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个回答

「孩子街边摆摊妈妈转钱拜托路人买」,如何看待此事?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否有帮助?

36氪
1个点赞 👍

你看孩子那努力举高高的小手!你看那赤诚的小眼神!快扫码给他!



首先,家长这个做法有没有在伤害孩子?没有吧。


既然如此,家长在这个事上的处理,就是人家的自由,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


其次,家长把钱给路人,让人去买孩子东西,这种做法有没有好的一面?肯定有吧?


孩子童真得到了极大的呵护,拥有了“做生意”的体验,并且获得了自信和满足。这就够了呀。


看到很多答主的观点是,这种做法是在“用爱心去隐瞒现实中的失败”,不利于孩子“认识失败”,不利于孩子“认识真正的社会”。


我们分这样几个问题来探讨:

1、你怎么知道人家平时没有在教孩子“认识失败”?

或许这次的摆摊实践,人家家长的目标就是帮助孩子体验买卖过程,进行财商教育呢?或许下一次,人家家长又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专门让孩子来体验失败呢?


退一步讲,如果孩子的家长真的没有拜托路人,会不会又会有人来指责家长不会设计活动,不懂得保护童心呢?


在一件正面意义非常明显的案例下,纠住反面不放,有杠精之嫌。


2、把社会的真相,甚至残酷的一面,完完全全的展现在孩子面前,这种做法是对的吗?


你猜这世上为什么会有童话?你猜,电影《美丽人生》为什么会拿奖?

你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小孩子无论看动画,还是看电影,还是玩过家家,都会把人物分成两个阵营,“好的”和“坏的”,没有一个中间态。


小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建模”能力是很弱的。你可以理解为它的认知世界是“二维”的,不支持更多的参数。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提高,孩子会逐渐的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原来善良的人也有恶的一面,恶人也有好的一面。这就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你想去硬拔,一开始帮给孩子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辩证的认知,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如果在孩子认知非常有限的时候,你需要在他心目中种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要么是美好的,要么就只能是丑陋的,你希望种的是什么样的呢?


3、在具体一件事上如何处理,对于教育这件事,根本不重要。

这个世上,大是大非的事情不多。只有牵扯到“道”这一层的东西,才有绝对的对错。


但凡“法”和“术”这一层的东西,都是多样化的;只要“道”这一层是对的,不同的“法”和“术”,是可以殊途同归的。


然而,“大道至简”,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如果老天爷这么苛刻,人类根本活不下去。


所以在具体事儿的处理上,根本就不用战战兢兢。接受了这一点,就不会总是处在诚惶诚恐地焦虑之中,也不会被诸如《你还在给孩子听故事吗?小心毁了孩子!》《妈妈每天陪孩子写作业,竟然让孩子成绩一落千丈》此类的文章吓掉魂,天天在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上内耗,陷入内省和自责中了。


那么教育的大道是什么呢?


首先,家长本人先是个三观正的人。然后就是,“从心发出,作用于心”。


只要把这个根儿立住了,什么能不能吼孩子,能不能揍孩子,能不能看手机,能不能玩游戏,你爱咋做咋做,管别人咋说作什么,又不是吓大的!



编辑于 2023-07-27 11:04・IP 属地天津
悦木Ivy陪娃成长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