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2025北京中考取消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只保留数学、语文、英语、物理、体育、道德与法治?
- 4 个点赞 👍
整这些有啥意义?
化学不学你是要对防腐剂的恐惧永不消散,好让人骗钱是吧。那些不上高中的就完全没有化学素质了。
再说高考物化生是主流了,你化生都不考,等高中去补?
查看全文>>
zyhbak - 3 个点赞 👍
取消历史留下道法,真是耐人寻味了
查看全文>>
MIRACLER - 1373 个点赞 👍
北京这次中考改革,估计全国是要跟进的,今年正式落地首发,总分狂砍160,现在变成510,小四门直接下降,大四门集结,这个新格局现在形成了,你看北京这次中考改的这个方式,它跟开春儿刚出来的教育强国纲要和工作报告的这个精神它是吻合的,北京改就意味着全国下一步一定会改规划。
如果你家有3-12岁的孩子。这条如果你有缘刷到就收藏,几年后你想起来了,翻出来再看看,也许都有参考意义。
这次的变化总思路四个字,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现在我用普通人能听懂的说法,给大家翻译一下哈,刷题能刷好的、靠背能考好的科目通通都减少了。未来能被筛选出来的一定是具备创造力的真学霸。
那普娃怎么办?在这个前提下,教育真的是更公平了吗?我们分3个点来看啊。
第一大减法。是真的彻底减了生化史地这四门课的负担,不用再为了90分提到100分花大量的时间去积去刷题了,90分100分都是A。但是中考生最容易提分的,最容易突击的其实也是这四门。这四门不需要天赋,靠勤奋靠背就可以了。很多孩子之前就是靠着四门成绩拉上了分,上了重点高中。
现在把大家都赶到了语数外物的赛道上,除了英语全是拼脑子拼天赋的学科啊。大减法会让强者更强也更显眼,好机会一定是属于他们的。
第二就是科技兴国的战略已经非常明显地渗透到了教育体系,连道德与法制都是开卷考试。这意味着我国家到底在侧重要筛选出来什么样的孩子,说白了也是在为这个民族挑选未来的带头人。毫无疑问是具有创造力,能够找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那群人。我之前总是跟大家强调,后面是人工智能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我看还有人在呼吁要取消英语。看到这里你能明白吗?取消英语,你的孩子更不可能拥有与未来共振的机遇。如果你的孩子3-12岁,一定要提前重视孩子的多元发展。生产工具在他成才的年代会有巨大的变化,而他能否在自己的天赋里找到发力点,才是真正拉开他与其他人差距的关键。
如何找到天赋?大家一定要重视最后一点。我认为我们确实开始步入了一个高分高等的人才培养时代。科技兴国,实干兴,帮你把这一句拆开看,这两个关键点同样重要。如果说以前填鸭式的鸡娃还有用,现在比真的是父母的转念的速度。
再说一遍啊,“科技兴国,实干兴邦”这8个字你品明白了,娃的出路就有了。下面讲了一些学科规划和培养习惯的建议,想让孩子上个好高中、好大学的家长们,未来做好这3件事,孩子未来几年内轻松碾压同龄人,建议收藏起来慢慢看。
一、语文,狠抓阅读,是普通家庭最划算的投资,这不仅能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认知,还能让孩子在写作时言之有物,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至于该读什么,一定要远离口水书,要多读好书经典书。可以参考清华附小100本书书单以及功利性书单,每天读半小时,语文成绩也能蹭蹭往上涨,需要的家长可以回复【名校书单】白给
二、数学要回归课本,循序渐进。首先要完全理解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然后再去尝试课外买的资料,由易到难,不要一开始就跳过书本知识做,买的资料会打击孩子的信心。推荐三部数学动画,一年级开始每天让孩子看一集,包含了小学数学所有知识。
第一部《DK 图解数学》,这部动画片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品。每一集讲解一个数学知识点,涵盖了整个小学1~ 6年级的核心数学考点。
第二部,《超级课堂》,它可以说是奥数动画的天花板,每集讲解一个经典的奥数问题,比如火车相遇、鸡兔同笼,让孩子爱上数学。
第三部,《高斯数学》用有趣的动画形式,把枯燥复杂数学题讲透明白,培养数学思维的入门级动画涵盖小学99%知识点,一套搞定小学所有数学知识,让孩子不再害怕数学,需要的家长可以回复“数学动画”
三、英语是一门,只要付出就一定能快速看到回报的学科。想让孩子学好英语,关键在于多听多读多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开口说。
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说英语和听英语的习惯,同时积累词汇和语感,遵循听、说读、写的规律。如果你家孩子3~ 12岁,可以坚持每天观看英语原版动画,每天看20分钟听力训练一小时,轻松积累2000多个词汇,学两个月效果可媲美一年的学习。我整理了4000集全球顶尖英语原版动画,不用花一分钱秒杀掉那些上完的培训班,需要的家长可以回复【英语动画】白给
最后给大家整理了我当时给孩子做的规划以及用到的资源,普通家长也能做到,普娃直接复制,非常详细,坚持执行,不说985,上一个好的大学没啥问题,我侄女上复旦用的就是这一套,需要的家长留【10年教育精华】公益分享,如果你是普通父母,没什么背景,也没有什么资源,建议试一试,千万别错过让孩子变优秀的机会。
发布于 2025-04-03 18:31・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浙大陈老师育儿 - 775 个点赞 👍
10年后,这批成长起来的北京中学生弱智,无能地一塌糊涂。
毫无地理历史常识,建国建党时间分不清。南宋北宋打起来。东晋西晋是两个国家。细菌病毒完全没概念…
发布于 2025-04-05 09:27・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三中五中 - 621 个点赞 👍
我理解这个政策是为了所谓的减负,但现实情况是只要你中考不考,大部分初中就敢不教,学生自然是不学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大半没有任何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常识的半文盲。
哪怕四科合卷,总分一百分都好,起码学生会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识。
编辑于 2025-02-08 20:34・IP 属地广东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一叶不知秋 - 59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 57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EM - 56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othing - 48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棋差一着 - 397 个点赞 👍
中考的筛选功能被进一步弱化,作为通识教育,学习太多门已经意义不大。
千万不要被表面的信息迷惑,国家只会越来越重视数理化。减负只是对大部分普通孩子,北京针对头部孩子有独特的筛选方式和通道,而且是提前筛选。
北京教育改革的方向是直升和集团化。这个趋势会把学生分成两大泾渭分明的阵营,直升阵营和中考阵营。直升阵营包括:
清北选手99%在第一和第二档的学生中产生,也就是在小升初阶段。早培和八少基本上就是智商测试,2+4的门槛是奥数大师赛金银牌和各种杯赛一等奖。
中考阵营,顾名思义,就是需要通过中考选拔上高中的学生。当然,中考阵营还有一部分好学生,通过校额到校的方式去强的高中。
中考的作用越来越弱化了,筛选学生的功能被削弱,在初中阶段减负、增强学生体质和综合素质,就是未来的方向。
参加中考的学生(除校额到校),不需要承担国家未来的科研和技术攻坚的重任,主打一个负担轻,快乐。
最近的趋势看,随着初中阶段学习的大规模减负,通过校额到校进入头部高中的这部分学生,也基本上不具备追赶前两档的可能性了。
近些年来,北京教育改革的方向,甚至高考出题的思路,会在2-3年后影响全国的部分省市。
从这个角度来说,全国也会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也就是提前筛选以及大规模的初中阶段减负,相应的,提高中考录取率到70%的水平。
之前写的另外一个回答,海淀小升初策略,现在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前瞻性。
编辑于 2025-04-05 13:59・IP 属地北京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锡璧堂主 - 382 个点赞 👍
当年江苏做的更绝, 高考把其他科目全取消了, 只保留语数英.
语文 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文理科附加题40分;共计480分。
其他不要的科目怎么办呢?
算等级.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六选二作为高考科目, 剩下四门高二参加小高考.
满分 100, 60 分为 C, 不及格没资格参加高考, 90 分为 A, 就算你学的很好, 得了 4A , 最早加10分, 后来加 5 分.
最后直接取消不加分, 你及格就行, 彻底不用学了.
省下两门基本也是不用学的, 全省排名前 20% 为 A, 基本上除了清华北大一个 A 能横着走了, 体感上能把题做完基本上就能得 A 了, 就是这么扯.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理科偏科, 那么物化满分和物化 80 分其实没多少区别, 那大家一起摆烂呗, 有啥好卷的.
到了 15 年物理满分 120, A+ 是 82 分, A+ 是指全省前 5%, 上清北的要求, 江苏物理至此可以说直接废了.
也就是说你是理科生的话, 理科能拉分的数学是 200 分, 不擅长的语文英语合计 280 分.
现在请开始发挥你的优势.
基本上经过高三一年的遗忘, 这学科有啥忘得差不多了, 上了大学, 大一直接蒙圈, 大二重新打基础, 大三才和其他省差不多, 然后又要准备实习了.
看上去这个制度下没有赢家, 而且反对者也众多, 南京大学数名中科院院士联名上书, 连省委书记都反对, 在常委会会议当场发难.
即便如此, 江苏就是我行我素, 就是不和全国卷接轨, 就是要搞等级制, 甚至出台了先算等级, 再模糊化算分的神奇新政策.
而现在这个等级制还在向其他地方推广, 还有人在吹, 说是减负, 号召各地学习, 卖课之前先摸摸你的良心吧!
两千多人认同, 我建议你们孩子都来江苏参加高考 我看不懂, 但我大受震撼.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编辑于 2025-04-05 18:0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酱紫君 - 305 个点赞 👍
利益相关:初二学生家长。
虽然从学生负担上来讲可能确实有所减轻,但还是觉得不妥。虽然小四门还是有类似于会考的等级制,但从孩子和老师那里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就是:学校、学生和家长都已不再重视小四门了,上课教学也很难,很多孩子都会在上小四门时看其他科目的书或写其他科目的作业。很多孩子小四门的成绩惨不忍睹。
但我觉得初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应以通识教育为主,宜广不宜深。小四门,特别是历史,不应该被这样处理。其实无论是三观塑造,还是古为今用,怎么看历史都要比道法更有用…
发布于 2024-10-25 08:4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宋乐 - 30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落水的猫砸 - 29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柴米鲁 - 270 个点赞 👍
这说明官方开窍了,初中根本没必要设置那么多背诵的科目,应该加大难度,把真正聪明的选拔出来,而不是让勤奋的学生得太高分。
毕竟,高考又没有变简单的趋势。
是的,初中化学、生物、地理、物理其实还是背诵为主,也就物理稍微涉及到一些理科的东西,但不多。
背诵的东西太多,既起不到教育的目的,也起不到选拔的目的。
甚至会造成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初中学霸到了高中突然不行了。
其实也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高中的东西突然变难了。
北京中考近几年的分数普遍呈现蘑菇云分布,这就是由于中考过于简单、或者中考背诵的科目过多造成的:
对于一种选拔性的考试来说,这种分布是不正常的,甚至是有害的。
因为中考过于简单的话,就容易让那些勤奋但不是很聪明的人考高分,但是后面高考却没有变简单的趋势,这不很矛盾吗?
减负不应该是这个法减!
所以,从选拔的角度来说,中考已经失去了作用。
因此,现在很多名高中甚至都在尝试绕过中考进行选拔,暑期的各种夏令营其实就是以前的奥赛,只不过变了个名字罢了。
所以,北京中考的改变肯定也是个风向标,前一段时间,长沙教育局也做出了类似的改革,只不过我们的关注点在那个人才子女罢了。
减少了很多背诵类的科目,就可以给其他剩下的科目加大难度,比如:数学、物理。
总之,无论是什么样的考试,只要有选拔人才的目的,他的分值分布就不应该是蘑菇云型的,更应该是橄榄球型的。
发布于 2025-04-05 13:07・IP 属地江苏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英语大队长 - 23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r.睡不着 - 23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norri - 23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水平线 - 2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月下风吟 - 194 个点赞 👍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
现在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素养整体是偏低的
包括考试成绩计入中考的时候
现在不计入了
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上课听就很不错了
我们老讲文化自信
前提是你得有文化啊
没文化当然也能自信
但那叫迷信
发布于 2024-09-20 15:4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修哥 - 141 个点赞 👍
北京的中考这几年改了好几次了。
17年及之前是语数英物化体,语数英120、物100、化80,体育30后来变为40,增加了10分过程分。
18-20年,语数英体+物、生化、道、史、地,后面的五科选三科,生化算一科,且必有一文和一理,语数英各100,体40,其他每科是90+10,那十分是个过程分,人人拿到。
近几年是语数英物道体+史地+生化,史地择高分,生化择高分,生地初二考,史化初三考。语数英各100,体育40,其他各科70+10,去年开始,体育又变成了多次考试。
从17年之前到如今,几次改革的毕业年级都带过。我的感觉是,学生越来越累,尤其是去年和前年的初二学生。之前生地不少优生满分,所以初三历史化学基本上时间花的很少。这两年加大了难度,很多优生67、68分(满分70)。这就导致了初三还要拼化学和历史。从初二开始小中考,到初三继续拼七科加体育。那几届学生肉眼可见的累。现在取消了小中考,起码初二学生第二学期不至于始终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
再说说物理学科的变化,13年以后,难度就往下降了。17年突然加大了题量和难度,那年我记得有的孩子在考场里就哭了。18、19、20三年,物理选考难度骤降,半个班学生考满分。最难的题,也就是中等题难度,鲜有难度0.7以下的题目(可能就没有)。21年以后物理难度加大,近两年基本稳定。从去年9月的时候,就知道这一届初三要变。
对老师来讲,语数英没什么影响,物理也就是回归17年之前的工作量。道法老师是好几十年没这个工作量了,现在代课的老师都好几位。史地生老师再度解放。化学老师变化最大,工作十几二十年突然不教中考学科了。也导致了化学老师人满为患。
对于学生来说,体育上面更加重视。剩下几个中考科目该怎么学怎么学。现在初二孩子,又回归了初二放松充满童趣的状态。也可能是我好几年没下初二了,现在看着孩子课间几个男生互相打闹,几个女生还玩拍手的游戏,作为班主任看见这些,还是觉得挺好的,只要不太危险,随便玩玩吧。愿意下棋的下棋,愿意跑步的跑步。考哪科不考哪科,北京变了这么多次了,早就习惯了。
发布于 2024-09-21 08:0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孤鹜 - 115 个点赞 👍
北京老师一枚,侄女正好初二。
任何信息都不能单独看,得组合着看。
猛一看北京中考狂砍一堆学科,然后您就据此分析国家更需要啥啥啥样的人才。
我只能说,那您掌握的信息不全面啊。
咱就拿我侄女4月中旬马上要参加的北京素质展示活动来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一个表面上是考察素质,实际上就是考试筛选,提前定一波上高中孩子的操作。
现在北京中考政策跟双十一活动一样复杂。
拿1+3来说(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反正以前是挺热闹),一部分学生通过面试在八年级下过后直接去读高中了(关键词您自己画)。
去年冬天又多出来一个0.5+3,这回倒是不用去各个高中面试了,但是要看初二上下,和初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各科分数、排名+初中以来区级以上获奖证书。您想想,初二上下考的是中考科目吗?不是啊,那是啥都考啊,考得不能再全乎了。
也就是说,初三上结束之后,又一波孩子直接上高中了。
再剩下的娃,才需要正经八百参加中考,而且还有校额到校政策加持。
我自己参加北京中考那阵,体育满分30,考多少是多少,不存在现在那种体育多少多少分以上都算满分的操作。
笔试科目是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全闭卷,没有开卷部分,没有实验操作。
总体来说,现在比我们那时候就看中考一回考试的成绩进行选拔,路径多得多,操作空间也大得多,懂得都懂。
手机码字不易,辛苦您点赞支持一下,感恩。
发布于 2025-04-05 13:10・IP 属地北京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张苍术 - 8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潮流合伙人 - 74 个点赞 👍
(这个冷饭不知怎么又被炒上热榜了= = 先重发一篇旧文,后面再补充。)
先说结论:愚蠢至极的决定。
中考唯一正确的方案就该是十科全考全计分,具体分值比例可以商榷,但必须把计分科目拉满,甚至根据实际情况未来还要尝试继续增加计算机、实验操作、音乐美术等新的计分科目。当年我在广东参加的中考便是十科全考全计分的。
这里的不少答案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更奇怪的是有些人眼里这两种观点还能共存:
如果一门科目初中的内容和高中的内容关联紧密——那初中不学也没关系,反正高中老师会再教一遍;
如果一门科目初中的内容和高中的内容关联不大——那初中不学也没关系,即使没学过也不怎么影响高中学习;
——那合着初中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干脆所有科目都不用学得了。
有这样的观点其实源于一个普遍的误解——就是认为初中教育的唯一目的是为了高中甚至高考做准备。然而事实是,中国的义务教育只有九年,初中已经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上高中的,即使上高中也存在选科分流制度。那么安排在初中学习的内容首先必须得承担最基本的通识教育责任,也就是扫盲和科普,让所有未来会在社会上生活的公民都掌握国家希望他们掌握的基本知识、具备生存以及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科学文化素养。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那些被普遍不重视的“小四门”,反而有至关重要的通识教育功能。(有些学科其实为了避免初高中内容重复而做了一些规划,让初高中的侧重点不一样,初中讲过的高中不再重点讲,没想到这反而成了觉得初中内容可学可不学的借口了…… 要我看来如果初中内容和高中内容关联不紧密,那初中内容反而应该重点学,因为这样初中就成了学生接受这方面系统知识的最后机会了。)
语数英暂且不说,道法(即思政)也按下不表,物理的重要性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也不必多做讨论(确实可以觉得初中的杠杆、浮力、透镜、电路、物态变化等等在高中不是重点,那只是因为给初高中的内容做了合理分工,但这些难道不是初中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生活常识吗?更何况初中物理的关键是培养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如果没培养好高中学起来是很吃力的),就单举被北京取消的“小四门”(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的例子:
不学化学?初中化学总共就初三开一年,假如中考不计分,你觉得在紧张备考的初三还能腾出多少时间给这门课?初中化学讲的不过就是一些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常识,空气的成分、水的组分、燃烧的条件、钻石与石墨的关系,还有一氧化碳中毒呀、金属的锈蚀呀、酸碱盐呀,不具备基本的化学常识,要么被卖保健品的人忽悠,要么成为“我们恨化学”的拥趸,要么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更何况初中化学讲的元素周期表、化合价、方程式书写、 H O C等最常见的元素之类也是高中化学的必要基础。如果真这样干,考虑到目前高考“物化捆绑”的大趋势,可以预想到高一老师头疼程度将提高几个数量级,可能只有利好化学初高衔接教培了。
不学历史?初中历史无非就是像讲故事一样串讲了中国史、世界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一些最重要的事件,一个初中毕业的学生如果连中国历史上的朝代顺序都不清楚,对近现代中国的探索历程和发展现状一无所知,对像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国际共运、一战、金融危机、二战、冷战等等事件缺乏了解,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怎么去培养家国认同?怎么去建立国际视野?在如今“四史”越来越受强调,全党上下都在强调学史明理的当下,北京居然取消了历史是相当匪夷所思的。初中历史基础没打好是一定会影响高中历史教学的,旧课标教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新教材虽然增加了两本《纲要》,但这两本书的内容密度堪比压缩饼干,指望高一一年时间(还要留几个月复习学考)就能在初中基础薄弱的前提下完成数千年文明史的系统教学实在是空中楼阁。
不学地理?没错,初中地理的主要内容确实是中国和世界的区域地理,确实更偏人文和博物的性质,和高中地理偏向原理性而且自然地理占据很大比重理科性质浓厚的内容有显著差别。但你不觉得初中地理提供的基本常识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吗?作为中国人你需要了解中国三十四个省区的位置和概况、知道长江黄河流经什么地方,南沙群岛和青藏高原又在哪里;作为世界公民你需要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基本情况,知道七大洲四大洋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出国旅游你要会算时差、野外郊游你得会看地图等高线、平常还要会看天气预报,新闻上会看到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这些都是很实用的生活常识。地理我认为搞不好是最有用的一门学科之一了,你小时候觉得那课本上的气候地形人口政区交通线农业发展工业区位都是死记硬背的枯燥知识,长大后去过许多地方才知道那是无数人真实的生活。对地理的不重视导致有些人直到高考报志愿的时候都没搞清楚自己接下来四年要去的省份是在哪里什么样子的。我真觉得高考报考国际政治、国际商务以及外语类专业的应该要求选考科目有地理才对,否则有些要去搞外贸搞跨境电商的人连安道尔是欧洲国家都不知道……
不学生物?确实高中生物和初中生物的内容也是做了分工的,高中生物的侧重点是更加原理性的分子细胞、遗传进化、稳态调节、生态环境的知识,初中生物的侧重点是更加常识性的具体动物学、植物学、人体生理卫生的知识,但正因如此,如果初中没学好这些内容,那高中就再也没有机会学到了。而初中学的这些知识难道不是更具体鲜活更贴近生活的吗?就拿人体生理来说,就只有初中还会细致给你讲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功能、讲体循环肺循环讲ABO血型和输血、讲眼球的结构肾脏的作用、讲男女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与生理卫生,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最后一次系统地接受医学健康常识的普及,是真的受用一生的。而生命的起源、生物的分类、为什么鸟会飞、为什么叶会落、为什么种子会发芽、为什么蝌蚪能变青蛙这些鲜活的大自然常识(有些还和农业生产有直接关系)也只有初中生物会系统讲解了,如果错过了初中生物,很多人就只能在公众号上去看各种关于转基因、疫苗的“知识”了。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杠“只是考试不计分而已,又不是不学”, 咱们都别装外宾——只要是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上过学的人,都会知道“考试学科”和“不考试的学科”在重视程度和教学效果上是怎样的天差地别。也别以为减少几门科目就能降低学生负担,在分流制度依然存在、录取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你减少几门科目只能诱导学生用更多时间去内卷剩余的科目,而且总分减少了会导致考试的随机性被放大了,一门不好很难靠别的科目补充。这样做到极致就是臭名昭著耽误了一代人的“江苏08高考方案”——只有语数英计分,其他科目只计等级,满分480。学生的负担有减轻吗?没有,学生只能披星戴月皓首穷经地去卷语数英,导致江苏的语数英考题一度成为全国最难(还出了声名在外的葛军),失误做错一道题都可能从985滑落到二本。学生的出路有拓宽吗?没有,十年下来江苏学生的物理化学水平急剧下降,各大理工科名校纷纷减少在江苏的招生名额,甚至逼着省委娄书记亲自拉下面子去要名额,然后清华校长说“那就给你加一个名额吧”——
以前农村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有上学通道,现在被堵得严严的。不学物理化学,如何推动创新?我原来还认为江苏的孩子可以,现在调研发现江苏学生已经变得很不行,上了本科,拿不到奖学金,学业跟不上,要到三年级才勉强跟上。江苏搞ABC的弊端非常严重,两门语言学科,对农村孩子很不利,因为农村孩子英语基础不牢,成为弱势群体。 过去高校招生,他们纷纷来江苏抢生源,现在江苏的考生没有竞争力、吸引力,他们根本不要,何谈走在前列?我请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给我增加指标,邱勇说今年给你加1个指标吧!以我和邱勇的交情,怎么也不至于是这个结果,实质上是江苏高考的选拔方向,和清华不一致、不吻合。昨天还有位领导说,江苏学生是很好,但是不考物理化学,我一个都不要。
——殷鉴不远呀= =
补充:不过后来转念一想…… 北京中考的选拔功能早就稀烂了= = 你看看这个“平菇型”的分数分布就知道靠中考作为选拔方案有多么不靠谱。还要继续这么改,科目更少、总分更有限、题目更简单,那么考试偶然性的影响必然会被进一步放大,很大程度上不是拼实力而是拼运气。
所以高中直接表示我们不跟你玩了,我们有自己的选拔渠道,我们通过评定平时成绩(这个可是所有科目全部包括的)和自己组织的选拔等等进行录取——
——所以既然都这样了,中考的选拔功能已经被事实抛弃了,那中考怎么瞎改其实也是无关大局的,那么就,随他去吧= =
编辑于 2025-04-05 20:4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洛星尘 - 69 个点赞 👍
这事儿让我评价就是……其实少学点化学挺好。
尤其是化学教材最后那一页元素周期表。
虽然初中只要求背到前20号元素,但是还是会有学生喜欢往后面的元素看。
我相信一些打乒乓球的人看到32号元素的名字肯定会觉得身上不得劲。
发布于 2025-04-05 09:20・IP 属地天津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皮雷耶斯泽斯尼 - 3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JK灬糖度 - 34 个点赞 👍
随便写几点自己的看法吧。
取消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我是赞同的。我认为,考试应该着重考察思维能力,而不是记忆,但因为初中知识有限,这四门课的考试,记忆内容难免占大部分。而考试又会反过来影响教学。
比如,我一直觉得“物理学不好,怎么学化学”,但很多网友认为“化学就是背诵”。这里多少有点问题。
保留英语,我也很赞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英语教学和考试在网上饱受质疑,甚至披上技术进步的外衣。
但英语仍是全世界跨语言交流的通行选择。如今的技术水平并不能取代个人对英语的掌握。听讲演,不可能一手拿手机翻译屏幕,另一手翻译机翻译语音。几个人在愉快聊天时,也不会理伸进来的翻译器。
我不敢说,未来技术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你不能根据对未来的乐观预测,来更改今天的基础教学。就像大部分人不至于因为自动驾驶的可能性而不去学驾照。
如今的舆论氛围,不太好说《道德与法治》,但我还是觉得,分数和物理一样,占比太高了,哪怕它是开卷考。尤其是取消其他科目后,这门课的分数占比,恐怕还上升了。
不过,不考不等于不学。我自己二十多年前上初中时,中考不考的科目一样会按大纲好好教。北京应该不至于,不考就不教。
编辑于 2025-04-05 16:43・IP 属地浙江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卷阿 - 29 个点赞 👍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看看这些年,教育部门,都干了些啥破事:
一堆毒教材,画一堆唐氏儿。
下课不许出教室,在校不许上厕所。
拼音声调今天改过来,明天改过去,一会儿这样读,一会儿那样读。
经典文章删了又删,寓言故事改得面目全非,加入一些摸不着头脑所谓想象力文章,其实云山雾罩,狗屁连篇。
数学只讲题型,不讲原理,声称让孩子自己探索,探索个屁,一个个学得云里雾里。
英语难度一而再再而三提高,英语卷子能难倒绝大多数外国人。
历史教育,大量简化、弱化、虚化。
作业一大堆,结果孩子们,个个都是半壶水,文科虚头巴脑,理科毫不扎实。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栗子 - 10 个点赞 👍
一句话,加强意识形态的输出。
就像马克思说的,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而整个运动过程呢,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的转化,乐极生悲、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资本论》所讲的W-G-W(钱—生产资料—新的钱)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不论是个人,还是一个队伍,都是在运动中逐渐发展起来,螺旋上升的。因此我们看待事物时,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因为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也要跟着变化,否则一成不变的老顽固就是自己了,像资本家一样阻碍着社会进程。并且我们要看到事物的对立面,知晓事物如何从这一面跑到那一面的规律。在这个运动中有主要矛盾与许许多多的次要矛盾,要去发现他们,从而分析出来整体形势,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学生阶层作为社会中思维最活跃的阶层难道不会自我思考吗?难道学生连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吗?
有些人简单地认为学校里全是学生贵族(学习成绩极其优异的学生),而忘记了那些真正被排除在学生贵族之外的、被排除在一流学校之外的、被排除在教育资源先进地区之外的学生(其中包含勤工俭学的学生,他们是半无产者)。这些学生受到严重的官僚主义(落后学校经常出现)和“封建”家长的压迫。这些人是广大的,是学生中的“人民群众”。
由于教育体系的竞争理念,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是一般的,大部分在高考后是要成为办公室文员的,也就是所谓的无产者,更有甚者会成为产业工人(不被中考过滤掉的绝大部分学生成为了产业工人),难道这些人也是冥顽不灵的老保吗?
总有些人说了一学生这不行、学生那不行,结论是学生是无可救药的。这完全是一种取消派的看法,这些没有看见学生的进步性。学生中也有深受官僚主义压迫的群体,学生团结起来,也一样可以成为抵抗官僚主义力量。有些人把学生贬低到了泥上,最后再假惺惺地说一声把学生变成进步的知识分子,却不讲他们提出的那么多困难到底要怎么克服。(而且这里还没有区分知识分子和学生。)学生在这些人的嘴中,好像成为了一个最反动的阶层,比老虎还吃人。
学生在政治灌输下可以成为共产主义者,可以战胜自身幻想,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
发布于 2025-04-05 18:09・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一代完人洪承畴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切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