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苏芬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沃宁佐夫
33个点赞 👍

芬兰理亏在先

虽说我一直反感慈父,也反感它那个时代,但苏芬这事,芬兰确实先作的死

根据冷战时代美国芬裔学者、获得过芬兰政府颁发过勋章的伍里宁所著《芬兰史》,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1、起衅

苏俄成立,芬兰有机会从沙俄独立出来,苏俄承认了芬兰的独立,另外还送了芬兰两块颇大的领土,一块是芬兰东南部的卡累利阿地峡,另一块尤其珍贵:东北部的贝柴摩地区,这是一块靠海的领土,让芬兰有了通往北极的入海口。苏俄这样做的初衷,还是为了睦邻的,当然,你也可以说是权宜之计,毕竟苏俄之初的处境,也是过了今天还不知道明天。

但不论如何,这算是一笔厚赠,可芬兰并不领情,1921年苏俄忙于国内革命时,芬兰竟出兵趁火打劫,希望把苏俄偌大的东卡累利阿地区,整个吞并过去:

"有几千芬兰志愿军,抱着使东卡累利同芬兰合并的希望,参与了暴动。他们没有改善东卡累利人的处境,但却连累了他们自己的国家。由于卡累利问题,芬兰被苏联认为是蓄谋夺取领土的侵略者。芬兰曾试图在较大的国际论坛上为卡累利人的运动撑腰,这并不有助于局势的缓和" (伍里宁《芬兰史》)

平心而论,即使说不上“恩将仇报”,至少也是以怨报德,以小凌大,日后苏联的“报复”也不过是拿双倍领土换一块地,芬兰很无辜吗?

芬军这次首先开衅,新占领了苏俄主权下的雷波拉和波拉尔维两个地区-------说实话,还原历史的话,波兰比芬兰真老实多了,但因为这些事是芬兰干的,所以网上没几个人指责,没几个人带节奏。 要是波兰这么干,那还不得各类段子、节奏带得飞起,不把波兰骂得比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日本还十恶不赦,哪会收兵?


2,苏芬战争,苏联打算吞芬吗?

《芬兰史》作者伍里宁做为哥伦比亚大学的历史系主任,美国战略情报局研究和分析处斯堪的纳维亚-波罗的海组的组长,在芬兰也拿过勋章的学者,按立场上说,亲美亲芬反苏是跑不掉的。 但就是这样的人,立场归立场,有的事却还比较诚实:

“事情很清楚,如果在1939年芬兰人民顺从地接受苏联领土要求,或者如果他们在面临1941年6月的苏联军事行动时举起了白旗,那么,他们本来是可以避免战争的。但1939年的顺从或1941年的投降就极有可能意味着丧失独立和被苏联并吞(1939--1940年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命运可以证明)。这样的说法,我们承认是一种推测。但也不可能援引任何事实来有力地驳斥这种推测”

--------很好,所谓苏联吞并芬兰的企图,连他都只能说是“推测”。人家毕竟是正经的学者,谈到国家间的问题,还是要讲点证据。而且,他这个推测,直到今天依然只是推测。因为即使苏联解体了,那些解秘资料里也找不出任何反苏派想看到的东西。

所谓苏联的领土要求,是指苏联以两倍土地换取列宁格勒附近的一块芬兰领土,在那个二战已然爆发,霸权主义横行的特殊年代,苏联做法固然有大国压小国的色彩,但我们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上看,出发点似乎并不是谋取芬兰领土,而是为了赶在德国入侵之前,谋求列宁格勒的地缘安全,有一定迫不得已的因素。 如果说这是不尊重芬兰,那也恰恰是芬兰此前出兵苏俄的前科,让苏联无法信任它。即使如此,苏联提出的条件依然是优厚的,不让芬兰吃亏的-------至少在芬兰名帅曼纳海姆看来,苏联提议是对芬兰有利的,是有诚意的,曼纳海姆因此建议政府迅速同意苏联的提议。事实上,苏联也并不存在打算像吞并波罗的三国那样,吞并芬兰。后来苏联取得二战胜利时,依然没有吃掉芬兰的打算,只要确定芬兰老实,对苏联无威胁,苏联甚至在50年代将芬兰首都附近的军事租界还给芬兰,这些事就足以证明。 但芬兰没有接受,它像东北亚的高句丽那样,选择横挑强邻。


3,吞并芬兰得不偿失,苏联人不会做亏本买卖

了解一下二战地缘格局,个人认为苏联不会吞并芬兰:

(1),真的吞芬,会使苏联与瑞典和德占挪威交界,这一下就跟两个更强的邻居交界,多出上千公里防御难度更高的边界线,穿过芬兰向边界线的大军运送补给,苏联人将面临后勤灾难。严重加大防御困难,还给了德军一个新的包抄苏联的战略入口。

(2),吞芬,等于将本就亲德反苏、工业力量颇强的瑞典亲手推到德国阵营。造成德、瑞联合侵苏的可能。苏联吃撑了,没事给自已多添一个瑞典这样的敌人?

(3),吞芬本身,苏联至少要部署几十万大军,花费巨大,对内,要面对300多万敌对的芬人,对外,多出几百公里的对德海岸防御线-----刚吞并波罗的海三小国,已经增加了一大截海防线的情况下,苏联人再给自己找负担?也会严重削弱列宁格勒的防御力量。稀释了苏联的军力部署。 这就是为什么,苏联两次大败芬军,将芬兰置于亡国边缘后,都没有下一步动作的原因。

另一个佐证,是苏联用战争手段迫使芬兰屈服后,纳粹德国侵苏,芬兰随后加入轴心国阵营,帮助德侵苏联,但在1944年,被势如破竹的苏军收拾了:

“俄国夏季攻势是一篇势如破竹取得节节胜利的故事。。。。。。芬兰人在拉多加湖到波罗的海之间加深并加固了原先的曼纳海姆防线,建成难以攻克的防御系统。但这时苏军的素质与装备与1940年在此地作战时已大不相同,因此经过十二天剧烈战斗后,就突破防线,于6月21日攻克维堡。当天又开始采取军事行动,扫荡拉多加湖北岸。月底,苏军已将敌军驱回本土,并恢复从列宁格勒通往我们北极运输船队终点站摩尔曼斯克的铁路交通。芬兰军队在德军支持下曾作短暂底抗,但毕竟抵挡不住,终于8月25日请求休战。”(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苏军并没打算灭芬,当务之急是追歼德军,所以很快就与芬兰休战了。

这说明即使在战争得势时,苏联也没有吞并芬兰的打算

伍里宁也十分困惑: “常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1944年)芬兰防线被突破和全国面临军事占领之前,苏联便决定结束这场战争?“

这从侧面证明,芬兰人自己也承认,苏联在横扫千军之时,想占领芬兰就可以占领。只是苏联人原本就没有吞并的打算,所以也就无所谓非得将战争进行到底,以灭亡芬兰。

最后,50年代苏联又将租借的芬兰首都附近的战略要地-------汉科港海军基地,归还了芬兰。驻军汉科港等于直接卡住芬兰脖子,控制住芬兰的出海口,驻扎的海空部队,可以轻易威胁赫尔辛基,但苏联自主的放弃手里的芬兰命门,再次证明苏联对芬兰确实缺少吞并动机。

发布于 2022-10-04 00:41・IP 属地湖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闲林野竹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