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国家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玩网游,表示「不能再让游戏害人了」,该建议合理吗?网游影响有多大?
3月6日,北京。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 在接受未来网采访时表示,“不能再让游戏害人了”。委员赞成管控大学生玩游戏时间,除此之外,还要全面禁止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玩...
- 12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18岁结婚生子觉得你足够大,18岁打游戏觉得你还是个孩子
28岁找工作东奔西走被嫌年纪大,60岁办退休颤颤巍巍被嫌年纪小
这世界真是光怪陆离......
发布于 2024-03-07 15:34・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法海是个男宝宝 - 2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苏子 - 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活该,jm帝国被捕时,你们不是在拍手叫好,反人类作品要坚决抵制,不能让jm帝国作品害人吗?真双标啊,现在我支持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网游,我认为游戏反人类害人要坚决抵制,steam最好也封了,让你们感受喜欢的东西被消灭的痛苦,游戏被封杀了我也拍手叫好,反正我不玩游戏,就像你们厌恶jm帝国想让jm帝国死一样,我支持毁灭游戏。
编辑于 2024-03-08 21:35・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hhhhh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张张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好,支持,早就該管管了。
就應該不讓玩遊戲,未成年應該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民族光明的未來奮鬥一生,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統一生育,統一教育,統一努力,統一勞動,統一優化、統一退休、統一死亡。
國家要計畫一切啊,怎麼能讓那些資本家腐蝕中華民族的幼苗?
至於成年的大學生,應當鼓勵在學期間先婚先育,例如:夫妻宿舍、學分抵免、零花錢等。
有效提高結婚率與生育率,降低人口老齡化。
发布于 2024-03-09 07:07・IP 属地中国台湾查看全文>>
裘哥 - 584 个点赞 👍
这位委员连续提了好多跟教育有关的提案,一会儿是模仿姚洋教授建议缩短学制,一会儿又是要把大学生管起来限制玩游戏,现在变本加厉直接建议禁止网游。。。
这搞的我很好奇他平日都有些什么教育实践...
然后一查,老哥你做个专业的餐饮买办就算了,然后你的中国胃居然是靠日本快餐慰藉的???
洪明基,1970年7月生于香港,从事食品加工和快餐连锁业。
洪明基敏锐地觉察到,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平稳向好,大众消费能力将逐步提升,快餐业必将大有可为。选择这个创业方向,也与他自己早年在美国的经历有关:“我在美国上学的时候总是吃墨西哥餐,非常怀念国内美食。后来偶然到附近的一家卖米食的餐厅吃饭,觉得既美味又健康,之后每周都要去好几次。当时我就想把它引入国内。”洪明基说的这家“米食餐厅”,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吉野家”,当年,正是吉野家的一碗牛肉饭,慰藉了他的“中国胃”。
从1992年在北京开出第一家店面开始,吉野家已在北京、天津、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拥有超过400家连锁门店。在引进吉野家的同时,洪明基还引进了美国冰雪皇后(DQ)冰淇淋,常常可以看到吉野家与DQ比邻相伴。[1]这么热爱中国餐饮文化的华侨人士,只能靠日本的快餐和美帝的冰淇淋来抚慰自己和国人的胃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国情怀啊。
所以我现在反思,洪委员一定是觉得网游这种外来入侵文化蚕食消耗了中国青少年的文化脊梁...
毕竟洪委员自己多年来一直在引进国外快餐品牌,竭力抚慰自己和国人那颗"离不开洋快餐"的中国胃。在他看来,网游这种舶来品,就像他引进的洋快餐一样,正在蚕食我们的民族文化。为了捍卫文化尊严,他挺身而出,誓要将这些"洪水猛兽"斩草除根。这种远见卓识,实在令人折服。
再联系之前的提案,缩短学制,想必是为了让学生们早日脱离校园,投身到他的快餐帝国;接着又要管控大学生玩游戏,恐怕是担心他们沉迷游戏只点外卖,从而影响了对他店面洋快餐的消费。
总之,洪委员的一系列言论,不仅展现了他对教育问题的深刻见解,更揭示了他作为一个餐饮业巨头的文化情怀。他对洋快餐文化的推崇,对本土游戏业的打压,无不彰显着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
参考
- ^立德人物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洪明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ON1FCNF0514EKOC.html
发布于 2024-03-07 10:26・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XL Xiong - 167 个点赞 👍
勉强回答一下:
在没有给任何“出路”且没有考虑“其他娱乐替代品”潜在影响(可能更差)的前提下,谈全面禁止完全就是一个“草率”的结论,何况涉及的范围极大,不仅仅只是未成年人,这往往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禁止后结果更恶劣,且不说这事情落地根本没啥可行性。
完全依靠监管上强制全面禁止一种产品,不能简单理解成这东西就会完全从生活消失,可能造成其他东西涌入这个生态位,造成其他连锁反应……
注:现行监管语境下“网络游戏”包括一切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的游戏,口径理论上是包括所有steam、epic这种平台提供的单机游戏,所以也别“幸灾乐祸”了。(每次都有人觉得利好单机,但是实际上监管眼中并没有这么细分的颗粒度)
无论是生态上还是社会上,治理手段最忌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夏威夷当年有鼠患,美国当局很恼火,引进了红颊獴,结果老鼠问题解决了,但是红颊獴成为了“生物入侵物种”,带来比老鼠更大的麻烦……
游戏也是同理,真的想要一刀切掉游戏,即使真的全面成功禁止了,后续带来的很多麻烦都是难以评估的:
现在看到的表象是“网络游戏”存在沉迷,这个事实不假,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但是也要看到其他几点:
第一,网络游戏满足的是未成年及大学的娱乐和情绪发泄需求,这一点是刚性需求,换言之,不让这些人去玩游戏,他们大概率也根本不会去“做题”或者学习什么课外技能,这个时间他们都会用来消遣是发泄。
第二,如果没有游戏,自然会有其他“替代品”发挥消遣或者说发泄的目的,会比游戏更积极还是更消极,这可谁都没办法保证。网络游戏全面禁止后,由于刚性需求存在,这个“生态位”不会消失,而且会有其他东西填补,要么“给出路”,真的确保未成年人和大学生都有足够丰富的业余生活(且可以满足发泄、娱乐的需求而非额外课外任务的前提下),要么“评估或者接受可能带来一切的潜在结果”——包括但不限于抽烟、喝酒、打架等等消极的结果,毕竟网络游戏和智能手机未普及之前的时代我们都见识过了……
第三,就目前性价比来看,网络游戏不说是性价比最高,也是几个风险最低的“解决方案”之一。现在即使在北京、上海等这种教育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大都会,能够举办较为丰富的课外活动(比如比较正式的足球联赛)的中小学都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小学甚至大学生群体不具备条件接触这些,所以很多转向网络游戏,如果没有网络游戏,不排除进一步“学坏”导致风险完全不可控的情况,现在变成沉迷网游的宅男,固然显得“费拉不堪”,但是这些人放弃“二次元”转向“武德丰沛”的东西,恐怕全社会都更担忧……
而显然在提出“全面禁止”的时候,我没有看到后续的“解决方案”,就有一种“头痛医头”的感觉,好像直接让“网络游戏”消失,所有相关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一样……
几乎每一年这个时候,都会有类似的提议,也算是互联网时代最明显的写照之一了,毕竟互联网时代中“网络/游戏沉迷”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却刻意忽略了网络游戏其实让一些其他更为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销声匿迹这一现实,因为游戏确实是通过最廉价的手段提供了最大的精神刺激,尽管有些东西确实有一定负面作用……
最后,很多时候我看到是对游戏这边更多的矛盾:
每每看到市场信心的时候,就能看到很多人援引各种互联网厂商(主营业务为游戏)的业务状况,包括游戏厂商应用人工智能等,用以论述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每每谈到文化输出的时候,就能看到很多人援引游戏公司的“文化出海项目”(实际载体是游戏),说到中国文娱行业的崛起,不乏一些带有一定官方性质的媒体;详情可见:
每每谈到亚运会金牌的时候,又是为国争光,电子竞技选手也是身披国旗领奖,行业可能不成熟有乱象,但不是一定要全禁止;
但是,每每谈到游戏本身的时候,又感觉是“洪水猛兽”,而且好像在一些人眼中是一个完全不可控的定时炸弹,总是“欲除之而后快”那种感觉……
咱不能总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吧?用得着的时候,就是文化载体、科技驱动、增长龙头,用不着就洪水猛兽……
其他推荐阅读:
如有不妥之处,求轻喷,欢迎爱好者们一同讨论~
编辑于 2024-03-09 18:37・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疯癫的A兵者 - 14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杰洛士 - 119 个点赞 👍
一百年前
李约瑟难题:
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被欧洲人后来居上呢?
同治三年,李鸿章书恭亲王和文祥:
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
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一百年过去了
对游戏的态度,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
不能再让游戏害人了!
[美] 简•麦戈尼格尔(Jane McGonigal)
发布于 2024-03-07 09:02・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自由飞 - 118 个点赞 👍
全面禁止穷人呼吸,国家不就富强了吗?
查看全文>>
丈二铁鞭 - 6 个点赞 👍
昨天晚上就注意到这个提案了,到现在还在微博热搜挂着。
从十年前的追星,十五年前的早恋,二十年前的香港电影,三十年前的武侠小说,再到现在的游戏,或者还有以后的短视频,可能都会被拿来一刀切。
从很多年前开始,就说游戏是电子鸦片,会毁坏青少年的一生。可看看现在国家的中坚力量,哪个不是青少年时期玩过游戏的,只要有所控制,懂得人生的大方向,游戏这种只不过是枯燥人生的调味剂。
而且,这几年电竞也在越发夺得观众眼球,甚至都进入亚运会、奥运会了,夺得冠军一样可以为国争光,我们真不应该一刀切。
像短视频这种,可能比游戏杀伤力更大,一刷就停不下来,还特别能圈钱。而且基本上是全民都在刷短视频,不论男女老少,这可能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地方。
委员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肯定还是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网络游戏对其造成负面影响。但决定不能一刀切,凡事都有两面性。
- 网游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确实存在,而且不容忽视。
我还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未成年现实中对游戏进行模拟,竟然拿着树枝还是刀杀了人,他以为是像游戏里那样,只
查看全文>>
慢悠 - 0 个点赞 👍
省流:扬汤止沸 治标不治本
前些日子还没开两会的时候,满互联网全是“马云你听我说”,这波让不少“为了国家的未来的博主”赚了不少流量。最离谱的是这些博主直接声称“互联网是你(马云)家的”。(坏了,这波怕不是让阿里云把ICANN拿下了),
看完以上离谱的发言,应该差不多明白这个提案的目的了:拿着木棍打枣树,总有一两杆子能打到枣。
我的评价就是:不要拿网络游戏来当作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查看全文>>
晚江右海 - 18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你法丨我笑 - 167 个点赞 👍
真的建议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玩网游,真禁了对游戏也是利好。
我们先来看看21年的830新规: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830新规”),明确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用户必须实名注册登录,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每周3小时,也能是「不能再让游戏害人了」。
每周3小时的活动,还能把锅继续背上。@洪明基委员真是太厉害了。
但另一方面,830新规推出两年多,效果挺好,最重要的是 未成年人引发的游戏负面舆论大大减少了。
这么严的新规,锅很难轻易的甩给游戏了。——在游戏之前,电视害人、小说害人....反正总要有背锅的。
所以我真的建议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玩网游,全面禁止未成年玩游戏,这个锅就完全不该游戏公司背了吧?
另外,另一个要求管控大学生玩游戏的,我的建议也是直接全面禁止大学生玩游戏。
禁止完,大学生就不会因为游戏玩物丧志了吧?
反正不是游戏的锅了。
在我们的生活里,电子游戏的定位和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个时候,值得重温传播学者董晨宇老师的那句话:
责怪技术是最方便的,但是没有用。
北师大传媒学院的何威教授做过一个统计,他分析了四十年来《人民日报》上和游戏有关的1700篇报道,从1989年任天堂红白机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到2001年电脑游戏和索尼PS2次世代主机兴起的这十几年里,没有一篇报道是正面的,不是那个我们熟悉的“精神鸦片”说,就是讨论游戏引起的治安管理问题。
而从2012年开始,中国游戏产业走向了成熟,开始出海,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主流媒体的报道转向了更公允的“产业经济”和“文娱新方式”的视角。近五年的报道里,负面结论下降到了13%。
我们的生活体验也在跟着转换,从孩子玩游戏变成了全民玩游戏,我希望这是一个常识:所谓“网瘾少年”,病根并不在网络和游戏,而是在于失败的家庭教育和代际关系。再来一段:
“游戏像糖”,是需要控制的必要生活元素。
也有的用户朋友不同意,我也理解,当我们在生活里亲眼目睹到因为沉迷游戏而引起的严重问题,就会有强烈的抵触。但是我觉得,关键在于解决那个“沉迷”的状态,而不是解决掉游戏本身。
在这类争论里,最常用的反驳是:“你会让你的孩子玩游戏吗?”
而我的回答是:“当然要让我的孩子玩游戏,否则她是没法面对未来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三十年以后掌管这个世界的可都是玩着游戏长大的一代人,他们从童年开始,情感和思维,对世界的理解,就已经被游戏深刻改变了,这从他们现在使用的网络语言和二次元审美就能感觉出来。
他们在游戏里建立的思维习惯和现实经验是缠绕在一起的,这会决定未来世界的诸多方面。这种状态就像是中世纪欧洲世界的现实,是被缠绕在一起的宗教迷狂和现实经验决定的一样。一个人要是穿越回中世纪的欧洲,不理解基督教文化是没法生存的。
不让我的孩子玩游戏,她现在会没法和同龄人交往,将来也会没法理解这个世界。参考
- ^文化参考
发布于 2024-03-07 21:39・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Paranoia - 121 个点赞 👍
中国未来ai和芯片万一失败了。
记得把他们祭天
今年两会还一个议题就是中文语言库缺乏
知道老外一个训练AI的方法嘛?出一个游戏,然后AI直接接管。拿玩家的对话库直接去训练。
现在国内大概就网易这么干,逆水寒里直接AI一边训练一边进化一边和玩家组队下任务。
历史上AI最早的雏形!就是游戏程序的自动寻路程序。
而芯片这种硬件,最早就是为了满足游戏佬的娱乐需求而诞生的。
上几个月炒的工业大摸底,不管是真是假,你会发现这几个例子:
碳纤维不是计划出来的,是钓鱼佬琢磨钓鱼搞出来的。
反隐形涂料也不是计划出来,而是飙车党为了规避测速雷达需求的无心插柳……
阻拦索也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外贸党疯狂卷订单需求卷出来的爆仓货。有些创造不是计划出来的
很多技术创造是完善的市场,自然而然的产生的储备
英伟达创业时,我们被游戏禁令卡断了市场长达数十年
这次我们想尽一切方法追赶上来,还要继续卡断盈利市场?
你不是救世主,你不能计划一切!
这世上没有救世主,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
编辑于 2024-03-09 20:23・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宝宝巴士维修员 - 93 个点赞 👍
性同意的年龄是14岁,
网络游戏准入门槛是18岁,
那为什么网络游戏不叫成人用品?
【不能再让游戏残害人了!】
我是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我听到有代表委员提议要对大学生玩游戏进行管控,我非常赞同,我以为,如果我们管控游戏的手段达不到效果,我更希望国家出台政策,全面禁止网游。玩游戏的危害太大了,它摧残了我们孩子的眼睛,我们几乎找不到眼镜不近视的中学生;它更扼杀了人间最宝贵的亲情。现在的游戏越来越刺激,它把人性中最可怕的东西:贪婪、残暴、自私全激发出来了。这位代表在微博亮出了他的理由,
觉着玩游戏伤害眼睛,扼杀亲情,激发出了人性罪恶的一面。
那问题来了,
究竟是一个周玩几小时的游戏伤眼睛,
还是从早到晚盯着课本黑板上的小字,在教室一坐坐一天,不让孩子出去散心伤害眼睛?
爹妈都捧着手机,走到哪儿抖音刷到哪儿的时候不扼杀亲情,
孩子一个周就周末玩几小时游戏就伤害亲情了?
青少年校园霸凌这么多年不解决,校园霸凌事件屡见不鲜,这比安静找个地方打游戏严重多了吧?
说到底,就是青少年没什么话语权,所以跟个面团一样随意拿捏。
真要我说,短视频让人沉迷的能力更强大,很多老头老太太都一天到晚刷抖音不带停的,但是从来没说搞个「短视频防沉迷」,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真刷抖音也真有话语权。
而且,
我不知道其他朋友们是啥情况,山东这边过年的时候走亲戚,有很多中年人喜欢聚在一块打扑克,捎带着会添点彩头,这种乍一看金额不大,玩一下午输个几百上千很正常。
这种东西在中年人里应该更常见吧?这对家庭的伤害也更大一些吧?
扣在游戏上的帽子,完全可以扣在这件事情上。
怎么从来不见这位代表在这件事上发表建议呢?
与其搜肠刮肚去挖掘游戏的危害,
不如正经去研究一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布于 2024-03-07 11:10・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滕尊 - 76 个点赞 👍
你觉得他们没了王者荣耀、和平精英、CODM、金铲铲、暗区突围、部落冲突、火影忍者、穿越火线、逆天寒、蛋仔派对、原神、崩坏、星铁就一定能学习了?
没了国服,有可能会去玩外服,或者上steam,外服和steam有些东西可比国服劲爆多了……
或者会玩单机,多老、多小的单机游戏,只要能打发时间的都会被发掘出来,什么植物大战僵尸、鳄鱼小顽皮、割绳子、神庙逃亡、辐射避难所、辐射岛、GTA移植、恶霸鲁尼……
再不济这些都没了,下个Microsoft edge,等待网页还有小游戏,或者上poki,更是打开新世界大门。
最不济这些全没了,电脑总有个扫雷、蜘蛛纸牌吧?实在不行画画也行!
要是电脑不让开机,手机不让用了……回到十几年前那会,大不了去学校门口报刊亭买小说和漫画杂志呗,只要你想打发时间,方法多的是,只要你想娱乐,方法多的是。
发布于 2024-03-07 11:25・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隍鲘哒道胨 - 45 个点赞 👍
禁烟禁酒!!!!
这俩每年害死多少人!!!
要禁就一禁到底!!!
这样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有保障了!
至于会不会导致战争赔款?
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
我就要禁掉这些害人的东西!!!
别人打进来了,我们不还可以选择拒绝吗?
逻辑闭环,完美(狗头保命)
编辑于 2024-03-07 23:30・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多么尴尬 - 2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想当一条咸鱼 - 2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creamingTheatre - 7 个点赞 👍
把教育的失败归于游戏??这么说那些清北的学生,肯定不玩游戏吧。
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不禁烟?
酒驾那么多,为什么不禁烟?
因加班猝死那么多,为什么不禁加班
……
编辑于 2024-03-09 02:04・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风之极过无痕 - 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朱洪毅 - 4 个点赞 👍
政协委员什么心态不知道,但是金融口的大佬肯定在咬牙切齿,挨个打电话和腾讯网易解释,只是普通提案,你们不要慌,不要一惊一乍,要稳定,求求你别死
发布于 2024-03-09 13:29・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郑聪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幻梦Magic Dream - 2 个点赞 👍
错了,应该直接禁止生孩子,孩子就不会被害了。
那代表能不能提一下
建议全面禁止成年人加班
建议全面提高成年人加班费
建议全面禁止35岁以后裁员
建议全面落实成年人八小时工作制
天天盯着个网游干什么??是实体产业不够你们盯的么??实在不行你提一个建议降低景区门票费用,整顿景区乱收费,降低机票价格,降低群众旅游费用,大家有钱旅游了,谁还天天玩网游。
还有,网游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算是维护了社会秩序。毕竟不是人人都有钱外出旅游看世界,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及时管教他们,他们的成绩也不是很好,补不起课,上不起兴趣班。网游是他们唯一的消遣手段。如果取消网游,一群血气方刚的未成年人没了唯一的消遣手段,他们会做什么,你能想象吗??
有的人天天玩游戏,照样清北华五211,有的人高中三年补课费花了大几十万,最后本科都没上,有没有可能有些人他就没有学习的天分,或者他志不在学习,这种情况难道不应该是家长和孩子沟通吗??上升到国家层面怎么回事??
网游是很多普通家庭孩子的唯一娱乐了,给他们留点快乐吧!
编辑于 2024-03-09 01:59・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Kyro - 2 个点赞 👍
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中,每当出现被认为有害的现象或产品时,人们普遍期望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来保障公众利益和健康安全,因此呼吁禁止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反应。这种反应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快速响应公共安全风险**:对于明显具有即时危险性的问题,如食品安全危机、严重环境污染等,禁止往往是最直观且强有力的手段,能够立即切断危害源头,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2. **社会管理和秩序维护**:在传统观念和现行法律框架下,禁止是一种有力的行政调控手段,有助于强化社会治理,尤其是在短时间内缺乏有效替代方案的情况下。
3. **公众期待与舆论压力**:面对公众对政府加强监管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强烈诉求,政府有时会倾向于采取禁令形式的措施来回应社会关切,尽管长期来看可能需要更加精细和多元化的管理策略。
4. **立法与政策制定滞后**:对于新兴事物带来的复杂问题,现有法规可能来不及跟上节奏,于是临时性禁止作为一种过渡措施被使用,直至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
然而,您提出的创造性解决办法同样重要。在现代社会治理中,除了直接禁止,确实应该积极探索并实施更加细致入微、富有弹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方式,比如:
- **强化监管与执法**: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管,确保企业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 **公众教育与宣传**:提高公民的认知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通过科普教育让公众了解如何辨别有害产品,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 **技术创新与替代方案**:鼓励科技创新,发展无害或低害的替代品,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
- **激励机制与市场调节**:运用税收、补贴等经济手段调整市场行为,推动行业自律和转型升级。
总之,对于社会问题,既要考虑短期应急处理,也要注重长期机制建设和创新解决之道,两者不可偏废,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发布于 2024-03-10 00:2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规则挑战者 - 2 个点赞 👍
建议全面禁止一切文化娱乐活动捏,让大家好好当螺丝钉创造价值,
生而为人,你的价值就是把除了睡觉,锻炼,吃饭以外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学习,工作中来,自觉发光发热,实现人生价值,奉献自我,发扬工蚁精神
发布于 2024-03-10 12:33・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星之所在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棣王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易浩 - 1 个点赞 👍
我是做大学老师的,基本上课没人听讲,都一人一部手机,从早上第一节打游戏、刷视频,能刷到七八节课。大家对上课好像根本不感兴趣,只关注手机上的事情。
游戏真是害人不浅,我建议全部停止未成年人玩游戏,对身心健康影响太大了。
发布于 2024-03-09 20:18・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内心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