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街边摆摊妈妈转钱拜托路人买」,如何看待此事?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否有帮助?

- 8 个点赞 👍
从这个孩子高举的小手中,我看到了孩子满满的成就感,孩子的努力,也深深感动了我。
看了视频,当孩子知道有人要买他的商品时,马上把二维码举得高高的,配合人家付款,满脸真诚,真可爱。所以,我认为,妈妈用这个善意的谎言,鼓励一下孩子,完全没有问题。
有一次,我在江边散步,江堤上,有几个小朋友在买东西:棒冰、矿泉水、玩具。
或许是职业的原因,面对小年龄段的孩子摆摊,我就会忍不住买买买,于是,买了矿泉水和棒冰,刚走出十几米,有一个妈妈走过来,说了一句:
“谢谢你呀!”
我这才知道,我刚才买的是她孩子的棒冰,那个卖棒冰的孩子,大概只有四五岁,和外婆一起在卖棒冰。
孩子妈妈说,他们在那卖了大概一小时左右,我是他们的第一个顾客,看到儿子的“棒冰铺“终于开张,她提着的心才算放下,所以,想着过来谢谢我。
她说,因为没有顾客,感觉这一个小时,真是难熬。
问起这位妈妈让孩子摆摊的原因,她说,前几天外出,看到其他小朋友摆摊,自己的孩子也想试一下,外婆说小区门口有一家冷饮批发部,就提议卖些棒冰试试。
要说,这一件事对孩子未来成长有很大的帮助,那肯定是夸大了,因为这个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这件事情,留在他记忆里的时间并不会太长。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孩子的“小卖部”迟迟没有开张,妈妈的做法,对孩子成长的积极意义更大,漫长的等待过程,如果一个也没有卖出去,至少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稍微残酷了一点,妈妈的一番操作,也算是给孩子做了一个小小的推广。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成就感的体验,应该大于挫败感的体验。
小朋友一系列可爱的动作,自带广告效应,旁观者应该有动心的,那些小玩具被卖完应该不成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孩子教育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编辑于 2023-07-27 21:02・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徐芃老师 - 5 个点赞 👍
既全了孩子体验生活的成就感,又保护了孩子努力的童心。
为这位妈妈点赞!
我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带5岁多的小芓,以摆摊卖东西的方式体验通过自己努力获得小金钱收获的事情,但支持孩子去小体验生活,我也有做过。
我生活的小区,今年暑假的晚饭后(一般7点后)也有很多孩子在楼下休闲活动的区域摆小摊卖东西,有抽奖形式的、有卖奥特曼卡片、自己小时候喜欢玩的还算新的小汽车等。小芓每次看见,都“眼馋”得挪不开脚步。虽然大部分都给买过或家里也有同类,但娃子看见新鲜的就是止不住“小欲望”。
为了适当满足他线下的购买欲,也让他体验一下自己拿RMB买东西的感觉,我会和他沟通并做好小约定。于是有几次晚饭后,我陪他下楼玩耍,他自己拿存钱罐里的钱高高兴兴买过几回。体验过几次,后来看到同类的东西,便没有一开始那么起劲了。
不过买了几次,一来二去,小芓跟平时玩的几个伙伴还做起帮别人看小摊的活。
比如有位暑假后升二年级的男生,摆摆摊觉得热要跑回自己妈妈店里(他妈妈就在活动区旁边,开的一家美容养生店)休息喝水,小芓就和另一个同伴(大小芓一届)代替他看一会(尽管他俩不太懂卖-_-)。结束了,两人还帮忙一起收拾小摊。这种因“买”而产生的体验,是我平时带小芓去户外玩不一定能遇到或感受得到的。
再分享一次我的体会。
去年暑假,8月20日晚上,带小芓下楼玩耍,给小芓在第二次碰见的十几岁女孩摆的小摊里买了一块他喜欢的徽章。付钱的同时随口问了一句女孩,摆摊到现在挣了多少,她说去掉成本利润是30元。所以晚上回家后,我才有下面截图里的这小段友圈感慨。
现在我回想一下,我接着还问了她怎么一个人出来,暑假作业都做完了没有(自己也问起别的孩子小时候自己烦的事-_-)。她说她暑假作业早就做完了,妈妈很支持她去做体验生活的事情,然后嘱咐她就在居住楼栋的附近活动,带上手机保持联系(她带着手机的)。
所以不管是新闻里这位妈妈转钱请行人帮忙买单,还是我带小芓碰到的这些摆小摊的孩子,收获也许或大或小,可孩子们感受到的小成就和妈妈们给的支持是踏踏实实的。
你看,照片里男孩那双高举二维码的手,渴望的眼睛,就知道,这位妈妈做得多对。
孩子尚小,需要父母给予更多呵护的能量!
编辑于 2023-07-24 15:2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久锡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中国老爹 - 2 个点赞 👍
小时候我家就是开水果店的,从10岁起开每年寒暑假都帮家里摆摊做生意,一直到出来参加工作。现在每每想起这一段成长经历,觉得都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非常有成就感。
它至少锻炼了我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胆量。
十岁的孩子跟着父母到亲戚家,还有几个会本能的躲到父母亲后面?这个情况不会在我的身上发生。我从小就跟着妈妈一起在水果摊前招呼潜在的顾客:买点龙眼吧,刚摘下来的;今天的柑橘可甜了,来几斤吧……这种招呼十个顾客捞得到两三个算是成功的了,更多的时候会像个傻子一样自讨没趣。顾客客气的话,会对你摆摆手;更多的会板着脸目不斜视的从你旁边走过;有的甚至会嫌弃的剐你一眼,觉得你也冒犯了她。所以我很小就学会了对各种反应是无所谓的态度:招呼是我作为售货员的自由,买或不买是你作为顾客的自由。吆喝叫卖是我的事,买与不买是你的事。我尽管吆喝我的就是了。
二、观察能力
烈日炎炎,苦夏无聊。摆摊其实也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我和姐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判断哪一个顾客会成功购买。街头上人来人往,行色匆匆,哪一些才有可能是我们的顾客?哪个会是出手大方的大款,哪个会是斤斤计较的主,我们经常会各自给出判断。前面说到的招呼顾客,其实就是一个试探行为,如果有意向购买的顾客会因为你的热情招呼而停下脚步。接下来就是看我们的能力了。顾客的购买意愿是可以从他的言行举止判断出来的。有些人喜欢讨价还价,有的人喜欢挑肥拣瘦,有的分分计较,有的豪爽大方,我们会根据顾客的表现来做出不同的对策,喜欢讨价还价的就给他点甜头,喜欢挑肥拣瘦的主动帮她挑选,喜欢分分计较的给他做出让步,豪爽大方的让他多消费几样东西……
这些观察能力的锻炼,也让我们在日后进入社会跟人打交道的时候,多了很多思考问题的面,也能为别人着想,而不仅仅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三、口才
做小生意最直接的就是沟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成功捕捉对方的需求,并有效的说服对方才是成功的关键。在短短的接触交谈过程中,除了倾听顾客的需求,成功说服顾客掏钱成交是一门技术。目的性太强,会适得其反,把顾客吓走;太佛性,早给别的对手给秒了。唯有顾客所好,喜欢听好话的就捧着说;性格犹豫的,你还得巧妙的用点激将法,拿捏到位,刺激成交。总之这是个话术的问题,得从生活中来,在实践中提炼升华。
四、计算能力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电子秤和计算机,交易用的全是杆秤和口算。我很小就会用杆秤,懂得了支点和平衡的原理。口算更是没问题,谁有2.3一斤,一斤八两多少钱,我一下给你扒拉清楚。什么分解法、凑整法、速算法、四舍五入法……应用的炉火纯青。中学以前的数学我就从没差过,经常被数学老师拿来做标准答案讲解,这些跟做小生意锻炼出来的口算速算能力分不开。
我现在从事的工作跟小时候的小商小贩没一点直接关系,但每次回想起童年时候的这些生活历练,我还是充满了感激。苦是苦一点,风吹日晒,没脸没皮的,跟别人家的孩子躲屋里看电视相比,好像没有自由,但却充实而有成就感。后来同学聚会聊起小时候的这些事情,才知道同学们对我羡慕的不得了:有这么丰富的活动,还有吃不完的水果零食,不用天天窝在家里看无聊的电视,被父母骂。原来我们也是被人羡慕着的。
所以有机会还是给孩子创造多一点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孩子在历练中成长,那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发布于 2023-07-25 08:27・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辰诺一启 - 2 个点赞 👍
我曾经买过一个小朋友的花花,据说是什么组织为了捐款手工制作的,孩子们出来卖花。
那时候已经八九点了,人很少,我从那里过时大老远看到个小盆友拿着两支花花,看到我就蹬蹬蹬跑过来问阿姨,你要花吗?说得很结吧,我就问多少钱呀,小盆友说一只五块,两支十块。
他妈妈就在旁边,一直鼓励他,超可爱的
我就说可是有只花花的花瓣破了哎,怎么办呢?他卡住了,他妈妈教他说你给姐姐便宜点!!!
妈妈情商好高,姐姐不是阿姨
他结结巴巴地说那就五块都给你了,我和他妈妈一块笑了,砍价砍的好速度。
他妈妈解释说学校搞活动,社会锻炼,让孩子出来卖花花,觉得很有意义。这种事情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个锻炼,很好啊
发布于 2023-07-29 15:4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幽林涧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余温 - 1 个点赞 👍
看到这么可爱又认真的小孩子,路人难道不主动买东西嘛,还需要小孩妈妈转钱?
话说我在公园就遇到过卖玩具的小朋友,见他期待地向四处张望,我立刻带着我家孩子过去,孩子选了一个玩具,我付款了,俩孩子都很开心 。
上个周末,我们也带着孩子去公园摆摊卖自己闲置的玩具了。他非常大声地吆喝,卖玩具啦,卖玩具啦!尽管没有卖出去,他努力了。
当然我们都没有太在意结果,不一会儿他想起来附近有卖棉花糖的,要去买。然后我们俩就开开心心去买棉花糖了。。。。
回到问题,我觉得这位妈妈做得没啥问题。孩子努力了,值得给一些肯定。
发布于 2023-07-24 19:53・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一路上有娃 - 1 个点赞 👍
虽然理解做妈的苦心,但觉得没必要用爱心去隐瞒现实中可能会出现的“失败”。
毕竟失败乃是兵家常事,我们应该带孩子认识失败、接受失败,并学会在失败里寻找契机。而不该掩盖失败,或者怕失败会伤害到孩子而刻意制造成功。
毕竟,制造出来的成功只能哄孩子一时,真正的实力却能陪孩子行走一世。
我曾带我娃去摆过地摊。我们卖的是泡泡器。
一开始,就是想带孩子体验一下生活,学一下运营和赚钱。
泡泡器是孩子选的。
他俩选择泡泡器的理由大体如下:他们是小孩子,知道小孩子喜欢玩泡泡器,而且泡泡器成本低,人们舍得花钱买,并且这属于消耗品,客户容易回购,还有就是泡泡器投入少、操作简单,对于第一次做生意的他们来说,是一次低风险投入。
听了他们的话,我觉得有道理,就赶紧进了一批货。
货很快回来。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要去哪里卖,才能卖得快赚得多。
俩孩子提议说去广场和学校周边。
我们就按照孩子的想法去了孩子密集的地方。
第一天,东西很畅销。我们觉得我们选对了产品,定对了价格,选对了受众。
第二天,东西卖得少。我们没有气馁,而是一起复盘哪里出了问题。在复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那天刚下了雨,天气凉,出来玩耍的孩子比较少,导致销量下滑。
于是,第三次出去卖货的时候,我们找了个天气凉爽的日子,找了个孩子比较多的地方,结果很快东西就卖光了。
在卖货的过程中,我和孩子遇到很多状况。其中,最尴尬状况就是,我们卖力吆喝,别人看都不看一眼。
但如果明白“被拒绝是别人的选择,也是生活的常态”,就不会玻璃心,也不会因为别人拒绝你而难过或者怀疑自己。
我和我娃就站在人群中,一边微笑着对着来往的人喊“卖泡泡器了,xxx钱一个,xx钱俩”,一边感受他们或厌烦,或表扬,或热情,或闪躲……
这场小买卖让我们娘仨看尽了众生相。我们很享受这种感受现实人生的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娃被拒绝过很多次,也赢得了很多次信任。
在被拒绝的时候,我鼓励他们“再想想办法,再试一试”。
再收获信任的时候,我肯定他们“你们选品的眼光不错,宣传文案很棒,对待客户热情,所以大家都来给我们捧场。”
在鼓励和肯定中,孩子们开心幸福和自信。这些内心世界的成长,比赚不赚钱更重要。
在本题中,小男孩的妈妈也带孩子出去卖东西。
妈妈为了不让让卖力卖东西的孩子失望,也为了让出入社会的小宝宝感受到人间善意,而主动掏钱给路人,让路人扫码购买东西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深沉的爱,也能想象出小宝宝收获自己人生第一笔收入时候,内心有多开心。
这份爱印证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但换个角度看,我们本来就是带孩子体验生活的,所以就让孩子体验真实生活就好。没必要遮遮掩掩。
而且真实的生活才可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认识生活的多面性,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可如果我们只想着保护孩子童心,而让孩子生活在人为制造的善意里,这看起来是对孩子深沉的爱,世界上可能是害。
因为一直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孩子,根本无法承受善意突然被打破所带来的伤害。
所以,我们没必要用我们以为的“对孩子好”来去改变孩子成为的步伐。
而应该让孩子顺其自然接受世界本来的样子。
他们对世界有了认知,他才有能力了解真相、把握本质、明辨是非,对一切有正确判断,人生才可能活得通透、舒坦。
发布于 2023-07-24 22:31・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佐佑妈呀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x.X.x - 1 个点赞 👍
你看孩子那努力举高高的小手!你看那赤诚的小眼神!快扫码给他!
首先,家长这个做法有没有在伤害孩子?没有吧。
既然如此,家长在这个事上的处理,就是人家的自由,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
其次,家长把钱给路人,让人去买孩子东西,这种做法有没有好的一面?肯定有吧?
孩子童真得到了极大的呵护,拥有了“做生意”的体验,并且获得了自信和满足。这就够了呀。
看到很多答主的观点是,这种做法是在“用爱心去隐瞒现实中的失败”,不利于孩子“认识失败”,不利于孩子“认识真正的社会”。
我们分这样几个问题来探讨:
1、你怎么知道人家平时没有在教孩子“认识失败”?
或许这次的摆摊实践,人家家长的目标就是帮助孩子体验买卖过程,进行财商教育呢?或许下一次,人家家长又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专门让孩子来体验失败呢?
退一步讲,如果孩子的家长真的没有拜托路人,会不会又会有人来指责家长不会设计活动,不懂得保护童心呢?
在一件正面意义非常明显的案例下,纠住反面不放,有杠精之嫌。
2、把社会的真相,甚至残酷的一面,完完全全的展现在孩子面前,这种做法是对的吗?
你猜这世上为什么会有童话?你猜,电影《美丽人生》为什么会拿奖?
你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小孩子无论看动画,还是看电影,还是玩过家家,都会把人物分成两个阵营,“好的”和“坏的”,没有一个中间态。
小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建模”能力是很弱的。你可以理解为它的认知世界是“二维”的,不支持更多的参数。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提高,孩子会逐渐的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原来善良的人也有恶的一面,恶人也有好的一面。这就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你想去硬拔,一开始帮给孩子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辩证的认知,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如果在孩子认知非常有限的时候,你需要在他心目中种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要么是美好的,要么就只能是丑陋的,你希望种的是什么样的呢?
3、在具体一件事上如何处理,对于教育这件事,根本不重要。
这个世上,大是大非的事情不多。只有牵扯到“道”这一层的东西,才有绝对的对错。
但凡“法”和“术”这一层的东西,都是多样化的;只要“道”这一层是对的,不同的“法”和“术”,是可以殊途同归的。
然而,“大道至简”,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如果老天爷这么苛刻,人类根本活不下去。
所以在具体事儿的处理上,根本就不用战战兢兢。接受了这一点,就不会总是处在诚惶诚恐地焦虑之中,也不会被诸如《你还在给孩子听故事吗?小心毁了孩子!》《妈妈每天陪孩子写作业,竟然让孩子成绩一落千丈》此类的文章吓掉魂,天天在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上内耗,陷入内省和自责中了。
那么教育的大道是什么呢?
首先,家长本人先是个三观正的人。然后就是,“从心发出,作用于心”。
只要把这个根儿立住了,什么能不能吼孩子,能不能揍孩子,能不能看手机,能不能玩游戏,你爱咋做咋做,管别人咋说作什么,又不是吓大的!
编辑于 2023-07-27 11:04・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悦木Ivy陪娃成长 - 1 个点赞 👍
看了问题中孩子的年龄,就比较理解这位家长的做法了。
我和儿子今年4月份的时候,有过一次在小区里卖香椿芽的经历。
孩子今年是7岁,平时属于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我们带他回老家之前就有征求他的意见,问他要不要卖香椿芽,孩子说好呀。
我们老家属于在山里,香椿芽是在山上的,需要爬很久才能到,而且山路很难走。
儿子说他不怕辛苦,可以试试。我们就带着他出发了。
一路上山上的小树枝扎的我们脚脖子都疼,儿子说没事坚持一会,就这样我们一起上了山。
一路上坡 刚开始看到香椿芽的时候儿子特别兴奋,他负责摘小树上自己可以够到的,我们负责摘高处的。
摘一次太累人了 正好是下午,太阳很晒,没一会儿子就感觉又渴又累了,他坐在石头上不想动了。
然后嘴里还嘟囔着「 我以后再也不来了,再也不摘香椿芽了。」
罢工的小孩 等我们摘完下山后,一颗颗摘香椿,把他们一把一把的绑好。
儿子说「 这个好辛苦啊。」然后问我们应该卖多少钱一把。
回到小区,我先把邻居预订的给人家送去,儿子跟着我,他帮我拿袋子,敲门给人家一户户的送。
送完以后发现,还剩下了有九把,儿子说「 我们去小区门口卖吧。」
于是我们带着香椿芽和袋子就去小区门口了,连块牌子也没有写。
自家香椿芽 我和儿子说「 能卖多少算多少,卖不出去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吃,再送给邻居点。」
然后我们定价5元一把,(一把是一斤)我没想到儿子直接坐在地下就开始喊「 香椿芽,便宜了,五元一把。」
他一喊,我还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呢~~小时候我家是种菜的,我妈经常带着我赶集卖东西,那时候不怕卖不出去,最怕的是我妈让我称称,然后算账。
好多年没有摆过摊了,一时之间,还感觉自己不如小孩子。
当有人问香椿芽的时候,儿子就极力推销,说这是天然的,山上的香椿芽,我们自己亲自上山采的。
有的很痛快就买了,觉得太便宜了,有的就是看了看就走了,然后儿子接着再吆喝。
自己选址 一个小时后,我们还剩了三把。儿子说「 我再卖15分钟,如果没人要,我们就拿回家吃吧。」
就这样,那天我们最后剩下了一把香椿芽。
回家后,老公惊讶的问我们「 你们竟然卖出去了?」
儿子骄傲地说「是啊,我们卖了xx钱,你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卖不出去。 」(之前老公是不让我们出去卖的,怕没人要)
后来孩子自己拿着钱去楼下超市买东西,有一次,他回来说超市的那个阿姨说「 你快点买,我要关门了,孩子要上舞蹈课。」
然后他挑完发现自己钱掉了一块,他就跑回去捡钱了,等回去人家就已经关门了。
他就换了另一家超市去买东西。
后来他自己也会对比两家超市,这家开门时间长,但是菜不新鲜,东西贵一点;那一家雪糕便宜,菜新鲜,就是下午关门比较早。
其实对于孩子没有一个固定的教育方式,因为孩子是不一样的。
我带过不同孩子做城市生存挑战赛,有些内向的孩子是很难跨出那一步的,他们真的很需要「 善意」的鼓励。但是有些孩子他们天生就像「 销售的好手」,你只需要告诉他们方法,他们就能做的得心应手。
所以,不需要纠结什么样的方式,了解自己的孩子,适合自己的孩子才是最好的。
发布于 2023-07-29 19:01・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妈呀李哈哈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eo - 0 个点赞 👍
这就属于那种既有好处,又有坏处的事情,很难说应不应该做。
孩子摆摊半天没人买,肯定是很沮丧的。花点钱让孩子开心起来,鼓励一下孩子,这是好的地方。
毕竟孩子折腾半天,需要一些正反馈,给点正反馈无可厚非。
但是孩子摆摊能卖出东西,难免会有种错觉,认为卖东西是这么容易一件事情,实在毫无难度,这是坏的地方。
如果将来孩子觉着自己两岁就能摆摊挣钱,觉得上学不如出去摆摊,不好好学习,这就有点难搞了。
所以一般亲子活动,我们都强调过程。
比如说这个事情,要让孩子享受摆摊的过程,同时弱化摆摊的结果。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努力,选摊位的商品,设计招牌,跑一跑手续,弄一弄包装,搞一搞宣传,从这些方面来让孩子社会实践,把功夫放在过程上,让孩子一步一步把事情做成。
真到了摆摊时候,最好是当成个野营来做,卖不卖得出去就那么回事,玩得开心就好。
最好就是摆完摊,让孩子觉得重点是这是个美好的回忆,玩得很开心,而不是那天我挣了多少钱,或者啥都没卖出去。
至于有没有帮助,我觉得很难说,得看家长发挥。
要是孩子印象里是卖东西和陌生人交流很快乐,那就是有帮助,至少让他明白陌生人没那么可怕。
要是孩子印象里觉得陌生人都很友善,到街上随意搭话给拐跑了;或者上着上着课,突然觉得上这破课有啥用,连个零食都不能买,不如摆摊,那这就是没啥帮助。
发布于 2023-07-24 14:46・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张浩天 - 0 个点赞 👍
肯定有帮助的,人就是在一些关键时刻有人拉一把推一下的,这样就慢慢有自信做生意也更卖力,效果也越好。学习各方面也会有自信。
这可比之前我们那一代的嘲笑打压式教育好多了。
“你看你一个都卖不出去,知道妈妈挣钱有多辛苦了吧,你以后可要省着点花钱。”
发布于 2023-07-24 14:26・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一只蛋 - 0 个点赞 👍
看到这么小的小朋友那么努力的举高二维码,勇气可嘉,做妈妈的花钱鼓励下我觉得挺好的。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做,一是让孩子获得正向反馈,努力付出总有回报。二是让他们感受下陌生人的善意,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评论也有说要让孩子感受社会的残酷,不是付出就势必有能有回报,甚至还要让他遭受下冷眼。我是觉得看情况,年龄小的孩子,还是鼓励为主。稍微大点,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倒是可以体验下社会百态。
当然,我更觉得过程比结果重要,相对于卖东西得到的钱,中间积累下来的经验更珍贵。孩子为这次活动做了哪些准备,家长不妨带着他们规划准备下,锻炼下主题策划能力、设计布置能力、沟通能力、突发应变能力等等。搞活动几乎是职场人士必备的能力,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技巧是共通的。以后上学了一旦有活动,孩子立马就可以在组织上露一手。
前几天有朋友给孩子报了浙江安吉clubmed的少年CEO商业思维营,整体设计了酒店的多个主要服务环节,每天设置成本控制,市场调研,制定商业计划书,了解组织架构等的系统课程。从主题设制到学习内容都很用心专业。七天花了大几千,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条件,但是我们未尝不可从身边的任何一个小活动开始,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
发布于 2023-07-24 17:3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卤兮兮 - 0 个点赞 👍
肯定是有好处的!
视频我看过,这个孩子在给路人介绍自己卖的小玩意时,介绍产品时口齿很清晰,当路人付款时,他踮起脚尖尽最大的努力将收款码递得高高的。
这第一次销售成功绝对能成为这个孩子日后炫耀的谈资,会给孩子带来很大激励。这也是一个妈妈善意的谎言,也是最纯粹的母爱!
发布于 2023-07-24 19:41・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凡星兔 - 0 个点赞 👍
对于这么小的孩子而言,鼓励意义很重要,利大于弊。
小的时候要树立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信心,这个时候,善意的谎言是一种教育的方式。
如果孩子大一点,这种方式就不一定适合了,随着孩子慢慢变大,要让他慢慢明白世界的艰辛一面,不能一直活在美好的谎言中。
看图中孩子的年龄,妈妈的做法值得肯定。
编辑于 2023-07-24 21:4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斗双鱼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曲江守望者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啊普拉普拉 - 0 个点赞 👍
又忍不住回答问题了!我也带小朋友去小区楼下摆过3次地摊,这道题我做过。
妈转钱拜托路人假装买东西。网友:二维码举到最高,他好努力。
一摸一样的事情,我曾经也想做过。小朋友没有给我这个机会,ta做的比我想象的更好,好到让我惭愧。
如果再来一次,我可能会鼓励小朋友继续坚持,或者降价或者改其他策略。如果一整天过去了,各种方法都试了,还是没成功卖出去,我想也会做跟这位妈妈一样的选择。
第一次摆地摊 3.5岁
第一次摆地摊的初衷是小朋友玩具太多了,要卖掉一些旧玩具。哪些可以卖掉,哪些可以保留我都听小朋友的,并且提前讨论好了,如果赚到小钱钱,就去做摇摇车,买棒棒糖。
小朋友为了可以坐摇摇车也是非常拼!ta甚至主动提出来把自己最喜欢的贝壳都拿出来卖了!要知道,平时爸爸妈妈都不能动一下下ta的贝壳呢。
我张了几次嘴想跟ta讲:“贝壳没有人会买的,都知道在海边免费就可以捡,我们生活的城市靠海,人人都能捡到。” 很庆幸,我当时闭嘴了,没有讲出来,才有了后来的惊喜。
于是,Ta 带了小半桶自己在海边捡的贝壳下去卖,坚持说小朋友们肯定都很喜欢贝壳。因为ta自己特别喜欢贝壳,就觉得其他小朋友肯定也特别喜欢。
我觉得ta肯定卖不掉,已经做好了跟问题中的妈妈一样的准备----拜托路人帮忙买,让小朋友体验一下卖出去东西的成就感,跟问题中的妈妈一模一样。
我们带了一个野餐垫,摊子简单支起来了--旧积木,火车,玩偶,小哨子等一大堆。我摆好摊子,跟小朋友商量了一下价格:大玩偶5块钱,小玩具1块钱,买玩具送贝壳。小朋友不同意,她觉得贝壳这么漂亮一定要卖钱,不能送。。。
我纯粹是玩儿的态度,我甚至都没有打印收款码,小朋友却很认真。她认真的跟路过的每一个人问:“你要买玩具吗?“ ,真的是每一个人! 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一个都不落下的问,每次都被拒绝。至少被拒绝了20次。
我看不下去了,特心疼。就把她抱到怀里问她:“宝贝,你觉得是谁最爱玩玩具,对玩具最感兴趣啊?大人还是小孩子 ?“
她立刻回答:“小孩子。”
我又问她:“那,我们应该把玩具卖给谁?问谁要不要玩具呢?“
她又立刻懂了:“应该问小朋友!”
于是,ta又开始问每一个小朋友,要不要买玩具。如果有小朋友害羞不回答,她会反复问5遍都停不下来,直到听见别人清晰的说“我不要”为止。很快,周围的小朋友都被问遍了,没有人买。
她觉得应该去别处问问,坚持要领着贝壳去找别的小朋友问问。于是,给小朋友带上智能手表,约定好了只能在小区的花园里卖,不能去别处冒险。她愉快的领着小半桶贝壳出发了,出发前还提醒我:“妈妈,你在这里看好我的玩具!“
大概五分钟后,ta满头汗的跑回来,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快!我卖掉了,4块钱!快跟我去收钱!“ 那个眉飞色舞,喜上眉梢!拉着我就跑!(这时候,完全忘了那一摊子的玩具!)我简直惊呆了,不敢相信真会有人买!
跑过去一看:霍!在滑滑梯旁边找客户!这地点找的不错!
一位有爱心的爸爸,说要给自己家儿子买两个贝壳,4块钱是那位爸爸出的价格。我当时小声跟那位爸爸说:“太高了!我收完钱再给退给您吧!给小朋友一个收钱的感觉就行了。“ 那位爸爸摆摆手说:“我就是被小朋友感动到了,太可爱了。她不停问每一个小朋友是否需要贝壳。我想给小朋友一个鼓励!“
于是,我请小朋友写过那位有爱心的爸爸,并跟小朋友讲:“叔叔买了你的贝壳,作为感谢我们再送小朋友点玩具吧!“ 于是,ta又跑去玩具摊上调了2个玩具送个小男孩了。“
于是,皆大欢喜,小朋友成功卖出了贝壳。妈妈很为ta高兴,小男孩也得到了2个玩具。
事后,我还认真回忆了整件事情,觉得我做的还不如孩子。
1 我在玩具摊坐等客户,小朋友领着小桶去找客户了,高下立见。
2 我自己提出的摆摊儿,但是并没有做好准别,连收款码都没打印。小朋友却积极提出来要卖贝壳,非常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情。
3 我预判小贝壳卖不出去,想打消她卖贝壳的念头,简直蠢极了。不但,违背了带她体验成就感的初衷,更是基于自己的有限经验去限制小朋友的无限潜力。
4 小朋友被拒绝那么多次才赚到的4块钱,我居然想帮她推辞掉。(这完全是大人的逻辑在思考,没考虑孩子的感受。唯一庆幸的是,我是偷偷跟那位爸爸商量的,小朋友没听到,不然她得多伤心。)
5 最后,再次庆幸的是小朋友没有给我这个机会。第二次,第三次摆摊的时候,小朋友的表现又不一样了,仍然有惊喜。但,我记得最清楚的,始终是她第一次摆摊的情景。
最后答题:
题中妈妈的做法,我很赞同;但我家小朋友ta有别的想法。
第一次写这么长的问答。第二次,第三次摆摊,后面有机会再写。
发布于 2023-07-24 23:1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顾写月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於意云何 - 0 个点赞 👍
我觉得你这样做的是不对的要要孩子去路边摆摊那里就是想要锻炼孩子我觉得如果你帮助他的话那是不好的起到不了一个教育的作用而且我觉得你这么多只会害了孩子让他不懂得这些事情而且让他知道工作不努力哪来得到回报让他知道赚钱不努力哪有希望的结果所以说你必须要让他锻炼一下才行不能帮他如果你帮他也等于害他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孩子家来路边摆摊我肯定不去买我要仔细观察我孩子看看他到底怎么卖菜的到底怎么卖东西的然后我要看看我的孩子有没有这样做生意的能力然后观察一下我并不会帮他因为我觉得我们做生意都是特别困难的别说是小孩子了所以说我得让他。受一受挫折当他告诉我说妈妈我没有卖出去一样东西你可以告诉他我也一样东西都没有卖出去就这样锻炼他的受抗挫着的能力是最好的。
发布于 2023-07-25 07:06・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阳光宝妈 - 0 个点赞 👍
我觉得首先就是孩子如果是说锻炼他的个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包括一些和社会上的这种去尝试进行营销操作的能力。
那你妈妈就没有必要拜托人去买。就是要让他体会到自己赚钱的方式,然后要体会到这种辛苦和努力才好。而且就是需要让他经受这样的失败。然后从中再去改进和调整。
编辑于 2023-07-25 08:2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 - 0 个点赞 👍
这样可以锻炼孩子自食其力的思维和能力,也能鼓励他们首次自食其力的用心,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1、锻炼孩子自食其力的思维和能力
虽然孩子半天没卖出去,却也一直在很认真地卖东西,最后妈妈助力一下,让路人配合买东西,孩子们也没有沾沾自喜,而是认真地把二维码举得很高,在认真完成最后的付款动作。
这样的经验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加上家长回去耐心帮忙分析为何卖不出去,如何才卖得出去,并赞扬他们今天的表现,同时也鼓励他们,自会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2、鼓励孩子们首次自食其力的用心
孩子们卖了半天没卖出去,也没灰心,当有路人终于愿意买了,他们也没懈怠,反而积极地举起二维码,说明他们一直在很用心地卖东西。把孩子的付出夸奖一番,让他们获得认同感,并且给予鼓励,那么,他们这份自食其力的用心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发布于 2023-07-25 09:03・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SDR学堂 - 0 个点赞 👍
在我小的时候,最为主流的育儿经验是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再建立孩子的自然心,最后才知识与才艺的教育。
一般而言,有足够自信的人,才能更好的面对学习与生活之中的挫折,更好的直面困难。
依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自信心的优先级远高于正面困难的从容心。
编辑于 2023-07-25 08:46・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云阁 - 0 个点赞 👍
妈妈这样做未尝不可。
孩子摆摊,目的不是追求经济利益,赚了多少钱,而是锻炼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从心里情感方面,孩子的摊位,一直没有人光顾的话,会让孩子感到失败,缺乏自信心,没有一种被认同感。第一次出摊收获的失败,对孩子的自信心打击性会很大。
从实践角度,孩子的摆摊需要与人交流,学会待人接物,消除社会的恐惧感,如果没有人光顾摊位,没有交流的对象,就更谈不上,讨价还价,学会与人交流了。也就失去了让孩子进行社会实践,提高生活技能的意义。
当然,孩子摆摊锻炼,除了练习社交能力更重要体验生活的艰辛,知道钱的不容易,但也希望靠自己的能力赚钱,那是一种自豪感。
妈妈的行为可以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体现他的个人自豪感,培养自信心对孩子成长很有益的。
妈妈出于心疼孩子,妈妈掏钱让路人购买,需要在私下进行,千万要保密,不能让孩子知道这是妈妈的操纵,小孩也有自尊心,得到爸妈的认可,体现“我能行”。
发布于 2023-07-25 08:40・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曹婷洁 - 0 个点赞 👍
起码这个妈妈是转钱给路人的,而不是道德绑架他人。
有一次我跟队友去杭州,因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面对着京杭大运河的壮美,我只气得坐在长椅上不想说话。队友全然不觉,还在跟我科普京杭大运河的传奇。
我的愤怒值直线飙升。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玩具青蛙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吓了一跳。抬头就看到一个小男孩,戴着眼镜打着红领巾,双手拿着一个青蛙笔袋,殷切地看着我。
“阿姨,我们在做义卖,这个五块钱,你买一个吧!”
他的语气理直气壮,好像我不买就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
我看着他一时愣住了。
理智告诉我应该守护小孩子的童心,书本里不都说过吗,有很多小孩子到街头义卖,好人路人慷慨解囊。我也应该当个“好心的路人”。
可我在生气啊!怎么能轻易屈服?再说,这河边除了我,一个人没有,你们到这儿来义卖也太不合理了吧?合着你们是逮着我一个人薅羊毛?
我的犹豫扫了小男孩的兴。他的小伙伴赶快靠近我说“你不喜欢青蛙的话,这里还有兔子,还有小熊!你买一个吧!”
我咧开嘴努力笑笑,一转头看到一个女人过来了。女人高挑匀称很有气质,手里还拿着一个单反相机。她笑着对我说“小孩子参加班级活动,麻烦你帮个忙~”女人的声音极其温柔,可我更加火大了。
你家孩子的任务为什么要我花钱帮忙?这不是道德绑架吗?哼,小孩子还是要见识见识世界的险恶的!
我决定这次做个恶人,笑着对他们说“阿姨在生气,阿姨不想买,你们去找别人吧!”
“妈妈,她说不想买!”
小男孩的声音让我尴尬无比,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当坏人。
“你再跟她好好说说,她会买的~”
还有这种操作??
我很不爽,起身就要走。
队友看到我被“围攻”赶快过来解围。
他的解围就是付钱,叫我挑一个。
我很无语,只能去挑。
女人在旁边拍照。
小孩们很快走了,世界终于安静了。
我看着手里丑丑的质量差得出奇的小棕熊笔袋,突然想起来他们都没叫我“姐姐”,连“阿姨”都没叫!
哼,没礼貌的小屁孩儿!
发布于 2023-07-25 08:23・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北国既雪 - 0 个点赞 👍
1、万事开头难,孩子摆摊敢于迈出第一步,就是很大的突破,很大的勇气。
2、孩子妈妈转钱拜托路人买,而不是自己去买,给予了孩子充分的尊重,同步也让自己的孩子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智商与情商的双重体验。
3、言传身教不只是体现在口头上,更多的是体现在行动上。
4、给这个妈妈点赞。
编辑于 2023-07-25 11:2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雨巷 - 0 个点赞 👍
清澈的愚蠢,大概就是这样子吧……
都为人母了,还搞这种小孩子过家家的事情。如果这位母亲不做出改变的话,对于这个娃娃将来以后的心态性格,尤其是韧性与抗压能力,我不抱乐观态度。
原来做生意这么简单?把收款码举高高就算“努力”了,嗯嗯。小孩子啥都不懂就能卖货了,可以,看来经商门槛很低……
给孩子树立信心有很多更适合各个年龄段,更好的途径,非得让孩子卖货是什么操作?
对了,这位妈妈记得多给别人转点钱,托人帮忙办事,毕竟除了成本,还得算上劳务费。
编辑于 2023-07-25 11:5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Levee76 - 0 个点赞 👍
孩子在街边摆摊,主要就是为了让小孩体验下生活。
如果妈妈为了让小孩开心些,能够增强自信心,转钱让路人假装买也是可能理解的,这样也是一种体验教育。
但如果摆摊一直很少生意交易,也能让小孩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这也是另一种体验教育。
其实,从小孩出去摆摊开始,就已经是一种成功的体验了。
发布于 2023-07-25 10:50・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纳鞠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