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32个

如何看待网传大V将必须前台实名?

将子山
390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前台实名这个举措,非常危险,我是指以后针对网络发言者所实施的网络暴力——危险的就是极大加强了开盒的便利性。

所谓前台实名制度,并不能消除网络暴力,更不能消除恶意言论。

这只会让发言者和评论区的矛盾愈发加深,攻击愈发强烈。更有可能的是,将这些恶意言语的深度和真实度加深,并且蔓延至现实当中。这只会让自由讨论和多角度发言的气氛进一步退化。

就目前而言,关于网络账号使用者的身份,由于实名制,平台是知道的,官方也是知道的,如果真的发表了违法言论,目前的措施已经可以对每个发言账号精准定位到个人。

因此,所谓前台实名,对言论以及账号的管制可以说并无实质性的帮助,正如前段时间的IP地址显示一样。

官方下场多多少少还是有所克制的,但你很难想象在开盒难度极度下降之后极端网友到底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因此,我非常担心网络暴力,以及开盒难度下降后的线下暴力。随之而来的或许可能还有社会治安压力以及民警同志负担加重。

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段话: “我想中国人可以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

事实上,之所以国人过去对隐私问题不敏感,是因为在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科技进步的幸福感掩盖了隐私泄露的危害,而人的认知水平受限于自身能感知的外界水平。

可以说,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就是对诈骗以及违法犯罪最大的助力,也是对网络暴力的最大支柱。

IP地址+前台实名化,这两件东西组合起来是个大杀器。

目前已经有IP地址了,如果再加上真实姓名的话,基本可以从社工库中定位到本人。可能还需要一些额外信息再稍做区分,但区别不大。

说到这个,我曾经还在社工库里给朋友演示过怎么靠这两个找到他,凭借物理位置和真实姓名,翻出了大量详细的信息,包括他的小学家庭住址以及初中时候使用的电话号码,关于后者,甚至连他本人都思考了很久,才回忆起来自己曾用过这个号码。

可能我是网络安全专业的,对此比较敏感吧,但这的确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试想一个前面实名的用户发言说他喜欢吴京,可能立马被人配合IP地址将其通过社工库“开盒”;而另一个朋友说自己不喜欢吴京,也可能立马被喜欢吴京的网友通过IP地址+前台实名“开盒”。

而他们甚至什么违法事情和言论都没做,仅仅是表达了自己的喜好,就置自身于危险之地了。

另外,很多人可能觉得很多东西其实已经暴露了,好像不差一个名字。

但实际上,这种想法完全错误。

我对很多人对个人隐私数据可能面临暴露的情况丝毫不担心,乃至不理解的态度十分惊讶。

已经暴露了,并不代表现在的信息就不重要。另外,已经暴露的信息,是否就是由于这种不担心和不理解的心态而产生的,也有待考虑。我个人倾向于是的,这种漠不关心乃至顺从的态度使得隐私数据泄露情况进一步恶化。

为什么呢, 因为信息也有时效性的。很多信息也是拼凑和核对才逐渐精准的,我们应该学会尽量不去暴露本可以不暴露的信息,从而避免来自未来的危害。

很多新信息的攻击是通过和旧信息匹配来产生的,A校B舍C房间男,加上你的手机号,可以匹配到你之前被腾讯公司暴露个人信息,里面包含了你的QQ账号密码和个人身份证,很可能由此来攻破你的淘宝账号(假设你的安全意识不足,很多密码设置相同or相似)。

所以不要以为新出现的这一点点信息不重要,你应该尽可能避免每一点个人信息的泄露,这都会被用来跨信息源去精准定位你个人。

这些跨信息源的泄露,也是社工库的基本工作原理。假设你足够谨慎,用了无关人士身份证开通的手机号,也会被你的这种不在意心态所跨源关联。

绝不能容忍任何一点本可以不泄露的信息被传出,我对这点极度在意。

当然了,很多信息的泄露可能无法避免,譬如网购平台丢失了一大笔订单信息,这种你无法准确避免,因为这是平台的问题。

但是,对于普通人,这种信息你可以做到相对避免,而有些信息的泄露情况则可以绝对避免。

什么叫相对避免呢,比如说你是男,住在A校B舍C房间,你可以说你住在A校,也可以说住在A校D舍F房间的女,来相对避免。但你无法避免要网购的事实。

绝对避免就是指IP地址,前台实名显示,这种是完全无必要的事情,信息也已经备份/登记/认证在后台了。

网络安全领域费尽心思保护个人隐私,但现在如果因为某些不必要的因素,导致个体需要主动暴露隐私,做到本可以,本没必要泄露的个人隐私被暴露,那实在是不应该。

编辑于 2023-10-15 17:31・IP 属地浙江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Serendipity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