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G、3G、4G成功了,5G却烂尾了?
- 26 个点赞 👍
你这个思维绝对是联想思维。
当年柳传志就是拒绝自主研发,只搞组装,让中国的芯片发展停滞了几十年。而倪光南主张自主研发,却被踢出了联想。
难道全世界的信号从此以后都停滞在4G不动了吗?
4G升5G是趋势,早晚要有人做,为什么不能是我们?
如果如今领军5G的是美国人,你还会这么说?你恐怕又要批判我们没有自主研发能力了吧?
5G不是你体会到了你应用到了才叫有用,它的应用场景很多,超出你的想象,有些你用上了,你也不知道。。。有些应用对国防很重要。
查看全文>>
行性 - 1 个点赞 👍
5G赚的钱大部分都进不了美西方的腰包了,不唱衰怎么行
查看全文>>
天下苦媱娮久矣 - 0 个点赞 👍
4g+的最大速率是300mbps,而现在很多5g在绝大多数场景下都跑不到150mbps。
查看全文>>
Duke.大可 - 2595 个点赞 👍
3g的时候说下载一部电影只要十分钟,4g的时候说下载一部1080p电影只要一到两分钟,5g的时候说下载一部4k电影只要两秒左右。
你看他们都兑现了吗
------------------------分割-----------------
没想到这个回答有这么多评论。
评论区有很多人阴阳5g耗电高,没有那么多流量支持。
那么请问你去买一台车,买车的时候人家跟你说你车辆最高时速能到320,结果你买回去最高只能跑到130,你这个时候感觉心里不爽,去讨说法。
人家转头告诉你说:高速限速才120,你要那么快的速度干嘛?而且开那么快不安全,我全都是为你好。
这话说出来不折寿嘛。。。。。。
编辑于 2023-07-29 09:06・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19817 - 1765 个点赞 👍
题主用过百度云盘吗?说实话
我用2g网络的时候,百度云盘的下载速度是256 kb/秒。
我用3g网络的时候,百度云盘的下载速度是256 kb/秒。
我用4g网络的时候,百度云盘的下载速度是256kb/秒。
当我用5g网络的时候,百度云盘的下载速度还是256kb/秒。
这说明什么?说明百度云盘才是恶意抵制5g网络的罪魁祸首。喵喵喵
发布于 2023-07-18 21:34・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冷清阁大学士 - 83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五个橘核 - 79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说谎的心 - 77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青山布衣 - 542 个点赞 👍
因为4G就是兼顾速度和信号覆盖的最优解,这条路走到4G已经到头了,除非另起炉灶,比如像星链那样,5G包括以后的6G完全没有性价比,注定被淘汰。
简单地说,就是G前面的数字越小,网速越慢,但优点是网络覆盖面越宽,G前面数字越大,虽然网速快了,但网络覆盖面也变小了。2G时代,一个高高的信号塔可以覆盖周围半径5-10公里的范围,3G基站的覆盖半径约为2至5公里,4G基站的覆盖半径约为1至3公里,5G基站的覆盖半径只有几百米。是不是继续发展下去,到了7G8G,就跟WiFi覆盖差不多了,还有那个必要吗?
如果按2G半径5公里,3G半径2公里,4G半径1公里,5G半径500米计算,一个2G基站覆盖面积,需要6.25个3G基站,或者25个4G基站,或者100个5G基站才能替代,基站数量指数型增加,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也是指数型增加,而带来的增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因为4G的速度已经完全满足现在的手机需求,4G换5G基站,耗电量增加几倍,对运营商来说已经是不堪重负,如果再搞6G,基站数量和耗电量再增加几倍,三大运营商估计全部都要破产,否则只能把手机费用提高几倍,大家愿意吗?
所以4G其实已经是最优解,5G最多作为城市人口密度非常大的区域的补充,根本不可能全国铺开,以前鼓吹的5G如何改天换地,全都是某利益集团不负责任的虚假宣传,现在不要说运营商尝到了苦头,连老百姓也因为4G降速怨声载道,所以5G风评逆转,你不烂尾谁烂尾?
发布于 2023-07-20 09:13・IP 属地日本查看全文>>
一扔 - 526 个点赞 👍
2019年我就说了,5G硬上就是纯Political问题。
就是想做给自己人(尤其是stupink)看,好像自己终于弯道超车了。
实际上恰恰就是4G(LTE)远不足预期,版本低(速度极慢)。优化LTE带来的体验其实就能改善很多。
结果偏不,非得选择硬上5G。很显然的道理,5G覆盖差,反而功耗高,成本高。比如说你覆盖范围只有五分之一,能耗还高3倍,光电费支出就是之前的15倍。那请问旧站要不要维护?所以带来的就是旧LTE站关停,反而信号和体验更差。
我本来预期,再不济,借着5G换代把骨干网,或者基站之间链路扩扩容。尤其把痛点,比如地铁车厢,旺季高铁站,大型演出的信号覆盖解决一下。
结果去年(2022)终于换了支持5G的手机,试了一下,上述场景,也就是有覆盖的时候,网速从1M/s龟速回到了5G基本水平(然而霓虹LTE都能跑的到),信号覆盖和基站扩容真是一个都没解决啊。甚至更差了。
我真是笑死。
来嘛,今年都是4年后了,你的用呢
问原因?因为路线就是错的。
5G本来应该是4G的补充,比如大型活动场馆,大型商场,交通枢纽这种容易人多超载的时候。
哪怕单讲网速,你把LTE弄到Cat.6, Cat.8普及,再谈。
放着本来皆大欢喜,提速降费最后阶段的各家日包卡流量白菜价不搞,非得整垃圾花活,价格涨回解放前,从信号覆盖到稳定性的体验负提升,运营商本身吃着巨亏。
最后就是为了让stupink或者某爱国厂爽一下,是吗?
编辑于 2023-07-24 13:05・IP 属地日本查看全文>>
晓天 - 514 个点赞 👍
因为2G、3G、4G欧美都有现成的作业可以抄。抄完自己就飘了。
决定违背市场规律强推5G ,遭遇了市场的大逼兜。
新技术的推广,首先是商用或军用,因为只有这些大客户才能承担研发前期的巨量成本。
等成本降下来了,应用相对成熟了,再转为民用。
我国的推广却是,先民用,再商用。民用方面没有5G的核心应用场景。商用更是天方夜谭。
失败是注定的。
编辑于 2023-10-27 12:21・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喜欢就叨几句 - 426 个点赞 👍
前边都是踩着外国的经验学出来,配合人口红利,当然是弯道超车。
5g的时候大家都一眼黑,谁也不知道未来如何发展。
于是我们选择了厘米波,美国选择了毫米波。
然后前边的一大堆关于5g的优势,基本都是取厘米波和毫米波的优点混着说的。
具体是官方的意思还是卖基站忽悠人那家厂的意思,我就不清楚了。
但目前看起来我们的5g跟当初2019年吹的那一拨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毫不相干。
这位答主比我讲的具体的多,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靠着刀4g速度来凸显5g,这玩法我在3g时代就见识过了。
这么多年从3g到5g吹的产业升级宣传片,除了画质提升,内容变都没变。
讲个笑话:我2013年就在看的一家小说网站,那个时候还不流行手机看小说,基本都是电脑阅读。我记得某天我家wifi坏了,用三星s3给笔记本开热点,一秒就进去了,加载都不用,当时是联通的3g+网速。
后来吹4g如何快5g如何快,这个网站十年了,页面是没有重构的,UI都和十年前完全一样。我拿移动5g开热点,加载了四秒才出来。
这就所谓的5g网络?连3g+都不如?
发布于 2023-10-07 15:30・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吴世臣 - 40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应龙之翼 - 304 个点赞 👍
当年参加了杭州5G实验局开局
所有的基础设施设备都是最新的,整个5G相关的链路上的设备都没有做限速限制,所有影响IO效率的单点都被优化,华为也调拨了最新的mate20x5G版给我们使用
那时候所有人都处于非常一个疯狂的状态,因为我们感觉已经触碰到了当时科技的巅峰,在测试用的小型网络,一个几十M几百M的APP,眨了一下眼就下载完在安装状态了,一个4K电影,几十GB半分钟就下载到手机了,4K视频通话和8K直播点播真是一点卡顿延迟都没有,几十路的高清视频监控展示在大屏幕上园区的所有角落都一清二楚,那个时候,我们真的相信,美好的信息时代马上就要来了
后面也参加了其他局点的开局和入网,癫狂的心态逐渐被现实打回原形
我们调研发现,整个5G链路上,终端设备已经做的非常好了,5G基站和配套做的非常好了,链接各种设备线路也都做了巨大的优化,整个链路的症结点,在内容提供商这里。
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好了,但IDC机房里的网络出口带宽费用并没有降低,如果要跟上5G的网络速度,各内容提供商需要把自己的网络出口提高10到30倍
比如说一个视频网站,本来存储和带宽费用就是最大的支出,如果要支持4K或者8K点播,一方面要扩容几十倍以上的存储,还需要购买10到30倍的网络带宽,各CDN节点也都需要相应的带宽和容量才行
这样在短期内盈利能力没有大幅增加的话,基础设施和运营费用在两年内要翻5倍,大家算盘一打,高血压心脏病都一起犯了差点立马猝死,这样干的话不如干脆立马破产算了
就像国家修了一条双向40通道的不限速高速公路,但是设定120公里时速以上收费是120公里以下的10倍,大家由于超速费用是在太高了都不敢把速度提上来。
所以现在大家诟病的5G网速问题,并不是5G手机不好,也不是5G基站或者5G技术不好,而是源头的内容提供商大幅度提高内容速率的代价太高,真的玩不动
按道理说新一代的基础设施的处理能力是远超上一代的(华为的单块板子都干到TB级别了),基础设施的价格基本持平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类似我们个人来说每年花同样的钱能买到比去年性能更好的CPU,容量和速度都更好的硬盘等,数据中心每年更新设备也能使得接入的成本逐渐降低
但把自己的设备和数据都托管在数据中心的内容提供商并不能享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升级的红利,摩尔定律在服务领域是非常脱节的。
假如某一家运营商良心大发,和内容提供商签订服务的时候,确定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出口带宽自动增加20%,或者带宽不变每年的价格降低15%,估计广大内容提供方会很主动的去解决自己内容提供速率的问题,3到5年之后,整个5G网络体验就会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布于 2024-02-07 11:06・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天欲 - 302 个点赞 👍
主要还是带节奏的太多了,张口就是“华为骗了政府”——也不看看美国5G推进得进度也不低了,敢情是华为骗了一个子儿都赚不到的美国政府是吧?
总有人说“4G也能达到xxMB/s”,这对,但问题是4G基站应该是200Mbps的容量,5G基站则高的多。如果是你独享一个4G基站,那体验和5G差距不大;如果是1000个人同时用一个基站,4G的劣势就会非常明显。如果你去过体育馆、大型展会,会发现现场的4G信号连微信都能延迟半分钟,5G虽然也压力山大但是起码微信个qq的文字还是基本即时的。
短视频是4G时代的典型应用,但“人人都能流畅刷短视频”是5G时代才能实现的事情。在现代城市例如北京,汽车并不比当年马车更快,但“人人有车开”才是汽车比马车的核心优越之处。
所以这个提问本身就不成立。
编辑于 2023-07-18 21:49・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Eidosper - 258 个点赞 👍
奇怪的是,知乎没有多少人对国内的无线网络发展历史有多少了解。
其实烂尾的可不止5G。小灵通,TD-SCDMA的3G,同样烂尾了。
其实2001-2002年,国内WCDMA的3G技术就基本成熟,后面CDMA2000的技术也基本成熟了,当时移动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拿到WCDMA的技术。
但因为国内3大运营商内部矛盾平衡,扶持联通,以及为了扶持自己TD-SCDMA,结果愣是拖着不上3G,甚至连试点都没上。直到2008年,这期间,最开心的是移动,赚的盆满钵满。联通服务质量,覆盖范围等问题,没人喜欢。
这期间(02-08年)因为电信没有移动牌照,但电信又实在眼馋移动业务用户,电信就用了小灵通技术,号称不能漫游,用的号段也是本地固话号段。
TD-SCDMA技术其实也是国家被大唐忽悠了,还忽悠了一圈老院士们帮腔。用了一个西门子的放弃技术。后面为了扶持这个技术,这玩意被塞给了移动,移动那段时间伤心到流血。WCDMA给了联通,联通终于迎来了一次自己用户的大发展。电信分到了CDMA2000。
这一拖,就基本到了2008年,快到奥运了,国内的3G技术才正式启动。
但移动就惨了,TD-SCDMA技术能用吧是能用,但只有中国用,特别是大量手机厂商不支持,基带芯片不支持,大部分厂商也不愿意为TD-SCDMA做专用机型。那个时候的iPhone买的时候可要注意,一定要买对应运营商的,而中国移动的iPhone一定是支持的最晚的,水货手机更是不可能有移动版本。
忘记说那个复古的小灵通了,当然,在有了移动牌照猴,小灵通被一脚故纸堆。
要说明的是HW在这次大变革中没有全力押宝TD-SCDMA,损失了不小的订单。
而其实在国外,3G技术也不算成功技术。3G和5G一个毛病。没有杀手应用支撑,也就是没有没有足够的吸引用户的噱头。而晚发展的中国,3G却迎来了智能手机的时代,算是赶了个晚集,却中了个奖。
上回书说到了移动拿到了一张烂牌TD-SCDMA,苦苦支撑,在投入上也一直扭扭捏捏。期间移动已经喊了好多次希望赶快上4G,但推动若干次无果,因为一方面成本还没收回,一方面但联通不愿意,好不容易压了移动一头,不想让移动翻身。
就这样到了2014年,终于等来了4G。移动终于迎来了TD-LTE,虽然这个技术打着TD的开头,但和TD-SCDMA几乎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LTE技术其实差别不大,手机基带芯片也做到了全覆盖,一个手机只能在一个运营商用的事情也过去了。
移动终于还是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同时拿到了船票,移动也是下足血本迅速推广了4G,重新把联通踩了下去。TD-SCDMA也迅速被移动踢进了故纸堆,移动应该是退出支持3G最快的运营商。只是当年们高喊为国争光的院士们情何以堪,反正浪费的主要也是移动和国家的钱,老百姓的税。
贴个图表:
技术名称 上马时间 杀手应用 2G 1999年-2008年 移动语音通话,短信 3G 国外2002-20013
国内2008-2013前半场也没有
后半程赶上了智能手机4G 2014年-2019年 智能手机,移动终端 5G 2019年 目前没有 所以您如果了解移动通信这几年历史也就明白,其实运营商对技术选择,技术判断比猴都精明,这关乎他们的钱袋子。如果5G能让运营商挣大钱,他们才不会让你的体验感觉卡呢,流量当然越大越好,他们能挣到钱呀。
5G这个技术不是不应该发展,而是应该让运营商自己选择,比如基站位置,数量等。不应该搞一波流的投入,幻想什么先修路后有杀手应用,村村通公路也是先有村再有路不是。而同样,运动式的投入把资金都先用了,等真正需要,比如现在这个时候,手上没牌了。
少管一点就是少浪费一点。
发布于 2023-07-27 22:3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fullsail - 256 个点赞 👍
5G有2个受益者,何同学和滑伟
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5G能做的,4G全部都能做,并且拉不开差距
之前有个新闻吹5G做手术,把我CPU都干烧了,我拉一根光纤,不把你秒的渣都不剩啊
发布于 2023-11-08 21:3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慵懒 - 241 个点赞 👍
5G至今, 连靠谱的PPT应用都没有的, 上的时候我就一直是看衰的
所谓什么智能驾驶, 远程医疗什么的, 和5G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什么工业互联网, 先不说工业互联网里5G有什么场景, 你既然要工业用, 花这么多钱给民众推5G是什么鬼? 直接去推工厂不完事了么?
还是某些企业挟国家利自己, 钱赚到了, 烂摊子谁去管
有没有发现, 现在野外信号都没有原来好了
编辑于 2023-07-18 11:03・IP 属地新加坡查看全文>>
梦见未来 - 21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同步率叁佰 - 20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龙又殇 - 204 个点赞 👍
被华为忽悠了
把5g忽悠成工业革命,搞了就中国崛起,弯道超车
这样的企业,害群之马属于。
到头来,没有4 g或者宽带解决不了,必须上5g的场景
硬编出来几个应用场景
什么远程医疗
我寻思千兆宽带,不比5g稳定和低延迟吗?这一个网络延迟,手术刀飘了咋办?
我打王者都不敢开的5g,能做手术?
编辑于 2023-07-29 08:37・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尚荷清 - 195 个点赞 👍
2G,3G,4G都是正常的技术迭代
5G是强行为了给菊厂输血,赚的盆满钵满
实际上国内的5G的建设至少提前了半年到1年
各种宣传为了配合5G建设的合理性,各种大字报,文章发的飞起
回过头来看,一地鸡毛
不过好的是,现在马上又有5.5G,还可以继续搞一波
未来还有6G,我们将会持续遥遥领先
发布于 2023-08-16 16:29・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任飘渺 - 188 个点赞 👍
因为在普及2G、3G、4G的时候,某个搅屎棍企业没有在那里逼逼。
还记得5G刚出来什么情况吗?远程手术、远程挖矿、无人驾驶,一堆不现实的东西吹上天了,配合当年苹果没有上5G,那个热度一浪一浪。
这吹的都是啥?远程手术医院拉不了一条网线吗?远程挖矿矿场拉不了一条网线吗?无人驾驶不是汽车自己芯片计算的吗?而且说白了你5G再牛逼,到了基站不还是转网线。吹都吹不到点子上,这东西能有用?
当时我就确定5G凉定了。
站得越高摔得越狠。
这不,凉了。
不过大家还是要支持的。
别人割百姓的韭菜,它却割国家的韭菜。
我大大的佩服。
就是公主回国这加拿大的豪宅现在没人住了有点可惜了。
不用评论,我关掉了。认同点赞,反对滚蛋。
我没时间去和无药可救的人对线,因为这种人太多了,生活会替我收拾你。
发布于 2023-10-23 16:50・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Dingofoto - 18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宫保基丁 - 17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好吃饺子好玩嫂纸 - 165 个点赞 👍
里根开启星球大战计划,让苏联梭哈太空竞赛,最终把苏联忽悠没了,现在看来何其相似。
最开始只是因为某公司和恐怖分子做生意,被制裁。在他们的大力卖惨宣传下,让国家产生了一次重大战略误判,堵上了几年的国运,投入了天量的资金到一个基本没有回报的领域,最后一头撞上了肺炎疫情大萧条,撞了个头破血流。
我们有理由怀疑,美国和某公司是提前串通好的,美国用雷霆万钧手段制裁某公司没有重要意义的非核心业务,然后某公司卖惨哭穷,美国紧追不舍。
美国成功逼退了16,17年国势处于顶峰咄咄逼人的中国接下来十年间的发展运势,某公司靠着卖惨赚得盆满钵满,转过头来都开始造车了。只有中国和中国人民是最大的受害者。
发布于 2023-11-15 09:1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苟罕见 - 16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黄老遗民 - 143 个点赞 👍
因为推广5G的是中国。如果几年前中国没有推广5G,在技术继续发展后欧美也会推广5G:美国推广毫米波5G,欧洲推广厘米波5G,中国看戏。
当年中国推广5G,是趁着厘米波频段在美国被占用的机会,偷袭美国。由于美国不能推广厘米波,理论上,一旦5G推广成功,美国只能有两种选择:
1仓促推广还不成熟的毫米波;
2清理国内厘米波频段资源,落后于中欧。
然而中国不是美国,也不是欧洲。如果当年是中国联合欧洲一起推广5G的话,未必会烂尾。可惜,中国唱了独角戏
现实中,美国发起了经济制裁,禁止推广5G的主力——华为,使用高性能芯片。这一招釜底抽薪,使得5G的推广陷入两难困境:
1没有7纳米芯片的5G基站必然建设成本高、发热量大、用电量多;
2使用7纳米芯片,必须向美国低头,停止5G推广,等待美国完成毫米波技术研究,然后美国主导推广6G。
过了几年,5G烂尾了。星链出现了,美国人发现,没必要搞6G
其实,中国推广5G之后美国的做法,与当年美国推广3G之后中国的做法,非常类似。都是:限制拖延先进制式进口,攒一个本土制式,宣传先进制式没有必要。
然而美国有一样做法,中国做不了:限制芯片。于是,最终的结果恰恰相反。整体实力很重要。
编辑于 2023-10-05 23:15・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树德 - 13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悦兰芳 - 127 个点赞 👍
事实已经证明了,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快速大规模建设5g,是错误的。
正确的做法:5g在人员超密集区用,原来的4g继续用,发展6g,展望未来。
错误的做法:政治挂帅,5g领先,大国骄傲,某厂捞钱,正确的做法没被采用。
人家外国更务实,这东西真的不急。
现在星链出来了降维打击。。。大国好尴尬。。(创新能力不足,人家出啥我啥,没星链他们要5、6、7、8g继续卷下去)
粗糙不精确数字对比下:
2、3g时代相当于ADSL拨号速度的提升,一直不够用,最大3、400KB的下载速度,看视频都不够。
4g相当于提升到100M光纤的11MB多下载速度,对大多数人都够用了。
而5g相当于提升到500M~2000M光纤,说实话体感不强,过剩了。
除非人人天天下载,人人天天看8k甚至16k视频直播。。。(视频网站的4k是假4k,压缩的太狠了),而实际上没有这个需要,新的需要高速带宽的应用和使用环境迟迟还没真正出现。
使用上找不到实际运用的点,而一开始宣传上的远程医疗之类的纯属脱裤子放屁。
宣传的低延迟,是有线光纤网络到你的手机和设备的5g转发延迟低了一些,延迟的根源没解决,体感不强。
成本和耗电大幅提高,由于技术原理覆盖范围却反而大大变小了,甚至还导致了4g的降速,需要更多的基站,带来更高的建设、维护费用,国内三大运营商都被它吃穷了。。。
编辑于 2023-07-19 05:58・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路过的小狗都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