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帝制结束了,州、府基本在民国时期就被裁撤合并了,而市更为现代化、显得更加科学、摩登,便于管理。
北洋政府初期分为22省、4特别行政区、4地方、3地区和2府;国民政府初期分为28省、2地方和6院辖市。

中华民国建国初期,承袭清朝旧制。不同之处在于废除府,将所有不管县的州、厅全改为县,1914年时在省县之间设置93个道,青海、新疆及内外蒙古保留盟旗,西藏保留宗作为基层区划。[1]可以看到清朝皇帝退位之后,北洋政府依然延续了清代的一些制度,道这一层级实际上是保留的也就是省-道-县三级制,但1928年北伐战争以后道也被废除了,更不要说恢复明清以来的州府制和边疆地区的厅了。[2]
从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设立中国第一个市——广州市开始,市就一直是仅仅管理城市的点状行政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市是与城市化、现代化西化更为密切的概念,近代的城市化发展,更多的乡村精英开始离开农村来到大中城市发展,甚至不再回去了,而传统时期的中国城市的政治、军事功能更强一些。
中国要恢复州府厅或者郡县制度,除非复辟帝制、托古改制,那就需要王莽这样的大奸似忠的能臣了,但显然新儒家的那些人的水平还没发达到这个地步,要对标国际水平嘛。只不过现在的市制确实很乱让人不容易搞清楚,有地级市、县级市、有副省级市、有直辖市、有由镇升级上来的市,它们的行政级别、权力大小、管辖范围差别很大。
参考
发布于 2022-11-25 14:25・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