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副省长(例如分管住建交通自然资源厅),相比于分管的两三个厅,权力反而没有市委书记大?
- 87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副省长之中,除了常务副省长对省内重要经济和社会发展事项拥有“部分决策权”甚至是一些事项的“拍板权”之外,其他副省长均属“上传下达”的作用,尤其是十八大后。通俗点说就是,虽然你分管好几个省直厅局,但是稍微重要点的事项和决策,你拍不了板,厅局拿出意见后,你只有往上报,甚至特殊事项也有厅局不经过分管副省长,直接往上报的;厅局具体的人事安排和业务,分管副省长一般又不能插手,因为这些事项通过厅党组“三重一大”程序即可搞定,省委充分赋予了省厅党组作为一级党的领导机构应该拥有的权限。比如,某副省长分管自然资源厅,但自然资源领域内稍微重要的事项,可能都需要上省政府常务会,甚至省委常委会,分管副省长在其中发言权有限;同时,自然资源厅日常的行政审批业务或组织人事安排,分管副省长偶尔打个招呼可以,全面干预既不可能,也是违纪的。
简言之,就是“大事管不了,小事也管不了”,这和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一言九鼎的市委书记,还是有蛮大的差距的。但是细究之下,这又是中国政治体制中的一个特别设计,就是让官员交替性的处于“我说了算”和“我说了不算”的阶段,而从“我说了算”到“我说了不算”,可能还是提拔的必经阶段。还是举个例子,除了个别强副省级城市和强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在特殊阶段由省委副书记兼任(如深圳、成都等),以及一些省内重要城市固定由省委常委兼任(如苏州、延安、洛阳等)这两种特殊情况之外,一般地级市的市委书记要晋升省级领导,常见的通道就是副省长,然后历练一段时间之后进常委班子,然后继续在省委常委班子中腾挪,然后可能又担任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一把手,这才完成一个“我说了算”到“我说了算”的螺旋上升。那这种螺旋交替有没有意义呢,似乎有,不过偏题了。
发布于 2025-01-12 11:45・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青春段落 - 21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父亲以前给我讲了个事,你可以参考一下。
东南某沿海城市,书记和市长关系不和,于是书记自己找关系把市长运作为副省长。
市长本来挺高兴,结果只是作为普通副省长,立马不高兴了,于是自己也找关系开始运作留任市长。
中组部就感到奇怪,副部级是好事啊,怎么没人干呢?还这么多人打招呼。
于是,中组部给省委组织部发了个函调,要求说明原因。
这下引起刚到任纪委书记的注意了。
果然,里面有贪腐……
原来,这个市虽然是个地级市,但顶得上西部不发达省份半个省的GDP了,而且历任市委书记不是由省委常委兼任,就是之后会顺利升迁副省级干部进入中组部视野。
这里面有鬼……
之后半年,这个班子先是市长落马,然后市委书记,接着常务副市长等四五个厅官被查处。
此事也作为反面教材上了组织部门的刊物。
发布于 2025-01-12 20:5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陈然 - 7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权力最重要的三点 人事权 财权 处罚权 分管副对这三点没有决定性影响 市委书记这三点都有决定性影响
当然一般的小市市委书记进步也会先从普通副省干起
编辑于 2025-01-13 08:54・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femdc - 20 个点赞 👍
因为很多大事儿都是需要上常委会决定
你分管你也决定不了
副省长只是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
而你能决定的都是一些小事
只不过,这些小事儿是相对于市委书记来说的
相对于我们基层,那都是大事儿
查看全文>>
许广新 - 4 个点赞 👍
某shi委书记,拼搏得力型干部,五加二,白加黑。经常半夜开会,第二早落实。在该shi从shi长到副市长,从县委书记到各局局长,一切按照他的节奏工作,经济也是有目共睹,各项事业有声有色。不出意外,几年后荣升副省长。
干了副s长,继续保持shi委书记时候的干劲和工作作风。当然,除了紧急情况,半夜开会基本没有了。但对于分管领域的工作,一月一调度一督导,每次也只是要求各地市分管分副shi长出席。过了大半年,各地市颇有微词。传到该S主要同志耳朵里,说了一句“开会尽量要开务实的会”。然后,除了必须要落实的会,基本不开了。
对于分管厅局工作的一些重大事项,按照自己想法部署了很多次,每次厅局长都是严格落实认真贯彻,但工作进展就是不如人意。
查看全文>>
清如许 - 2 个点赞 👍
其实也没必要那么复杂去分析,简单的逻辑去判断就好。假设你同一件事情,去找市委书记和副省长帮忙,你看谁能搞定,或谁搞定的事情难度系数更高,谁的权利就更大。
查看全文>>
mosno1 - 1 个点赞 👍
一把手确实权力大
但是绝大多数市委书记还是追求进步的,毕竟正厅到实职副部还是大提拔,大多数人99%还是求之不得!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 个点赞 👍
副省长(例如分管住建交通自然资源厅)
第一没有人事权,分管的厅长不听他的,也不能换人
第二,业务上,分管的厅长,同时受中央部委领导,比如分管住建交通自然资源厅,制定政策要服从住建部、自然资源部,要服从中央统一领导
第三,从财权看,财权在比如分管的住建交通自然资源厅,厅长、书记签字就行,一般不需要副省长签字
第四,一些副省长是民主党派、无党派,更没有权力了
市委书记(地级市)有人事权、财权,属于一方诸侯。一些市委书记可以担任省委常委,权力在副省长之上
查看全文>>
不知天命 - 1 个点赞 👍
第一 行政放权。。。。。
第二建议学习,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解读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这篇文章就可以明白很多东西。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地方政府一直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学者将“行政放权”视为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即经济决策权限从中央转移至地方,这一变革大大提高了地方的积极性并极大地激发了经济动能。地方政府在决策时,能够更贴近当地实际情况,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并更能灵活应对地方新兴的经济形势,所以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率的提升都十分显著。
在改革开放的头几十年,地方政府非常积极努力地推动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周黎安教授等人的研究揭示了地方政府间存在的一种独特现象——“GDP锦标赛”。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地方GDP增长速度有助于提升当地主官获得晋升的可能性。这促使各地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地方政府首长化身本地经济CEO,纷纷努力超越过去及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形成了我国在很长时期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机制。行政放权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积
查看全文>>
徐小闹 - 1 个点赞 👍
因为国人更加信奉「与人为奴,怎比自在为王」。人家《人民的名义》也说「一把手几乎掌握绝对的权力」。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0 个点赞 👍
这个问题 可以参照含权量公式测算
查看全文>>
瑞雪兆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