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的人只在乎短期个人利益,而不在乎整体利益?
为啥现在的人只在乎短期个人利益,而不在乎整体利益。现在的人只为赚块钱,不在乎道德!不在乎整体长期利益。还把儒家思想抨击的一无是处!
- 174 个点赞 👍
我也搞不懂,那些贪官为啥为了一己私利,这么不遗余力地破坏整体利益。
哦,你是说普通人破坏整体利益?手无寸铁,哪有那资格和实力啊?
啥,你感觉贪10亿不算破坏整体利益,吐槽两句叫破坏整体利益?那就不聊了,可能咱俩屁股坐的位置不一样。
编辑于 2024-03-23 22:3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贾贾贾 - 5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蒙古夏单 - 38 个点赞 👍
有一说一,在明朝末期清军入关之时,全中国的儒家学者如果为了中国的集体利益应该全体参军抗击侵略者。
可实际上呢?最后齐刷刷的跪在了异族皇帝脚下,宁可当亡国奴也要吃中间阶层这碗饭。
所以儒家就是说的好听而已,还真有人信?
编辑于 2024-03-22 12:4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学会了拒绝的人 - 3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瑾瑜 - 2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胖猫卡尔 - 28 个点赞 👍
大学有个极品同学虽然家里是富商,却占小便宜成瘾。室友们轮流给全宿舍买水果时,他只吃不买。别人质问他,他随口一句“你当我是傻帽啊!”那时候成为笑谈,他是大家鄙视的对象,觉得又坏又弱智。
经过这么多年,我觉得他的逻辑十分可贵,只是用错地方罢了。如:大学时经常宣传绿色出行,结果谁信谁不买车,想用车时发现已沦为摇号族。如果宣传进校园时,你不顾它讲的那些漂亮话,只问自己一句如果不买车是不是傻帽,就不会上当了。
再如:我的强项是用编程和数学炒股,刚开始做时有个当支书的老同学不赞成。他说:“你竟然把优质智力资源用来赌博。美国用美元欺负诸多国家很久了,也包括我国。你如果想做金融,为什么不研究帮人民币击败美元呢?这是多么彪炳千古的事业啊!”这时候我只需问自己,如果走他指的路是不是当傻帽,就知道答案了。
也就是说,对待近处人不能用他这句话思考,要礼尚往来。但面对全社会时,如果有谁想悄悄把“社会责任”加到你的肩膀上,这句话能使你看透一切胡说八道。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大智慧都出现在最朴素的地方。
发布于 2024-03-24 15:5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社会闲散人员 - 22 个点赞 👍
当有人对你说要维护集体利益的时候,那么你一定不是集体。
而是被牺牲的那一批。
它们这么搞劳动法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整体?
它们无视底层公民的生活状况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整体?
它们没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没做到的事情,就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处来批判别人,让别人做到。
编辑于 2024-03-25 09:3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丝血反杀闰土的猹 - 16 个点赞 👍
所谓集体利益,就是普通人创造了100块的价值,被权贵拿走了90块,剩下10块放到国库里,然后说是普通人不努力
明朝末期,朝廷税收越来越少,明朝两百多年时间里,王室宗亲和权贵们通过权力和各种手段占有了大量土地并且有不纳税的特权,乡镇地主阶级也通过天灾强取豪夺等手段夺取大量土地,地主阶级是可以少纳税的,这样普通人能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却要承担整个国家的全部支出,结果就是看似壮实的大明其实是虚胖,被落后的女真吊起来打,亡国了。
发布于 2024-03-22 00:13・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Thrumbo - 15 个点赞 👍
因为现在大多数人,几乎无法从整体利益中获利。
甚至从数据上,上层都不认为他们属于“整体”。
而他们为了活下去,只能去关注个人的短期利益。
比如,退休金。
发布于 2024-03-26 07:33・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善良小市民 - 14 个点赞 👍
9804.1万名!数读最新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新华网 (xinhuanet.com)
我国有接近一个亿的党员,他们是宣誓过的,为了中华民族奋斗终身
我国的财政供养人数超过8000万,占全国税收的40%以上,是真的吗? (baidu.com)
有超过8000万的财政供养人员。
要说为国家整体、长期奉献,一般大事轮不到普通人,因为普通人连信息都不掌握,你咋奉献;
小事普通人已经做了,做什么了?纳税啊,各种税交完,普通人为集体利益做的事,做完了。
另外普及一个概念,普通人是没有权力处理集体事务的。很简单,没有授权。别人不授权给你,你代表不了别人,你媳妇不给授权,你连违背人家意思的话都不能说,你还要代表集体,脸挺大的。
整体的事有人操心,你不操心好自己的事、自己家的事,别人就得替你操心。
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就是少给集体找麻烦。大多数人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编辑于 2024-03-25 10:00・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enova - 11 个点赞 👍
八国联军进京的时候,普通百姓都很麻木,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这些人愚昧。
现在很多人开始理解大清百姓的感受。大清和皇位都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关系。
对大清百姓而言,管理的是满清还是洋人,没什么区别。
发布于 2024-03-26 21:08・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卢知远 - 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郭尚阳 - 9 个点赞 👍
多数能从The Great Culture Revolution里熬过来的,都是只在乎自己短期利益,至于你说的整体?什么是整?整谁?你让我整谁我整谁!
这类邀请我再分享一遍老一辈的选择;随波逐流,在天冷的时候,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少管闲事儿。
编辑于 2024-03-25 02:44・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那啥啥啥 - 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柯里昂的问候 - 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袁朗女盆友 - 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选在巧合对岸 - 6 个点赞 👍
学生时代的“班集体”难道你没经历过吗?
我记得我那时候老师最喜欢强调的一件事就是大家要自觉维护班集体的利益。那么什么是班集体的利益?
开运动会的时候,比赛名次就是班集体利益,所以普普通通的你要给运动员们端茶倒水,还要负责各种杂活
到了平时,学习成绩又成了班集体利益,所以普普通通的你要把靠前排的好位置让给成绩好的同学,还要习惯老师对优秀同学的各种偏爱,忍受老师对成绩不好的同学的各种忽视甚至刁难。因为这是集体利益的需要
普普通通的你一直很听老师的话,勤勤恳恳的维护着班集体的利益,可到头来却发现这个“班集体利益”里,从来就没有你
其实所谓的班集体利益,就是老师和少数精英学生的利益。最后他们收获了奖金、职称、奖状、前途。而普普通通你,什么都没有
易牙烹子的典故告诉我们,一个连自己儿子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忠于他的主公?
而苏联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连个体利益都不在乎的政权,怎么可能真的在乎由无数个体组成的集体?
发布于 2024-03-25 21:02・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陳雁回 - 6 个点赞 👍
今农夫五口之家,
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其能耕者不过百亩,
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
夏耘,
秋获,
冬藏,
伐薪樵,
治官府,
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
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阴雨,
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
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
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
尚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虐,
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
无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
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
小者坐列贩卖,
操其奇赢,
日游都市,
乘上之急,
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
女不蚕织,
衣必文采,
食必粱肉;
无农夫之苦,
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
交通王侯,
力过吏势,
以利相倾;
千里游遨,
冠盖相望,
乘坚策肥,
履丝曳缟。
发布于 2024-03-22 09:05・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红药丸贩子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爱闲逛的钊钊 - 5 个点赞 👍
什么是利益呢?简单讲就是人们都愿意趋近的或是愿意得到的这些带有共性的事物。所有人都愿意趋近生存、安全、舒服、享受、荣誉、控制。
换言之,利益的本源就在这六项内容中。单纯的去看,人类对这六项内容的认识,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一般认为性的欲望是生存欲望的延续,所以在这里没有把它单列出来。
比如说恋爱的幸福,单身的宁静都可以归于舒服、享受里面。就好比现在有一上午的休息,你是想好好睡个懒觉,还是好好陪女朋友聊一会儿,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都符合利益的选择,而且在程度上也没有明显的差别。
现在的社会,人类对财富趋之如骛,人们追求财富并不是追求财富本身,究其根因在于财富与享受、舒服、荣誉、安全、控制等内容是相伴随的。你一旦拥有了财富,就可以很容易换到前面这些东西。与其说是迷恋财富本身,还不如说是迷恋与此伴随的享受、舒服、荣誉、安全、权力。
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只有让顾客在与企业的互动中获得情绪价值,企业才能建立起核心竞争优势。
同理,我们在经营一段亲密关系中,一个人能否为伴侣提供情绪价值,即伴侣所感知到的情绪收益大于情绪成本,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这段关系的成败。
美国 Bailey 教授从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营销视角出发,将情绪价值定义为顾客感知的情绪收益和情绪成本之间的差值,情绪收益为顾客的积极情绪体验,情绪成本则为负面情绪体验。
公式:情绪价值=情绪收益﹣情绪成本
总价值=物质价值+情绪价值+思想价值。
企业的战略锚点是需求,技术,市场三者的一个交集,洞察客户的潜在需求相对而言最难。今天本文就把人对利益,价值的本源认知体系分享给大家:
发布于 2024-03-24 11:0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金融三剑客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武知我道 - 4 个点赞 👍
亚当斯密认为,任何个人的野心和欲望,都会推动公众福祉的进步。所以,在正常的情况下,任何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同时必然损害自身利益。而任何增进自身利益的事情,同时也必然增进公众利益。
比如,一个补鞋匠,必须经常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准,把别人的破鞋补得完美无缺,他才能揽到更多的生意。他为别人服务越好,自己的利润越大。这就是自身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统一。
然而,亚当斯密这个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社会必须有一个自由、平等、公平的市场环境。
如果一个社会,建立在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合法的盘剥与欺诈上,所谓的集体利益,只有少数人私利的代名词而已。那么,亚当斯密的理论就是破产,就会变成“任何个人的野心与欲望,都必须以损害公众福祉为前提,否则就无法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补鞋匠的摊位是被垄断和指定的,你去补鞋的时候,那个补鞋匠不打你骂你,就已经叫做服务良好,想指望把自己的鞋补好,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你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得到一次可怕的补鞋服务。补鞋匠不会在乎你的感受,你也不会在乎他的感受。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很烂的补鞋摊,有了一个很坏的顾客,唯一收益的,就是那些掌握“垄断与指定”权力的人。
这些人是隐藏在暗处的,他们会常常说出一些好听的话儿,比如劝补鞋匠“顾全大局”,劝顾客“在乎整体利益”,并且说出一些“补鞋很复杂”、“补鞋是一项艰巨的事业”等等听不懂的宏大理论。
发布于 2024-03-26 10:0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 个点赞 👍
因为在一个以现代标准甚至封建标准来看职业化程度都很低的社会中,维持整体长期利益的条件根本不具备。这需要大量已经完成职业化的社会成员处在各自的位置上,安心地、长期地做好本职工作,并且实现团队合作。
半职业化甚至根本没有职业化经历的群体,是没有团队合作基础的。支撑团队合作的信任机制的基础也不存在。没有团队合作,没有信任机制,一个业余个体关注整体利益,无异于痴人说梦、搭建空中楼阁。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只能追逐短期利益,进行原始积累,但积累也根本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时间长了,通过合法劳动赚取短期利益的行为会逐渐被通过非法掠夺伤害他人利益、牟取暴利的行为演替,但在极端的高压管理之下,类似活动很快就变成无利可图,进一步向着非理性暴力、损人不利己的方向演化。
编辑于 2024-03-25 13:55・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ixhunter - 3 个点赞 👍
跳坑跳多了,还不会长点记性吗?
刚开始,你仗着一把刀动不动就抢走我辛苦耕耘结出的粮食,若干年后我们也打造一把刀,你看着我手中提着明晃晃的刀咽了咽口水,回去了。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反抗带来的胜利,那把刀后来即便没什么用途了,我们也会把它视为珍宝好好保管。因为,一旦你知道我们手中没有刀后会再次拿着刀胁迫我交出粮食。
然后,你告诉我我们是一个整体,你每天拿刀巡逻是为了保护我们避免野兽的伤害,但这样你就没时间去耕耘了,所以让我们每个人拿出手中的一部分粮食来作为你保护我们的报酬。我们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就每次收获粮食后主动上缴给你一些。若干年后,你肥头大耳、妻妾成群,而我们无妻无房,仅能温饱。然后我们不再那么信任你了,但迫于你养了一群打手,而且有时确实能赶跑野兽,我们也会照样交粮食,只不过能少交就少交,能参杂些石头泥土就参杂进去。而你却责怪我们这群“刁民”没有以前淳朴了,会偷奸耍滑了。
后来,你又开始通过“人之初、性本善“、”吃亏是福“、”集体利益大于个体利益“等思想教导我们要忍受、要服从、要舍小我成全大我、、、,又说哪些村子因为不团结被野兽攻击从而损失惨重。但我们看着你依旧肥头大耳、背后妻妾成群的样子,呵呵一笑,心里想着却是你的肚子这么大,插个灯芯点亮应该会燃烧很久的吧。
所以,要多读些历史才了解下事物背后的规律。不然懵懵懂懂的连基本的利益关系都不知道岂不是认知太低了。下面一整套文明史的书籍可以帮我们了解到更多。
编辑于 2024-03-24 00:3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网络乞讨者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