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回答

《大明王朝1566》里,为什么严嵩一倒,大明朝就没钱了?

好一只大虫

这你得问编剧导演。

历史事实是,大明朝有没有钱,跟严嵩没多大关系,跟东林党也没多大关系。

朱家的问题,是朱家自己造成的。

朱元璋规定,皇子皇孙免除一切田赋徭役,官员大臣按照品级减免税赋。

朱家统治天下的基本原则,刮天下财富为己有。按照朱家的法律,官府可以将任意土地收归国有。而皇帝们又对自己的子子孙孙特别慷慨,大量赏赐土地财富。

万历一次就赏给自己的爱子西安附近土地2万顷,结果搜刮尽之后只得3000倾。

皇亲国戚们有钱有地之后,进一步大肆购买土地。普通农民为了减轻赋税,也大量挂靠皇亲国戚。

《明实录》是明朝人写的,《明神宗实录》卷四二一写明:“蜀昔有沃野之说……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万历朝朱家的蜀王,霸占了成都平原、都江堰灌溉最肥沃土地的70%!百姓只占了10%的可耕种土地,王府占了70%不说,明军还要分去20%!

在明朝,不止有一个王爷这样,是所有朱家王爷都如此,朱元璋虽然废除宰相,也不让王爷们参与朝政,但是对自己的宗室、血脉、龙子龙孙非常优待,他们虽然只能待在封藩的领地里,但是却享受着天下最多、最优质的民脂民膏,什么也不用做,像社会蛀虫一样。

比如河南开封的周王,汪价《中州杂俎》诗云:“中州地半入藩府。”“惟余芳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弟弟朱翊镠,分封卫辉,占地40000顷,在廷臣力争下才减到20000顷。

瑞王分封陕西汉中,朱家赏赐20000顷赡田,由陕西、河南、山西、四川分摊,除了江浙,明朝相当一部分土地落入朱家宗室手中。

他们是明朝朱家规定的第一等人,然后才轮到勋戚、太监和士绅地主,但如果按一比一对比,一个朱家后代的土地,就相当于成百上千个太监和士绅土地的总数了。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时期,《明经世文编》卷九七的《乞正谷大用罪疏》记载,太监谷大用是如何霸占土地的:“假勘地之名,混占产业庄田至一万有余顷,侵欺子粒官银至百万有余两。”

嘉靖时期,林俊的《传奉敕谕差勘畿内田地疏》就详细记载了伯爵、侯爵这些皇亲国戚和勋贵,还有都督府、锦衣卫指挥佥事基本都接受了别人的土地投献,这样这些土地不用纳税,明廷的税收就大幅度减少。

哪怕是崇祯时期,朱由检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崇祯也是很大方地一次就给了他700顷,随从明军30名,他们都是一伙的。天启朱由校时期,魏忠贤同样霸占土地万顷。

皇帝和宗室霸占了绝大多数耕地。皇帝是最大的地主,享受着最大的利益,他就是要竭天下之力以奉一家,这就是家天下的本质。不论是明朝还是清朝,所有皇权制的根本本质都是一模一样,没有区别,就是维护自己血脉之人的更长久地穷奢极欲,以及至高无上的地位。

至于底层百姓,跟牲口并列,人口而已,要交五六层甚至十层的税,例如剿饷、练饷、辽饷这三饷,还有各级县衙、府衙、布政司、按察司、都司的加收克扣中饱私囊,这样明朝怎能不亡?

明朝后期缺钱,但是朱家宗室和士绅们非常富有啊,不过明朝皇帝敢拿士绅和自家宗室开刀吗?不敢。被李自成烹了吃掉的府王,就有万亩良田,但舍不得给崇祯一两。甚至包括崇祯自己,崇祯的丈人,都舍不得自己的钱。崇祯甚至不敢责罚一下,因为他们是一家子,那是他的统治基础。

明朝朱家宗室的人数,每30年就会翻一番。到明朝末期,朱家人口已经繁殖到超百万之众。当时的大臣就说,穷天下之财力,恐怕也养不起这一家子了。

明朝灭亡于朱家毫无节制的自私贪婪愚蠢。朱家是历代皇朝中最烂的,一个低智力类近亲结婚的自闭症家族,统治了中国200多年。悲哀的令人窒息。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直至腐烂。朱家是典型。

什么严嵩,东林党,算个屁!没人敢惹敢动朱家一分钱,顶多也就分点残羹剩饭。

把明朝灭亡怪到东林党头上,非太监不为之。

编辑于 2023-08-29 03:59・IP 属地加拿大
历史垃圾回收站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