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网传大V将必须前台实名?
- 193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sjinny sun - 91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Jimmy仔 - 88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如果是真的,各平台应该会增设一些新功能——
例如允许作者自己设定关注者上限,
给出工具,帮助超限作者根据关注者数据自行批量删除关注者,减少关注数(甚至允许“每天自动删除最不活跃的关注者,使关注数降低到指定值”)。
对未实名账号实施“关注者上限”的限制。
以上三条, ,建议严肃考虑。
没有这些措施,作者们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安全感。互联网上思想极端的人非常多,绝不是你自认为说话中正平和就没人会恨你的。
在民间行为方面,转而“关注席位”本身就可能开始收费——例如搞出“关注兑换码”。
这没准反而带来一轮新的互联网逻辑——即所有人都被迫考虑优先考虑对关注者提供值得付费、有真实回报的深度内容,而非面向“尽可能多的获得关注”去大量铺开短视频这类“易吸收、强刺激”的内容。
各平台同步转发的各种软件会蓬勃兴起。
各种“自发转发内容”的“读者俱乐部”会自然出现。
相应的,一些人会实施“一人多个小号,每个都只在限额内经营”的做法。
一部分大V会走“实名号令天下”的路线。
还有一种情况会是大量的大v账号都转头注册公司、变成“机构号”来保持自己的身份安全了。
老实说,感觉这个级别的措施不是在为“治理舆论环境”作准备,而是在为1.13日之后的极端局势发展作准备。否则很难解释怎么会下到这么大的决心。
但希望有关方面慎重考虑这样做造成的社会恐慌和经济动荡代价。互联网对经济牵涉如此之深,改变互联网的基本规则,这肯定是有巨大的适应代价的。
至于我自己,到时候看了情况再说。我其实对关注数无所谓,真实关注者有个一两千就挺好了,但就怕我即使重新注册新账号,也会瞬间过十万关注。所以到时候如果平台没出“关注上限”功能,这个平台我就不能选了——这自然也包括知乎这个平台。
各位注意关注这个文档库,这个才是真正会留下来的东西:
编辑于 2023-10-16 01:14・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9adgq - 71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信息透明公布财产喊有了好几年,
越来越透明的却是普通人的信息。
话说回来,获取那几十万人信息的难度兴许远高于其他十几亿。
编辑于 2023-10-15 15:11・IP 属地海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风提 - 55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沉默寡言李冬宝 - 46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Tanaka Yasuko - 41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早说那帮新右翼应该来中国完成他们的理论实践,塞里斯真的就是控制论最好的实验场——在折算生命领域有着远超他国的强劲潜力。难怪国内马院这么欣欣向荣合着全是在对西马逆向工程是吧,逆练生命政治恐怖如斯,,,
不过想想将所有人视为可被划入统计数据的政治原子确实迫真符合工业党朴素集体主义了
编辑于 2023-10-14 23:09・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Icextreme - 39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觉得可能第一个被搞进去的应该是马伯庸老师。
因为他写过一个科幻小说,叫做《寂静之城》。
感觉这个规则的提出者,似乎是马伯庸老师的拥趸呀,几乎完全复刻《寂静之城》里的搞法。
什么,你说你不知道《寂静之城》讲了啥?
我给你摘几段吧:
电话继续在响着,已经是第七声。阿瓦登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去接听了。于是他弓下腰,用两个指头拈起电话,慢慢把电话放到耳边。
“请说出你的网络编号?”话筒里传来的声音并不急噪,事实上它也不带其他任何的感情色彩,因为这是电脑合成的人工智能语音系统。
“19842015”
阿瓦登熟练地报出一连串数字,同时开始觉得胸有些更闷了。说实话他并不喜欢这些空洞的电子声音。
电脑屏幕“啪”地一声亮了起来,显示出一个登陆的界面,还有一行英文:“请输入你的网络编号和姓名。”阿瓦登将那八位数字敲进去,又输入了自己的名字,点击“登陆”。随即机箱的指示灯开始频繁地闪动起来,整个机器发出细微的噪音。
每一个使用互联网的人都有一个网络编号,没有这个编号,就无法连接进互联网络。每一个编号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只有一个;这是使用者在网上的唯一代号,既不能修改,也不能取消。这些编号分别对应着使用者身份证上的名字,因此 19842015 就是阿瓦登,阿瓦登就是 19842015。阿瓦登知道有些记忆力不好的人会把自己的编号印在衣服的后面,那看起来颇为滑稽,也容易引发一些不正当的联想。有关部门说使用网络实名制是为了规范网络秩序方便管理,杜绝因匿名使用网络而产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混乱。阿瓦登不太清楚那一系列重大问题会 是什么,他自己没试过用假名上网,他所认识的任何人里也不曾有人尝试过——事实上,从技术角度来说,他根本没办法匿名登陆互联网络,没有编号就没有权限上网,而编号则连接着他的详细档案,换句话说,没人能在网上隐藏自己。
整个操作系统简洁明了,这台电脑的浏览器没有地址输入栏,只是在收藏夹里有几个无法修改的的网站地址。理由很简单,这些网站都是健康向上的, 假如其他站点和这些网站一样,那么只保留这些网站就够了;假如其他站点与这些网站不一样,那么就是不健康的,是低级趣味,不能保留。这是有关部门精心设计的,是为了公民的精神健康着想,生怕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染。
阿瓦登打开回信的页面,同时另开了一个窗口,打开一份名字叫做“网络健康语言词汇列表”的 TXT 文档。这是有关部门要求每一位网民所必须使用的词汇。当他们书写电子邮件或者使用论坛服务的时候,都得从这个词汇列表中寻找适合的名词、形容词、副词或者动词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一旦过滤软件发现 网民使用了列表以外的词,那么这个词就会被自动屏蔽,取而代之的是“请使用健康语言”。
阿瓦登没有留下备份,因为他的机器里没有硬盘,也没有软驱、光驱或者 USB 接口。这个时代宽带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应用软件可以集中在统一的一个服务器中,个人用户调用时的速度丝毫不会觉得迟滞。因此个人不需要硬盘,也不需要本地存储,他们在自己电脑里写的每一份文档、每一段程序、甚至每一个动作都会被自动传送到有关部门的公共服务器中,这样便于管理。换句话说,阿瓦登所使用的电脑,仅仅具备输入和输出两种功能。
阿瓦登推开鼠标,把脑袋向后仰去,长长地呼了一口气。(至少“呼”这个字还没有被屏蔽)这是空虚的表现,他想哼些歌,但却又不记得什么,转而吹了几下口哨,但那听起来与一只生了肺结核的狗差不多,只得做罢。有关部门象幽灵一样充斥在整个房间里,让他无法舒展自己的烦闷。就好象一个人在泥沼里挣扎,刚一张口就被灌入泥水,甚至无法大声呼救。
阿瓦登找出一件破旧的黑色呢子大衣,那件大衣继承自他的父亲,袖口和领子已经磨损的很严重,个别地方有灰色的棉花露出来,但还是很耐寒。他把大衣套到身上,戴上一副墨绿色的护镜,用过滤口罩捂住嘴。他犹豫了一下,拿起“旁听者”别在耳朵上,然后走出家门去。
纽约的街上人很少,在这个时代,互联网的普及率相当地高,大部分事务在网上就可以解决,有关部门并不提倡太多的户外活动。太多的户外活动会导致和其他人发生物理接触,而两个人发生物理接触后会发生什么事则很难控制。
“旁听者”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事而发生的,这是一种便携式的语言过滤器,当携带者说出敏感词汇的时候,它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每一位公民外出前都必须要携带这个装置,以便随时检讨自己的言语。当人们意识到旁听者存在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沉默,至少阿瓦登是如此。有关部门正逐步试图让网络和现实生活统一起来,一起“健康”。
阿瓦登万万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碰到她,这让他已经沉寂已久的心灵泛起了几点火花,可惜他迟钝的神经已经无法表达出“激动”这一个简单的情感了。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阵,他终于木然走到她身边,张了张嘴唇,想对她说些什么。但是他掏出今天新发布的健康词汇列表,发现上面是一片空白——终于连最后一个词组也被有关部门屏蔽了。
一个更大的好消息,1万粉以上也......
行了,挺好的。
纽太普同学说:对于那些说不怕“开盒”的,我只想说:看来你们对与你们持有异见者的道德水准,有很高的评价呢。
我也附议。
编辑于 2023-10-15 22:14・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乌合之野 - 39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前台实名这个举措,非常危险,我是指以后针对网络发言者所实施的网络暴力——危险的就是极大加强了开盒的便利性。
所谓前台实名制度,并不能消除网络暴力,更不能消除恶意言论。
这只会让发言者和评论区的矛盾愈发加深,攻击愈发强烈。更有可能的是,将这些恶意言语的深度和真实度加深,并且蔓延至现实当中。这只会让自由讨论和多角度发言的气氛进一步退化。
就目前而言,关于网络账号使用者的身份,由于实名制,平台是知道的,官方也是知道的,如果真的发表了违法言论,目前的措施已经可以对每个发言账号精准定位到个人。
因此,所谓前台实名,对言论以及账号的管制可以说并无实质性的帮助,正如前段时间的IP地址显示一样。
官方下场多多少少还是有所克制的,但你很难想象在开盒难度极度下降之后极端网友到底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因此,我非常担心网络暴力,以及开盒难度下降后的线下暴力。随之而来的或许可能还有社会治安压力以及民警同志负担加重。
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段话: “我想中国人可以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
事实上,之所以国人过去对隐私问题不敏感,是因为在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科技进步的幸福感掩盖了隐私泄露的危害,而人的认知水平受限于自身能感知的外界水平。
可以说,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就是对诈骗以及违法犯罪最大的助力,也是对网络暴力的最大支柱。
IP地址+前台实名化,这两件东西组合起来是个大杀器。
目前已经有IP地址了,如果再加上真实姓名的话,基本可以从社工库中定位到本人。可能还需要一些额外信息再稍做区分,但区别不大。
说到这个,我曾经还在社工库里给朋友演示过怎么靠这两个找到他,凭借物理位置和真实姓名,翻出了大量详细的信息,包括他的小学家庭住址以及初中时候使用的电话号码,关于后者,甚至连他本人都思考了很久,才回忆起来自己曾用过这个号码。
可能我是网络安全专业的,对此比较敏感吧,但这的确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试想一个前面实名的用户发言说他喜欢吴京,可能立马被人配合IP地址将其通过社工库“开盒”;而另一个朋友说自己不喜欢吴京,也可能立马被喜欢吴京的网友通过IP地址+前台实名“开盒”。
而他们甚至什么违法事情和言论都没做,仅仅是表达了自己的喜好,就置自身于危险之地了。
另外,很多人可能觉得很多东西其实已经暴露了,好像不差一个名字。
但实际上,这种想法完全错误。
我对很多人对个人隐私数据可能面临暴露的情况丝毫不担心,乃至不理解的态度十分惊讶。
已经暴露了,并不代表现在的信息就不重要。另外,已经暴露的信息,是否就是由于这种不担心和不理解的心态而产生的,也有待考虑。我个人倾向于是的,这种漠不关心乃至顺从的态度使得隐私数据泄露情况进一步恶化。
为什么呢, 因为信息也有时效性的。很多信息也是拼凑和核对才逐渐精准的,我们应该学会尽量不去暴露本可以不暴露的信息,从而避免来自未来的危害。
很多新信息的攻击是通过和旧信息匹配来产生的,A校B舍C房间男,加上你的手机号,可以匹配到你之前被腾讯公司暴露个人信息,里面包含了你的QQ账号密码和个人身份证,很可能由此来攻破你的淘宝账号(假设你的安全意识不足,很多密码设置相同or相似)。
所以不要以为新出现的这一点点信息不重要,你应该尽可能避免每一点个人信息的泄露,这都会被用来跨信息源去精准定位你个人。
这些跨信息源的泄露,也是社工库的基本工作原理。假设你足够谨慎,用了无关人士身份证开通的手机号,也会被你的这种不在意心态所跨源关联。
绝不能容忍任何一点本可以不泄露的信息被传出,我对这点极度在意。
当然了,很多信息的泄露可能无法避免,譬如网购平台丢失了一大笔订单信息,这种你无法准确避免,因为这是平台的问题。
但是,对于普通人,这种信息你可以做到相对避免,而有些信息的泄露情况则可以绝对避免。
什么叫相对避免呢,比如说你是男,住在A校B舍C房间,你可以说你住在A校,也可以说住在A校D舍F房间的女,来相对避免。但你无法避免要网购的事实。
绝对避免就是指IP地址,前台实名显示,这种是完全无必要的事情,信息也已经备份/登记/认证在后台了。
网络安全领域费尽心思保护个人隐私,但现在如果因为某些不必要的因素,导致个体需要主动暴露隐私,做到本可以,本没必要泄露的个人隐私被暴露,那实在是不应该。
编辑于 2023-10-15 17:31・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Serendipity - 38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提了这个问题后又观察了一天,看样子大概率是真的。每次的这种节点,都有人喊“不要滑坡、不要滑坡”。
最早电话卡都不用后台实名,后来强制实名了。
早先各个网站没听说过谁必须后台实名,后来不管是干什么的网站注册都得绑定一手实名信息。
后来俄乌战争爆发,微博选择在俄乌相关内容底下公开IP属地。
再后来公开IP属地推广到所有网站、所有话题。
然后知乎取消匿名功能。
后来连QQ群匿名都随着版本更新逐渐消失
现在是大V前台展示姓名和职业,下一步呢?下一步就是人人前台展示姓名和职业,再下一步就是进一步展示更多信息吧?什么时候到发言点一下头像就能看到个人简历?没有人想滑坡,但是看起来这个事情不是想不发生就不发生的。
编辑于 2023-10-15 18:27・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将子山 - 38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上一步:不许匿名;
下一步,必须展示真实头像;
下一步,必须公布身份证和家庭住址;
下一步,必须公布财产;
下一步,上网必须提供无犯罪证明;
下一步,上网资格必须经由当地社区允许,也就是白名单制度;
下一步,局域断网;
下一步,断网;
下一步,介绍信制度恢复;
下一步,文艺作品锐减;
下一步,挑选某些作品,当做为数不多的样板影视剧,只允许看这些。“战狼系列”100%会入选;
下一步,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
下一步,天下太平。
这一切,都从公布IP地址开始。
乔治·奥威尔表示:“还是你们内行!”
编辑于 2023-10-15 19:39・IP 属地河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庙祝lord - 37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叶峻峣 - 32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现在全网所有app基本已经实现了实名制,也就是说,假如有任何一个人发表违法违规言论,我们的执法部门会无障碍地找到这个人,并进行调查处罚。
更何况,现在多数平台都实现了先审后公开的机制,可以说已经在网络言论中达到了「层层过滤」的地步。
那么,前台显示实名的意义或目的是什么?
我能想到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加速内部矛盾,直至人人都惧怕被卷入矛盾中,索性退出漩涡。
所以,「前台实名」最终实现的效果就是进一步对现有的网络环境进行洗牌和压缩,到后面极大可能就剩下官媒和官媒的朋友了。
匿名没了,隐私没了,眼睛遮住,耳朵捂住,嘴巴捂住,要不干脆把关于「评论」的功能全关了吧?反正你们天天整个“开启评论精选”何必呢?
发布于 2023-10-15 21:11・IP 属地新加坡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李嫑嫑 - 31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一个后现代的反乌托邦是怎样诞生的呢?
它可能是一次并没有多么意外的意外,在你意识到之前,个人的权利被瞬间剥夺殆尽。
也有可能是另一种方式,它好像剥夺的是别人的权利,铁翼的阴影掠过你的头顶,你却以为它被全知全能全善的神仙皇帝派来打击你的敌人。
你大方地替别人放弃了他们的权利,绞索一点点收紧,你乐见其成。
于是自由死了,死在了雷鸣般的掌声中。
哦对了,如果还有粉红想来评论区喷我,不妨先看看我的ID,再看看你自己的,不要把事情搞得那么滑稽。
编辑于 2023-10-15 20:11・IP 属地天津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曹哲 - 31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一直住顶楼 - 30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强壮步氏巨猿 - 29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这天那么蓝 - 28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其实大家都知道,目前这个阶段,任何建立共识的尝试都举步维艰。不光是因原有问题,百病丛生;更兼众所周知的城头变换,公信力下降。民间各说各的,互相打烂头;官方既要又要,反复无常,连老胡这样惯会骑墙的,都把不准风向。最后啥都变了,就管没变。管是还要管的,但施管的主体,也现出草台班子原型来。
前台实名有啥好处呢?近了看,发起网民鬥网民,释放到官家的戾气,自然减轻。可这是老剧本了,后果如何,翻翻历史旧闻便知道,不赘述。远了看,让一些原本就有(却未必讲通)的管学,更明目张胆。马夫子跟孔夫子,都合同为一家了,后面还有什么可想?日暮途远,未来可期吧。
且行且珍惜。
编辑于 2023-10-16 09:1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凯鹅 - 27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明智光子 - 27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人品真好 - 26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不同平台的50w粉意义不一样的
小红书50w粉,直接人生起飞,商单多的接不过来。粉丝:姐姐贴贴
bilibili50w粉,数据好,赛道对的话收入也不少。粉丝:让他恰,让他恰
知乎50w粉,铁定是大佬,点点赞,发发广告够吃饭的。粉丝:发广告是吧?取关了
微博50w粉,发广告连买粉的钱都挣不回来。粉丝:没得粉丝,全机器人
鉴证50w粉,卖套卖盐都没人买。粉丝:日本品牌,有点意思。抓50w啦!
编辑于 2023-10-15 16:0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12345678 - 26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号外号外 - 25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姜源 - 23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沉钧 - 22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万里石塘 - 20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大家说了很多方面了,我说一个可能不怎么被注意到的方向:
“
实行大V实名制然后扩展到全民实名制之后,专业壁垒/政策保护强的行业从业人员因为害怕在网上发专业相关言论激怒业外人士导致自己吃举报,会选择不在无门槛的公共平台发表言论,转而在业内专用app上进行交流。
这会极大程度降低社会的信息流通性,如果普通人不认识某方面业内人士,将无法从互联网上得到任何实用信息,专业内容产出将会枯萎。除非他们能够找到业内中介人士为自己担保引路,或者选择直接花钱购买专业信息。
”
我举个会因为这项规定而获得加强的专业:
医学系。
医学就是个专业性壁垒非常强势的行业,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高。就三级医院这一层来说,中年医生早就全员本科化了,年轻医生更是实现了全员硕士,博士占比也在快速攀升,即使是刚刚毕业的医学博士也很难说对从事的科室疾病谈得上掌握精通,外行业余爱好者根本不可能通过自学入门,就一本药理学足够卡住绝大多数人了。
而且医学也享有极其严格的政策保护,即使同在一个医学院,能考取医师资格证的专业也没多少,如果没有医师资格证,你给人看病就是违法的,是可能坐牢的。而且你也需要注册执业医院,以前就有这个争议,高铁上医生急救昏迷患者,反而被罚款,原因就是该医生在非医院之外的地方行医,违法了规定。
医疗行业也一直是一个饱受大众攻击的行业,大家总是抱怨“为什么检查那么多”“为什么药那么贵”“为什么非要手术”“为什么花了钱治疗人却没了”,这种怨气冲天的氛围加剧了“医生-患者”之间的对立,医生恐惧患者们会不会随时对自己发起攻击,在社会氛围的刺激下,医生内部会催生认同感,“医生懂医生,别人终究不懂”。
而且由于医学专业壁垒和政策保护双重影响,也会催生医学形成各种小圈子,比如我们福建省,“八闽之医,皆出于此”,福建医长期拥有对福建医疗系统的掌控地位,所以你加入某某市医院,到处都是你的福医学长学姐,终究是好说话的,外来的比如浙大湘雅的也很难敌得过这种地域认同,就连同一专业不同地域之间都很难融入,更何况医学无关的大众呢?
讲一些现实相关的,比如大家好奇哪个医生或者哪个手术术式的优劣。
我很爱刷xhs,xhs有个什么好处?它会根据你的ip地址推送你所在地方的人发的帖子,而且你浏览医学多了,会推荐医疗相关的帖子。比如我前天刷到了福二医的一个女医生发的帖子,抱怨找对象好难,我就知道这人是福二医的医生了,于是就私信自报家门,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毕业院校+年纪+专业,表示想咨询一下学姐福二医肾内科待遇如何,压力大不大,最近招进来的都是哪些院校毕业的。对方一看是专业学妹,而且我态度也很真诚,一个仓山一个长乐的,离得也不远,直接就和盘托出了,还很热情的表示以后学妹以后有什么想问的尽管来问。
所以一旦全民实名制了,医生们就不爱在网上发关于医疗的评论了,怕说的话一个不如意就招致举报,普通大众就算私信问他们,他们也会拒绝搭理,“我怎么知道我说的你不会举报我?”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定的“信任背书”或者说叫“投名状”了,你是医学的,直接报院校+专业,名字是自动显示的,问的问题不太离谱,态度端正一些,大家也不好意思不搭理你,多多少少都乐意帮你,就像我一个感受特别深,加本科学长学姐咨询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的态度非常热情,知无不言,末了还会来一句“学妹以后有什么不懂的事情欢迎问我”,这一句话每次都会出现,可以理解成客套,但是这也反映了圈子内的同专业带来的认同。
平时xhs评论区经常能刷到“xx医生怎么样呀?我的家人要找他做手术”,经常有同一个医院的同科室医生会在底下评论这名医生的手术水平的高低好坏,如果提问者追问要找谁做比较好,还会给推荐业内一些公认的手术水平高的医生。要是实名制了,你看谁敢说个坏字?特别是问那种xx主任手术水平怎么样的,你个主治在评论区激情开麦说这主任就是个“下乡主任”“科研主任”“援非主任”,你猜患者看见你的名字去对准你所在的医院,然后私底下乱传“这医院xx医生说了,他们科科主任水平很差劲”,这传到主任耳朵里,不用主任驱赶你,你自己就主动辞职吧,前途可寄了。
再一个,比如集采药的真实药效。
xhs之前有个帖子,就是医生们讨论集采药好坏,评论区一千多条全是医生们回复的,还有一些路人忧心忡忡的问“医生,您说的xxx集采药疗效不好,那我们要去哪里买原研药呢?”,医生们也很热情的回答了去哪能买到。还有知乎上的一众医生在不实名情况下也是激情开麦,大胆吐槽集采药实际疗效下降有多恐怖。
如果实名了,还有医生敢实名说集采药疗效不好?社会大众就希望看病便宜吃药便宜,至于疗效不好,那一定是你们医生没良心了故意坑我们,还会催生大量民间无证中医医生,“现在西医院太坑人啦,还是来看我们中医,便宜又好用!”。剩下的实名的还在网上谈集采药的医生,一定内容都是狠夸集采药利国利民的,“药便宜了,大家都吃的起药了,穷人看得起病了,欢呼吧!”。
所以你上网一搜“吃了医生开的集采药,为什么迟迟不好,是药的品质问题吗?”,搜到的全是“药物没任何问题,是你服药时间过短导致的”,即使你私信问一些还活跃在评论区的年轻医生,他们也害怕你的非专业人士身份,害怕会不会因为不顺你的意回答了问题就吃到举报,选择要么顺从着说药物没问题,要么就是干脆绝口不提。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医学生,这不构成什么阻碍,比如你跟着主治师兄学习,问师兄“师兄,最近xx床患者用了xxx集采药感觉疗效不如原研药,应该怎么调整用药剂量?”,这句话蕴含两个意思:1集采药疗效不行2.如何调整剂量,因为你是同行,所以你的师兄也会不介意你说的第一层意思,还会觉得你很好学,很乐意告诉你要如何如何加大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等于变相承认了“集采药疗效不行”。
所以我的意思很清楚了,全员实名制会严重加剧社会大众与专业人士之间的不信任情绪,专业人士害怕受到举报而选择沉默不语或者选择讨好大众,最终导致专业内容产出枯萎,普通大众无法通过互联网检索到有用信息,而且其中一些门道不是检索就能知道的,比如换成集采药之后该如何调整用法用量,这种搜不到的。
而且专业人士还是有和同行沟通的需求的,不可能完全脱离网络,他们最后会选择一些具有专业门槛认证的业内专用app,就比如丁香园这种,你不进行认证,或者认证成路人,能看到的内容很少很少,除非你上传学信网或者医师资格证进行实名认证,才能浏览到所有信息,或者完全可能出现,注册就需要你认证,不注册连进都进不去的app。
最后普通大众又要花钱去付费,“医疗红包”风气会再次复活,而且这次是本不该复活的,人为的给大家添麻烦,比如说你去某某医院做手术,但是你不知道医院里面谁手术水平高,现在都实名制了大家都不敢说谁手术水平好坏了,你搜到的全是清一色的业内互吹互捧,于是只好托关系送红包请认识的医生吃饭咨询这个问题,或者只能额外花钱去网络医疗问诊平台上花钱咨询医生找谁手术比较好,进而导致群众实际医疗支出上升,以及进一步恶化医患之间的信任和激起更大的对立情绪。
编辑于 2023-10-15 21:54・IP 属地日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洋葱小姐与猫猫 - 20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其实后台实名这事儿我自己也经历过。去年上海大开放那段时间,我写了个微博举报我所在的街道公然违背上海市防疫政策,盲目扩大化的问题,结果没过多久就有电话打过来了,说是警察,报的是我的真名。
这个显然就是本地警方而不是网警,网警电话我也接过几次,一般会先报id。
但是吧,后台实名和前台实名,我认为意义不一样。
从避免违法违规的角度来看,后台实名已经够用了,我要真说了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话,后台实名已经足够确保公安部门来一句“抓了”的回应。
但问题在于,今天的中国舆论场分裂程度空前,一个一百万粉丝的大v,也可能有100万厌恶他的人。互联网本来就能够将稀薄的恨意集中起来,当这种恨意有了指向性后,可能造成的后果你们想过吗?说白了,前台实名只有一个作用:方便开盒,方便人肉,方便网暴。
举个例子,某个正能量大v因为仗义执言,得罪了很多50w,这些人原本找不到他,但现在根据他的真名和ip,就很容易定位到这个人的工作单位,于是每天给他公司打骚扰电话寄死老鼠,公司不厌其烦就辞退了这个人,你说这种事情难受不难受?
更严重的是,以今天咱们筛子一样的隐私保护状况,大家的个人信息都不知道在哪个黑产社工库里躺着,这下有了真名,地址电话家人信息全对上了,孩子放学,被人蹲门口打耳光怎么办?
百万大v了,那么多黑子里,总有一两个手贱人闲的吧?真名让“开盒”难度降低了几个数量级,也就导致很多人再不敢说自己想说的话了。
更不必说,有的人单纯出于兴趣发言成了大号,但这份兴趣并不想让现实生活里的同事熟人知道。“太太,你也不想让你们单位的人知道你是二次元吧?”二次元也就算了,那个测评小玩具的朋友才叫惨。
还有一点,百万粉级别的大v,如果不是带货有心得或者特别会来事,单靠发微博是不太可能支撑生活的,也不可能养个团队来处理日常事务,现实生活中大概率就是个打工人,所谓“大v也是老百姓”。
有人说“明星也要让渡隐私,大v都能对一百万人喊话了,当然应该知道他是谁”。可明星被开盒可以让法务去搞,明星住的小区安全到一般人根本见不到,明星的孩子放学有专人接送。
而普通的百万粉大v是没有这么多资源的,今天被开个盒,明天儿子被欺负了,都得自己花时间请假处理,公司老板还不开心呢:小x啊,你要不以后少发两条吧?不要影响工作。
至于那些说不怕“开盒”的,我只想说:看来你们对与你们持有异见者的道德水准,有很高的评价呢。
发布于 2023-10-15 20:1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纽太普 - 20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很好的杨某!
方便了持不同意见的网友,对KOL(无论左中右)进行网暴、人肉、线下攻击,最终结果是很多KOL被迫注销账号或者闭嘴。
留下的KOL,其实区别不大,绝大多数将是复读机。
这也许就是目的,one world,one vioce。
也要提醒一句,在前台实名后,实施网暴的网友,实质上也是在为他们自己挖坟,亲手断绝一种求救的可能,但他们估计会乐此不疲。
如果真的实施,我可能会考虑采取注销账号等自保措施。
一个美好时代即将来临,欢呼吧,各位!
编辑于 2023-10-15 18:37・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猴子老湿 - 18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个人收入来源清晰,至少一半的粉丝知道我真实姓名和工作……
但我仍旧觉得,这事儿吧……
无话可说。
发布于 2023-10-15 18:02・IP 属地吉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流浪的蛤蟆 - 17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戒烟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