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对故宫的宣传基本不提明朝的事??
- 6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幽蓝天地 - 126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焦糖拿铁 - 90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苏子衿 - 672 个点赞 👍
之前我们的历史课本,朱元璋那张画像都是那一张奇形怪状的。
一遍遍的告诉大众,那是你们汉人自己画的,解释的话一大堆。
却不说自己为啥不用真实的,不说自己为啥那么多画像里面,正式场合永远用朱元璋最丑的。
因为所有汉人皇帝里,八旗最讨厌朱元璋,他的丰功伟绩必须被淡化。
说白了老百姓都是颜值党,鞑清的皇帝,美化一个个也是奇形怪状的,所以丑化明太祖朱元璋就成了必然。
锅还甩到了汉人头上,牛牛牛。
发布于 2024-02-03 06:2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老好已疯 - 493 个点赞 👍
还有国博,挂满清鞑子的龙袍全身像,明朝皇帝朱元璋和朱棣的只有个小的头像,还都是错的。搞了个服装展,唐宋元清都有官服蜡像,就明朝没有官服蜡像。文物就更不用说了,满清占比太多了。
发布于 2024-01-25 14:4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Aki安艺 - 34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谢洛 - 347 个点赞 👍
有个真事:一个大学的群里有个人一直发故宫满清服饰的宣传图
有个男同学忍无可忍地说了句:“故宫是明朝建的”
然后被辅导员勒令撤回了,辅导员还说还好群里没有满族同学
你说为什么?
编辑于 2024-01-31 23:04・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头像是我可爱的妹妹 - 33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hirongui - 336 个点赞 👍
洛阳 穿飞鱼服的小哥高铁站迎站被批评说,会被联想到明朝酷吏,不合适、
北京圆明园重现冰嬉盛景穿“清代八旗士兵服装”的演员重现冰嬉,被赞为“重现盛景”
细细品品!!!
发布于 2024-02-01 15:0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曾皇 - 31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杀手小顾 - 307 个点赞 👍
故宫敢提吗?
别拿红满不当带清。满清、伪满和红满是三位一体,带清就不说了,“伪满”的问题主要就出在这个“伪”字儿上,明白告诉你当年鬼子在东北扶植的那个满洲是“伪”满洲,爷红满才是“真”满洲,爷才是带清最正统的继承人。
这话也不是我说的,“清朝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可是红满的自我定位,而且明明白白写在历史教科书里的。
我寻思但凡读点历史都不难理解这一点,毕竟犹太佬是懂合作的,在俄罗斯能跟左壬合作压制斯拉夫人,在美国能跟盎格鲁萨克森土匪精英合作压制一般白人,在乌克兰甚至能当上总统,而在我带清,这群犹太布尔什维克砸钟,跟鞑子勾结压制中国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新时期的满蒙联盟重现江湖罢了。
故宫说白了就是个照妖镜。说起来,要看明朝还得去南京,你看市中心新街口那儿有洪武路,有瞻园(徐达家)、李府巷(李善长家)、刘军师桥(刘基家门口的桥)、常府街(常遇春家)、邓府巷(邓愈家)、兰家庄(蓝玉家)、马府园(郑和家)、户部街(户部所在地)、成贤街(国子监)、钞库街(银行)、网巾市(以前卖网巾的地方)、大教场(神机营训练基地)、马群(三千营训练基地)、大锏银巷(冷兵器工厂)、小火瓦巷(热兵器工厂)等等,随处可见,俯拾即是。
我就不说中医院门口跟永乐路交叉口的那条大街就叫大明路了。
这要放在北京,还大明路,你敢想?恐怕“大明”二字还没说出来“封建残余”、“带汉族主义”之类的帽子就飞奔而来正中面目了吧?都这样了你故宫还能提提满清就烧高香吧你。
PS:这些话仅用于抨击红满,没有在说北京人。北京人≠红满,在这个回答攻击北京人之类的虚空打靶会挨骂的。
编辑于 2024-02-02 22:29・IP 属地英国查看全文>>
Dr.BritcS - 18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舍己从龙 - 181 个点赞 👍
我学建筑的,建筑史的老师以前参与过北京故宫的修缮。
他在课上放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明朝建的故宫门楼的修缮照片,一张是清朝建的故宫门楼的修缮照片,修缮照片是从脚手架上俯瞰的,门楼把瓦都去掉了,只剩下木骨架。
可以看出明朝建的木骨架清清楚楚,整整齐齐,榫卯严丝合缝。老师说走在上面就像走在一个巨大的明式家具上,真是精巧。清朝建的木骨架则乱七八糟,不清不楚,应付了事。
他在课上说了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明朝虽然国力衰弱被清取代,但在文化上真不能这么说。
所以我认为,故宫如果只宣传一个朝代,那就应该是明,因为他奠定了故宫的格局,建立了故宫的标准,后来者只是在其基础上修补而已。不仅没有超越,还修补的不好。
发布于 2024-02-02 10:38・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WRen - 18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叶凌风行 - 16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志渺渺而临云 - 14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跺脚的菲菲 - 1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同领地的星空 - 136 个点赞 👍
别说故宫了,去过景山公园没?里面有个民国时立的思宗皇帝殉国处的碑,但现在立的指示牌叫崇祯自缢处。建国后满族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编辑分割线—————————
评论区有提李自成的,他的死确实是李自成逼的,但这件事更多的是明朝灭亡的象征。之后满清继承了明朝的法统,现在在评价这件事肯定是针对的满清。
说说那天的体验吧,那天游故宫时确实有题主的感受,故宫内部几乎没有明的元素。故宫出来后去景山公园也是冲着歪脖子树去的,看导航显示那个地方叫思宗殉国处,当时感觉起名对崇祯还挺正面。不管怎么说一个国家的最高首领有自杀的勇气给点最后的体面啥问题。进景区没多远看到景区指示牌写的是崇祯自缢处,不能说这个指示牌有问题,但那个碑已经算个文物了,指示牌复述那个碑应该是最合适的。这么做很明显是不认可碑上正面的倾向,这两种说法就比较耐人寻味了,代表了民国和现在对满清评价的变化。
编辑于 2024-01-31 22:48・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oscar - 52 个点赞 👍
宣传不是无源之水,首先得有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多少和留下来的史料、文物有关。
我举一个例子,明代书画收藏十分兴盛,从宫廷到民间都在收藏,明代收藏进宫廷的著名书画很多,始于朱元璋洪武内府的有142件,现在留下来的分布如下:
故宫博物院的有:周文矩《重屏会棋图》、董源《潇湘图》、赵昌《写生蛱蝶图》、郭熙《窠石平远图》、赵佶《祥龙石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图之春》《四景山水图之夏》《四景山水图之秋》《四景山水图之冬》、马麟《层叠冰绡图》、李迪《猎犬图》、(传)张先《十咏图》、宋人《雪山行旅图》、宋人《无花果图》、宋人《出水芙蓉图》、宋人《初平放羊图》、宋人《寒汀落雁图》、宋人(旧题毛益)《榴枝黄鸟图》(印疑似)、宋人《雪山行旅图》、任仁发《出圉图》、商琦《春山图》、王迪简《水仙图》(钤印段已佚)、元人《贡马图》、王羲之《兰亭集序》(神龙本, 传冯承素摹)、王珣《伯远帖》、(传)颜真卿《行书湖州帖》、李邕(宋摹)《奂上人帖》、黄庭坚《草书杜甫寄贺兰铦诗》、米芾《行书三札之长至帖》、鲜于枢《草书杜甫魏将军歌诗》《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
上海博物馆的有:赵佶《柳鸦芦雁图》、郭熙《幽谷图》、(传)燕文贵《溪山图》、宋人《携琴闲步图》、宋人《花篮图》、宋人《红果绿鹎图》、宋人《猿鹭图》、金人《溪桥归牧图》、盛懋《秋舸清啸图》、元人(王振鹏)《广寒宫图》。
辽宁省博物馆的有:宋人《萧翼赚兰亭图》、(传)李成《小寒林图》、(传)马和之《陈风图》《周颂清庙之什》、宋高宗《草书洛神赋》。
山东省博物馆的有:宋人《金碧山水》、宋人《葵花蛱蝶图》、钱选《白莲图》。
另有,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宋人《九歌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元人《溪山烟霭图》(郭熙款), 中国美术馆藏元人《饲马图轴》, 朵云轩藏元人《青山画阁图》。
台北“故宫”的有:(传)董源《洞天山堂图》、(传)韦偃《双骑图》、赵幹《江行初雪图》、(传)关仝《秋山晚翠图》、关仝《关山行旅图》、巨然《秋山问道图》《层岩丛树图》、(传)巨然《溪山林薮图》《萧翼赚兰亭图》《富春山图》《雪图》、范宽《溪山行旅图》、黄居寀《山鹧棘雀图》、燕文贵《溪山楼观图》、郭熙《早春图》、崔白《双喜图》、赵佶《溪山秋色图》(印存疑)、李唐《万壑松风图》、李唐《烟岚萧寺图》、萧照《山腰楼观图》、李迪《风雨归牧图》、赵令穰《秋山红树图》、法常《写生》、马远《月夜拨阮图》、马远(款)《竹鹤图》、马麟《暮雪寒禽图》、贾师古《岩关古寺图》、宋人(传崔白)《芦雁图》、宋人(传赵伯驹)《飞仙图》、宋人(旧题荆浩)《鱼乐图》、宋人(旧题范宽) 《群峰雪霁图》、宋人(旧题李迪)《春潮带雨图》、宋人(旧题马远) 《松泉双鸟图》、宋人《梅竹聚禽图》、宋人《平畴呼犊图》、宋人《唐人文会图》、宋人《荷亭消夏图》、宋人《荷汀水阁图》、宋人《翠竹翎毛图》、宋人《桐实修翎图》、宋人《秋荷野凫图》(印存疑)、宋人《江帆山市图》、宋人《富贵花狸图》、宋人(旧传陆探微)《归去来辞图》(右下角印疑似)、宋人(旧传董源)《叠嶂飞泉图》、宋人《高冠柱石图》、赵孟頫《窠木竹石图》、唐棣《霜浦归渔图》、马琬《乔岫幽居图》、(传)王振鹏《龙舟图》、元人(旧传周文矩)《明皇会棋图》、元人《折枝秋葵图》、苏轼《寒食帖》、黄庭坚《山预帖》、米芾《翰牍九帖之致伯充尺牍》、米芾《箧中帖》、米芾《紫金研帖》、蒋之奇《致彦和河州司户尺牍》、黄居寀(款)《含桃绶带图》(画、“司印”当伪)、(传)王诜《烟江叠嶂图》(画、“司印”当伪, 张大千遗赠)、宋徽宗《鹰犬图》(画、“司印”当伪, 张大千遗赠)。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有:赵令穰《湖庄清夏图》、宋人《赤壁图》;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有:董源《溪岸图》、(传)燕文贵《夏山图》、李唐《晋文公复国图》、马麟《松下高士图》、米芾《吴江舟中诗》、李衎《竹石图》(对幅)、吴伯理《虬松图》; 克利夫兰美术馆的有:巨然《溪山兰若图》、马远《举杯邀月图》、马麟《春郊回雁图》、李永《喜鹊野兔图》; 弗利尔美术馆有宋人《人马图》(滚尘马)、宋人(旧传李公麟)《醉僧图》; 纳尔逊· 阿特金斯美术馆有宋人《仿郭忠恕雪霁江行图》(“司印” 疑伪); 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有米芾《行书三帖之逃暑帖》; 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有刘寀《落花游鱼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有:宋人《竹虫图》、米芾《行书三帖之叔晦帖》、黄庭坚《行书王史二氏墓志铭稿》, 还有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传)王维《伏生授经图》, 斋藤悦藏宋人(旧传巨然)《山居图》(“ 司印” 存疑)。
大英博物馆的有:马和之《陈风图》。
另有2003年嘉德春拍、2011年歌德春拍的元人《溪山楼阁图》, 2011年九歌拍卖的宋人《子母猴图》(“ 司印” 疑伪), 林百里藏赵佶《四禽图》, 张大千旧藏宋人(传巨然或刘道士)《湖山清晓图》。
从书画可以窥全豹,在不可移动文物中,当年蒋介石把故宫收藏运往台北的时候,一般不把清代文物视为文物,所以造成了清以前文物两头分散的格局,这对明代文物、物质文化、宫廷史的研究都是不利的。明代财政捉襟见肘之际,书画收藏曾经冲抵官员俸禄;明清鼎革之际,北京先后被李自成农民军及清军所占领,明宫府库所藏财物在此期间遭到瓜分和破坏,宫廷所藏书画损失殆尽,虽然清朝成立之后追回了一些,但是体系已经被破坏,给现在的研究带来了很多困难。
再比如说,故宫虽然是明清两代的紫禁城,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明代建筑保存下来的不是特别多,比如,我之前曾经总结过一个故宫现存明代建筑的路线,大致有:西华门、南熏殿、保和殿、慈宁宫大佛堂、养心殿、长春宫、咸福宫、钟粹宫、神武门,此外,午门部分建筑构件可能早到明末,还有部分建筑保留了部分明代的构件,但这在故宫整体建筑中所占是比较少的。
还比如说,研究宫廷生活和皇权政治比较重要的是记载皇帝行为的起居注,清代起居注基本都保留下来了,但是明代由于起居注制度不稳定,基本上只有万历一朝有比较完整的起居注保存下来,其他皇帝的不是没有设置起居注制度,就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保存下来。再有就是明代陈设的相关古籍、档案几无传世(甚至从未出现),连朱家溍先生做陈设研究的时候都感到材料太少,也就更无从做复原甚至复原陈列了。这就注定故宫在宫廷部分的展示研究必然以清代为主。不过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一些主题展览中,明代展品则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综上,因为明代留存下来的史料、资料和文物并不充沛,所以在研究成果上必然不占多数。不过由于考古学方法的引入,目前故宫在基建施工之前都要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能从地下发现不少明代甚至更早时期的的研究材料,比如前一阶段去参加北京地区2023年度考古成果发布会上,就公布了在故宫考古中发现疑似金中都建筑材料的消息。
编辑于 2024-02-02 13:26・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螺旋真理 - 3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琅琊黄氏 - 3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匿名王 - 27 个点赞 👍
有这么几个原因吧,这里理性说一下,不掺杂情绪
第一、满清入住北京的时间是1644年,结束统治的时间是1912年,但是满清搬离北京的时间是1924年。当时军阀冯玉祥因为溥仪复辟事件决定废除前清优待条件。所以派兵把溥仪赶出去了。
因此满洲人在明皇宫里涂涂画画的改造时间,长达280年。
280年的时间,足够满洲统治者把皇宫里面的很多东西换掉了,足够满清统治者把很多东西抹除,留下自己的文化痕迹。
就好比一栋房子,只要某人住了超过六十年,前面的物主的痕迹,也能清空的基本差不多,更何况是280年的时间。
第二、民国政府搬迁
溥仪搬出故宫以后,接手的是民国政府,1931年918事变,随着日本人的入侵,北京岌岌可危,于是150万件文物,开始颠沛流离
1932年,故宫文物开始装箱,于是运往上海,又运到南京保管,
1937年,故宫文物分三路西迁,最后基本上都是抵达四川,总计有16698箱
抗战胜利后,故宫文物又开始东迁,结果1948年9月下旬,国民党战争局势不妙,于是故宫部分文物开始迁台。基本上迁走了5600多件,是比较贵重的那一批。比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唐代怀素的《自叙帖》、五代赵干的《江行初雪图》等。铜器有宗周钟、毛公鼎、散氏盘等重器。
这些搬迁导致的结果就是大批量的汉文物被带走了
第三、清朝距离现代的时间比较近,明朝距离现代的时间,足足过去了将近四百年
人们对于近的朝代更为熟悉,对于远的朝代不熟悉,从客观角度来说这是人类记忆的自然规律
第四,故宫多宣传清朝文化,并不是故意的,而是明朝文物在故宫里面确实没留下多少
我看到有很多论调说,故宫宣传是故意的,情况应该不是这样
我去看了一下故宫编制,这里贴出来,目前故宫领导基本都是汉族,并不是满族
院长:王旭东,男,汉族
副院长:都海江,男,汉族
常务副院长:娄玮,男,汉族
副院长:任万平,女,汉族
副院长:朱鸿文,女,汉族
副院长:王跃工,男,汉族
副院长:罗先良,男,汉族
纪委书记:李峻,男,汉族
这些领导全是汉族,这名单是公开的,大家可以去查询的,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就给故宫扣帽子,说故宫故意不宣传明朝事情,我估计单纯是因为,明朝的文物除了不能扔掉的,基本上都被满清毁掉了,WW那边搬东西的时候,搬走了部分明朝文物,然后清朝距离我们又近,
所以最终故宫文物宣传,基本上就成了宣传清朝,没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发布于 2024-02-02 13:58・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魏王煮酒 - 2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omic.Works - 2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八木将军 - 16 个点赞 👍
岂止故宫?之前抖音一个视频,说站在国博里的康乾画像面前,感受到了一股宿命感,评论区都有人感叹老祖宗的百年威严了。
但我还是更喜欢图2这张:
发布于 2024-02-01 17:23・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秦萱 - 15 个点赞 👍
因为第一历史档案馆里面的清朝档案有1067万份,明朝档案只有3620份……
明朝档案数量仅有清朝档案数量的不到万分之四,对明朝时期北京故宫的宣传力度怎么都远超过清朝的万分之四吧?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你史料就这点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发布于 2024-02-02 22:00・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芮欣雨Sap - 1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玉尘 - 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3小蘑菇 - 8 个点赞 👍
我小舅子是经济学博士毕业。几年前还在读博时写了一篇关于清朝经济的文章投稿,竟然被出版社告知此类话题不能发表。
这实际上根本不奇怪。
社科院有个哲学系的学部委员写了一本书来论述什么是中国,他说,中国的定义不能用西方的帝国也不能用汉族或者儒家的定义,中国是一个博弈的结果…
他这个意思是啥?就是谁占有谁就有定义中国的权力
而这种人是社科院的学部委员,是学术权威,掌握着中国的人文科学,这算啥?
社科院还有个机构叫历史研究院。成立了好几年啥成果都没有,憋了两年写了一本书,吹捧清朝的大一统,其中说剃发易服是促进民族融合。
历史研究院可是在领导人的关心下成立的。
北京有个机构叫曹雪芹研究会,这个机构也有大来头。但是他们干了啥?伪造虚假的曹雪芹遗迹。这个研究会成立涉及到八十年代的领导人。
舒乙曾经在1994年编造毛泽东称赞康熙奠定中国版图的谎言。现在被这帮人的同伙普遍用来搞网络文宣。
1950年,曾经有一部电影叫《清宫秘史》,讲述光绪和珍妃的爱情故事。
有人推荐给毛泽东看。毛泽东看了后勃然大怒,说这是反动电影。责令当时主管电影的江青开会批判。
会议上,有人公然反对,“少奇同志说好”。
这个事情的内容太丰富了。
第一,有人干预拍摄并且推荐给国家领导人,说明当时辫子戏背后的势力就已经形成,不是改开后才有。
第二,能够在会议上公开反对江青,说明胆子不小,要么自身来头不小,要么背后势力撑腰。
第三,能公开挑拨国家领导人的关系,充分证明这个势力是十分歹毒的,深谙权谋。
有人说,周恩来有文章写了康熙奠定中国领土。但是以此来证明完全是不可靠的。
“少奇同志说好”,但毛泽东说这是反动电影,就说明当时的领导层对历史的观点是不同的。
周恩来的历史观决定不了毛泽东的历史观。
然而 借着伪造毛泽东的言论,这帮人成功将康熙奠定领土写进了教科书。
这就是这帮人系统性、有组织篡改中国历史的胆量。
这几个事件表明,这帮余孽游走于权力中心,惯常各种欺骗手段。有权有势。
所以发生故宫不提明朝很奇怪吗?
编辑于 2024-02-04 23:12・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你的历史领路人 - 2 个点赞 👍
因为李自成已经把明朝的紫禁城给焚毁了,
除了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
你现在看到的故宫建筑,基本上在清朝翻修过的。
故宫馆藏的丰富也是在清朝完成的。
以前不是经常吹牛说故宫精华在台湾吗?
编辑于 2024-02-01 15:15・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程昱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