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名1927年就参加革命的士兵,没有大的功绩,到1955年授衔的时候能授什么军衔?
- 1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张树才(1914.1.1-1969.9.8),湖北省黄冈县阳逻镇(今武汉市新洲区)人。10岁丧父,到武汉在纱厂做学徒工。1927年4月,参加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二十军,任二十军教导团战士,参加南昌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特务营连副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第四军教导团政治委员,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政治部副主任,军委后方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期间,参加任新四军政治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第二师四旅政治部主任,淮南军区路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五师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陕南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陕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兼汉江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卫生部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直属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政治部党委副书记,总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1956年任湖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1961年任湖北省军区政治委员,1965年后任武汉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以上为网络资料
根据张树才本人在星火燎原里的自述,他13岁时跟着姐夫参加了贺龙的部队,还是新兵,枪都不会放,就参加了南昌起义,南下时起义军失败,他们被打散了,姐夫牺牲,他埋葬了姐夫后跟上了一队残部。有人提议往北走去三河坝找在三河坝阻击的部队,于是无处可去的张树才就跟着大家走,走到半路上果然遇到了从三河坝撤下来的朱德所部。然后就进入剧情主线了。
1927年参加三大起义的,要是中途没有脱队经历,组织上也会培养你,让你学习,让你进步。你要是学的会指挥就在作战部队,你要是不擅长这个就到后勤去。除非你文盲又啥也不愿意学,那就没办法了。
编辑于 2023-09-24 12:32・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Aranycsapat - 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姥爷不完全符合题设,做个参考吧。
我姥爷叫胡德利,1912年生,江西省安远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当时不满17周岁。比题设晚两年。去世的时候97岁。开国大典的时候率领骑兵方阵,在天安门广场接收毛主席检阅。就是骑兵方阵最前面那两个领队的,右边的是我姥爷。他去世后,新华社发电,解放军报、华商报等媒体报道去世的消息。
胡德利同志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中,他历任战士、副排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分区副司令员、师长、渭南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腊子口、直罗镇、平型关、百团大战、反“扫荡”、平津、甘南剿匪等战役战斗,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胡德利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离休前任陕西省军区原副司令员,享受正军团级待遇。[1]
上面那些都是网上能查到的,关于待遇方面,我说一些自己的感受。
我从小跟姥姥、姥爷长大,我爸算是入赘。我家最晚在1985年就专车,配专职司机。最早是苏联进口的伏尔加,银灰色的;九十年代更换成桑塔纳;21世纪更换成红旗世纪星。
住在陕西省军区级别最高的干休所,住的是俗称将军楼的二层小楼,有前、中、后三个院子,与兴庆宫公园仅隔一条马路。
1986年我家就有第二台彩色电视了,黄河牌14寸。第一台是日立的,好像是18寸,木头壳子的彩电,说来有点不可思议。
姥姥和姥爷年龄差了20岁。姥姥是部队专门从河北、四川等地招了一批未婚女兵,用于解决当时大龄未婚的解放军指战员婚姻问题的。
姥姥每生两个孩子,部队就给配一个专职保姆。
我妈从小上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都是当年的“贵族学校”。
我妈15岁参军,后来在总参谋部对外情报部门工作。她跟我爸就是在那里相识并结婚的。
所里经常给发各种物资。都使用卡车拉来,然后小战士给发到各家,多的吃不完。
据我妈说,姥爷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侦察兵,风险系数极高的那一种。他体内自始至终都存留有弹片,所以后来做核磁共振的时候没办法做。火化以后我们还进去捡弹片来着。火化以前,火葬场是要专门清炉的。
去世以后是放在烈士陵园的。后来等姥姥去世以后,两个人的骨灰,根据他们的遗愿,洒到了渭河里,不占用一寸土地,而且“英雄与祖国的河山永存”。我后妈评价:老革命的觉悟就是高。
我家现在还存留着一把当时缴获的日军军刀。遗憾的是当年不懂保护,用来搅拌油漆了。后来我专门买了脱漆剂和除锈剂给清理了。
当然并不全是好事。
我妈有三个亲哥,所以她是典型的大小姐脾气。我爸伺候不来,我后爸也伺候不来,只有我能伺候的了。我跟男朋友吐槽的时候,只能一声叹气。
我男朋友一开始不理解老太太的大小姐脾气,快七十岁了怎么思想跟十七岁没差别。我给他说:“如果你爸是省军区副司令,然后你还有三个亲姐,到你这终于生了个男孩,你就理解了。”他瞬间就懂了~
哎~不说了,下班回家给老太太和男朋友做晚饭去了~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死以前能看到解放台湾。
参考
发布于 2023-09-25 18:30・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霸雪龙 - 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有句话叫“红军不下校”。
这是对职位低、身体伤残的老红军的照顾。
从红军开始,能一路走到新中国成立、共和国授衔的时候,最低都能被授予少校军衔。
而从1927年就开始参加革命,就代表你大概率是看着党从南昌起义一步步发展起来。
也许你上过井冈山,走过长征路,也许你去了皖南加入了游击队。
但你一定参与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当然,你还有可能参与了抗美援朝。
至少20年的从军履历,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积累起来丰富的作战经验。
著名的开国大将——粟裕将军,在南昌起义时,担任警卫连班长。
开国元帅林彪,在南昌起义中担任连长。
开国上将赵尔陆,在南昌起义中是一名普通战士。
……
在参加南昌起义的战士中,
建国后授予元帅军衔的六人, (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徐向前),
大将军衔的七人,
上将军衔的四人,
中将军衔的七人,
少将军衔的七人,
其它校官以下的,也就只有几百人左右。
如果算上给革命军透露情报的叶剑英元帅,那南昌起义就有七名开国元帅参加。
参照“红军不下校”,参加南昌起义的两万多战士们,只有几百人走到了共和国授衔。
再加上抗美援朝时牺牲的,他们中,能看到心心念念的新中国的,恐怕也只有千人。
电视剧里的李云龙,在1927年,还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呢!
发布于 2023-09-24 01:45・IP 属地安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种花俏兔子 - 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罗叶 - 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其实我也想知道,身边有两个案例,但是当事人都不在了,不能给到确切的答案。
老婆的亲爷爷,江西兴国人,是不是27年参加南昌起义或者红军不知道,双一,走过长征,抗日,然后跟着老领导101去了东北,又一路败到哈尔滨。职务不高不低,牺牲的时候是个副团,依稀记得是战死在秀水河子那几场战斗里,六纵的。名字现在写在哈尔滨的烈士陵园。
老婆的奶奶,当然也是亲的,也是什么时候参加红军的不记得了,一直跟着中央大部队走,小女兵,不确定是不是医疗兵。在延安跟着王震开垦南泥湾。后来也跟着101去了东北,根据我的军史常识,去过南泥湾又去了东北的,大概率359旅的一部,就是跟着刘转连所部。东北那几年,一直在哈尔滨。
老太太后来跟着林彪一路南下,林彪和野司总部留在武汉,她跟到了广州,刘转连所部跟着梁兴初10纵,47军去了湖南,她没去,所以应该不是47军的。去了广州的是邓华的十五兵团部,还有43军和40军,我严重怀疑她跟着老公去了43军,老公牺牲了她就留在43了。
老太太在广州的职务和工作,是广州军区医院院长,所以我想她以前是不是医疗兵,这个职务大概在地师级。没干多久,她二婚,跟了队伍上另一个老红军。所以前面我说牺牲的那个是亲爷爷,后面这个不是,她儿子,就是我老婆的爸爸,出生在哈尔滨。
老太太的院长没当几年,她第二任丈夫转业,43军没去朝鲜,所以有些军官就转业了。北航副校长,某三线军工厂厂长,广东政府什么职务不记得了,三选一,老红军打了半辈子仗,所以选择了军工厂也是情理当中。老太太就嫁鸡随鸡,跟着去了山沟里的军工厂,根据后来的级别判断,还是地师级干部。
老头子走的早,老太太零几年去世的,活了90岁,后来几年有点神志不清,身子骨倒是一直结实的很。
以上的经历,部分是老太太的人生轨迹客观存在,部分是我们闲聊时候老太太的口述,部分是我根据老太太的口述猜测判断,毕竟那时候她已经记忆模糊了。
林彪从延安走的时候,带了一批抗大学员,不排除老太太的丈夫也可能是那一波人里的。此外,43军的部分来自黄克诚的三师七旅,记得山东渤海军区也有支老红军连队,也可能在那个部队里。
其实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老人家声名不显,在东北才做到副团,想必能力也有限,但是也不太差,加上资历毕竟在那里,如果活到55,上校可以保底。
最后说句题外话,无论老太太,还是她的后任丈夫,生活都很简朴,严于利己,没有以权谋私,所以她的红二代儿子,到他退休也只是个山沟里军工厂的普通工人。
老太太的最后几年,我们聊过几次,她谈的最多的是南泥湾,哈尔滨,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她也只是提到几句,老领导,王震。想必南泥湾和哈尔滨,是她人生记忆中最欢乐的时光。
往事如烟。
发布于 2023-09-25 12:0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午夜飞行 - 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1927年,大概率是南昌起义时候,这时候参加红军,林总还是连长。就冲着你22年的忠贞,你已经可以获得八一,独立,解放奖章。教员说了:红军不下校。
发布于 2023-09-25 15:2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SYSUchenwenli - 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1927年加入红军,只有两个途径:
一是参加黄麻起义。
二是参加广州起义。
1927年11月13日,吴光浩、潘忠汝、戴克敏等人领导的农民自卫军,通过由70余名义勇队员潜入黄安城,里应外合,于14日清晨一举攻克黄安县城,史称黄麻起义。
18日,黄安县农民政府成立,然后黄安县书法家吴兰陔先生写下了一副对联,贴在黄安县农民政府大门上。对联写道:“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称为“红军”。
然后,中共黄麻特委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指示,将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及赶来配合起义的黄陂县农民自卫军一部共300余人,组成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下辖第1、第2路。潘忠汝任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
从黄麻起义中走出来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有4位,开国将军25位,历任省(部)军级领导干部的有100多位,
黄麻起义革命烈士纪念馆内共展出著名烈士230余人的遗物、照片、诗抄和雕塑等展品;
在黄麻起义及其后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中,走出了三支红军部队。
第一支是1931年11月7日在黄安七里坪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第二支是1932年11月30日在黄安檀树岗重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
第三支是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在七里坪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
1927年12月11日凌晨2时左右,张太雷、叶挺等领导人来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北较场四标营驻地举行誓师大会。
在誓师大会上,广州起义总指挥部公开举起了“工农红军”的旗帜,将参加起义的部队统称为工农红军,工农红军总司令由叶挺担任。
参加起义的部队包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和广州工人赤卫队七个联队以及市郊部分农民武装,共5000余人(其中工人赤卫队3000余人)。
12日晚,由于敌强我弱等原因,起义军被迫撤出了广州城。
其中起义余部1200余人,在花县(今花都)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师,领导人有董朗、叶镛、徐向前、袁国平等,后经从化、紫金等地进至海丰、陆丰县境,加入了东江地区的革命斗争;
第二年7月,因为受到重大损失,缩编为一个团。
12月,部分伤员转移到香港,余部解散。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番号取消。
至1929年5月底, 留在东江的红军大多数战死、饿死、病殆。因省委遣散经费不足, 部分幸存的战士是从公平步行途经河婆、揭阳, 徒步千里, 艰难地走出东江, 然后, 被遣散回湖南原藉去。
另有约200余人向北江退却时,在韶关附近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会合,后来上了井冈山;
《朱德年谱》记载“率部抵韶关, 与广州起义失败后撤出的二百余人相遇, 始知起义失败。把这二百余人编入部队后, 转移到韶关西北三十里的犁铺头, 进行休整和练兵”
另据《陈毅年谱》记载, 12月中旬, “在韶关刚联系好车皮, 正准备上车开往广州时, 忽然与广州起义失败后撤出的‘几十名干部’相遇, 方知起义已失败, 遂决定移至韶关西南郊的西河坝”。下旬, “和朱德率部转移到人口稠密、物产富饶的大圩场韶关西北15公里的犁铺头进行休整”。
井冈山会师后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采用广东省委扩大会议军事问题决议案内容)》。大纲规定:“建立红军已成为的要务,不一定要等到一省或一国暴动成功,只要能建立一割据区域,便应当开始建立红军的工作。在割据区域所建立的红军,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此后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还有部分人员转移到广西右江地区,后来参加了百色起义。
1929年12月,在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下,领导受中国共产党影响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队以及右江农民军,于百色、恩隆举行武装起义. 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
未及撤离的起义军、工人赤卫队和拥护革命的群众,在国民党军重占广州后,惨遭杀害者达5700余人。
发布于 2023-09-26 10:47・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小金帛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辟个“红军不下校”的谣。
1927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战士,如果一直在革命队伍里,到建国后1955年时的最低授衔情况不清楚。但是很多回答都在引用一个“红军不下校”的谣言,需要指出这个不靠谱的谣言是错误的。
1955年授衔时,不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参加红军的老战士被授予尉级军衔,但是相比起将级军官和校级军官,很少有关于这一部分老战士的比较全面的梳理记录。这里我抄录了一些来自公开发表的地方史志、回忆录等资料中的被授予大尉及以下军衔的红军老战士名单。其中雷浩茂,甚至是在1931年就已经参加了红军的。
名单如下(按参加红军时间顺序):
1. 雷浩茂,福建上杭人,1931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后历任战士、警卫班长、排长、兵站站长、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军需员、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行政科长、军委直属保育院行政科长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2. 张万镒,陕西吴起人,1933年参加刘志丹领导的保安游击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指导员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1960年晋升为少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中校军衔。
3. 赵忠华,四川旺苍人,1933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历任战士、通讯员、学员、排长、交通站长、连长、东北军区军械部助理员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4. 罗德金,四川苍溪人,1933年参加红军,历任战士、通讯员、班长、排长、连长、中队长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5. 孙焕富,山东昌邑人,1934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6. 哑巴,原名不详,1935年中央红军经过大渡河的时候加入红军队伍,高赞答案讲的很详细,1955年被授予少尉军衔。
7. 夏精才,贵州黔西人,1935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后历任炮兵连指挥员、营长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8. 潘廷明,四川茂县人,1935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后历任战士、排长、队长、冀鲁豫军区教导团供应科副营职干部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9. 王振玉,湖南永顺人,1935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历任战士、卫生队护理员、旅卫生部班长、师卫生部股长等,参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10. 刘廷祥,陕西吴起人,1935年参加红军,历任战士、班长、看守长、警卫队长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11. 贺来喜,山西洪洞人,1935年参加红军,历任通讯员、司号员、保管员、股长等,参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12. 文光华,四川茂县人,1935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历任通讯员、班长、排长、连长、营教导员、后方医院政治指导员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13. 傅兴伦(傅兴能),四川剑阁人,1935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太岳军区政治部干事、管理员、副股长、供给处副处长、处长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14. 张世友,贵州大方人,1936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历任战士、机枪连班长、骑兵大队排长、教导大队副连长、侦查连连长、营长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15. 全生祥,甘肃宕昌人,1936年参加红军,历任战士、通讯班长、排长、野战医院管理员、军区后勤机关股长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16. 杜满有,甘肃宕昌人,1936年参加红军,历任看护院、护士长、医生助理、医生、股长、卫生队长,参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17. 杨青山,河南淇县人,1937年参加红军,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等,参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2023.09.24补充:
18. 谭德本,四川营山人,1933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历任通讯员、特务连排长、团鞋厂厂长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19. 谭发贵,四川越西人,1935年参加红军,历任卫生员、班长、护士长、军医、野战医院门诊部主任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2023.09.24再补充两位由于受伤被俘而革命经历不连续的:
20. 杨秉荣,湖南新晃人,1921年加入滇军,参加过东征、北伐。1929年随罗炳辉起义,编入红十二军,参加过龙岗战斗,后编入少共国际师,因受伤未能参加长征。1935年被捕并关押于南昌集中营。1937年5月被编入国民党85师,11月脱离85师,回到薄一波的八路军决死一纵,至解放战争历任战士、连长、团事务长、管理主任、军械参谋等。1955年被授予上尉军衔。
21. 徐立贤,安徽金寨人,1931年参加红军,任文印员、班长,1936年随西路军西征被俘,1946年被释放,1947年重新加入解放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等。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
编辑于 2023-09-24 01:4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杨逸群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围城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圣神岚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各位请注意,1927年参加革命和1937年参加的差别大了去了,37年全面抗战以前参军都是红军,如果你在1937年参加红军混得差中校上校,实在年龄大负伤没文化,未担任指战员。叠加多类debuff才可能少校。少校红军基本都是年龄大的老弱
1927年的老红军更稀有但是三大起义之间互有区别,其他旁支红军发展相对差些。未来发展最好的无非是朱毛红军,中央红军嫡系,秋收更是嫡系中的嫡系。
以秋收起义为例,假设你27年参加秋收,起义部队5000多人,到文家市就剩一千多了,上井冈山更是只有700余人,这时候你班里大部分人当了逃兵,你只要留下来不摆烂班长必须轮到你当,后面发展排长连长同理。秋收起义到55年幸存不过三十几人,38年最全合影是29人,未包括部分南方新四军。共22人获少将以上军衔,少将6人中将8人上将6人,少将占比算低的跟上将一样多。其他可能转地方,总之不犯政治和法纪错误授大校以下军衔的可能我都想不到。
南昌起义部队火种同理,最低也是大校,这还必须是你本人犯错误或者负伤转后勤的可能,早期参战部队水平高,都是精壮后期扩红紧张存在兵员素质下降,年龄偏大偏小的情况。27年参军因老弱授衔少校是不可能的,三大起义到开国还剩多少人?是37年红军的百分之一,37年红军怎么能跟27年比,旁支指的是陕北东北红军琼崖纵队这些,红四方面军基层军官发展并不差,少将是最多的,旁支不一定保底少将,但最低也是大校
编辑于 2023-09-25 17:37・IP 属地新疆查看全文>>
飘逸的风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想没有功劳是不可能的
单纯没战功就极难了
既然活到1955年,那你起码是没有临阵脱逃、叛变等会被直接审判的罪
也就是上级让你上你就上,说撤退你跑的贼快
假设你枪法稀烂,从来打不中人
但是你也运气极好,一直没被打死
每战都如此
那么你的战功将是,在多次战斗中牵制敌方,做出了巨大贡献
假设你27年就被俘虏了,一直关押到建国后
那当然没战功了
但你的功劳将是誓死不屈服于敌人
假设你27年就被俘虏,并且还投降了
期间虽然没给国军做贡献,但我军地下组织去联系你,你也不肯做卧底
那你能活到55年简直是个奇迹
围剿、抗战都肯定让你优先当炮灰的
要是都能活下来,那又回到假设一了
在国军你的功劳也足够能混个一官半职啊
解放的时候再起义就是了
发布于 2023-09-25 17:22・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孙啸天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zkx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记得有位红军老战士,本身是个兽医,也没啥文化,红军去他家乡时就跟着参加红军了,当时已经四五十岁岁数很大了,到了55年授衔时,已经六七十岁了,胡子都白了,被授予少校军衔,过了两年居然还又升了一级,以中校军衔退出了现役。
这位老战士大概是没上前线作战过的,毕竟参军时就这岁数了,本职又是兽医,参军之后估计也就是给部队治马治驴的,战功估计是没有的,也就是没功劳有苦劳,就这最后都能以中校退役,国家对这帮老战士的待遇实在是可以了。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剩七千多人,红四一万出头(刨去西征损失),红二一万出头,也就是加起来三万人出头。但到了解放战争末期,军队数量已经扩充到550万,建国初期在三战威胁下甚至继续扩充,1952年达到了峰值627万。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只要参加红军够早,那怕再无能,军事才能稀烂,就稍有些文化,有行政后勤能力,只要还在军队,到了55年你混个上校大校也是手拿把攥的,你再但凡有点带兵才能,能在十几个人里算个突出的,你就能是个将军了。而且要注意,这十几个人可不是现在的十几个人,现在几乎人人大学毕业,人均文化素质很高,而是那时候的十几个人,解放前当时的人普遍受教育程度极低,文盲率高达80%,字都不识导致大部分人根本没有管理指挥能力,你但凡有个”高小毕业”就是军队里妥妥的秀才,绝对算人才,军队里不重用你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回到题目,普通人,有基本文化,有基本行政和管理能力,参加红军只要够早,55年还在军队,哪怕没什么像样的战功,也是保底中校上校,运气再好点行政后勤管的好可能就大校少将了。
当然,中将以上就不可能了,开国中将意味着你有红军师级,八路军团级,解放军军级的资历,这个无论如何也不算普通人了,已经是妥妥的人中龙凤了。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你是实在一无是处,属于文盲且自己也不寻求上进的(我军各时期都极重视学习,进了军队有的是学习机会),一直就是军队里的混子,干的都是打杂的活,顶多上过两回战场也没什么像样的战功,解放后除了资历够老,国家实在没法用你,让你当个乡长或者连长你都不称职,那就顶多给点待遇了,然后你退伍回家,逢年过节县里领导看望老红军老八路的时候来瞧瞧你,也就这样了,所谓的红军不下校,不是说真让你去当营长,好些人真当不了,没那个能力,多也就是待遇,老红军弄个少校营级待遇退役的,基本也就这种情况的了。
发布于 2023-09-26 17:0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北海之羽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1937年8月,中共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同年10月,南方游击队和中共其他武装力量改编为新四军。
授衔时有个规定:红军不下校。就是说37年参加革命,至少是一个少校军衔。你27年参加革命,已经是一个饱经考验久经战阵的十年老红军了。
1927年2月,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8月,南昌起义;9月,秋收起义;12月,广州起义。你在这一年参加革命,上述四次起义,你大概率会参加一次或者两次甚至三次。当然也有可能一次也没参加,但概率极小,而且一定会在事后跟上了队伍,因为你是一个士兵,除了跟着部队,没有别的地方去。所以接下来你会参加湘南暴动、平江暴动、黄麻起义等等其他起义至少某一次或者某几次革命行动。
以一个士兵的身份,27年参加革命,55年能够参与授衔,说明你在这二十八年里肯定没有牺牲,没有叛变,没有或者有可能开过小差或者短暂脱离过队伍但马上又归队了,组织上经过调查给出了对革命忠诚的肯定。
二十八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你经历过艰难困苦的长征或者更加艰难困苦的南方八省游击战争,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甚至朝鲜战争。你和朱毛彭林刘邓陈粟徐聂一起成长,你在他们的领导和教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冲破了重重障碍,百战沙场,浴血奋战,看着无数同志在身边倒下而你九死一生迎来了革命的最终胜利,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站到了大授衔的队列。这时候你的心情是十分激动的,胜利来之不易,同时你还会发现,当初一起出发的,已经寥寥无几了。二十八年前与你并肩战斗过的,名单特别短,就像一个户口本一样,随便翻翻,就没有了。
将军,你是一个将军。百战归来身不死,青石标名垂青史。你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将军。
你说没什么大的功绩,功勋并不卓著。不对,二十八年的革命历程,这已经充分说明了你对革命的贡献。
你说你也没什么文化和能力,就是幸运,活下来了。也不对,27年你参加革命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放牛娃、一个小乞丐、一个学徒工、一个小帮佣,等等,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受过其他教育,只是因为阶级感情,反抗压迫,找寻一条生路,才参加革命扛起了枪。但是自从你参加了革命的队伍那一天起,党就开始培养你了。你会被扫盲,学习文化知识,学习革命的意义革命的方法革命的目的,毛委员就是你的夜校老师;你会被教授枪械使用知识,被训练军队队列、操练、行军、战斗等,朱军长言传身教;你还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习小组、随军军事政治学校,甚至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等。彭林刘徐粟和其他高级将领,少奇同志小平同志陈云同志先念同志甚至洛甫同志博古同志凯丰同志等党的高层领导干部都会百忙中抽出时间来讲课,提高革命队伍的军事素质和政治水平,他们会教会你怎么带兵、怎么打仗、群众工作怎么做、统一战线怎么搞、敌我矛盾怎么办。你慢慢发现你能阅读了,你能演讲了,你会看地形了,你会判断炮火了,你会进攻了,你会撤退了,你会迂回包抄了,你会配合兄弟部队了,等等。你在一天天变化,一天天提高,只要你还活着,即使你天资不高、际遇不好,你也会在革命的洪流中被裹胁着前进。你出发的时候是一个普通士兵,拿着一根棍子或者一把火叉就上路了,接着你有了一把大刀、一根梭标、一把老套筒,长枪换成了短枪,当班长了,当排长了,当连长了,当党代表、指导员、政工干事、营长团长、参谋处长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政委、军分区司令员、野战军主力旅长师长甚至纵队副司令副政委。你没有大的功勋,上将够不上,但是看一下小部分开国中将和大部分开国少将们,最显著特点就是践行了十六字方针:对党忠诚、服从指挥、作战勇敢、团结同志。
向你致敬,27年就参加革命的将军同志!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必须是27年。少个一两年两三年情况就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编辑于 2023-09-24 02:10・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大头目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来上井冈山,且一直在军队,参加过长征,懋功会师中思想没跑偏,进抗大学习过,整风运动中顺利过关,解放战争中做后勤工作,打底也是个少将军衔。
唯一有几个风险较大的,抗联、陕北的红二十六军、红四部分。
抗联这块很多人49年以后都转入地方工作,不参与授衔,最高负责人周保中也只做到西南政法的校长,副部级;
红二十六军很多人受1954高饶事件的影响,在授衔时会被尽量忽略,贺晋年才被象征性的授予少将;
红四部分,没有战功的话很大可能被调去地方工作。
总得来说,从红一一路上来,且一直在军队,只要敢打敢冲,紧跟正确路线,肯定会被着重培养,资历在那摆着,怎么着也给个少将。自古功过相伴,平庸一点反而是福,只要挂个名,具体打仗有副职和参谋长,也许混个中将也不是不可能。
发布于 2023-09-24 05:39・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潇湘夜雨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萧锋,1955年大校,1961年少将。
1916年出生,1927年入团。典型的“红小鬼”。
1927年参加赣南万安农民暴动。暴动先胜后败,失败后,万安农军转移到井冈山和兴国、东固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
1928年,萧锋所在的万安农军一部在东固根据地被编入红军。
之后征战无数,战功赫赫。
一生打过1365次战役,6次负重伤。
曾率骑兵团在倒马关重创日寇,也曾兵败金门饮恨终生。
金门战后,从副军降为副师。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萧将军战功赫赫,也因为战败责任受过降职处分,55年不过大校。
题主穿越后没什么大功,应该不会超过萧将军。
但萧将军有两点吃亏的地方:
1.参加的不是三大起义。虽然万安农民暴动属于秋收农民暴动计划的一部分,但毕竟不是秋收起义嫡系。
2.暴动失败后,万安农军残部有的上了井冈山(如康克清同志),有的去了兴国和东固(如萧将军)。当然,去哪儿不是个人能决定的,但人生的际遇啊,就是这么奇妙。
那么,题主作为穿越者,如果在命硬且没大功的同时,靠着历史知识能每次都选最对的路最对的人,超过萧将军也不是不可能。
发布于 2023-09-24 10:59・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诸葛不嘀咕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Obliviate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们这有个长征途中加入,解放后才回来的。军衔啥的不知道,毕竟不熟,而且去世多年后我才出生。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去世时成都军区来给他开的追悼会。
发布于 2023-09-24 18:01・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乌拉拉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目前我能查到的:
开国上校里资历最老的是余伟上校,1927年入党。值得注意的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名单里记载一位名为余伟的湖南平江籍学员,余伟上校正好也是湖南平江人。但是可惜的是没有办法确切知道两者是不是同为一人,不然这个资历还能再推一年。余伟上校作为女军人,固然授衔时候有一定低授,但是也很符合题主所说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军功不是很明显,建国后转入二线单位工作
开国中校里资历最老的是黄玉祥中校,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后面也长期在军队一线作战部队任职。也符合题主所言军功不显的条件。
综上所述,大概率可能是上校。
发布于 2023-09-24 20:0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烧卖邮递员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soul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你死于南昌起义时的一场巷战 , 当时你奋不顾身冲了上去 , 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 被潮水一般的战友们活活踩死...阎王爷看你可怜 , 封你为征西将军 , 上将军衔...
发布于 2023-09-25 13:56・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刘禅大帝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porpalone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进击的仓鼠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你是个小兵,冲锋号响了,你们一个班冲上去,对面机枪突突突。如果就你能活下来,下次你大概率就是班长。
下次守阵地,对面一阵炮火,你还活着,下次保不齐就是排长或者副排。
别说一个排,一个营一场战役下来,伤亡过半都是常事。
战争岁月,职务提拔没太多考究,首先能活下来就胜利一大半,敢冲锋,业余时再识字,早就上去了,那么多年仗下来,零战功的概率太小了。
发布于 2023-09-25 18:20・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剑客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标准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姥爷,重庆人,红军长征时参军,当时年纪很小,算是红小鬼。
50年前后退伍,留在山西,成为一名大学的保卫干部。
国家对于老红军的待遇确实一直都有,但也没有那么夸张。
发布于 2023-09-25 17:43・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qwing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东风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最低团级或营级待遇(回头确认下),最高中将。
我爸当兵那会儿,附近部队有个老头,就知道姓李,外号叫“李大天爷”。脑子可能已经不太好了,经常没事就喝得醉醺醺的上街溜达,到小摊看到啥东西好就直接拿了。他后面总是跟个战士,负责给他结账。据说李大天爷是朱德的马夫,具体哪年参军不清楚,大概长征前就是,资历是极老的,团长政委见了都要敬礼。没文化也没别的本事,所以一直也没提拔,给个待遇养老送终。
最高的应该是傅连暲,中将军衔,解放后任副部长。1927年加入红军,一直是军医、医务学校校长、医院院长,救了很多人,功劳卓著但无战功。
编辑于 2023-09-25 22:31・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古飞渡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说起这个来,我还真想起一件事儿。
2004年的时候我刚毕业,在青岛混过一段时间,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加之当时的就业岗位少,所以换过很多工作。
其中一份工作就是卖保健品,准确一点来说就是卖核酸,主要的客户就是老头老太太。具体步骤是先在小区里量血压,要到潜在客户的电话号码,然后家访,增进同老人家的感情,最后会销,请老头老太太去周边地区玩儿,吃饭,玩游戏,表演节目,然后再忽悠老人家买产品。
中间认识了一对老夫妻,老爷爷当年八十多快九十了,老太太也七十多了。两口子都是老革命,老爷爷是老红军,老奶奶应该是四几年参加革命,比老头年轻,但由于也是在解放前参加了革命队伍,所以俩人都是离休身份。
军衔我不知道,没仔细问过,但待遇知道一点。当时老两口住在一栋苏联人留下的别墅洋房里,纯木结构,年头太久了,上楼梯的时候踩的楼梯咯吱咯吱响。登上楼,进了房间,眼界豁然开朗,不得不说,苏联人的房屋结构就是大气。屋高足有四五米,空间又宽阔,往那儿一站,说话都带回音儿的。
老人家里陈设简单,但干净利落,屋子的正中央挂着老奶奶年轻时的照片,我一看真是把我惊呆了,老奶奶年轻时太漂亮了,戴着前苏联时期的军帽,五官精致,留着波浪的头发,将女性的柔美,淡淡的羞涩和军人的干练完美的结合一体,容貌气质不输现代的任何一个明星。
我嘴里啧啧地感叹着,说奶奶,您年轻的时候太漂亮了。老奶奶呵呵一笑,简略地介绍了一下自己的经历,四十年代参加军队,做的是文艺还是医务工作来着,没上过前线,后来革新中国也成立了。组织上就找她谈话,说有没有考虑个人问题啊?说没有。组织上说,我们这里有一位老红军,年轻时候就参加革命,作战勇敢,对党忠诚,现在年龄大了,还没成家,组织决定把你介绍给他,你们结为一对革命的夫妻,其实你们年龄相关也不是太大。当然,我们是党的军队,绝对不搞逼婚 那一套,具体主意还是要你自己来拿云云。最后不知道她怎么考虑的, 或者是老爷爷的人格魅力打动了她,最后两人结为伉俪。
我没跟老爷爷交流过,据说年轻时打仗耳朵被炮弹震聋了,听不见别人说什么。我经常跟老奶奶聊天,在本世纪初的2004年,老爷爷一个月的退休工资是8000+,老奶奶一个月的退休工资是6000+,看病全报。我那时一个月工资才500。老爷爷职位不知,老奶奶退休前是一个什么区的区长,直到我认识她的时候大街上遇到熟人,还恭恭敬敬说,X区长,您出去买菜了吗?
后来我因故离开了青岛,再也没见过两位老人,后来的联系方式也遗失了。
无论他们有没有战功,有多大的战功,给什么样的待遇我觉得都不过份,毕竟,他们是真正为中国流过血的人。
发布于 2023-09-26 00:2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青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