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河南同套卷一本线低 60 余分,有家长选择高考移民,如何看待此事?杜绝高考移民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 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2022年陕西教育经费投入1316.98亿元,教育人口860万人。河南教育经费投入1896.7亿元,教育人口2878万人。
陕西教育人口年人均教育经费投入1.53万元,河南教育人口年人均教育经费投入0.66万元。
政府给教育投钱少得可怜,吃瓜老百姓却怪别的省份学生轻松,这是典型的非蠢既坏。
发布于 2023-07-21 12:42・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凡夫子 - 1306 个点赞 👍
我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寝室的同学,成绩贼差,不知道咋考进来的。
后来熟悉之后才打听到,他的成绩连这边学校的三本线都没达到。
但是他虽然是汉人,但是户口在西藏。
所以他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初高中都是在四川成都正常上学,属于借读生,高考的时候去拉萨考试,所以即使分数很低,但依旧可以录取。
不过成绩差的结果就是这边的课程很难跟上,各种考试不过,最后找关系勉强拿了毕业证。
也算是正式本科生了,他父母就操作进了西安电信,不作死,一辈子也安安稳稳的。
现在工作了,了解到的方式就更多了。
比如在教育强省学习,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啥的,再去相对弱的省去考试。
比如搞一个香港户口,以留学的身份考国内学校,暨南,集美啥的,也能以很低的分数上港中文,港大。
比如父母是学校老师,对教师子女有优待,直接低分录取。
有钱的,直接送国外,新加坡,马来,美国,很多。
没钱,没关系,没能力的,只能继续千军万马走独木桥。
大家都想给子女一个轻松,美好的未来。
所以教育永远不会公平,只会相对公平。
发布于 2023-07-21 15:3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天庭宝马 - 66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痴痴葬花人 - 262 个点赞 👍
谢邀。
等低生育率吧。
大概14/15年时,天津给人的印象是“要起飞”。
一边是滨海新区这种国家级规划,另一边是北京在13/14年就开始的“淘汰低端业态”。
14年北京关停了218万平的“低端市场”,从收废品到早餐摊。我当年在北京认识的包装厂,也在14年收到搬迁要求。
那时大家很自然地想:北方肯定得有个工业与贸易中心,北京嫌脏,那就是天津了。
天津身处华北平原东北、渤海之滨,天然连接华北东北两大板块,并且可以通过部分河运和铁路进入西北物流。
面相这么好,天生就是要做产业的。
所以那几年有不少人入手天津的房子,天津房价15/16年也开始暴涨。
16年一年,天津房价从均价约1.4万冲到2.2万(房价网数据);同时新增住宅23万套,相当于深圳16至18年三年供应总量的2.4倍。
量价同升,爽到。
然后很快大家发现,有点不对。
滨海新区16年挤水分,GDP从15年的9270亿挤成5857亿,直到去年才恢复到14年水平。
事后来看,天津有点太“听话”了。北京的“淘汰低端业态”,天津不敢接。
当年我相熟的那家包装厂本来就想去天津,结果折腾半年,对方表示“你算污染行业,我们不接”。
这哥们又跑去河北转了半年,河北最终结论:京津冀一体的,咱也不能接。
这家从诺基亚三星做到联想小米的老牌包装厂,最后落在苏州。
没能成为北京外迁产业的承接地,天津房价在概念褪去后很快停涨转阴跌。
所以在18/19年,北京不少地铁口都出现了“买房送户口”的天津房产中介。
土地财政的交易量要维持,但常规需求没有搞进来,于是只能靠卖本地公共服务的许可权。
别小看这种卖法。从我的身边统计学来看,真有七八个胖友在明知保值艰难的前提下,买了天津的房。
没办法,河南河北的父母们。
天津一本上线率30%左右,和上海差不多,公认的高考简单模式。疯狂的时候,天津的本科升学率能超80%(20年),
宁夏黑龙江等虽然也有类似表现,但从生活便利、基建、公共服务等方面看,又明显不如天津。
本地考生少、高校资源相对多(南开天大两家就管饱)、基建不差、就业离京近,一堆原因使天津成为高考移民圣地。
虽然没有明确数据,但河海英才计划在20年10月就落户了33万人。可以粗暴认为这些人撑住了天津大半年的房地产库存。
然后又翻脸了。
21年天津高考新规:户籍+学籍。
不仅要有户籍,还要有在天津的高中三年学籍和实际就读。
政策给了三年过渡期,天津的高考移民圣地似乎就此终结。
屁咧。
被卷疯了的高考地狱模式的家长们一拍大腿:中考空降。
我孩子拿了天津户口,高中三年在河南河北上“高考天津班”苦学,临到高考杀回天津,你把我们叫做“高考空降”;
那我现在直接中考空降。
结果造成了更大的麻烦,因为中考是五五分流。
80%的本科升学率,卖房卖了一点,受影响的本地孩子无非是大学差点;
五五分流,被挤下来的本地孩子就要从普通高中掉到职高里。
这下本地家长真得急,如眼下西安。
但能做的不多,顶多就是举报要求本地教育部门严查,看是不是“中考违规移民”。
指望把打击高考移民那招往下套,套到中考身上(也加上三年学籍要求?)。
不过我感觉如果真这么套,马上能看到“小升初移民”。
高考移民,或者说,在一国之内讲“移民”,说到底就是身份等级制度。
民可牧,那羊群就该按照我划的牧场来生活。农场主的立场是农场整体收益,没必要也不会站在羊群的角度。
这点不改,就只有等十来年后低生育率冲击到高校,高考移民才有本质改变。
现阶段是底层互掐。
高考移民家长攒钱交进城税,背井离乡用钱搏一个机会;本地家长正岁月静好,突然孩子被卷成民办职高。
两边都有理,都为了孩子不会停手。而收了房价一半以上契税费的地方在装一脸无奈。
这些钱要么拿去发工资要么是还债。卖公共服务许可权的收益并没有拿去建设更多公共服务,本质是在消耗购买者能享受的公共服务质量,属于短视套利行为。
但地方也有理:很多业绩和我无关,但这些业绩的债如今压头上,我必须搞钱。
代价就这么转移下去了。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发布于 2023-07-21 22:33・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王子君 - 243 个点赞 👍
自2019年起,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胞证和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参加当年学测,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何一科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可直接向大陆高校申请就读。高校依据申请学生的学测分科成绩及相应标级进行录取,所依据科目数不超过四门。根据各校招生计划,各校自行确定所依据的学测科目门类、科目数量及相应成绩标级要求,并可增设笔试或面试。
台湾高中毕业生可凭当年学测成绩,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报考大陆高校。2023年开放在线申请的学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26个省市的400余所高校。
<學測五標說明>
頂標: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即前12%
前標:成績位於第7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即前25%
均標:成績位於第50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即前50%
後標:成績位於第2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底標:成績位於第12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即使北京学生,想要上清北,也要前1%的水平;而如果你是台湾学生,只需要前12%的水平。
北京生源,12%的水平,大概可以上个北京科技大学,同样的成绩换台湾生源,可以上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2023年面向台湾学生招收本科生实施办法
2022-12-30
二、申请资格
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所持证件需在有效期内)、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的2023届台湾高中毕业生;
参加2023年学测,且语文、数学、英文三门科目的考试成绩均达到顶标级,其中数学科目具体要求请参照附件一。北京大学2023年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二、报名条件
1、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2、参加2023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且语文、数学(数学A或数学B)、英文、自然(或社会)四门科目的考试成绩均达顶标级。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台湾地区本科生招生简章
一、报名条件
1.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的应届台湾高中毕业生,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2.参加2023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学测考试科目符合我校报考专业要求,且各科成绩均达顶标级,其中申请我校理工经管及医科类专业学测考试科目须包含语文、数学A、英文、自然四门考试科目,文科类专业学测考试科目须包含语文、数学(A或B)、英文、社会或自然四门考试科目。武汉大学2023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二、报名条件
(一)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二)参加当年“学测”,且语文、数学A两门课的考试成绩均达顶标级,其余三门课(英文、社会、自然)中至少有两门课考试成绩达前标级及以上;
(三)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厦门大学2023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一、报名条件
1. 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2. 参加2023年学测的高中毕业生,且成绩满足以下条件:
(1)理工类专业报考要求:选考语文、数学A/B、英文、自然四门科目,每科成绩均达到前标级及以上;或者选考语文、数学A/B、英文、自然四门科目,级分总和达到该四门科目顶标级分总和;
(2)文理兼招类专业报考要求:选考语文、数学A/B、英文、自然(或社会)四门考试科目,每科成绩均达到前标级及以上;或者选考语文、数学A/B、英文、自然(或社会)四门科目,级分总和达到该四门科目顶标级分总和;
3. 品行端正,拥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
4. 身体健康。招生资讯 | 中央财经大学2023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一、报名条件
(一)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二)参加当年学测,且语文、数学A、英文三科成绩均达到前标级及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山东大学2023年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一、申请条件
1.品行端正,身体健康;
2.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身份证);
3.参加台湾地区当年学测且相关科目成绩等级均达到前标以上(具体要求见招生专业及计划)。2023年四川大学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资讯
二、申请条件
1.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2.参加2023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3.学测成绩要求为:理工类专业要求语文、英语、数学(A或B)、自然等四门科目成绩均达到前标及以上,其中医学相关专业要求以上四科成绩均达到顶标;文史类专业要求语文、英语、数学(A或B)、社会等四门科目成绩均达到前标及以上;文理兼收专业要求语文、英语、数学(A或B)、自然(或社会)等四门科目成绩均达到前标及以上;
4.品行端正,无违法犯罪记录。学校很多,我找了几个给大家看看。
编辑于 2023-07-21 21:35・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青山布衣 - 199 个点赞 👍
迁移是趋势,并不是一个需要杜绝的事。
对于国家来说是政策性调动人口流动的一个工具。
国家需要西部开发,需要西部有人。
但是中国刻在骨子里的故土难离往往导致人口分布及其不均衡。
就比如相邻的陕西和河南。
其实无论是从气候还是习俗,两者差距不大。
特别是宝鸡、西安、渭南这几个关中平原城市,和三门峡、洛阳、郑州、许昌这些城市维度上都一样。
但是看看人口分布。
两者人口差别极大。
高考人数差别更不是一个量级。
这种情况下,人挪活,树挪死,又不是跨国,户口现在也不是不允许流动。
只要突破了故土难离这一个束缚,就发现国内还有很多适宜安家的地方。
其实这些年,河南向全国迁移定居的人不在少数。
无论是新疆、西藏还是宁夏、甘肃都有很多河南人身影。
这些人因为各种政策上的倾斜踏入西部开发的行列,所以别再把人再划分什么陕西人、河南人了。
大家都是为了建设国家而努力奋斗的中国人。
谁也不比谁聪明。
发布于 2023-07-21 15:35・IP 属地陕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千万历史 - 127 个点赞 👍
教育不均衡是全国一盘棋,单独让陕西和西安来扛火力不太合适。
光怪陆离的也不仅仅是陕西和河南两个相邻省份之间的巨大差异。
只不过是西安回流生事件被舆论引爆,其他没被舆论关照到的地区,也并不是岁月静好。
河南挨着陕西,但是一本率只有陕西一半,听着是不是很气?
那换个比较对象,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211录取率都超过了12%,也就是说,河南的一本率,才跟人家的211率一个水平,这么说是不是更气了?
关于教育不均衡,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高考录取率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各省市高等院校数量差异。
那这到底合理吗?之前和某直辖市考出来的同学讨论过这件事。
L同学:这些高等院校在当地办学,吃的是当地的财政,理应在招生时向当地倾斜。
那么问题来了,985211院校,大多数是部属院校,花的是国家财政拨款,和当地又有什么关系呢?
L同学:是,部属高校花的是国家拨款,不是地方财政。但是你想想,中央财政主要来源是哪里?主要不还是那几个发达地区的税收吗?所以向发达地区倾斜,也无可厚非。
那这就涉及一个根本性问题:各地区先天条件禀赋不同,那各地区的资源,到底是只归属于当地,还是归属于全国人民呢?
这个问题才是教育不均衡的根本问题所在。
在现实操作中,不管是部属院校,还是省属市属院校,不可避免的都要与当地政务部门盘根错节,长期经营下来,很难避免国家资源地区化,甚至私人化的趋势。
说起来,这是人的自私本性使然,但如果放任这种趋势,不加干预不加调节,甚至认为这种倾斜是合理的、公平的,那像山河四省这种一开始就没分到蛋糕的地区,就得把冤种当到底了。
发布于 2023-07-21 11:3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纸谈风月 - 106 个点赞 👍
别揪着陕西省不停的薅了,求求你们这些媒体有点职业精神和地域均等好不好。
北京天津东三省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海南甚至山西也能拎出来薅啊。
陕西省也不富裕啊。有余粮的富农地主你们不去薅,非要教唆盯着隔壁家的中农。搬弄是非不是你们作为媒体人该干的事情啊!!
怪不得张雪峰挑刺新闻学,你们媒体敢情就这点能耐啊?呸
发布于 2023-07-21 19:21・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展子禽 - 38 个点赞 👍
中国自从有科举以来,就有“冒籍”的情况,操作跟今年的高考移民基本是一样的。
而在科举之外,中国自两汉以来,也赋予了地方官员举荐地方贤才的权力——比如直接要求地方官员每年必须举荐两名当地的人才。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自己觉得自己能力还不错,但是当地比你牛的人太多了,那你怎么办呢?
很简单,想办法搬到或者把户籍迁到那些偏远或经济比较落后的县就行了。
不要把高考移民看成什么新鲜东西,只要你有全国统一的考试,在制定录取规则的时候就必然会在两难之间纠结:如果是全国统一录取,那么必然对于落后地区不公平;而如果是考虑到地区公平而分地区录取,则必然会导致高考移民的出现。
这种事情已经持续1000多年了,但到今天为止,依然没有什么解决方案。明清时期的分区录取,与今天的分区、分省录取在操作逻辑上类似,已经是能找到的相对最平衡的方案。
而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即便是在发达国家,也存在多数与少数之争。比如在美国,有色人种的录取要求普遍比白人低。这是因为有色人种的经济地位低,能享受到的教育相对差,如果出于社会层面的“公平”考虑,就必然要对有色人种的录取有所倾斜。在这种情况下,白人也会觉得自己用更高的分入学不公平。
教育公平是一个听起来好听,但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因为就算你能把全国的财富分配做到完全平均,但是作为教育体系核心的人,依然是存在巨大差别的。
人的智力、学习能力存在天然差别,这一点你总得承认吧?既然人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别,那总有学习好的人当老师,也有学习差的人当老师吧?在老师的水平本就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你谈什么教育公平呢?
哪怕你说“我把最顶级的老师的教学做成录像,让所有学生都只能看这个录像”,那总该公平了吧?
可教育也还讲究个因材施教,同一个讲课的模式不见得能适应所有人。而且,对于家长来说,他也完全可以在你规定的教材之外找人来补习——而补习者的水平,又成了决定成绩的关键。
如果用初高中政治课上的东西来讲,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而事物的矛盾又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期待通过某个政策或者某个做法,一次性解决所有矛盾,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能在一个时期内分辨出一个问题的主要矛盾在哪里,并且解决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至于次要矛盾,那就只能“相信后人智慧”。
所以,我也从来不敢什么教育公平之类的口号,因为教育的基本就是人。在人本身就存在智力、经济、地位等的差距的情况下,所谓的“公平”除了骗骗人,没啥意义。与其空喊所谓的“公平”,还不如讲一下当下最主要的矛盾在哪里,这反倒容易解决。
何况,这是一个1000多年内全世界都没解决的问题,我也并不认为知乎上会有这样的圣人。
在户籍管理制度严格的古代,“冒籍”尚且普遍存在,而如今人口的流动限制已经小了非常非常多,再指望通过什么限制措施来限制高考移民,也就更难了。
还有个要说的地方是,对于教育而言,经济带来的阶层差异实际上远大于地域差异。换言之,教育的分层更多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地域问题。比如说,上海的高考难度小于河南,但是在同样的资产的情况下,能在上海获得的教育资源又不如河南——同样是500万买房子,在上海你的孩子大概率只能上个菜小,而如果是在郑州,就能买个相当不错的学区房。实际上,在过去这20多年里,大量的外地人来到一线城市后,很多人都发现自己的孩子在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反而远不如自己家乡——这些人小的时候,往往还能上自己县里、市里的重点中学、重点小学,但是到了一线城市,面对动辄大几百万的学区房,却发现自己根本没这个能力。
而落到某个省份来说,也同样是本省的省会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普遍好于其他地区。广东的高考录取率并不高,但大湾区却能排到全国前列,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北京、上海的本地人其实都知道,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是高度分化的。这里既有保底211的超级中学,也有烂到烂外地县城中学都比不过的普通学校。并且,这里同样也有中考的分流。
这个新闻里也提到,有些人让孩子去西部省份,也有人能让孩子去到北京、天津——但实际上,能让孩子去北京、天津的,他们的经济水平放在北京、天津也不算是差的——这实际上需要比土著更多的资源。
至于指望自己多么有钱之后,就可以不管孩子的教育,从最基本的任性来说,也很难——这里推荐一本书《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作者是耶鲁大学的博士,也是一位妈妈。她的丈夫就是一位美国的富豪,但无论是她自己,还是身边的人,也都在为孩子的教育而焦虑和攀比。
最后,关于高考移民,只要规则允许,那就不能怪别人利用规则。但对于教育问题背后更本质的经济与人才差异,也不要指望通过简单的一两次规则修改就达到所谓的“公平”。因为从最根本的角度上说,在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但仍然存在中考分流和高校差异的前提下,优质的教育资源从来都是稀缺的。而一个稀缺性的资源,永远无法引导向“公平”——因为稀缺本身就意味着不公平。
这其实也是我在知乎上回答很多问题的一个基本态度,只有先客观承认现实而不是空喊口号,才可能解决问题。否则,所谓的“公平”、“自由”等等,最后也还是会论文很多人最讨厌的“宏大叙事”。
发布于 2023-07-21 22:49・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Zpuzzle - 35 个点赞 👍
现在知道当初各个省份自主命题是多少良苦用心了吧?
现状知道为何某些地方必须坚持自主命题了吧?
要是某市也用全国卷,最后录取分数线出来网上就更热闹了,反正当年我们高考之前做历年高考真题,北某市的卷子基本上是最简单的。
相反我认为不但不应该杜绝高考移民,还应该鼓励高考移民,而且各个省份应该制定接受高考移民的统一政策条件,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保障教育公平。
发布于 2023-07-21 22:27・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思考的水 - 23 个点赞 👍
跟陕西考一张卷子可不止河南,还有另外十个好兄弟,分别是:黑龙江、宁夏、青海、江西、山西、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安徽!
陕西比河南一本线低60分真的还可以接受,你可以拿江西的二本分数线和青海的一本分数线比一比,差115分,你敢相信吗?
江西二本分数线超过陕西、内蒙古、甘肃、黑龙江、宁夏、新疆、青海7个地区一本分数线!
安徽二本分数线超黑龙江、宁夏、新疆、青海4各地区一本分数线!
河南二本分数线超黑龙江、宁夏、新疆、青海4各地区一本分数线!
同卷同分不同命真的表现的淋漓尽致!江西真的是狠,不但平均分数最高,一本二本分数线也最高,一本分数线最高分差188分!江西二本分数线超过7个地区的一本分数线,最大分差115分!
你还可以仔细看看这十二个兄弟的一分一段分布!
在其中河南、江西、安徽的人数过多用的是副坐标轴!为什么没有进行归一话,主要原因是各个地区给的一分一段范围区别很大,尤其是山西,396分以下的人数就没有了!除此以外,为平滑曲线,采用的是移动平均法,窗口大小为10。
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同样是考一张卷子,但是成绩分布明显是三个层次:
江西、河南、安徽属于第一梯队,峰值分数大约是:458、454、439,江西略胜河南,无愧是卷王中的王中王!
山西和陕西属于第二梯队,峰值分数大约是:406和399,是成绩分布最符合正态分布的地区!
剩余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属于第三梯队,如果再要细分的话:
甘肃、内蒙古、宁夏、吉林比较接近,峰值分数大约是:365、356、354和353,吉林这次确实差点儿意思,退步明显!
黑龙江和新疆不相上下,峰值分数大约是:335左右
最终垫底的是青海,峰值分数大约是:310左右
总结一下,12个地区,粗分3个档次,细分5个档次!
这种形势下,只要有能力的家长你说他怎么可能不想着让自己的孩子移民?
我是正男 ,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每周五晚8:00视频号直播,敬请关注!
编辑于 2023-07-21 12:19・IP 属地天津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工藤正男 - 1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汉魏王曹孟德 - 1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子非瑜 - 14 个点赞 👍
2006年,高二,我的父母通过关系,把我的户籍从山东移民到了北京。
恰逢当时山东新课改,与北京教材差异较大,我只好在山东自己啃了一年北京的老教材。
2007年,我们那一波高考移民被北京学生家长举报了,临考前被打回了原籍。
那时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我听到此消息后心态爆炸,直接放弃了备考,行尸走肉一个月后,考了540多分,刚刚过那年的本科线。
这个分数大致上只能上个专科,最后选择了出国。
时隔多年,兜兜转转,我又来到了北京。我窝在一个月租金大几千的40平米老破小里,偶尔也会去想,如果当年我没有被举报,是不是就能上一个国内还不错的学校,是不是就能赶在房价起飞前早早在北京买房定居,是不是此时已经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但人生没有如果,如今,父母已去世,我和妻女异地5年,眼看孩子再过两年就上学了,还不知道路在哪里。
编辑于 2023-07-21 18:0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吃肉肉长肉肉 - 11 个点赞 👍
因为他们知道人和人是不平等的,资源也是不平等的,所有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决定了接下来的命运是easy模式还是hard模式。
Hard的家长当然希望通过一些合法的手段给孩子改改命。
普通人穷人费了这么老鼻子劲,花这么老鼻子钱也只敢卷一卷中考高考。
实际上出国留学这一块难度比走文化课要简单多了。
但是因为没有侵占同样身为普通人努力猛抢的那一小点足以改命的利益,所以看起来没有那么面目可憎。
昨天听说一个考540多的要掏60万才有好点的学校上,我整个人都震惊了,拿这个钱开润不香吗?
花钱改命的话,起码不要让孩子那么辛苦吧。
你又掏钱又辛苦,到底图个啥呢?
命不好的小孩活得都跟坐牢似的。
河南这些杀出来抢西安教育资源的孩子,很有可能是牺牲了睡眠,甚至是牺牲了身高发育才拿到了这样的成绩。
说实话我对他们没有恨意,我只是同情。
而且我不理解:他们靠自己都已经卷赢了西安的孩子,说明西安的教育水平没有河南好呀。
这西安名校读了能咋。
随便挂个学籍,还是在河南学,到时候卷死他们,不就得了。
非抢人家名校名额干啥。
名校家长是好惹的吗?
最近西安这边我身边搞留学的生意都还可以。
毕竟花六十万孩子还得卷,不如润了算了。
热烈欢迎钻牛角尖时找我聊聊。有些事儿,也许旁观者清。换个视角,可能是不一样的感悟。
杜嘟嘟547 次咨询5.02697842 次赞同去咨询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200万➕,收藏80万➕。
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保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发布于 2023-07-21 21:30・IP 属地陕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杜嘟嘟 - 10 个点赞 👍
我觉得这个是挺正常的,就是如果要是说就是那边确实低,那确实有的人就是会选择这样。你要想真正杜绝这个,就必须把户籍或者是相关的这种高考的所有的东西全部统一,那必须要保证绝对的公平。
那就必须要求大学和整体的这个安排,包括每一个地区的教学质量是一致的,那这个挺难。你只能是放开高考的方式,或者是说放开高考选拔的途径。同时还要增加一些地区的大学的相关的专业度和学术程度,教学质量。
但是即使是这样,你也不可能去改变相关的考试的压力,或者是不同省份的考试的难度。你也是改变不了目前一些高分省份的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或者是短缺的问题。
人的不均衡,那就会导致这样。所以你还是要从社会的均衡程度和社会的整体的经济的稳定程度和公平性上去考虑。
你只能是多方面的去调整现在的教学资源环境和结构。然后就是严格户籍管理,禁止这方面的相关的处置和渗透才行。
发布于 2023-07-21 18:50・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 - 9 个点赞 👍
这和当事省份自己的教育欠账是分不开的。
毕竟你不能要求一个全国教育投入倒数第二的省份,去向教育投入中流的省份看齐。毕竟这对教育投入大的省份明显不公平。
河南省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1845.31亿元;人口普查99365519人。河南省2020年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1857.09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排第30位。
2022年这个数字是1890多亿,人均涨到了1900出头。
陕西省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993.03亿元;人口普查39528999人。陕西省2020年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2512.31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排第16位。
2022年这个数字1070亿,人均2650元。
双方的差距2020年650元左右,到2022年反而拉大到了750元左右。
河南应抓紧补足这部分教育经费的欠账,再来谈录取分数线。
编辑于 2023-07-21 15:43・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逆蝶 - 5 个点赞 👍
上边制订了政策,让下边去互斗,你以为只有高考移民,实际上今年西安本地土生土长的孩子们直接被河南回流生给收割了一波,都已经卷到中考了。
人性如此,河南本地中考分流导致一半人考不上高中就要上中专,都是各自家里的小宝贝,而且按照出生比例来说,也都是独生子,就这一个孩子,拼了。
然后从中考就开始移民,人家不卷的地区平常岁月静好,我省考生一来,性质就变了。
人家说了,有事没事往我们这边跑,有本事去卷京沪啊。
京沪真进不去,都是爷。
然后两边开喷。
我估计在我有生之年里,矛盾不会减少。
编辑于 2023-07-21 20:00・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big白菜 - 4 个点赞 👍
我国高考分省录取。有的省使用不同卷子,不易比较。但即使使用同一套卷子的省份,有时因为改卷标准松紧不同,也不好简单比较。不如来看录取率,更加直观。
2022年,河南省考生数量125万,位居全国第1。本科录取率41%,全国倒数第5。一本率16.99%,211率4.14%,985率1.14%,均位于全国倒数。假如是211率超过12%的天津丶北京丶上海考生,生来就有3倍于河南上211的机会。这就是高考移民产生的根源。
过去高考移民一般会选简单模式丶轻松模式的海南丶青海丶上海丶北京。近年来这些省市均加强了对高考移民的打击力度,上海丶北京的房价丶入户又极难,加大了移民难度。而过去不太注意高考移民问题,多地近年鼓励买房落户,与河南又位置相邻丶风邻俗接近,使得录取率中等的陕西,成了近年高考移民新的选择。
如何控制高考移民?我想如果合法落户3年,父母转到陕西居住丶工作,孩子也在陕西学籍就读3年,没有理由拒绝人家高考。陕西人民意见大的,应该是不少家长在陕西买房挂户口,居住丶工作在河南;孩子在陕西挂学籍,就读仍在河南。这种情况还成批次,成了产业链,显然挤占了陕西考生的名额。
西藏曾规定,内地援藏满3年可以允许一个孩子转入当地就读丶高考,相当于降分鼓励。衡中某位校领导,援藏2年就跑回本地升官。孩子在衡中就读,还想在西藏高考。被人举报援藏时间丶就读地区不合格,西藏取消了该生高考资格。陕西如果也拿出这个力度,接到举报就依法依规核查,该取消资格的取消资格,高考移民自然消声匿迹。
小楼玉笙355 次咨询5.019574 次赞同去咨询编辑于 2023-07-21 14:3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小楼玉笙 - 4 个点赞 👍
2001年全国高考还是统一试题。但当年北京文科重本线454分,普通一本429分,专科线360分。而山东文科重本线580分,普通一本539分,专科线509分。
山东青岛有三位当年高考女生,我分别念一下三位的名字
姜妍(理科522分)
栾倩(文科457分)
张天珠(文科506分)
这三人均高于北京重本线但除姜妍外均低于山东专科线,同一个国家 同一套试卷 同一个分数在北京能上重本在山东却连专科都考不上
之后她们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教育部违宪,这件事轰动全国。最高法院告他知们: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第款二规定,对国务各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作所的具体行行政为提起诉的讼案件,由所在中地级人民法院受理。鉴于以原上因,诉状回寄,之后三人主动撤诉。
2002年开始北京高考开始单独命题
编辑于 2023-07-21 18:13・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taoddd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凯二七 - 2 个点赞 👍
杜绝高考移民?是指试图消除“巨大的分差”而改变这个现象吗?不然我是很难理解为什么又凭什么去杜绝的。
而如果是指解决本质来改变现象的话,改变不了,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只能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条件去适应现有问题的,不会都指望“我”一个高考生去振臂高呼吧。
举个例子,这几年同学都说英国申请越来越卷了人多难申录取率越来越低,但相较于我们每年1000万以上的高考大军,英国一年只有不到70万的本科申请,美国也就180万左右的申请人数,而他们却占据了全球前200位大学的40%。
河南,不说了懂的都懂。
而这种情况下,没有人说要杜绝留学申请吧?最多也只是说“留学水,拿钱换文凭,国内名校含金量高”之类的。那我们换过来说,高考移民怎么了,最多不就是“陕西高考水,拿钱换文凭,河南高考含金量高”。
用脚投票就是最现实的结果,能怎么看待。
发布于 2023-07-21 12:00・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上海金矢留学 - 2 个点赞 👍
所谓的高考移民
都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又要买房子,又要交社保,又要交税
就为了让孩子高考分数线低一点
这是对房地产市场的强力支持啊
是对财政收入的强力贡献啊
是对现在官方强力推荐的加强消费的强力落实啊
为什么要杜绝呢
有的人说河南考生去西安考试对西安考生不公平
有啥不公平的
都在一个中国大地上生活
大家都是同胞
就一个考试你还要互咬
人家不远百里过来考个试
能影响你土著啥啊
你成绩不行就是不行
你怪的了谁啊
你开局比别人高那么多
你还不偷着乐
瞎显摆啥啊
我看不仅不能杜绝高考移民,还要鼓励高考移民
让全国各地的生源逐渐平衡
那才能让高考变得更加公平
编辑于 2023-07-21 15:33・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Chen1Mmm - 1 个点赞 👍
一本线没什么太大意义。
陕西考清华、上交、中科大等省外名校,难度其实也不比河南低,考陕西省内名普通高校的话,由于陕西高校数量多,确实有点优势。
所以说河南学霸级别的同学移民到陕西参加高考没有太大意义,搞不好弄巧成拙了。
发布于 2023-07-21 16:48・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墨知 - 1 个点赞 👍
没有仔细考虑过,直观感受如下:
外国人在中国享受高等教育,比中国人更优惠。
中国人享受高等教育,港澳台比大陆优惠。
大陆享受高等教育,北上独一档,西部东三省次之,东南沿海卷但出路也不错,只有河南安徽江西湖北等中部地区是个教育洼地。
前几点都引不起讨论,就最后一点可以说说,但也没有多大的浪花。可悲可叹!!
发布于 2023-07-21 17:47・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不二 - 1 个点赞 👍
其实大家都知道
问题既不出在河南,也不出在陕西
而是。。。
然后现在又是经典的底层互咬互害环节
向龙子湖事件相关领导班子致敬,他们值得一个瑞思拜。
发布于 2023-07-21 17:46・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fzksc22222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黑化肥不会挥发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七亢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sir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听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