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英国天然气公司 10 月 28 日警告称「天然气库存只够用9天」?英国该如何应对这个冬天?
- 536 个点赞 👍
天然气从业人员来解释一下:
现在有四条新闻:
1.天然气期货价格已经变成负数。
2.天然气仓储满了。
3.美国的天然气以四倍价格卖给欧洲。
4.英国天然气库存只能用9天。
这几条新闻怎么看,怎么都看不懂吧?
怎么一下天然气价格不值钱了变成负数,美国还能卖四倍价格。
怎么仓储都满了,天然气只够用9天?
互相矛盾。
—————————————————
先解释一下:天然气卖价翻四倍,期货价格负数和仓储满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天然气是香蕉,英国生活的都不是人类,而是动物园里的猴子。
猴子一天不吃香蕉就会焦躁不安,所以要大量的香蕉。然后花大价钱从漂亮国进口了四倍价格的香蕉。因为买香蕉要实打实的付出,所以漂亮国的香蕉坐地涨价,涨到了四倍。
但是呢,欧洲的冷库就那么点大,存不了那么多。那些买香蕉的商人,一船船香蕉都在海上飘着等着卸货。
卸货得有猴子帮忙吧?猴子都累到罢工了,冷库又不够。迟早烂在自己手里,所以这时候香蕉的期货价格一直降。
但是你租船,船油,人工,仓库得要钱吧?所以期货价格就变成了负数。
—————————————————
不是说仓库都90%都满了么?
为什么天然气还会只能用9天?之前不都是说能用好几个月撑过冬天?
还是利用之前的回答。
政府所说的够多少天,基本是说把工商业都停了,只保居民用气。国内是这样,我不觉得国外就会不同。
之前国内搞城市运行三年专项整治活动,其中有一条就是,各市要建LNG仓库,为年度用气量的5%+7天(也就意味着365*0.05+7=18+7天),事实上7天保供就已经很难了,就别说那5%了。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都默认忽视掉那个5%。只保7天全运行的量,5%也是居民用气的量。
这个7天,是实打实的7天,各省市都在建。也就和英国的这个8天差不多。
所以我的结论是,只报居民,能过冬。要保工商业,铁定死翘翘。
—————————————————
顺便普及一下冷知识:一个大工业企业一天用气量,可能是欧盟国家一个国家居民的用气,如果这个国家是以重工业为支柱的话(比如德国)。所以之前德腿子都在吹德国的储量都满了,不用担心冬天。
而实际是居民用气这点毛毛雨,真影响不了,也不值得燃气公司涨价。但是工商业会!所以经常会看到工商业抱怨高气价,而老百姓觉得气价没什么变化。
————————————————
为什么一开始,欧盟吹的那么厉害?
因为他们以为底下来的数据是能够保好几个月的。
但是现在为什么叫苦?
因为战争一直拖,燃气公司亏不起了。
德国索性直接将能源公司国有化,直接插针头输血了。
有些大工业,直接搬到美国和中国了。
————————————————
再讲一些关于燃气输配的事。
LNG的船,都在港口停着,如果把欧洲各国的码头装卸工人都集中力量卸货,可不可行?
答案是也不可行。
LNG是零下160℃!而且还是带压状态,而且还是易燃易爆物品,必须通过专用码头卸货。
同一卸货燃气管道,长时间卸货的话。管道连接处会结冰。对输送管道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LNG卸下来了,到了LNG的储罐,也不是想进去燃气管道就进去。
要先把LNG汽化从常温次高压/中压状态下的天然气。这中间需要有大量的气化器。国内很多企业也有这个毛病,就是LNG储罐够了,但是气化器不足。
LNG汽化过程要吸热吧,长时间吸热就会导致气化器翅片结冰,影响LNG吸热汽化。
如果说大量建气化器呢?
但是咱拍拍良心,你凭什么短时间内建大量气化器?
———————————————
英国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可以让新上台的印裔首相和印度商量一下,从印度大量进口牛粪。
————————————————
再补充一下,如果管道燃气有的选择的话。LNG永远都是用来应急的。因为LNG量小,不方便。
——————————————————
再补充一下,LNG大概是工况状态下的天然气体积的600倍左右,和温度气质有关。
但是这个量吧,也就燃气管道多开几分钟的事情。
所以不要觉得LNG储罐满了,能有多大用。
———————————————————
编辑于 2022-10-31 10:30・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三尺长锋 - 417 个点赞 👍
最近的新闻反复横跳,一会儿天价,一会儿负价;一会儿多了,一会儿不够,看得我都想笑,求求了,招两个工科编辑不好吗?既增加新闻可读性,又解决一下工科学生的就业难、内卷强、加班多、头发少等问题。
不管新闻怎么报道,大家只需要记住我举的这个例子,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简单说,可以把天然气供应,想象成居民自来水供水。
一、欧洲天然气供应问题是什么?
是你在巴黎住着,已经习惯了水龙头一拧就出水,而不是家里放一个30吨的大缸存水。(管道供应为主)某一天自来水停水了,只能拿出家里的锅碗瓢盆来蓄水。
二、为啥不买大缸存水应急呢?
因为你家的房价40000一平,买来放大缸,就为了应付小概率停水事件,脑子应该是抽了。关键是那个大缸如果不用于存水,别的毛用没有。
三、停水后只能高价买怎么办?
无所谓,水价翻十倍,你也用得起,毕竟你在巴黎,收入基数高,而且政府为了舆情,出手干预、补贴居民天然气价,传导到你这里,影响已经很低。但是大量用水的企业就炸了,同样的企业,在欧洲成本翻了几倍,在中国屁事没有,必死无疑啊。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嘲讽欧洲能源危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一定觉得是夸大其词、小粉红自嗨而已。但同时也承认:物价涨了,失业的多了。
四、缺水怎么还会价格崩盘?
你有一个叫做“阿妹你看”的朋友,专门做送水生意,看你缺水,马上送货上门,一边强调自己也没余粮,只是朋友帮朋友,一边推动价格越来越高,搞得你恐慌性购入,晚了生怕渴死。但是你这个朋友,嘴上说没有,实际上库存深不见底,你家的锅碗瓢盆全装满水了,它还在一车一车的拉,造成了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只能在某天降价销售,甚至宁愿白送。那一天,你气的一拍大腿,我擦,买早了。但是没有办法,因为人家一看供过于求,确实也不送了。
五、存满了怎么还会缺水?
因为你能储水的东西就那几个,你老婆一看,家里能装的都装得差不多了,但是一合计只能用9天啊,咋整啊。没办法,既不需要又需要,你也薛定谔式缺气了。
六、为啥不再买几个盆来装水?
因为小打小闹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还要是买个30吨的大缸。
七、为什么不买大缸呢?
你在想:这停水还能停到2023年么,万一2023年就来水了呢?这大缸不是废了?哪怕2024年才来水,也不值啊。
于是问题又回到了第二个。
(以上,锅碗瓢盆对应:当前储气装置的最大富余能力和临时性储存装置。30吨大缸对应:系统化、规模化的储气基地)
举例供参考:
编辑于 2022-10-31 19:53・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七匹喵 - 117 个点赞 👍
冷知识:英国是能源净出口国。
我要是说我工资只够花15天,是不是觉得很惨,实际上我每周发一次工资。
英国的天然气库存只能用9天肯定是真的,但是每周都能补充也是真的,所以说这是一条毫无意义的新闻。
我还是那句话,欧洲买的能源太多了,冬天会暴跌,还会二次出口。
发布于 2022-10-31 11:38・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张维卿 - 5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Rneoanderson - 53 个点赞 👍
左一个英国天然气公司,右一个英国天然气公司。
人家是没有名字?还是就叫「英国天然气公司」?
新闻引述,请写正确好吗?
究竟是哪个「英国天然气公司」?
真正的英国天然气公司,British Gas,已经在上世纪90年代私有化之后,名称没了,拆分成了几个公司,其中之一就是Centrica,中文名叫森特里克,主要负责英国境内的天然气供应,是英国境内近百家天然气市政公司中最大的一家。其二,就是可能名称上比较混的是BG,这个BG可不是缩写,就叫BG,主要做的是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业务主要在海外,进过世界500强,不少不专业的翻译,仍然翻译成英国天然气公司。
注意,Centrica和BG,是独立的公司。
这里的英国天然气储备设施,是Centrica的,不是BG的。你这个新闻引述,还是不断的说英国天然气公司。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误区,它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英国天然气公司」,Centrica仅仅是其中一家英国的天然气市政公司。它有名字。否则,极其容易让不了解的人,先入为主的认为:
英国天然气公司,是英国最大的、国有的、天然气公司,具有垄断地位,例如我们国家的两桶油、国家电网这些。
那么,你仅仅是一家天然气市政公司,怎么可以去警告英国天然气储备呢?
我两天前就看了相关的原文,没看到这个警告的情节。关于重开某一储备设施的新闻,3天前就挂在了官网上:
是实在不明白,为何这两天国内的转述,全都是「英国天然气公司」,而不说森特里克,哪怕加一句英国最大天然气市政公司也行啊。?
但是,说到人家CEO时,是加名字的,而且中文翻译准确,上面的报道:
英国天然气集团首席执行官 克里斯·奥谢
是这位老兄:
明明伦家是Centrica的CEO!
这事,就好比外媒报道华为,却从头到尾一直说「中国手机公司」,这太容易让别人一头雾水了!雾里看花,越看越朦(hu)胧(tu)啊!
储备只能用9天?很多国家,根本就没有天然气储备
确实,现在英国的天然气储备,只够用9天。但是,这个少吗?这个多吗?
其实天然气储备,更大的作用,并不都是「当切断一切供给后,我还能用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很多国家,根本不是这种思路。
他们储备天然气,主要是平抑价格的,当天然气价格低迷的时候,就增加储备;当天然气价格高企,就拿出储备,来降低市场价格。当然了,赚取了差价。
这个好比我国的猪肉储备,也是这个思路。我国猪肉储备大概20万吨,但我国平均每天消耗的猪肉是15万吨,全部储备不够吃两天,就能说明我国的储备猪肉太少了吗?就要没猪肉吃了吗?
猪肉的供给,主要是市场。
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天然气的供给,也是靠市场。只是当今俄乌冲突之后,天然气成了地缘政治的砝码,天然气储备才被如此关注。
我们来看欧洲的数据:
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国家,根本就没有天然气储备设施!
比如英国领国爱尔兰就是。很多人要说,这些都是小国,也确实是。关于储备这件事,现在说的最多的是德国,看看德国是什么情况?
90%以上的天然气依赖进口,并且出海口只有大西洋,没有地中海(北非、西亚都是产油气国),且是经过了两道海峡之后的大西洋。这个沿海的地理位置,远远不如英国,英国直接面对的是广大的大西洋啊,特殊情况,极难对英国实行封锁。
英国有60%的天然气依赖进口,自己也是产气国,北海油气田能够自己产一些。
对俄依赖方面,2021年,德国大概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此前还超过50%呢,丑国懂王在位的时候,不断的提你德国的能源不能过分依赖俄罗斯,要分散,默大妈撇嘴,根本不听。
英国天然气来源,第一是自产,第二是挪威管道,第三是包括美国、北非、中东的其他国家,第四才是俄罗斯,俄罗斯的份额只有4%。
我们来看看这个「英国天然气公司」的Rough储备池!
英国没有国家的天然气储备公司,储备工作,主要就是一些私有公司在做。
这篇报道中,说到的储备池,是Centrica公司的Rough储备设备。有趣的是,这个Rough早在2017年彻底关闭了。今年重新,按照题主的报道来看,一下英国的天气储备就增加了50%!
然而,国内的报道没有说,这个Rough仅仅重开了20%的「储能」!因为整个Rough的储备能力,占到了全英国的70%,其他储备池加起来也只有30%。70%的20%,就是14%,确实相当于30%的一半!
私有公司嘛,毕竟都是为了盈利,天然气价格低的时候,吸收进来,高位抛出。现在欧洲的天然气期货价格大降,LNG船在港口排队卸货,Centrica可能认为,是时候干一票了!
至于这个Rough为什么要关闭,实际上这个要和整个欧洲的能源转型说起,它是想存氢气的。欧洲绝大部分国家,都在极快的「可再生能源化」,并且大部分国家在不远的将来基本达到碳中和。哪怕比较注重煤电的德国,也达到了一半以上的电来自可再生能源,瑞士、奥地利等国更是70%左右的电来自水电(石化能源发电量几乎忽略不计了)。
可再生能源电最大的问题,就是储能。发电是有峰谷的,比如晚上没法太阳能发电、干旱没法水力发电,白天和雨季发的电,需要储能,否则就是直接都浪费了。电池储能,实在太贵,且根本不够。
现在欧洲的做法是,普遍的规划「氢储能」,把发电高峰期的电,用来电解水,储备好氢气。
Centrica公司,过去的说法是Rough是用作储备氢气的,现在的说法是储备氢气和天然气两种能源。但目前也仅仅开了Rough的20%。
英国人,过得了这个冬吗?
这个势必有点杞人忧天了啊!
事实上,相比德国、意大利等国,今年的电价和天然气价格大涨,英国相关大涨的新闻不是很多。
因为英国限制了电和气的最高价,每度电不能超过34便士,相当于RMB两元多吧,天然气每度不能超过10便士。
此外,虽然特拉斯因为各种收缩的计划遭到反对,导致辞职,但英国对老百姓的补贴,一点都不收缩,甚至比德国还多。
1,从10月到明年3月,总共6个月,英国zf给老百姓部分减免电费和天然气费,每个月66英镑,总计400英镑。按照最高电价的现价来算,那么至少每个月给老百姓家减免200度电。
2,使用燃料油的家庭还可以获得100英镑。
3,800万低收入家庭,额外可以获得650英镑。
4,残疾人还可以额外150英镑。
5,领取养老金的,还还还可以领取300英镑。
以上这些,是可以叠加的。如果双11可以这样叠加用券,请问最终入手几折?
这些补贴,我看了下,和德国相当,远超法国和意大利。
当然了,那些平时每年用电、用气,达到5000欧元/英镑的家庭,你就别担心人家会没钱过冬了。
拿了这么多补贴,平时省吃俭用的,补贴之后还能攒钱呢。大部分人家,能源支出是不会有多少差别的,土豪家庭那么肯定会增加支出的,但时候看好了,各大社交平台上晒,哎呀我家一个季度电费、天然气费2000欧元/英镑,看他们的炫富表演就是!
另外,电和燃气,会缺吗?
其实不管是英国,还是其他欧洲国家,整个能源供给的冗余,还是比较充分的。看看今年8月份,欧洲的高温和干旱,都超过历史最高值,用电量急剧攀升。法国又遭遇了核电黑天鹅,8月份核电发电同比少了30%(法国70%的电来自核电)。罕见干旱导致水电枯竭,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等国,高依赖水电。
即便如此,整个欧洲也没发生居民限电,企业做三休四。
说明欧洲的能源供给,冗余量是非常大的。
英国本来进口自俄罗斯天然气比较少,只有4%,其实牙缝里省都可以省出来这些,更不用说本国可以增产,挪威可以多进口,土豪们省一下就都出来了。
杞人忧天,没有必要。
很多网友说:居民生活没问题,但工业不行了呀!去工业化了呀!
那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是不是真的如此?
其实和能源、化工、高耗能,直接相关的英国企业,第一个我想到的是BP,也就是嘉实多机油的母公司。
都是直接看最新的财报:
一个季度,利润进百亿美元,接近增长了200%,还要继续说吗?
其实化工企业,英国也是有超级巨头的,英力士,了解的网友应该比较少,是全球前十大化工企业之一,我们看英力士的最新财报。
2022上半年营收117.15亿欧元,上年同期为85.63亿欧元,同比增长29.2%。当期净利润12.99亿欧元,上年同期为10.44亿欧元。
好像也不差,还有正增长。
第三家,是全球前20,英国排名第二的化工企业,林德,这家刚刚发布了第三季度的财报:
10月27日Linde(股票代码:LIN)公布财报,公告显示公司2022财年第三财季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2.73亿美元,同比增长30.03%;营业收入为87.97亿美元,同比上涨14.72%。
三季度,是完全涵盖了8月份的能源价格暴涨,之前是长期连续温和上涨。即便如此,三季度的净利润还有30%的增长,而营收也增加了14%,说明今年三季度的利润率也比去年翻倍了!
所以,有没有发现?这些和能源、能耗、化工原材料,最直接相关的英国企业,经营和盈利能力都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相反很多增幅都非常大,尤其是利润增幅更大,比以前更好赚钱了!
所以,真的是欧洲化工企业去工业化吗?事实上,现在欧元区的失业率,是有记录以来最低;英国的失业率,也是五十年来新低。
工厂倒闭的,或者产线关闭的,这个当然有,但更要看整体。我们市,最近十年的纺织产业产值连年下跌,相关从业人员越来越少。但这十年来,我们市的人口大大增长了300万,并且人均GDP翻倍。如果仅仅关注那些连续倒闭的纺织企业,的确是可以得出我们市越来越不行的结论。
但事实呢?
这些企业,确实面对了上游更贵的原材料,但下游市场的涨价幅度,更大,所以他们获得了更大的利润。
其实国内也一样,能源价格上涨,我们看两桶油,今年的原油价格涨太多了,但两桶油的利润更多了。这是一毛一样的。当然,由于两桶油旗下的部门超级多,分公司超级多,也肯定会有一两个小部门,或者分公司不行的。但能说明是整体吗?一直聚焦这几个小部门、销分公司倒闭,有意义吗?能得出想要得出的结论吗?
生活不易,朋友们,多关注自己。。。
编辑于 2022-10-31 19:45・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电眼 - 25 个点赞 👍
废话,英国有北海气田,即插即用,你家里有插座的时候需要去买一堆充电宝吗?英国不像法德那样过度依赖俄国天然气,所以英国才会有底气对俄强硬。
另外我是真的佩服高赞那位自称“天然气从业者”俄友的嘴硬能力。
你们俄友这么想赢为啥不穿越去1小时22分成真的那个平行宇宙?我们这个宇宙的天然气价格真的崩盘了,你们再嘴硬也没用的啊。
编辑于 2022-10-31 13:39・IP 属地陕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webashrat - 13 个点赞 👍
欧洲人在接下来的冬天里,会不会挨冻?
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本质上,根本不存在能源短缺的问题,这就是个成本问题。只要价格能举高高,就没有买不到的能源。
想想看,连能源匮乏的印度和土耳其,都做起了能源中间商,靠向欧洲出口俄国液化天然气,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不存在欧洲人挨冻的问题,只存在欧洲人挨宰的问题。
欧洲人享受俄罗斯优质、廉价能源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结果带来的注定是通货膨胀。短短半年,欧洲天然气价格涨了五倍,电价涨了十倍,“西式民主自由”的价格,真心不便宜。
能源价格高企的同时,生活必需品价格必然水涨船高。石油和天然气,是最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化工产品。
所以,我们“活久见”地看到,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德国,今年罕见地出现了贸易逆差的情况。
通过这次能源危机,大家发现没有,俄美相争,欧洲人先死。别看欧洲的GDP远远高于俄罗斯,最后拼来拼去,拼的是人类最底层的需求——能源和粮食。俄罗斯的GDP虽然不高,但都是实打实的硬通货,而欧洲的GDP虽然很高,但是在战争和瘟疫面前,就像歌词唱的那样——全都是泡沫。
欧洲工业国尚且如此,美国金融国就更不要说了,全都是海市蜃楼,哪天全球“去美元化”过了一个临界点,美国的好日子就彻底到头了,像沙子做的城堡一样,随风而去,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像“三国杀”,哪三国呢?俄罗斯,美国,欧洲?no,no,no,一盘散沙的欧洲被吃的死死的,杀不了别人,只能切腹自杀。主权不统一的欧洲,在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中只能当配角,当不了主角。我们常说中国一定要大一统,必须要大一统,为什么?欧洲就是一个最好的反面案例,不需要再啰嗦了。
在可见的未来,在我们有生之年,欧洲将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今天我就把话撂在这里,我们一起来见证。
所以,“三国”当然是中、美、俄三国。在三国面前,欧洲都只是棋子,稍微比乌克兰强一些,乌克兰是棋子的棋子。
发布于 2022-10-31 00:05・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城小府a - 12 个点赞 👍
英国每年天然气需求量约770亿立方,其中英国在北海及爱尔兰附近有油气田,每年生产天然气约320亿立方,剩下的主要是通过挪威、美国、俄罗斯进口,但是其中俄罗斯的进口量仅有4%,所以俄乌冲突对英国的天然气来源影响不大。
也正是因为英国能生产天然气,而且对俄罗斯依存度不高,再加上与美国不可言说的关系,所以英国的天然气仅有的不到40亿立方的储备相比法国的160亿立方和德国的210亿立方相比水平不高。
整体来说俄乌冲突对英国的天然气来源没有构成太大威胁,但是英国依然避免不了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所以英国今年下半年通胀也摸到了10.1%的高位,这也是特拉斯上台后出台1000亿英镑的能源支持计划的原因之一。
不过英国的天然气储量一直在减少,再加上今年天然气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大约26%,储量消耗的会更快,未来几年英国的对外依存度可能超过70%。
评论区有提到苏格兰的问题,我再多说几句。
苏格兰在2017年发现了一个Behemoth油田,储量10亿桶左右,大大缓解了苏格兰的油气资源紧张。但是苏格兰一直存在严重的独立倾向,2013年曾经组织过一次全民独立公投,最后以55.8%的比例被否决。但是苏格兰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今年表示将在2023年10月19日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以现在英国的经济形势,外加能源价格暴涨,苏格兰搞不好真就独立了,到那时候英国的资源情况会更难看。
编辑于 2022-10-31 10:49・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那时风雨 - 8 个点赞 👍
根据中国国内公开信息,截止2019年中国已建成的天然气储备库最大容量是190亿立方米。
而2021年,中国平均每天消耗天然气9.5亿立方米。
也就是说中国天然气总储备最多只够用20天,你害怕不害怕?
发布于 2022-11-01 00:55・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菜头会飞 - 6 个点赞 👍
英国人背靠北海油田,手稍微伸长点还有挪威的特供、来自美国LNG油气船的第一时间中转(赚其他欧洲国家差价)——它在这里哭什么穷?
它的天然气“只够用9天”,那其他的欧盟国家都不活了?
无非是借势涨价的前奏曲而已。
发布于 2022-10-31 06:16・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YLSHD - 4 个点赞 👍
没啥想法,只要你不散播谣言就行了。毕竟乌克兰政府屠杀1.4万平民就是你传的遥。联合国统计的平民死亡人数是3000多,而且是双方互相炮击造成的,直接引用虚假消息你也是够逆天。而且都快11月了,还有鹅友拿着这个假消息疯狂yy。
发布于 2022-10-30 12:32・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开着坦克去红场 - 3 个点赞 👍
“大师,你看我还能活几年?”
“9。”
“不会吧,才9年?”
“8。”
“大......大师?”
“7。”
编辑于 2022-10-31 10:19・IP 属地福建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某独立游戏作者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墨点倾城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rika-Von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才小熊猫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月亮与六便士 - 1 个点赞 👍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欧洲哪来天然气危机?没有的事。嘤弟更是天然气出口国,怎么可能缺气?
就像美国拉稀登亲口说美国新冠大流行已经结束了,它们说了就是公理,金口玉言。
我上个月都说了,欧洲只说了一半真话,快储满了是事实,但是就算储满了也不够它们用多久。而且即使今天,它们算的存量肯定也是最低消耗的情况,而不是常规消耗,老造谣怪了。
就像疫情封控在家里,有人存了一冰箱的食物,然后就可以开心的宣布,他以后都不缺食物了?
所有储存都是应急的,耗得越见底的时候,越是会控制使用量,越会造成恐慌。
应对?有办法啊,和大毛妥协啊。欧洲不敢啊,只有中文互联网的狗宣传白皮是人类之光,正义表率。但凡读过初中,看过一丁点现代史的,都知道白皮卖队友不说是家常便饭吧,也是习以为常了
那欧洲和大毛妥协算个事么?不算的,无非它们觉得现在价码不好而已。它们想让大毛当狗背刺中国,大毛不愿意而已。大毛真答应背刺中国,你再看它们把不把乌克兰卖掉?
大毛不背刺中国,也不是它多么仁义,就是它在骑墙,它知道中国完了,下一个肯定是它自己。它最希望的是中国和白皮对耗,它渔翁得利。
嘤弟怎么应对?它没法应对,如果说法鸡和德三还有一丢丢自主权。那嘤弟就彻底是美畜的狗,它绝对不敢反抗美畜。你以为它的欧洲金融中心是靠它自己的实力?不是,那是美畜赏它的一口狗粮,一旦嘤弟不听话,美畜的华尔街能把嘤弟金融市场捣成碎渣。
所以它们不是信上帝么?虔诚的祈祷吧,祈求上帝让今年冬天只持续两个月呗,万一上帝显灵了呢?人还是要有信仰的,对吧。毕竟诈骗岛都坚信可以靠爱发电,嘤弟为什么不能呢?难道嘤弟觉得它们还不如自己的狗?
阴国人,你要自信
志同道合的朋友请点赞关注,中华崛起,我们一起同行
编辑于 2022-10-30 13:54・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败家.闲人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耗材研究院 - 1 个点赞 👍
不要慌,让你们新上任的苏纳克首相想想办法,没记错的话,他上任时某东方大国可是举国狂欢,恨不能马上替他认祖归宗,只要他稍稍和印度拉拉家常,给印度人面子上三瓜两枣的好处(比如许诺支持印度入常),且英国人不计较进口天然气的“含俄量”,那么找印度进口天然气不是问题,实在没钱进口,可以逼查尔斯三世拿出光明之山钻石找印度换天然气嘛。
假如英国人稍微牺牲一点儿尊严,在苏纳克的带领下与印度共轭父子(反正英国又不是没干过),相信我,以印度政府好大喜功的秉性,哪怕冻死一些基层“贱民”,他们也会全力以赴保障英国用气。
编辑于 2022-10-30 19:31・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焚海炖鱼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nzo Jiang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2000ydts - 1 个点赞 👍
英国的天然气本来就不是来自俄罗斯
而是来自北海和挪威
所以狠狠打毛子就行了
欧洲-6:软骨头的资本家必然一败再败,欧洲必然衰退的原因,10月份欧元区PMI
《欧洲-5:日本、美国、英国、德国、中国商品零售额对比,衰退反映在消费端的表现是什么?》
《德国-2:二战德国战败的真正原因,经济到底有多重要?》
二战前欧洲各国为何对德国执行绥靖主义政策呢?
当时世界各国借给了德国大量的资金,欧美资本借给了小胡子不少钱,助推小胡子经济发展,对当时德国进行了资本、技术输出,而英国、法国等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了德国,这个地区德国人不少,类似于乌克兰顿巴斯地区,苏台德地区一直属于捷克领土。
为何英国、法国对德国姑息纵容呢?
1933年小胡子上台,1935年开始备战,1938年拥有强大的军队以后,通过谈判拿到了苏台德地区,小胡子的目标真的是一个争议地区吗?
通过小胡子经济学我们发现,小胡子经济学就是债务驱动经济学,根本还不起外债,最后只能财政破产,因此从经济、市场角度来看,小胡子必须打。
那么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和债主借钱,然后和债主谈过分的条件,债主大概率会答应,做大做强后消灭债主,这似乎是可以形成逻辑闭环的永动机。
如果1990年美国不灭了日本经济,那么如今主导亚洲的到底是日本还是美国?
很难说,日本拥有技术优势,一旦拥有军事优势,新的大东亚贸易圈必然建立起来,未来难保不出现偷袭珍珠港的事例。
如果我们设想一下,日本拥有全产业链,美国的生活物资都需要日本供给,有一天日本要拿下北方四岛扩展军力,美国敢不答应吗?
即便美国不答应,日本也完全有能力夺岛成功,到时候在亚洲的威信便是一言九鼎,类似于1931年日本利用欧美绥靖政策吞并我们的东三省,国际法庭进行了小规模的国际制裁,但是小日子直接退群,最终不了了之。
-----
为什么资本家倾向于绥靖政策呢?
因为和气生财,对于既得利益者来讲,最不希望社会洗牌,而战争是社会洗牌的必然结果,一旦战败资本家必然丧失所有资本。
资本天生害怕暴力,这在二战前的德国表现的淋漓尽致,小胡子由于激进的行为不仅获得了国内资本家的支持,还获得了欧美资本家的援助。
这次R-U war对欧洲影响很小,仅仅是能源上涨,法国、德国就准备投降,幸亏管道被炸了,投降的路被截断了,否则绥靖政策只是时间问题,法国则一直是两面派,就想安安稳稳过日子,时刻准备谈判,英美由于地理位置较远因此没有投降的必要。
-----2019年欧元区其实已经进入到衰退模式,如果没有疫情,2020年美元将进入加息周期,那么欧元区衰退会在2020年到来,欧元区会出现通缩式衰退,直接刺激经济推出减税降费的英国版特拉斯政策就可以激活经济。
但是疫情出现了,推迟了两年的衰退周期还是到来了,2022年7、8、9、10月欧元区主要国家均出现了衰退,此时的衰退是伴随着高通胀进行的,德国投降了,彻底倒向了亚洲,恰恰掉入了陷阱。
10月欧元区、英国、德国制造业PMI指数初值分别为46.6、45.8、45.7,德法完全可以主导欧盟,搞定德法就搞定了半个欧洲,英国经济也不行了,按照这种趋势下去,2022年12月制造业PMI指数会跌破40,如果再把德法在亚洲的市场拿去,德法可以直接去喝西北风了。
根据目前德法的经济形势,2023年初欧元区必然会停止加息,至少阶段性的推出财政政策救助企业,提高政府杠杆率。
这种局势必然有利于我们征收房地产税,而征收房地产税一年后,德法在亚洲的市场必然受到大萧条的再次打击,变得越来越具有依赖性,最终彻底走向二流国家,这种情况下日本在2024年末完全具备夺岛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
-----
[1]我们预计11月美联储加息后,我国就将具备所有财政货币宽松的外部条件,货币政策将进入到一个低利率时代,参考《房价联盟-12: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加税降息是否即将到来?》,古有张仪合纵连横和秦国远交近攻,现今恐怕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也能看到这样的局面。
参考
发布于 2022-10-31 14:23・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拜deng - 1 个点赞 👍
我寻思英国的天然气去年(2021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只占总进口量的4%,今年的占比只会更少,往年是怎么应对冬天的,今年就怎么应对呗。
至于有人说“全球的天然气生意并不是孤立的。除非英国天然气供应上不愿意赚西欧其它国家的钱,依然把自己手里的天然气卖给英国。”
这个问题对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存在的,用这套理论说美国也没问题,美国的天然气价格也是随国际气价波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天然气纯出口国的美国会缺天然气和面临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
附一下英国政府官网对此的说明: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Russia-Ukraine and UK Energy
常见问题:俄罗斯-乌克兰和英国能源
Is the government confident that gas supply will not be disrupted?
政府是否对天然气供应不会中断有信心?
Y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facing the UK is not a question of security of gas supply, but of high gas prices set by international markets.
是的。英国目前面临的情况不是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而是国际市场设定的高天然气价格问题。
Unlike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the UK is in no way dependent on Russian gas supply. Our single largest source of gas is from the UK Continental Shelf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imports come from reliable suppliers such as Norway.
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英国绝不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我们最大的单一天然气来源是来自英国大陆架,绝大多数的进口来自可靠的供应商,如挪威。
There are no gas pipelines directly linking the UK with Russia and imports from Russia made up less than 4% of total UK gas supply in 2021.
没有直接连接英国和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2021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英国天然气总供应量的不到4%。
Great Britain’s highly diverse supply sources include pipelines from the UK and Norway continental shelf, interconnectors with the continent, and 3 liquified natural gas (LNG) terminals, providing Britain with one of the largest LNG import infrastructures in Europe. Germany, for example, has no LNG import terminals.
英国的供应来源高度多样化,包括来自英国和挪威大陆架的管道,与欧洲大陆的互联网络,以及3个液化天然气(LNG)终端,为英国提供了欧洲最大的LNG进口基础设施之一。例如,德国没有液化天然气进口终端。
发布于 2022-11-01 02:48・IP 属地英国查看全文>>
New Angle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船长 - 1 个点赞 👍
新闻看起来像是英国佬天然气不够,库存只有 9天,实际上是天然气库不够,全国天然气库都已经装满了库存也只够英国用9天。
至于为什么英国佬只有9天的库容,而德国佬有两个多月的库容,大概是因为英国是西欧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且近邻挪威还是英国最大的海外天然气供应国吧。挪威可比大毛靠谱可信多了。
发布于 2022-11-01 21:5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weakleilei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威廉咩羊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基督山世界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逆旅行人 - 0 个点赞 👍
1、可能英国最大储存量也只够10来天用的
2、说明天然气管道不是英国破坏的,管道一坏英国先上气不接下气了
3、基于2英国怀疑俄罗斯干的也有道理,英国一直再偷俄罗斯的管道气
发布于 2022-10-30 16:08・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zztiger - 0 个点赞 👍
希望是真的毕竟英国朋友是第一个出手帮助我们走向世界的。
不过我记得前几天才看到报道说库存很满。今天就说只剩九天的使用量了怎么看都有点像假的啊。
你会不会像上次一样?
编辑于 2022-10-30 15:55・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好纠结