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小米汽车800公里续航售价14.99万元,真实性如何?
如果能做出来,性价比如何,技术水平如何?
- 219 个点赞 👍
我个人有三方面看法,先说结论:
1、网传小米汽车800公里续航售价14.99万,我认为大概率是假消息;
2、初代小米手机能实现惊爆价格与超高性价比有多方面原因,小米汽车不太可能完全复制;
3、小米汽车成本控制能力相对受限,部分米粉一味渲染“超高性价比”抬高预期可能适得其反。
1、网传小米汽车800公里续航售价14.99万,我认为大概率是假消息;
汽车产业是很长的产业链,关注度较高的产品很难做到完全保密。
就目前产业链的消息来看,初代小米汽车是对标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海豹的中型轿车。
这样的车身尺寸,若要实现800km的WLTC续航,较高能量密度的新锐动力电池是免不了的。
倘若小米汽车参数果真如此惊艳,那么采用100度电池,采购成本每度800元,已经是相当保守的预期了。
这就意味着,小米汽车仅动力电池成本就至少8万。
考虑到小米汽车大概率在舒适性配置和座舱智能化方面不会过于吝啬,动力电池成本占整车BOM成本的40%,同样是比较保守的估算。
算下来小米汽车BOM成本就逼近20万,这要是售价14.99万,我觉得小米不如干脆做慈善。
所以说,小米汽车800公里续航售价14.99万,我认为大概率是假消息。
而且从产业链消息来看,小米汽车的标准续航版和长续航版至少有两种动力电池配置。
我个人认为,小米汽车标准续航版想做到14.99万都很困难,就更不用说长续航版本了。
2、初代小米手机能实现惊爆价格与超高性价比有多方面原因,小米汽车不太可能完全复制;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不论是当初造手机还是如今造车,初代小米都是市场内的新玩家。
新玩家出货量存在不确定性,产业链议价权相对有限。
如今小米造车,尚且可以依靠小米过往的成就和世界500强的体量背书;
虽说造车远比造手机更难,但想想也知道,初代小米手机的压力也不小。
初代小米手机能够实现极其劲爆的性价比,在我看来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初代小米砍掉了所有线上渠道成本,且当时线上渠道成本极低。
我不知道现在为小米汽车欢呼呐喊的米粉,有没有认真看过小米1代发布会。
在1999的震撼PPT出现前,雷总曾郑重其事的强调:
我们把渠道成本全干掉了
智能手机售价一般也就是几千块钱,线下渠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相对高一些。
而且小米手机初代发布时,线上还处在爆发期,线上渠道成本、流量成本和获客成本都很低。
砍掉线下渠道专攻线上,这是小米手机一鸣惊人的重要原因。
而在智能电动车行业,全靠线上卖车现实么?
之前已经有多少互联网公司尝试过纯线上卖车,结果又如何呢?
而若是走线下或者线上线下融合,且不说小米有没有能力优化渠道成本,现有的造车新势力不是早就在推进直营和线上线下打通了么?
小米有铺设全国的小米之家,我相信渠道建设能节省不少力气。
但是指望小米汽车在渠道成本上能复制小米手机的成功,我个人认为希望不大。
另一方面,小米手机超出预期的性价比,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产品定位和差异化。
初代小米手机发布时,对比的是苹果三星Moto等大品牌的旗舰机,1999的价格的确非常炸裂。
但仔细分析的话,实际恐怕并不是那么简单。
这一点当年还不明显,毕竟小米相当于开创了新的产品定义或产品形态。
但是换到现在,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应该就能明白:
红米K60 Pro、一加11、小米13、iQOO11等等线上机都采用旗舰处理器,实际综合成本和售价跟旗舰机比都是有差距的。
这一点在早期时可能还不太明显,但随着苹果三星华为御三家的高端建设逐步推进,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小米数字系列和业内旗舰的差距逐步拉大,大家可能就看的更清楚。
某种程度上来说,小米率先将旗舰级性能放到中高端机型上,开创了“线上旗舰”这一全新的产品门类。
这也是初代小米手机性价比“超出预期”的重要原因。
而在智能电动车行业,还有类似的机会吗?
不论是行业领先的续航,优秀的智能化还是高阶辅助驾驶,行业内现有的中级轿车都不乏类似产品吧?
说到底,小米汽车入场时,智能电动车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
各厂商该卷的都卷了,恐怕没有非常明显的市场空白可以被小米捕捉。
另外其实还有一点,小米手机早期缺货比较严重。
一直有传言称,小米有意无意借助时间错位玩了一个游戏:
早期的定价实质上近乎亏本卖,所以控制产能减少出货,同时劲爆的价格作为免费广告吸引眼球。
中后期零部件成本下降,小米定价有的赚,这才开启大规模出货。
只是我个人认为这种看法本身存疑,并不见得是事实。
更关键的是,汽车产业周期长,类似手段需要的等待时间也更多。
马斯克倒是实打实用过类似手段,典型就是特斯拉新品发布时,续航相比同时代产品往往非常惊艳。
但实际上特斯拉交车往往是一两年甚至数年后,随着动力电池技术进步,特斯拉的续航并不一定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很显然,类似手段建立在交车时间长达一年甚至数年的基础上。
小米汽车本身入局就晚,交付再拖一两年,黄花菜都凉了……
即使小米主观层面有意采取类似手段,客观上也等不起。
3、小米汽车成本控制能力相对受限,部分米粉一味渲染“超高性价比”抬高预期可能适得其反。
小米汽车续航800km售价14.99万,这个消息我印象中最早是米粉在传。
在知乎、微博甚至雪球等各个平台,我都看到有米粉在渲染小米汽车的“超高性价比”。
14.99万还不是最夸张的,我见过有米粉信誓旦旦的表示小米汽车很可能复制比亚迪秦冠军版9.98万的绝杀价格。
近期流传的这张图,更是疑似是来自小米的语音助手小爱同学。
我不清楚这是否有小米官方的参与,但说实话,我认为一味抬高预期可能适得其反。
关键就在于,现阶段小米汽车的成本控制能力相对受限。
应该承认,小米的确采用了不少手段,尽可能提升初代汽车产品的性价比。
从供应链的一些传言看,小米在与供应商谈判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努力压低成本。
甚至不乏有供应商给到小米非常优惠的价格,就是赌小米汽车将成为爆款。
倘若小米汽车销售达不到预期,供应商都很可能亏钱。
小米汽车的售价不到最后一刻恐怕都说不准,但就目前信息来看,小米汽车很可能延续“定价贴着BOM成本”的思路。
但不得不说,类似手段是有极限的。
以前回答我曾分析过,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两大巨头(比亚迪和特斯拉),在垂直整合和规模效应方面有巨大优势,成本控制能力领先全行业。
更进一步说,未来成熟期市场中,可能也只有具备高度垂直整合能力的玩家才能成长为头部车企。
事实上,目前行业内也已经有此迹象。
特斯拉投资46800电池、自研HW系列算力芯片,垂直整合能力一直都是行业前列;
比亚迪在动力电池、IGBT、SiC等领域浸淫多年,全产业链能力堪称行业翘楚。
华为海思自研的MDC算力平台、激光雷达、电驱动模块更是已经在多款车上搭载,自动驾驶全栈技术更是雄心勃勃。反过来看小米汽车,成本控制能力上有足够显著的优势么?
新能源汽车最重的成本——动力电池,小米有自家的技术和产能么?
未来智能电动车成本的另一重要来源——车机和算力芯片,小米有自家的方案么?
甚至就连小米建厂造车的路线,长期看相比代工或许能减少成本,但短期内成本支出反而增加了。
所以我认为,即使初代小米汽车贴着BOM成本定价,最终能获得的价格优势也有极限。
考虑到小米一直在努力冲击高端,也尝试过摆脱“性价比”的标签,一味渲染小米汽车的超高性价比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我能理解米粉支持小米、为小米汽车宣传的心态,但我个人认为:
反复渲染小米汽车的“惊喜价格”,一旦实际价格达不到预期,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适当降低预期,为发布会保留更多惊喜,可能是对小米更有利的做法。
编辑于 2023-06-27 07:26・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现实主义理想者 - 206 个点赞 👍
800Km续航,看谍照又是B级轿跑,售价14.99万元?
这不是真实性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不能找小米汽车来做,他们做不出来。
得找雷军电动来做。
找他们花七八万买块800km续航的电池,在上面手工焊上沙发和铁皮,应该能做到14.99万。
编辑于 2023-06-26 16:52・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科技Yttrium - 87 个点赞 👍
小米汽车第一款看这半年来的预热应该是轿车。
所以我们看800公里的续航,可以对标到汉EV的数值。
汉EV 715的CLTC续航,电池包就是85.4kWh了,小米要跑800公里,怎么也要95kWh了。
当然,对于小米来说,现在锂电池降价是一个行业机会,但发布怎么也要年底了,提车都明年了。
而现在锂电池已经降价半年了。
国产的碳酸锂都跌到前期平台价格开始反弹了。
按照23Q1的价格来算的话。
那么小米95kWh的电池,每kWh也得800元,也就是7.6万的成本。
这基本就把传闻的15W售价掏走一半了。
按照一般的无智能驾驶新能源车成本测算,电池占总成本35%左右,小米这个车整车BOM成本在20W左右。
那么智能驾驶部分小米用料不会差,按照现在中高档的配置来看,智能驾驶部分BOM成本也得20000左右。
那么小米这个车粗略估计成本也得22W起步的BOM成本,加上研发,销售,前期投入,算小米卖25W堪堪不亏本。
所以这个15W的售价妥妥是来捣乱的,纯纯的劣质谣言。
那么整车的成本能不能继续优化呢?那肯定有很多元器件是可以持续优化成本的。
但作为成本的大头,比如电池,其实到了5月就已经跌到位了,后面价格其实是开始回升的。
因为道理很简单,作为成本大头的碳酸锂都跌到位了,电池的成本也没办法太往下降了。
之前碳酸锂跌的时候,很多锂矿主就干脆直接停工,给自己放假了。
反正碳酸锂是刚需,我只要停产,供需关系变化,那么你缺料了就得嗷嗷叫。
前面碳酸锂需求嗷嗷好,锂矿企业手里现金流大把,只要不瞎扩产能,现在能熬很久。
说白了锂矿才是稀缺资源,短期看供给过剩了,中长期看全球锂矿就这么点产能,我根本不愁卖。
所以除非小米能在大半年的时间内,把电池之外的成本下降50%,那么15W的定价是肯定不可能的。
我对小米第一辆车的预期价格在25-30W之间,就是对标Model Y和汉EV。
目测主打三手牌,第一是续航,第二是本地化智能驾驶,第三是智能座舱的配置。
发布会上就续航电机数据吊打一下,然后智能驾驶搞个跟特斯拉的对比,最后智能座舱搞点会动的小机器人啥的,发布会就结束了。
结束之后大家看小米价格出来了,配置也清晰了,然后再开始出自己的牌,毕竟产业降价又不是针对小米一家降价,大家都降价。
小米其实没啥主动性,我觉得小米汽车前五年毛利蹦得住,五年后能有点净利就算很牛逼了。
小米不会做十几万的车的,供应链能力跟传统车企没法比,大家没发现新势力做的车,卖得好的基本都在20W以上?因为这个价位你供应链能力差点,只要卖出去了,还是有毛利的。
十几万的车就太极限了,而且竞品太多了,小米做就是纯粹找死。
什么?烧钱打价格战?
小米2022年亦庄工厂二期启动,23年年底投产,设计产能1000万台高端手机——现在小米高端手机销量有1000万吗?
红米赚钱?不是忙着跟一加打价格战呢?
iot赚钱?家电行业有啥暴利的机会吗?
钱从哪来,难道是把小米印度卖给印度人?
发布于 2023-06-27 14:19・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学写作的丧失 - 39 个点赞 👍
注意看,左上角,是小爱同学的标志。
散了吧,不是小爱同学有多了解小米汽车,而是这货的智能程度有待商榷。
大概率是扒了之前网传的一些谣言,小爱同学搞了个配置分级和售价阶梯出来。
800km纯电续航,只要14.99万元,希望业内人士算一下电池的成本。
稍作对比,零跑C11的502km续航版本,价格也标到了15.58万元。
噢,提到小爱同学,我一般就用两个功能:1、定闹钟;2、找不到手机的时候呼唤它,它可以回答你的。
发布于 2023-06-26 12:2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曹安同学 - 29 个点赞 👍
14.99万要能跑800公里续航,那只能说明一件事,续航绝对在虚标
价格在15万左右的电车真实续航,在400公里左右这个我信,800公里你用的啥电池?
毕竟这个价位的电车大多采用的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加上成本限制,电池容量不会太大(一般在50度左右)
800公里续航是啥概念,至少电池的容量得100度起步
在目前20万以内的市场,各家都在价格内卷最严重的时候
就连比亚迪为了卷市场,连汉和唐全系车都标配的磷酸铁锂电池,来降低自己的成本了
现在各家的电池性能水平有差距,但差距不可能如此之大
更何况目前三电技术趋于稳定之后,主机厂想价格内卷走量,只能释放了平台化的价值
在油车时代的时候,主机厂就是通过平台的优势,可以在段时间之内迅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
从最早的福特的流水线开始,到大众的家族式的套娃策略,通过一个平台兼容多款车型匹配和制造,来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规模优势
以特斯拉利用2个平台和4个车型(MODEL 3/Y/SX),利用平台化公用直接实现75%的零部件的通用,直接把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极致的压缩
所以特斯拉的利润超越很多主机厂,也有随时降价的空间
这么干就等于是跑量来换市场,一台车的利润少点儿,卖得多了,也赚,这就类似于批发和零售的差别
但目前小米连车型都没有上,市场规模也没有起,按照800公里的续航14.99万,这个打死我也不信
要么又是谣言或者就是这车续航绝对虚标很严重!
不过从这个图片暴露的价格14.99和21.99万,小米可能有一个三元理电池版本和一个磷酸铁理电池版本,但续航达不到这么逆天级
不过雷总真的能给一个续航800公里级别,电池度数实打实的100度卖14.99万,啥也别说了,我服,毕竟这么敢这么亏着卖的,我也只服小米!
作为小米发烧友的米粉,还是希望,雷总真的能成功把市场价格打下来(虽然目前来看不切实际,但万一了?)
编辑于 2023-06-26 18:03・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0 个点赞 👍
1.小米汽车的销量还得依靠现有的米粉群体,无论小米汽车的性能堆料如何诱人,说实话,很难想象精打细算的米粉们会花超过15万来买一辆车,还是初代版。
2.对于很多人来说,买车颜值是第一重要的。小米汽车的轮廓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屁股后面大大的小米(xiaomi)拼音就有点像哈佛和比亚迪了。这一方面意味着,它要和长城和比亚迪进争夺客户。另一方面,意味着小米汽车还需要用大大的小米字体来进行自我宣传,也就是用颜值换广告的意思。也就是说,初代小米汽车是用来刷人气的,没指望在价格上起到回流资金的作用。按照这个逻辑,定价在13万比较合适。
3.之前有消息传,小米在型号审批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我猜测这种困难大概率是出现在定价方面。如果你的定价会引起市场的大震荡波动的,官方是不会给你批型号的。所以,个人预测他还是应该在13万左右,再大胆一点想象的话可能会出现124900元。
4.以上所说的,都是小米汽车的低配版裸车价,个人预测区间应该是12.49万至14.99万,具体数字还取决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以及各种促销优惠的叠加。如果对小米汽车真的感兴趣,可以准备13万拭目以待。
5.为什么说准备13万就可以拭目以待了?小米汽车的价格也不可能低到11万,因为现在的定价越低,未来上调价格的难度越大。小米汽车应该不会像小米手机一样,用10年的时间把价格调上来,小米自己等不及,市场风险也扛不住。
发布于 2023-11-30 17:42・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喝茶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