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堂姐,大学读的是某二本工科学校的经济专业,后来考研失败,努力考上了县里某银行的编制,从柜员开始打工,几年后也混成了一个小中层。
我堂哥,高考分数只够上隔壁市的一个独立学院,毕业在4S店打工,因为比较卷,业绩很不错。
我,一路985读完博士,毕业在大厂打工。
请你判断,谁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
在唯学历论者来看,可能只有我改变了命运。
在高阶玩家看来,都没有改变命运,毕竟读再多书,最后也不过是个臭打工的。
但其实还有个更接地气的视角。
过年的时候,我们仨去给村里一位快80岁的爷爷辈的长者拜年。
闲聊中,他挨个问起我们的工作,最后发自真心、无比羡慕地感慨了一句:还是你们好啊,风不打头,雨不打脸。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这位老爷爷显然不懂博士硕士与本科的区别,更不懂什么是985,什么是211,在他眼里我们三个没什么不同,都是“读过书的”,都是“混出来了”。
为什么呢?核心在于“风不打头、雨不打脸”这八个字。
他的孙子孙女我都认识,跟我们差不多年龄,现在有的在工地做防水,有的在纺纱厂三班轮转,还有的承包了几亩地种西瓜、玉米等经济作物,他们的快手账号经常会更新一些日常,共同点就是真的挺辛苦,无论刮大风还是下大雨,该干的一样都不能少。
如果我们不读书,大概率也是干这些。
而所幸我们读了书,逃脱了这种祖祖辈辈的固有工作模式,在老人看来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所以,对于最具有务实精神、最不懂无病呻吟的劳动人民来说,他们自有一套朴素的价值观。
他们心目中的逆天改命真不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玄之又玄、爆点十足的爽文,而是“虽然可能还是会很难,但只要比父辈少辛苦那么一点点就好了”。
翻译成小资们的调调,这叫“怕什么阶级固化,进一寸就有一寸的欢喜”。
发布于 2023-07-30 22:09・IP 属地中国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