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折叠屏手机为了轻薄阉割影像,究竟是「先进」还是「妥协」?

- 9 个点赞 👍
影像差一点,我们可以说它不是那么好用。
但是手机要是重了,可能根本就没法用。
我尝试过一段时间把一台270多克的机器当作常用手机来使用,最终只能说没有成功。
实在是太重了,单手拿一会手就酸了,完全超出日常使用的范围。
而华为的X3和荣耀的V2,我都有上手体验过,感觉就好得多。虽然长时间使用的话还是感觉有一点点重,但是总归不会有完全用不了的感觉了。
如果说折叠屏为了轻薄而阉割影像,那么应该说所有的手机都为了轻薄而阉割影像了,如果不要轻薄只考虑影像,“手机”的重量不会低于三斤。。。
归根到底我们要知道,我们要的东西是手机,而拍照只是手机众多功能中的其中一项,更何况折叠品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使用场景,拍照的应用占比更小了。
另外这里要感谢摄像头突出这个设计,当初是哪个b厂商起的头来着,现在来看发挥了大作用。
我刚量了一下荣耀Magic V2的有摄像头那一侧的包含摄像头的厚度,是8.8mm,而影像旗舰手机包含摄像头的厚度大概在一厘米左右。
也就是说其实就算是目前最薄的折叠屏,相比影像旗舰也就少了一两毫米的厚度空间,那可发挥的余地还是蛮充足的。(再说如果实在想堆,那就继续突出更高的摄像头呗)
作为目前最薄的折叠屏手机,荣耀Magic V2表现的影像效果也确实很不错了,除了给了算是标准旗舰配置的主摄和小长焦以外,还给了个比较超标准的超广角。
只看纸面数据其实感觉可用的空间确实蛮充裕的,毕竟大家都在阉割超广角,它却没阉。
而实际效果也不错,这里把我测评里的样张搬过来给大家看下。
超广角
先来看超广角的吧,实际上我很少用超广角镜头的,不过鉴于荣耀特意给到了高素质超广角,我还是去找了一些超广角的场景。
这张也是超广角。
下面几张都是超广角拍摄,我很喜欢这组场景。
主摄
下面是主摄拍摄,荣耀给到的这颗5000万像素主摄真的非常不错,在色彩,解析力和光影还原能力上都非常出色。
下面第一张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恰到好处的光影质感真的非常出片。
这是2.5倍长焦镜头拍摄。
长焦
近景&微距效果
另外我们还可以来拍摄近景和微距。
拍摄近景时我强烈建议使用2.5倍长焦镜头,这样不用距离被摄物体太近,可以更方便的构图,也不会挡到光。
下面两张分别是主摄和长焦原生焦段拍摄,主要是给大家看一下实际的大小,然后最下面的是微距样张。
在拍摄微距时我建议还是用长焦镜头,在拉到最近对焦距离后,选择裁切放大画面来获得微距效果。
这里建议放大到4倍左右,可以在保证分辨率的前提下得到微距效果,不过我自己拍的时候用的五倍。
可以看到下面这两张的效果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
以上是样张。
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折叠屏的发展潜力是比我们之前想象的大的,荣耀Magic V2压的重量其实我感觉有点压过头了,完全压到了直板机的重量。
其实折叠屏嘛,我觉得我们应该允许折叠屏稍微重一点点。240g左右其实就挺合适的。
在这个重量范围内还是有很大的发挥余地的,想提升影像还是提升啥都是可以考虑的,这个就看后面的厂商们自由发挥了。
编辑于 2023-07-24 16:22・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松果煲粥 - 1 个点赞 👍
这是现阶段技术不完美的前提下手机厂商不得不面对的取舍问题。
影像好需要的传感器较厚,将其放入折叠屏手机必定使手机变厚变重,而这时不是所有折叠屏用户都需要很好的影像而想要手机轻便一点,阉割影像的轻薄产品就是最适合他们需求的,所谓存在即合理。
编辑于 2023-07-19 01:57・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zxvol.2 - 1 个点赞 👍
是阶段性妥协,在现阶段也是先进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折叠屏本来相对于传统的手机,就多了一个庞大的内屏,加上转轴对应设备,以及对应的控制电路,本身就多了不少元器件,因此在重量和厚度上的挑战,天然就比非折叠屏要大。
我们看下当前的几款安卓旗舰影像,重量已经到了 216 克 ~ 227 克,在这个情况下,已经有人开始觉得重量和厚度上不太理想了,但对于看重影像的人来说,为了影像效果还是愿意牺牲一定的手感。
机型 重量 厚度(不含相机模组厚度) OPPO Find X6 Pro 素皮:216克玻璃:218克 9.1mm(素皮)9.5mm(玻璃) 小米 13 Ultra 227 克 9.06mm vivo X90 Pro+ 221 克 9.7mm 但假设在同样配置上,加一个 2 倍大小的内屏,加上转轴,加上驱动电路,如果不做轻薄设计,这个厚度显而易见的不会太理想。
比如上一代的几个折叠屏厚度和重量如下,可以看到都在 300g 的重量,这个重量和厚度,我相信用过的人除了部分手腕强度相当强和喜欢厚重感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沉和厚。
哪怕是选择了相对小屏幕面积的 OPPO Find N 也达到了 275g 的重量。
机型 重量 厚度(不含相机模组厚度) vivo X Fold 约 311g 折叠 14.57~14.91mm
展开 6.28~7.40mm华为 Mate X2 约 295g 折叠 13.6mm~14.7 mm
展开 8.2mm小米 Mix Fold 黑色 317g
陶瓷特别版332g折叠 17.2mm
展开 7.62mmOPPO Find N 275 g 折叠 15.9mm
展开 7.8mm ~8mm荣耀 Magic V 素皮版:约288克
玻璃版:约293克折叠态:14.3mm
展开态:6.7mm所以,在大家的发展方向上,哪怕是坚持先旗舰后折叠 vivo X Fold 2 和选择小屏的 OPPO Find N2也都选择了降低了重量和厚度,更不论大幅降低了厚度和重量的华为 Mate X3 和荣耀 Magic V2。
机型 重量 厚度(不含相机模组厚度) vivo X Fold 2 278.5g~279.5g 折叠 12.9~13.2mm
展开 5.95mm华为 Mate X3 羽砂版:约 241 克
素皮版:约 239 克
典藏版:约 242.5 克折叠 11.08mm
展开 5.3mm小米 Mix Fold 2 262g(月影黑|星耀金)
269g(月光银 | 玄夜黑)折叠 11.2mm
展开 5.4mmOPPO Find N2 237 克(松绿,云白)
233 克(素黑)折叠 14.6mm
展开 7.1mm ~7.4mm荣耀 Magic V2 素皮版:约231克
玻璃版:约237克折叠 9.9mm~10.1mm
展开 4.7mm ~4.8mm为什么大家这么不约而同? 因为显然对于当前的折叠屏来说,如果非要给一个选择,大家显然认为 轻薄 > 影像旗舰,当然,两者不是绝对的对立,因为可以同时在「轻薄」和「影像旗舰」上做平衡,只不过轻薄上做些妥协,类似 vivo X Fold 2。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前阶段,折叠屏如果不改进重量和厚度,其因为厚度和厚度带来的握持感和使用体验降低,会影响日常使用,比如我自己用了高达 295g 的 Mate X2 后,手腕就从基本上不会痛,变成经常性疼痛,因此用了几个月后,还是忍痛出掉了 Mate X2,换回了直板机。
作为一个对重量忍耐程度还算比较高的使用者(之前我长期用的都是 iPhone 的 Pro Max 系列),我相信用折叠屏遇到我类似问题的比例不会小。
重量和厚度,显然是解决「能用」的重要问题,而影像旗舰,更多是「好用」的问题。
所以,在碰到冲突时,绝大部分厂商会选择先在轻薄上来发力,而为了保证轻薄,影像上是可以通过妥协降低重量的一个途径,毕竟给了一英寸底、潜望摄像头,使用率和实际效果上,大部分人并不一定比非旗舰拍的好太多(逃
而 vivo X Fold 的途径,则面向的是更看重影像旗舰的折叠屏用户,这是定位问题,但显然也在降低厚度和重量。
不过,这只是阶段性的。
长期来看,大家的选择一定是既要轻薄,也要影像旗舰。
在现阶段,在折叠屏这么多限制条件下,做到轻薄即是「先进」,也是「妥协」。
期待各家厂商继续努力,拿出更轻薄,且有影像旗舰的折叠屏。
不过我想后续,折叠屏也会根据价格段,发展出不同配置的型号,而不是现在各家都是只有一款,毕竟轻薄 + 影像旗舰还有个成本因素,所以也会影响普及度,大概率在轻薄得到极大程度解决后,会有相对便宜的非旗舰影像机型。,和相对贵一些的旗舰影像机型,就类似直板机市场一样。
百花齐放才是春。
手机快充充电宝选择可以参考我这篇当前可能是最全最完整的文章:
充电宝怎么买?哪个牌子好?2023年手机快充充电宝/移动电源选购指南(苹果、华为、荣耀、红米、小米、OPPO、VIVO、一加、Realme、iQOO等)
(完)
发布于 2023-07-22 09:19・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penddy - 1 个点赞 👍
手机为了轻薄都会在影像系统上做出妥协,跟是不是折叠屏没关系,但是折叠屏妥协会更多一点,因为轻薄更加的重要,这就是个取舍的关系。
早期的手机,你看背面是不是都很平整,这是因为设想模组比较小,很容易做平。
现在的手机还能做平吗?不能了,影像模组相对没那么大的iPhone也是像火疖子一样凸起来一大块,你说这是先进还是妥协呢?
我应该是国内最早一批上手折叠屏手机的,后来各个厂商的折叠屏我基本也都用过了,这些横折的折叠屏我没有一个能长期用下去的,因为真的重,华为Mate X3真的是第一个让我感到惊艳的折叠屏,也是第一次打算长时间使用的折叠屏,因为我真的没想到能做到跟直板手机比重量和厚度,还支持防水、无线充电、潜望式长焦。
折叠屏这也有几年了,我认为折叠屏这几年最大的进步就是变的轻薄了,也意味着可以长时间使用了,不然真的会有腱鞘炎。不管什么手机最重要的一点是能长期使用,这是最大的体验。影像确实很重要,但是对于折叠屏来说这不是最重要的,也没有哪个消费者因为影像的原因放弃折叠屏。
从我这段时间的使用来看,华为Mate X3这样的折叠屏影像能力已经非常不错了,潜望长焦也有了,在极端环境中的拍照确实比影像旗舰有差距,但是整体来说已经很优秀了。
其它的折叠屏手机,我认为当你做到Mate X3这种程度再谈不迟,在这款手机上可以看出来折叠屏的进步,在一切其它的折叠屏手机上看到的是妥协。
至于竖折的我用着都还不错,影像能力都一般,但是卖点也是轻薄小巧,所以也是折叠屏中卖的最好的。
发布于 2023-07-22 18:0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养猫的哈士奇 - 0 个点赞 👍
你说的都对,目前的折叠屏手机做到的轻薄是「先进」,而为了轻薄所牺牲的影像模组堆砌是「妥协」。
很显然的一个道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顶级影像堆砌就注定了那个重量是不会轻到哪里去的。
为什么说折叠屏手机做到的轻薄是「先进」
因为目前的折叠屏已经做到了跟目前旗舰机型同样重量了,而且厚度上也一样,这是科技的进步,是工业的进步,是不可否认的先进科技成果。
其实你可以发现,目前手机厂商对于现在手机形态的演化发现已经偏向于更细分的赛道了,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定位,要水桶机有性价比系列,要游戏机型有性能机系列,要轻薄颜值有轻薄好看的系列,要影像旗舰有顶级影像旗舰定位系列。
而折叠屏的定位,它压根不属于顶级影像的那个范畴,也不属于性能旗舰的范畴,所以它的参数配置不论是性能还是影像都可以不用目前最好的硬件,去硬套。
为什么是妥协?
与其说是妥协,倒不如说是没有必要?以荣耀Magic V2和华为Mate X3为例,他们折叠屏机身可以做到那么轻薄,如果非要堆影像模组也不是不行,但是那样很丑很不和谐,还有就是价格会更高,没人为之买单 ……
因为你要想一下,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买它的人没有顶级拍照这个需求?
想一下折叠屏的使用场景以及诉求,它最主要的应用场景绝对不是“拍照”,不可能因为这一个小项而影响大局,或者最少来说目前不会。
我问了问身边使用折叠屏的人,得到的回复都是娱乐和办公使用,压根没人拿它当影像主力使用,倒不是说它的影像能力不行,而是顶级影像需求这个点可能只是少数人的需求。
并且就目前的折叠屏旗舰影像能力来说也并不弱,去翻翻那些个折叠屏实拍,其实面对日常生活是完全没什么问题的,它只是不是最好的,但不代表不是好的。有兴趣可以去体验一下。
你说的没错,不过厂商做的也没错,这是当下手机形态应该做出的取舍,或许你可以期待一下未来可以有更先进的技术,带来不一样的科技成功,给用户更高的可选择性。
相比于现在这个横折的状态,我倒是挺希望把这个轻薄机身给竖折的折叠屏手机,那才是一个真·轻薄小巧旗舰。
发布于 2023-07-22 02:23・IP 属地湖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傲娇四 - 0 个点赞 👍
现在的折叠手机,Amoled屏,分辨率不表,像素达到443ppi,广色域,120HZ刷新的大有人在,Amoled屏幕像素按照0.7-0.8的样子折扣。
也就是300ppi的样子,这个像素密度,跟普通的1K-2K价位的AMoled屏手机差不多的。
小米旗舰机倒是有522PPI的,不知道这个是不是题主所说的影像折损呢??
折叠手机,算是高奢系列产品吧。
迷你型的5000块左右,8寸左右的双屏都将近一万了。
我看不少贵妇、少妇,都手上拿着这个手机,折起来是手机,放开了就是pad,打麻将特得劲(少妇们都喜欢打麻将么?),看电视也不错。
这个手机是激进,还是妥协,我觉得都不算吧,是因为有需求。
你看某些造型车,长得奇丑无比,但定价奇高无比,要的是颜值和需求?不是的,是1%的需求匹配的100%的溢价,然后获得200%的身份尊享。
人,有时候就是这么直白的动物。
折叠机构,总归是额外加出来的,现在叠着屏,基本上是跟屏幕一起定制的,做工和品质是有很大进步的,而且卖得也不错~~
折叠屏幕,如果追求轻薄,其实还有个问题,就是续航了。华为mate的劣质评价中,相对续航的不耐用,被提起的概率还是略微高于其他选型的。
超大屏幕,意味着更多用电,这个不用说的吧。
国产机的屏幕,应该是京东方或者维信诺提供的Amoled折叠屏方案,算是国产的大进步吧,避开了三星的垄断,而且华星光电应该也是有柔性屏的产线布局了,多家竞争,低价才会成为现实~
柔性屏当下的主打是塑料薄膜质感,手机触摸手感,没有玻璃屏细腻、柔和,其品质和通透感差了一截,所以很多人买过一次尝鲜后,后续难以为继(我的朋友都是这样的反馈,包括我的嫂子)。
折叠屏不是阉割了影像,而是阉割了品质和散热才对吧(折叠起来,散热像是贴膏了)。
折叠完成、半屏显示,就是普通曲面屏手机的效果,还行吧~
将来的方向如何?当下或许可以通过外壳契合的方式来处理折边。
柔性屏,或许不是手机市场的主打,应用场景真的不多,如果能把价格打下了,能不能考虑应用到笔记本上?生产力需求的时候,对这种细节,就不是那么在意了。
发布于 2023-07-22 12:0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程秉持 - 0 个点赞 👍
不得不妥协。摩托罗拉moto razr 40 Ultra折叠屏手机,还是内外双屏设计,机身重量仅仅188.5g,展开后只有6.99mm,比常规的直板手机更轻薄,它的摄像头影像功能并不突出。
荣耀Magic V2 折叠屏手机,整机重量达到231克,号称展开后的机身厚度为4.9mm,但它的摄像头明显凸起,加上摄像头的百度应该也在7mm左右。有这么凸起的摄像头,荣耀Magic V2 的影像功能也没法与真旗舰级的直板手机相比。
那么就有人会说,为什么摄像头就不能做得很薄?这样即使塞进很薄的机身里面,也有好的拍照效果?甚至你能看到市面上的手机,包括直板旗舰手机的摄像头都是严重凸起的。难道是因为他们不采用薄的摄像头吗?
这个问题要从摄像头说起,通过学物理,我们知道摄像头在拍照成像其实是凸透镜的原理。摄像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但镜头不能只由一个凸透镜组成,因为它存在像差和色差。于是镜头需要由多片镜片组成,每一片都有各自的职责,有的负责偏转光线,有的负责消除色差,有的负责消除畸变。摄像头组件就很不简单,在摄像头中不仅有镜片,还有其它元件。
因此,就算没有潜望式长焦,仅成像,摄像头就不会很薄了。而现在很多旗舰手机都追求潜望式长焦。潜望式镜头最初就是搭载在潜水艇上的摄像头 ,由两块反光镜组成的摄像头,也就是最原始的潜望镜。
拥有潜望式镜头光路折射率高,可在同等体积下,实现更长焦的拍摄效果。以当前的技术而言,潜望式镜头的确是手机长焦拍摄的最佳解决方案。但潜望式摄像头最大的缺点就是模组过大,会让手机背部设计变凸,而且是凸出很大一块,也会增加手机的重量。
而折叠屏手机,特别是展开是平板的折叠屏手机,由于体积过大,携带就很不方便。为了减负,不得不从摄像头入手,因此可以看到折叠屏手机为了追求轻薄,拍照效果都比不上常规的直板旗舰手机,即使是上万块的旗舰折叠屏手机,拍照效果也没法与中高端的旗舰直板手机相比。
其实事物的发展都是双面性的,有利也会有弊,折叠屏手机也是一样的。为了更轻薄便携,不得不妥协,牺牲一些功能。
当以后的科技能够让摄像头变得更薄的时候,相信折叠屏手机的拍照效果也会有不打折的那一天。
发布于 2023-07-22 11:2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限量版 - 0 个点赞 👍
形态上的先进,性能上的妥协。
因为折叠屏为了展开后的手感不错,合上的时候尽量接近直板手机,所以都很薄。这样就意味着没法放下很强的相机模组。
所以拍照水平对比旗舰级别的直板手机来说,还是略弱一些。我之前用华为Mate X3的时候就能明显感觉到和同时期的华为P60 Pro的画质差距。但你说差吗?好像也还好,有个中端机的水准。
夜景拍摄因为华为的算法有点东西,甚至可以和旗舰机扳扳手腕。
再加上折叠屏的结构优势,还能实现后置主摄的自拍。
效果确实可以秒杀几乎所有直板手机的前置自拍镜头画质。
除了影像不算很强之外,折叠屏的优势可能对不少用户来说更有用。需要快速阅读图文、看视频的时候,直接打开,正面看过去完全没有折痕了,大画面的视觉冲击力着实很强,长时间看内容,眼睛也没那么累。
特别是对于内容创作来说,不仅是看视频了,可以直接剪辑、后期视频。
配合剪映专业版,这种比较“方”的操作界面,可以上面预览,下面拉动时间轴和选择各种参数,效率确实高多了。
想加素材的时候,可以一屏显示常用素材,也不用像普通手机那样上下拖动反复找了。智能抠图啥的速度快,成功率也很高。加上剪映支持云同步,可以电脑上做了一半的视频直接传到云服务器,然后继续在手机上操作,手机做了一部分特效、后期之后,再回传到云端,又能继续在电脑上剪。真正实现了碎片化剪辑。传统直板机能不能这么操作?也可以,但是体验太差。
折叠起来就是常规的直板手机+手机壳的握感,而且因为圆润的边角,手感很好。啊对了,这是昆仑玻璃的外屏,不仅耐磨,甚至还很耐摔。日常用,和直板手机差不多,外屏也是120Hz高刷,操作很流畅,看着很舒服。
之前也做过一个视频聊过折叠屏手机的优缺点,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看。
要想解决折叠屏手机现阶段画质不好的情况,要说简单也简单,做大做厚就能提升画质,但这样整机的使用体验其实变差了,所以厂商只能做艰难的取舍。如果以后有什么厉害的软件算法,可以让小号影像模组也能拍出很强的照片、视频,折叠屏的影像能力应该会有一个大提升,值得期待一下。
发布于 2023-07-22 15:41・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沈少Neo - 0 个点赞 👍
个人观点:折叠屏手机本身是一种从“探索”逐渐走向“成功”的个人智能移动设备。
在走向成功的这条路上,肯定要演变出多种「形态」,这其中就有为了轻薄而「阉割影像系统」的形态,因为一部分消费者更注重折叠屏的轻薄,但并不需要非常极致的影像硬件。这种做法在当下来看肯定不是「先进」,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也不能算是「妥协」。
举几个例子吧~
目前在售的的折叠屏机型里,P50 Pocket 做到了 190g 的重量~
这机子折叠厚度 15.2mm,展开为 7.2mm,在折叠屏机型中已经算是很轻巧的的了,但即便我们抛开它的 4G、高昂售价不谈,也不谈纵向折叠的这种形式是不是华而不实,只说耐用程度—— 它根本就没办法跟做工精良的同价位高端直板手机比,甚至都无法跟大厂的中端机比。
很多折叠屏手机在宣传“弯折次数xx万次”时其实指的是“铰链弯折次数”,屏幕的弯折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出问题的概率还是要比普通手机大的多。另外在出现磕碰、跌落的时候也更容易发生损坏。
还有就是当折叠屏手机经历越来越多的「高温/低温」场景使用后,比如夏天室外40度,冬季室外0度以下,久而久之屏幕也会出现问题。
这些情况都要慢慢解决,随着制造工资与屏幕工资的不断升级,把以上问题都解决了,折叠屏机型销量才能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低,接受的用户也就更多了。
所以 P50 Pocket 这样的折叠屏机型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它是当下(发布时)的最优解,没有这样的机型就没有更好的 P60 Pocket、P70 Pocket……
另外还有防尘防水性能,之前只有三星能把折叠屏手机做到支持防水:
Galaxy Z Flip4 发布时也算是折叠屏机型中的轻巧机身代表款,187g、折叠厚度 17.1mm、展开厚度 6.9mm,但为了做到 IPX8 级防水它的铰链就无法使用“水滴型设计”,所以屏幕折叠后机身是有明显缝隙的 ~
屏幕本身的折痕虽然处理的已经不错但还是比较明显~
此外,当时还有一些横向折叠设计的机型,重量能做到 270g 左右就已经接近极限了。
即便商家把展开后的大屏折痕问题、应用适配问题、机身防水问题、屏幕耐用问题都解决了,短时间内也无法把横向折叠屏机型的重量做到 200g 以内。
但我们能说 Galaxy Z Flip4 这样的产品在那个时间段是一种「妥协」吗?妥协了「折叠间隙」、妥协了「屏幕折痕」?
我们能说当时其他手机厂商的折叠屏机型不支持防水是一种「妥协」吗?
我认为不能,因为各手机大厂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制造出来的折叠屏机型就会有一些不足之处,包括现在也是如此。
之后华为发布了 Mate X3:
通过对内外屏幕、水滴铰链、影像系统等多个核心部件的全方位提升,它把重量控制在了 239g(素皮),折叠状态厚度为 11.08mm、展开状态厚度为 5.3mm,而且它还做到了折叠后屏幕无间隙、IPX8 级防水。
现在来看这款机型,与几年前的折叠屏机型对比要强太多了对吧。但是回到几年前,当时的折叠屏机型那么厚、那么重、那么大折叠缝隙……是「妥协」吗?其实是当时技术做不到更好、更轻薄,对吧。
所以在现阶段,为了追求折叠屏的轻薄而把影像硬件做一定的「阉割」,在我看来就是现阶段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取舍」而不是「妥协」~
发布于 2023-07-22 14:53・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苏晓 N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