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小米本月将发布的自研 SoC【玄戒 O1】,性能预计是什么水准?
- 95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是个俗人 - 936 个点赞 👍
目前我只想到了几个思路,大家可以群策群力,看看有什么好补充的:
1,根本就不是自研技术,是挖了海思和哲库的团队,在这两家公司的已问世但未发布的技术成果基础上改的,这就变成自研了?偷偷领先!
2,为什么找台积电流片,为什么不找中芯国际,难道中芯国际做不了3nm工艺?什么成分大家心里有数了吧?
3,拭目以待,就看美国制不制裁吧。如果不制裁的话,说明要么技术水平不入流,要么……你懂得;
4,美国制裁只是配合演戏而已,下一步就是小米在美起诉,然后轻松赢了官司,最后取消制裁。大家也不想想,美国政府真要制裁的话,美国法官怎么会反对?
5,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手机因发热严重引发消费者投诉潮。
家在北京昌平的张女士说,她于5月14日在小米之家购买了这部15S Pro,只是简单同开了原神、王者荣耀、吃鸡等几个小程序,就烫的拿不住。张女士给记者出示了购机发票,确实是在5月14日购买的。
6,小米15S Pro打开相机就黑屏。
小王是一名大学生,据他反馈,新买的小米15S Pro只要打开相机就会黑屏。记者现场实验了一下,发现确实如此。小张说,第一次出现这个问题是在他设置了自动任务:「打开相机-关机」以后出现的,从那以后只要打开相机就会黑屏,点按屏幕没有任何反应。
记者咨询了智能手机行业某资深从业者杨先生,杨先生说像这种情况很罕见,一般都是由于Soc存在重大缺陷引发的。在技术上无解,除非不买。
经过评论区的米黑们补充,呼声最高的是:
7,高通肺片而已。把落后两代的废片拿给小米用,以华制华的策略罢了;
8,摘桃子。产业链成熟了,现在国内能做3nm工艺的代工厂有三四十家,都能给客户免费提供公版,小米出来贴个牌而已,很难么?
我自己又想到了一条:
9,捧杀。如果雷军愿意在手机Soc每年固定投入不少于1000亿做研发,10年投入不少于10000亿,就算最终没有成功,我也会感谢首富的努力,感谢他对于国产芯片做出的贡献!
10年以后只要小米没有被10000亿拖垮,我一定买部手机支持一下。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梨花与虎 - 88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范大侠 - 546 个点赞 👍
O1一出,预想的牛鬼蛇神果然都出来了。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现在这些人业务水平是越来越好了,半真半假的信息参着给,最后来来一句最经典的“不是我阴谋论”。
对不起,我今天还就较真了。
原链接奉上
首先,针对你说的
你指的应该是2017年11月8日签署的MoU吧。
什么叫MoU——非约束性备忘录。
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tm叫非约束性!
在你这里直接变成了芯片采购备忘录。而且最重要的是,签署这个MoU,是小米、OPPO、vivo三家。
怎么,要卖国不是三家一起卖吗?OV咋不提了呢?
然后来了个“推测可能以放弃自研芯片为条件换取高通芯片首发权和高通1亿美元融资”。
你是真严谨啊,还推测,证据呢?线索呢?
另外高通参加的是小米早期融资轮(如2012年A轮),但非2017年,也与这次MoU无关。
这一段就能看出这个“笔者”的业务水平之高,短短一段文字,运用了只说部分实话+“合理推测”+时间线混乱的组合拳,打得190直接在评论区狂欢。
至于后面的99亿割韭菜,这个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知乎B站都有大牛解释过,感兴趣自行搜索。
不过接下来我要斗胆批评一下这个“笔者”了,业务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开始经典的编故事环节(可能是这个故事的离谱程度实在找不到事实依据),又是熟悉的老美阴谋论,虽然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老美打压中国的计谋是扶持中国芯片产业。
但我不想和这种阴谋论虚空打靶,大家自会分辨,我还是只说你的事实性错误。
看完这段话,你是不是觉得玄戒是23年成立的?
他说的没错,北京玄戒是23年成立,而上海玄戒是21年,时间线完全能接上20年的所谓的“松果解散”(其实是重组。s2研发确实遇到很大困难)。
而这位“笔者”将60发布与北京玄戒成立关联起来,其中暗示了什么,结合上面的“小故事”不言自明。
至于这所谓的“2025年,北京和上海两家玄戒研发人员才突破1000人”这个数据源我实在没有找到,23年后这两家就由于特殊原因已经停止了年报,其中上海23年参保人数就已经有820人,北京则是停留在3人。
不过,这位“笔者”的“才突破1000人”的结论,是为了引出下面非常经典的“不是阴谋论的阴谋论”
我不知道哲库为什么失败(但这样看来真的很可能是倒在了黎明的前夜,惋惜),但“2年,几百人30亿”,真的典中典。
首先,不是你刚说1000人吗?怎么这里又是百人了。
其次,玄戒是21年成立,而且延续的是松果。
最后,小米5年研发投资1050亿,我不知道其中多少给了芯片,但你这个“30亿”数据源在哪?不是说你文章中信息都来自网络公开信息,你倒是把信息源公示出来呀。
最后,我希望用原作者的话来总结一下。
没错,我们都期待国产争气,真研发,真投入,真产出。但我不希望任何企业吃是什么“爱国饭”
(看看隔壁印度爱国饭喂出来一堆什么东西),而是以产品的实力,打动消费者。
愿所有中国企业,生生不息!
评论区有人提到,30亿是 的注册资本金。
另外, 与小米相互独立,所以小米五年1050亿并没有用于 芯片开发,具体研发金额,暂无相关资料。
查看全文>>
逃舍 - 468 个点赞 👍
昨天:小米能搞出来soc我抽10部手机
今晚:删帖删号装死跑路开启一键防护
总之,3000天后的续集、造芯十年的果实来了。
购买记录找不着了,出二手的记录还在。
其实去年年中就知道这事是板上钉钉,早晚的了,只是好奇性能水平和工艺制程。
中间也突然爆了一次水管。
所以这一两个月以来,到底是谁用累总和太阳刷上一堆负面热搜的呢?
话术更新一下,应该是粗粮反串买了一堆友商手机是吧。
所以既然知道早晚的事,自然放平了心态: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当然,自研芯片、核心技术的定义标准怕是又要被有些人通过饱和手段重新定义了。
无所谓,用它们的话说,那就是
两岸犬吠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防止主板趁深夜团建,评论先开筛选了,已有评论我不会删。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伦Ellen - 43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ifanseven - 409 个点赞 👍
玄戒这事传了两年了吧?O家芯片团队裁了大部分都去小米的时候就在传了,但比我想的好,我一直以为又是噱头独立芯片,结果是真的自研soc。
不过鉴于米家过往一代产品的头秃程度,谨慎看好。
但我非常支持这个芯片,甚至希望他能持续的做上五年十年。
查看全文>>
黑衣大葛戈 - 343 个点赞 👍
个人对性能的预估是骁龙8g2水平,架构几乎一致,频率也差不太多,芯片设计水平肯定是不如高通,但是制程工艺更领先,应该有一定优势。
另一个好处就是一体联调,在理论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多少能提高一些调度水平,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可能会把基准功耗降得更低。
如果我是小米,一定是把这款处理器功耗调的很低,在低功耗的基础上追求性能,而非反过来。
反正也干不过天机9400和骁龙8E,超频到冒烟也不行,拿不到峰值性能的噱头,不如就把体验做好,放弃那一砖一瓦的得失,转而追求更本质的东西——功耗。
所以这款器的调教目标,一定是从容。
关于一款处理器的评价标准,我先放在前头,立个flag。
性能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跑分,一个是功耗,跑分是出于宣传的需要,是宣传上的性能,而此时的功耗则是体验上的性能,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都是真相,但都只是部分的真相。
跑分决定了能吸引多少人,但是跑分时需要的功耗决定了能留住多少人。
即便是同一款处理器,通过电压和步进频率的调整,以及软件上的调度,可以跑出140万分到160万分。
分高的一定好吗?不一定。
在处理器体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跑分越高,性能调度越高,需要以功耗为代价,而且功耗的代价远大于处理器本身的提升。根据绝大多数处理器的能效曲线来说,每提升10%的性能,需要付出20~30%的功耗。
提升20%的性能,自然也就需要40~70%的功耗。
如果要提升30%的性能,搞不好原地爆炸的。
就像V12可以500匹,L4也可以500匹。
但是V12那500匹,是轻松写意,随踩随有,任性妄为,点到即止,可收可放,怡然自得,如臂指使,自在随性,大象漫步。
某爆改也是500匹,扩缸,刷程序,改涡轮,继续增压,牺牲寿命,绞尽体汁,油门到底,声嘶力竭,随时崩溃,满头冷汗,口臭嘴硬。
此500匹和彼500匹最大的区别就是从容。
所以当我们探索一个处理器的时候,不要只是在意峰值性能,这是可以通过牺牲功耗来调整的,而且牺牲巨大,而手机是个格外在乎能效比的设备。
回到刚才那个例子,既然同一款处理器,能跑140~160万分,那么哪一分是体验最好的?
答案是140万分那个,因为性能牺牲的少,但功耗收益非常大。
当然这有个大前提,它得是同一款处理器,处理器相同的情况下,跑分低意味着能效比提高。
而不是随便阿猫阿狗拿一款素质很差的处理器,通过超频的方式以获得更高的跑分,用来碰瓷素质更好,但是降频的处理器。
规格不够,硬跑出高分数,大概率是要打兴奋剂的,会对自身产生不可逆的后果。
跑分可以作弊,但作弊的范围很小,全力以赴大概只有5~10%。所以跑分仍然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参考方式。
至于那种差距超过60%~200%的,不接受跑分对比,仅仅是因为自己太弱了,真的不是一合之将。
我们要注重一款处理器的本底素质,什么是这个素质?最接近这个描述的东西就是能效曲线。
就是在达到某一性能的时候,需要多少功耗或者是同样功耗的时候,能输出多少性能,这才是最重要的。
也就是科学分析里最基础的控制变量法。
就好像跑步,博尔特用9秒58跑到了100米。
某人会无耻的宣传他跑了101米,但不说时间,这个101米毫无意义,万一跑了30秒,跑了50秒呢?就凭借101米这个参数就能确定它是遥遥领先吗?当然不是。
难道人家博尔特就不会多跑一米吗?100米。1千米,1万米人家都能跑。
所以说我们能对比评价分析一个东西的时候,必须要有标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怎么样的环境进行对比。
而不是梗着脖子撑着鼻孔,不接受一切标准,大喊特喊遥遥领先。
这种的就不要辩论了,互相拉黑都挺好。
有人想知道真相,而有人只是信徒。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玄戒这款处理器究竟怎么样?
根据曝光,这是一款4nm制成工艺的芯片。
无论如何都不是什么陈年旧货可以轻易碰瓷的。
2011年,小米手机发布,双核心处理器1999,同档无敌,开启了互联网手机模式。
XX:没核心技术
2013年红米手机发布,“为响应政策,强化国产供应链”,799元起,四核心处理器,720p屏幕。截止至今,系列累计销量4亿台,定义千元机市场。
XX:没核心技术
2015年小米note发布,双曲面玻璃机身,hifi音效,金属中框,开始冲击高端,并布局小米生态链。
XX:没核心技术
2016年小米mix发布,全球首款全面屏概念手机,91.3%的屏占比,氧化锆陶瓷机身,其工业设计被多个国际博物馆收藏,堪称全面屏时代的开山之作。
XX:没核心技术
2017年小米6发布,金属机身,双四曲面玻璃,骁龙835处理器, Nfc红外全功能实现,是小米迄今为止口碑最好的手机,同代国产手机,几乎没有一合之将,是当时智能手机最高峰之一。
XX:没核心技术
2020年小米10发布,和骁龙835一样优秀的骁龙865,1亿像素主摄hmx,30瓦无线充电,对称式双扬声器,90Hz高刷屏幕,靠这款站稳高端市场。
XX:没核心技术
2022年小米13发布,6.36英寸屏幕小机身,骁龙8gen2处理器,直屏直角边框,徕卡影像调教,是安卓阵营众多小型产品中的奠基者,证明了小米在机身空间利用水平达到了行业极点。
XX:没核心技术
2018年香港上市,2019年入选世界500强,2024年财报累计应收超4,500亿,2025年初股价暴涨,市值一度逼近1.5万亿。
XX:没核心技术
2024年3月小米SU7发布,当年累计交付量13.5万,连续多月蝉联中国20万以上纯电车销量冠军。自主研发的摩德纳底盘,是中国性能车最高峰。
800V高压充电,70/100kwh的电池,前双叉臂加后多连杆加空气悬架,673马力的电机,米其林PS4EV,全球最强的iot素质,8295车机,双orinX智能驾驶,还有C级尺寸,15分钟补电510km。
2024年9月,小米SU7在中保研测试荣获了全面的3G+,是目前国产车最强的安全性。
2025年2月小米SU7U发布,作为一款52.99万起售的车,性能上直接看齐国际大厂100万以上的豪华车型。其原型车在2024年11月与德国纽北赛道获得了6分46秒874的成绩,是目前国产车在世界赛道上的最强成绩。是该赛道记录有史以来最快的4门车,也是前10名中唯一的4门车。
2025年2月之后,其量产车在全国各大赛道接连屠榜,其中前6个赛道有五个夺冠,只有一次输给了法拉利SF90。
XX:没核心技术
截至2025年3月。
小米空调冰箱洗衣机全国第四,电视净水器全国第一。
XX:没核心技术。
今天,澎湃芯片预热,雷总亲自官宣。
好消息是:米粉们已经等了一天太久了。
坏消息是:XX突然定义,自主研发SOC不算核心技术了。
发现没?这帮人就是复读机,他们绝不会为自己说出的话负任何责任。
不要解释,怎么解释都没有用。
你唱的再好,也耽误不了村口X叫。
甚至有没有核心技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该如何做产品,高效的服务好用户。那些兑现不了的技术,通通是放屁,不要模仿跟随,做好自己。
小米要永远坚定,你的路是正确的。坚定信念,守正出奇。
查看全文>>
章鱼哥 - 331 个点赞 👍
可能是我做了十多年媒体传播和营销策划的缘故,
我最先本能注意到的,是雷军在微博里的一些细节措辞,非常关键,
比如,
1,“手机SoC芯片”--所以坐实了这次的玄戒O1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手机SoC处理器,绝不是先前网络传言过的充电芯片,也不是手表芯片,耳机芯片等等等……
2,“小米自主设计研发”--自主设计,自主研发,
仅我个人的理解,那些造谣说什么“公版方案套壳”、“买一套芯片取自己名字”的无聊言论,可以彻底闭嘴了。
说实在的,哪怕已经做了10多年的公关传播和营销策划,早就深知部分平台利用“部分用户认知能力有限”的“情绪玩法”,但我还是不禁感叹,“公版方案就不算自研”的悖论居然还能有或多或少的“市场”。
我觉得但凡有一定认知的人稍微思考一下都只能知道,如果简简单单用个“公版方案”就能对外发布“自研芯片”,那岂不是各大手机厂商都早就有自研SoC芯片了?
搞清楚这个道理甚至都不需要懂SoC研发,
高通是不是之前用过公版方案?
联发科是不是也用过公版?
如果会用公版就能自研,那为什么联发科始终超越不了高通,是它们不想吗?
为什么哲库投入了那么多资源最终还是被迫解散?是OPPO嫌自己钱赚的太多了?
3.必须说好,我无意在本回答下拉踩任何对象,
也请大家不要拉踩,
相应的,说实话,我有点佩服小米对于这次玄戒O1的保密和宣发策略,
他们直到距离发布的最后半个月才正式公布这款芯片的存在,而不是早早地就拿“自研芯片”对外宣发。
从短期商业收益的角度,
显然,在“新建文件夹”的时候就对外公布自己的自研芯片计划,中途通过第三方自媒体时不时放点“振奋人心”的进度消息,今天举国沸炒,明天全民热腾,势必能大幅提升品牌效益,推动小米各类产品销量继续上涨。
但是小米始终没那么做,甚至在去年北京媒体报道[小米玄戒流片]的当晚,马上就做了沟通工作希望撤回报道。直至今天公布,玄戒O1全程都严格保密,不做任何造势宣传,甚至也不对任何谣言做回应。
从我的职业本能角度,
我个人对小米这一策略的理解,总结四个字就是【回归本质】,
就小米自研芯片这个决定和行为,本质上就是为了【自研芯片】本身,为了自己和整个国产手机行业都能不被卡脖子,也能通过自研芯片打通更多的生态底层交互链,突破海外SoC不公布底层信息的流畅度瓶颈。
这绝不是我刻意吹小米,
设想一下,如果小米自研芯片更多是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和所谓的“爱国营销”,
那既然自研芯片会投入了比其他任何手机技术研发都昂贵的超巨大成本,
还要耗时那么多年,
那小米怎么可能忍住不做任何的宣发?
它又怎么可能直到今天,临近发布仅剩半个月了,才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小米自研设计SoC芯片,5月底见”?
显然,对于自研芯片这件事,小米的关注和目前都一直只有【自研】本身,
也正因为完全高度的低调,
我觉得也极大概率可以侧面说明,
这次玄戒O1的性能和能效都会出乎意料,很可能会有中高端的水平,我这个推测也和站哥的爆料暗示对应。
关于这一点,其实我们从宣发策略的角度倒推一下便明白了,
如果玄戒O1只是一颗入门芯片,只能放在入门机型或者平板上,无法撑起起码的售价和利润率,
那小米依然可能提前宣发,品牌造势,用[自研芯片]的概念带动旗下其他产品的销量,尽量回收一些成本,以便下代芯片的研发升级。
既然小米没那么做,
那很显然,
不仅是小米完全关注【自研芯片】这件事本身,无意任何“爱国营销”,
而且玄戒O1的性能和能效表现也完全满足内外界的预期,可以在发布后获得理想的市场反响,自然支撑下一代玄戒芯片可能更加高昂的研发成本。
所以,至少从我职业本能的角度,
虽然目前关于玄戒O1的正式消息少之又少,但我们已然已经有了十分充足的推断,可以充分看好它的表现……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汤汤七号 - 246 个点赞 👍
我自认应该是知乎最早开始“吹”玄戒的人,最早的回答23年年中就发了。
玄戒的具体信息我说过很多次:应该是Arm CPU+IMG GPU+台积电代工+外购基带。
基带小米短期内搞不定需要外购,所以是自研AP+外挂基带的模式,有点类似于苹果,集成度比海思和高通的SoC差一筹。
基带具体外挂哪家不是很确定,比较大的可能是联发科,也不排除是紫光展锐。
AP方面小米流片了不止一款,台积电N4x和N3e应该各有一款(北京的新闻指的应该是后者)。
行业内流传的小道消息是,目前双方默契是N-2模式(即始终落后最先进制程两代)。
这种方式理论上威胁不到美国的核心产业,而且台积电和美国也要赚钱,算是某种潜规则。
所以顺利的话,小米玄戒团队应该是今年4月左右量产4nm AP,明年量产3nm。
玄戒团队自研芯片的优势,之前长文写过很多了,这里我只说核心结论:
小米如今已经是体量较为庞大、业务较为多元化的大公司,资金和人力明显超越澎湃S1时期。
小米自家有手机,造车业务也已经爆发,旗舰级芯片出货量有一定保障;
尤其是小米su7超预期爆火,不仅提振了小米的品牌形象,对玄戒的芯片研发是重大利好。
旗舰级AP/SOC改一改满足车规,往往能充当车机芯片,NPU改改应该也能充当算力芯片。
玄戒的芯片能在移动端和车端复用,不仅能进一步摊平研发成本,还能撬动更庞大的产业链获取更多利润。
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基础(人才积累、社会支持度等)相比过往要好很多,玄戒组建团队的难度有所下降。
而且现如今Arm IP和工具链已经比较成熟,旗舰级AP的研发难度也有所下降,最麻烦的基带可以选择外购;
尤其还应该考虑到,麒麟9000s横空出世意味着自主先进制程已经跑通,无形之中为国内所有芯片设计提供了后盾。
详细分析我做成视频了,大家可以看一下:
性能方面,不论知乎还是全网,我都看到大量言论替玄戒“贷款”薄纱麒麟,各种批判嘲讽菊厂研发效率低下。
至于玄戒芯片性能能否超越麒麟9020和高通8Gen2,这个可能要分情况讨论。
如果指的是芯片的实际综合能效,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一般来说新团队第一枚芯片多多少少会有些不成熟的地方,实际效能很可能达不到设计预期,但究竟能发挥出多少有赖于玄戒团队的努力。
但如果单纯指纸面跑分,我相信玄戒芯片跑分超越麒麟9020概率不低。
甚至我说难听点,用着更先进的台积电4nm制程,如果连跑分都跑不赢麒麟那就有点幽默了。
而且安兔兔的控股股东是谁大家都懂,实在不行还可以跑分优化和特调嘛……
当然,目前看玄戒芯片的风险还是有的。
如果按照正常的研发进度,玄戒应该今年就能上;
如今看量产进度要推迟到明年,侧面说明研发进程或许遇到了一点麻烦,可能要做好量产版本性能没完全达到设计预期的心理准备。
而且技术风险是次要的,更大的问题是政治风险。
如果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后续美国不应该再继续扩大打击面。
道理我说过很多次,消费端麒麟芯片的量产和迭代,已经摆明了自主产线的产能和良率持续提升。
你美再继续扩大打击面,结果也只是把所有人都逼到自主产线那一边而已。
但现在美国已经一次次扩大半导体制裁范围,最新一波制裁几乎将所有国内优秀半导体企业全都纳入了名单。
在这种情况下,小米能否继续拿到先进制程代工,恐怕也得看海外关系够不够硬。
所以我建议小米要有底线思维,最好尽快到自主产线流片。
最关键的是,芯片从来不是研发完成就完事大吉,后续的艰苦工作还有很多。
不论是旗舰芯片持续迭代还是脱离高通专利池,都需要小米明确树立坚定的战略决心。
要知道,当初澎湃S1是在大唐联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基带路线踩了巨大的坑。
但无论如何,澎湃S1是成功落地了,问题恰恰出在澎湃S2等后续型号开发和量产上。
目前行业公认的看法是,不做旗舰芯片,研发很难收回成本。
而自研旗舰芯片的成本又是典型的“先高后低”,小米能否扛住前期的成本压力也很关键。
小米敢不敢将自研芯片广泛应用于自家旗舰,这点我认为也很重要。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今芯片设计辅助工具链已经比较健全,能成功流片的产品都不止于跟设计指标差太多。
尤其是我米的AP还有台积电N4X/N3e顶尖制程撑着,体验下限我觉得是有保障的。
如今国内厂商除华为海思之外,都还是外购高通/联发科芯片,小米玄戒这波不论产品还是品牌宣传都将树立巨大的差异化。
只要小米决心到位,广泛搭载扩大出货量摊平研发成本,其他我觉得都是小问题。
无论外界是否看好,玄戒芯片自身的技术研发与迭代才是核心,万望小米坚持到底。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现实主义理想者 - 196 个点赞 👍
如果真有8g2的水平且是自研,而且价格还低的话。
我肯定会买一台玩完。
我向来都是用真金白银助力国产崛起。
喷我一直喷,买我会一直买。
但是要是小米学某为打着爱国旗帜,8g2卖四五千,那我也喷,管你成本多高,一定要在商言商。
我能接受大概3K左右的价格。符合8g2的性能定位,然后再给一些国产的溢价。
查看全文>>
懦离 - 19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ric2400 - 17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古尘 - 92 个点赞 👍
今天的话术是的,从来没结婚,突然生了一个1米8的孩子。
不好意思,小米造芯片已经有10多年了,之前烂归烂,但那也是芯片。另外我也是才知道,小米去年11月发布的红米watch5手表esim版已经用上了玄戒芯片,卖了半年了,全网没有一个人知道,没有一个人宣传过。
原答案:
这么多人吆喝做车,最后做成的只有几个,这么多人吆喝做芯片,最后做成的更少。两个都做成的,中国只有这一家,你们说他没有科技?
这些年,在网上侮辱小米已经成了政治正确,买办、卖国、米猴、没有核心技术、组装厂……
OK,现在玄戒O1来了,它可能是中国目前最强的消费级处理器。
至此小米成为苹果、三星、华为后,全球唯四,国产唯二拥有核心自研芯片的手机品牌
我想问问这些黑子,你真的爱国吗?那你支不支持小米的自研芯片?
如果你觉得自研芯片是核心技术,没有就是买办,那你现在去支持小米,支持玄戒吧!
查看全文>>
pornmaker - 72 个点赞 👍
为何国内所有的芯片公司都不让用台积电先进制程,你看展讯和华为能用吗,你看oppo能用吗,为何小米可以用台积电的3nm工艺,架构用ARM的,基带用联发科的,为何美国对所有中国的高科技负担3000家企业制裁,为何这里面唯独没有小米,大家想想原因吧
查看全文>>
起风了 - 47 个点赞 👍
观此问题可知海军三大铁律,诸君验之:
海军第一铁律,绝不允许某厂以外的中国同行自研!一律抹黑为境外势力提供技术打压中国。
海军第二铁律,绝不允许某厂以外的中国品牌爱国!一律抹黑为买办!
海军第三铁律,绝不允许某厂以外的中国品牌有正面新闻!一律负面解读!
查看全文>>
王赞赞 - 4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老土 - 34 个点赞 👍
我来澄清两个谣言
1,如果小米芯片是台积电代工,那就是与美国商量好的。
这个观点明显是错误的。根据美国制裁禁令,美国只是明令禁止台积电给华为代工,没有禁止其它企业。当然,美国政府是不允许最新芯片给中国公司代工的。不过目前台积电已经攻克了2nm,给小米代工4nm是符合规定的。
如图所示:
美国政府都允许台积电给比亚迪代工4nm了,给小米代工个4nm,不过分吧?
2,卢伟冰自研猪肉论表明小米抨击华为自研芯片。
这同样是谣言,而且是
卢伟冰自研猪肉论原文:
老王去餐馆吃饭,觉着猪肉不好吃,把餐馆老板叫来,对话
如下:
老王:猪肉怎么这么难吃?
老板:猪是我家“自研”的,别人家的是供应链技术
老王:那为什么难吃?
老板:我家厨师是博士毕业,对菜谱做了大量“优化”
老王:那为什么还是这么难吃?
老板:猪吃的饲料是我们“自研”并且Turbo了一下,但配方是
核心机密,我不能告诉你
老王:难吃为什么还这么责?
老板:我们餐厅是“矩阵式设计”
如果你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应该就能明白卢伟冰的这个所谓的猪肉论是什么意思。
GPU Turbo,我记得就是华为当年的宣传的话术,当时虚假宣传麒麟970机型虽然性能不如835,但可以在游戏体验上甚至比得过骁龙845机型。很明显,当时的麒麟970机型(比如mate10 nova3),做不到这一点),mate10的游戏表现并没有比得过小米6,华为的GPU Turbo降画质+插帧,以前混数码圈的都知道这一点。华为的芯片其实从麒麟980开始才算有起色,970根本不行。
而其它的话术 也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揭露华为以自研芯片为理由,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比如GPU Turbo,闪存门,鸿蒙2.0宣传脱离安卓,线下华为店售卖华为智选手机(比如鼎桥)说这是自研芯片,线下华为店售卖nova11se说这是自研芯片等等。
所以,卢伟冰的猪肉论,与嘲讽自研芯片是毫无关系的。
查看全文>>
浅梦听雨 - 28 个点赞 👍
既然明确了是手机SoC,而且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那么一些基本信息是可以做推理的了。
工艺节点:TSMC 6nm以下,大概率是5nm(单纯觉得小米不太至于激进到第一颗怼到高通和MTK旗舰芯片的水平)更正:之前流片新闻是3nm,这里是我记性问题,想岔了。那只能说小米仍然是那个七字诀,专注极致的小米。
IP:最大的可能是和发哥一样用Arm的X/A系列CPU核+Mali GPU核,但是作为SoC,一个先进制程的design house的能力也不是有些人调侃或者刻意抹黑的那样“拼好芯”。
性能:个人觉得能做到8Gen2~8Gen3之间就不错了,一步登天追上骁龙8Elite有点妄想。这个性能,放在之前一直传的小米15SP上倒也合理。
理论上自研芯片相比采购会有比较大的成本优势,但那都要建立在大量出货摊薄前期研发和流片、光罩等固定成本的基础之上。
玄戒O1显然不太会是这样一个产品,所以这颗芯片单芯片在生命周期里大概率是亏钱的;但是既然小米有一直低调推进玄戒的决心,那么也可以预期未来在自研芯片上的长期投入。
于是,软硬件垂直整合、联合优化,多端生态深度融合这些事情,也就可以期待起来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加上一些功能冗余,拿来做座舱芯片,其实是很水到渠成的。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从不毒舌可达鸭 - 16 个点赞 👍
小米每一步走的还是挺稳的,从造车到发布芯片,节点多少有点出乎意料。
2011年到2025年,不到15年小米公司走到现在这个地步,是真牛。
非常希望在自主研发方面走的更好!
PS:如果正常宣发后,有可能手机SoC芯片自研被踢出“核心技术”了,原因大家懂的!
查看全文>>
大白 - 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妙脆角 - 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齿轮与气缸 - 6 个点赞 👍
小米15已经拉了,希望米粉踊跃支持这个高端芯片。小米的高端不能再降低了,雷总都累了
前排高赞那么多米家铁粉,你们不会是光夸不买吧?冲高端冲了4年,你们也年年买爆,高端天花板咋还越来越低了?
至于我,只要小米把这么些年自己提的要求都做到了,我肯定也支持
- 这个芯片它得是个CPU(你非要说是SOC也行,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不能是个乱七八糟功能的破芯片。别人都上国宴了,你就端上来两碟泡菜,不合适吧?
- 这个芯片它不能是ARM架构,安兔兔说了套壳的不算自研
- 这个芯片它得是砂子价,咱不能打雷总的脸,对吧?
- 这个芯片它可以是3mm制程,毕竟是自研的嘛,水平差一点可以理解。但性能一定要比这代的骁龙强,不然就是割韭菜,没性价比,不考虑中国人的收入水平,脱离群众
- 这个芯片它要能全高设置玩市面上各种游戏,还不发热。毕竟CPU发热这种事那得看是谁家的手机
查看全文>>
tony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背锅侠 - 4 个点赞 👍
不管小米是不是自研,或者如何去抠字眼,但是小米一路走来,他下场去做,就意味着国内供应链已经成熟或者会在未来几年走向成熟。
所以希望这对于半导体制造业是个好消息。
查看全文>>
修正牌霍夫曼 - 3 个点赞 👍
如果当初OPPO不死磕基带芯片,也是自研SoC加外购基带芯片的路线,估计哲库Zeku不至于被就地解散。
展锐发展的也还可以了,如果小米、OPPO、vivo这三家一起支持一把,实际上展锐完全有实力发展起来,至少给500到1500元人民币价位的手机没问题。好在展锐还有传音,发展的也还可以。
发布于 2025-05-16 08:40・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倬彼昊天 - 3 个点赞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查看全文>>
Next - 2 个点赞 👍
现在开始考验米粉的忠诚度了,要看这个soc什么时候量产放在手机中,跑分多少,会不会很多问题等等。
让米粉先买。我看戏,到时候看看跑分(米粉最爱跑分,就看到时候01能跑多少分,对比哪一代的高通或者联发科)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倔强的老韭菜 - 2 个点赞 👍
某爱国大厂的水军已经准备好话术了:
1.都是偷我们爱国厂的。
2.都是高通施舍的。
3.都是别人代工的组装货。
4.美帝不制裁他的芯片,绝对是美帝的。
5.美帝不制裁,我绝对不买。
6.之前没听过,突然造出来了,绝对是高通贴牌。
7.有我们爱国厂一样自研的5g基带吗?没有就不是纯自研。
8.一定发热严重,为发烧而生。(发布后一定有一堆kol带节奏,说用01芯片的小米手机特别烫)
9.发现里面用到别人的元器件(比如基带等),那就是组装货,不是自研的。
10.供应链成熟了,小米又来摘桃子了。
11.偷偷偷,偷我们家爱国厂的人,偷我们爱国厂的技术,全是偷的。
12.小米有啥核心技术?都是供应链的。
13.小米就是美帝和美国芯片的代言人。
14.华为被制裁了,美帝刚好把小米推出来了。
15.小米太坏了,这种买包罕见,把我们爱国厂的皇帝的新衣戳破了。
16.我恨小米。
查看全文>>
我的杰克森 - 2 个点赞 👍
玄戒的母公司是小米集团全资控股还是小米集团的下属公司,还是小米是作为大股东投资企业……
这才是重点。
小米 14 国补价 2700 左右,这个 O1 就算加上爱国税,2999 不能再多了。
查看全文>>
Phaetho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