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一个笑话,全国人口加起来还没一个圣彼得堡多的边陲小国会对苏维埃的国防安全产生重大威胁,这个笑话的不合理甚至于到了苏维埃的新时代粉丝都不得不放弃这个借口,援引帝俄时代沙皇老爷曾经征服过芬兰的“历史渊源”来给苏维埃洗地的程度。沙皇帝国征服过的土地多了去了,但一个国际主义者拿沙皇不义而血腥的征服来论证苏联入侵芬兰的合理性,是不是太过于喜剧色彩了?沙皇帝国在历史上还征服过波兰呢,请问斯大林同志是不是也要援引这个“历史渊源”车翻波兰人然后宣布吞并波兰?一边高呼杀沙皇全家杀得好,说沙皇对中国犯下的罪孽与苏联无关,一边又说沙皇曾经统治过哪里,所以苏维埃也应该统治哪里?沙俄帝国还搞过黄俄罗斯,您加把劲把东北卖了吧。其他国家论述自个儿领土渊源都要避讳,纯洁白莲花如某国尚且不能提“俯首系颈”的旧事,同样血腥暴力的美国还要设法给印第安人遗民一点有的没的好处,然后全力开动好莱坞宣传机器,一些人反倒是把沙俄时代的破事当成光辉业绩来讲了。
不说这些人自称“国际主义者”,就算是最沙文的苏共党员都不会搞出这么自相矛盾还弥漫着沙文主义恶臭的破旗。正常人的政治光谱是条形的,左就是左,能善意看待其他国家与民族,右就是右,总觉得自个儿因为所谓“血统”“民族性”而高别人一头。而这群人就能表演一下什么叫马蹄形政治光谱,自称是左派还紧抱着右派沙文鬼佬那套神论不放。
如果说列宁签订对德和约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卫国战争则是一场可歌可泣的伟大史诗,那苏芬战争就是苏联短暂的历史中最为拙劣的外交与军事闹剧。斯大林本人对民族主义与沙文主义倾向在苏芬战争、兼并波罗的海三国的行动中暴露无遗,不否认他本身对苏联的成熟有着巨大的贡献,但他和列宁、卢森堡等从来都不是一路人。而他的行事风格也极大的影响了当今的一些苏粉,大国沙文主义的色彩仍然浓厚。
当然,还有一个方向是“芬兰具有法西斯倾向”,所以我们自由心证,直接把芬兰暴打一顿?而且,所谓的“法西斯军政府”“领袖”曼纳海姆在战后都自我流放跑去瑞士养老,芬兰的大选也一直在有序的进行,请问芬兰到底哪里长得像“法西斯”国家了?因为Finland里面有land,Deutschland里面也有land,所以芬兰和德国有小一半的相似度?
大概再说几句。不然我总觉得有的人还是读这么个几百字短文都能读歪来。
芬兰受限于他的工业、科技与人口,他的威胁程度大概就是加拿大之于美利坚。
苏维埃的新世代粉丝也把芬兰看作德国进攻的跳板,历史上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烧过美国白宫,也是跳板。
芬兰人随时可能一波进击车翻苏联的北极圈铁路,加拿大加把劲也能占领美国重要的新英格兰和铁锈区。
芬兰人的空气炮兵对列宁格勒产生了严重威胁,加拿大人部署在辛迪加的导弹部队也对华盛顿产生了严重威胁。
芬兰人的人口是苏联的四十分之一,加拿大人口居然是美国的十分之一还多,我的天啊,威胁太大了。
你非要说芬兰没有任何威胁当然不靠谱。1935年6月,驻赫尔辛基苏联大使阿斯穆斯告知芬兰总理托伊沃:“如果德国与苏联爆发战争,红军将会秉持“前沿防御”的原则,于一周内占领芬兰。”,理由是芬兰可能会出兵打断列宁格勒到摩尔曼斯克的北极圈铁路,对列宁格勒的防务造成了巨大威胁。而且芬兰实在太菜,如果被德军进攻大概挺不了一周就会被车翻,德军会沿着芬兰南部的铁路线一路挺近列宁格勒,这也对列宁格勒的防务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最后,芬兰的边界离列宁格勒实在是太近了,武德丰沛之芬兰炮兵可能会用空气炮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把费拉不堪之苏维埃炮兵炸到找不着北,这还是对列宁格勒的防务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当然结果我们也看到了,苏联打芬兰路上接壤全线进攻还打的一地鸡毛,德军还想在芬兰抢滩登陆然后靠德军那捉急的后勤打一场同样规模的战争,怕不是真的人均雅利安超人。如果芬兰人自己脑子进水要去主动车苏维埃又是怎么一种情况?芬兰举国动员能拉出五十万严重缺乏重武器的轻步兵,专司本土防御可能还靠谱,但要在摩尔曼斯克铁路沿线和苏军正面对决,亦或是进攻人口比芬兰一国还多的列宁格勒?我看芬兰人还是洗洗睡吧。
所以,你说芬兰有威胁,他真的有。但这个威胁是只存在于纸面上,还是真的就像间战德国之于法国、甲午日本之于清朝一样,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至于为什么我非说是加拿大,以色列虽然人少国小,但架不住人家拿着最豪华的装备抱着最粗壮的大腿揍一帮最没见过世面的小朋友啊?科技与制度的差距到了一定地步,日本国土面积那么小都能推倒大清。但这个星球上有谁敢说自己比俄罗斯/苏联高出一代?拿这个做比较的朋友还是要摆正心态,直球乳法都不是这么乳的。何况苏联红军根本没差到这地步。
这种种波拿巴主义的理由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兼并的阴谋没有彻底失败以前一直接二连三地实行兼并的第一帝国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最完善的疆界也有可以修正和改善的缺陷;如果不是需要节制一下的话,这种兼并可以无止境地继续下去。至少从上述论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从民族成分方面或者从法国的军事利益方面来说,为吞并萨瓦而制造的一切说法,实际上也同样适用于瑞士法语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萨瓦、尼斯与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