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个回答

如何看待某煤炭行业研报称「煤炭可通过击杀凋灵骷髅获得」?

陈长庚
339个点赞 👍

目前回答的答主看起来应该都没怎么和研报公司打过交道,我之前机缘巧合和某家研报公司打过配合,就结合这个经历稍微聊一聊。

说是“打配合”,是因为我们和这家研报公司都是给某个甲方公司打工,之间的交流沟通都是通过甲方完成的。我们给甲方写咨询报告需要用一些数据,但是甲方希望我们尽量显得中立一些,所以只允许我们用“公开”的数据,而恰好行业研报就属于“公开”的数据。于是,每当我们需要用(或者说,甲方希望我们用)某个行业内部数据的时候,甲方就让研报公司在研报里加上这个数据。等到我们这边需要的数据差不多都确定了,研报公司那边就定稿提前发出研报,然后我们在报告里就可以引用研报作为“公开”的数据来源。

目前的回答里有提到研报的价钱问题,这份研报贵吗?其实一点也不贵,8200块,连一个都不到,要知道我们当初给甲方出咨询报告的劳务费就几十个了;何况甲方和研报公司都是长期合作的关系,出一份报告的价钱可以谈得更低一些。更别说这个钱最后也不一定是甲方来付:比如说我们当时的情况是甲方要起诉另一家公司侵权,如果最后胜诉,所有的诉讼费用(包括律师费和劳务费之类的)都是在侵权赔偿金额之外由被告支付的,甲方实际上一分钱都不用出;再比如我也做过甲方为了应对监管需要出咨询报告的,如果最后能成功说服监管不罚钱,省下来的罚款(就最近这几年的情况来看)起码也是几百个起步,花8200买份研报算什么?

其实大家去看很多研报公司出的研报,就会发现不是每个主题每年都会出研报(除非是有特色、关注度高的主题),经常是今年出了某主题A的某细分主题A1,然后明年就不出A1了而是出某细分主题A2,然后隔了几年又出了细分主题A3,之后再隔了几年突然A1又“诈尸”了;如果大家认识行业内部人士的话可以去问问,八成就是这一年行业内相应细分主题的公司要打官司了或者被监管机构盯上了(更新:刚才又想了想,觉得“八成”可能说高了:还有一种情况是要出新产品了先让研报给大家铺垫铺垫舆论);研报公司其实相当于是变相的公关公司了。

这也就解释了另一个回答提到的,为什么很多这种网上挂出来的研报大概率只有目录,得有人下单了才现编(划掉)现写——因为内容先写好了也没用,找上门的客户基本上都是有自己的诉求的,后面还得一轮一轮地改;所以研报公司卖的根本就不是现成的研报,卖的就是这全套的服务。

(刚顺手查了一下,当年和我们“打配合”的这家研报公司目前在随便哪个行业榜单上都能排进前五,并不是什么野鸡公司哦~)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唱唱反调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