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召开企业座谈会,提出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 69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悠然 - 563 个点赞 👍
认为一个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国家会陷入长期通缩,全是13。
而这种13言论之所以这么流行,根源就在于全世界金融从业者的意识形态固化。
这些人自始至终相信全世界都是一个被华尔街拨弄的玻璃球,华尔街怎么动,全世界就跟着反应。既然美国加息,那就是全球消费力进入存量或减量状态,那么反应到东方就算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就通缩呗。
这个世界的真相不在数据,数据都是内层的意识形态外应到现象层面的一种镜像。
认定东方陷入通缩,然后依据通缩给东方资产进行定价,这全都是意识形态作祟,硬是被一群人给包装成了历史共识,言必称日本,服了。
日本为什么败了,为什么败了,是汇率吗,是地产泡沫吗?不是,是科技啊,是科技投资和科技成效啊。日本最严重的问题是,90年代以后,日本的政府——财阀体系已经失去了按照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去引导资金进行长期主义的产业发展的能力,日本的大资金买办化国际化,和华尔街充分融合之后,热衷于去新兴市场搞中低端产业转移和买资源,高端行业放弃了,留给华尔街主子了。它没有立足于民族和本土化的产业资本意志了,它就成了华尔街的影子,顺从于华尔街在全球的利益分配,它当然就不再眷顾日本国民了。
回到东方,回到无锚货币时代的当下,通缩是一种病态,但通缩不是纵欲的病态,通缩是禁欲的病态。
人民币本币的货币投放渠道堵塞,东方就通缩。
旧的房地产为锚的货币投放体系停机了,新的货币投放体系不知道以什么为锚,青黄不接的时候试图让市场按照市场的所谓自由意志去投放货币,结果是“产能过剩”,是“资本从产业种抽离出来,又不知道该往何处去”。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吗?禁欲憋出病来了,很难解决吗?
反内卷本质是啥,是筛选产能,按照产能的优劣来排序,剔除落后产能,把利润留给先进产能,先进产能现金流改善,它就有继续发展的条件。先进产能发展了,产业大循环就开始运转,就可以让停滞的储蓄资金,既进入消费领域,也进入生产领域,既会买车买房,也会投资相关的企业扩产。
放水容易,但是放水之后是留下一片汪洋泽国呢,还是留下吸饱水分的良田呢?不先去筛选产能就放水,落后产能继续被保留,行业生态得不到改善,整个行业扩张的动能不足,资本不会去往产业领域,最终还是空转或是制造泡沫。你看25年上半年都炒什么呢,炒泡泡玛特,炒稳定币,炒达链,全是垃圾。为啥,因为资本不看好东方经济,它自认为自己在从东方资产的大粪坑里挑几件不脏的东西,跟产业无关的东西。于是它炒泡泡玛特,炒稳定不,炒达链(给美国大爷当狗呢)。
可是东方的精华和未来就在产业。当下是,未来仍是。
向外呢,从全球角度看,反内卷会让美元继续深度贬值。美元宽松不宽松是看美国通胀吗?不是,美国宽松不宽松是看产业国的资金流不流出,资金从产业国流出,流向美国,美国就有充裕的流动性,可以接盘美债和美股,那么美元就可以不宽松,这样既保证了美元的信用,还能有充足的流动性接盘美债,很舒服。
那怎么让资本从产业国流出啊,那就是制造全球衰退预期啊,什么美元进入加息周期了,关税战了,地区热战扰乱全球物流链了,还有东方产能过剩通缩啦,等等。
那要是东方不通缩呢,东方产业资本收益提上来了呢。
资本不从产业国流向华尔街,那美国可就要凭空创造新的流动性来接盘美债和美股了,那就得扩表,那美元就得贬值,那美债和美股就越加无以为继,但又不得不继续扩表。
凭啥我们的基础工业品价格那么低,给全世界供应低价工业品,咋那么贱?
有人说了,你产能过剩,你个臭干车间的,不就得求着体面人买你东西吗?
所以需要新基建+内需补贴,反内卷必然是一整套政策组合种的有机部分,目的是重新构建产业资本在社会种的话语权,让居民从产业资本的发展种收益,然后再把居民储蓄引导到有先进产能的产业资本种来,围绕着产业资本让钱活起来,动起来,别沉淀成储蓄啊。
反内卷就是东方资产的deep seek时刻,deep seek时刻的本质就是打破西方金融资本在资产领域和科技领域的话语霸权,不能洋人说某某资产值钱,某某资产就值钱,洋人说某某资产不值钱,某某资产就成了臭答辩。中国的产业资产的精华,竟然被人按照所谓长期通缩的预期,压制到如此程度,简直可笑。
提升了基础工业品的价格,还是对掌握基础工业品生产的国企和半国企的价值的重估和现金流改善,化债化债,怎么化债,靠税收化不了债,只有靠优质资产的现金流才能化债。
认为一个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国家会陷入长期通缩,全是13。有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它生产稳定性强,它有足够的宽松条件,它为什么会长期不宽松呢?追求自己掐死自己?
通缩是最容易治疗的经济病症。只看你想把他治成什么样。通缩这个病症去年下半年就确诊了,就因为医生家纷纷扰扰耽误了半年,它只要端着盘子出来,那剩下的交给时间了。
反内卷会导致滞涨吗?不会,七八十年代滞涨,是建立在能源国和产业国的分立结构上的,产业国没能源,能源国没产业,能源价格飙涨从全世界财富份额中切走大块份额,但又不进行产业发展或者发展成效低,而产业国呢,因为能源价格飙涨而损失了大额财富,能够进行产业发展的资金变少了,加上居民福利包袱,就变成滞涨了。
现在东方的新能源和电力经济体系,使得产业国和能源国合流,东方既是产业国,也是能源国,未来还是能源输出国,这种结构下,基础工业品涨价所带来的资金会继续投入到产业中,会进一步带动电力和新能源的扩张,产需合理互动,怎么滞涨?
查看全文>>
杜若 - 438 个点赞 👍
我们习惯性地关注政策,解读政策,思考政策的目标,解读背后的信号……却忽略了真正应该去想的问题——它有效吗?治标了还是治本了?
咱们顺着题目往下说,就不扩展到什么民企协同发展的大棋盘上了,单说内卷。
为什么会出现内卷式竞争?经济最底层的逻辑是供需关系,供大于求,库存成了压力,不降价倾销还能怎么办?
在所有的经济问题描述中,我最反感的,就是产能过剩。
产能怎么会过剩呢?你怎么会嫌生产得太多呢?是大家都开上小米yu7了,还是都用上苹果全家桶了?
供大于求也好,行业内卷也罢,真正的原因是需求不足,当局难道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如何提升有效需求上?
整治内卷,说来说去,仍是生产端思维。
你说整治内卷,怎么整?
成立托拉斯,约定都不降价?
那库存怎么办?大家就是冲着降价和补贴才去买的。
有些低效企业本应该在内卷竞争中被出清,现在用行政手段护着,算不算输血僵尸企业?
再不然查环保去产能?失业上升,需求进一步下降……
真的,有这个精力盯着企业有没有搞内卷,不如盯着他们有没有遵守劳动法,5天8小时有没有落实到位,有没有拖欠工资。
打工人有钱有时间,消费市场的蛋糕才能做大。
蛋糕大了,企业自然会去争夺增量市场而不用内卷。
这么简单的道理,高中生都能懂吧……即便下大棋也要尊重客观规律。
再说了,真有大棋,怎么就下成内卷局面了?
所以有时候你不得不信——社会进步,全靠南墙推动!
查看全文>>
叶泊枫 - 361 个点赞 👍
整天释放信号,你是蚂蚁还是蜜蜂啊?你有接受信息素的器官吗?
真要整治,直接取消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不就行了。没了出口退税,卷的越狠,亏的越多,再卷就直接完蛋。
再不然,推动劳动法落实也可以啊,天天讲依法治国,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是没看到劳动法有推动,好像不存在一样
编辑于 2025-07-24 13:17・白俄罗斯查看全文>>
观澜 - 205 个点赞 👍
释放了一个用行政手段解决市场问题的信号。
其实,按市场规律,卷到最后会淘汰一些落后产能,让市场自己出清。
行政干预应该重点放在游戏规则上,针对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进行管理,让市场有个公平公正的环境。
最忌讳的是直接用行政手段来让某些企业限产,某些企业退出。
查看全文>>
猫鼬卡夫 - 19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庄之蝶 - 171 个点赞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查看全文>>
非扯迦南 - 105 个点赞 👍
需要拯救的不是任何任何一个产业,而是产业中的工人,提高他们的劳动收入,从而带来更大的消费能力。
一切,聚焦在产业,而不是聚焦在产业里劳动收入的。都是无效的。
我甚至都害怕减产企业开始裁员。
拯救经济的唯一方式就是8小时工作制,这是历史曾经的答案,也是现在以及未来需要的答案。也是唯一的正确答案。
把反内卷进一步聚焦到人,聚焦到每一个劳动者,限制劳动时间,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经济更好的循环。
我们也期许,这一次可以走得更远。
查看全文>>
善良的小天使 - 100 个点赞 👍
1:国家能不能接受更高的失业率?
2:能不能接受牛奶倒掉,衣服烧掉,水果埋掉的结局?
3:能不能接受CPI大幅度上涨?
为什么出现内卷?人是犯贱吗?喜欢多干活?大家都愿意007,都热爱工作,不做事就心里不舒服?
我以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相同的岗位我们只需要一个人,国外却需要五个人做。
我以前也不理解,为什么明明用机器能更快更效率的完成工作,国外却坚持大量人工。
失业之后我理解了!
查看全文>>
晴白蓝 - 92 个点赞 👍
之前多次提过,我国生产企业内卷的根源,是财税体系偏向于生产而非消费,叠加干部选拔体系看重经济发展数字。由此导致各地政府先开始内卷,并通过补贴等形式,拉着企业扩大生产,先生产出来再说,能不能按照合理价格卖出去另说,赔了钱地方政府想办法兜底。
所以要减缓内卷,首先要在财税体系与干部选拔体系之间改进一个,不然只会是越反内卷越内卷。
从最近官方讲话,以及经济金融研究圈的消息看,干部选拔体系有开始调整的迹象。尤其是在不久前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实际讲话中有几句堪称“比较重”了。
会上原文大伙自己找吧,用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 (Hui Shan)的翻译,就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改变地方官员的评价和晋升激励机制”。
但是——“这些根本性的调整都不会轻松或迅速的实施”。
毕竟我国考核选拔地方干部还是得量化,可什么量化数据会比GDP与税收更实在呢?尤其是财政体系实际上监控不了地方实际债务的情况下,举债扩大生产这事还看不到啥解决的具体方案。
在下面要开展的第十五个五年计划中,去内卷这事不太现实,还是“规范内卷”比较好。
规范内卷,是说在尽可能合法的情况下去内卷,比如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这个可以做到全国一致。但劳动法这个需要地方执法部门去落实贯彻的事情,在想办法制止地方政府之间内卷前肯定是没指望了。
查看全文>>
飞跃本屯 - 60 个点赞 👍
内卷还用反吗?
把补贴取消了,钱发给农民
所有企业严格落实劳动法
没补贴,用人成本提上来,看你们还卷个der
补一句
很多政策我们看起来是头疼医头,治标不治本,或者不理解,其实根源都是因为要解决的一直都是数据,或者指标,而不是民生
查看全文>>
litmoment - 5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啊啊一一 - 5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mo - 49 个点赞 👍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这种救企业还是救民生的选择中总是要救企业?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救就是力度小到每个省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大概平均100快的水平
本来认为美国的制裁可能是国内更新分配的最好机会,可是特朗普滑跪速度太快了
查看全文>>
莫书雨 - 46 个点赞 👍
为什么会卷呢?需求那么旺盛,不该争相涨价吗?
卖不出去才卷价格,怎么整呢?不让降价,把人拖破产吗?
明明是企业座谈会,面对的都是商人、聪明人,为什么会说出这种无厘头的话?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烧鸭 - 11 个点赞 👍
内卷是因为该死的企业总也死不掉。好企业也被拖下水。为啥死不掉?因为有地方政府撑着。
该破产就破产,合并重组。
该遵守劳动法就要遵守劳动法,不要无效加班。
该尊重知识产权就要尊重,省得老有人想抄抄抄。
该改税收来源就要改。
你光跟企业谈,有什么用?
查看全文>>
风轻轻吹 - 6 个点赞 👍
行政手段能干预内卷吗?这是市场行为,强制干预不了,
你要求商家不要内卷,不要打价格战,商家会提价,但是商家会给出其他各种优惠补贴,比如购车送茅台,购物领优惠卷等等一大堆。
因此,核心不是内卷,而是产业升级,提高商品品质,性价比,科技含量,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才能改变内卷。
查看全文>>
实事求是 - 5 个点赞 👍
内卷式竞争的源头,在于政府的无序规划、背离市场,其实跟企业没太大关系。
为什么这么讲?我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可能就知道了。
城市A准备要上马一个新能源配套项目,这个项目一旦投产,每年能给当地带来2000个就业岗位,创造几亿的税收。
但是,当地市场的新能源车需求已经饱和,销量十分有限,所以,当地市场的新能源车无法消化配套项目的产能。
周边的几个城市调研一圈,发现各个城市的新能源配套已经很完善了,也很难解决这个项目多余的产能。
从市场供需的角度来讲,这个项目不应该上,上了基本上就是骗骗政府补贴,肥了一些人的口袋,最终也是跑路烂尾。
但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跟城市A的几个头头搭上了关系。城市A的头头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拍板上这个项目。
但是,工程建设要找头头指定的人a,装修要找头头指定的人b,公司董事、高管席位要让出几个位置给当地的c、d、e,每年要出资给当地的xx局、xx部更新电脑、打印机、车辆等设备……
于是,这个项目顺利通过,并且公司拿到了巨额的补贴和优惠政策,皆大欢喜。
为了从饱和的市场里撕开一条路来,这个公司不惜通过降价的方式,打价格战,并且通过政府招标的形式,拿到了很多的内部配套订单。
其它的配套企业见状,也纷纷打起了价格战。而这些产品本身就没什么技术含量,根本无法通过研发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随着价格战的开打,部分企业开始有了资金的压力,于是对内部人员开始了动作,部分企业出现了降薪裁员,但是核心管理层的薪资并没有收到影响。
最后,当地市场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平衡,价格越打越低,利润越来越薄,底层的公司职员收入待遇越来越越差,并且出现了不断的裁员纠纷。
于是,当地政府积极响应民生需求,主动介入,召开各级员工座谈会,要求当地相关企业整治内卷式竞争,提高员工的收入待遇。
座谈会开完后,公司员工们皆大欢喜。相关公司的董事长急忙联系了城市A的头头们,述说公司的不容易,于是巨额补贴继续,但是座谈的整改内容却不了了之。
一段时间后,皆大欢喜的员工陆陆续续被裁员离职,有的送上了外卖,有的开上了网约车,但是,他们又很快陷入了新行业的内卷式竞争。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接砖人 - 5 个点赞 👍
反内卷的核心:由工业生产转向消费的一种转型。
美国的关税政策,真正打疼了国内以制造为主,以外贸为主,忽视国内消费的政策制定者,
祖宗之法不可变也,最终还是改变了。
查看全文>>
保境安民 - 5 个点赞 👍
有个采购机车加热器的需求,原有供应商价格谈判比较艰难,便有了开发第二供应商的想法。
各方信息渠道打探,找到一家有16949体系认证的工厂,价格很合适,合作推进意愿强。
结果一到现场,大失所望,就是个很常见的小作坊类工厂,别说16949了,连9000我觉得就他这个管理水平都通过不了。
“你们这证是怎么取的?”
“买的啊,所有人都这么干”
所以就这种模式能不内卷吗,对质量没有求,对产品技术性能没要求。还按照大基建房地产的有产能就有人买的粗放式发展,愿意投资技术投资未来的企业都会被这些垃圾产能给消灭掉。
提升行业门槛,出清垃圾产能,提升行业标准,严格把持认证。唯有坚持做难的事情,才有可能赢得未来。
要卷也是卷技术,无底线卷良心下限算什么玩意?
查看全文>>
wayne - 3 个点赞 👍
很多人的想法过于简单了,什么遵守劳动法,善待劳动者,减少劳动强度,你都懂的东西国家会不懂?
你这么想是因为你只从自己利益,角度考量,眼里没有国家利益。你只想着你自己。
我问你,人的劳动产出是不是一定的?减少劳动时间产出,是不是你的产出就少了?你别说什么疲劳效率低不如不加班之类的,绝大多数岗位只要KPI定的好,加班是一定会增加产出的,比如你流水线打12个小时螺丝就一定比打8小时螺丝打的多!
国家按照比例抽取你的劳动成果,劳动者产出少了,是不是国家的收益也会减少?你不想卷,我不想卷,他不想卷,我们还怎么集中力量办大事?水司楼,高铁,饺子一样的航母战舰,这些从哪来?天上掉下来吗?
上到珠港澳大桥,下到黄杨钿甜耳环,再到公务员,事业单位几万和大几千的退休金。大家都躺平不想加班,这些支出谁来付?万恶的灯塔国吗?
每年政府支出都在上涨,大家如果今年不比去年更努力,这差额亏空谁来付?
我奉劝那些老拿劳动法,劳动者权益说事的人。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本乎小萌宠 - 2 个点赞 👍
1、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好,扼制恶性竞争,企业有利润才能活下去
2、我们辛苦生产的物资没必要亏本便宜老外
3、国际贸易形势不好,低价也卷不死对手,反而授对方口实,不如主动抬抬价,即保住自己的利润,也缓和对外关系,保持优势即可,未来形势好转,再图谋一统天下。
4、通过价格来抢市场是下下策,还是要做好管控,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引导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产业标准来抢占市场。
查看全文>>
心旅 - 1 个点赞 👍
刀尖向内,这是内卷的根。
从上到下,对外依法依理。
从上到下,对内重拳出击。
内卷比如半锅饭,十个人吃,不去外面找水和面,只是鼓励节食。永远会卷。
核心是对外不拓展空间,对内不旱涝失衡。
只会越来越卷。卷的没人了就不卷了。
查看全文>>
夕裳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涯麦克 - 0 个点赞 👍
■内卷说因为中国人多,吃饭的口多■
不是因为别人都比不过你。
就算比不过,也有那国界限制你呢。
最后你还是只能通过自己去调节,根本不能通过卷把世界拿下。
或者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去另外的卷,卷点别人没有的,但是一般你自己更没有。
查看全文>>
深具世界眼光 - 0 个点赞 👍
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很重视,落实的如何就看具体措施和政策力度了。需要例如已经出台的,光伏设定最低价格,钢铁煤炭限产能,汽车设定产业链回款周期,这种政策落地……但往往只会让强者更强~
查看全文>>
箫小笑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巴拉丁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Jay Yong - 0 个点赞 👍
纯纯形式主义。
就算强制企业减产,也无法对经济循环做出正反馈调节。
企业只会裁员,进而更一步拖累国内经济。
但现有制度下,这貌似就是唯一的最好的解法了。这才让人绝望。
至于什么落实劳动法,做好分配之类的,就纯纯白日梦了。
查看全文>>
哟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