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强调要聚焦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目前境外来华人士支付面临哪些问题?中外差异从何而来?
外籍人士在中国的支付难题,已经引起了高层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强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强调要聚焦...
- 1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在新加坡,一张visa信用卡畅通无阻,公交地铁商店全部一刷就搞定。在香港apple pay绑定信用卡,各种支付刷nfc也畅通无阻。
然而,有人会说会说
“这也太落后了,不如国内二维码方便呢”
“凭什么要方便外国人,爱来不来”
”既然中国人在国际上没有受什么优待,那么外国人来中国也该一视同仁入乡随俗”
”洋人凭什么要收到优待”
予人方便,从来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行政问题,从来都是只是心态问题。当你潜意识把自己的地位放的比别人低的时候,你会抗拒予人帮助。
所有民众在宣传机器下,连湾湾朋友们都不当成是自己人。指望这些人热情好客,那是天方夜谭。
现在外国人不来华,来华不方便,外资投资跟着滑落低谷。我亲眼目睹外国朋友在明明各种通关文件齐全的情况下,还在口岸被要求加填各种报表文件,并一直被盘问,硬生生站着填了不下十分钟,焦躁不安的情绪到了极点。
就这样糟糕的入境体验,换我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hey, man, maybe we meet at another country next time”
国常会是不是出了内鬼,继续硬下去刚到底啊。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通关做甚???
编辑于 2024-02-27 11:5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稳中向好就是赢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Uzi Vert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中国的互联网和银行支付体系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严格控制每一个中国人”这一核心目的上的
那外国人来了能好用就有鬼了,甚至无法插队被控制的链条
赛博朋克,自闭的固态社会也是其中的一环
发布于 2024-03-22 19:3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Mig Silent - 244 个点赞 👍
我个人建议还是洋人们入乡随俗,不惯着,把你的强势、优势传递给他们,这方面别蜜汁自卑。
发布于 2024-02-26 18:14・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林大路 - 103 个点赞 👍
我记得之前改地铁站名的时候,说的是老外来中国看什么英语?
就让他们看中文,看拼音(如果可以把那些叫做拼音的话),这叫文化自信。
你既然来中国,就要入乡随俗,习惯中国的扫码支付和各种绑定身份的注册APP,
这是这里的规矩,爱来不来。
比如,你知道Gongrentiyuchang是什么吗?
看不懂就对了,这是工人体育场站。
再来几个试试,不熟悉北京的本科生及以上学历能不能看得懂,
比如我觉得最逆天的Aolinpike,其他的诸如Shilipu,Shibalidian,Beishenshu,Puhuangyu,Yongdingmenwai
一个机场叫做daxing jichang,另一个叫做capital airport,主打一个灵活。
以前良乡大学城西是Liangxiangdaxuechengxi,后来可能觉得太二了,改成了Liangxiang Univ. Town West,说好的方便外国人认识拼音呢?
编辑于 2024-02-26 19:4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青山布衣 - 8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人生苦短 - 60 个点赞 👍
问题多了去了,我尝试过不使用大陆地区的电子支付和通讯方式完成购物,发现是真的很麻烦,以我个人体验是这样的:
1.上网不便。境外来华的漫游费用并不低,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公共WiFi都需要+86手机短信验证码认证,这就很搞笑了,我目前也只见过1-2家支持使用+852短信验证的公共WiFi(此时又一个有意思的来了,我持有的Smartone HK卡片虽然默认开启了漫游,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有2G或者3G信号,很多地方直接仅限紧急呼叫了,无法接收短信)。恕我直言,我认为公共WiFi强制无密码搞验证属于大傻缺行为。从技术角度来说,无密码的WiFi属于明文传输,而这个所谓的验证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打击什么网络诈骗等行为(实名制都搞了那么多年,但你看除了造成诈骗更加肆虐外,好像并没有太大的正面作用),反而还只会给多少人带来不便。其次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外来访客手机的app用不了,就很尴尬了。
2.现金支付受阻。这一点我相信自己人都深有体会,虽然现在持续在打击拒收现金行为,但是很多时候,不少地方以“无法找赎”等由拒收现金,更有电子支付和现金支付不同价的情况来变相劝退现金支付。
3.电子支付受阻。大陆地区的扫码支付对于国人来说很方便,但是对于外人而言就不一定了。从注册账户认证到登录支付都是问题,即使是使用刷卡支付或者手机PAY,要么就是没有刷卡机,要么就是收银员不知道怎么用(不信你们可以拿着Apple pay去找店员试试,我之前很多次使用都是自己教店员用的,笑死),更别提有时候可能存在的卡组织/银行/地区政策导致的无法使用(我亲测,大陆地区发行的银行卡,在香港以小额免密闪付形式拍卡支付的失败率很高)
一些扫码点餐的小程序,扫码后强制关注公众号,诱导注册会员之类的,非常烦人,这也是我不愿意优先使用微信支付的原因。
关于电子支付这一点,还是要夸夸香港特别行政区,几乎支持全世界各地的支付方式。对于内地游客而言,大多数连锁品牌均已支持支付宝和微信直接付款码支付,同时也能使用各种银行卡支付。
最近港人北上消费很火热,不少深圳连锁超市也跟进升级了支付方式,同时深圳市政府也在口岸处发放有常见的支付方式使用指南,也算是做了个好榜样了。
香港店铺外张贴的多元化支付方式标志 香港永旺超市里标有多种支付方式的pos机 香港大家乐餐厅里的自助点餐机 位于深圳福田口岸的免费巴士,接送北上消费的港人前往各大商圈消费。 发布于 2024-02-26 14:0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ChrissySakura - 3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aka财经 - 39 个点赞 👍
我第一次出国的时候,必须要办理VISA以及万事达之类的支付业务,否则只能苦哈哈的换现金。
当时,没有一个国家的高层给过我指导意见。
————————————————————
很多人没理解我的症结点,这其实是一个使用习惯的问题,中国人当年也确实没有刷卡的消费习惯,所以出国后也相当于在适应别人的习惯。
也就是说,是你要适应我的使用习惯,还是我要迎合你的使用习惯?咱们又没有关闭现金通道对不对?
很多人不要觉得你出国了见过世面了,去学习别人的东西就是理所应当的,这只能说明你学习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强,但并不能证明你的认知水平高。
你的问题还是潜意识里的软骨病。
在中国用现金违法吗?
编辑于 2024-02-27 09:20・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IAN - 19 个点赞 👍
别说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不便,我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也觉得不方便。
简而言之,我最讨厌手机支付。
很多人觉得手机支付方便,而我个人使用上恰恰相反。手机支付,唯一说的方便,就是少带一张卡。这一条对女性而言可能还成立,毕竟女装不一定有口袋。但是男装身上装两张几克重的卡(公交卡、信用卡),我实在不懂有什么“麻烦”可言。
手机支付第一就是隐私问题,只要用手机都会被服务提供商、平台、技术供应商获得一道信息。这个问题是大环境问题,暂且不说。
只说第二点:使用手机支付,无论如何你都需要对手机设备进行操作。何谈方便?
最明显的对比场景就是坐地铁/公交。刷卡,把口袋里的卡掏出来,对着刷卡地方一拍,好了。手机,你需要提前把手机打开到二维码。效率差异非常明显。
最关键的是,使用手机支付一定会占用你的手机使用进程,打断手机使用调度线程。举个简单的例子,一边打电话一边上公交,刷卡对你打电话毫无影响,直接拍卡就行了。而使用手机,你势必需要打断手机使用过程去操作手机。
我最喜欢的支付方法,便利店、小吃摊这种都是整数金额的地方,直接付现金即可;对于小额高频且金额有位数的场景,比如公交、地铁,使用公交卡;对于金额较大且交易商可信的场景,刷信用卡闪付,如超市、加油站等。
那么像我这种讨厌手机支付的人,中国有多么不便呢?
停车场:现在停车场基本只保留一个出入口有人工值守可以现金付款,其实说白了就是保安大爷看一眼道闸,收费16元,然后你给他16块钱他在小本子上记下来,然后在系统上手动放你出去。没有一台收费机,提前用现金购买停车票的渠道,道闸上也没有配备刷卡设备以便直接刷公交卡或者贴信用卡。
麦当劳肯德基:点单机不收现金就算了,关键是以前还有支持POS闪付的机器,现在都没有了。
自动售货机(包括扭蛋机、抓娃娃机之类的):这种不支持POS可以理解,但是越来越少的机器能支持现金收付了。以前还有很多自动售货机能使用武汉通刷卡支付,现在这个模块也没有了。
地铁售票机:武汉地铁售票机目前每个站还有至少一台机器支持现金付款购票或者给公交卡充值,但是现金识别模块很久没更新了。新版10元钞票(带防伪变色带的)和新版1元硬币均无法识别。
国铁售票机:武汉站的售票机,我没有找到支持现金付款的,原有可以放钞票的口全都用胶带贴死了。刷POS支付,软件部分、读卡模块、密码键盘模块大部分机器都是坏的。
大型超市:无论是沃尔玛还是武商、中百,自助收银机绝大部分没有设置POS。我在江汉路的沃尔玛看到有自助机旁有POS,以为可以直接拍卡付款。结果整个收银软件根本就没有调用POS的选项,无法刷卡付款。
其实对于无人值守场景,不支持现金支付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收集现金需要大量人力。尤其是中国硬币面额小,进行交易必须用纸币,而中国的纸币保存情况堪忧,势必会出现大量卡钞吞钱的情况要处理,造成现金收付成本很高。
但是像国铁站这种机具就在办公场所内部,以及娃娃机这种可以只接受硬币的交易金额,还如此抗拒现金我就无法理解了。
另外很多场景可以使用公交卡来刷卡支付(比如停车场,自动售货机,便利店),可以认为交通卡公司在手机支付的大潮下躺平了,也暂且不标。
最让我无法接受的就是完全没有自助收银机和POS的联动,明明结账选择POS,POS联机拍卡付款就可以,和扫码支付其实是一样的,
然而无论是国铁售票机、大型超市、肯德基麦当劳,全部把POS排除在外,我是真的无法理解。
编辑于 2024-02-26 18:14・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無瑙大盆子 - 8 个点赞 👍
虽然立意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认为方向是错的。
“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随着移动支付越来越普及,大部分人支付是越来越方便了,但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便利性反而变差。
但,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这个方法显然有问题。
老年人的问题是,他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没有移动支付账号,不懂绑定银行卡等等。他们不仅仅是不能支付,有些地方他们连点单都做不到,现在不少商户直接要求你扫码下单,你不扫码她都不理你。
所以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情况,要解决不扫码无法下单的问题。另外,虽然我至今未曾见过不收现金的商家,毕竟这是违法行为,但还是要排查一下可能存在的不收现金的商户。
另外,适当开展普及教育,让那些愿意接受新事物的老年人能方便学习到如何使用智能设备进行下单和支付。
至于外国人,我认为需要解决的是如何用微信和支付宝账号绑定国外银行卡的问题,这部分需要国家力量的推动,恰恰是国家可以出力的地方。解决了这个问题,外国人不单可以解决支付问题,顺便还推广了微信和支付宝,并且把中国便利的支付方式让他们带回去宣传宣传。一举多得。
我们不需要迁就他们使用银行卡的习惯,现在很多商户没有刷卡设备,刷卡支付说它落后可能略失偏颇,但绝对也不是一种非要保留不可的支付方式。为了迁就外国人,我们需要投入大量使用率极低的刷卡机,商户也需要增加不必要的学习成本。这些代价我认为大可不必。
现在的局面,外国人来不来,支付方式绝对不是重点,你就费了老大力气,在全国铺上几千万台刷卡机,也吸引不了多少外国游客。
我认为,今时今日,我们解决问题可以以我为主了,不一定外国人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我们反而需要解决一些技术上或法规上的障碍,然后,让外国人适应我们,让他们明白,既然来了中国,中国流行什么,他们就要学习什么。
发布于 2024-02-26 10:47・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信息对抗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at Chen - 5 个点赞 👍
2015年以前发行的信用卡都是双标卡,银联+VISA或者银联+MasterCard,设备也都支持VISA或者MasterCard支付通道,外国人在华支付根本没问题。
银联发展壮大,以手续费和本土官方优势几乎垄断了国内清算渠道,并且全球清算网络也建立起来了,开始在海外和 Visa 硬碰硬,然后就是 2010 年,双方正式掐起来。Visa 要求收单行在处理大陆以外的 Visa 卡交易时禁止走银联清算渠道(银联清算渠道成本低很多),否则一次罚 5w 美金,银联和 Visa 的矛盾和互殴正式摆上台面
再到后来就是大家看到的国内清算都走银联体系 / 中国银行发的 Visa Master Card 只能境外使用 / 双标卡退出市场,拆分成独立卡 / 银联支撑支付宝和微信等一起构建起了中国移动支付帝国……等等一系列变化只有一点高端卡都留下了,普通卡全部拆分。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大行能拿得出手的高端信用卡几乎仅剩下清一色的visa/银联双标卡了,Visa还有所期待,还愿意大力补贴高端卡权益,万事达放弃了双标,已经躺平了。已上市的双标卡可以继续发行,但不再审批新的双标卡。
所以后来央行为了把境外支付清算机构赶出去,禁止银行发行双标卡,甚至芯片卡还故意搞了跟国际不接轨的PBOC3.0标准,成功的把境外支付机构撵出去了,现在又一本正经的解决外国人在华支付难的问题...
bybaoshu88
发布于 2024-03-01 10:55・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mintu22 - 3 个点赞 👍
先是免签然后是采访韩国人对中国支付问题的新闻,再然后是这个,我觉得似乎是真的要重视这个事情了。但是看完之后一头雾水,这说了跟没说有啥区别?
“解决方案概括来讲就是‘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
现金兜底好说,大额刷卡刷什么卡?普及VISA和Master?不太现实吧。还是说允许外籍人在中国银行自由开户?那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我存美元进来花?
小额扫码?文章里面说:
”以消费限额为例,根据相关规定,目前通过各类移动支付平台使用外卡均有一定限额。比如微信支付单笔支付限额为6500元,月累计5万元,年累计6.5万元。支付时的汇率会以用户的外卡所属卡组织和发卡行的汇率计算。“
除非让外国人自由开户倒钱进来,不然没有人民币收入的外籍人士一年六万五咋够花?
”微信支付相关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由于国际护照的核验渠道与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有所不同,如公开发布的使用指南中所述,持国际护照绑卡的用户,目前还需要在完成各种流程后,根据提示上传护照照片。目前,微信支付方面也在主动沟通相关部门,探索更精准的认证方式,争取在合规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与国内用户开通认证的体验一致。
此外,疫情后很多入境人士支付App的身份认证需要找回账号,或者会触发微信的15天冷静期。这种情况下,微信支付相关人士提到,为解决部分需要正常使用支付功能的境外用户,因各类安全措施造成的影响,已尝试在部分入境口岸、一线城市等区域,以灰度方式,逐步降低境外用户登录时出现各类验证的频率。但在这方面的优化,仍需要在安全合规与方便之间探索平衡。
上述种种问题意味着,“二维码扫码+手机短信验证+实名信息认证”的移动支付注册门槛,令很多来华境外游客无所适从。“二维码对外国人来说是一个挑战。”2021年,大卫一家人从加拿大飞回北京,大卫的妻子是中国人,在妻子的帮助下大卫适应了移动支付,“这个过程也很艰难”。这个很正常,微信支付宝当然想吃境外人士入境消费这块蛋糕了,现在这个经济环境下多一块肉多不容易。但是我是觉得整个事情像是在拖着镣铐跳舞的感觉。
我个人的情况:现在我内地的银行账户和身份文件都还是有效期,所以我目前回国一般是找国内朋友用欧元或者美元换人民币花。但是因为入籍后身份证无法更新,过个几年我也不知道咋办。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可能没有提到:对于外籍华人来说其实大部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境内人脉和留存资源绕过去,然而对于真正的老外,尤其是没有家庭成员在华的老外,他们更多的面临的是一个整个行事逻辑都不同的冲击。
编辑于 2024-02-26 19:02・IP 属地瑞典查看全文>>
勇武的加兰 - 3 个点赞 👍
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解决方案看起来可行,但希望不要执行歪了,成为又一个【友邦惊诧论】。
目前所谓的”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其实完全可以行得通,外国人来华,当然一定程度上得适应我们的生活方式,总不能因为要欢迎外国人,就对小额支付的商贩,每人强制一个POS机吧?平时那些动不动就关心底层人民的账号,这时候怎么突然站在底层人民的对立面,一切以外国人的便利为准了呢?
其实我个人体验下来,确实觉得扫码支付比其它支付方式便利不少,只是有些人的思想还停留在西方是【天朝上国】,不愿意接受新的变化。
毕竟,剑随便一拔就能用,谁还会用这么麻烦需要填装子弹的枪呢。
马车挥挥鞭子就能跑,谁还会这么麻烦打火挂挡松手刹呢?
外卖开车过去点餐多方便,谁还会掏出手机用那么复杂的【饿了么】,【美团】呢?
打个电话叫出租车,或者路上拦出租车多方便,谁还会用那么繁琐的【打车软件】叫一辆车来呢?哦不对,洋大人好像也是用【Uber】和【Lyft】的,这条赶紧删掉… (乐
其实国内支付宝落后于国外实体卡的谣言,早在7,8年前就有【公共知识分子】在传了,印象中那时候是和台湾的支付方式比较,说大陆的支付宝是落后的支付方式。当时我还特意贴了FB上台湾人想要申请支付宝的截图,问他们怎么看台湾人也想使用这种落后的支付方式…
既然这些人给扫码支付打负分,我想问问他们在自己国家的Costco无法使用Mastercard和AMEX,给打几分呢?
人山人海的Costco,收款只收VISA卡 发布于 2024-02-27 09:41・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天下布武孙传庭 - 3 个点赞 👍
前天落地首都机场,看到已经增设了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柜台里面有人工服务,也有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怎么注册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的教程。
图片拍摄于2024年2月25日,首都机场T3 这都是已经实实在在落地的措施,而不是“入乡随俗”“爱来不来”。
对于商家来说,提供多元齐全的支付方式,才是待客之道,甚至可以说是商家责任。客户究竟是扫码、刷卡,还是付现金,这是客户自由选择。
但到现在,你会发现KFC麦当劳日常关闭的人工柜台、已经没有零钱可找的商家,你想用现金甚至还要遭白眼。但鸡贼就鸡贼在,对现金的歧视是隐形的,央行都在强调现金兜底、不得拒收现金,也从来没有哪个商家公然说“我就是不服务用现金的人”,但实际使用中处处受限。
编辑于 2024-02-27 09:18・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chengxd 达达 - 3 个点赞 👍
强调要聚焦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从以上信息中可以抓取出的数据有哪些?
李强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外商投资是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把稳外资作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会议还指出,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会议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服务堵点,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从以上信息中可以抓取出的数据有哪些?
第一:互联网移动科技的推动,随着外资的不断涌入,稳定外资成为我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外国友人现在面临着支付困难的问题,为了方便外国友人支付,将进一步完善和推动移动支付与银行卡的发展,从而收益的关联个股将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之一,具体还没有权威机构时间与进程,相信未来与互联网、移动支付、银行等个股将引来新热点。
第二:随着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的发展、相互补充下,将进一步推动外资到华投资,中国市场将进一步得以推动,股市是经济市场的“晴雨表”中国股市也将得到新资金的助力,将来股市将会越走越好。
第三:美国基金经理看好中国股市,将重返市场;大A长达一年的震荡与下跌,近期超跌反弹,可以看出股市与股民的信心回来了;也可以人为见底了,持有中国产品的美国基金经理长期看好中国股市,决定重返中国市场;他们认为中国大A见底了,即将开始引来牛市,这对他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美国金瑞基金首席执行官乔纳森·克莱恩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认为写到的。
综合以上内容,股市将会进一步走好走强,在交易时建议选择低佣金、融资融券低利率的券商、如果犯愁手里的资金不足的可以看看融资融券。
一、费率
仅供参考 股票交易万0.854起、融资4-5%、融券2.99%起、极少数券商能做到
股票交易万0.854起、融资4-5%、融券2.99%起、极少数券商能
融资融券是指:投资者向券商提供一定价值的担保品,券商借钱给投资者买入证券或借证券给投资者卖出的行为,融资融券都需要在合约规定时间内偿还融资融券产生的负债及其利息。
融资融券就是一个字“借”,钱是向券商借的,券也是向券商借的,借钱买证券,称之为“做多”;借证券卖出,称之为“做空”
融资融券就像证券行业里的“信用卡”,借的是券商的钱与券,所以花的是券商的券与钱。而作为担保品的证券与现金,还是在你手里,就像你有信用卡,你花信用卡,不花自己的钱,钱还在你手里,一个道理。
三、融资融券的开通条件?
仅供参考 1、20日均资产50万,时间上可以根据资产规模进行调整,资产包含现金与证券的集合或二者之-
2、半年投资经历,中登公司只可查第一笔起算
3、风险评级C4级以上
其他也没啥要求了
四、融资融券的开通方式?
手机电脑即可 根据券商指定的网页或APP投资者提交申请材料-进行投资者教育-征信评级及授信额度-预签署合同和风险提示书-办理开户及三方存管-存入担保物-进行融资融券交易;开通时间为交易日9:00-16:00
祝大家生活愉快、一路长红。
编辑于 2024-02-28 16:41・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证券杨经理 - 2 个点赞 👍
你看看FB之前想搞电子支付立马被打下去了就知道了。
关键问题还是国外金融既得利益集团,不接受改变,更不会接受其他国家已经做好了的方案。
至于解决这少数人的问题,你要能逼着绝大部分小商小贩都为了这几个外国人去装POS机再天天准备现金找零,大可以去试试。
发布于 2024-02-26 21:5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申一 - 2 个点赞 👍
没什么难的,老外早该受受教育学学什么叫入乡随俗,不就用个微信支付嘛,
中国人走出去不一样要搞旅行支票,visa信用卡? 连这个都不想学,爱来不来。
不过顺便说一句,如果没有微信用户邀请, 老外是不能注册微信的。
简要翻译:你需要找一名一个月内没有邀请过新用户的wechat用户。 该用户需注册wechat一个月。如果是中国大陆用户需注册wechat超过6个月
编辑于 2024-02-27 00:31・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口口 - 2 个点赞 👍
这显然是搭配万事达来华的吹风。
明显是利益集团在鼓吹全面铺设万事达和VISA的POS机。
对于小商户来说,万事达VISA如果是信用卡收费,会增加百分之五的成本。即便是最便宜的银联,也有千分之七的手续费。
如果买卖好不到一定程度,没人会用POS机。
之前运通来华,结果因为优惠力度不够,最后小透明化。
现在VISA,万事达又企图拿方便外国人这杆大旗来吓唬人。
之所以,万事达和VISA在国内POS机领域逐渐变小众,这就是一个市场选择的结果。
你优惠活动少,商家和顾客都不乐意用。
除了少数觉得自己刷VISA,万事达,jcb高级的人,实际上日常真没啥区别。
我觉得不应该抛弃我们好的地方去兼容落后,不安全的nfc支付。
相比nfc没完没了的盗刷扯皮和高额成本,扫码有其天然优势。
我们应该在原本体系上做出优化,比如支持本土出现revolut,wowpass这样的公司。在APP里面,就能凭签证护照申请借记储值卡,到时候用多少钱,直接买多少人民币存进去。喜欢用信用卡可以,多加百分之五就行。
我觉得为来华老外多创造媒介,做优化。
而不是单纯为了讨好一群消费能力不咋地的老外,去搞废自己的体系,那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毕竟我一个学生,她去年给UCL交了五十万学费,UCL都没说让他用支付宝交学费。
来华老外有几个比她花的多的?
而很多人天天念的恶意限制老外的经。
实际上就是老外国家种下的。
大约十年前,支付宝轰轰烈烈的出海,结果各国纷纷以货币安全,税务监管为由,禁止使用支付宝,最后变得一地鸡毛。
当时广大网友拍手称快,认为外国做的对。
等到了今天老外要用支付宝了,又说是我们故意不让老外用。
编辑于 2024-02-27 04:28・IP 属地英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如水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鸭绿江奶咖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珂珂 - 2 个点赞 👍
好家伙,现在的情绪上头起来,国常会的政策也能喷了,还有要叫嚣取消国常会的。
国家要进一步高质量改革开放,你们要干啥?
国家不比你们每月3000的懂?
编辑于 2024-03-01 13:55・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木工米青 - 2 个点赞 👍
旅游的限制其实很多,就没有人提一下这个吗?
我想请问一下,世界上有哪一个热门的聊天软件,必备的社交软件,甚至深入生活方方面面不可缺少的软件,是需要别人邀请才能注册的?
外国人来中国旅游,下飞机看见微信支付的宣传,然后要注册微信,结果还要人邀请才能注册?我想请问@张小龙,谁能邀请帮忙外国人注册微信?是海关工作人员吗?
如此脑残的设计居然还不改,大家也别抱怨外国人做不做攻略,因为来中国确实旅游遇到的困难,确实比中国人在国外旅游遇到的困难更多。
包括很多内容没有网页版,都在app里面才能搜索得到,搜索引擎什么都找不到,结果你想搜索反而还要微信,很多旅游景点,网页版连预约的入口都没有,还得要微信,这就是固步自封
还有一点就是地图,中国的地图普遍没有英文版,界面那做的简直令人抓狂,广告满天飞;可以看看俄罗斯巨头Yandex的地图,我一个俄文完全不懂的人都可以无障碍操作。
发布于 2024-03-01 22:3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琉星的海 - 2 个点赞 👍
为什么外国人提出就重视?我们自己还有些地方不收现金,或者找不开呢,都是在线支付,自找麻烦。
而且在线支付是否有安全漏洞都是疑问。
如果突发事件还可以在线支付吗?
编辑于 2024-03-02 15:34・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嵩山脚下走走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mber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nzojz - 1 个点赞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服务堵点,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明明是把老年人放在了前头,外籍来华人员放在后头。
这就是懂得如何说话的体现。
为什么标题要省略掉放在前头的老年人?
哪怕没有省略掉,仅仅是调换顺序那也不好
顺序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年轻的牧师问主教:“祈祷时能抽烟吗?”
当然,答案很简单,“不能”。
过一会儿,那个年轻的牧师却发现有个年长的牧师在祈祷时抽烟,于是,年轻的牧师出言制止:“祈祷时不许抽烟!刚才我问了主教,他说我们在祈祷时不许抽烟。”
没想到年长的牧师回答说:“哦,这就奇怪了。我刚才也问了主教,抽烟时是否可以祈祷,他说,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祈祷。”编辑于 2024-02-27 07:1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清徽 - 1 个点赞 👍
支付宝,微信手机二维扫码固然好,也需要一些其他更多的支付方式来补充。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引入一种类似香港八达通的不依赖手机,不依赖网络的支付手段,比如就设置在全国交通联合卡上,方便外国人和国内的老人,小孩使用。
我是中年人,平常用手机扫码,也乐意多一种这样的非手机非网络的付款方式。不然有时出门,逛到下午六,七点,手机快没电,开始发慌。
编辑于 2024-02-27 09:5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lwangls - 1 个点赞 👍
很多所谓“外国人需求”是伪需求。
中国能跟外国人正常交流的商户,在找零问题上一般都问题不大。真正的障碍其实是英语。
很多所谓“困境”,往往只有中文流利的境外人士能感受到,例如街头小贩不收现金、收款二维码还是个人账号。
这种人数量太少,真的大可不必为了他们太特殊化。
因为政府发话,就支持为了方便外国人而加重小商贩负担,这种人,如果有廉耻,那必然是极端小粉红。
话有说回来,中国线下零售业外资比例很高,包括而不限于全家、711、罗森、星巴克、costco。政府指导他们怎么接待外国游客,不是行为艺术吗?
发布于 2024-02-27 10:27・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月光下的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