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人给莫言扣帽子呢?
- 24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时代变了,莫言是非常忠诚的改开拥护者,体制内作家。他基本的立场呢,就是更亲民,更开明,更改良的文景二帝的立场而已。只是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他这种前朝遗老自然得被刘彻的酷吏折腾一下。
他在发表处女作前后还是解放军文艺学院毕业的,有正经军衔的。什么矛盾文学奖啊,什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啊,这些奖项显然也是官方给的,官方总不会给反对派颁这么高的奖项吧,你看高行健可能有这待遇吗。
莫言得奖的时候被普遍认为是诺奖讨好中国,以至于和莫言关系好的西方学者贺麦晓出来说“我不认为中国作家只有挑战政府的时候才是好作家,好作家就是好作家。这并非是评判一切的好标准;难道好的英国作家只能是那些反战的作家吗?选择异见者得奖是个没有风险的决定,但是以作品本身选择一个文学声誉好的作家获奖是个勇敢的决定。”可见诺奖选择一个真反贼给奖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结果诺奖居然给了莫言这种体制文人给奖才令人惊讶。
2012年德国之声关于莫言得奖的报道是这么说的:“莫言需要面对的尽管争议重重,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还是安稳地落到了中国作家莫言手中。莫言在赴瑞典领奖过程中的诸多表态引发了各方激烈讨论。有人指出,莫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就是体制。”
而真反贼当时都恨不得跟莫言爆了,如图

如今莫言的遭遇只是再次向我们表明“雪落而明治渐远”的事实罢了。
编辑于 2024-03-04 12:49・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大气层外 - 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公知的兴起是时代需要
最近这些年上边总是提一句话——前三十年后三十年互不否定
这句话在表面意思之下暗含一个前提——以前有人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
莫言余华方方也好,茅于轼和 的至圣先师戴建业也罢
他们本质上就是特殊年代被推出来否定前三十年的工具
80-00代为了“转变思想”放任他们抹黑前三十年
为了达到目的对他们的造谣胡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愿意捏着鼻子奖励他们
当时的信息传播水平也允许他们这么干
这种脏活本质上就是擦屁股的纸,用完就扔
没有人会擦完屁股把卫生纸揣兜里的
但现在时代变了,任务也变了
首先是信息传播方式和速度的飞速发展,从过去的少数人掌握媒体给多数人喂屎变成了每个人都是信息终端,造谣难度指数级上升
而且现在早就不需要否定前三十年,反倒是改革中的诸多弊端让人在某种程度上怀念前三十年
但公知们完全跟不上时代,还在用三十年前的造谣胡扯的方式,以高高在上的教师爷嘴脸教育群众
属于是旧时代的残党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了
1924年你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孙中山夸你是好同志
1928年你联俄联共扶助工农,蒋介石给你留个全尸都算你的造化
其实是接受不了那个年代的高高在上和现在的无人问津造成的反差
发布于 2024-02-04 11:52・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高超音速蛋卷 - 861 个点赞 👍
简单来说就是时代变了。
莫言其实就是上个时代的鼓吹手,他的观点归根结底就是改革开放好,现行制度没有大问题,至于他对前三十年的批判,那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也是官方立场,所以过去对莫言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了只反应现象,不过问本质,其实是小骂帮大忙。这也是莫言刚得诺贝尔奖时,国内的粉红(当时还叫五毛和自五干)一片欢腾的主要原因,详见这位答主的回答:

当初莫言对于官方立场是非常忠诚的,这也是他作为一个以反应社会负面情况为主的组建,能够参军做到少校,退役后进入检察系统的《检察日报》工作,后来还拿了茅盾文学奖,当上了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能在国内拿到的最高荣誉,莫言几乎一个不差,而且都是在得诺奖之前完成的。
另外,莫言拿诺贝尔文学奖时候,正是中国与瑞典关系的蜜月期,2006年,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第一次访问中国,此后几年间中国与瑞典间几乎年年都有高层互访,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瑞典国王全部出席,截止莫言拿诺贝尔奖时,瑞典国王六年访问了五次中国。瑞典首相也经常来访,就连博鳌亚洲论坛这种活动,瑞典首相都跑来参加。
所以当时根本没有人说瑞典发给中国诺贝尔奖是为了抹黑中国,外网对于这个奖的质疑都是瑞典为了讨好中国,故意给中国体制内的作家发奖,毕竟瑞典的国王、首相六年访问了七次中国,关系好不好大家一眼就明白:
然后没过几年,当初盛赞莫言,说莫言没派的孔庆东,又开始批判莫言信口雌黄了,大家看孔庆东2012年的评论区就能知道,当初他的粉丝可是很期待公知们将莫言打为五毛,结果没过几年,他自己把莫言贬为公知了:
另外,这里多解释一下,在孔庆东的语境中,某某人没派是一个很高的赞誉,说明这个人党性强,不搞小团体,不培植私人势力,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个难得一见的好同志。
发布于 2024-03-04 10:46・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月塔 - 778 个点赞 👍
莫言的作品我还在读初中的时候是读过一点的,他的作品有没有呈现过卖国,媚日,自我矮化,逆向民族主义,反革命反土改的反动思想,为地主阶级洗白白的历史虚无主义呢?
反正就我看的三本《红高粱》《蛙》《丰乳肥臀》来说,有的,而且遍地可见。
但我要说的一点是,莫言何许人也,他算得上完完全全的体制内的工作者,正如同武汉作协的方方一样,他们从来不是什么自由职业者或者独立小说家,他们是吃公家饭的。
所以很残酷的一点就是,在他们写作的那个年代,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建制认可的东西,如果你认为这很奇怪,我建议你去看看方方写的小说《软埋》,这部书才是真正能把懂历史的人看恶心的会员制餐厅巨作,但我的评价是这本书出的时机不对,他但凡和丰乳肥臀一个时间出,估计也是文人小圈子里的好东西。
如果更早一点,那就是狼图腾或者河殇这一类的文学作品,那就更抽象了。
冷知识:河殇这部会员制餐厅纪录片曾经被用作干部学习和讨论,在中央一套上播出。但是给某西北王气的不轻,说这部纪录片纯在扯淡。
把他放到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环境,都会说这部纪录片在扯淡。但就是在春天后的中国,他就是好东西,就是真理。
所以我觉得讨伐莫言完全是追着上世纪建制留下来的肮脏意识形态穷追猛打,没有任何意义,莫言只是写这种东西写的好,写的情节好,写的能得诺贝尔奖。上世纪写这种奥利给的大有人在,其根本在于建制的背书。土改是错误的罪恶的,小农经济是好的和谐的田园的,中国农耕文明文化和历史根基是软弱的错误的,西方海洋文明是高尚的强大的,为了利益出卖国家主权是必要的,日本是朋友侵华历史宜粗不宜细,这些都是建制认可甚至大力推进的。
所以如果你认为建制就是爱国,那么很不幸,莫言在上世纪的塞里斯是个纯正的爱国者,他几十年笔耕不辍地为爱国主义进行文学创作。莫言在当今的时代风评被害只能说是时代的问题罢了,你可以认为是下一代人否定了上一代人,或者说人根本没有变,只是建制在变罢了。
发布于 2024-03-05 09:32・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网线钳 - 726 个点赞 👍
不反对莫言那麻烦答主告诉我支持莫言什么?
支持他眼里没有一丝光明吗?
支持他借打黑揭丑去向西方邀功吗?
我不了解司马南,也没看过莫言的文章。
但就凭诺贝尔主持人发表辱华言论时,莫言站在旁边那一言不发,满脸堆笑的奴才相。
我是绝对不会考虑去支持他这类人的。
编辑于 2022-08-31 18:4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steed - 67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胡悠 - 6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红船 - 502 个点赞 👍
莫言的帽子还用扣?
莫言是一个富农家庭出生,他大伯是地主,后来被我党给共产了,
屁股决定脑袋,
你想他能说什么好话出来?
有评论区说是成分论,我解释一下,这不是成分论,是结果推断出原因,看看诺奖的评语,看看莫桑书里面对敌我两党的描述,结合他的出生经历,就不难推断出来。
成功人士也有爱国的,比如在困难时期帮助大陆的香港霍家,比如已经在美国有所成就的爱国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你看他们怎么没有被骂呢?说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编辑于 2024-02-01 08:24・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忘言 - 49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河马非马 - 45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刘伯平 - 25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袁崇焕与宋品忍 - 238 个点赞 👍
因为现在流行给官老爷当狗腿子,而莫言揭了某些官老爷的疮疤,所以想当官老爷狗腿子的货必须给莫言扣帽子表忠心。
其实莫言挺滑头的,他揭的所有疮疤都是国家已经认定的错误政策,本应该没有任何风险。但是莫言不会想到,现在的官老爷狗腿子们能这么没有下限,连揭批国家认定的错误政策都会被扣帽子。
编辑于 2024-01-06 23:19・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路灯高挂网评员 - 221 个点赞 👍
既然你觉得反对莫言的人在搞笑,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莫言吧。一,莫言说因为家庭困难小学就辍学了。真实情况是莫言12岁时,其哥哥从外地回来带了一些传单,莫言看后就跑去学校找老师闹,撕毁班级排课表,后被学校出名开除。当时是文革期间,那些传单定也是红卫兵散发的吧,而莫言12岁就有了红卫兵的行为,并在后面的解释里隐瞒被开除的原因,把文革和贫穷当成失学的原因。一个谎撒了一辈子,估计自己都信以为真了吧?搞笑吗?搞笑的是你吧。
编辑于 2022-08-31 09:5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求道 - 19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叶知秋 - 141 个点赞 👍
《生死疲劳》里猪的一章里几十次提到毛泽东,虽然猪都崇拜毛泽东也没啥,但我就是感觉不舒服,一定要这么写才深刻吗?
话说回来他是特权阶层,有人罩有人捧,如果一个普通平民写作的这么写,还出了书,百分百要被罚个底掉带坐牢的。
若是个自媒体人敢这么公开讲故事,百分百要被禁言或封号的,播放量巨大的话也免不了承担法律责任。
是不应该给人扣帽子,但中国作家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写作高明,谁还不会个讽刺挖苦明枪暗箭,问题是只有他才敢这么写,还得了诺贝儿,我们普通老百姓还能怎么办。
———————
另外,我刚读了一遍《毛泽东选集》,深感敬佩,我们一辈子傻呵呵的活着,只懂得干活下地吃饱喝好传宗接代,在那个年代哪被人瞧得起,中央政府和各路军阀和家族买办有拿老百姓当人吗?
美国警察不保护老百姓惹官司才知道,原来美国宪法写明了警察没有保护百姓的义务…
还是共产党,还是毛泽东,他瞧得起工人农民从小就跟泥腿子混在一起,他二三十岁想到的问题看到的问题中国几百年都没人看到,这不伟大吗?他建立的共和国纲领是以人民为基础的,是写进宪法的,哪个警察敢说他没义务保护人民要被开的。
现在的中国是毛泽东留下的基因!《毛选》就是明证,他不伟大吗?
话说美国政体腐败烂透社会顽疾无法解决,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美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一百多年了,那又怎么样呢?也没出一个伟大领袖给美国带来变革吧!
你还会觉得没有毛泽东也会出个李泽栋王泽栋吗?不会呀!这种几千年才能出一个的人物真的是我们中国的幸运,他莫言有什么脸把猪跟毛泽东放一起自绣智商!
他连毛选都没看过,凡看过《毛选》的人没有不对毛主席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编辑于 2024-03-04 12:37・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表兄 - 135 个点赞 👍
反对莫言的至少有自己的观点,比如司马南批判莫言是有理有据,论据充分。而支持莫言的人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哪怕一个人能够针对司马南的论据进行逐一批驳,他们唯一能够做的事就是不断的谩骂或者牵强附会地把鲁迅等名人扯进来进行类比~~~
发布于 2022-08-30 17:25・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我兔 - 121 个点赞 👍
这话说的,在自由派那里,可能是莫言风评急转直上呢?
实际上,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跟现在的局面完全是相反的,左派或建制派都是支持莫言的,而自由派反而是批判莫言的。
比如说,司马南是这么评价的比如说,司马南是这么评价的
司马南:(1)对莫言个人而言,这是值得祝贺的一个大喜事;(2)对中国文学而言, 并非意味着洋标准有资格对我格式化;(3)对中国主流文化而言, 被诺奖拒之门外的时代结束了;(4)对传播学规律而言, 通过电影等手段让文学插翅飞翔乃为获奖诱因;(5)对奥斯陆政治而言,巴掌与揉按结合是自我救赎之道.
而批判者,

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显露出中国的魔幻现实
发布于 2024-03-05 18:37・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林先生 - 104 个点赞 👍
这么说吧,我抱着极大的兴趣去看丰乳肥臀,看到日本军医救产妇时,就只差把它们写成圣人了,看到这里我就不看了,在这一段之前,他丝毫没有写日本人的残忍,他把侵略写的十分清浅,把日本军医那一段描述的十分精彩细致。只写了人民的愚昧无知偷情狠毒,而日本军官这一段居然看到了人性,事实上它们在干嘛?侵略!屠杀,救了几个人就成了光,成了救赎者。?这一段之后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不会再看他的任何书了,我虽然不聪明,但暗戳戳的意境我还是能感觉得到的。
分割线…………………
评论之前,先在评论区,找找答案,不然看起来像千人一脑。同样的话术,不再回答。谢谢,祝看到的每一个你生活愉快。
编辑于 2024-03-01 15:21・IP 属地中国台湾查看全文>>
球迷的脸不值钱 - 10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剑已锈 - 96 个点赞 👍
“我们去参观他睡过觉的地方,见到了他睡过的床,出来后莫言悄悄对我说:我刚才真想在他床上撒泡尿。”
大家猜猜这个“他”是谁?为什么莫言对“他”恨之入骨?
编辑于 2024-02-03 13:1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海贼王纳美 - 66 个点赞 👍
先说结论:我认为莫桑的帽子戴的很正,也很稳,而且很主动
最近在读一本书,边芹的《被颠覆的文明》
才看了五分之一,每一页都有莫桑的影子
随便拍两页

加一张图,知友分享的诺贝尔奖颁奖词,里面所描绘的世界是不是就是书中所写“丑陋中国”?
而莫桑很坦然地接过了这顶投名状大帽
帽子根本就不是我们给他扣的
建议有时间可以看看这本书《被颠覆的文明》
编辑于 2024-02-04 12:24・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陈年 - 66 个点赞 👍
因为基本盘们发力了。
那些说时代变了思想变了的人未免对某些时代抱有过于乐观的想象。事实上,无论哪个时代,只要你让基本盘们看到莫言的作品,他们都会是这个评价。
鲁迅小说早已把基本盘们的面目写尽。他们的的惰性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只要有口饭吃,有没有辫子根本无所谓。你要么逼他们剪辫子,要么逼他们留辫子。但如果你没有能力逼他们,却跳出来说剪辫子或者留辫子不好,那么很抱歉,你就是在捣乱。
因为第一,大家本来留辫子留得天经地义,剪辫子也剪得天经地义,被你这么一跳出来,好像很多事都没那么天经地义了,要命的是,你又没办法直接给大家另一套天经地义,这不是阻止大家傻乐吗?
第二,大家本来留辫子留得天经地义,剪辫子也剪得天经地义,上面的觉得大家可乖了。被你这么一跳出来,上面的就可能觉得大家不乖了,那还不得折腾得比剪不剪辫子更厉害?
莫言的问题其实不在于他写了什么,而在于他只是个写东西的。在基本盘看来,这就是在捣乱。非要说时代变了,那也是之前基本盘们不知道莫言写了什么,现在得益于自媒体短视频,知道了。而不是基本盘们自身产生了什么变化。
我其实非常感谢自媒体、短视频,它们坚定了我以前读近代史时产生的一个看法:你永远可以寄希望于基本盘的力量,但不可以希望于基本盘的思想。
编辑于 2024-03-05 18:3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包茅子 - 52 个点赞 👍
在这场认知战里面,莫言本来已经为西方立下赫赫战功,加上诺奖操作的加持,可以说大杀四方。
可惜互联网变革一来,他就直接阵亡,尸体还做成了标本在到处吓唬人,可惜已经没用了。
编辑于 2024-01-31 01:05・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Farseer - 43 个点赞 👍
莫言为了防止自己被媒体断章取义抹黑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了
没想到的是,报社记者至少还有底线,而司马南这样的自媒体为了博眼球炒热点根本就没有任何底线,为了钱这些人连自己都可以出卖
新京报:很多人评论你的小说写得过于残酷,像《檀香刑》我确实只翻了几页,就不敢看了。
莫言:我知道你根本就没看过《檀香刑》,你是人云亦云。因为,《檀香刑》中被人认为是“残酷”的那些描写,是到了书的二百多页之后才出现的。
「记者从来不看书」,你们看不过来,这可以理解。而不看书又要评书论书,这是你们的职业需要,也可以理解。
这是半开玩笑的话,你不要认真——但你发表时不要删去这段,因为这很好玩,是我作为被采访者的一次温柔的反抗。
我们这些作家,被你们这些记者,像橡皮泥一样,捏了几十年,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几句反驳的话,希望你们也有点雅量,不要删改。
新京报:我是当代小说忠实的读者,你的小说我当时确实翻了,但我确实没有看下去,就是觉得语言很嘈杂,还有就是觉得太残酷,看了会很长时间心里不舒服。
莫言:那让你来采访我,真是难为你了。
接着说,我们家乡有句老话,叫做“猫头鹰报喜———坏了名头”,意思是说,即便猫头鹰报告的是喜事,人们还是不喜欢它。也有人说,“一次为盗,终身是贼。”
我写了几个残酷情节,就成了残酷作家,你没看到我小说中那些温柔得要死的情节吗?
从人性的角度讲,每个人,其实都是受刑者、观刑者、施刑者三位一体。我相信当年在菜市口处决戊戌六君子时,那观刑的人山人海中,大多是可以用善良来定义的百姓。
但那些刽子手,之所以要那样夸张地表演,就是为了满足这些善良的看客的需要。而那些受刑人,之所以能够那样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其中也有为了看客而表演的成分。
这样,受刑者、观刑者、施刑者,就是一种合谋的关系。
我这样写,是希望人能认识自己。回家问问你爸爸,让他给你讲讲文化大革命时,有多少善良的百姓,变成了残酷的帮凶。当然,在受刑者、观刑者、施刑者背后,还站着一个集团,这些人,是受刑者、观刑者、施刑者共同的主人。发布于 2023-02-07 23:08・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远山微明 - 38 个点赞 👍
我知道一件事,莫言的粉丝和乌克兰支持者,讨厌吴京华为,现在是讨厌比亚迪,流浪地球2,黑神话悟空,共存派,目田,渴望润国外,感动马斯克伟大,高呼美国先进文明,认为西方文明就是优秀于中华文明的人高度重合。
那你说莫言的风评为什么会急转直下?
你看看莫言如今的粉丝都是什么人就一清二楚了。
发布于 2024-03-05 22:13・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乌克兰必胜 - 32 个点赞 👍
题主,请感谢我!我又帮你找到了两个无知的人。
1995年,莫言的作品《丰乳肥臀》出版,本书的书名和内容都受到强烈的指责,左派杂志对这部小说的创作倾向进行了集中批判,文化部副部长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刘白羽首先定调,他说:“世风如此,江河日下,我们浴血奋斗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竟养了这些蛀虫,令人悲愤”,作家魏巍批判莫言歪曲党的抗日历史,丑化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主办的《红旗文稿》批判莫言污蔑共产党共产共妻,书中把共产党说得一无是处,莫言不顾历史事实,捏造事实,把人民的苦难全推给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如果真的像莫言所写的,没完没了的折磨人民,还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并取得胜利?”《丰乳肥臀》还被有的作家,称为近乎反动而又肮脏的垃圾作品,更有些人写信给党中央和中宣部写信表达对党的热爱和对反动小说的愤恨。后来莫言被迫检讨,离开部队,《丰乳肥臀》被禁。
尤其是这个魏巍,成名作就是一篇战场通讯的小文章而已,还狂赞志愿军,一点儿都不符合莫桑的文学只能批评揭露的理论,简直是大逆不道!
莫言的粉尽管多表演。你们表演的越多,暴露的越多。你们什么德行,就可以推知你们崇拜的莫桑是什么德行。嘿嘿。一旦印象建立起来了,那要改,可不容易。本来莫桑只是个作家,脱离人民群众也就算了,你们还要通过表演把他搞臭,我忍不住要为你们点赞的。
编辑于 2022-09-01 13:34・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徐徐 - 25 个点赞 👍
因为中国人的中国文字知识普遍不过关。
准确的说,大部分人高中语文没学好,小部分初中语文不及格,小学语文都不行的不是个例。能有大学语文水平的凤毛麟角。这是我当了六年语文课代表的深切体会,同学们的语文知识过于炸裂。
由于语文知识不行,导致阅读莫言小说读不懂,以至于闹笑话。你说莫言阴阳领导,那是可能的,有的人居然能看出莫言吹捧日本人,那是脑子出了大问题。
莫言是怎么骂日本人的?看不出来,所以认为莫言在吹捧日本人。自己到了海边只会喊一句,啊大海,全是水!便以为别人也是如此。谁不喊大海全是水谁就是异类罕见。
中国传统文化是含蓄的文化,是潜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激流,是掩饰在斑驳日影中的星火,喜欢比拟、借代、双关,不喜欢直白、喊口号、声嘶力竭。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惧的是孔子一字褒贬。而大部分中国人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专业训练,看不懂。连鲁迅的杂文匕首都看不懂,更不要说莫言的长篇小说。比如,知乎有关莫言的回答里,有一段是长期拿出来鞭挞的,就是日本人接生:
中午时分,成群的日本兵涌进上官家的院子。马兵们从厢房里找了一个笸箩,把花生端到胡同里,喂他们疲惫不堪的马匹。两个日本兵押走了马洛亚牧师。一个白鼻梁上架着金边眼镜的日本军医跟随着他的长官,走进上官鲁氏的房间。军医皱着眉头打开药包,戴上乳胶手套,用寒光闪闪的刀子,切断了婴儿的脐带。他倒提着男婴,拍打着他的后心,一直打得他发出病猫般的沙哑哭声,才把他放下。然后他又提起女婴,呱唧呱唧地拍打着,一直把她打活。军医用碘酒涂抹了他们的脐带,并用洁白的纱布把他们拦腰捆扎起来。最后,他给上官鲁氏打了两针止血药。在日本军医救治产妇和婴儿的过程中,一位日军战地记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拍照。一个月后,这些照片做为中日亲善的证明,刊登在日本国的报纸上。
本来这段很好理解,日本人杀光了全村人,又拍照接生的过程,充分说明了日本人的残暴和伪善。
但是仅此而已吗?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水平,而不是莫言的水平。
莫言的水平在于“军医皱着眉头打开药包”中的“皱着眉头”四字。
军医为什么皱着眉头?因为他看不起中国人,并不觉得接生是一件好事,感受不到人类看见小生命时共有的喜爱之情。而医生本来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日本帝国主义思想的已经破坏这个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人类基本情感。区区四个字,藏着莫言几十年的文字功底,很多人根本接不住。
但是在小说领域,莫言也就这样了,JUST SOSO。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莫泊桑,马克吐温,在这些大家面前,莫言就是一个普通作家。
但是就这么一个普通作家,现在的大部分中国人都读不懂,搞出什么莫言吹捧日本人的笑话。用鲁迅的话来说,几十年来的教育进步,中国人的素质提高,不幸全被这些笑话抹杀了。
发布于 2024-03-03 15:47・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sdstar - 2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过眼射 - 17 个点赞 👍
中国九零后、零零后新一代极左分子出现,连美国和欧洲都大批量出现极左分子,甚至极左文化渗透美国军营,连美国的自由军队中都出现了极左分子。
可见、愚昧就是人的本份,文化就是光亮。但普设的光明总有照不到的黑暗角落。
但如果光明被遮挡、那么人设的黑暗就无边无沿。这也许就是世界的真实状况。
发布于 2024-02-29 10:12・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Iam李子 - 12 个点赞 👍
反对莫言的人无知吗?到底谁才是无知呢?是反对莫言的人吗?反对莫言的人刚听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抵都是很高兴,支持的,但看到颁奖词已经定性莫言作品的反社会主义性质,就觉得不对头了,赶紧找来莫言作品看,分析其作品的写作动机和中心思想,发现和颁奖词定性的莫言作品的反社会主义性质一致,更是心里五味杂陈。再仔细看一些莫言的作品,经过深思熟虑,自然就开始反对莫言作品了。
那么,谁才是无知呢?显然是支持莫言的那些蠢货。
发布于 2022-09-01 07:06・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延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