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32个

如何看待网传大V将必须前台实名?

将子山
209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大家说了很多方面了,我说一个可能不怎么被注意到的方向:

实行大V实名制然后扩展到全民实名制之后,专业壁垒/政策保护强的行业从业人员因为害怕在网上发专业相关言论激怒业外人士导致自己吃举报,会选择不在无门槛的公共平台发表言论,转而在业内专用app上进行交流。

这会极大程度降低社会的信息流通性,如果普通人不认识某方面业内人士,将无法从互联网上得到任何实用信息,专业内容产出将会枯萎。除非他们能够找到业内中介人士为自己担保引路,或者选择直接花钱购买专业信息。


我举个会因为这项规定而获得加强的专业:

医学系。

医学就是个专业性壁垒非常强势的行业,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高。就三级医院这一层来说,中年医生早就全员本科化了,年轻医生更是实现了全员硕士,博士占比也在快速攀升,即使是刚刚毕业的医学博士也很难说对从事的科室疾病谈得上掌握精通,外行业余爱好者根本不可能通过自学入门,就一本药理学足够卡住绝大多数人了。

而且医学也享有极其严格的政策保护,即使同在一个医学院,能考取医师资格证的专业也没多少,如果没有医师资格证,你给人看病就是违法的,是可能坐牢的。而且你也需要注册执业医院,以前就有这个争议,高铁上医生急救昏迷患者,反而被罚款,原因就是该医生在非医院之外的地方行医,违法了规定。

医疗行业也一直是一个饱受大众攻击的行业,大家总是抱怨“为什么检查那么多”“为什么药那么贵”“为什么非要手术”“为什么花了钱治疗人却没了”,这种怨气冲天的氛围加剧了“医生-患者”之间的对立,医生恐惧患者们会不会随时对自己发起攻击,在社会氛围的刺激下,医生内部会催生认同感,“医生懂医生,别人终究不懂”。

而且由于医学专业壁垒和政策保护双重影响,也会催生医学形成各种小圈子,比如我们福建省,“八闽之医,皆出于此”,福建医长期拥有对福建医疗系统的掌控地位,所以你加入某某市医院,到处都是你的福医学长学姐,终究是好说话的,外来的比如浙大湘雅的也很难敌得过这种地域认同,就连同一专业不同地域之间都很难融入,更何况医学无关的大众呢?


讲一些现实相关的,比如大家好奇哪个医生或者哪个手术术式的优劣。

我很爱刷xhs,xhs有个什么好处?它会根据你的ip地址推送你所在地方的人发的帖子,而且你浏览医学多了,会推荐医疗相关的帖子。比如我前天刷到了福二医的一个女医生发的帖子,抱怨找对象好难,我就知道这人是福二医的医生了,于是就私信自报家门,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毕业院校+年纪+专业,表示想咨询一下学姐福二医肾内科待遇如何,压力大不大,最近招进来的都是哪些院校毕业的。对方一看是专业学妹,而且我态度也很真诚,一个仓山一个长乐的,离得也不远,直接就和盘托出了,还很热情的表示以后学妹以后有什么想问的尽管来问。

所以一旦全民实名制了,医生们就不爱在网上发关于医疗的评论了,怕说的话一个不如意就招致举报,普通大众就算私信问他们,他们也会拒绝搭理,“我怎么知道我说的你不会举报我?”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定的“信任背书”或者说叫“投名状”了,你是医学的,直接报院校+专业,名字是自动显示的,问的问题不太离谱,态度端正一些,大家也不好意思不搭理你,多多少少都乐意帮你,就像我一个感受特别深,加本科学长学姐咨询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的态度非常热情,知无不言,末了还会来一句“学妹以后有什么不懂的事情欢迎问我”,这一句话每次都会出现,可以理解成客套,但是这也反映了圈子内的同专业带来的认同。

平时xhs评论区经常能刷到“xx医生怎么样呀?我的家人要找他做手术”,经常有同一个医院的同科室医生会在底下评论这名医生的手术水平的高低好坏,如果提问者追问要找谁做比较好,还会给推荐业内一些公认的手术水平高的医生。要是实名制了,你看谁敢说个坏字?特别是问那种xx主任手术水平怎么样的,你个主治在评论区激情开麦说这主任就是个“下乡主任”“科研主任”“援非主任”,你猜患者看见你的名字去对准你所在的医院,然后私底下乱传“这医院xx医生说了,他们科科主任水平很差劲”,这传到主任耳朵里,不用主任驱赶你,你自己就主动辞职吧,前途可寄了。


再一个,比如集采药的真实药效。

xhs之前有个帖子,就是医生们讨论集采药好坏,评论区一千多条全是医生们回复的,还有一些路人忧心忡忡的问“医生,您说的xxx集采药疗效不好,那我们要去哪里买原研药呢?”,医生们也很热情的回答了去哪能买到。还有知乎上的一众医生在不实名情况下也是激情开麦,大胆吐槽集采药实际疗效下降有多恐怖。

如果实名了,还有医生敢实名说集采药疗效不好?社会大众就希望看病便宜吃药便宜,至于疗效不好,那一定是你们医生没良心了故意坑我们,还会催生大量民间无证中医医生,“现在西医院太坑人啦,还是来看我们中医,便宜又好用!”。剩下的实名的还在网上谈集采药的医生,一定内容都是狠夸集采药利国利民的,“药便宜了,大家都吃的起药了,穷人看得起病了,欢呼吧!”。

所以你上网一搜“吃了医生开的集采药,为什么迟迟不好,是药的品质问题吗?”,搜到的全是“药物没任何问题,是你服药时间过短导致的”,即使你私信问一些还活跃在评论区的年轻医生,他们也害怕你的非专业人士身份,害怕会不会因为不顺你的意回答了问题就吃到举报,选择要么顺从着说药物没问题,要么就是干脆绝口不提。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医学生,这不构成什么阻碍,比如你跟着主治师兄学习,问师兄“师兄,最近xx床患者用了xxx集采药感觉疗效不如原研药,应该怎么调整用药剂量?”,这句话蕴含两个意思:1集采药疗效不行2.如何调整剂量,因为你是同行,所以你的师兄也会不介意你说的第一层意思,还会觉得你很好学,很乐意告诉你要如何如何加大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等于变相承认了“集采药疗效不行”。


所以我的意思很清楚了,全员实名制会严重加剧社会大众与专业人士之间的不信任情绪,专业人士害怕受到举报而选择沉默不语或者选择讨好大众,最终导致专业内容产出枯萎,普通大众无法通过互联网检索到有用信息,而且其中一些门道不是检索就能知道的,比如换成集采药之后该如何调整用法用量,这种搜不到的。

而且专业人士还是有和同行沟通的需求的,不可能完全脱离网络,他们最后会选择一些具有专业门槛认证的业内专用app,就比如丁香园这种,你不进行认证,或者认证成路人,能看到的内容很少很少,除非你上传学信网或者医师资格证进行实名认证,才能浏览到所有信息,或者完全可能出现,注册就需要你认证,不注册连进都进不去的app。

最后普通大众又要花钱去付费,“医疗红包”风气会再次复活,而且这次是本不该复活的,人为的给大家添麻烦,比如说你去某某医院做手术,但是你不知道医院里面谁手术水平高,现在都实名制了大家都不敢说谁手术水平好坏了,你搜到的全是清一色的业内互吹互捧,于是只好托关系送红包请认识的医生吃饭咨询这个问题,或者只能额外花钱去网络医疗问诊平台上花钱咨询医生找谁手术比较好,进而导致群众实际医疗支出上升,以及进一步恶化医患之间的信任和激起更大的对立情绪。

编辑于 2023-10-15 21:54・IP 属地日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洋葱小姐与猫猫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