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的名言“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修学校和医院…”的出处是哪?
- 2 个点赞 👍
虽然我讨厌左左,但在这句话下各种团建发癫就没有必要了,匹配机制下的那一群人,相当于美洲大区的各路类人群星是完全有资格说这句话的
查看全文>>
梅凤 - 1 个点赞 👍
哎,资本
查看全文>>
来电的50w - 525 个点赞 👍
1971年5月,周这样评价格瓦拉:
所谓格瓦拉的游击中心就是,无论跑到哪里,放一把火就走,是盲动主义,脱离群众,……,这种思想在世界上相当一部分群众中有影响
格瓦拉和他们基本上是一致的
发布于 2023-03-12 14:2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账号被盗问了不管 - 42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是大非不用脑 - 28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撒哈拉的三叶草 - 280 个点赞 👍
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话绝不可能是格瓦拉说的。道理很简单,这跟格瓦拉本人的革命理念严重不符。
如果说卡斯特罗参加革命是为了解救受压迫的古巴人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格瓦拉的革命目的就是革命本身。或者说,为了他心中的理想国。为了这个理想,一切都可以牺牲,人民过的苦一点有什么大不了的。他跟卡斯特罗闹翻,最终出走的根本原因就是要不要允许企业独立核算收益,要不要给工人物质奖励的争论。格瓦拉认为革命就是要塑造有较高的觉悟,有巨大的革命热情的“新人”。这些"新人"不需要物质激励,而只要用道德动力就可以促进他们努力增加生产。在苏联看了一圈后他对苏联更是鄙视至极,在各种场合大骂苏联不积极在全世界输出革命,反而津津乐道于给民众分了多少住房提供了多少肉食多少次度假,根本就是对马主义的背叛。
就这么一个人,本身都对修路建医院学校没啥兴趣,你觉得他会把敌人给民众发福利当做自己的功绩?假如真有反动政府因为他的到来给民众修了医院和学校,格瓦拉的反应估计是不能让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麻痹了群众的革命热情,得赶快去把这些炸掉。
发布于 2023-02-20 22:3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雁丘 - 22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封月之灵 - 212 个点赞 👍
因为这就不是格瓦拉说的。
这话的最早出处实际是一本由苏联当局编写的《切.格瓦拉传》。
实际1968~1970年,格瓦拉死后在西方掀起一股格瓦拉崇拜。在这个阶段一共出现了26本所谓的格瓦拉传记,但大部分因为意识形态问题我国没有引进。我国以前批评过格瓦拉,对他在刚果和玻利维亚的行动进行过分析,并定性为游击过度中心主义。只是狂热的搞游击武装袭击,没有建立稳固根据地的意识。
甚至苏联和格瓦拉关系也不咋样,格瓦拉多次批评过苏联。但人死为大,而且利用这股热度进行意识形态宣传,何乐而不为。于是1974年苏联出版了由约.罗.拉夫列茨基编写的切.格瓦拉传。这本书实际最早是连载在《近代史与现代史》杂志上的。与其说是人物传记,不如说是以格瓦拉为原型的二次创作小说。里面大量内容并没有原始档案或资料的支持,很多压根就是据那里那里见过格瓦拉的老乡说,这一句就是其中之一。
我国翻译苏联版《切格瓦拉》里,这一段实际挺长的,翻看其他回答时看到有人截了图,更看到有人还贴出了苏联版翻译本的图。这玩意实际属于绝版了,现在正经切格瓦拉传只有三种,美国人乔恩.李.安德森,以及一位墨西哥老哥,和另一位阿根廷老哥写的,反正南美老哥名字打起来非常麻烦,你也不会去记。这三本都是参考了大量文档,也有访谈记录,相对更加客观,但均没有这段所谓的“名言”。
现在这句,实际是在改开后。被一些人不断再次引用时,提炼了主旨,浓缩了语言后形成的。至于为啥不断引用这句,实际就是在辩解为啥他们没修,而别人修了。但你现在真正去看那本苏联版的《切格瓦拉传》,会觉得很有意思。打从编者按开始,那种空洞的口号味就很重。而文革时期的译者按,更是让人有些上头。超级让人受不了的是,作者在最后还把接见他的那些领导,对于这本书的意见看法原封不动的写了一遍,那种马屁味道,简直能与郭老一较高下。
发布于 2023-03-13 18:49・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还是那个肉甲魔 - 20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老司基 - 192 个点赞 👍
波尔布特: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而是我们把学校和医院都拆了
但是没用,因为我们把老师和医生,学生和病人,还有建筑工人都⋯
发布于 2023-03-18 00:39・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嘉然今天吃小貓咪 - 17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普通人士 - 166 个点赞 👍
完全一样的查不到,但有一段比较接近的:
你们会看到,我们来过以后,当局将破天荒第一次想到你们。他们会答应给你们建造医院或者别的什么。他们所以会许下这个诺言,唯一原因,就是我们在这个地区活动,如果诺言变成了事实,那么你们就会体会到,游击运动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处,虽然这种好处不是游击队直接给你们的。
——约·拉弗列茨基《格瓦拉传》第389页编辑于 2023-02-20 14:16・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远方来信 - 12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点通 - 12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无忧宫的腓特烈 - 12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鲸落万物生 - 118 个点赞 👍
这人会给别人修学校盖医院?他既不懂经济,也不想搞经济,古巴都受不了他
他内心只想到处搞革命和浪漫主义,换句话就是到处搞破坏,到处杀人如麻
非常符合拉丁魔幻主义
编辑于 2023-03-06 03:10・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LuckyE - 99 个点赞 👍
左壬:"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会提高你们的工资福利待遇,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民众:“那么请问一下你们什么时候走啊?”
发布于 2023-03-13 13:3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西34街的九灵 - 8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西伯利亚的约翰牛 - 69 个点赞 👍
不是他说的概率很大。
因为要是理解格瓦拉的思想,就知道他不会说这番话,
这就要说到一个概念,“新人”。
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流传中,他的思想发生了不断的异变,其中一个异变,就是创造“新人”活动。在马克思那里,马克思认为人是实践的产物,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一个延伸推论是,“人”是被建构出来的,如被阶级关系建构出人。
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令人恐怖的推论,就是人是可以被改造的,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政权可以依照自己的力量,去创造一批不同于旧意识形态和阶级关系的“新人”。
而格瓦拉就是这种学说的信奉者,几乎狂热的共产主义者都有这样一种思想,即创造新人。
格瓦拉把人定义为一件半成品,并且把新人理解为革命车轮的一个齿轮。
在古巴革命以后,古巴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古巴寄希望仿造苏联模式,以快速的方式实现工业化,但是结果却是生产效率低下。
于是在当时古巴爆发了一场争论,即非中央集权的独立核算制和中央集权的预算制的矛盾。
前者的观点就是偏向于市场,后者的观点就是偏向于高度计划。
这两种体制的争论,表达就是古巴当时领导层的分歧。
而格瓦拉当时是工业部长和银行行长,他是倾向于中央集权的预算制,但是格瓦拉之所以倾向这一点,不完全是工具理性的产物(如斯大林的计划,完全是工具性,斯大林也很少用意识形态去论证集体化),但是格瓦拉认为,国有化的意义在于创造新人,所以他把这场斗争,视为是以物质动力还是道德动力的斗争。
但是主张非中央集权的核算制是古巴的政府顾问,叫做夏尔,他是一个法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观点,偏向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能越过一定的生产力,去盲目通过意志来创造所谓发展,这是不可能的。而另一个法国马克思主义者雷纳杜芒则给古巴政府提议,让古巴的工人有一定的报仇,激励他们。
换言之,这两个人的看法,是试图以物质刺激的方式激励古巴工人。但是这种说法,格瓦拉非常反感,格瓦拉认为,道德的动力远远大于物质刺激。物质刺激只能培育旧人,而不是新人。
格瓦拉当时面临着一种抉择,他认为道德要比所谓物质更重要,所以在1962年的一次演讲中,他认为劳动竞赛是古巴的核心任务。但是他又面对当时古巴工人普遍的怠工现象,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摆脱“异化”的工人,竟然消极怠工,一点也没有马克思所宣称的积极的创造力。
于是他大声疾呼,工作是道德的必须,我们必须满怀热情去工作,工厂是我们幸福的地方。
这些说法,都是马克思曾经提出的所谓共产主义社会的标志,劳动不再是异化,劳动成为工人创造力的体现,于是无需资本家强迫,工人也会自愿地去工作。
但是历史并没有给这种理想一次机会,而格瓦拉正是在理想和现实中保持着一种矛盾。
1965年,卡斯特罗跟格瓦拉说,作为革命者我们的任务不是在哲学领域进行抽象的争论。
而此时,古巴基本上放弃了以国有化的方式推进国有化的方案,相反退回到农业社会中,主要以出口蔗糖来换取苏联的外汇。
到了这个阶段,格瓦拉相当失望,他发现人性中的自利本能几乎是不可消除的。
而格瓦拉始终没有放弃新人塑造的想法,他认为和平时期,就应该把战争和革命热情灌注入日常生活中,整个社会就应该如军营和工厂一样,新人在这里培养出军队般的友谊。
除此之外,格瓦拉认为,古巴应该作为拉美革命的先锋,因此古巴革命胜利以后,他就积极要求输出革命到拉美地区。
在1965年,格拉瓦派出训练的游击队返回到尼加拉瓜,试图发动革命,后来直接派到了洪都拉斯、玻利维亚等等国家,但是无一例外,全部失败。
所以了解格瓦拉这段历史,就知道格瓦拉不会说这番话,因为格瓦拉的革命,完全是为了革命而革命,他的革命几乎不存在离开革命之外的意义,比如说所谓幸福,他的革命完全是浪漫性。
发布于 2023-04-03 19:27・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林先生 - 6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去年冬天 - 53 个点赞 👍
霍乱弧菌: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建造下水道和自来水供水系统,还会要求你们不要往河里排污。这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有环保意识,也不是因为他们忽然爱干净了,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鼠疫杆菌:我们走后,他们会帮你们定期清运垃圾和加强灭鼠工作,还会禁止来历不明的动物皮毛入境。这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喜欢整洁,也不是因为他们忽然爱护野生动物了,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梅毒螺旋菌:我们走后,他们会定期体检和加强保护措施,还会少开银趴。这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洁身自好,也不是因为他们忽然有道德感了,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编辑于 2023-03-12 22:15・IP 属地德国查看全文>>
Josef Wann - 5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安吉拉齐格勒 - 37 个点赞 👍
他们会给你粮食给你们修学校医院,不是因为他们仁慈。而是因为我们把学校医院拆了粮食抢走了…………
发布于 2024-01-21 20:55・IP 属地吉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大相邦 - 34 个点赞 👍
这句话不可能是切·格瓦拉本人说的,他是很激进的革命者又不是改良派。
更像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文艺左人们编的悲情段子,而且很可能就是中国左人编的。
编辑于 2023-03-11 20:56・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Lsquirrel - 26 个点赞 👍
在后来人采访切·格瓦拉战斗过的玻利维亚山区时,农民们转述了切对他们讲过的话:我们走后,政府可能会来给你们修路、盖学校、建医院,但这都是因为我们来过这里。三十年过去了,今天再次采访这一地区的记者们发现,人民仍像当年一样贫穷,为了抵消游击队的影响曾有过的一点改善,又都衰败了。其实早在当年,当“切为了帮助穷人而牺牲”的消息一经传开,那些曾经因为害怕而告密的玻利维亚农民就已经开始变化,无论悬赏再高,残存的游击队员毕竟没有被告发,甚至受到了保护。
——索飒,切·格瓦拉:永远的怀念出处是这篇文章
作者称这一内容引自一九九六年墨西哥出版的帕科·伊格纳西奥·泰伯二世写的格瓦拉新传记——《也被称为“切”的埃内斯托·格瓦拉》
类似的说法,即玻利维亚农民称格瓦拉说他们走后政府会给他们福利以避免他们投靠游击队,在格瓦拉的传记里多次出现
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原句经过了一定修饰,其中一个版本是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福利,但那是因为我们曾来过,而不是他们良心发现
这句话的真实性一直颇有争议。英文、西文wiki的切 格拉瓦语录都没有收录这句话
有人认为当地农民把政府避免他们收容、投靠游击队而给予他们的好处归功于切 格瓦拉的游击队,因此以讹传讹产生了格瓦拉曾讲过这些话的说法
也有人认为格瓦拉本人或者游击队为了预防政府的糖衣炮弹,提前向农民打“预防针”,这是游击队的斗争策略
一部分左派批判鼓吹格瓦拉的理想主义神圣形象是资本主义文化对革命领袖的“无害化”和“偶像化”。但这一指责是不公正的,虽然格瓦拉自己的演讲多有反对帝国主义体系的言论,并非全是理想主义的英雄色彩,他本人在玻利维亚农民中却是在死后几乎立刻就开始了神化。人们将他和耶稣基督做对比,认为他们有诸多相同的特质。在今日的玻利维亚农村,很多人把格瓦拉的画像挂在耶稣身边
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修学校和医院”这句极具耶稣救难色彩的话的确很像是玻利维亚农民可能的对格瓦拉的朴素认识。格瓦拉成为了玻利维亚的耶稣,他替农民去死,替他们承受了帝国主义和买办政府的剥削,而为他们带来改善生活的希望并最终引领他们推翻军阀和买办,在玻利维亚建立左翼政权
发布于 2023-02-20 17:50・IP 属地中国香港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远山微明 - 13 个点赞 👍
实际上他本人估计并没有说过这句话,我拿这句话的英文去谷歌上搜。排除掉中文互联网,只在两个网站发现有类似的话。一个是推特账户的个人发言,点进去一看果不其然是个外网冲浪的兔兔。另外一个网站一开始不知道是啥,本来还以为是什么文学书籍。结果发现是起点小说的翻译站....
发布于 2023-02-28 19:30・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待到秋来九月八 - 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美帝打牌我下棋 - 6 个点赞 👍
总的来说就是,中文书有类似的话,英文书查无此言。想起川普刚上台的时候,有民主党议员说,如果川普取得啥成就,那是因为奥巴马政策的效果显现出来了。美帝政客真是不知羞耻,能凭空把未来的功劳都抢了。
发布于 2023-03-14 16:2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硕鼠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krishna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西西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