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某煤炭行业研报称「煤炭可通过击杀凋灵骷髅获得」?
- 2510 个点赞 👍
首先我要纠正一点,击杀凋零骷髅只会掉落0-1个煤炭,其中掉落概率是1/3,所以报告原文是弄错了1/3,给写成了1-3。
然后我承认,山西人民确实是通过击杀凋零骷髅来获取煤炭的,有图为证。
图源见水印。 上图是数百年前的古老的图片修复的,所以充满了像素风格。现在的山西早已经不是采取这种原始的击杀凋零骷髅来获取煤矿的方法了。山西的采煤产业早已经进入了工业自动化的时代,主要采用的是用采用自动化技术,用刷怪笼量产凋零骷髅进行刷煤,并一举将煤炭从不可再生能源逆转成了可再生能源。
顺便一说,这个应该还真不是DeepSeek的锅,首先DeepSeek没这么弱智,即便是出现了幻觉。另外报告时间是2022年,那会还没有DeepSeek,哪怕是早起的ChatGPT3.5也是2022年11月底才上市的。
感觉这么糊弄的报告,应该用不上ChatGPT……
只能说研报行业真的太能糊弄事,这钱也是真敢要价啊。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极萨学院冷哲 - 240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桔子酒店的关心 - 211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URUF - 1798 个点赞 👍
项目编号:SCP-CN-████
项目等级:Euclid
特殊收容措施
SCP-CN-████所在的山西省████县废弃矿洞入口已由███安保公司(基金会前台组织)实施永久封锁。每日需有不少于15名武装人员驻守,所有试图进入矿洞的平民须以"瓦斯泄漏事故残留区"为由驱离。每周允许D级人员进入矿洞采集煤炭,过程中须佩戴生化防护护具并全程录像。
描述
SCP-CN-████是一处深度约1.2公里的地下洞穴系统,其岩壁表面持续渗出黑色粘稠物质(经鉴定为高纯度无烟煤与未知有机物的混合物)。洞穴内存在12-20具人形实体(编号SCP-CN-████-1),其特征如下:
- 身高2.1-2.3米,骨骼呈焦炭化
- 手持生锈铁镐或剑状冷兵器,并表现出领地意识
- 触碰时会造成类似"急性气态坏疽"的坏死性创伤
当SCP-CN-████-1个体受到物理打击时,其骨骼断裂处会喷涌出标准规格无烟煤块(平均单次打击产量0.1kg)。实体将在24小时内通过吸收洞穴粘稠物质完成再生。值得注意的是,当实体经受多次打击后,会经历燃烧般的猛烈分解,化作一团气体后消失,对该气体的质谱仪检测为77%的二氧化碳,13%的一氧化碳,7%的二氧化硫和不足3%的磷,以及微量其他常见气体。
在极少数案例报告中,SCP-CN-████-1个体在分解时,留下了疑似玻璃化的微缩黑色头骨,且其异常表现似乎被无效化,已经交由基金会奇术部门研究。详见后页事故记录,附录CN-████-3《关于SCP-CN-████-2的重大奇术召唤事故》
附录CN-████-1
>实验记录CN-████-03
>测试对象:D-9932(前山西省煤矿工人)
> 过程:对象被要求用木质棒球棍连续击打SCP-CN-████-1个体腿部
> 结果:累计获得8kg煤炭,实体再生速度减缓42%。对象反馈“比当年下矿轻松,就是要注意不要被碰到”
附录CN-████-2
> 事故报告CN-████-12
> 202█年█月█日,3名SCP-CN-████-1个体突破收容并抵达附近村庄。当地82岁村民王██使用铁锹将其全部击溃,事后向采访记者表示:“早五十年我能一锹拍死反动派,骨头架子还能比反动派害怕?”
回收记录
项目于20█年被发现,当时监测到该区域煤炭产量超出地质储量300%。潜伏特工在某论文平台截获标题为《山西煤炭研究》的论文后实施收容。
附录CN-████-3
警告⚠以下内容仅允许两名B级以上研究员同时观看!或申请CN站点主管直接批准!
你得到允许了
《关于SCP-CN-████-2的重大奇术召唤事故》
202█年█月█日,奇术部门主管韩██博士,利用矿洞深处发现的沥青状沙砾物质和SCP-CN-████-1个体遗留的玻璃化焦黑头骨进行测试。
经过奇术小队在冥想中获得的使用情报,韩██博士使用了大约4立方米的沥青化沙砾和三颗玻璃化头骨,搭建了一个类似十字架的三首结构。
事故造成了多次强烈的爆炸,并导致站点部分区域被严重破坏,机动特遣队龙-3小组和龙-5小组在短暂牵制异常实体后全灭。随后赶到的奇术特战小队█-███用奇术能力将实体无效化,遗骸中心发现了一枚释放中计量β辐射的八面立方晶体。物体被封存且永远禁止奇术研究人员的接触!
就算是韩博士亲自过问也不被允许!我知道你在看这个!韩██!
CN-████-3事故中,回收的相关音频和视频:
(模糊不清的男声):成功了!盖革计数器有反应!超过6000毫西弗!还在上升!博士!
(滋滋的电流声)
韩██博士:不许退后!快记录下来!辐射病我们能治疗!
(模糊不清的男声):它在缩小!它是活着的!
韩██博士:撤出去,按计划开始接触测试,龙3组待命。
(不真切的求饶声)
D-6943:俺不去!俺不干了!让俺回去坐牢吧!
(高达140分贝的实体恐怖啸叫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消防警报声,喷水声)
(坚毅的男声):博士,跟您猜测的一样,
韩██博士:哎,动手吧。
#龙3小队的交战记录仪:
(一个黝黑的三首实体啸叫,收容单元被完全摧毁,实体尝试反重力腾空,触及顶部天花板)
(射击声)
(C-151男声):在起作用!持续压制!
(C-152男声):真是找不自在…【难以识别的吗脏话】
(爆炸声,画面显示一个飞行速度大概50m每秒的头骨状物体飞向机动特遣队队员C-153和C-154,C-154当场失踪,C-153向西方向45度被动飞行了7米,落在C-151的旁边)
(C-155男声):【脏话】!分散站位!巫术火箭弹!
(C-155男声):【C-151队员的真实名字】别管他了!他已经死了!
(C-155试图去阻止C-151,随后两人在爆炸中一起失踪,C-152也在后续的爆炸中失踪吗)
#龙5小队的交战记录仪:
(C-162):嘶…龙5小组赶到,提前申请心理创伤康复补贴。
(C-161):这算人形吗?都打开记录仪吧,回头伦理委员会要查的。
(C-164):都仔细点!一支特遣队已经栽了!
(C-163和C-165刚打开作战记录仪,因此没有收录到声音)
(射击声和啸叫声,视频显示实体缓缓落地,表面覆盖了一层琉璃质的透明外壳,阻挡了射弹武器的攻击)
(C-163):停!不管用了!
(C-161持续射击):大点声!你怎么光张嘴不说话!
(C-163):队长!耳机掉了!
(C-163示意C-161检查自己的耳机)
(实体加速冲撞了C-162,后者用枪托试图推开实体,在被接触后迅速发黑并出现严重体表出血的坏疽症状倒地)
(C-164):用枪托!【C-162的真名】击打的位置没有愈合!
(爆炸声,实体啸叫冲击声,金属扭曲声)
(C-165义无反顾的冲上去捅刺实体,随后也发黑倒地)
(C-164):不是枪托!是近战!我们要近战才管用!
(爆炸声)
(C-163):我们?近战去打这东西?
(C-161):总要有人上!
(C-164丢下步枪试图退走,被飞行头骨炸碎)
等下,再围观车祸现场
查看全文>>
黑桃艾斯 - 159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杯星河 - 1414 个点赞 👍
大家都分析得很好了,我来跑个题,希望煤炭行业人士勿忘历史。
我可能是缺少了点娱乐精神,看到「煤炭可通过击杀凋灵骷髅获得」这几个字的时候,后脊背一凉。
因为,历史上确有「以人换煤」的残酷政策,就发生在山西大同。
山西省大同市的煤峪口南沟,被当地老人称为「死人沟」,如今这里是「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所在地。
1937年,日军占领大同,自然不会放过这里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大同本就地广人稀,加之经年战事不断,青壮年更是稀缺资源。
一方面是无尽的煤炭资源急待掠取,一方面又缺少开采的人力资源……
于是,日军便采取了「以人换煤」的政策。
除了征调战俘,侵略者还通过盖房、筑路等名义进行招工,通过坑、蒙、拐、骗甚至摊派等方式,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多个省份抓骗了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到矿山充当劳工。
矿工们在条件极其恶劣的矿井下,每天被迫服苦役12-16小时,以发霉的麸面充饥,井下脏水解渴。110多人挤在30米长的土房内,以麻袋片御寒,被折磨而死的劳工不计其数。
大批被摧残致死和奄奄一息的矿工,会被扔到荒山野滩和废弃井洞中,这便形成了20多处白骨累累的「万人坑」。
一批批矿工都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
强劳力——弱劳力——丧失劳动能力——被扔进万人坑;健康的人——吃“兴亚面”——拉肚子——不能上班——被扔进万人坑,形成恶性循环圈,这种循环的周期越来越短,但凡是矿工不下井,不管死活,就被扔到荒山野地、山谷沟壑或废旧矿井,日积月累,这些地方白骨累累,万人坑即由此而来。
1966年冬,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自然博物馆等4家单位组成的工作队,赴大同万人坑遗址进行科学调查与遗骸整理。在一处天然形成的洞穴内,发现了五六层尸骸,骷髅层层叠叠,部分遗骸呈现断肢、颅骨穿孔、爬向洞口等惨状。
几个月之后,通过系统鉴定,确认「万人坑」中的尸骨为日军占领大同煤矿时期所抛弃。死者年龄在14-53岁之间,多为非正常死亡,并在尸骨中找到了死难者残存的遗留物,如劳工证件、饭票及采炭夫工赁工资单等遗物,证实「万人坑」为日本侵华时期残害中国劳工的罪证。
据统计,在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的八年间,共掠煤达1400万吨,其中半数运往日本,代价是六万劳工葬身「万人坑」。
现存煤峪口南沟万人坑是20余处遗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如今已建成「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
任清玉老人是当年大同煤矿「万人坑」的39位幸存者之一,《文史月刊》(2015年第11期)曾刊登其自述,贴于文末。
写到这里,不能忘记原问题是怎么来的,我自己读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点击了发布。
参考: [1]文志英,抗战遗存:大同煤矿万人坑,文史月刊,2015. [2]君懿,大同煤矿万人坑揭秘,百科知识,2014. [3]薛世孝,万人坑——日本残杀中国矿工的铁证,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4]大同煤矿万人坑揭秘,科技视界,2011.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青铜马弓手 - 1292 个点赞 👍
年少为了磨练自己,曾经到山西一个三级资源点探险,对此事有一点了解
调零骷髅比普通的骷髅更难处理,这种骷髅有尸毒,哪怕小伤也要认真处理
不建议新手过去,很容易丧命
查看全文>>
Chen - 1015 个点赞 👍
抛开显而易见的追责和吐槽不谈,
有一点其实挺有意思的。Minecraft吧认为,这种错误产生的原因,很可能是作者照抄了煤炭的百度百科,结果TA搜索的时候首先蹦出的是《我的世界》的煤炭词条。
所以我特意查了一下。从【百度搜索】里搜是正常的,但从【百度百科】处搜索会出现贴吧所猜测的现象。
百度搜索结果。第一页都是正常的煤炭 百度百科的搜索结果。首先出现的是MC的煤炭 但是其实很多游戏都有煤炭。但凡涉及工业,煤炭都是绕不开的要素。
如果百度百科每款游戏都设立煤炭词条,煤炭会有一堆的义项。但只有MC有煤炭词条。
考虑到铁矿石也是游戏必备元素,我搜索了铁矿的词条。
铁矿没有多义。
铁矿石下有三个义项。《仙境传说》和《Minecraft》铜矿有两个义项,其中一个指代萝莉。
铜矿石有两个义项,其中一个指《洛奇英雄传》的铜矿。沙子有五个义项,分别对应现实的沙子,MC的沙子,一个角色,两首歌。
钻石有26个义项,其中包括十首歌,三种植物,三本书,两种游戏虚拟货币,一部电视剧,一种排位等级《枪神纪》皮肤,《宝石之国》、《崩铁:星穹铁道》的角色,MC的钻石。
以及钻石。钻石矿只有一个义项。而这个义项甚至不是钻石矿,而是一款休闲益智的小游戏。
红石作为一种自然物质居然有五个义项。除了MC的红石外,小说《刀塔奇志》里有红石,贡嘎山有红石,作为建筑材料的未必是红色的红石,以及广东省的红石岛。
微软居然有个操作系统的代号叫红石。金矿石有7个义项。《洛奇英雄传》《仙境传说》《Minecraft》榜上有名。
绿宝石又出现了《仙境传说》。《Minecraft》上榜了两次,作为村民货币和中国版虚拟货币。《大话西游2》也有绿宝石。
这篇文献写作于2022年11月。
而ChatGPT在当年11月末才被宣布。
大概率不是AI的锅。这应当是人祸。
还是很离谱的人祸。
作者、编者和审查人员都要承担责任。查看全文>>
乔尔夫No.2 - 10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方通行kuma - 99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满城柳絮吹成雪 - 969 个点赞 👍
这类报告的商业模式是——现编。
中外都是,用Google搜某个市场情况,不少也是类似的东西。
编一点数据,放个目录,报告目录也是批量化运作。
等有人下单后就开始现编,百度/Google搜了往上凑,没有的东西就硬编。
一份报告通常4000-20000人民币/美元,无脑现编,也就是一个人带俩实习生两天左右工作量。
这个就是实习生瞎填(含蓄意报复可能性)
连审核都懒得多看一眼
所以……这类报告和数据,都是垃圾
前LLM年代算买点工作量,LLM出来以后连LLM都能干得更好
查看全文>>
刘延 - 80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mo - 76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杨柳依依 - 36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开阿杰的坦克 - 339 个点赞 👍
目前回答的答主看起来应该都没怎么和研报公司打过交道,我之前机缘巧合和某家研报公司打过配合,就结合这个经历稍微聊一聊。
说是“打配合”,是因为我们和这家研报公司都是给某个甲方公司打工,之间的交流沟通都是通过甲方完成的。我们给甲方写咨询报告需要用一些数据,但是甲方希望我们尽量显得中立一些,所以只允许我们用“公开”的数据,而恰好行业研报就属于“公开”的数据。于是,每当我们需要用(或者说,甲方希望我们用)某个行业内部数据的时候,甲方就让研报公司在研报里加上这个数据。等到我们这边需要的数据差不多都确定了,研报公司那边就定稿提前发出研报,然后我们在报告里就可以引用研报作为“公开”的数据来源。
目前的回答里有提到研报的价钱问题,这份研报贵吗?其实一点也不贵,8200块,连一个都不到,要知道我们当初给甲方出咨询报告的劳务费就几十个了;何况甲方和研报公司都是长期合作的关系,出一份报告的价钱可以谈得更低一些。更别说这个钱最后也不一定是甲方来付:比如说我们当时的情况是甲方要起诉另一家公司侵权,如果最后胜诉,所有的诉讼费用(包括律师费和劳务费之类的)都是在侵权赔偿金额之外由被告支付的,甲方实际上一分钱都不用出;再比如我也做过甲方为了应对监管需要出咨询报告的,如果最后能成功说服监管不罚钱,省下来的罚款(就最近这几年的情况来看)起码也是几百个起步,花8200买份研报算什么?
其实大家去看很多研报公司出的研报,就会发现不是每个主题每年都会出研报(除非是有特色、关注度高的主题),经常是今年出了某主题A的某细分主题A1,然后明年就不出A1了而是出某细分主题A2,然后隔了几年又出了细分主题A3,之后再隔了几年突然A1又“诈尸”了;如果大家认识行业内部人士的话可以去问问,八成就是这一年行业内相应细分主题的公司要打官司了或者被监管机构盯上了(更新:刚才又想了想,觉得“八成”可能说高了:还有一种情况是要出新产品了先让研报给大家铺垫铺垫舆论);研报公司其实相当于是变相的公关公司了。
这也就解释了另一个回答提到的,为什么很多这种网上挂出来的研报大概率只有目录,得有人下单了才现编(划掉)现写——因为内容先写好了也没用,找上门的客户基本上都是有自己的诉求的,后面还得一轮一轮地改;所以研报公司卖的根本就不是现成的研报,卖的就是这全套的服务。
(刚顺手查了一下,当年和我们“打配合”的这家研报公司目前在随便哪个行业榜单上都能排进前五,并不是什么野鸡公司哦~)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唱唱反调 - 29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eanIXz - 283 个点赞 👍
说的基本没错。
确实可以通过击杀凋零骷髅获得煤炭,顶多掉落率上有误差。
有种小学生手写作文“我的妈妈是一名医生她更多好作文在经典小学生作文网http://xx.xxxx.xxx每天工作很辛苦”的美。
怎么的,复制粘贴以后,都不回头复读一下自己的作品吗?可见对自己的作品都没有兴趣。
查看全文>>
培根铸魂斗罗大陆 - 225 个点赞 👍
我们刚刚花了一万多买了所谓的行业分析报告,跟大家说说这个坑:
刚开始没付款之前,每份行业分析的章节标题都是非常详细的,会让你觉得通过这份报告得到很多行业的详细数据和行业内幕。但是没付款之前你只能看到目录,看不到详细内容。
没开始付款之前,你提出的不管多离谱的要求,他们都会答应,并加在行业分析的报告章节标题内,进一步提升你的期待和兴趣。但是没付款之前你只能看到目录,看不到详细内容。
没开始付款之前,他会承诺你报告后续不满意,会按照你的要求修改,直到你满意为止!
以上在付款之后,一切都变了 :
你会发现漂亮的章节标题下面,80%是网上新闻的融合体(简称废话),剩下的15%是网上公开的行业数据,5%是所谓的他自己调查的数据。
5%他自己调查的数据里面,绝大多数是他们瞎编的(我们做这个行业几十年了,有些公司的数据自己也有个大概,跟他们的数据偏差很大)
我崩溃了,只能一步步的教他们哪些数据可以在哪些网站查得到,哪些章节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内容,还要给他们挑出来一些书写错误,前后数据逻辑错误,前后数据互相矛盾的错误。而且在改了几次之后,他们就不愿意改了,表示再调查需要加钱。
最终在一番屎上雕花的操作后,没办法最后交给公司一坨大的。
当然我毫无疑问的遭到了一顿痛骂,公司从此断绝了购买类似报告的念头
查看全文>>
云流村 - 20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滑生炖 - 209 个点赞 👍
你们都在讲道理,只有我一个人心疼凋灵骷髅吗?
一年产量45亿吨+,得多少辛勤可爱的骷髅被击杀啊?他们也有家庭,也有朋友,有爱他的父母。他们可能是慈爱的父亲,是温柔的母亲,是可爱的孩子。被人类的一己私欲所利用,残忍的击杀。
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要用煤炭了,用爱发电有什么不好吗?
查看全文>>
章鱼哥 - 18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泓秋水一轮月 - 154 个点赞 👍
怎么看?这就是“草台班子”理论的又一实证,对A的I语料库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很多人直接把锅甩给AI,说是生成式AI的“幻觉”,那么我们看看:
这份《中国褐煤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报告,发布的时间是2022年3月28日:
而首个能够普遍实现文本生成的生成式人工智能,OpenAI发布的ChatGPT,是在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全部是在ChatGPT之后。
所以很明显,这口锅不能甩给AI的“幻觉”。
那么情况无非就是:
价值数千元、乃至上万元的研报,实际上很可能就是几个实习生随便百度、Ctrl+C、Ctrl+V形成的,并没有应有的严谨和深度可言。至于到底是复制粘贴了错误的页面,还是说当做一种恶搞忘记删除,已经不重要了。
当然,这不是说就不允许实习生参与具体工作,也不是说相关偏概念解释的内容就不能复制粘贴。最关键的是,这些错误非常低级,并且是在排版中非常靠前,居然就这么发出来了,并且直到三年以后的现在才传播出来。
只能说明:相关研报根本没有建立并执行可靠的内审制度,同时读者中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人认真去阅读研报——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草台班子”理论的又一实证。
同时我们还得注意,尽管锅不能甩给AI,但更大的锅它是背定了。
由于绝大多数人都并不掌握信息检索技能,现在人们普遍把生成式AI当做加强版搜索引擎使用,对其提供的观点和论据深以为然,甚至一些人已经对AI产生了比较强的依赖。
可是,这些AI使用的语料库,来源就包括互联网文本、专业知识库、用户行为数据在内的方面,研报(的摘要)既是互联网文本,又属于专业知识库。
那么,究竟有多少这种低质量研报和更广义的低质量“研报”被AI当做参考?这些内容是否构成了对语料库的污染?如果AI参考这些内容输出的结果,再加上AI本身具有的“幻觉”,最终输出的内容还能否产生人们期望中那样的正向效果呢?当然AI的学习能力还会不断加强,但它发挥更大作用的前提,一定是更好的语料库。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古都闲云 - 15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鱼板馄饨乌冬面 - 128 个点赞 👍
不要完全信任AI。这个问题根本不是AI幻觉的问题,而是AI语料库被污染了。本来说现实世界的煤炭,但是要么是在训练的时候就投喂了MC教程,要么是在检索资料的时候从网上找到了MC的教程,毕竟MC作为一款知名游戏,其玩家体量肯定是高于高度自动化环境下人数越来越少的煤矿行业工作者的,在互联网上与游戏相关内容的数据量很有可能高于这些煤炭行业的专业报告。在软件的自动搜索中搜出MC相关内容根本不奇怪。于是产生了这种滑稽的事情。当然更滑稽的是某些草台班子还给它出版了。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在有争议的社会议题上,AI根本不可靠,想通过AI断案解决法官主观性的问题根本是痴心妄想。前几天还有人在关于导盲犬的问题上还叫我问AI,说让AI来“反驳我”。AI训练的时候的样本也许可以审核,但是实际使用AI推理的时候为了知识点时效性必然会大量使用联网数据。事实证明只要在互联网上大面积地推送相关内容,就很容易误导AI的判断。这不是说这种把游戏跟显示搞混的问题,而是比如说在涉及导盲犬的问题上,这些心怀鬼胎的“爱狗人士”只要让搜索结果的绝大多数都说导盲犬好,应该让导盲犬进酒店,就能让AI作出想要的结果。
查看全文>>
叶赫乎 - 123 个点赞 👍
很多人打趣说山西人靠打凋零骷髅挖煤,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山西真实的煤产业是什么样的。
2019年年初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跟着领导去了一趟山西太原。当时领导那边的老相识是煤矿上的,酒过三巡他那老相识就说,知道山西煤产量怎么这么高的不,带你们到矿上转转。
坐车去的路上他就说,“按现在的煤产量来说,其实地层里的煤早就挖完了。火电不淘汰,全靠我们掌握的新科技。等你们到了,绝对震撼。”
领导应该是见过大世面的,没有啥异议。我心里觉得这人故弄玄虚就在吹水,碍于领导面子就没说出来。
很快,车停在了一个矿坑门口,说是矿坑,其实就是一地下车库那么深的洞穴,有矿车轨道沿着坡道延伸下去。但里面并没有矿道,只有一个门形物,门框内的空间约莫着两米宽三米高,中间散发着幽幽的紫光,矿轨就这么延伸进去。
老相识拉着我和领导进了这个紫门。紫门里头是一个漫天泛红又炎热的地方,远处有一座奇异的建筑,高耸入云,且浮在半空。不断有形似凋零骷髅的生物从建筑上坠落。
“以前的时候凋零骷髅少见,打死一个产煤量也少。但现在我们有了这座凋零骷髅塔,一天十几万吨不成问题!”老相识说。此时我已经震惊,领导那扑克脸上的肌肉也颤抖了两下。
出来之后那老相识告诫我们说,千万不能向外说这事,要不然让美国人知道了我们掌握了这种技术,我们的优势就将荡然无存。
我保守了这个秘密6年。不过现在大家都知道凋零骷髅的事了,我觉得也没必要隐瞒下去了。
查看全文>>
阿滋耄耋大王 - 7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简并的煎饼 - 7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经典蓝 - 6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兰亭湘北 - 58 个点赞 👍
利益相关,老家山西的。
小时候,小学的时候,我们这边的煤老板就带着队伍来班级里选矿工,我们班就招了三个人,一个搓螺旋丸的,一个会千鸟的,还有一个是女生,脑门挺大的。
后来听说那个会千鸟的被一个叫伏地魔的用蛇佬腔拐跑了。
初中的时候,发生了一次矿难,好像是矿里出了超大化巨人,原来的矿老板被压死了,新的矿老板上任了,好像叫艾尔文。
我们班有个叫艾伦的,和他的死党阿明翘课下矿去了,艾伦的青梅也和她一起走了,把我们初中班主任气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高一的时候,我听说矿里有些童工暴动了,带头的叫乙坂有宇。
真挺牛的。
高二的时候,我听说矿里有几个女生搞摇滚,好多人去看。
高三的时候,我听说矿里出了个史莱姆大王,叫什么利姆露,和人类打起来了。
那时候的矿里有个人会什么波纹气功,打得势均力敌的。
后来啊,矿里闹鬼了,高考结束的时候一帮人走进我们班问我们要不要加入鬼杀队。
班里有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加入了,他一直背个木头箱子,里面不知道是啥。
开学走之前的一天,路上有人拦住我 问我要不要买个巫毒娃娃,我说不买。
他后面可能卖给其他人了,因为我走之后不久就看到说血肉之墙已经苏醒。
大学的时候知道的事情就少了,
只知道大一的时候有个小屁孩叫波吉也下矿了,大家刚开始挺喜欢他的,后面没什么印象了。
大二暑假我回家,跟着团长下了波矿,那团长叫V,很怪,中国人叫这个名字。
那时候AI火了,他也搞了点AI技术在身上,好像叫什么黑墙网关。
下矿就夸夸夸一顿瞪,瞪谁谁死。
我有个队友,是只红毛猴子,每次进矿就有个疯子追着他砍,说什么,你这猴头,真叫我欢喜。
大三的时候,还有个红毛小子进了下矿的队伍,后面他跑了,去彩虹海了。
扯远了。
煤炭可通过击杀凋零骷髅获得,这个很对,我作证,我们山西的,哪个小时候没调皮抓过几只凋零骷髅。
不说了,下矿了,我兄弟说下面有个叫沙耶的很好看的小女孩,要我和他一起去救她。
IP:山西
查看全文>>
Levia - 5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lex 路以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