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可以拍好《奥本海默》,那么中国能拍好以邓稼先、杨振宁这类科学家为主角的传记电影吗?
美国可以拍好《奥本海默》,那么中国能拍好以邓稼先、杨振宁这类科学家为主角的传记电影吗?《邓稼先》,《横空出世》和《钱学森》这三部电影如何?
- 104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只拍邓稼先一个人很好拍,可一部电影里不可能只有一个人。跟邓稼先同期的这些科学家怎么拍?
发布于 2023-09-02 10:49・IP 属地新加坡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michael - 92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回答一下上述的问题
如果这部电影让中国拍,会是这样的
1.邓稼先二姐被日本鬼子暴打,落病,建国后去世。顺便宣传一下民族仇恨
2.邓稼先女儿因为爱国的赤子之心15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
3.邓稼先在内蒙看见女儿成长了,欣慰的流泪。想起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女儿身上展现出新社会女性活力,他感恩的哭了。顺便音乐一起,宣传一波“将军的恩情”
4.邓稼先岳父淳朴耿直,一直没有把女儿掉到北京的想法。然后杨振宁一说一提醒就想起来了(这里对杨振宁国籍进行模糊化误导处理,作为生活小情节处理,加入搞笑愉快的氛围,无害化带过)
5.女儿说要效仿父亲,去西方国家学技术然后回国报效祖国,多次在海外对中国表忠心,然后美国不放人,派fbi监视其生活,顺便讽刺一下美国没有言论自由+侵犯公民隐私。借此宣传第二波民族仇恨
编辑于 2023-09-02 20:36・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赛德那 - 86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看完奥本海默,一个为美国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在麦卡锡时期怎么样被整,我深深陷入了沉思。
论怎么整共产党人,美帝还是要跟我们学学,奥本海默那也叫被整?
发布于 2023-09-04 00:23・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人间不值得 - 60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平凡的世界 - 52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首先,《奥本海默》这部电影显然不止拍奥本海默,还得拍拍其他同时期科学家,你见过哪个电影全片只有一个人的?
那么电影《邓稼先》当然也得要拍同时期的知识分子,所以这将是一部关于湖人总冠军的电影。
发布于 2023-09-01 17:19・IP 属地新加坡查看全文>>
白衣军 - 47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按老美这个拍法
我们可以拍一个《彭德怀》
第一幕 抗美援朝 战争场面 大制作花钱砸
第二幕 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 凯旋回国 + 授勋
第三幕 庐山会议直言不讳 指出大跃进中左的错误 反被打成右倾 前往四川就职
第四幕 文革爆发 惨遭游斗 宁折不弯 遗憾病逝
片尾结束后 平反
别说,还真挺好看
编辑于 2023-09-04 13:38・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东邪不西毒 - 42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编辑于 2023-09-06 01:15・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查看全文>>
长衫酒客 - 29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仙云白 - 26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醉挽清风 - 24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如果拍邓稼先的话,怎么处理以下几个情节:
1、邓稼先二姐为什么会自杀?
2、邓稼先女儿为什么不满15岁就要去内蒙生产建设兵团?
3、为什么邓稼先出差去内蒙看女儿要流泪?
4、为什么邓稼先岳父都不能把邓稼先女儿调回北京,美籍华人杨振宁却可以?
5、改革开放后,邓稼先女儿为什么赴美留学后就一直留在美国生活工作?
发布于 2023-09-01 13:4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菜头会飞 - 9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没法拍好。
原因很简单,因为东方大国本土的电影根本无法像《奥本海默》这么拍。
鉴于这个问题的极端敏感性,因此在此只能描述几个简单的小问题:
a、电影《奥本海默》之所以被定为R级,正是因为该片中涉及到了奥本海默与情人之间的大量限制级镜头。
对此,如果钱学森有在天之灵,内心深处估计会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如果不是因为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当初亲自出面求情,那么最终的结局估计连奥本海默本人都会吓晕在厕所。
b、比《奥本海默》里香艳的R级镜头更加致命的,则是真的会死人的那种。
1958年,中科院成立581组,钱学森任组长,赵九章则是副组长。至于赵副组长究竟是如何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以及是如何英年早逝的,则是一个连钱组长都不敢回答的送命题。
c、1957年,姚桐斌在联邦德国冶金厂实习,并对德国的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回国后,他[1]负责主持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研究,并对火箭部件的设计、选材和制造发挥了指导性的作用。
至于他是如何成为新文艺复兴运动中最早被破氦致dead的两弹一星员勋[2],同样也是一个连钱组长都不敢回答的送命题。
d、就在姚桐斌在德国冶金厂实习的时候(1957年8月),已经回国7年的邓稼先被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九院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
1971年,九院在新文艺复兴运动中沦陷,邓稼先、于敏等人也被集中到青海221基地进行劈豆。至于炸药专家[3]当时是如何在青海基地dead的,则是一个连邓主任也不敢回答的送命题。
e、1957年,屠守锷调任国防部五院研究室主任、总体设计部主任,担任长征二号火箭的总设计师,以及东风二号、三号导弹的副总设计师。
没人知道(敢问),当他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并被劈逗时的心理阴影面积。
f、在电影《奥本海默》中,诺兰运用了大量镜头来刻画奥本海默在研制原子弹过程中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活动。
然鹅,与其他几千名同行[4]相比,奥本海默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心理脆弱的弱鸡。
原因很简单,因为奥本海默从来没有体验过白天被劈逗+写“小作文”、晚上进实验室的感觉,更加无法想象在一边在big meeting上被劈痘一边计算洲际导弹数据时的感觉。
g、奥本海默的老师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东方大国,也有一位“一代宗师”,杨振宁、李政道、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王大珩、朱光亚、周光召、邓稼先等一大波top科学家都曾是他的学生。
实际上,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半数以上曾是他的学生,因此他也被尊称为“大师的大师”。
然鹅,十几亿人口中许多人却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而知道他最终杯具结局的人,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敢提。
显然,这一切历史truth,连诺兰看了都怕,更不用说拍成《奥本海默》这样的人物传记电影了。
楼下保安说,这一次不要问我,我什么都没说。
参考
发布于 2023-09-02 22:30・IP 属地德国查看全文>>
奶包的大叔 - 5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卡斯特梅的雨季 - 3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抛开赵九章、姚桐斌、汤飞凡、萧光琰、邓叔群、董铁宝、周寿宪、虞光裕、董坚毅、傅作恭、陈绍澧、叶渚沛、张宗燧、刘崇乐、马明德、陈焕镛、周仁、熊庆来、徐舜寿、翦伯赞、何思敬、王守融、顾毓珍、李广田、饶毓泰、刘盼遂、叶企孙、张昌绍、马特、周华章、林鸿荪、程世祜、陈天池、徐瑞云、王琎、陈寅恪、陈垣、曾昭抡、翁文灏、钱晋、翁心源、陈梦家、丰子恺、谢家荣、李璞、司幼东、詹安泰、王荣璸、吴宓、束星北、丁瓒、曹日昌、余柏年、雷宏叔、伍钦荣、许宝騄、程述铭、姚启钧、马幼源、李其琛、毛青献、毛启爽、王茂荣、吴鸿俭、殷大敏、余启运、胡先骕、吴定良、傅连暲、颜福庆、涂羽卿、黄国璋……不谈,我认为我们可以拍的出来可以和《奥本海默》比肩的传记电影。
发布于 2023-09-02 00:49・IP 属地日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洋葱小姐与猫猫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抛开赵九章.、姚桐斌、汤飞凡、萧光琰、邓叔群、董铁宝、周寿宪、虞光裕、董坚毅、傅作恭、陈绍澧、叶渚沛、张宗燧、刘崇乐、马明德、陈焕镛、周仁、熊庆来、徐舜寿、翦伯赞、何思敬、王守融、顾毓珍、李广田、饶毓泰、刘盼遂、叶企孙、张昌绍、马特、周华章、林鸿荪、程世祜、陈天池、徐瑞云、王琎、陈寅恪、陈垣、曾昭抡、翁文灏、钱晋、翁心源、陈梦家、丰子恺、谢家荣、李璞、司幼东、詹安泰、王荣璸、吴宓、束星北、丁瓒、曹日昌、余柏年、雷宏叔、伍钦荣、许宝騄、程述铭、姚启钧、马幼源、李其琛、毛青献、毛启爽、王茂荣、吴鸿俭、殷大敏、余启运、胡先骕、吴定良、傅连暲、颜福庆、涂羽卿、黄国璋……不谈,美国就没一点责任吗?
发布于 2023-09-02 01:09・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路子墨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就谈里面一段爱因斯坦对奥本海默说的话吧:
“你对你的祖国尽心尽力,如果这就是它回报你的方式,你应该一走了之”
我想,在某段特殊岁月里,有的土地是配不上这样好的科学家的
发布于 2023-09-03 14:37・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霖亦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本语句为假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穷人别生孩子 - 47 个点赞 👍
《横空出世》安排了两个情节,暗示当时的时代背景。
一、主角妻子出身是“资本家”,导致无法参与原子弹研究计划。
二、主角在机场偶遇已入美籍的大学同学,被西方记者拍照登报,导致主角被迫停止研究,接受审查。
所以楼上回答所说的不敢拍,其实都拍了,只是有艺术加工。
查看全文>>
方鸿渐同班同学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潜水的毛毛虫 - 1284 个点赞 👍
“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后,有人问我:当时你是不是高兴得跳起来了?我回答‘不是的’……这28年,对稼先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对家属也是非常残酷的牵挂……作为家属就这么长期的提心吊胆着,所以我们从来没有狂喜。这次发奖只是感觉到,他如果还在世那多好!所以是无限的思念。在世的人非常高兴,庄重严肃,非常快乐,唯独我这样的家属心情不一样。所以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像别人一样狂喜过。”——许鹿希(邓稼先夫人)
邓稼先的遭遇若拍成电影,要比《奥本海默》精彩一万倍。
而邓稼先能活过70年代,杨振宁绝对要记一功,他对中国科学界的贡献,怎么夸大都不为过,1971年,趁着中美乒乓外交的契机,杨振宁作为知名华侨访问中国,受到最高层级的接见,期间他指名要见自己的老同学邓稼先。
这可是项政治任务,有关部门赶紧去找,邓稼先当时在哪呢?他远在大西北的青海。
他不久前被“调到”青海的221厂,如今正在挨批斗,之所以被弄到青海,是因为造反派在北京不好下手,而青海的221厂内已准备了数十座监狱、数百副手铐,磨刀霍霍要清洗下科学家队伍,邓稼先的同事、炸弹专家钱晋,因为不承认自己的罪名而被活活打死,邓稼先等一票老科学家当时已经岌岌可危……
有关部门在青海找到邓稼先后,火速将其带往北京,总理借这次机会,把同样被困221厂的于敏、陈能宽、胡思德等科学家一并带离青海,此后221厂造反派再也无法残害科学家的性命。
“氢弹之父”于敏 而邓稼先对此守口如瓶,当时的杨振宁对此一无所知,直到1990年,邓稼先夫人将此事告知杨振宁时他才恍然大悟。
邓稼先夫人许鹿希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回忆:
……1971年杨振宁首次回中国,到上海之后定了一份要见的亲友名单,其中第一个就是邓稼先。
说到这里,许鹿希的语气突然变得沉重。她说,那时有个计划,要把搞核武器的人打掉。年轻些的已被搞得非常之惨,那些忠实可靠功劳很大的人都被打成了特务,很多人遭了殃。当时有两个口号:“会英文的就是美国特务,会俄文的就是苏联特务”,可见迫害之烈。有个很有贡献的炸弹专家钱晋,他们拷打他,要他承认是特务,他坚决不承认,结果被活活打死。
年轻的一批搞光后就轮到高层的了,因为不能在北京搞,他们就把邓稼先调到青海的“221基地(位于青海,即221工厂)”去,组织了一批士兵和工人去斗他,理由是有两次核试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抓住科学测试的失误上纲上线,目的就是要把负责人邓稼先搞掉。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杨振宁要见他。命令把邓稼先召回了北京,邓稼先侥幸得救。
许鹿希感叹道:“我尽管不信佛,但是对这件事情总觉得冥冥之中上天有个安排,让杨振宁来救邓稼先一命!1990年我去美国时,与杨振宁谈起,他大吃一惊:‘有这样的事?’其实,无意之中他还救了一大批中国搞核武的人。这样的巧合真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简直太绝妙了!我至今想不出该怎么表达,我为此非常感激他!”
86年邓稼先与看望他的杨振宁合影,他不久后去世 …许鹿希指着一张他们夫妇在医院里与杨振宁的合影,她深情地说,这是邓稼先最后一张照片,当时他正在大出血,嘴角上还有擦不净的血痕。这张照片对她是最宝贵的纪念,她绝对不让它离开自己一步。
许鹿希在家中接受采访时留影 ……许鹿希非常痛惜地说,邓稼先去世时患的是直肠癌,照理当时直肠癌已经不是绝症了,有好几个他们相识的人,相同的病,动手术后叉活了二三十年。但是邓稼先因为长期从事这工作,骨髓里就有了放射线,所以一做化疗,白血球和血小板马上跌到零,全身大出血,背上的出血瘢有面盆那么大,嘴里全是血,耳朵里也是血,非常痛苦,更难挽救。
许鹿希特别给我解释说:中国的核试验,外面知道都是成功的,其实有好几次失败,而且事故很严重。那种时候到事故现场去,邓稼先总是冲在前头。如有一次空投预试,氢弹从飞机上下来,降落伞没有打开,直接掉在地上,幸好没有爆炸,但是摔碎了。
这是一次后果严重得难以预测的事故,核弹非得找回来不可。因为没有准确的定点,一百多个防化兵去找都没有找到。邓稼先就亲自去了。结果核弹被他找到了。当他用双手捧起碎弹片时,自己也就受到了最严重的放射线侵害。
许鹿希说她保存着一张特殊的照片,那是邓稼先寻得那颗未爆核弹时拍下的。平时的邓稼先从来不拍工作照,可能是他在找到这核弹以后,已意识到了这事对自己的身体将有决定性的严重后果,就一反平素的习惯,在上吉普车前返回时,主动要求和他同去的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一起拍了这张照片作纪念。之后,邓稼先怕许鹿希担心,从没给她看过这张照片。现在这张,是她在赵副部长那里见到之后自己翻拍的。
1979年,寻回未爆核武器弹头后,邓稼先(左)与赵敬璞合影,他最终因此次接触核弹患癌去世 …1999年9月18日,北京召开两弹一星功臣表彰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所作的实况转播中,会场里始终洋溢着昂奋、激动人心的气氛。但是突然间,一个插入的镜头,使我看到台下的坐席里,有一位老年妇女,突然扑伏在前排椅背上抽泣起来。当时我心里马上有一个反应:这会不会是许鹿希?
事后,我打电话到北医大解剖学系找许鹿希,她的学生挡驾说,老师不接受任何采访。我再三说明来历,他就要我报出名字,十分钟后再打去。再去电话,他说老师愿意与我交谈,告知了另外一个号码并提醒我,许鹿希最近心情很不好。
擦眼泪的许鹿希,在几乎所有颁奖礼上,她都坚持举邓稼先照片 在电话里我首先提到上面这个猜测,许鹿希回答说:“那是我。”
许鹿希沉默了一会,似乎是在平静情绪。她说她也不知道是哪位摄像师拍下的:“我当时一点也没有注意到周围。事后非常后悔,我应当背过脸去,人家都高兴,我怎么哭起来了呢?同这个场合不合拍的,挺抱歉…
她再三问我:“这影响不好吧?”
那胆小纯真,恰如一个孩子。
编辑于 2023-09-04 21:5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国王的新衣 - 121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飞毛腿 - 1129 个点赞 👍
能拍好,但是拍不了,因为要拍好就要实事求是,但实事求是有些人就会急,某些人一急,片子就拍不了。
赵九章、姚桐斌、汤飞凡、萧光琰、邓叔群、董铁宝、周寿宪、虞光裕、董坚毅、傅作恭、陈绍澧、叶渚沛、张宗燧、刘崇乐、马明德、陈焕镛、周仁、熊庆来、徐舜寿、翦伯赞、何思敬、王守融、顾毓珍、李广田、饶毓泰、刘盼遂、叶企孙、张昌绍、马特、周华章、林鸿荪、程世祜、陈天池、徐瑞云、王琎、陈寅恪、陈垣、曾昭抡、翁文灏、钱晋、翁心源、陈梦家、丰子恺、谢家荣、李璞、司幼东、詹安泰、王荣璸、吴宓、束星北、丁瓒、曹日昌、余柏年、雷宏叔、伍钦荣、许宝騄、程述铭、姚启钧、马幼源、李其琛、毛青献、毛启爽、王茂荣、吴鸿俭、殷大敏、余启运、胡先骕、吴定良、傅连暲、颜福庆、涂羽卿、黄国璋
中国的科学家和学者少吗?不少,其中个人经历富有传奇色彩乃至悲剧色彩的不在少数,要是纯粹从影视艺术的角度去看,中国那个年代的科学家和学者群体简直就是一座题材富矿,如果能够大规模开采,够中国的影视行业吃好多年的。
这个名单里啥都有,有搞流体物理的, 有搞数学的,有做微生物的,有做心理学的,有植物学家,有搞结构力学的,有做古典文学的,有画漫画的,有研究历史的。
他们几乎涵盖了中国学术研究的每一方面。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段活生生的传奇。
只要敢拍,不需要多少技术性的修饰,直接平铺直叙实事求是,就足以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因为现实永远比剧本更曲折,也更残酷。
等什么时候有些人意识到失败总好过谎言,捂的了一时捂不了一世,中国的文化事业也就有救了。
发布于 2023-09-02 13:10・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托卡马克之冠 - 112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法蓝瓷尔 - 846 个点赞 👍
其实我觉得最值得拍的是钱学森。特别是80年代以后推动人体特异功能研究,影响国家最高决策和社会风气那一段,妥妥的黑魔导士范儿。还可以学诺兰的时间线混剪,和早期在加州理工的经历混剪。
发布于 2023-09-01 23:22・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Javacai - 69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上海知乎用户 - 630 个点赞 👍
国内版《奥本海默》有一个非常诡异的地方,就是刻意把整部片子的“communist”都翻译成了“美共”。
相对的,“Soviet communist”和“Spanish communist”却都正确翻译成“苏共”和“西共”。
译者想强调什么呢?
发布于 2023-09-03 02:3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楚亦 - 621 个点赞 👍
我觉得吧,奥本海默这电影就不是一个纯粹的人物传记,他充斥着诺兰对冷战时期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反思,批判。这也是我觉得这电影极好的点之一。
你就说我们敢不敢拍文革吧。
发布于 2023-09-02 07:30・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门先生 - 550 个点赞 👍
整整3个小时,诺兰用倒叙手法讲述了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一生,上去就是麦卡锡主义者对于他的审判,相当于在《姚桐斌》电影的开头直接展露姚被毒打的镜头,不可谓不露骨。
此电影对于美国黑历史——麦卡锡主义极→势力对于←派为主的美国知识分子届的迫害,没有任何隐藏,况且麦卡锡主义最终只是导致了两名真实的苏联间谍被处死,反观我国在文哥时期对于知识分子的表现,真是大跌眼镜。
奥本海默本人无疑是天才,但是私生活也极为不检点,诺兰也没有隐藏不拍。陈凯歌拍《梅兰芳》后半部分就拍得奇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梅家后人阻拦,包括《李小龙传奇》没拍好也属于这种原因,李小龙出轨丁佩是事实,李小龙后人就是不让拍。
希望未来拍摄《姚桐斌》《于敏》《赵九章》这类的两弹元勋电影也能像诺兰导演那样不虚美,不隐恶。
发布于 2023-09-01 15:42・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南塘少阁主 - 510 个点赞 👍
周末看奥本海默,被BGM和画面震撼完了以后还是感慨
美国人想象力还是弱了点
撤销个安全许可,赶出项目去当个知名大学的教授就全体科学家愤慨了.....
安全许可还搞了个审查委员会,奥本竟然还请了律师
律师竟然觉得若干程序不合法,不是fair fight,说这个是被殴打,愤愤不平
最后审查委员会还是二比一通过的撤销意见,还有个老师傅写了异见书
这要换个地方,写异见书的那位老师傅,我看都有点危险....
还不说别的了
还有再恶毒一点,也无非就是某些人疑似"被自杀"
真的,别再扯麦卡锡主义了,美国人眼中恐怖的麦卡锡主义
也就是红红脸出出汗的水平....
要是我是诺兰,我大概会这么拍
奥本海默一进门,检方律师就一拍桌
“你是不是懂德语?”
奥本海默:是,我懂德语,还看过德语原版的资本论三本
“好家伙,会说德语,那势必是德国间谍了,结案"
.......
然后就是奥本海默一个人走在街上"我有罪,我是德国间谍,我意图颠覆美利坚,我有罪"(画面参考封神李雪健)
最后奥本当了湖中行者,他老婆用上了剪刀
结束
你以为我在讲笑话吗,我倒想这是个笑话。
编辑于 2023-09-06 21:3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DaedalusLab - 43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