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说服我与“意识海”中的“我”合二为一?
我是宏观生活中的我,对如今的身体具有主导权。“意识海”中的“我”是大脑中意识空间深处的“我”,一直处于旁观者状态,从不干涉宏观生活中的我。如果有一天,进入到“意...
- 10 个点赞 👍
当“我”被彻底征服,当“我”消亡,当渴求和欲望在心中寂灭,那最终的、最深的非“我”存在,那个大秘密,必定觉醒。 我们在自己里面有我们也能够意识到的表象。但这种意识无论涉及范围多么广大,多么精确或者准确,却毕竟依然只不过是些表象,也就是说,是我们心灵在这种或者那种时间关系中的内在规定。 他脑袋瓜里一直装着我,我活在他心里。对我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活在另一个人的思想之中。否则,我只是行尸走肉。
凡事必须适度,屈服于贪吃的欲望,恰恰会激发出更多的欲望,而未得到满足的贪欲最终会造成精神的痛苦。要求越来越多,欲望难填, 这样的生活应当避免。伊壁坞鲁和他的学生们吃的是面包, 喝的是清水,而不是珍馐美味。你若喝上了昂贵的酒,不久便会想喝更昂贵的酒,掉进一个陷阱,那就是渴望得到你无法得到 的东西。
发布于 2024-05-07 06:42・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空谷幽兰 - 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7 个点赞 👍
那个不是有个“存在主义”吗?我觉得存在主义最好的地方呢,就是这点:你是什么,这个事儿很难说。但是呢,是不是当人呢,这个要看情况而定。 “想”是条件,“我”被条件所制约;所以,“我”只不过是由“想”本身所作的一种综合。 我必须成为我自己。我再也不能为你而毁了自己,或者毁了你。如果你看中我的本质而爱我,我们将会更幸福。如果你做不到,我让然愿意设法给你你应该得到的东西。
我们的生活是无意义的,除非我们能够逃离它。我们应该学会独处,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自然之美,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我们应该学会放慢脚步,享受生活。
发布于 2024-05-06 10:03・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明月丽天 - 5 个点赞 👍
从那时起,在我身上发生的一切都很痛。可是当我偶尔找到钥匙,进入自己的内心,命运的图像就隐藏在一面黑暗的镜子里,我只需要俯身去看,便可看到自己,它已经完全想他了,他,我的朋友我的引导者。 假如我自身存在,那么这一切是否也实际存在?假如这一切都存在,那么我是否也存在? 我当时没有考虑到,我的灵魂不可能是我的判断和知识的存有、更大程度上我的判断和知识才是我的灵魂的存有。因此深层精神逼我,要我将自己的灵魂视为独立存在的生命,呼唤它、与它对话。我必须明白,我已失去灵魂。
的确,不要说体悟无我,就算在概念上初步理解“无我”,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万事万物不是明明存在么,我们有各自的身体、思想,我不是你,你不是他,桌子、墙、水,都看得见摸得着,怎么会无我呢?认为事物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是一种错觉,若加以分析,就会明白其中的谬误。拿我们自己来说,我们是为了方便指事和沟通,才说“我”、“自己”,其实找不到一个固有、实存的“我”。如果说肉体是我,那么减肥之后,我是不是就不完整了,不再是原来的我了?若如此,那有一部分“我”去哪里了呢?实际上,减肥之后,我们觉得自己当然还是原来的自己,不但没有缺损,反而更加完美。肉体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也就是说,无论是一个胖的身体还是一个瘦的身体,我们都认为那是“我”,那么“我”就是可变的,可变的事物不具有永恒性,而是随着外部条件及内在成分的改变而时刻变化。既然时时在变,哪里还有一个实存的我呢?可见,以肉体为我,不过是一种幻觉。
发布于 2024-05-09 09:55・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慧灯常照 - 5 个点赞 👍
左右人类一切的,通常都是人的意志。 我们在自己里面有我们也能够意识到的表象。但这种意识无论涉及范围多么广大,多么精确或者准确,却毕竟依然只不过是些表象,也就是说,是我们心灵在这种或者那种时间关系中的内在规定。 倘若问我“活着,还是死去?”我需首先弄清什么是生存。我思考了许多,料事如神,必有高见;于我,“生”抑或“死”都不能束缚我,除非他俩无可争议:因为我觉得生死并没有界限,活着并不只是吸口气那么简单。
我们是一群得了严重健忘症的人。受苦受难、哭天抹泪、心灰意冷,全架不住健忘,一转眼功夫,又哪儿热闹往哪儿赶。不是说大家不能积极乐观,而是在乐观的同时应该意识到人生何其脆弱、短暂。我们的身体逐年衰老,终将死亡,在生与死之间还有疾病和各种事故的侵扰,一生当中可以用来积累福慧资粮、追求解脱的自由时间并不多,而我们却把这宝贵的人生浪费在琐碎、无聊的事情上,努力想去维持正在不断消逝的事物,甚至为此造下恶业。当人生走到尽头,除正法外,什么都帮不了你。纵然富有四海,也带不走一针一线;位高权重,也带不走一奴一仆,就连最为珍爱、精心保护的身体也不得不舍弃。那时,唯有恶业对你有害,除此以外哪怕整个世界都与你为敌,他们也无法向你射出一支寒光闪闪的箭。我们不喜欢无常,因为它总在试图向我们传达另一个让人深感威胁的信息:任何事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无我”的,都没有永恒、固有、实存的性质。事物皆观待因缘而生灭。
发布于 2024-05-05 17:38・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江南丹 - 4 个点赞 👍
你问了一个和佛学无关的问题。但标注了佛学标签。
意识海、深处的我,宏观的我,都不是佛学概念。也没有必要与唯识学强行联系。因为七、八二识本来就不是深我、潜我。。。
安立阿赖耶识的原因是,在“缘起”触发时,众生发生自指性幻觉,错误的认为“我”存在,连带认为有“我所”,于是成立世间。生此错认是基于某种所依因、所依处,阿赖耶就是所依处,由于全体是妄想,所以所依处也在识内。楞严于是说,一切是无因妄想。因为以妄想为因,等同于无因。
这样一来,哪里有大我小我、真我假我? 错觉中有个“我”,怎么在其中错中再错,分别出大小真假来呢?
发布于 2024-05-05 11:36・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 个点赞 👍
你这是典型的误入歧途,走火入魔了。
佛陀教人离五蕴,无论什么“我”都属于识蕴,是你自己树立的概念,都要离。
老子教人离相对,无论什么我都会有非我,所以要离。
离五蕴离相对才能真正获得清静无为,否则都是有为,都是烦恼。
搞婆罗门教梵我那一套是不可能修行成功的,浪费生命而已。
发布于 2024-05-07 14:24・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陈先生 - 4 个点赞 👍
无他,静坐尔。
你用脑子想怎么想都想不到,因为大脑也是这自性生出的万法之一,游戏里的人物无法打破次元壁。所以,静坐禅修吧。
灵性的实相之一:宇宙能量
宇宙能量遍及宇宙,无所不在。他链接着银河,地球,人类和分子,它是众生万物之间的空间,他是使整个宇宙井然有序的链接键。宇宙能量就是生命的势能,宇宙能量是维持生命秩序和扩展意识的要素,宇宙能量是有所行动和生理功能的基础,我们在深睡和完全的静默中,接受一部分的宇宙能量。再运用这个能量从事日常的心灵活动,例如:观看,说话,聆听,思考和所有的身体活动,在睡眠中获得的有限能量,并不能满足这些活动的需要,这就是我们会感到疲惫,倦怠,和紧张不安的愿意。这些现象导致的身心的压力,和各种疾病,克服这些压力喝疾病的唯一首选,就是获得更多的宇宙能量。宇宙能量是维持生命秩序,活出健康和快乐的要素,它让我们全心的专注在当下的情境。它让我们获得知识,让我们扩展意识,只有透过静坐,我们才能汲取到充沛的宇宙能量。
灵性的实相之二:静坐
睡眠是无意识的静坐,静坐是有意识的睡眠,在睡眠中,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能量,在静坐中,我们获得了源源不绝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提升身体,心灵,和智能的力量,它开启了第六感之门,进入超感官的领域,在静坐中获得的能量带给我们松弛,健康和快乐,它也能让体能迈入一个更高的境界。其实,静坐就是意识回归自性的旅程。
在静坐中,我们有意识的由身体开始,进行穿越心灵,智能,自性,和更高境界的旅行。我们要先停止一切的身心功能,才能达到静坐的目的,也就是说,停止肢体的活动,观看,说话,思考。现在,让我们来谈谈静坐的方法。
静坐的第一步就是姿势: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姿势,选择一个让你感到很舒服,很稳定得姿势,坐在地板上或者椅子上都可以,或者在任何一个我们感到舒服的地方,舒服的坐下来,两腿盘坐,双收交叉,把眼睛闭上,停止一切内在或外在的对话,不要持咒,只要放松,完全的放松下来,单纯的放松,当我们盘好腿和双手交叉好的时候,身体形成的能量回路会让身体更加稳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应该把眼睛闭上,持咒或内外在的对话都是心灵的活动,所以也应该停止,身体放松之后,意识就会进入心灵和智能所在的第二个区域。心灵只不过是一堆念头而已,纷杂的念头会不断风浮到心灵的表层,念头会带来各种已知或未知的问题。要超越心灵和智能的限制,我们必须观照呼吸。观照是自性的本质,所以,我们要目睹自己的呼吸,不要做有意识的呼吸,不要做有意识的吸气和呼气,让吸气或呼气自然而然的发生,只要观照正常的呼吸就好,这是静坐的关键,也是唯一的法门。不要追究你的念头,不要执着在各种妄念…问题或念头上,断绝念头,回到呼吸上,观照正常的呼吸运动,与你的呼吸同在,接着,你的念头越来越少,呼吸也会变得更浅,更短,最后,呼吸会短得像一道闪光一样,停留在眉心的位置上。这是一个没有呼吸也没有念头的状态,你所有的念头都止息了,我们称为无念的状态。这是一个静心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我们开始接受源源不绝的宇宙能量,静坐的时间越久,我们接受的宇宙能量就越多。宇宙能量在我们的能量体内流动,能量体也叫做以太体。
灵性的实相之三:能量体
能量体是由七万两千个气脉或能量管所组成的。每一个能量管都由头顶的部位出发,这个部位叫做梵穴,这些气脉像植物的根和枝丫一样,伸展到全身的每一个部位,能量体是生命的基本设计,这个能量体是所有活动,甚至存在的主要源头。能量体会在我们深睡和静坐时接受宇宙能量,我们使用接受到的宇宙能量进行观看,说话,倾听,思考等身,心活动。这些功能都靠着我们接受来的宇宙能量才能运作,我们的念头决定了宇宙能量的流通,念头会阻碍宇宙能量的畅通,换句话说,人类所有疾病的原因是因为以太体缺乏能量,静坐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充沛的宇宙能量,宇宙能量在能量体内的所有能量管内流通,宇宙能量强大的流势,可以清洗所有的以太破洞,以太破洞清洗干净以后,我们就摆脱了疾病。
能量开始在梵穴流动的时候,我们头部或全身会有沉重的感觉,某一特定区域的能量管清洗干净的时候,身体会有刺痒或疼痛的感觉,有时候,身体的不同部位都会感到疼痛,这种疼痛不需要吃药,多做一些静坐之后,所有的疼痛会自然消失。透过静坐获得越来越多的能量,可以让我们摆脱所有的身心疾病。
静坐是我们意识进入自性的旅程。要练习静坐,我们应转化我们的身心。当我们转化身心,我们就会了悟自性。于是,我们就获得充沛的宇宙能量。当我们更多的练习静坐,我们就更会了解自性的知识。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知识。
静坐把你带到更高知识的王国,知识就是经验,经验完全与自性有关,通过越来越多的练习静坐,我们就能接受到更高的能量,有了这种能量,就会在各个方面开展更高的活动,这就回带来更高的知识。
通过获得知识,我们就会获得更高的理解和智慧。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就知道我们并不只是身心,我们知道我们是神奇的物种,我们就能理解我们所遭遇的各种情景,以更高的理解来处理我们的问题。更高能量和更高知识会扩展我们的意识,意识扩展正是自性的目的。更高知识只能由更高感官获得,比如第三眼和星光体
灵性的实相:第三眼
第三眼是灵魂用来观看,感觉,和倾听高频率实相的利器,我们把这三种灵魂功能称为第三眼。静坐可以获得更多的能量,更多的能量可以开启我们的第三眼,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经验。
第三眼开启的时候,前额会产生刺痒或拉扯的感觉,我们开始瞥见各种色光在身边回绕旋转,也能听见喃喃低语声和走路声,有一种放佛在漆黑隧道旅行的感觉。
以太体由静坐中获得足够的宇宙能量后,第三眼的视力越来越精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世间和其存在界的景象。精纯的第三眼让我们拥有比肉眼更透彻的视觉,我们可以看见其他频率的实相,我们可以用五官感知无法感知的事物,我们也会有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受。我们会听见内在的声音,或者其他频率传来的乐器声。我们可以看见已经不在世的大师示现,我们可以看见大师以我们熟悉的形体示现。
静坐的功夫深入后,我们开始看到以明光示现的大师,我们甚至可以在明光中认出大师的身份。我们会听见大师给我们的讯息。
我们有一种在隧道中摸索后,终于与光合一的感觉。透过第三眼的体验,透过大师的讯息,透过看到或感觉到其他频率的实相,我们解开了生命所有的答案。透过它,我们有了新的选择,我们的信念改变了,我们的知解改变了,有了第三眼的经验之后,我们对物质界的感知改变了。
灵性的实相之六:星光体出游
现在让我们来认识自性的宁一个工具——星光体。星光体是自性用来感知其他频率实相的工具。星光体就像我们的肉体一样,它是意识的另一个形象。在正常形态下,意识遍布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我们接受了足够的能量后,开始感知到其他频率的实相,意识以星光体的形象活动。在睡梦里,我们无意识的感知到星光体的经验。在静坐中,我们是有意识的感知到星光体的存在。星光体可以穿越时间空间,在意识到星光体的存在之后,我们开始感知到新的次元。
在静坐中接受充沛的宇宙能量后,遍布在身体内的意识开始朝着每一个点移动,意识移动的时候,身体会微微的颤动,我们会有身体在漂浮的感觉,但却感觉不到手和脚的存在,这时候,身体有一股像羽毛办是轻安感,身体的不同部位可能会出现移动的感觉,有时候甚至会有整个身体都在旋转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星光移动。
静坐的经验越多,我们获得的宇宙能量就越多,意识以星光体的形象快速的旋转,接着引发身体的移动,身体移动之后,星光体开始沿着一条银带离开身体。肉体和星光体靠着这一条由高振幅意识组成的银带传递彼此讯息。
星光体透过银带开始神游太虚。星光体出游就是意识离开身体,到一些已知和未知的地方和频率去。透过星光体出游,我们获得了至高无上的知识,和对自性的明白。星光体出游的时候,可以穿越一切有形的物质,例如:土、水、火、风和以太四大元素。星光体可以毫无阻碍的游访其他的频率。星光体出游的时候,静坐者看见自己的肉身,他获得了卓越的洞见,他明白身体只是他暂时的居所,他明白自己不止身体和心灵而已,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明白,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次星光体出游的经验,经历过星光体出游之后,我们的局限感消失了,我们明白自己是无限的,有了这一番体验,让我们明白自己就是意识,明白自己是无限的,也明白生命中有许多崭新的次元。
灵性的实相之七:涅槃。
我们接受宇宙能量,随着静坐的功夫而不断增加,宇宙能量改善我们对当下的投入,身体—心灵—自性对当下投入得越多,我们会对情景有更透彻的明白,这一份明白就是知识,一般人只能由情景中获得经验,无法感知到情景中蕴含的知识,这是因为他们只用了形体来了解情境的缘故,但静坐者却能完全的了解情境,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只是一俱肉身而已,他知道它是肉身里的居住者,他明白所有的情境,都是为了生命演化而发生的,有了情境的体验,并且把体验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获得了生命的真知灼见,这一份真知灼见开启了千万道生命的妙门,揭示了感知的新次元,我们的理解力,感知力,和知识获得了无限的扩展,接着,我们的意识随之扩展,开启了浩瀚的智慧之海,我们称这样的智慧是“千瓣金莲”,每一瓣莲花都代表着一个解悟的新次元,感知到的次元越多,我们就获得越多其他存在的知识,这一份解悟让我们知道,生命没有死亡,我们是永恒的存在。我们明白了何谓生?何谓死?
灵性的实相之八:生与死
我们来到世间的时候,只是一粒宇宙意识的微尘,我们的自性以以太的结构,离开了他的源头,我们为了经历独特的经验而来到世间,我们为了体验世间的经验,而选择投胎的子宫,父母,环境和生命的情景,自性完全了知生命的整体设计,意识微尘选择了母亲之后,开始进入母亲的子宫,意识进入子宫后,胎儿就有了生命,肉体依照以太内的宇宙能量和因缘产生了形状,在第一次呼吸之前,意识会频繁的回到源头,胎儿离开母亲得子宫后,开始了他生命中第一次的体外呼吸,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诞生。
从诞生到七岁之前,我们对源头是有意识的,心灵在七岁的时候开始成型,在十四岁时成型完整,智能在十四岁开始启动,到二十一岁发展完成。在二十一岁到二十八岁之间,我们经验到了身体,心灵,和智能的结合。从二十八岁开始,生命的发展完全仰赖自性的知识。一个对自性没有知觉的人,他的意识就好停滞在身体和心灵之间。意识的停滞是悲苦的开始,这样的人不了解生命的情境,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危机,他开始进入僵化的概念里,僵化封闭了宇宙能量的流动,能量的封闭使他饱受疾病,压力和紧张之苦,他在毫无知觉的状态下虚度一生,他不了解生命的目的何在。他由童年,青壮年到老年,在没有完成生命目的之前就离开了人间,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死亡。即使在死亡之后,保持错误知解的僵化心灵,仍然不允许意识回归他的源头。在错误的知解下,他创造了地狱和天堂,徘徊在一个低层的星光界里。
活在自性中的生命,让一个人在任何情境中都洋溢着幸福,即使死后可能进入较低的频率中,他终究还是会回归源头。
灵性的实相之九:开悟。
看过第三眼,星光体出游,和生死的知识,而获得高层的知识以后,我们就会对身体,心灵,智能,自性和生命有了圆满的了解。了解意识是能量和知识的结合;了解意识为了获得更多的能量,知识,为了创造而来到世间,在这一份明白中生活,我们才能对造化的存在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有了这一份明白,我们变成一个奇迹的创造者。然后,我们的一言一语都会成真,起心动念都会化现,一举一动无处不见创意,这就是开悟
编辑于 2024-05-05 18:1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 个点赞 👍
当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可能是最接近你所说的状态,因为还没有受到“污染”,所以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一”,就像一颗种子没有发芽,浑然一体,但是经过浇灌生长,他会逐渐显露出不同的内部偏好与外在特征。
因此——但凡需要说服就不可能与“自我”合二为一,合二为一是不需要说服的,大道至简,只有返璞归真,才能实现自我统一!
为什么说这个很难呢?主要是人一生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同时当人的各种特性随着环境的激发越来越趋向于特征化,就更加难以融合。
以下是个人的一些观点:首先用一个可以确定的基本公理作为推导根。
第一:“生物体的存活必须要吞噬其它能量才能生存且有机会遗传延续,如果遗传基因没有“吞噬”其它能量这个“本源”,这个分枝的演化就会终止。”那么作为演化至至今的生物,也都是以这个基础本源为根逐渐扩散进化出来的。
第二:作为经过亿万年演化的灵长类动物——人,归根结底是———“三维一体的生物载体,同时在思想方面也充满着大量的内在矛盾”
- “兽性”(本我)——生存大于一切,“自私”是它的内在最底层特征,这种特征会随着生
查看全文>>
淡淡的忧伤 - 3 个点赞 👍
有两个问题。
1、意识海的人格是很多的,不只一个。
也就是说,意识海有很多个你。
2、底层、深层意识,与显意识是一体的。
也就是说,意识海中的你们,总在影响你。
从修行的原理上,显意识,是一个很年轻、在发育中的新生事物。
所以,如果要说服,等于你的才几岁的小孩,或者孙子侄孙辈,跟大人说你们都要听我的。
这时,意识海中的不同人格,就扮演不同的角色了。
其中,有父母宠爱的,自然会说好好好,一切听你的。
其中,有兄弟姐妹,可不会给你面子,打骂也正常。
其他长辈,有的无视,有点的在嘲笑,有不开心的,给一巴掌?
在意识海中,你遇到的可能是一个,可能是多个你。
有人来打骂,还算是好的。
如果有几个是父母型的,总是想办法满足你,
结果到不了多久,实在满足不了,那就反目成仇了,什么都没有了。
在外人看来,就是神经、精神的邪魔外道了。
“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
编辑于 2024-05-05 22:3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六耳鼠 - 3 个点赞 👍
当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可能是最接近你所说的状态,因为还没有受到“污染”,所以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一”,就像一颗种子没有发芽,浑然一体,但是经过浇灌生长,他会逐渐显露出不同的内部偏好与外在特征。
因此——但凡需要说服就不可能与“自我”合二为一,合二为一是不需要说服的,大道至简,只有返璞归真,才能实现自我统一!
为什么说这个很难呢?主要是人一生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同时当人的各种特性随着环境的激发越来越趋向于特征化,就更加难以融合。
以下是个人的一些观点:首先用一个可以确定的基本公理作为推导根。
第一:“生物体的存活必须要吞噬其它能量才能生存且有机会遗传延续,如果遗传基因没有“吞噬”其它能量这个“本源”,这个分枝的演化就会终止。”那么作为演化至至今的生物,也都是以这个基础本源为根逐渐扩散进化出来的。
第二:作为经过亿万年演化的灵长类动物——人,归根结底是———“三维一体的生物载体,同时在思想方面也充满着大量的内在矛盾”
- “兽性”(本我)——生存大于一切,“自私”是它的内在最底层特征,这种特征会随着生存压力以及个体面对压力时表现为不同强度。这种特征还带有天然以掠夺为目的的本源倾向,否则我们基因早就中断,只不过文明的发展让掠夺方式更趋向于隐性与内涵。
——恐惧是它的最大驱动力
2.“人性”(自我)——个性的伸展为基本诉求。建立在满足生存的基础上延伸出的本能需求,例如爱、繁衍、安全、重要感等,其本质依然是以生存为根基,扩展出的更高一级心理需求,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也意味着生存所包含的要素得到满足。
——追求是它的最大驱动力
3.“神性”(超我)——心灵的最终归属,无私是内在的特征,追求灵魂的升华,内心中“完美”的那个我被激活,突破原生限制,热爱一切,奉献自我,以此完成灵魂的救赎。
——自我救赎,解脱,超越,无私与奉献
说白了,人就是一个矛盾体,在不同状态下,表现出的需求必然会发生变化,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碍,环境一直在变化,主体与环境关系也会不停变化,而作为带有生物体本源的人来说,归根结底是环境的产物,只有接受这一点后,才有可能真正明白和了解,并实现内在“阶段性”的统一,为什么说是阶段性的呢,因为永远的变化才是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规律。
回到开始的问题,怎样说服我和“意识海”的我合二为一。
人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感性,一种是理性
感性状态:有句话叫做情不自禁,就是说无法控制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发的感情状态,例如看到喜欢的就想追求,害怕的就想要逃避,这是刻在基因里面的遗传编码决定,在不同环境下会激活对应的感受,例如美食、美女、野外遇到危险等等,
“这些感受代表着生存感知力”,与生存相关的信息经过加工后会驱动潜意识并且形成感受,而这就是为什么很难合二为一的原因,因为感受会驱动产生情绪,情绪会形成动机,并通过内部的一套奖罚系统驱动,奖励我们的叫做“多巴胺”,这种内分泌会让人觉得愉悦,反之是焦虑,抑郁,会带来痛苦,一正一反,人也就很难去违背情绪去做“本我”不让他做的事情。
所以——本性的驱动方式是“喜恶”,来自于演绎的结果,本质是驱喜避恶。
理性状态:通过对事物的逻辑分析,以及所处时空中学习到的知识,形成的结构模型,并以此产生驱动力,而这种驱动力会根据个人的总结,逐渐完成模型与喜恶的结合,也可以说是合二为一的一个过程。
所以——自我的驱动方式是利害关系,来自于归因的结果,本质是驱吉避凶的一个过程。
驱喜避恶到趋吉避凶是两套完全不同的驱动模型,前者是基因遗传,后者是时空文化,例如说学习的儒家文化让你去学孔融让梨,而基因遗传的特征是不让,那么在这种时候就会产生矛盾与冲突,类似的冲突会因为学习的文化知识越多,导致的冲突也就越多,也可以理解成是遭到“污染”,这种时候想要完成两者统一,是很难得,所以为何古人常说,修身养性,其实就是让我们在本我的性情上加以调和,以融合当代文化内涵,这其中包含对个人偏好的取舍,对利害的价值取向,对矛盾与统一的辩证等等。
讲到这里,其实也不知道是否对题主能有一些帮助,但愿是抛砖引玉,因为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真的复杂,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等等,如果觉得有些许启发,也不枉码一晚上的字了!
编辑于 2024-05-09 00:35・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淡淡的忧伤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 个点赞 👍
你相信怎样,怎样就会变成现实。
现实怎样取决于你对现实的解释。
是你先有了解释之后,才根据你的解释进行编程。
现有的情况下是你是司机,而内心深处那个我只是辅助驾驶。但是你这个司机容易路怒容易因为各种情况心态失衡,而且你的那个算力,你的各种能力,你也知道不如内心深处那个我。
在现有的情况下,你只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地图设定好,方向,其实你就是主人,可以说人类研究人工智能研究机器人目的不就是为了解放自己的大脑跟双手吗?让自己不要那么辛苦的去思考那些搬砖的工作,搬砖的思考,搬砖的劳动。而转向方向性,创造性这些方向。
而我们人体本身就有这样的一个机制,像什么呼吸呀,心脏跳动啊,血液流动啊等等这些内在的我都帮你处理的好好的了。换句话说,你只要想明白自己想要在这个游戏当中怎样的玩,怎样的体验,然后放下心来把这个意念深刻的传达给他,然后就可以在旁边看着命运的潮流滚向你了,你就可以被那只命运之手一直推着向前了,在这中间你想要转向,想要改变都是可以的,前提是你这个司机不要强过方向盘,你依然保持一种跟他合作的状态就ok了,当然这细微的把握,我们可以一边游戏一边一边体验嘛,重点是你必须相信,你必须相信,这件事情你必须相信,你跟他利益是一致的,你必须相信没有第2个我,其实你跟他只是只是进行了一个分工。一切都是一体的,一切都是在配合你玩。
顺便重复一下,如果是假的,你为什么要恐惧?既然你恐惧了,既然引发你的情绪剧烈波动了,说明你认为是真的,那么你认为是真的,就是说你相信相信了这个解释,你相信了这个解释,这个解释就会变成事实。所以如果生活不顺,如果生活中处处都是阻碍,怕是因为你恐惧的东西,你当真的东西太多了。
编辑于 2024-05-06 21:26・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 个点赞 👍
我,是意识感知到它自己的意识活动之后,产生的一个错觉,没有一个需要说服的我,也没有什么意识海中的我。
意识本身是任何人都感知不到的,它就是大自然或者上帝安装我们大脑里的生命程序,它不是物质形态的存在,因此是任何人,包括你自己都观察不到的。这就类似于我们不可能在电脑主机的硬件里看到任何软件程序一样。
而我们日常所谓观察到的意识,其实是意识的活动,而不是意识本身。你观察到自己或者别人在感觉、在思考、在行动,这些都是意识的活动,而不是意识本身。
我们观察到自己或者别人的意识活动之后,由于看不到这些意识活动是由意识这个生命程序控制的,于是就会在直觉上认为这些意识活动背后有一个控制者,这个想象中的控制者,就是“我”。比方说你在跟一个人交谈,你实际上是在跟他的意识交谈,但是你看不见他的意识,你的直觉就认为你是在跟他的“我”进行交谈。
总而言之,我这个东西,就是意识对它自身的一个错觉;我的真实面目,就是意识本身;而我们所认为的那个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编辑于 2024-05-05 23:4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李飞虎盲视冥想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林彬懋 - 1 个点赞 👍
这两个我都是你在假定出来的。生活中的我怎么定义?意识海中你怎么知道有个我?是你看见了?还是别人告诉你的?如果你说有个观察的我,那么你怎么知道那个我在观察?如果这个自己都分不清,仅仅凭个概念,就要来个合二为一,这个很危险的。到时候,我看跟别的灵体合二为一可能性更大了。
如果真能很好地分析起来,最后其实发现的是没有一个所谓的我的存在,那些自己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建立起来的我的概念,事实上都是一个自己妄念建立起来的我。所以,不管你认为的所谓生活中的我还是你认为的意识海中的我,都是自己虚拟出来的一个东西,而不存在一个真正的我去做所谓的二合一。
发布于 2024-05-06 04:26・IP 属地肯尼亚查看全文>>
Mitom - 1 个点赞 👍
要找到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就必须明白我们常挂嘴边的那个"我“是什么,难道不是吗?还必须知道意识是什么,意识怎样产生的,它的出生地在哪里,对吗。意识里真实内涵东西都有些什么,对吗?
只有弄懂这些,正确的答案就会自动显现出来,对吗?
哲学上对我一一纯属针对个体属性一一的认知和它与意识的关系好象是这样的:我是指代性不实的一个名词,有一位西方近代被冠以灵魂工程師等诸多头衔的哲学大師,他对名词我的抛析很有现实意义,我,仅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指代词。对我这个名词的真实内涵里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的真相。就是说什么是“我”,什么能够代表”我“。我是谁这个问话,该怎样正确回答呢?你不可以世俗回答说我是我,当然我不是你,你也不可能是我的。难道我是你不成?等等这样的浑话是无法找到"我“的真相的。那么要找到"我"的真相,就只有找到什么东西能正确地合法地另任何人心服口服的东西才行。比如,人身份证,荣誉证书,银行存折,手机,支票,汽车,合法妻子,孩子,房产等,等等。
意识,意识来自哪里呢?它是大脑产物,大脑是所有生物生存中枢。是通过它的经历经由经验和通过对自己生存环境的体验的认知和影响记忆在大脑里的残存记忆对现实生活活对比而作出的反应,进尔形成的很难改变的顽固性很强的成见东西。
我们知道了我是什么又知道了意识的真实内涵,是否可以这样说,“我"即意识,意识即是"我",沒有我就不会有意识,没有意识,那个“我"也不会存在的呢?
发布于 2024-05-07 17:49・IP 属地新疆查看全文>>
明明爷爷 - 0 个点赞 👍
能说服不需要合而为一。
1,你怎么知道意识海外的那个是我,能够决定你?怎么定义“我”这个字的意思,什么是决定?
2,那么长时间都没有合而为一,不影响吃饭睡觉,还需要合而为一吗?
3,合而为一为了什么?合而为一之后,你要干什么?有什么理由那样干?
发布于 2024-05-06 09:57・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初见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意无聊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