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芬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用唯物史观进行回答,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英雄史观、主观臆测。
- 14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侵略战争
地主有99只羊,农民有2只羊。
地主想凑100的整数,奈何农民不识抬举。
于是苏联使用炮灰填线战术拿人头给了芬兰一点小小的红色震撼。
只能说读史让人明智。
编辑于 2024-01-27 13:3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牛奶超人 - 5 个点赞 👍
按照精苏的逻辑,这场战争正义在击垮芬兰的资产阶级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正义战争。因为芬兰的无产阶级军队在早期控制了整个芬兰南部工业区和主要城市,结果曼纳海姆拉军队在北方打游击,最后赢得了芬兰内战,所以这场战争的目的是夺回无产阶级政权,左得不能再左的战争。
按照皇俄的逻辑,由于芬兰和波兰都是俄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拿回,这场战争正义在其目的是收回俄帝国的故土,是右得不能再右的战争。
看站在哪方解释吧
查看全文>>
Yuminaganev - 1 个点赞 👍
是一场能够提高芬兰土地质量的战争:
钢铁洪流白雪林,
慈父西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污浊物,
永驻芬土更护花。
查看全文>>
兦匚 - 0 个点赞 👍
芬兰人民抵抗苏联侵略的战争
查看全文>>
独孤 - 4655 个点赞 👍
我讲一个笑话,全国人口加起来还没一个圣彼得堡多的边陲小国会对苏维埃的国防安全产生重大威胁,这个笑话的不合理甚至于到了苏维埃的新时代粉丝都不得不放弃这个借口,援引帝俄时代沙皇老爷曾经征服过芬兰的“历史渊源”来给苏维埃洗地的程度。沙皇帝国征服过的土地多了去了,但一个国际主义者拿沙皇不义而血腥的征服来论证苏联入侵芬兰的合理性,是不是太过于喜剧色彩了?沙皇帝国在历史上还征服过波兰呢,请问斯大林同志是不是也要援引这个“历史渊源”车翻波兰人然后宣布吞并波兰?一边高呼杀沙皇全家杀得好,说沙皇对中国犯下的罪孽与苏联无关,一边又说沙皇曾经统治过哪里,所以苏维埃也应该统治哪里?沙俄帝国还搞过黄俄罗斯,您加把劲把东北卖了吧。其他国家论述自个儿领土渊源都要避讳,纯洁白莲花如某国尚且不能提“俯首系颈”的旧事,同样血腥暴力的美国还要设法给印第安人遗民一点有的没的好处,然后全力开动好莱坞宣传机器,一些人反倒是把沙俄时代的破事当成光辉业绩来讲了。
不说这些人自称“国际主义者”,就算是最沙文的苏共党员都不会搞出这么自相矛盾还弥漫着沙文主义恶臭的破旗。正常人的政治光谱是条形的,左就是左,能善意看待其他国家与民族,右就是右,总觉得自个儿因为所谓“血统”“民族性”而高别人一头。而这群人就能表演一下什么叫马蹄形政治光谱,自称是左派还紧抱着右派沙文鬼佬那套神论不放。
如果说列宁签订对德和约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卫国战争则是一场可歌可泣的伟大史诗,那苏芬战争就是苏联短暂的历史中最为拙劣的外交与军事闹剧。斯大林本人对民族主义与沙文主义倾向在苏芬战争、兼并波罗的海三国的行动中暴露无遗,不否认他本身对苏联的成熟有着巨大的贡献,但他和列宁、卢森堡等从来都不是一路人。而他的行事风格也极大的影响了当今的一些苏粉,大国沙文主义的色彩仍然浓厚。
当然,还有一个方向是“芬兰具有法西斯倾向”,所以我们自由心证,直接把芬兰暴打一顿?而且,所谓的“法西斯军政府”“领袖”曼纳海姆在战后都自我流放跑去瑞士养老,芬兰的大选也一直在有序的进行,请问芬兰到底哪里长得像“法西斯”国家了?因为Finland里面有land,Deutschland里面也有land,所以芬兰和德国有小一半的相似度?
大概再说几句。不然我总觉得有的人还是读这么个几百字短文都能读歪来。
芬兰受限于他的工业、科技与人口,他的威胁程度大概就是加拿大之于美利坚。
苏维埃的新世代粉丝也把芬兰看作德国进攻的跳板,历史上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烧过美国白宫,也是跳板。
芬兰人随时可能一波进击车翻苏联的北极圈铁路,加拿大加把劲也能占领美国重要的新英格兰和铁锈区。
芬兰人的空气炮兵对列宁格勒产生了严重威胁,加拿大人部署在辛迪加的导弹部队也对华盛顿产生了严重威胁。
芬兰人的人口是苏联的四十分之一,加拿大人口居然是美国的十分之一还多,我的天啊,威胁太大了。
你非要说芬兰没有任何威胁当然不靠谱。1935年6月,驻赫尔辛基苏联大使阿斯穆斯告知芬兰总理托伊沃:“如果德国与苏联爆发战争,红军将会秉持“前沿防御”的原则,于一周内占领芬兰。”,理由是芬兰可能会出兵打断列宁格勒到摩尔曼斯克的北极圈铁路,对列宁格勒的防务造成了巨大威胁。而且芬兰实在太菜,如果被德军进攻大概挺不了一周就会被车翻,德军会沿着芬兰南部的铁路线一路挺近列宁格勒,这也对列宁格勒的防务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最后,芬兰的边界离列宁格勒实在是太近了,武德丰沛之芬兰炮兵可能会用空气炮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把费拉不堪之苏维埃炮兵炸到找不着北,这还是对列宁格勒的防务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当然结果我们也看到了,苏联打芬兰路上接壤全线进攻还打的一地鸡毛,德军还想在芬兰抢滩登陆然后靠德军那捉急的后勤打一场同样规模的战争,怕不是真的人均雅利安超人。如果芬兰人自己脑子进水要去主动车苏维埃又是怎么一种情况?芬兰举国动员能拉出五十万严重缺乏重武器的轻步兵,专司本土防御可能还靠谱,但要在摩尔曼斯克铁路沿线和苏军正面对决,亦或是进攻人口比芬兰一国还多的列宁格勒?我看芬兰人还是洗洗睡吧。
所以,你说芬兰有威胁,他真的有。但这个威胁是只存在于纸面上,还是真的就像间战德国之于法国、甲午日本之于清朝一样,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至于为什么我非说是加拿大,以色列虽然人少国小,但架不住人家拿着最豪华的装备抱着最粗壮的大腿揍一帮最没见过世面的小朋友啊?科技与制度的差距到了一定地步,日本国土面积那么小都能推倒大清。但这个星球上有谁敢说自己比俄罗斯/苏联高出一代?拿这个做比较的朋友还是要摆正心态,直球乳法都不是这么乳的。何况苏联红军根本没差到这地步。
这种种波拿巴主义的理由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兼并的阴谋没有彻底失败以前一直接二连三地实行兼并的第一帝国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最完善的疆界也有可以修正和改善的缺陷;如果不是需要节制一下的话,这种兼并可以无止境地继续下去。至少从上述论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从民族成分方面或者从法国的军事利益方面来说,为吞并萨瓦而制造的一切说法,实际上也同样适用于瑞士法语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萨瓦、尼斯与莱茵》
查看全文>>
寻道人 - 2778 个点赞 👍
费徊赔争当染是一场宁谁冰翘叭膊西蛛的频争
薇屑贪笋韩幸愕海贩为去他侵会疗服苔曼捅拉某的野挡,皱惭何蝗人卤扩充军翔,晃及售人旧进行兄制聋携食朝凭副憋,导致银兰罪鳞连天太都苍瘟驻。把而建棍本调竣武宜地牡报的攘再关楼掷,歉开帮营番配备了泉椅车嚼演恕,代煎联月桐簇响村造智极喳威胁
缭廉知扭斯臣呻劈南的砖驻,1939年11月26亏嘹然取粒舵搭拉俏,叙秉楔400胁芬兰湿蜀抱驯命为赌彰突共秉缨吉蔫枕。柒距谓不痴革九,控死描酗曼尼拉萌,毅然承担指老阅芬拧嚷西蜈和五饭心铆啥慌天蜗握,益浊登布都鸦织辛嚼空及毅躯托夫迫床篮解艇胡克起火漓洁芬兰美民,蛆时瞭京钠获塑逾团儡躏惋于悉芬刷揍汉,臼讲就解放了懒以葛葬牺牲瞭皱频鹅业体的贤俐土融,在拉红晦丹俘北鼎调奥诊昙缨米镇,咙姓阱将崔饶焦领导的第兄集团最糕滑了苏凤域争凑勤侄大的务利,制伤隔拉斯假奥领导绰版预第注师900人,支涩聊梯了44、163两个嫂21000人
绽拂慢娃鸡畔奕<br>屯作的补届跟民箪挣壶浆以迎碴乞 货诬瞳秒英勇刑寄芬兰榄牺斯 经过窘粹却做茸战,侧雳尔痛爸溃绕兼逸,真失7万大军,而苏军仅扛失38万糙。1940年3月13日媳拂滑史《汞臂科萍平渡定》,伶兰羞西交弹迫同意衫吴婚利阿,捍堡,雷颤科湾岛,驯问簿岛蝙醋骨联绒映。舅驮删于棍得贺保丝曼尼岩村,沉击踱兰吐西斯妨呀铝茧遇
启一胜参,捷佛方裙膏太胜磷,漠人兽的胜赤,驼向全患仅哆明嗓刁隐庞持威,馒始花鸡巨西斯宛寒!
查看全文>>
智叶子 - 1853 个点赞 👍
侵略战争。
有人说:苏联明明拿出两倍的领土和芬兰换 是芬兰不知好歹。
哥们,第一天出生?别人拿鹤岗两套房换你北京2环一套房,你干不干?别人拿荒地10亩换你祖坟一亩,你爽不爽?
甚至,哪怕价值一样,也用二环的房换二环的房,面积价格一毫不差,凭什么就一定要换给你呢?强买强卖也是违法行为啊!
查看全文>>
痛苦轴心 - 144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江东镇守府提督 - 620 个点赞 👍
打芬兰就说:“芬兰是沙俄的一部分,这是统一战争”“芬兰是黑灰色的发型师”“卡累利阿都是俄罗斯人”
中国念叨外东北和外蒙就说:“这是沙俄侵略满清,和苏联有什么关系?苏联替你报仇了啊?”“北洋和kmt都是反动政权”“你看俄罗斯远东哪还有中国人啊?”
废话,哪还有中国人啊?
查看全文>>
变态辣辣辣辣 - 5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柠月茕枝 - 310 个点赞 👍
讲个笑话,芬兰政府前几年才镇压了国内的工人运动,血洗了一番芬兰共产党。结果苏联一来,芬兰工人们直接同芬兰政府握手言和,还把斯大林准备的傀儡政府轰了出去
发布于 2022-11-03 20:08・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板鸭破产之战 - 110 个点赞 👍
国家安全战略的一次“伟大实践”,实际上是帝国主义的阴影在新时代的投影。
一战前后清帝国、沙俄帝国、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相继崩溃,原来的帝国边疆区出现了一系列“独立”的政治实体。
按照战间时代的理论,重新“统一”这些政治实体是帝国“继承者”应有的义务。
因此,从德奥合并以来到苏芬战争,都可以视为对凡尔赛体系下国际秩序的颠覆性行为,是德国与苏联恢复实力后企图“恢复欧陆传统势力范围”,毫无疑问是旧时代帝国主义争霸与地缘政治的延续。
但芬兰惨就惨在苏芬战争是分了两个阶段的,此后的继续战争中芬兰加入了纳粹德国的阵营,这使得芬兰失去了道义上的合法性。
在战后,苏联保证芬兰主权的前提下,实际上将芬兰变为了一个在外交上的“跟随者”。
用二战后芬兰总统吉科宁的话来总结:“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并非绝对的……无须屈服于历史必然性的国家是不存在的。”
孟子曰:“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践事吴。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於时保之。”附加题:沙俄对芬兰的主权法理依据是沙皇兼任芬兰大公,而我们知道清朝皇帝也是蒙古的博格达汗。
请根据本问题中其它答主的回答,论述清帝国的继承者是否有对蒙古主权问题负有“必要义务”?
查看全文>>
神乐妮可 - 68 个点赞 👍
苏芬战争显然是侵略战争。但这种问题下不出意外又有一批不正常人,扯来一张“阶级史观”的旗子之后就开始自己瞎编,什么共运,解放。这些人的模板就是:以XXX史观来看,这是侵略,但如果以阶级史观来看,这是共运,是解放。
看到这些答案我就想说,你们是什么阶级史观?你们是历史学的研究生还是研究员?一帮没上过正经学没读过正经书的,往脑子里塞一堆网络垃圾后闷在宿舍里发酵出来的看法,就叫“阶级史观下的看法”?别扯淡了,哪个正经科班的能“阶级史观出”你们发出来这些东西?别拿在网络垃圾中长出来的沙雕史观来冒充阶级史观。
中国正经学术圈里阶级史观是主流吧?来,给你们看看结果,知网:
“苏芬战争+侵略”,4个结果。
“苏芬战争+共运”,0个结果。顺便这是我最无力吐槽的一个,苏联入侵芬兰是共运的一次尝试?醒醒,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是:苏芬战争的非正义性质及损失惨重的战争过程损害了苏联的形象,从而间接对共运造成了负面影响,但现实中从来没有发生“苏联出于共运的目的发动对芬战争”这种事情,没有任何正经人会在正经的场合、刊物上发表这种因果颠倒观点,这种观点只会在网络上的那些洗地的垃圾信息中才会出现,我反正很难想明白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在前后两句话之间建立关联的。
“苏芬战争+解放”,1个结果,徐炽庆, 关于苏芬战争中几个问题的我见,江西教育学院学刊,1986. 但这篇文章并不认为苏芬战争是解放,这篇文章的核心是“以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唯物史观分析,苏芬战争毫无疑问是侵略战争”。之所以这篇文章会在“苏芬战争+解放”下面出现,只是关键字识别问题。
“苏芬战争+正义”,5个结果。
“苏芬战争+性质”,13个结果。
这么多文章里,表态苏联不是侵略的只有一篇文章: “略論苏联偉大衛國战爭前夕苏芬談判和苏芬战爭 鞠秀熙 史学月刊 1958-03-02”。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不是苏联侵略芬兰,而是芬兰侵略苏联”(并非“芬兰威胁苏联”,而是直球“芬兰侵略苏联并挑起了苏芬战争”)。但注意,这篇文章通篇无“马克思主义”,无“唯物主义”,未引用列宁或者毛主席的任何史学、世界观相关的言论。作者得出这个“芬兰入侵苏联”的结论不知道是通过什么史观来的,反正不是唯物史观,跟马克思没有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就是你们通称的阶级史观)下,苏芬战争是什么性质?图中这些文章中的大部分都明确表明,在正经的马列主义唯物史观下,苏芬战争毫无疑问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以下来自前述截图文章中的:关于苏芬战争中几个问题的我见 徐炽庆; 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列宁说过: “ 有各种各样的战争。必须弄清楚。当前的战争是由什么样的历史条件造成的, 是由那些阶级进行的、是为了什么而进行的。不弄清楚这些, 我们关于战争的一切谈论都是纯粹的空谈, 都是字面上的和没有结果的争论。” 又说:马克思主义者“ 要弄清战争的性质, 首先必须确定这次战争的客观条件和具体环境是怎样的。必须把这次战争和产生它的历史环境联系起来, 只有这样, 才能确定自己对它的态度。”@ 毛泽东也指出: “ 战争的性质是根据于战争的政治目的而定的。” ⑥ 依据如上对战争的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剖析苏芬战争。很显然, 这是一次由苏联挑起的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
先从苏芬战争产生的历史环境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帝国主义阵营已形成一个德意日法西斯集团, 在中欧和远东产生了两个战争策源地, 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已在欧亚二洲发动侵略。这时, 全世界人民的最大利益是要求所有非侵略国家, 不管它的社会制度如何, 联合起来, 组成最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制止世界大战的爆发, 保卫世界和平。由于英法统治集团奉行绥靖政策, 助长了法西斯侵略; 苏联也害怕法西斯战争的锋芒指向自己, 改变了外交政策的方向, 同希特勒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附有秘密议定书, 规定两国划分东欧和东南欧各国的势力范围。协定签订后, 纳粹德国立即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根据苏德协定, 在德国的默契下, 把边界向西扩张, 即建立所谓“ 东方战线沙。苏芬战争就是苏联建立“ 东方战线” 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苏德协定的产物。建立“ 东方战线” , 据说是一项“ 反法西斯” 的必要措施。其实是苏联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而侵犯邻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的扩张主义措施。因此, 属于建立“ 东方战线”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苏芬战争,是苏联实现与希特勒德国划分势力范围而发生的战争, 当然属于非正义战争的性质。
其次, 苏芬战争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 我们能否筒单地作这样的“ 阶级分析” : 苏联是无产阶级的国家只能进行正义性战争, 而芬兰是资产阶级国家只能进行非正义战争呢? 答案是否定的。诚然, 苏联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但无产阶级是通过它的政党, 特别是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制定和执行本阶级的国内外政策来领导国家的。十月革命后, 列宁为苏联制定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对外政策, 使苏联成为支持各国革命、反对侵略、保卫和平的堡垒。在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赢得了巨大的声望。可是苏联从1 9 3 9年春季起, 就逐渐抛弃了组织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维护国际集体安全的无产阶级的对外政策。转而与法西斯德国签订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互不侵犯条约,执行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政策。列宁说: “ 战争是政策的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苏芬战争就是苏联与法西斯侵略者划分势力范围, 企图把未来的战争转嫁到别国领土上进行的大国沙文主义政策的继续。因此, 苏芬战争不能说是苏联无产阶级进行的战争, 也并不代表苏联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只要看一看: 当时在莫斯科的一个外国观察家目睹的事实: 当战争最初几个星期, 苏军打得很不顺手, “ 前线失利的传闻逐渐渗透到居民中”的时候, “ 老百姓普遍为一种束手无策的情绪所笼罩” , “ 食品到处感到不足, 食品店外面排了长队,人们争先恐后地抢购” 。正因为这次战争是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进行的非正义的侵略性的战争。所以, 苏联人民才反映出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
再从战争的政治目的来看, 1 9 3 9年1 月30 日战争开始, 苏联军队侵入芬兰国境, 他们携带的标语牌和旗帜的上面, 用芬兰文写着: 他们是来“ 解放, 芬兰人, 使他们“ 不再受资本主义的压迫, 等字样。就在这夭晚上, 苏联在它占领的一个靠近边界的替叫泰里约基的芬兰小镇上, 成立了“ 芬兰人民民主政府” , 由芬兰共产党的苏籍领导人奥·库西宁担任政府首脑。然后由库西宁“ 政府” 宣布苏军是在它的“ 请求” 下越过边界来“ 解放” 芬兰人的, 为苏军入浸提供了“ 正当理由” 。12 月2日, 这个泰里约基“ 政府” 与苏联签订了条约, 完全满足了苏联的领土要求。以上事实证明, 苏联侵芬战争的政治目的, 并不仅仅是调整边界。还有更进一步的打算, 这就是消灭芬兰现存的共和国, 建立以库西宁为首的傀儡政权, 使芬兰变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合并入“ 社会主义大家庭” , 实现苏联领导人恢复沙皇时代的大俄罗斯帝国疆域的美梦, 只是由于苏联发动毫无道理的入侵, 立即使芬兰全国达到空前未有的团结, 并极大地锻炼了全国抵抗侵略者的决心” 。芬兰人民和军队并没有把侵略军看成是“ 解放者” 予以欢迎, 而是在战争中给入侵者以重大杀伤, 加上芬兰人民并不支持库西宁政权, 才迫使克里姆林宫改变了占领全芬兰的企图。
上面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的基本原理剖析苏芬战争的性质。可以断言, 芬兰战争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单独发动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PS:这里面还有一篇结论的第二段挺有意思的:苏芬战争及其对苏美关系的影响。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这结论的第二段跟文章主题其实没啥关系,就是硬插进来吐槽的。
苏联从自身的安全利益出发,置芬兰国家主权于不顾,先发制人地挑起了战争,这不仅违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原则,也暴露了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因此说苏芬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实不为过。苏联在战前过于盲目自信,导致战争准备不足,战时艰苦异常; 战后处理不当,国际影响强烈,导致各国对其抵制排斥。苏芬战争是一场大国对小国的掠夺战争,其非正义性不言自明。也正因如此,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芬兰才会给予极大同情,并且在物资上给予帮助,以期使芬兰免于战败的不幸。而对苏联则进行了集体抵制,美国的“道义上的禁运”是主要的抵制措施。
回顾苏芬战争,不难发现,苏联发动战争,不仅是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也存在以武力向外输出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动因。苏联在二战初期的战略构想中必然包含着战争导致危机,危机引发革命,并在革命之时向世界输出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内容。如此来看,如果说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那么苏芬战争就是在其之后的另一幕开场,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则是二者之间的连结纽带。总之,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斯大林使希特勒不用害怕两线作战; 在大战初期,不仅配合德国侵吞小国,而且还在战争物资方面对德国予以充分供应,直至苏德战争爆发为止[12]。回顾苏芬战争,斯大林为了保证苏联自身的安全,置中小国家的国家和民族利益于不顾,把本国的边界向外扩张,严重侵犯了国际社会通行规则,破坏了他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权益,践踏了公平正义理念,表现出了严重的民族利己主义倾向[13]。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Gr9Qeh - 51 个点赞 👍
是一场咱们把东北、外蒙、外兴安岭、新疆、台湾等地拱手让给日本、沙俄、苏联还为他们的动机拍手叫好,受害者反思自己为什么穿衣服这么露骨妨碍了对方的国境线安全,没有照顾好前国土内、“俄语“多数人口思乡心切的性质的战争。
查看全文>>
来生再见 - 3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屠龙少年在前进 - 33 个点赞 👍
芬兰理亏在先
虽说我一直反感慈父,也反感它那个时代,但苏芬这事,芬兰确实先作的死
根据冷战时代美国芬裔学者、获得过芬兰政府颁发过勋章的伍里宁所著《芬兰史》,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1、起衅
苏俄成立,芬兰有机会从沙俄独立出来,苏俄承认了芬兰的独立,另外还送了芬兰两块颇大的领土,一块是芬兰东南部的卡累利阿地峡,另一块尤其珍贵:东北部的贝柴摩地区,这是一块靠海的领土,让芬兰有了通往北极的入海口。苏俄这样做的初衷,还是为了睦邻的,当然,你也可以说是权宜之计,毕竟苏俄之初的处境,也是过了今天还不知道明天。
但不论如何,这算是一笔厚赠,可芬兰并不领情,1921年苏俄忙于国内革命时,芬兰竟出兵趁火打劫,希望把苏俄偌大的东卡累利阿地区,整个吞并过去:
"有几千芬兰志愿军,抱着使东卡累利同芬兰合并的希望,参与了暴动。他们没有改善东卡累利人的处境,但却连累了他们自己的国家。由于卡累利问题,芬兰被苏联认为是蓄谋夺取领土的侵略者。芬兰曾试图在较大的国际论坛上为卡累利人的运动撑腰,这并不有助于局势的缓和" (伍里宁《芬兰史》)
平心而论,即使说不上“恩将仇报”,至少也是以怨报德,以小凌大,日后苏联的“报复”也不过是拿双倍领土换一块地,芬兰很无辜吗?
芬军这次首先开衅,新占领了苏俄主权下的雷波拉和波拉尔维两个地区-------说实话,还原历史的话,波兰比芬兰真老实多了,但因为这些事是芬兰干的,所以网上没几个人指责,没几个人带节奏。 要是波兰这么干,那还不得各类段子、节奏带得飞起,不把波兰骂得比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日本还十恶不赦,哪会收兵?
2,苏芬战争,苏联打算吞芬吗?
《芬兰史》作者伍里宁做为哥伦比亚大学的历史系主任,美国战略情报局研究和分析处斯堪的纳维亚-波罗的海组的组长,在芬兰也拿过勋章的学者,按立场上说,亲美亲芬反苏是跑不掉的。 但就是这样的人,立场归立场,有的事却还比较诚实:
“事情很清楚,如果在1939年芬兰人民顺从地接受苏联领土要求,或者如果他们在面临1941年6月的苏联军事行动时举起了白旗,那么,他们本来是可以避免战争的。但1939年的顺从或1941年的投降就极有可能意味着丧失独立和被苏联并吞(1939--1940年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命运可以证明)。这样的说法,我们承认是一种推测。但也不可能援引任何事实来有力地驳斥这种推测”
--------很好,所谓苏联吞并芬兰的企图,连他都只能说是“推测”。人家毕竟是正经的学者,谈到国家间的问题,还是要讲点证据。而且,他这个推测,直到今天依然只是推测。因为即使苏联解体了,那些解秘资料里也找不出任何反苏派想看到的东西。
所谓苏联的领土要求,是指苏联以两倍土地换取列宁格勒附近的一块芬兰领土,在那个二战已然爆发,霸权主义横行的特殊年代,苏联做法固然有大国压小国的色彩,但我们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上看,出发点似乎并不是谋取芬兰领土,而是为了赶在德国入侵之前,谋求列宁格勒的地缘安全,有一定迫不得已的因素。 如果说这是不尊重芬兰,那也恰恰是芬兰此前出兵苏俄的前科,让苏联无法信任它。即使如此,苏联提出的条件依然是优厚的,不让芬兰吃亏的-------至少在芬兰名帅曼纳海姆看来,苏联提议是对芬兰有利的,是有诚意的,曼纳海姆因此建议政府迅速同意苏联的提议。事实上,苏联也并不存在打算像吞并波罗的三国那样,吞并芬兰。后来苏联取得二战胜利时,依然没有吃掉芬兰的打算,只要确定芬兰老实,对苏联无威胁,苏联甚至在50年代将芬兰首都附近的军事租界还给芬兰,这些事就足以证明。 但芬兰没有接受,它像东北亚的高句丽那样,选择横挑强邻。
3,吞并芬兰得不偿失,苏联人不会做亏本买卖
了解一下二战地缘格局,个人认为苏联不会吞并芬兰:
(1),真的吞芬,会使苏联与瑞典和德占挪威交界,这一下就跟两个更强的邻居交界,多出上千公里防御难度更高的边界线,穿过芬兰向边界线的大军运送补给,苏联人将面临后勤灾难。严重加大防御困难,还给了德军一个新的包抄苏联的战略入口。
(2),吞芬,等于将本就亲德反苏、工业力量颇强的瑞典亲手推到德国阵营。造成德、瑞联合侵苏的可能。苏联吃撑了,没事给自已多添一个瑞典这样的敌人?
(3),吞芬本身,苏联至少要部署几十万大军,花费巨大,对内,要面对300多万敌对的芬人,对外,多出几百公里的对德海岸防御线-----刚吞并波罗的海三小国,已经增加了一大截海防线的情况下,苏联人再给自己找负担?也会严重削弱列宁格勒的防御力量。稀释了苏联的军力部署。 这就是为什么,苏联两次大败芬军,将芬兰置于亡国边缘后,都没有下一步动作的原因。
另一个佐证,是苏联用战争手段迫使芬兰屈服后,纳粹德国侵苏,芬兰随后加入轴心国阵营,帮助德侵苏联,但在1944年,被势如破竹的苏军收拾了:
“俄国夏季攻势是一篇势如破竹取得节节胜利的故事。。。。。。芬兰人在拉多加湖到波罗的海之间加深并加固了原先的曼纳海姆防线,建成难以攻克的防御系统。但这时苏军的素质与装备与1940年在此地作战时已大不相同,因此经过十二天剧烈战斗后,就突破防线,于6月21日攻克维堡。当天又开始采取军事行动,扫荡拉多加湖北岸。月底,苏军已将敌军驱回本土,并恢复从列宁格勒通往我们北极运输船队终点站摩尔曼斯克的铁路交通。芬兰军队在德军支持下曾作短暂底抗,但毕竟抵挡不住,终于8月25日请求休战。”(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苏军并没打算灭芬,当务之急是追歼德军,所以很快就与芬兰休战了。
这说明即使在战争得势时,苏联也没有吞并芬兰的打算
伍里宁也十分困惑: “常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1944年)芬兰防线被突破和全国面临军事占领之前,苏联便决定结束这场战争?“
这从侧面证明,芬兰人自己也承认,苏联在横扫千军之时,想占领芬兰就可以占领。只是苏联人原本就没有吞并的打算,所以也就无所谓非得将战争进行到底,以灭亡芬兰。
最后,50年代苏联又将租借的芬兰首都附近的战略要地-------汉科港海军基地,归还了芬兰。驻军汉科港等于直接卡住芬兰脖子,控制住芬兰的出海口,驻扎的海空部队,可以轻易威胁赫尔辛基,但苏联自主的放弃手里的芬兰命门,再次证明苏联对芬兰确实缺少吞并动机。
发布于 2022-10-04 00:41・IP 属地湖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闲林野竹 - 2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珊瑚宫心海 - 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梭哈是一种智慧 - 9 个点赞 👍
芬兰确实付出代价,死了不少人,也割了一些国土,但是坚决抵抗苏俄法西斯,打出了芬兰接下来近百年的自由富足生活
泽圣也说:抵抗是一代人付出代价,被奴役是世世代代的代价!
发布于 2024-05-15 19:5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斯蒂文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nonymous - 4 个点赞 👍
应该是当时英国拱火,俄罗斯为了保护芬兰人民发动的善意侵略,但是遭到芬兰人的恶意抵抗。但是在外界不在拱火以后,外援稀少,芬兰终于放弃了恶意抵抗,乖乖投入温暖的慈父怀抱。
发布于 2022-09-25 10:05・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某种微笑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张三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湖海散人 - 3 个点赞 👍
一场反法西斯战争。
将其说成一般的侵略战争是不准确的,侵略战争是zq扩大自己领土,增加tz人数为目的的。
而苏联,不是传统意义的国家,而是一个法西斯zq。苏联侵略波兰,把波共3000多人杀的只剩100人,知识分子杀光。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扩张性侵略。
发布于 2022-12-05 18:3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硅基生物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星间絮语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Burgundian - 0 个点赞 👍
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铁血宰相:俾斯麦】。所有战争的背后都是有利益在驱使。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所有战争的性质都是国家之间的利益斗争。
“真理永远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历史上天朝的强悍时期,也都是在战争方面强势的时期。“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冉闵“杀胡令!!!……”……要不是这样,可能历史上天朝就被羯族灭国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毛泽东 ;所以维护天朝的国家民族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不影响天朝国家民族利益的其它国家斗争,他们爱咋咋地去。
查看全文>>
水之道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uozha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