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免签然后是采访韩国人对中国支付问题的新闻,再然后是这个,我觉得似乎是真的要重视这个事情了。但是看完之后一头雾水,这说了跟没说有啥区别?
“解决方案概括来讲就是‘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
现金兜底好说,大额刷卡刷什么卡?普及VISA和Master?不太现实吧。还是说允许外籍人在中国银行自由开户?那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我存美元进来花?
小额扫码?文章里面说:
”以消费限额为例,根据相关规定,目前通过各类移动支付平台使用外卡均有一定限额。比如微信支付单笔支付限额为6500元,月累计5万元,年累计6.5万元。支付时的汇率会以用户的外卡所属卡组织和发卡行的汇率计算。“
除非让外国人自由开户倒钱进来,不然没有人民币收入的外籍人士一年六万五咋够花?
”微信支付相关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由于国际护照的核验渠道与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有所不同,如公开发布的使用指南中所述,持国际护照绑卡的用户,目前还需要在完成各种流程后,根据提示上传护照照片。目前,微信支付方面也在主动沟通相关部门,探索更精准的认证方式,争取在合规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与国内用户开通认证的体验一致。
此外,疫情后很多入境人士支付App的身份认证需要找回账号,或者会触发微信的15天冷静期。这种情况下,微信支付相关人士提到,为解决部分需要正常使用支付功能的境外用户,因各类安全措施造成的影响,已尝试在部分入境口岸、一线城市等区域,以灰度方式,逐步降低境外用户登录时出现各类验证的频率。但在这方面的优化,仍需要在安全合规与方便之间探索平衡。
上述种种问题意味着,“二维码扫码+手机短信验证+实名信息认证”的移动支付注册门槛,令很多来华境外游客无所适从。“二维码对外国人来说是一个挑战。”2021年,大卫一家人从加拿大飞回北京,大卫的妻子是中国人,在妻子的帮助下大卫适应了移动支付,“这个过程也很艰难”。
这个很正常,微信支付宝当然想吃境外人士入境消费这块蛋糕了,现在这个经济环境下多一块肉多不容易。但是我是觉得整个事情像是在拖着镣铐跳舞的感觉。
我个人的情况:现在我内地的银行账户和身份文件都还是有效期,所以我目前回国一般是找国内朋友用欧元或者美元换人民币花。但是因为入籍后身份证无法更新,过个几年我也不知道咋办。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可能没有提到:对于外籍华人来说其实大部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境内人脉和留存资源绕过去,然而对于真正的老外,尤其是没有家庭成员在华的老外,他们更多的面临的是一个整个行事逻辑都不同的冲击。
编辑于 2024-02-26 19:02・IP 属地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