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时代变了。
莫言其实就是上个时代的鼓吹手,他的观点归根结底就是改革开放好,现行制度没有大问题,至于他对前三十年的批判,那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也是官方立场,所以过去对莫言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了只反应现象,不过问本质,其实是小骂帮大忙。这也是莫言刚得诺贝尔奖时,国内的粉红(当时还叫五毛和自五干)一片欢腾的主要原因,详见这位答主的回答:

当初莫言对于官方立场是非常忠诚的,这也是他作为一个以反应社会负面情况为主的组建,能够参军做到少校,退役后进入检察系统的《检察日报》工作,后来还拿了茅盾文学奖,当上了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能在国内拿到的最高荣誉,莫言几乎一个不差,而且都是在得诺奖之前完成的。
另外,莫言拿诺贝尔文学奖时候,正是中国与瑞典关系的蜜月期,2006年,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第一次访问中国,此后几年间中国与瑞典间几乎年年都有高层互访,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瑞典国王全部出席,截止莫言拿诺贝尔奖时,瑞典国王六年访问了五次中国。瑞典首相也经常来访,就连博鳌亚洲论坛这种活动,瑞典首相都跑来参加。

所以当时根本没有人说瑞典发给中国诺贝尔奖是为了抹黑中国,外网对于这个奖的质疑都是瑞典为了讨好中国,故意给中国体制内的作家发奖,毕竟瑞典的国王、首相六年访问了七次中国,关系好不好大家一眼就明白:
然后没过几年,当初盛赞莫言,说莫言没派的孔庆东,又开始批判莫言信口雌黄了,大家看孔庆东2012年的评论区就能知道,当初他的粉丝可是很期待公知们将莫言打为五毛,结果没过几年,他自己把莫言贬为公知了:

另外,这里多解释一下,在孔庆东的语境中,某某人没派是一个很高的赞誉,说明这个人党性强,不搞小团体,不培植私人势力,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个难得一见的好同志。
发布于 2024-03-04 10:46・IP 属地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