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就「统计造假」纳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处分范畴答记者问,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31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零度coco捏 - 15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不是大家不信,还是请国家统计局来几个典型案例让大家开开眼。
其实民间早就有怨言,就是不论是二胎、三胎开放还是房地产限购限售放开,亦或是拉动内需,国家给民众的感觉都是慢很多步。如果统计数据只是粉饰太平,摆在决策者面前是一份美化的数据,那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以至于发明了一个词语,叫做宏观数据和个人感受的“温差”。说白了,政策制定者也解释不清楚为什么宏观数据严重偏离普罗大众。
比如说人口这个话题,以前没有联网的时候,不少地方学校通过虚增学籍来骗取国家补助,等到联网后一人一档,上面傻眼了,适龄上学人口大缩水,本来以为民众一片浓郁的生育意愿,还搞出什么“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二胎的“奖励政策”,直接错过了生育意愿强烈的70后,让中国的新生儿呈现断崖式的下降。 最近900万的新生儿也是让大家充满质疑,现在不少地方都赶紧公布自己的新生儿,把压力甩给统计局和后公布的省份。此外,中国GDP增速5.2%公布以后,迎来的是股市的疯狂大跌,官方的口径是,稳定投资市场信心最有效的是经济发展,你说5.2%的增速不好么?为什么民众不买账呢?官方统计缘何缺失公信力?
再回到拉动内需方面,一方面是存款数据的水涨船高,一面是PPI、CPI的同比、环比下降。官方在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得出了“居民手上有钱、只是不愿意消费”的结论。又是建设所谓“一刻钟生活圈”,又是各种调休凑“小长假”,主打让居民把手上的钱花出去。结果12月份数据一出来,CPI、PPI继续同比下降,大宗商品方面70个城市的二手房无一上涨。居民存款数据上升的背后,原来是隐藏掉的贫富差距加大,占社会主要数量的普通人,在经济下行和裁员的双重威胁下,收入降低,并没有多少消费潜力,再看看去年一年的拉内需,是不是在做无用功呢?
现在的事业单位,有大跃进的风气了。任何核心数据,只能上涨,不能下降。但是问题是,数据不是永动机,不可能一直上行。教育领域有一个核心数据叫做专任生师比,普通学校要求18,医学要求16,但是随着疫情扩招,研究生大量增加,而硕士在计算生师比的时候,1个硕士在权重上等于2个研究生,很多学校的专任生师比早就突破了18的办学基本条件了。于是不少学校铤而走险,疯狂虚增外聘教师数量,这都快成了行业共识了,有人被处罚么?还有教授上课百分百,不少学校公布的数据,还强调借调、生病、新教授不计算在内,故意更改指标含义,有人被处罚么?
发布于 2024-01-23 15:35・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张逸恒 - 6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咚咚咚 - 4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有好些人臆想着两套账。但这是不可能的。
比如京州市市委书记李达康问丁义珍要GDP数字的话。李达康会要一高一低两个数字吗?
李达康只会要一个数字。
李达康只知道一个数字的话,那出了问题就是丁义珍欺骗市委,对党不忠诚。
如果李达康知道两个数字,就是李达康指使丁义珍GDP造假,对党不忠诚。
如果丁义珍报出的数字不达预期的话,也好解决。懒政培训班嘛!
编辑于 2024-01-24 01:18・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ZcF50F1 - 2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威风 - 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哪有什么造假?这都是根据基层提供的数据进行汇总,得到的真实数据。
只不过是将数据排名,排名结果通报,并且与年终考核挂钩。
而有部分基层人员,为了排名大搞形式主义,提供了不真实数据。
我们一定会严格核查,对这些搞形式主义的基层人员严惩不贷。
编辑于 2024-01-24 00:06・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白鸟 - 221 个点赞 👍
这么搞的话,上下肯定都会咬死数据绝对是真的,必须是真的,只能是真的。 [图片]
查看全文>>
我麋鹿啦 - 72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wang mep - 566 个点赞 👍
如果有点国企工作经验的话,一眼就明白了。
针对公司业绩不好的甩锅进度到结算和风控部门了,数据不对的原因当然是领导要完成业绩,现在盖不住了总不能是领导的问题吧。
你不会真以为是要改正吧……
发布于 2024-01-23 15:3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Cyanus - 49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求生之路 - 49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请填写真实姓名 - 488 个点赞 👍
看到这个新闻,上面感觉不对劲加了处罚措施,我有点担心zf高参们看的也是这套数据。
之前zf总觉得老百姓兜里有钱,只是不愿意消费。判断依据可能就是统计局的数据,毕竟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也有提升。
骗骗普通人就算了,别把自己人也骗了。
发布于 2024-01-23 13:01・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fujimiya - 4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解车道 - 40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豆蔻 - 387 个点赞 👍
合着这么多年了你们自己人也没分两本账啊
真就是狠起来自己人也骗呗?
是不是上头用汇总的数据来实施政策,结果一点效果没有,往往还都是副作用,终于知道不对劲了?
经济数据明明一片向好, 大A是什么情况?失业率明明屡创新低,社会治安怎么回事?人口数据明明平稳落地,一胎率什么情况?房地产明明软着陆成功,坏账率怎么回事?教育减负明明效果显著,自杀率又啥情况?粮食供应明明稳定有力,物价又怎么回事?
上头几个大哥对了半天账,最后发现账都是假的,对个毛线对。
统计局不是神,它是可以出几个数字,但是其他各个方向汇总来的数字是对不上账的
比如最近公布的出生人口902万,各省也要公布各省出生人口数据的。甘肃,重庆率先公布了19万,17万。越往后公布,到时候要负的责任肯定越重,谁来认领出生人口200万的重担呢?总不能是青海吧?哈哈
俗话说一句假话就要用十句假话去圆,中央有1个假数字,地方就要用34个假数字来圆
这三十四个假数字又得多少个县市假数字来圆呢?县市下面又得是多少个乡镇街道?
数据都是从下往上汇总的,上面改,下面也得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那么好弄的
这还只是最后改就要产生的影响,实际情况往往是,下面给的数据从乡镇街道开始tm就是假的!一路假的报上去,最后汇总的数据可不就是假的嘛!
至于你说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是假的,都上过学吧,都知道班里总归会有差生吧,相对差也是差,老是当差生会被批评知道吧,谁也不想当吧,可实在学不会又能怎么办?
作弊。
问题是,上学的时候,老师看见你成绩不对劲会怀疑你作弊。可现实是,只要你的数据是积极的,领导只会高兴的拿去交差。领导会不知道你的数据有问题?领导不在乎!反正大领导又不知道数据有问题,就算大领导怀疑数据有问题,他又怎么会知道究竟有多大的问题。
统计局的存在意义其实应该是全国范围的摸底,而不是地方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统计局失真,意味着中央弄不清地方虚实了
正常人都知道这个事情有多严重。
搁古代这就是锦衣卫失职,蒙蔽圣听。
今天 2024/1月/23日,新上任的统计局长不知道有没有摸底的勇气和决心
希望这位新同志给点力,好数据坏数据都行,真的总比假的强。
再糊弄下去,真要出大问题了。
编辑于 2024-01-23 22:46・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Cry雪 - 356 个点赞 👍
作为一个从事过经济指标统计的一线人员,我只想说,年年喊着要严处统计造假,年年给培训《统计法》,但只要统计部门没有从地方独立出来,成为直管,只要最上面没下定决心向历史认错,只要经济数据指标完成情况仍然作为官员政绩的考核指标,这事儿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
没有动机,谁一天费劲造假?基层力量虽然薄弱,可能做不到对所有数据的精准把握,但大概情况,肯定是掌握到位的。只要样本足够多,些许估算误差最后也会抵消,总体数据的可信度是能接受的。
比如农产品产量,工业品产量这类受限于客观因素的东西不容易注水,上面也不考核增速,所以每年就是增长一两个百分点,意思意思,在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对冲下,这种拍脑袋定下的增长目标也会被对冲,危害和影响都很小。
但这根本就不是统计造假的重点领域,从上到下最重要的一项统计数据是GDP,GDP构成里净出口和消费两部分数据从其它领域直接生成,基层没有统计权力,也就没有操作空间,但剩下的投资这一项中“固定资产投资”,却是交给基层统计的,也是造假的重灾区。
原因无他,改开以来,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总方针下,从省到乡都有经济发展的考核任务要完成,且单次一项工作,分值占比接近全年总体任务的15%。而每年年初,发改部门都会定下增速目标,经过逐级分解,为了抵消净出口和消费的降速,“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要求就会达到20%,部分体量小的地区甚至要达到30%。
一开始可能还有保真,但随着泡泡越来越大,上面的领导只有继续维持高增速,排名才能靠前,才容易进步。等几十年过去,经济形势变化,上面意识到统计造假的危害,想要叫停,但又投鼠忌器,担心数据一夜之间崩塌引发市场动荡。所以年年调子起的高,板子打下来却不重。
实际上真要想杜绝统计造假,技术上非常简单。合同,汇票,收据都能作假。但发票不行,自带二维码,是实打实要掏真金白银,只要认准发票,根据税率反推,经济数据只会漏统,不会造假。
然而真要下死手,一朝把门焊死,GDP怕是也要和就业率一样,不必公布了。
发布于 2024-02-07 00:34・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L丶Amore梧桐雨 - 342 个点赞 👍
这个条例一出,统计局今年招聘主要得招非党员了!!!没想到这破天的富贵也能轮到非党员。虽然是个背锅的事情,但是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呀!
看见这个纪律处分条例我突然间感觉无比震惊。因为我发现了,这么多年统计造假原来连个处分都没有!!!
发布于 2024-01-23 15:46・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mdlhdeutsch - 29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BigTree - 285 个点赞 👍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共计902万人。
已经公布具体数据的省市中,重庆市17.88万人,甘肃省19.10万人,贵州省41.1万人。
压力来到了其他省市这边。
编辑于 2024-01-23 20:03・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陆仁贾 - 26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君子动口 - 24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击脱离真消愁 - 23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卢健龙 - 165 个点赞 👍
“统计造假”纳入《*纪律处分条例》处分范畴,而不是宪法或其他法律。
说明:“统计造假”的问题是党内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你大可以对人民、对社会不真实,但是不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
编辑于 2024-01-25 10:11・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商院第三老实人 - 15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号外号外 - 116 个点赞 👍
那些说两套账的朋友们,你们仔细想想,第二套账是给谁的?
如果真账本内部掌握不上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迟早会泄露给上级。到时候审计巡视下来,对组织不忠诚不老实的帽子一扣,你有那么大的脑袋?
如果真账本给上级报上去,那你辛辛苦苦做一套假的图啥?就为了给屁民看个乐子?不会吧,真有屁民觉得自己面子这么大?
根本就没有什么两套账。真想做假账,一定会把所有真账本全烧了,上面就算觉得你注水也不好查。
发布于 2024-01-23 20:4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只看不说话 - 9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冰渣 - 8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mo - 75 个点赞 👍
之前跟朋友争论过天竺的某个历史事件,我说天竺这事的宣传是假的,朋友问我怎么就知道。我说从数据知道的,此事件的大量相关数据无法查询,剩下的数据又完全无法证明印度官方的言论,所以绝对是假的。朋友再次追问:"天竺上下没你懂大局?它真说谎就直接做两本账,公布假数据不就堵上质疑者的嘴了嘛,何必遮遮掩掩的被你怀疑,"我跟他讲,问题就在这,它没法给大量假数据或者做两本账,后面朋友不太想听,我就没继续讲了,接下来我就把我的猜想说下。
像天竺这种人口大国,看似人多资源多,实际也确实是这样,但吃饭的嘴也多,要花的资源也本应该多,环节也越多,中间的损耗也是越多的,纰漏越多最后积攒的问题也越大。
统计过集体数据的应该知道,即使是你本单位人员的姓名、年龄、手机号之类的基本数据,哪怕就是几十人,还不需要你计算,也挺麻烦。人数再多更麻烦,即使你认真办事,先不说各种奇葩事,就串行、写错、旧信息更换这种都不少,只有苦熬和反复核对。再多的话,虽然工作模式和工作量可能会变,但数据的准确性只可能小于基层,纠错难度更大。
以上还仅仅只是简单的人员基本信息统计,不说造假,保真都要花很大精力。即使统计时都很认真,我有几次还接到老单位打错的电话,信息混了呗,多半后面人用模板出现差错了,你都做对了,接手你信息的人呢?
话说回来,天竺的事是个大事,涉及数年的人口、气象、经济、国防、外交等等信息,如果全都造假,麻烦太多,比如气象数据,这朵云从别国飘过去,到你这怎么就突然消失了?你可以说是拿大炮打散了,可从我这过境的冷空气过去怎么到你那成暖流了?拿什么暖热的?
行,假设天竺能这么不要脸,还顶着压力,都造假,可你来年做计划用什么?按之前数据,算出来今年北方邦可能要大旱,我自来水都屯好了,结果雨水不停,恒河泛滥,人都飘水上呢,我水卖谁?这责任谁负?如果都认这些数据,全社会的计划都会乱套了。
好,那做两套帐总行了吧。答案是不行。
1、工作量太大。泱泱大国,巍巍天竺,世界第一,多少事呢,一套都要紧赶慢赶,过完年就得备战今年的工作量,我是能给你统计出一年有730天,可现实真办不到。就是做出来了,两套互相用串了,那几十种结果都能做出来。
2、保密成本太高,难度太大。两套账,就要两套都存着,这种东西需要用到的人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可年年这个数量都在增加,几年下来就是一个无法控制的数量,你可以派人监视一个海明威,但没法派人监视一万个海明威,美国也顶不住这么用国家资源。即使都有原则不出卖,难保谁酒后吹嘘见过两套账,就几乎等于全国知道了。保密的关键就是让尽可能少的人知道,可一个事需要让很多人经常研究,你还不能都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并且每年这个人数还不断增长,它就不可能是长久的秘密。
说这么多,就是讲一个事,印度的那事那么大那么严重,天竺都只能遮掩,只放出小部分假数据,不敢大量造假,因为它们知道,如果敢全面大范围统计造假,迟早会酿出比要掩盖的事更严重的灾难。如果明知如此还造假,那只能说明它们的事严重到不造假就会被马上被。
编辑于 2024-01-24 05:4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夜眠八尺 - 73 个点赞 👍
这个条例好严格啊,已经没有党员贪污腐败包2奶3奶4奶5奶6奶7奶8奶9奶10奶11奶12奶13奶14奶15奶16奶17奶18奶19奶20奶21奶22奶23奶24奶25奶26奶27奶28奶29奶30奶31奶32奶33奶34奶35奶36奶37奶38奶39奶40奶41奶42奶43奶44奶45奶46奶47奶48奶49奶50奶51奶52奶53奶54奶55奶56奶57奶58奶59奶60奶61奶62奶63奶64奶65奶66奶67奶68奶69奶70奶71奶72奶73奶74奶75奶76奶77奶78奶79奶80奶81奶82奶83奶84奶85奶86奶87奶88奶89奶90奶91奶92奶93奶94奶95奶96奶97奶98奶99奶100奶101奶102奶103奶104奶105奶106奶107奶108奶109奶110奶111奶112奶113奶114奶115奶116奶117奶118奶119奶120奶121奶122奶123奶124奶125奶126奶127奶128奶129奶130奶131奶132奶133奶134奶135奶136奶137奶138奶139奶140奶141奶142奶143奶144奶145奶146奶147奶148奶了。
发布于 2024-01-23 16:2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没有 - 73 个点赞 👍
第一百三十九条 进行统计造假,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七十八条 下级党组织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上级党组织决定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形成闭环,监管到位!
发布于 2024-01-23 16:4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