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实行跟台湾一样的健保,可以么?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茂茂 - 82 个点赞 👍
根本不可能,因为我们的条件远远不俱备。
1)民众素质:
哪怕在台湾,也一直在苦恼着浪费医疗资源产生的健保负担,
民众拿看病当日常,拿免费的药当占便宜,情况虽不严重,但依然困扰,
若换成在咱这儿推行,保证没几年就要因为亏损而倒闭。
2)医疗人员素质:
说到这个,请大家先看看台湾从医人员的誓词先……
”当我进入医业时,我郑重的保证,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
凭著良心跟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健康为我首要顾念。“
当然哪里都有败类,然而以上誓言却被绝大多数台湾从医者奉行,
故医生在台湾的社会地位之高,远超咱们想像。
另一件重要的事是世界先进国家考察台湾健保以资借鉴后的报告,
各国大都提到一个无法复制的原因,那就是……
台湾医疗及健保的成功,是建立在对医疗人员的剥削上。
这就是我为什么让大家先看看那段誓词的原因,
若不是因为誓词内容及职业操守,
台湾医疗人员不可能干的那么卑微与辛苦,
基于一颗良善的心和服务精神,
台湾健保及医疗才能做到独步全球,
连先进国家考察后,都感到无力复制,
更何况我们?编辑于 2024-03-19 05:39・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milkfly - 6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行者却孤 - 35 个点赞 👍
台湾的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是典型的社会主义保险,不论男女老少、种族党派,在健保体系下的待遇都是等同对待,得到完整的医疗服务,另外还可以自行以商业保险等自费方式得到更高层级的服务,如一等病房,自费药物等。
至于在健保交费方面,则是收入高者交的多,收入少的交的少,只有极少数的人民可以豁免。是高收入者帮助低收入者,健康者帮忙不健康者的型态,减少人民因为疾病或意外造成的生活困难,因而产生的社会问题。
这些都需要长期沟通,政策引导才有的结果,沒有一项制度是完美的,要能符合社会期待和人民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发布于 2024-03-19 06:49・IP 属地中国台湾查看全文>>
尼克59 - 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沁河小仙 - 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6 个点赞 👍
不可以。
台湾健保看上去很好,但是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入不敷出。
而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选票政治,谁给我的好处越多我就投谁的票,所以不管哪个党派上台,健保待遇只能越来越好,最终造成破产。我记得看新闻,台湾健保20年以后就要破产了。
那么这个问题没人管吗?当然啊,一届政府执政期也就4年,4年之后光我屁事?
就算我用这4年时间解决了健保问题,结果下届政府选举我没选上,那我这4年的努力不救白费了?
所以,多党制民选政府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
执政党会用各种现时利益取代发展前景。
如果你问大陆能不能实行台湾健保?
那么你就要回答一个问题:你想不想要发展?想不想要更好的生活?还是说你只想小富即安,每天三菜一汤小确幸就知足了。
编辑于 2024-03-19 20:22・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张宇 - 4 个点赞 👍
社会发展程度还没到台湾那个水平,大部分地区没钱没能力搞这种全民健保。
要想实现医疗服务平等,暂且不说那些终身免费的人愿不愿意,就单单把个人医保池降低,把统筹部分提高这一个改革举措,都让武汉老人逛街好几次了。
钱就那么多,无非就是割谁的肉匀出来给别人,多少职工真心实意愿意成为被割的人,来补贴那些真的亟待医疗救济的人呢。
台湾能搞成功,首先因为当初制定政策的人做的就比较完善,让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利益。其次,改革阵痛期已经过去了,当年因改革而受损的人已经不再抵制。
发布于 2024-03-19 22:4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雪人辘鹿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曼连 - 0 个点赞 👍
台湾的医保体制与问题
2017年家父住院時我寫的台灣健保制度介紹,因基本工資調漲部份,保費也隨之增加,其餘的變化不多,供參考
一、台湾的近代医疗
台湾的医疗体系是由日本人统治时期建立的,大量引入西方现代医学的系统性知识与人才养成方式。而当时日本的国策,一是工业日本(最后是满州国、农业台湾的发展规划,一是避免台湾人不服管教,争取更多权利。因此日本统治时期,台湾的高等教育只开设农科、商科及少许工科,法政科全没有。放在农科的医学,因易于赚钱,成了当时台湾人升学的重要选择。国民政府来了后医科受重视的情形进一步加强。228事件,白色恐怖,以及差异化的公务员录用制度,让台湾本省人不敢从政,从政也没法有好的晋升机会。因此,优秀的学生全往医科去。到目前为止,高考招生,医科都还是最高分。因最优秀的人才都学医去了,加上当年日本人留下的优秀医科人才培育系统以及大量高水平的医生(很多兼教授去了),造就台湾的医疗水平一直不错。回头补一下,因为当年日军的海外扩张策略,风土病的防治是重要的一环。1871年日军第一次攻台即吃了大苦头,打下南屏东的几个原住民部落,杀了70几个原住民,自家伤亡20来人,但随后因不适应风土病死的有600多人。这导致日军非常重视异地战场的公共卫生。台湾因近热带的气候条件,成了日本做前进南洋公共卫生研究的前沿基地,这导致台湾的公共卫生水平不错。台湾医疗的另一强项是器官移植。戒严时代不重人权,导致有许多死刑犯自愿损赠的器官用于器官移植(免掉西方国家人到底怎样才是死亡的人权争议)临床经验多,造就台湾器官移植的良好技术。还有一个国家也跟台湾一样,在80-90年代发展出高强的器官移植技术,白人统治时期的南非。
台湾的医疗技术一直很发达,但还是只有富人才看得起病,医疗这行业很特殊,没人敢向医生讨价还价。而现代医生的培养制度,拉高了进入这行业的门坎。消费者不敢讲价,供给又把持在少数一群人手上,这导致医疗费用高居不下,台湾最优秀人才愿学医,最大的优因就是钱途无亮。我们听过很多传说,许多富人到医学院找女婿。大一新生,直接谈好了提供七年学费(台湾医科需念七年),毕业后资助开一间诊所,再给间楼房当嫁妆。一方面医生培养难,一方面就医费用高,一般人看不起病。因此日本人开始即又出现助产士与寄药包制度。助产士较易理解,初期是协助农村地区的妇女生产,但助产士其实是护士的再深入培养,具备基础水平的医疗知识,所以台湾乡间有不少助产士结合老公当密医(因为那时的密医要四处出诊,以当时的风气,女人抛头露面在外奔波会被人指指点点)。寄药包这制度就好玩了。
一些药商,用个塑料袋将家庭常用的成药放一起(药包),由业务员挨家挨户拜访,获同意后即将药包挂墙上。
农村不识字的多,所以常用图案说明适用症状。
业务员会定期回访各家,记录下用了那些药,再收钱,同时补充新的药进去。
高超的医疗技术,助产士体系发展出来的密医,以及药商在农村的寄药包,从上世纪的30年一直到90年代,成为台湾高低端平行发展的医疗体制。富的流油的医生,穷的看不起病的穷家庭用寄药包也并行,但这一切全因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打破。
二、台湾的医保-全民健保
台湾一开始是推军公教人员医保,以及劳工医保,但是,非军公教,非劳工,就排除在医疗保障体系之外。随着经济发展与号称代表农民利益的党外(民进党前身)掘起,医保上的不公平,开始被检视。于是,结合已有的公保、工保,另外加入渔农保、民间自组职业工会(个体技术工人,如泥水匠、铁匠),以及无业人口的社福保障。在做全民健保前,曾有两派争论,到底是要走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全世界的医保,分两种,或者说可以扩充为三种。
一是公医制(这不算保险)
二是社会保险(公办保险、政府补助部份保费,依收入做差别保费征收)
三是商业保险
台湾因私人医生太多,且都是有钱人,公医制做不了。
健保的起源又是为了保障弱势者的就医机会,因此最后只能走向社会保险。
1995年,台湾开始全面实施医保,简称全民健保。
一人一张健保卡,看医一次,由医院或诊所盖一个章
六格盖满后再申请新的卡,患者只付挂号费与部份负担,甚余医疗费用由医疗单位直接向健保局申请核销。这种纸卡,加上当时就医纪录都是纸本作业,所以产生很多医生诈欺健保费事件。
台湾一般是预约与现场挂号各一半,比如某医生,他每天看诊50人,单数号给预约,双数号给单日现场挂号的。
刚开始实施健保时,农村很多诊所兼卖味精,民众拿健保卡去诊所盖个章,换包味精。而诊所伪造就医纪录,可能是心脏病之类的,向健保局申请高额医疗费用核销。因为强制全民缴健保费,但看病几乎不必再花钱,所以,私人医院、诊所,不加入健保医疗体制,根本活不下去。
因为向健保局诈欺的太多,因此健保卡换成芯片卡,可以纪录就医讯息,比较容易找出这个人到底看了几次医生,再去查就医是否合理,同时为了避免医疗单位过度医疗,比如不管什么病都挂上点滴,所以,健保局就各种不同的疾病,列出合理的仪器检查、用药的清单,以及可以核销多少费用。超过的部份,医院自行吸收或向病患收钱,目前,除非发高烧无法进食,或者上吐下泄无法进食,不然门诊就医,几乎都不能打点滴。
医药分家也是后来的。医院为了多向健保局核销费用,会多开药,所以,又祭出医药分家的制度。
肚子痛,病历上要列明是什么症状,健保局会列出什么样的症状可以做哪些检查,再判断出是什么病要用什么药。如果没按SOP做检查、判断,该笔费用健保局不给予报销。另外,健保局又弄了个总额给付制,什么样规模,多少就医人数,一个月最多只能向健保局申请多少额度的健保费。超过的,自己想办法。比如,一种病,可以用3种药治,按理依病情与患都身体特质用药,你如果都用最贵的药,到月底可能超过健保局愿给的总额,多花的钱都打水漂了。台湾的病人只负担少许的医疗费用,其余的不必掏出半毛钱,医院自己向健保局核销。所以,做太多检查,开太多药,到时健保局不给核销,损失的完全在医院,跟病人无关。
自付额200元封顶
3人或4人病房,单人或双人病付另付差价。
台北某家医院的住院价格表
因为多数人相信大医院的医生技术好,仪器佳,所以许多人小病也要跑大医院,因此,祭出了不同的自付额,到大医院看病需较高的自负额,包括诊疗与药费。门诊的话,以上面的表算,不管大小病,最多花560元台币,另外,某些重大疾病,会减免全数的医疗费用。
我父亲前幾年肠穿孔开刀住院16天的账单。因为这算是癌症的后遗症,列入重大伤病,减免多少医疗费用。所以全部支出115900元,我只缴了910元,其余的,医院自己向健保局要钱去。台湾医保,曾被评为全球最后的公办医保制度。
有没因病人要求而做过度医疗的事?这要靠教育。社会公众普遍知道打针有可能扎到神经,检查可能伤身体(比如X光有幅射性),还有多少人愿意拿自己生命开玩笑,要求做过度医疗?如果就医时,医生拼命跟你说所有的检查都是必要的,不做有风险,你当然希望检查做越多越好
全球最好的公办医保,不是因收费低,而是成功的将医疗系统内所有的人全纳进来,所以,很少有挂不到号,有病找不到医院的情形。这套系统怎么花钱呢?
劳保是退休后的社保给付,先不看。看健保费部份。依不同收入分级距,定不同的保费,保费发分自行、雇主与政府分摊部份,简言,收入越高,缴的保费越多,雇主与政府也要分摊保费。
看不同的分摊比例,劳工、雇主与政府是3:6:1,军公教与政府是3:7,因为政府同时也是雇主,农民最特殊,不管收入多少,全缴缴低保费,且比照军公教,由政府分摊70%。这是当年政治搏奕下的产物,因身分与收入不同,缴的健保费不同,但就医时不分身份,医疗待遇与自行负担的医疗费用是一样的,台湾的健促造福全民,但即使使用各种手段防弊,还是免不了过度医疗的情形。除了医院想办法做手脚外,患者也不一定理智,有人一个小感冒,今天去这家医院,开了3天药,隔天没好转就再换另一家,也有老荣民,高血压可以一次拿一个月的药,但他一周看了6家不同医院拿高血压的药,之后将药拿回大陆老家给亲人。
只要身体不舒服就可以用健保看病。但明明没病,只是要让身体更好的保健门诊不行。比如身高170,体重110公斤的人看减肥门诊健保可给付(过胖是病),但同样身高重80公斤的人,看减肥门诊就不理你了。台湾健保的财务面一直是问题。过度医疗只能想办法减少,但无法完全免掉。财务上的风险是台湾健保的最严重问题。医闹,台湾一样发生。因此,医闹风险大的外科、小儿科、内科一直缺医生。而台湾出生率严重降低加上城乡差距,偏远地区养不起妇产科医生,但还是有新生儿。前面几项问题,导致大量的医生跑到整形外科去。整形外科健保多数不给付,但从不怕爱美的女人不掏钱,这导致医疗资源的偏差。而健保财务紧张导致的让医院的费用核销苛扣,后面是医生、护士聘用不足,超额加班,医生一周上班80小时以上是常态,再来是医院为了利润,大量压低药品采购的价格,比如普拿疼健保局一颗给3元,只要你能压价到2元进货,你就多赚1元。这导致台湾的医药业大量仿国外过期的专利药,自己不肯投入研发。而国外药商也因健保局不断压缩给付药价,不愿将药卖来台湾,这导致一些仠罕见疾病,台湾不易买到药。
另外再补充个题外话,台湾不容许任何具医疗效果的网络广告,所以,百度那种钱,台湾赚不了。
又补充个陆生纳健保的议题。 陆生愤愤不平,为何外籍生、侨生可以纳健保,陆生不行?马英九政府年代一直想将陆生纳入健保,以符合公平性(不歧视),但绿营反对,理由除了对大陆的敌视外,另一考虑也是公平原则。有两点被认为不公平:
1.台湾的健保几乎是全面性保障,但台生在大陆的医保是只保重大伤病的医疗。大陆方宣布,自2013 9月起,开放所有在大陆就读大学以上的台湾学生,都可自费享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专为无业人士、老幼残病和学生量身打造的「医保」,缴的钱虽少,但保障也也下,是大陆从 A到E五档次医疗保险中,最阳春的医疗保险。台生适用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属于重症才会给付的医保,也就是重大伤病制的医疗保险。因为此类医保采「超出门坎支付制」,亦即在规定门坎内的医药费,由患者自付,医疗费用超出门坎者,由医保基金支付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至于小病就得由患者自掏腰包付钱。
2. 台湾的健保,政府补助部份保费,无业人士(含没跟着家长保险走的学生)政府补助四成保费。对于侨生、外籍生,因政策上拉拢,所以一向是以这方式处理。但陆生,因两岸之间的特殊政治对立,绿营视为敌国,为何要给敌国人生优待,这不是养老鼠咬布袋吗?
最终,在蔡政府手里以公平性原则通过将陆生纳入健保的法案,条件是所有外籍未在台工作人士(几乎全是学生)因未向台湾政府纳税,除非原母国政府给予台湾留学生在医保上有特殊的优惠(目前查的是没有)政府不补贴,采全额缴费。而最大的受害者是原先由政府补助四成保费的侨生与外籍生。
发布于 2024-03-22 02:31・IP 属地中国台湾查看全文>>
大隻熊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athy - 30 个点赞 👍
幫你算好了,
19.2萬億人民幣就行。
這些錢怎麼來的?
就是每個人從出生就開始交健保費,
沒工作?
沒關係掛在家人身上,
人在美國?
沒關係掛在家人身上,
沒有家人?
沒關係掛在政府,
反正就是從出生交到死,
除此之外,
你上班的公司也要交一樣多的錢,
就這樣每年還是虧損拿稅金去補。
我每個月大概交一千多rmb的健保費。
想要健保可以啊,
交錢就行,
反正就是上班的養全民
就大陸花的那點錢,
有醫生看不錯了,
還嫌
编辑于 2024-03-21 17:46・IP 属地中国台湾查看全文>>
elvis30901 - 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五岁大 - 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墨者 - 7 个点赞 👍
台灣的健保費是稅。要繳一輩子。
補充保費是資本利得稅。股利、房租都要繳。
抽菸要繳菸品附加捐。
不過這是有利大家免除風險準備的好方法。
大陸有很多優勢。例如藥品採購費用,台灣談不下來。醫療器材,台灣只能開國際標。這些大陸都有自己的產業。醫療的研發能力,大陸也有更多人才。
发布于 2024-03-20 22:24・IP 属地中国台湾查看全文>>
胖胖安 - 4 个点赞 👍
不可以,实行台湾健保的话大陆老百姓会骂娘。
1:台湾健保是强制性的,中国社保和美国一样不强制,这造成很多中国和美国的小企业不给员工交社保。台湾没有工作的人和小孩学生要挂靠公司交健保,不交健保是要被重罚的。
2:台湾健保是每月所有收入的5.17%,比如每月10000人民币,交517元健保费。你炒股房租分红之类的额外收入也必须交健保。台湾中产以上阶层对高额健保费很反感,比如你股票赚了100万人民币,也要交5.17的健保,这已经等于是税而不是医保了。而其他的税一样不少交。
大陆是只交工资部分,很多公司按当地最低社保交纳比例交费。大陆医保的交费比例占个人工资的2%。
3:买药:台湾健保没有自己的账户,不会像大陆把自己交的医保返到社保卡里,大陆是把你交的钱全返给你了,等于你根本没交钱。而台湾没有社保卡,台独政府独吞所以健保费。台湾老百姓不能像大陆人民一样拿着社保卡去药店自由免费的买药。
4:门诊:台湾挂号费不报销,不能像大陆社保一样刷社保卡免费(注:台湾挂号费挺贵的)。台湾门诊有“部分负担”比例,大陆门诊走社保报销一部分,剩下的直接刷社保卡就好,全免费。
5:住院:台湾健保住院费不像1450水军宣传的一样全免费,有“部分负担”。台湾人刘乐妍的哥哥住院花了50万人民币,健保只报了一半,他哥买的台湾商业保险又报了些,自费了十几万人民币。台独政府医疗总支出中,个人自费部分占全部总支出52.1%. 健保支出占47.9%。还有,如果台湾健保真像水军说的那样全免费,台湾社会为什么还有商业医疗保险?
6:台湾和世界大多国家一样医疗的时效性便捷性远不如大陆,急诊等一个月都正常。
7:台湾每周单休,大陆每周双休。
8:台湾65岁退休,65岁拿退休金,大陆60岁退休,60岁拿退休金。
总结:台湾健保是强制性的,没工作也要交,这点比大陆强,其他都不如大陆社保,健保是一种重税抢夺式的税收。大陆医保是把交的钱又全返给你的社保卡了,然后政府又补贴大部分。大陆这边还没算上全世界最廉价的一年380元的合作医疗,这基本属于做善事了。
编辑于 2024-03-21 22:08・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胡睿 - 4 个点赞 👍
柯文哲:當前健保制度民眾90%滿意、醫護只有30%,台灣於2021年醫療保健支出僅占GDP6.6%,不僅低於OECD國家平均的9.7%,與鄰近日、韓相比也偏低,當前健保制度不僅是建立在醫護的血汗下,台灣人也沒受到比較好的醫療品質,在人民平均壽命、癌症存活率、新生兒及產婦死亡率各項數據上,皆不如日、韓,甚至也連年虧損。
政府為維持健保的假象,刻意壓制自費醫療的市場,醫院為爭取健保金費重量不重質,但純醫療收入又無法負荷盈虧,只好靠停車場、美食街、股票、宗教捐贈等業外收入維繫,而民眾瘋狂擠進醫學中心導致急診爆滿,更凸顯醫療分級轉診失敗。
理想的健保應反過來提倡「保健」,讓當前注重「大病不死人」的醫療,朝小病不轉大病、不生病的前端發展,將更多預算投入國民健康、預防醫療,宣揚健康觀念,讓人民戒菸、運動減肥、提早治療三高,等於是投資健康,提升國民生產力。
发布于 2024-03-22 09:42・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有那么一棵树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红茶还是绿茶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人生五十年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AVID HUME - 2 个点赞 👍
我就说过,取消所有职工社保,社保完全与职业岗位脱钩。全国14亿人不论职业和收入,一律交同样标准的居民社保(贫困人口和小孩的交费可以由财政补贴部分),保证所有人的养老金一样,医疗报销标准一样。大家觉得怎么样。
编辑于 2024-03-22 14:0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人生何处不青山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兰亭湘北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用户名被举报 - 1 个点赞 👍
不怕看病俠? 要怎麼保證大陸健保實行初期不會大量虧錢 台灣每個人每年要自己負擔六七百元 雇主也要付 這也很難做到吧 而且我相信就算實施了也不會像台灣是平等的 可能會有戶口限制 然後如果讓老人多付一些會被罵 付一樣的也會有人覺得不公平 總之我覺得不太可能
发布于 2024-03-21 23:54・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达拉斯快递员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Inuyasha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hachacats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尚智 - 0 个点赞 👍
捋顺逻辑,大陆可以比台湾省的健保搞得更好。
台湾健保搞得好,秘密在哪里?运行逻辑不一样,把医患从博弈关系变成了命运共同体。
具体操作其实很简单:强制缴费→按签约人口(辖区总人口而不是就诊人数)预算→免费诊疗→省到即赚到,为了防止无病蹭医,提高了挂号费。
每年的健保总预算是相对固定的,医方必须想方设法省钱,又必须让服务人群满意,即用最小的支出达成健保目的。
换成你,会怎么做?
首先就是把介入点提前,通过健康教育、定期体检、预防保健……使服务人群不生病、少生病,有病也能早发现早治疗,阻止疾病发展到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的程度。
其次,就是要不断提升医术,才能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达成满意的诊疗效果,与之对应的是医术和收入高低保持同步。比如能通过望触叩听确诊就绝不动用各种检查,能用低廉的检查确诊就绝不动用昂贵的检查,治疗则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案,绝不用大处方……
提高挂号费可以防止有病没病都往医院跑。有些人认为反正诊疗是免费的,不蹭白不蹭,有了相对较高的挂号费,得到的诊疗所需要的花费可能低于挂号费,大家就会进行评估了。
如此一来,医患双方就成了命运共同体……
作为医方来说,不能令人满意,就没人跟你签约,自然也没有相应的预算……
作为患方来说,不配合医方的健保方案,则需要不断提高强制缴费比例……
医患双方共同合作,健保当然搞得好。
大陆为啥会比台湾省搞得更好?因为大陆有中医,在使人不生病、少生病方面,谁又能和中医比呢?台湾省的健保金是按个人年收入的5.17%缴纳,大陆应该可以控制在2%~4%。
医疗腐败也不存在了,按现行的运行逻辑,医疗腐败损害的是患方的利益,不腐败的医务人员还有可能跟着提升收入,当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而患方在信息、专业等方面存在巨大的落差,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扭转逻辑之后,腐败要从总预算中走,动的是其他医务人员的蛋糕,还藏得住么?
编辑于 2024-03-21 17:18・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newstar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嘻嘻嘻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标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