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执着于读书改变命运这样的小概率事件,难道不知道小概率事件一次事件中几乎不可能发生吗?

- 5 个点赞 👍
这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知乎日经话题,和读书就一定有出路吗?没读大学人生就全完了吗?之类的话题都一样。
都是希望别人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到底刷到什么样的学历,就能对应有一个什么样的出路或前途。
但就像我以前经常说的一样,同样是出路,每个人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对于一个出生在一线城市的土著,父母年入几百万,并且在本地有三套房产,对于这样的孩子,他们口中的有出路,基本上就是不说对标父母吧,也要达到父母成就的七八成才算是有出路。
但是你想一下,你刷到一个什么样的学历,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才能够毕业几年内就实现年入百万,顺利买入千万房产的目标?
但是对于一个出生在四五线城市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毕业后能回到省会城市,找到一份比较好的体制内工作,工作三五年后靠着家里的资助能首付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上车,就算是有出路了。
而对于家庭条件更差的人,他们能顺利读完大学,并且在还算可以的城市里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份工作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帮衬一点家里,就算是有出路了。
其实很多人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即使在二十年前我读书的时候,我的很多家庭条件很不错的同学,家里对读大学这事儿并没有太大的执着,反正早晚都是回去接手家里的生意,大学嘛,无非就是走个过场。
甚至很多人一路出国读到博士,毕业后也没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甚至工作也都不是靠学历找的,对于他们来说,读书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只不过他们恰好还比较擅长且喜欢读书,于是一不小心就读到海外名校博士毕业罢了。
而对于那些希望靠一个还算可以的本科学历,让自己在大城市找到略有门槛的体面工作的人,读书刷到学历,毕业找到别人眼中的平凡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是改变命运了。
编辑于 2023-08-02 14:5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终将谢幕 - 5 个点赞 👍
你大错特错。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无论哪种标准,总体、平均、中位数、比例、概率……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的不二法宝,个例多如牛毛,多到不需要举了。之所以很多人对这个观点有怀疑,那是因为以下几种逻辑思维的混乱。
1、非黑即白二极思维,价值观单一,非要给“改变命运”定一个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不算“改变命运”,差一分一毫都不行。
多人习惯把改变命运的概念严重绝对化。只看绝对高度不看相对跨度。改变命运没有标准,不能以级别和财富衡量,那到底是处级干部还是厅级干部是改变命运?到底挣了一千万还是一个亿算改变命运?其实通过读大学跳出贫寒农门,在城市靠文凭和能力安身立命,拿着不错的收入,前路虽然崎岖但未来可期,也叫改变命运。比如大量农民子弟通过读大学成为程序员、工程师、医生、教师、公务员、军官等,彻底改变了自身状况,下一代会更好。
比如很多人总觉得去了一线城市,成为权贵、巨富、巨星、著名科学家、著名导演、名流才是改变命运。那从农村到二三线城市,成为千千万万的技术大咖、高级教师、主任医师、各单位中层、成功的自由职业者算不算改变命运?从下岗工人家庭,城镇贫民家庭的孩子成为上述中产阶级,算不算改变命运?
2、不明白“改变命运”是个相对概念。
从5-10是改变命运,从1-5也是。某种意义上讲看,越穷越容易翻身,就像考试成绩,从400到500相对容易,500到600不是很难,但从600到650分特别难,从650到700那是难于上青天了。
我认为穷人的孩子(尤其是农村的),读了大学,成为公务员、医生、教师、国企职员,或者收入不错的民企,然后找到差不多的对象,两个人一起努力个十年八年,买了房,就算翻身了。而且人生是拉力赛,你的努力是为了下一代有更好的起点。你非要和富二代比,非要和毕业就买房的比,非要在一线城市安家落户,非要买大房子好房子新房子,非要年薪50万+,非要阶级逆袭娶了白富美成为权贵才算翻身,那我只能说你这是自个给自个添堵。
3、非要和二代比较。
比如很多人拿王思聪距离说读书无法改变命运,简直太扯。改变命运的前提是“命运不好”,王思聪一出生那就是命太好,有什么可比性?人家已经是顶级命运了,还怎么改变?变差?
4、学历贬值导致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现在确实越来越难了,但是你也得明白现在考上大学和当年考上大学的意义不一样,大学扩招了几十倍了,按过去算,现在90%的学生本来没机会读大学的,这些人搁过去根本就没有改变命运的可能,现在读了大学,起码有了可能。而且现在翻身的渠道也更多了,很多穷人的孩子通过做生意、打工也改变了命运,这在过去是没机会的,过去只有考大学和当兵两条路。
5、刚毕业几年就想“改变命运”。
很多人连什么叫改变命运都没有清晰的定义,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维,一辈子那么长,想刚毕业几年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痴人说梦。绝大部分人所谓改变命运,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慢慢上升的,到了35-40岁才能稳稳站在一个比较高阶的地方。
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现在的城市人口往上翻两辈,甚至一辈,都是农村人,经过一代人、两代人、三代人共同努力,才在城市扎下根,翻了身。
总起来说,读大学,对农村子弟是雪中送炭,对城市学生是锦上添花,改变命运一般是针对农村大学生说的。一般意义上说,越早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越大,出身越贫寒改变的越彻底,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大学生,只要考上大学就算翻身,变成城里人,吃计划,分配工作,成为工程师、医生、教师、公务员、国企职业,他们的下一代普遍起点都不错。
现在,改变命运机会也很多。如果你家徒四壁全家年收入不过几万块,哪怕你成绩一般,考个大专警校、定向士官、农村定向医生和教师、大专口腔技术……都算改变命运。
编辑于 2023-08-15 10:21・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hahahhha - 0 个点赞 👍
你所谓的小概率事件是指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直接跃升到亿万富豪的情形吧,这种对于改变命运的理解本身就是很肤浅的。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以华坪女中为例,那些女孩大部分都没有考入211或985,但她们也改变了命运,为什么?因为如果不是读书,她们的命运就是在山村里结婚生子,承受贫困和无尽的劳作,维持低水平的温饱。而那些考入大学、甚至高职的学生,在毕业后就能够在城市里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或者有机会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过上不必为温饱担忧的生活,这显然已经是阶层的跃升,难道不叫改变命运吗?
发布于 2023-08-02 09:1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虚室生白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良言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昨日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陈记饼铺掌柜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landersdong - 0 个点赞 👍
首先,读书改变命运不一定是非985不可
其次,985就算是天坑专业,哪怕做别的工作也有学历优势
最后,如果读书改变命运的概率为1%,那么其他改变命运的概率只会更低
发布于 2023-08-02 14:45・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海晏河清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哈哈 - 0 个点赞 👍
所以你童年时除了读书,还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你改变命运呢
除了读书也没有什么其他方面帮助你发财的努力方向吧。虽然读好书也未必发财,但至少能让你不会永远呆在底层。
读书不能决定你的上限,但至少能拉高你的下限。
发布于 2023-08-02 19:5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长风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tangzhihu - 0 个点赞 👍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台湾)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你让排序第五的东西达成排序第一的结果,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读书没那么大的功能,不然历史上就不会有“怀才不遇”这个词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来到世间升级打怪,不可能开挂的,而读书,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一种让你快速升级装备的方式之一。
在东亚这片地方,逆天改命这种王炸局靠读书大概打不出来,但读书这条路胜在没有坏处,而且如果能坚持下去,它的好处是肉眼可见的,也就是说他不仅没有上限而且还可以无线托高你的下线。至于说读书辛苦,那世界上什么东西不辛苦呢?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是因为他们人格分裂、精神失常么?不是,是因为相比于读书,种地更苦,而且没有未来,没有尊严。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白居易作为食利阶层,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俸禄是无数人大日头下辛勤劳作、竭力压榨自己口粮、忍饥挨饿给国家交税得来的,这还是有良心的官,知道写诗愧疚一下,一般的官谁管你那个,反正是国家给的钱,花的理直气壮。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情况今天也是如此,只不过是今天因为生产力的原因,普通人已经可以吃饱喝足了,大大缓解了劳力者的悲惨处境,不然玩命读书就是正道,虽然那条路艰难,但绝对是正确的。而另一条路眼见着劳苦一生,形同蝼蚁,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如果不选读书,不是因为不想选,而更多的是因为没得选。
发布于 2023-08-03 00:0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饮冰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景明 - 0 个点赞 👍
不只有考上985大学才算是读书改变命运的表现,还有很多表现也可以证明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把这部分表现加进来,就不再是小概率事件,而是约等于百分百的必然事件。
从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事情说起,无论是吃饭穿衣,还是住宿和旅行,没有哪一个活动,可以离开文化知识的辅助和支持。
比如,吃饭看似有嘴就能行,实际上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要么会营养不良,要么会过度肥胖,很难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而危害到自己的生活质量。
出门旅行也是一样遭遇困难,不识字的话,看不懂路牌,使用不了公共交通工具,根本出不了远门,只能被困死在家门口。
再从国家发展的大局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主要是依靠有知识、有理想的新一代中国人。没有教育普及制度的助力,我国发展不可能这么成功。
虽然其中不乏名校大学生的贡献,但更主流的是普通受教育人员,包括职校生、中专生、大专生等在内的群体,做出的贡献要远大于名校大学生的贡献。
所以,读书改变命运,不仅不是小概率事件,还是已经被反复证明的必然事件,值得所有人信仰,并努力落实到自己的人生实践中。
狭隘地认为考上985大学才是读书改变命运的表现,显然是受到了学历鄙视文化的毒害,过分看重名牌学历的光环,忽略了支撑学历光环的本质-能力素质。
名牌学历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追捧,主要是来源于人们对其背后能力素质的信赖。如果你的能力素质足够优秀,即使学历不那么亮眼,依然可以赢得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现实生活中,普通大学生逆袭985大学生的实例并不少见。这些普通大学生正是凭借自身的努力,打造出高人一等的能力素养,进而赢得了竞争的优势。
因此,我们没必要把学历档次看作人生命运的好坏标志,而应专注于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只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命运必然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发布于 2023-08-03 08:54・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向愚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