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不取消公摊是保护老百姓权益,因为公共部分也属于老百姓,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公摊面积由谁来计算?

- 1004 个点赞 👍
美化房价收入比上有重要的贡献,在原本已经极高的房价收入比上,有了公摊,发现房价似乎也没那么贵,让不少人觉得房价还能涨。
交更多的税,住更小的房子,这就是收税的艺术,既要把鹅毛拔了还不能让鹅察觉到,可惜现在扒秃噜皮了,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到这点,公摊的美化和掩盖真实数据的作用要弱的多了。
现阶段为了维持房价,取消公摊反而是一个办法,在房地产上涨周期美化房价收入比,在房地产的下跌周期美化房价跌幅,也不枉什么都要学一半的特色模式创新。
发布于 2023-07-15 12:2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王克丹 - 199 个点赞 👍
如果公摊真的这么好,那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公摊的概念,是因为其他国家都不保护老百姓权益吗?
而且当年推出公摊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是说为了让大家可以买的大一点,然后推出公摊
现在又换了一个说法,说是为了保护老百姓权益,可以解决以后维修的事情
那说来说去,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国外没有?
人家又是怎么维修的,我觉得按照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标准来就行
该怎么修,就怎么修,该花多少钱就多少钱
不要用公摊来说事
房子面积是多少就多少
掺水不就是想推高房价罢了,哪来怎么多的借口?
房价高了,地价就高了,地方财政就高了,各种手续费也高了
而且买套房子,老百姓已经花了够多钱了,还可能遇见烂尾的情况
售后都不知道找谁,公摊是为了大家好,这种话都可以说出来
那是真的太不要脸了
你要说公摊是为了大家好,可以保障维修,但我之前看新闻讲,现在在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
就是再多交一笔钱,以后可以用来维修,相当于给自己的房子买了一份养老金
那公摊不就已经交过了吗?
为什么现在又说不够了,还需要再交?
如果各种东西都可以朝令夕改
那还是不要提前交这么多钱,大家自己以后维修到时候看,具体多少钱再说
提前这么多年交上去的钱
到时候人家说没有了,不够了,就没有了
也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
怎么查账,反而更加麻烦
就像养老金一样,现在又在疯狂推出各种个人养老金,就是说以后普通的养老金不够了,需要再交一份以后才够花
但普通的养老金也越来越贵
其实就是各种收钱的事情,收钱的时候说的都很好
最终需要用的时候,又说这个没有了,那个不够了
非常不靠谱
提前交各种钱,到时候用的时候不一定够
没有公摊,大家可以按照真实价格买,省下来的钱也不少,存起来利息也不少
到时候需要修的时候就可以用
你来提前收走这么多钱,到时候用起来又扯皮
真的很麻烦
而且还说各种公共区域的保养费都在公摊里面
那物业费又是什么?
而且很多小区也没有保养什么,也没有感觉做的很认真
交钱的时候说的这么好,本质上就是推高房价
想尽办法让房子更贵而已
服务,具体开销,资金去处根本没有一个统一
大家花了大价钱买房子
公摊跟着房价走
到时候房价跌了,公摊收的钱也不会退
如果说公摊是各种维护费
那为什么公摊不是一笔固定的钱,而是和房价挂钩?
除了混在房间一起变相涨价之外,没有看出来公摊有什么好处
应该取消公摊,各种维护费按照国外标准来,具体做了什么维护,花了多少钱,要看的清清楚楚
再来算账,别混在房价一起算,浑水摸鱼,到时候钱不知道去哪了都不知道
高价买套房子,消耗了一家人30年的消费力,最终拿到的房子搞那么多的公摊
到时候真的需要维修的时候,可能又换了一种说法
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编辑于 2023-07-14 22:45・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阳光下的沈同学 - 106 个点赞 👍
公共部分的确属于老百姓,请问老百姓属于谁?
在香港于2013年取消公摊面积后,我国成为了前193个经济体中唯一有公摊面积的国家。公摊面积创造了开发商的利润、创造了土地税收;但同时公摊面积也大大增加了居民的负担,挤压了居民的投资消费能力,最后使得楼市泡沫扩大,房子销量下滑,又间接削弱了开发商的利润和土地税收。
至于所谓的公共区域问题,其实跟何不食肉糜没什么两样。在大多数居民苦于买房,愁于买房的时候,去考虑舒适度的问题是很不科学的。尤其是像本次购房主角所买的67平房子,从面积上来说绝对是属于刚需,在这种环境下购房者更多考虑的是成本问题而非舒适度。
而专家的话看似有道理,但却无形中直接将购房者的第一需求强行更改为舒适度,属于偷换概念,逻辑上就不成立。假如本次的主角是购买了670平房子,有300平的公摊花园,那么专家所考虑的舒适度问题才能被提一提。
此外,公摊面积的确立存在较大争议,许多购房者,尤其是期房购买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房子的公摊在何处?有多大、这些问题不明确的话,实际上就是一种欺诈。多数开发商和销售都不会主动向购房者介绍公摊的具体信心,可见行业本身都知道市场不喜欢公摊,专家所谓的电梯间狭窄、一梯多户、公共活动区域减少等配套设施问题根本不在刚需者的第一考虑范围内。
且部分城市,例如重庆,许多楼盘都是按套内面积销售,结果就是重庆的房价比周围几个省的中心城市控制得要好得多。所以取消公摊并不是不可行,也不是没有行,而是愿不愿意行。
发布于 2023-07-14 23:03・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我是V - 60 个点赞 👍
按照我在社会上厮混这么久的经验,倘若一样物事真能起到保护老百姓权益的作用,那么它在正式上马实施前必然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历尽坎坷才能最终上位;而在实施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像公摊这种制定过程一帆风顺、后续又被严格执行几十年从未动摇的“保护老百姓权益”的物事,真是一个奇迹。
发布于 2023-07-16 11:5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古烈 - 46 个点赞 👍
可不能取消,一取消全国人均住房面积缩水20%,全国平均房价上涨20%,物业费、暖气费上涨20%,北京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8平米,发展成就被抹杀了,这个责任谁担?
比如北京、上海、广东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4.89、32.28、33.84平方米,
你取消了之后,北京人均居住面积变成28平方米,上海人均居住面积变成25.8平方米,广东人均居住面积变成27平方米。
好了,抖个机灵,其实取消不取消公摊面积,本身意义不大,是楼房它就必然会有公用建筑面积,有公用建筑就必然存在物业费用、维修费用、暖气费的问题,
根据现行商品房制度规定,公用建筑面积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
二是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取消了公摊,房地产商会把房价折算到使用面积上,物业公司把物业费折算到使用面积上,供热公司把取暖费折算到使用面积上,
总的房价、物业费用、取暖费大概是不会有变化的,
会出现变化的是啥呢?
一个是单价,即上述费用由于改变了计价方式,单价上涨,
另一个是开发商的骚操作无所遁形了,比如把绿化带,把售楼处都算进公用建筑面积里面进行分摊了,
还有一个原先是有些大户型、有些底层、有些顶层的公用建筑,开发商可能作为专有部分进行赠送,改成使用面积可能就不行了。
其他的就是开头说的统计学奥义了。
编辑于 2023-07-15 14:46・IP 属地新西兰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氯甲烷 - 42 个点赞 👍
专家这些话对老百姓而言是屁话,但对上级而言是正对味口的马屁、投名状。
专家知道老百姓会骂他祖宗十八代,但那又怎样?老百姓又不能让他少拿一分钱、又不能影响他上爬。而他的上级就不同了,一高兴就会涨他工钱提他级别。
良心就不要说了,专家们最不屑的就是良心,一斤能卖几个钱?
编辑于 2023-07-16 09:39・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者也 - 33 个点赞 👍
大家没注意看这个所谓专家是干什么的。她本身就是站在“那一边”的,摆明了就是属于“站台型”专家。对这种“洗白”式言论,有必要去讨论吗?争论吗?我一笑了之!
发布于 2023-07-15 14:36・IP 属地贵州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贵山道 - 21 个点赞 👍
对于已经有房的人来说,取消公摊,相当于房子直接打八折,很多人是受不了的。
但对于没有房的人来说,取消公摊,相当于房价直接打八折,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说公摊面积属于老百姓,说的是属于有房的老百姓。
而希望取消公摊面积的,都是没有房的,等着上车的老百姓。
至于会不会取消公摊?什么时候取消公摊?主要还是看房价能坚挺多久。
房价涨的时候,公摊应该也会悄悄地增加。
房价跌的时候,公摊也会相应的缩水。
发布于 2023-07-15 14:30・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王之葵托利 - 2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劼 - 19 个点赞 👍
公摊面积属于老百姓,那么老百姓真从公摊中得到什么利益了么?
按照常理来说,既然公摊面积属于老百姓,那么像电梯间,楼道等地方也是归业主所有吧,那么这些地方所产生的收益,比如说电梯间的广告收入是不是也应该归全体业主所有?那么请问有几家物业会把电梯间的广告费交给业主的?
所以别在那里打着我为你好,然后干侵犯他人利益的事了,大家都不傻,都明白具体情况到底是什么。某些专家这么为开发商说话,只能让人感到极度的虚伪。
发布于 2023-07-15 14:44・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沙羡君 - 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静静鸡与静鸡鸡 - 7 个点赞 👍
公共部分也属于老百姓?那从所有土地属于国家和国家由所有人民共有的属性来说,先按照 960 万平方公里除以 14 亿人公摊一下吧,最后发现一个房子的面积只是这个公摊的零头,这个零头要不就抹掉不算好了,大家回去搞福利分房吧。
发布于 2023-07-16 02:09・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Cat Chen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工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株冬青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听风君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黑白双丝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鸡智的娜娜 - 1 个点赞 👍
现在看
爆炒这个话题不一定是民间自发行为
公摊是物业里的公共部分面积
不管是不是单独算
都是要平摊到购房者得成本里去的
这个简单的道理
怎么一直有人整不明白
总是有人喷这个东西
仿佛这个概念有多邪恶似的
就真挺奇怪的
编辑于 2023-07-15 16:2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高山昙 - 1 个点赞 👍
1.强烈要求取消公摊,骗人的东西!纯粹为了赚钱的狗一样的设计。
2.房价里本来就包含了楼层设局,小区环境。什么【“公摊面积”过小可能导致电梯间狭窄、一梯多户、公共活动区域减少等配套设施问题,进而影响居住的质量和舒适度】
真是放屁,因果倒置。
你敢弄的差,人们自然不愿意出高价。你房价就得降价。
编辑于 2023-07-15 15:1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大叔206 - 1 个点赞 👍
这!位!专!家!的!观!点!是!正!确!的!
当然,需要补充两点:
一、从理论上,专家说的是对的。
二、老百姓就不爱听这个观点,不管正确不正确。
因为有共用设施设备和共用部位,包括供配电、消防、电梯、给排水、采暖通风,以及机房、管井、机井、通道和公共空间,就需要公摊,国际标准叫lU系数。
对共用设施设备和共用部位,权利人有按份共有的权利,有按份承担的义务。
上面说的是,从理论上,专家说的没错。
接着说问题。
业主行使共用设施设备和共用部位的所有权能,「很困难」!
事实上,现在住宅和商办物业的设施设备都开始进入重置更新期,但大多数项目都拖着不办。
电梯、供配电等大型设备的物理寿命为10-15年,弱电设备的物理寿命为5-8年。但现在,住宅维修资金一动,业主七嘴八舍补充很难,因此大家都拖着没有将设备报废了重置。
而且,有钱人懒得同普通业主打嘴炮,趁着前些年改善性房地产势头大的机会,不用手而用脚投票,趁设备未到重置期赶紧把房子卖了换新房,躲过以后的麻烦期。
没有换房的业主,已经遇到了对共用设施设备和共用「没有话语权」的问题。
在买房时,大家签署的业主公约和议事规则中,可能没注意到一个陷阱。
示范文本提供了两个可供选择的议事规则,一是类似「比例代表制」的方法,完全按照投票权数计票;第二种方法类似「多数代表制」,未参加投票的票数,按已参加投票的多数票加入计票。为了防止大家议事时锣齐鼓不起,各项目大都选择了第二种方法,业主们也稀里糊涂跟着签字。
这样一来,共用设施设备和共用部位权能,业主很难表达出自己的话语权。比如,一些小区要砍树,敏感于此的业主很难产生波澜。
最后的结果是,计入公摊的,说是属于我的,我却管不了;既然管不了,就别算到我头上。
刚才说的是「共有权」被使用坏了的情况。
至于中国老百姓为什么接受不了「共有权」这个东西,为什么一些人拧着脖子也不承认公摊,今天就不议论了。
编辑于 2023-07-16 07:26・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郭向东 - 1 个点赞 👍
很多人可能没想过一个点:取消公摊,最开心的是物业。
如果取消公摊,那么物业对付不交物业费电梯费的业主可就太省心了:直接不让你进门。你要是有办法爬窗进你家那另说,但是只要你不交钱,公共设施你就没有“使用权”。可以直接让你门卡打不开小区门,用不了电梯。
这可是国外的真事哦?美国严重点你欠管理费不交还可能给你拍卖房子,这也是实际存在的案例。日本禁止养宠物的公寓楼你敢养人真能有权力把你赶出去,或者把你宠物给你处分掉。等等等等。
国内正是因为公摊面积的存在,所以公共部分通过房产证和购房合同明确了属于业主“私产”,而在没有公摊的国外嘛..........
我之前做地产,赶上了好时候。现在正在转行搞物业,希望国家能及时取消公摊让我再赶上一波好时候。
发布于 2023-07-16 07:28・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公孙远方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Gaarmat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邓cl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化学教书匠 - 0 个点赞 👍
专家还是专家,是很会玩弄话术的。
它会把公摊面积和公共配套相关联起来,假设公共配套会出现问题,来肯定公摊面积的必要。
仅以我粗鄙的理解,公不公摊,其实只是房子计算价格的两种不同方式,没有太大的差异。符合习惯和国情即可。例如上例,你公摊50%,售价5W。不计算公摊可能售价就是10W了。
但是,强调公摊、维护公摊,肯定有它的私人目的:隐形高房价!
发布于 2023-07-15 15:3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jssz74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阿麦哥哥 - 0 个点赞 👍
看了这个新闻,也听了专家放的厥词。
真专家,理论上是无敌的。
专家说的没错,如果取消公摊,老百姓就没有好的配套了。
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专家一个月工资五千,到手只有两千,还有三千属于公摊,用于城市养护;如果取消公摊,每个月到手五千,专家就不能享受这么好的城市配套了。
什么?你一个月两千不够生活的?那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这套理论是没错的。
发布于 2023-07-16 04:2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早晚开个养猪场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葛吉夫 - 0 个点赞 👍
嗯,我是技术流的,算不上专家,只是做建设设计这行而已,不过应该比那些新闻学、经济学、法学跨专业答题的要专业些。我主要说三点:
第一是关于房产证以及购房合同上公摊的定义(买过房的翻下你家购房合同,没买过房的就当买房前预习,不是什么神秘资料,懒得上官网搜索的百度即有);
第二是关于公摊面积和房价的关系(其实很多明白人都说过了,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些人要哗众取宠误导公众注意力?是救兵请来的猴子吗?)
第三是关于这条新闻的解读(都是吐槽,没什么技术含量)
好的,第一个问题先上图:
房产证面积所包含内容 如图所说:你购买的房产证上的面积包含套内建筑面积,以及你户型所在楼栋的公共部分,有些说什么付了公摊钱却因为门禁到不了其他楼栋的,请放心,那部分钱你没付。你购买得这部分公摊都是你可能用上的,比如楼梯,确实电梯不出问题,不发生火灾的情况你确实用不上,不过你家里如果买个灭火器,一直到质保期都没起火导致用不上浪费了,你会认为白花钱了吗?
第二个问题关于公摊面积和房价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就是:毫无关系!毫无关系!毫无关系!
首先,商品房说到底也是一种商品,那么只要是商品它的价格就且只取决于成本+利润。跟你按套来卖,按各种面积集成来卖,甚至按斤卖没有任何关系。一个商品房小区肯定会有公摊部分,你可以取消这个说法,但是它的每一平方米是客观存在,它的建设成本也是始终存在的。一套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套内面积130平方米,公摊20平方米的房子,假设标价150万,难道取消公摊面积这个说法,这套房子开发商就只卖你130万了?
相信大家最近两年都看过什么东北房价白菜价,鹤岗几千块钱一套房,这些地方房价低是因为他们没有算公摊呢还是因为它们都是人口流出最大的地方?大家又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十年房价暴涨的地方都是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地方,这中间有什么联系难道不明显吗?
第三个问题新闻吐槽,我知道自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生存不易,但是为了博眼球就没有职业道德引口水仗还是略“JIAN”了一些。
专家原话: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副会长虞晓芬表示:“按照建筑面积进行计价或产权确认也是对老百姓权益的一种保护,因为公共部分也属于老百姓,这是合理的。”
说实话,专家这句话从理性角度来看我没看出什么问题,你的房产证上如果没有包含走道、楼梯、电梯这些公摊,以后到拆迁谈赔偿的时候,你怎么谈?有些答主硬要把专家这话往什么刚需改善上引口水,我真不太能懂这个逻辑。既然商品房的定价只和成本+利润有关,帮购房者把走道楼梯电梯厅什么确权到房产本,对购房者利益有什么伤害呢?
最后再次重申以下三个逻辑怪我就不和你们杠了,你们都是对的:
“行业内只要有一个犯罪全行业都是犯罪“
“国外不用的肯定是不好的”
以及“你是这个行业的,所以你就是既得利益者,肯定是昧着良心说话”
这三大终极问题可以适用于所有行业,甚至直指我国国本,这么大的话题交给其他大佬吧,我就是一个小小建筑师,求放过。
最后解释下问题里的公摊面积由谁来计算的问题,虽然我在其他问题里已经回答过了,还是在列一下:
首先,在住宅设计的时候,每一平方米面积不管是套内面积还是公摊面积,都是可以在图纸上查到的。
以上设计图纸均会有详细面积统计,并交政府审核通过归档,这个“详细面积”也是我们向甲方收费的依据,所以光是我们和甲方之间就会对这个数据有多重视,有多要求准确无误。
然后建筑设计完成后的所有图纸会交由政府部门审定留档,在这之后会有第三方测绘单位介入对所有图纸进行面积测算,他们也会形成一套独立的面积统计图纸及测绘报告。
再后,等建筑施工竣工后,会由施工方根据现场测绘编制竣工图,一方面是作为向开发公司的收费依据,一个是作为政府住建部门与设计、测绘交付留档资料的对比验核。
最后通过房管局审查备案后,建设单位才能办理预售,并根据测绘面积编写购房合同。
这就是你房产本上公摊面积的由来,如果你认为开发公司通过神操作把设计方、施工方、第三方测绘方、政府规划、住建、国土部门等都说服串通了一起作弊公摊数据,那这应该是个大案了。
编辑于 2023-07-16 02:04・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非鸟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