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里,为什么严嵩一倒,大明朝就没钱了?

- 2011 个点赞 👍
先说原因:没人愿意替朝廷遮风挡雨了。
这个问题关系到整部《大明王朝1566》的剧眼,可以深挖的地方非常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一,国库亏空是任何一个国家最敏感的问题,谁都不能问,问了就是找死。
所谓的“国家职能”,说白了就一句话:从哪里弄钱来,把钱花到哪里去。
质疑为什么国库亏空就是质疑政权存在的合法性。
这一点,无论中外,无论古今,通通适用,概莫能外。
家国一体,国家是如此,家庭也是如此。
丈夫如果质问妻子家里的钱都去哪里了,那距离婚也就不远了。反之亦然。
在这个问题上,所有的官员阶层都是裱糊匠,都会既往不咎,一切向前看。
因为,国库亏空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贪污腐败,而是国家大了,时间长了,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问题就会在国家的躯体上长出来。
想解决这些问题,都是要花钱的。
正如人年纪大了,老了,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很多,花钱越来越多的几率也要大很多。
刨根问底地追问国库为什么亏空,那就是要将所有人一起打倒,将所有的伤口重新剥开,必然会被反对力量联合起来吞噬。
这些反对力量不一定都是贪官,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忠心耿耿,忧国忧民。
比如剧中的海瑞,他也是花了钱的,沈一石给他的粮食说白了就是国库买单,这些粮食本来是会被上缴国库的。
你说海瑞是因为要救淳安的灾民,理由正当。
那好,北御鞑靼理由正不正当,剿灭倭寇理由正不正当,供养君父理由正不正当,救建德灾民理由正不正当?
海瑞是苍天大树,是道德楷模,但是他的方法救不了大明朝的国库,这也是为什么海瑞上疏如此振聋发聩,却依然于事无补的根本原因。
那问题来了,到底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问题呢?这就引出了第二个观点。
二,解决国库亏空的五个具体办法。
1,生产力有突破性发展。
2,外部突然有大规模财政输入。
3,开战,对外抢劫。
4,改革,对内抢劫既得利益集团。
5,搜刮,对内抢劫普通民众。
五个办法难度从难到易。
第1个办法就是中国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做大蛋糕,全民或多或少都收益。
但这样做不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风险也是很大的,一着不慎,就是苏联重演。
第2个办法就是清末,满清政府以出卖国家主权为代价,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满清为什么镇压太平天国后满目疮痍病入膏肓依然还能苟延残喘数十年?就是因为以英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突然给满清财政输入了一口真气,主要代表就是海关关税和各种不平等借款。
日本明治维新崛起也是这个道理。
这个办法也是需要极佳运气的,如果没有沙俄、苏联的存在,英美也不会扶持满清与日本。
第3个办法例子就多了,一战二战都是这样打起来的。
第4个办法就是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改革的本质就是用新的利益集团取代旧的利益集团,重新分配利益,让国家和老百姓都拿点好处。
张居正之所以能够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有两个必须的前提条件:
1,明朝的阶级固化没有根深蒂固,科举考试让阶层还可以跃升,典型例子就是明朝的王公大臣可能会害怕一个七品言官。
当今的美国阶级已经完全固化了,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壁垒分明,所以它们问题一大堆,却连类似张居正的改革都做不了。
2,张居正也必须给新的利益集团分好处。
跟着你出生入死,是必须有好处的,没好处谁跟着你干。所以你看张居正用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能吏,能干事敢干事但操守不好,很多人也贪污腐败。
但这正是张居正的聪明之处,不用这些人,他撼动不了旧有的利益集团。
即使如此,张居正本人也差点被开棺戮尸,死无葬身之地。
没办法,他选择的敌人实在太强大了。
第5个办法就是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政权最喜欢最普遍用的招数,原因也很简单,老百姓最好对付。
当然,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搜刮民众,也是有区别的,在剧中,就是严党与清流的区别。
由此引出第三个问题。
三,什么是严党?什么是清流?
严党,不是严嵩的党,而是大明王朝嘉靖年代某些团结在严嵩这个政治光谱周围的各级官员。
结党是必须有共同出发的,要么是共同理想,要么是共同利益。严党是谈不上共同理想的,那就只有共同利益。
加入严党有什么利益呢?1,升官发财。2,政治斗争占上风。
严党身份就是护身符。
为了获取这层护身符,各级严党官员向以严嵩严世蕃为代表的严党中央让渡了部分权益:我听从你们的指挥。
正是因为下级官员听从指挥,严党才有战斗力,严嵩才能影响朝政;没有这些官员的服从,严嵩就是一个80多岁的老头,对朝局没有任何益处。
但是,官员们让渡权益也是有前提得,那就是跟着严嵩能够让它们升官发财,能够让它们屹立不倒。
于是,严党更能捞钱的逻辑也就呼之欲出了:
严嵩肯背锅,严党更卖力。
以两淮巡盐为例,
去年不是严党出马,朝廷拿了100多万;今年严党亲自出马,朝廷拿了300多万,
你不要以为分的少,恰恰是因为严嵩肯背骂名,肯遮风挡雨,下面官员才会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更加卖力地搜刮老百姓,朝廷才能分230万,嘉靖才能分100万。
如果是清流下去巡盐,贪不贪暂且另说,因为徐阶等人爱惜羽毛,不肯结党,不肯担骂名,不肯遮风挡雨,清流能够巡盐的总数不过是100多万。
这点钱还要朝廷与嘉靖分,到嘉靖手里的能有多少?
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这是剧中活生生的事实,鄢懋卿没去之前,朝廷就只能拿这点钱。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嘉靖的咆哮是没有道理的。
朝廷只要钱,至于钱从哪里来,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北御鞑靼,剿灭倭寇,官员发俸、供养君父,这一两银子从老百姓那里来、从官员那里来、从商人那里来,甚至从敌人那里来,对朝廷来说,都是一样的。
所以,严嵩一倒,清流不肯背锅,朝廷当然就没钱了。
很多人可能以为,为什么嘉靖不下狠手,将官员阶层一网打尽,抛弃中间商,把老百姓的银子全部收上来呢?
呵呵,嘉靖没这个能耐,也没这个胆量,更没有掀桌子的勇气。
真实历史中,几个宫女都敢要他的命,那么多明朝皇帝死的不明不白,难道嘉靖真的刀枪不入?
直到张居正横空出世,他比严嵩得罪的人更狠,所以明朝中兴,国库充盈,万历三大征。
等到银子花完了,朝廷再没有张居正,崇祯也就只能上歪脖子树了。
发布于 2023-08-27 13:3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曾经年少 - 359 个点赞 👍
明朝的财政危机来自于白银危机,本质上是朝廷失去了铸币权。
这些电视剧一概不说这个问题,而是全部归咎于贪腐、王朝体制、儒家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
这是不对的。
不能说没有这些问题,而是问题的核心不在这里。
严嵩用农耕经济的办法去解决金融货币危机,这怎么能行呢?
这部电视剧一直在讲,朝廷没钱,四处亏空,钱都在私人手上,本来不多的税收还被贪污。
这里面的钱是什么?
不是贱金属铜制货币,是白银。
中国有白银吗?
中国没有,当时中国白银的来源就是中南美洲和日本。
日本当时发现了银矿,这些银矿大多被丰臣秀吉控制。
明初海禁政策至明中期逐渐开禁以后,中南美洲的白银装上快船越过太平洋在吕宋上岸,和中国商人交易。日本白银运输到琉球群岛和中国商人交易。这些白银进入中国内地成为主要结算货币。
明朝政府发行的铜钱失去了结算货币地位,主要用于商品流通零售交易,大宗物资交易中,铜钱被彻底驱逐。
谁控制了白银,谁就能控制明朝经济。
那么,明朝的白银在谁的手上?
主要在江南富商手里,这些白银都是他们通过海外贸易置换回来的。
然后江南富商和明朝高级官吏形成政治同盟。明朝高级官吏给江南富商提供政策,江南富商给他们股份。
这就是嘉靖和官僚集团的矛盾。
你看严嵩讲什么改稻为桑。这是农业经济,种植业。
用农业的办法能解决金融问题吗?
别说是农业,就是全力搞好税收,还是不行。
我们讲个当代的情况。
白宫政府和嘉靖帝一样,也没有铸币权。
美联储是私人银行家联盟,不属于白宫的资产。
白宫只能派个人当主席,召集这些银行家开会,制定金融政策。
白宫比嘉靖帝还缺钱,IRS收的钱根本就不够用,白宫甚至不能控制各州税务局,地方税和白宫没关系。
美国的办法是什么?
白宫发行债券,缺多少发行多少,然后全部卖给美联储,美联储照单全收,把同等的金额的美元交给白宫,白宫拿着这些钱做各种用途。
美联储拿着美国国债,又分成若干份,然后销往全世界。
美国国债具有商品属性,在全球流通。是一个大宗金融产品。
本来是说好的,白宫这算借钱,只要有财政盈余,就要回购,并支付利息。
而实际上,美国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政府根本就不打算回购,连利息都是拖。同时,还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债务需求。
美联储说太多了,国会说这不行,不能这么借钱。
白宫就直接停摆,政府关门,海军舰艇坏了也不修,就停在港口。
我看谁着急。
最后美联储和国会只能妥协,同意进一步提高债务上限。
美国的办法就是发债。
严嵩的办法是改稻为桑,嘉靖的办法是打贪官,抄家。
这就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明朝已经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工商服务业那是世界第一。
但是国家金融没搞起来,不知道怎么办。
如果当时在中国发现了一个白银矿坑,这个东西被嘉靖控制了,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问题是没有。
白银,白银,白银,哪来的白银?
美国政府没钱了就威胁国会和美联储,我要是完蛋了,大家一起完蛋。
嘉靖和谁说这些?
严嵩、严世蕃贪墨的那些钱,够一个庞大政府的开支?
明末军火竞赛,早就不是什么重甲投石机了。
红夷大炮多少钱一个?
各种火药发射武器,都是很贵的。
商品经济发达,意味着士兵的饷银和抚恤费就高。
明朝政府想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既没有银行,也没有债务发行渠道。
收税?
你看美国白宫政府的流水,靠IRS收税够不够?抄几个贪官够不够?几十万亿美债,开玩笑。
所以美国根本就不管什么贪腐,拿点就拿点,只要好好给朝廷办事就行。
明朝还要应付大量的边境战争,国内自然灾害。
明朝的债务相当高,你以为严嵩不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严嵩和嘉靖帝的办法,只能是杯水车薪,眼看着四处漏风而没有办法。
所谓的批评体制,就是为了批评而批评,关键环节呢?
要么不说,要么不懂。
发布于 2023-08-04 03:40・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非凡 - 255 个点赞 👍
因为严嵩一派还要点脸,知道七三分,等到清流上来直接变成九一分了,再过几十年直接变成朝廷拿百分之一了,东林党这种组织一定要狠狠打击。明朝但凡把扬州三屠嘉定十日的活自己做了,那银子足够把野猪皮灭十回了。
编辑于 2023-08-12 08:00・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又被禁言了 - 198 个点赞 👍
关公中箭,华佗来与关公医治。公袒下衣袍,伸臂令佗看视。
华佗惊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你们怎么把箭拔了?太危险了!”
关平问:“此箭乃毒源,为何拔了反而危险?”
华佗曰:“虽为毒源,却也为毒主,箭在毒聚,十日之后方才毒发。如今拔箭毒散,眼看要走如四体五脏,若不及时刮骨疗毒,三日便要毒发了!”
关平恨得直抽自己嘴巴:“都是我不好,若不拔箭,父亲便不会受刮骨之苦了!”
华佗却说:“小将军勿要自责,这毒拔不拔箭都要刮骨,若无刮骨之痛便无除毒之策。”
发布于 2023-09-09 07:5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文册 - 134 个点赞 👍
你把因果关系弄反了
就是因为没钱了,严嵩才倒台,大明有钱的话,还倒严嵩做什么?
嘉靖抄家严嵩,就是为了弄钱,而且是非常急迫的需要钱,很多很多那种,不弄钱大明就要就寄了那种。
真实历史不是大明王朝1566,小说有不可言说的原因,再加上电视剧想过审会更严格。
有些事情是通常是不会写进小说的。
所以,你会看到嘉靖说朕的钱,鄢懋卿冒青烟这些神搓搓的话,嘉靖不知道严嵩贪?嘉靖和严嵩分脏分得好好的,甚至严嵩体谅嘉靖和朝廷,为了补亏空,拿了自己贪的钱来填坑,和明末那群东林君子们一比,简直是圣人。崇祯要大臣们捐钱,大臣们一毛不拔。
嘉靖的政治觉悟有这么低?人家拿自己贪的钱填朝廷的坑,嘉靖反手就把他搞下台,以后还会有人愿意毁家纾难么?
小说把嘉靖写得太弱智了。
真实的历史是嘉靖39年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大事,一个叫张琏的发动了闽粤赣浙四省农民起义,嘉靖再继续修仙不作为,大明王朝就得关门歇业。
这才是真正的嘉靖倒严的导火索。
从嘉靖39年到41年,嘉靖和朝堂不作为导致农民起义变成开元称帝,甚至还开科取士了。这个时候嘉靖朝堂终于重视了,再不重视就得改朝换代哒。官僚从来都是这个德性,我可以理解,凡是先捂住,捂不住的时候,问题通常变得非常严重了。
嘉靖41年,两广侍郎张臬申请调10万狼兵镇压失败,再调福建江西卫所兵会同狼兵第二次镇压失败。
这个时候,嘉靖慌了,再不镇压下去,天下人心动荡,于是嘉靖开始调动全国的力量,派后来的左军都督太子太保刘显加参将俞大猷募集20万军队分六路围剿,这需要的钱就海了去了,而嘉靖没钱,朝廷也没钱,没钱怎么办,如果其他事情还好,公务员工资你可以拖,军队工资你拖一下试试?
崇祯拖一下,军队就投李自成去了。嘉靖不是崇祯,他当然知道这玩意儿不能拖。
这么大的乱子,总得有人背锅吧,严阁老就是个特别好的背锅侠,宰了严党,抄了严嵩家,立马就有了300万白银,3万黄金。军费有了,天下舆情也有个发泄口,不是君父的错,是严嵩奸人把持朝政祸国殃民。
这才是嘉靖在41年下决心倒严的原因,哪怕严阁老再讨嘉靖喜欢,嘉靖都必须放弃严嵩。
编辑于 2023-08-16 04:17・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豆豆 - 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四夕 - 2 个点赞 👍
税收不上来,都被xxxx拿走了,严嵩也好,徐阶也好,张居正也好。
“官绅家田地免税是祖制。他们的田里种稻麦也好种棉花也好,这一关就已经无税可收了。织成棉布,自己也不贩运,等着棉商到家里去收购,官府也就只能在厘卡上收到棉商的商税,十成抽一,二十万匹棉布朝廷也就只能收到两万匹的税赋。”
“这次,要不是应天巡抚衙门出面,又是李娘娘的弟弟兼着收税的差使,在淞江的棉产地一边购买一边收税,恐怕连五万匹也收不到。王爷对‘六、三、一’的分成方略不满,殊不知能给朝廷争到三成,牵涉到徐阁老家里,还有众多的官绅,谭纶已经是扯下面子在干了。”发布于 2023-11-07 12:5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锕秀2007 - 0 个点赞 👍
这你得问编剧导演。
历史事实是,大明朝有没有钱,跟严嵩没多大关系,跟东林党也没多大关系。
朱家的问题,是朱家自己造成的。
朱元璋规定,皇子皇孙免除一切田赋徭役,官员大臣按照品级减免税赋。
朱家统治天下的基本原则,刮天下财富为己有。按照朱家的法律,官府可以将任意土地收归国有。而皇帝们又对自己的子子孙孙特别慷慨,大量赏赐土地财富。
万历一次就赏给自己的爱子西安附近土地2万顷,结果搜刮尽之后只得3000倾。
皇亲国戚们有钱有地之后,进一步大肆购买土地。普通农民为了减轻赋税,也大量挂靠皇亲国戚。
《明实录》是明朝人写的,《明神宗实录》卷四二一写明:“蜀昔有沃野之说……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万历朝朱家的蜀王,霸占了成都平原、都江堰灌溉最肥沃土地的70%!百姓只占了10%的可耕种土地,王府占了70%不说,明军还要分去20%!
在明朝,不止有一个王爷这样,是所有朱家王爷都如此,朱元璋虽然废除宰相,也不让王爷们参与朝政,但是对自己的宗室、血脉、龙子龙孙非常优待,他们虽然只能待在封藩的领地里,但是却享受着天下最多、最优质的民脂民膏,什么也不用做,像社会蛀虫一样。
比如河南开封的周王,汪价《中州杂俎》诗云:“中州地半入藩府。”“惟余芳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弟弟朱翊镠,分封卫辉,占地40000顷,在廷臣力争下才减到20000顷。
瑞王分封陕西汉中,朱家赏赐20000顷赡田,由陕西、河南、山西、四川分摊,除了江浙,明朝相当一部分土地落入朱家宗室手中。
他们是明朝朱家规定的第一等人,然后才轮到勋戚、太监和士绅地主,但如果按一比一对比,一个朱家后代的土地,就相当于成百上千个太监和士绅土地的总数了。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时期,《明经世文编》卷九七的《乞正谷大用罪疏》记载,太监谷大用是如何霸占土地的:“假勘地之名,混占产业庄田至一万有余顷,侵欺子粒官银至百万有余两。”
嘉靖时期,林俊的《传奉敕谕差勘畿内田地疏》就详细记载了伯爵、侯爵这些皇亲国戚和勋贵,还有都督府、锦衣卫指挥佥事基本都接受了别人的土地投献,这样这些土地不用纳税,明廷的税收就大幅度减少。
哪怕是崇祯时期,朱由检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崇祯也是很大方地一次就给了他700顷,随从明军30名,他们都是一伙的。天启朱由校时期,魏忠贤同样霸占土地万顷。
皇帝和宗室霸占了绝大多数耕地。皇帝是最大的地主,享受着最大的利益,他就是要竭天下之力以奉一家,这就是家天下的本质。不论是明朝还是清朝,所有皇权制的根本本质都是一模一样,没有区别,就是维护自己血脉之人的更长久地穷奢极欲,以及至高无上的地位。
至于底层百姓,跟牲口并列,人口而已,要交五六层甚至十层的税,例如剿饷、练饷、辽饷这三饷,还有各级县衙、府衙、布政司、按察司、都司的加收克扣中饱私囊,这样明朝怎能不亡?
明朝后期缺钱,但是朱家宗室和士绅们非常富有啊,不过明朝皇帝敢拿士绅和自家宗室开刀吗?不敢。被李自成烹了吃掉的府王,就有万亩良田,但舍不得给崇祯一两。甚至包括崇祯自己,崇祯的丈人,都舍不得自己的钱。崇祯甚至不敢责罚一下,因为他们是一家子,那是他的统治基础。
明朝朱家宗室的人数,每30年就会翻一番。到明朝末期,朱家人口已经繁殖到超百万之众。当时的大臣就说,穷天下之财力,恐怕也养不起这一家子了。
明朝灭亡于朱家毫无节制的自私贪婪愚蠢。朱家是历代皇朝中最烂的,一个低智力类近亲结婚的自闭症家族,统治了中国200多年。悲哀的令人窒息。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直至腐烂。朱家是典型。
什么严嵩,东林党,算个屁!没人敢惹敢动朱家一分钱,顶多也就分点残羹剩饭。
把明朝灭亡怪到东林党头上,非太监不为之。
编辑于 2023-08-29 03:59・IP 属地加拿大查看全文>>
历史垃圾回收站 - 0 个点赞 👍
无论是剧里剧外,两个大萌都有钱。
只是国库没钱。
百姓们也没钱。
海瑞这样的穷举人没钱。
有钱的是宫里、严党、清流、官宦世家、皇商。
同样做建德知县,王润莲王老爷就不差钱。
有没有可能,剧里早就点出了盐税逐年下降的不正常现象?
有没有可能,严党一次仓促的巡盐,就收上来500多万两。
有没有可能,现实中张居正秉政时期,大萌财政收入猛增到了正常水准。他死后财政又开始断崖式下跌?
有没有可能,后来的大萌养出了晋商、徽商、浙商三大商人集团?
有没有可能,后来的大萌养出了富可敌国的郑氏武装集团?
有没有可能,后来的大萌在袁崇焕孙承宗主持下构筑宁锦防线,每年数百万两银子扔里面不说,让后金不是逐个击破就是围点打援大送物资人畜不说,还做到了财政上的慢性自杀,又养出了尾大不掉的关宁武装集团?
说大萌没有钱,他真的,我哭死。
发布于 2023-09-20 23:14・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华孙杨张合体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