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科级普通家庭的后代,考上公务员(县委办)后大概率是什么级别退休呢?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StrongWill烈愿 - 3 个点赞 👍
正科级干部后代的,正科级干部后代考上县委办的,普通人考上县委办的,我身边一堆的模板。
1.09级县委办公务员,父亲文体局局长,关系直达副市级。入职6年提拔机要局副局长(副科),之后下乡任党委副书记,2021年换届年任镇长(正科)。现在40岁,家里关系退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路要自己走。考虑到其在乡科级正职中的年龄,大概率正科退休。
2.11级县水利局事业编,父亲农业农村局局长,家里兄弟、连襟、兄弟亲家等,正科五六个。无奈孩子不争气,事业编考公务员考了好几年,考上的单位也不给力。32岁才考进动监局,后来合并农业农村局,迟迟解决不了四级主任科员。现调入县政协办公室。这辈子上限是副科级干部。
3.本人,10级公务员,县委办,三代贫农。7年半下乡任副镇长(我们副镇长比委员高),创造了委办提拔历史最慢记录,后来换届年成为结构性人选之一,之后票决、综合评测、卡学历卡年龄,2021年担任乡镇长。比案例1的兄弟小了3岁,考虑到个人能力有限,这辈子大概率正科退休。
先说正科级家庭对子女的晋升影响。其实这个还是要取决于子女是否给力,毕竟在这个逢进必考的年代已经毙掉了大部分不学无术的官二代了,首先要能考进来。
再说县委办这个平台如何。毫无疑问的县级天花板,负责人的说不需要关系和背景,保底解决副科。毕竟一个22岁考入县委办的全日制本科生,10年不解决副科的话,那是县委办主任的耻辱。
如果你自身素质不错,入职委办凭借家里关系,争取给县委主要领导当个联络员。然后内部解决副主任,这辈子正科级干部问题不大。运气好的话副县级也不是没可能。
沧浪之水358 次咨询5.0123562 次赞同去咨询我是水哥, ,一个靠谱的基层公务员。你的点赞、收藏、关注,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发布于 2023-07-24 08:20・IP 属地辽宁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沧浪之水 - 1 个点赞 👍
这种事情怎么说的准!
进入县委办确实是个好的平台,但是有个问题,县委班子平均三四年就换一次领导,家里的人脉好用也就那几年,剩下仕途如何,真就看自己命运加能力了!
运气好了,受到县委常委青睐,能当个县委办副主任,调到其他局当个副局长,解决实职副科。或者有机会到乡镇当个党委成员。要说当上县委办主任或者某局“一把手”这个就需要点软硬实力。
我的观点是,把当下的事做好,领导交办的工作做好,莫问前程,看命!
————————————————————————————————
所有内容保持原创,每天探讨职场法则和职场真相,记得关注我!
编辑于 2023-07-22 20:29・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有毒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风无求 - 1 个点赞 👍
这么说吧,如果我爹不是普通老农民而是体制内,别说正科,哪怕只是普通科员,以我这脚踏实地老黄牛般的内卷态度,至少能少走几年弯路,不会到40岁了也才只是个三主。
发布于 2023-07-24 08:43・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王卓尔 - 1 个点赞 👍
年轻且不犯错误那么正科基本上是稳的。
父辈能搭上正处、副厅级关系的,且自己在材料、协调、人际交往方面有一方特长的话35以内下乡镇任镇长的问题不大。之后就要看你自己有没有能力让领导欣赏你了,副处还是有机会的。
发布于 2023-07-25 11:39・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就这 - 1 个点赞 👍
不要总是觉得出身阶层就一定能决定一个公务员的职业生涯上下限。
一个公务员最后能到啥层次,一看外界,二看自身。外界比如家庭背景、领导看法等,你自身水平不行,外界助力再强大也白搭,硬生生把你拔成领导,你没那手腕摆不平,结果就如同把你架在火上烤;你个人能力很强,把你扔在偏远冷僻的岗位上,没有人赏识你推荐你,你也很难有大的成就。
就如同孵小鸡,自己先得是个好蛋,外面还得提供合适的温度。
我身边很多县级干部,父母别说是正科级了,科员都不是,就是普通农民。我也认识一些厅级干部的子女,混的不好的也就一般国企普通人员,啥官都不是。我自己也是上岸乡镇公务员后,从乡镇到区直再遴选到地级市直,慢慢提起来的,父母也就普通工人。
真要预测一个公务员能到什么级别,还是要先看平台,县委办这个起点已经很好了。还是那句话,如果自己有些水平,以后通过遴选到市里、省里甚至中央,最起码县处级退休没问题。如果自己水平不行,这个岗位提个科级也可以。
就正科级这个层次,在县里可能对个人成长有点帮助,在市里、省里没什么用。
编辑于 2023-07-27 09:2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其可其可查可查可 - 0 个点赞 👍
你以为人生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司命的话本子吗?什么都是规定好的。人家司命的话本子也只是为神仙下凡历劫编写的,你就是正科级家庭出生,也是凡人,享受不了的。
还是“且行且珍惜”,随遇、随波而过日子。待到盖棺才能论定。
发布于 2023-07-22 23:46・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蘅芷清芬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独步一方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凡人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老李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古村老槐 - 0 个点赞 👍
据我观察,资质和运气都很普通的体制内二代的未来发展和父辈们的成就相比,往往在事业成就上会差一个数量级。
比如,
你父亲是省级,那么你的天花板就是厅级。
你父亲是厅级,那么你的天花板就是处级。
你父亲是处级,那么你的天花板就是科级。
..........
像题主这种情况,令尊集全家的洪荒之力于一点,能把你从乡镇调出来就不错了。
当然,如果令尊是县城的关键岗位正科(G安分管治安、住建分管工地、法院分管刑庭、自然资源分管土地、交通分管路桥、城管分管养护)而且不够正直,那就另当别论了。
发布于 2023-07-23 16:13・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爱分享的小强 - 0 个点赞 👍
想起古代一位大哥叫高适
这哥们爷爷老爸正厅起步吧
少有才名,还去京城混圈子,蛮成功的
结果科举没考上,父辈去世,他磕碜到去种田食不果腹
如果只是这样,没必要提他了
后来历史上的安史之乱,他一步步被重用
最后干到了实权派的正部级
所以凡事无绝对
说句不好听的
还是看个人
发布于 2023-07-23 17:4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走与停 - 0 个点赞 👍
提拔就是个玄学,考验的是智商情商,我们又不会算命,咋知道你能爬到什么位置。
按照概率学计算,差不多也就是个正科,最多到退休给个四调,县处级实职这玩意纯属玄学。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万一一辈子遇不到能帮上忙的呢,万一犯了错误进去呢,万一酒驾被抓了呢,万一…
所以,你看没办法预测。
县委办咋了,我有亲戚还在市委办呢,时运不济,一辈子主任科员。
发布于 2023-07-23 18:50・IP 属地新疆查看全文>>
天晴不下雨 - 0 个点赞 👍
有个亲戚,家里长辈曾任某实权县局一把手,但是其子女最多也只到正科,而且还是非实权的正科。
体制内晋升的规律:
在体制内如果想通过背景关系获得晋升的,一般需要有比本单位一把手高两个级别以上的实职领导帮忙运作。
所以,单纯的正科普通家庭并不能带来太多的助力。
能帮忙运作到副科基本已经是天花板了,后面得靠你自己努力了。
体制内晋升涉及的因素很多,背景只是其中之一。
借用《中县干部》里的论述
干部的晋升是能力、关系、经济、领导推荐、群众基础、机遇和资历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是干部仕途中的关键环节,并导致隐性台阶的强化和干部仕途“过度竞争” 的格局。
但是关系在干部的仕途中起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
如果你的正科级长辈,是某个政治圈子里的,那么在互相提携帮助之下,你可能获得一定的晋升机遇。
但是现如今,领导干部异地交流任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政治家族」的垄断。
这可能导致本地县域某些实权关键部门的重要岗位,都被他县团体把控。
再则,不同单位的正科级也是有区别的。
公安局、县委办、党政办、组织部、发改委的正科跟气象局、老干局、档案馆的正科肯定是不一样的。
其实你还有一条路可以走——联姻。
在中国科举制度最完善的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风靡一时的「榜下捉婿」:在进士放榜这天,达官贵人、富商大户都会聚集在黄榜前或者金鸣池付近,根据榜上排名和自己的判断抢到一名满意的金龟婿,甚至年过七旬老进士也难逃遭抢。
典型例子:胜天半子祁同伟,惊天一跪展宏图
祁同伟出生在普通的农村家庭,家境贫寒,从小吃尽了苦,所以明白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努力学习、发愤图强考进了汉东大学政法系,结果发现自己还是脱离不了底层的身份,毕业后分配的时候,祁同伟可以说是班级里最优秀的那一撮人,结果却遭到了不公平对待被分配到边远乡镇司法所当了一名司法助理员,祁同伟看破的人生后,在操场上「惊天一跪」,火速提拔至汉东省公安厅长,级别在那些有背景的同学之上。
看看《县委大院》的林志为的感情线。
最后吧,其实你还可以遴选。
去省厅,保底一调退休,岂不美滋滋?
发布于 2023-07-23 22:11・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倒吊的欧米伽 - 0 个点赞 👍
还是要看平台和年龄。如果你22岁进入县委办,只要不是乱说话,乱得罪人,你这辈子副科打底。这个是正常情况。非正常情况就是,遴选到市里或者省厅,那你以后的级别还真不好说。
正科,在县里,也是某局一把手或者县委县政府某部某办负责人。但对你个人成长进步的照拂,还是差了点意思,即便你家里是市直一把手,其实也没多大帮助。
编辑于 2023-07-23 23:2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贱的有型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明俊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布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是我啊 - 0 个点赞 👍
这个和正科级家庭有点关系,但也没有必然联系,究竟影响面是不大的,在县里面有点影响,在上面就没啥影响。
另外县里面的平台不是多大,建议在委办锻炼后往省市更高平台走。
发布于 2023-07-24 08:5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石头主任 - 0 个点赞 👍
我理解,你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大概率是考虑你的晋升发展能不能从父(母)的职位、人脉关系中受益。
能不能受益?客观的讲,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绝对能够受益,具体受益多少?看你父(母)在哪里任职正科,什么岗位正科。正科实职和主任科员肯定影响力不同,上级市里的正科和县所属局里一把手正科影响力有别,普通正科和县委办的正科影响力也有差距……。
同时,你个人的努力更是至关重要。具体分析一下,我认为,你能够考取县委办的公务员,自身应该非常优秀,县委办这个平台对于个人职务晋升也有很大帮助。从接触圈子来讲,县委办直接为县委领导服务,工作能力突出更易被领导赏识。迎来送往接触县里各个部门人员的机会最多,群众基础更好;从工作性质来讲,筹划准备县里大的活动多,眼界思路更开阔,锻炼价值更大,能力提升更快。
只要能在县委办站稳脚跟,就为下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干得好先谋求晋升副主任职务,只要能任县委办副主任,正科基本没有问题。能干县委办副主任后,工作不出差错到局办任正职(基本不可能从副主任直接提主任)问题不大,然后有机会平调到乡镇任正职(有基层主要领导经历),那样晋升副处的机会非常大。
说到家,一个人的发展自己要设计一个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要干出成绩,得到认可。还要处好与领导的关系,不要被遗忘。有能力且有可能的话,尽量在领导身边任职,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在职场上非常重要。
发布于 2023-07-24 12:47・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信诚至远 - 0 个点赞 👍
什么级别退休个是不是正科家庭没有什么关系,这个需要看所在单位级别。
只看职务不看职级,在一个县里县委常委都是副处以上。各个局一把正科,副职副科,你的县委办,科室长也是副科级干部。副科职位县里面相对挺多的,相对也不是很重要,家里也不用特别帮忙,副职能弄上。
有职务这样大概率就是正科职务退休。算上职级好的一点能进二级调研员(正处待遇),一般能弄上三级调研员(副处待遇)。
没有职务呢,大概率一级主任科员,有指标的能到四级调研员?
要是在市级别机关(就那个没有什么事,有事就是检查到这个级别),指标多,上面的自动升一级。没有职务也能到副处待遇。省级就是没有职务也是正处待遇。
这玩意就是,单位级别越高,指标越多,升的不能说是越快吧,也可以说是到念头就可以升。
这就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那就是副省级市。街道和县一样,区和市一样,升的也是快。
编辑于 2023-07-24 15:28・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一枚老叶儿 - 0 个点赞 👍
讲一个身边人的故事,情况有点类似。当年在县区工作的那个单位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政治待遇,还有福利收入都算得上是县域环境里靠前的部门。同事中有一个80后激情小伙,年龄小,但感觉社会经验很老道,业务能力也很好,加上有一个曾做过乡镇党委书记当时已经上调县里部门一把手的老爸加持,感觉各方面都是潜力股。
因为人家要能力有能力,业务上很耍得开;要业绩有业绩,所做工作总体也过得去,特别是当时围绕上级要求规范登记相关工作都井井有条做得很好;要背景有背景,家长肯定不遗余力点拨和帮衬。而且这个同事自己也表现得非常自信,走到哪都敢说话,很从容的样子。
但这个同事后来一直在股级岗位徘徊多年,直到四十岁后才好不容易解决副科职,当然工作也还是能驾驭的。据说主要的原因恰恰是他表现出的与自己身份不太相称的自信和从容伤害了一些人,让别人感受到了那么一丢丢的不爽和排斥,导致自己仕途并不畅捷。事实上这个同事并没有什么非常出格的表现,更不可能去结死敌,也没有投机钻营。
身边人身边事。当然凡事都不是绝对的,你要具备慧根和基本功的勤奋,未来一定会比草根更有成长空间,仅供参考。
发布于 2023-07-24 16:3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深一度围观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暖暖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秋叶梧声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r-c1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赵丽没有容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懂装懂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冬天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