、自治区、直辖市
1.5级:副省级市
2级:自治州、较大的市(地级市),地区、盟
3级:县、自治县、市、区、旗、自治旗、特区、林区
4级:乡、民族乡、镇、苏木、民族苏木,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这还不包括各种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新区等各种功能区。以上每一种区划或派出机构,甚至功能区,不仅仅只有称谓上的差别,在管理上或多或少也有差异。
再说回来,现在很多观点认为“地级市”的存在弊大于利,是“二传手”,认为应当实行区划改革,笔者也认为地级市有其弊病所在,但也没想好有什么改革的好办法。
从历史上看,自从秦朝实行郡县制以来,历朝历代在地方上,很多时候说实行两级区划,但其实都很难,都会有出现或演变为形式上的三级区划体制(名义上有可能还是两级)。(古代乡镇一级不算行政区划)
到底在乡镇以上,实行两级制还是三级制,只有等待时代的解答了。
发布于 2022-11-30 12:39・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明上英玄 - 2 个点赞 👍
三色的回答基本说明了为什么要用市来命名当代的行政区划。 只是后面的说明是不够的。
市 的产生来源于工商社会的发展, 即以城市为中心的行政管理和区划思路。 而传统的州府是以农业经济和地域为基础划分的。 这两种区划的实质有本质的不同。 这一点不再赘述。
但是我国的城市化区划远远赶不上城市化的速度。 也就是现在城市本身有大小之分,现在的分类按照城市规模有四种七类之分。 而我们的区划单位只有 市-区 结构。 即便如此,市可以是省级直辖市,也可以是个单体几千人的市--虽然是县级。 至少有三级6种。 区则更多,从省级自治区到各种功能区。
因此,建立更为体系化的城市化区划体系其实是现在要做的。
省级: 都 ( 直辖市升级)
市级: 市, 州。 地区和盟可以改为两者中的一种。 直辖市辖区,可以增设坊级行政单位。
县级: 县级市改为邑。 市辖区维持不变。
这样才是比较完整的城市化行政单位。
再说一遍,传统的州府行政单位仍然可以在广大的西部地区沿用,但主体部分其实是已经被当代城市化行政单位取代了。
关于府, 其实是农业社会的城市化行政单位。其实是可以沿用的,可以备用于 省会和副省级市(特大城市)。 但并不具备必要性。
发布于 2023-01-05 16:00・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跃渊客 - 118 个点赞 👍
因为“市”本来是一种全新的行政区划,和以前的州府县有本质的区别。
随着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迅速地壮大起来,和古代的城市不同,现代的城市在极狭小的地域内,聚集了极大量的人口、极大量的财富,是全区域内所有工业、商业的集合体。
这种行政区,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中国古代的城市,虽然也聚集大量人口,有着繁荣的商业和手工业,但和广大乡村地区比起来,在经济上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它更多的是一个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要塞。
但现代城市出现后,表现出了它对农村地区碾压式的统治力。
所以,对于现代城市,必然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而不会沿用传统的州府县这种政区模式,——也不可能用传统州府县的模式来管理。
所以,为了有效管理现代城市,我们就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行政区划,这就是——市。
顾名思义,“市”就是城市嘛。
真正意义上的市,是仅针对城市及其郊区进行管理的政区,传统的州府县都是广域性的区划,也就是管理着一大片地区。而市则是点状的区划,只管理城市这一个点。
从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设立中国第一个市——广州市开始,市就一直是仅仅管理城市的点状行政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
为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1982年,中央发布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通知》(中共中央〔1982〕51号),全面开始了市管县的改革,也就是把“市”升格为县的上级行政区划,让它来管理县。这么一来,其实就改变了“市”这个区划的本质,把它也变成了广域政区,事实上使得它和古代的州府没有了区别。——这也就是题主疑惑的来源。
在市管县改革后,在中国,实质上“市”的功能让给了“区”来行使了。
编辑于 2022-11-23 17:22・IP 属地甘肃查看全文>>
三种不同的红色 - 58 个点赞 👍
州还有的,化身地级的民族自治州用着,府倒确实寄了。
因为除了县,其他代表县级地域组团的级别名字都难免广域化。
市这个字在国内现行行政区划体系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用:
第一种市,是经济比较强且离县域组团中心地比较远的经济强势县,以及不采用第二种市作为级别的县域组团行政中心县“升级”而来的县级市。一般而言,直接叫县说明本地自然经济or农业经济占大头,没有多少溢出型二三产业。所谓溢出型,指二三产除了服务本县还能服务周边乃至全国。当然这个在某些地方比如长三珠三不太成立。
第二种市,是经过“专区”、“地区”沿革而来的县域组团级别,进一步换名称升级成的地级市,其行政中心地域设为市辖区以跟本地地级辖区内县进行区分。
国内大部分地级市都是先有同名地区跟同名县级市,再升级为地级市,原县级市改市辖区这种来的。比如地区改制前有遵义地区遵义市,农村部分另设遵义县,后来就改了遵义市红花岗区,后新增汇川区,以及原附郭县遵义县改播州区。
解放后还有个问题,就是习惯上用双字取代单字作为地名,后跟地方级别字。比如,郑州在民国变郑县,解放后改名郑州市。这种x县变x州市/区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天津蓟县变蓟州区,贵州盘县变盘州市。差一个字不要紧,添一个州字进去。
另外一种玩法是取州古称为市辖区名,比如天水市秦州区,放带送熙宁年间也就是拗相公王安石那个年代得叫秦州天水县。上面那个遵义县变播州区也是同理,播州是带唐命名的羁糜州,治所就是现在的遵义中心城区周边。
另外由于原则上不增加新编制,所以基本上未来只会看到各种同级地域合并,比如行政村跟乡镇的合并乃至县级地方合并,还有级别变更,比如县升县级市或者市辖区,基本上不会有新行政区划落地。某些时候,比如所谓开发区变正牌子市辖区,也是有一定运作的。比如贵阳的金阳新区落地为观山湖区,看似多了一套市辖区的编制,但实际上是以贵阳南部的小河区合并进花溪区为代价,将多的一套市辖区编制转手给金阳新区,又因为重名了才在新区内找了个湖的名字命名的市辖区,不然就违反不增加编制这个原则了。
古代也存在这种混用的情况,比如带送好歹还州是州,府是府,都是下辖数县,府的话语权比州大一些,到明清就各种x州府了,看来经济好确实能抬高当地在中央的身价。
府字现在不用在行政级别里,那我就只能猜测这个字已经用进“政府”这个统称里了,就不用单列进行政级别了。
编辑于 2022-11-23 18:16・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时光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