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陕西河南同套卷一本线低 60 余分,有家长选择高考移民,如何看待此事?杜绝高考移民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
262个点赞 👍

谢邀。

等低生育率吧。


大概14/15年时,天津给人的印象是“要起飞”。

一边是滨海新区这种国家级规划,另一边是北京在13/14年就开始的“淘汰低端业态”。

14年北京关停了218万平的“低端市场”,从收废品到早餐摊。我当年在北京认识的包装厂,也在14年收到搬迁要求。

那时大家很自然地想:北方肯定得有个工业与贸易中心,北京嫌脏,那就是天津了。

天津身处华北平原东北、渤海之滨,天然连接华北东北两大板块,并且可以通过部分河运和铁路进入西北物流。

面相这么好,天生就是要做产业的。

所以那几年有不少人入手天津的房子,天津房价15/16年也开始暴涨。

16年一年,天津房价从均价约1.4万冲到2.2万(房价网数据);同时新增住宅23万套,相当于深圳16至18年三年供应总量的2.4倍。

量价同升,爽到。


然后很快大家发现,有点不对。

滨海新区16年挤水分,GDP从15年的9270亿挤成5857亿,直到去年才恢复到14年水平。

事后来看,天津有点太“听话”了。北京的“淘汰低端业态”,天津不敢接。

当年我相熟的那家包装厂本来就想去天津,结果折腾半年,对方表示“你算污染行业,我们不接”。

这哥们又跑去河北转了半年,河北最终结论:京津冀一体的,咱也不能接。

这家从诺基亚三星做到联想小米的老牌包装厂,最后落在苏州。

没能成为北京外迁产业的承接地,天津房价在概念褪去后很快停涨转阴跌。

所以在18/19年,北京不少地铁口都出现了“买房送户口”的天津房产中介。

土地财政的交易量要维持,但常规需求没有搞进来,于是只能靠卖本地公共服务的许可权。


别小看这种卖法。从我的身边统计学来看,真有七八个胖友在明知保值艰难的前提下,买了天津的房。

没办法,河南河北的父母们。

天津一本上线率30%左右,和上海差不多,公认的高考简单模式。疯狂的时候,天津的本科升学率能超80%(20年),

宁夏黑龙江等虽然也有类似表现,但从生活便利、基建、公共服务等方面看,又明显不如天津。

本地考生少、高校资源相对多(南开天大两家就管饱)、基建不差、就业离京近,一堆原因使天津成为高考移民圣地。

虽然没有明确数据,但河海英才计划在20年10月就落户了33万人。可以粗暴认为这些人撑住了天津大半年的房地产库存。


然后又翻脸了。

21年天津高考新规:户籍+学籍。

不仅要有户籍,还要有在天津的高中三年学籍和实际就读。

政策给了三年过渡期,天津的高考移民圣地似乎就此终结。

屁咧。

被卷疯了的高考地狱模式的家长们一拍大腿:中考空降。

我孩子拿了天津户口,高中三年在河南河北上“高考天津班”苦学,临到高考杀回天津,你把我们叫做“高考空降”;

那我现在直接中考空降。


结果造成了更大的麻烦,因为中考是五五分流。

80%的本科升学率,卖房卖了一点,受影响的本地孩子无非是大学差点;

五五分流,被挤下来的本地孩子就要从普通高中掉到职高里。

这下本地家长真得急,如眼下西安。

但能做的不多,顶多就是举报要求本地教育部门严查,看是不是“中考违规移民”。

指望把打击高考移民那招往下套,套到中考身上(也加上三年学籍要求?)。

不过我感觉如果真这么套,马上能看到“小升初移民”。


高考移民,或者说,在一国之内讲“移民”,说到底就是身份等级制度。

民可牧,那羊群就该按照我划的牧场来生活。农场主的立场是农场整体收益,没必要也不会站在羊群的角度。

这点不改,就只有等十来年后低生育率冲击到高校,高考移民才有本质改变。

现阶段是底层互掐。

高考移民家长攒钱交进城税,背井离乡用钱搏一个机会;本地家长正岁月静好,突然孩子被卷成民办职高。

两边都有理,都为了孩子不会停手。而收了房价一半以上契税费的地方在装一脸无奈。

这些钱要么拿去发工资要么是还债。卖公共服务许可权的收益并没有拿去建设更多公共服务,本质是在消耗购买者能享受的公共服务质量,属于短视套利行为。

但地方也有理:很多业绩和我无关,但这些业绩的债如今压头上,我必须搞钱。

代价就这么转移下去了。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发布于 2023-07-21 22:33・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王子君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